孟子义利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受教育目的和人格理想的影响
孟子第一次明确概括出中国古代学习教育的 目的—“明人伦”,为明“五伦”建立了道德 规范体系,即仁、义、礼、智、信“五常”。 要达到明人伦的目的,就必须恪守“义”。当 义与利相冲突矛盾时就要以“义”为先,甚至 可以“舍生取义”。
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的大丈夫理想人格。要养浩然之气, 就要存心养性,“养心莫善于寡欲”要克制自 己的私利欲望,坚守善性,当然也包括坚守 “义”。
其中最主要的意思是指利益,共计24次。
“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 惠王上》)
(《孟子·梁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尽心下》)
孟子所讲的“利”,是指统治集团中的小集团 利 益、局部利益和一般人的个人私利。
其二作动词是指人们的思想行为合乎一定的伦理 道德规范: “春秋无义战。”(《孟子·万章下》) “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
(二)理论渊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 孟子受业于子思,传承孔门“重义”思想。 “子罕言利”孔子重义轻利,正如孔子所说的: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 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观: 结合其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将“义”与 “仁”联系起来。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矣。”(《孟子·梁惠王上》)
最后,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可借鉴意义。借 鉴孟子的义利观有利于纠正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中的道德困境,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升公民道德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妥善处理个人与社会 的矛盾,维护社会稳。
另外,还对当今的廉政建设和商业道德建设 等有积极影响。
(二)不足之处:
1、时代局限性,使其具有一定的虚伪性。
把“义”作为衡量人们获得利益、财货的尺度。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非其道,则一箪 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 为泰,子以为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可以说孟子的义利观中有两重规定性,体现为两 重关系:
一重是君与民的关系,主要是“利”的规定,要 求君与民同忧乐,包括爱民性命以安民,制民之 产以富民,教民听民以养民,另外君要有节制的 索取于民。
另一重是君与士的关系,主要是“义”的规定, 要求君不仅要尊重士,更要尊重士的精神,君与 士一道行仁义。
四、孟子义利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对儒学发展的理论价值。如果说孔子奠定 了儒学义利观的基本思想,那孟子则从理论的完 整性和义利观的感性基础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 它的内容。 其次,有助于民族精神气节的提升。“舍身弘道,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视为义的最高标准,“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 也成为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
孟子所倡导的义利观是统治者“欲取先予”的 一种策略,是想要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收买 人心的策略。以后更是被理学家演变为“存天 理,灭人欲。”成为束缚人民的工具。
2、这种义利观重德治、人治而轻法治。依
靠明主贤臣的作为,凭借人伦纲常的引导约束, 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3、导致人民只重视“义”忽视和完全否定“利”。 长此以往使导致贱商意识浓厚,商品经济和市 场经济在中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三)人性论基础
孟子还从人性的角度,探求义利之辨的内在根源。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所以与禽兽有区别,是因 为人皆有四个“善端”。他说:“恻隐之心,人 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 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 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 耳矣。” 既然人具有有“义”的可能性,那就要扩充这种 善端,而不能使其被“利”所蒙蔽,以达到求放 心的目的。
最后,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们也要遵守“义”, 在“义”的统领下追寻“利”。孟子曰:“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义”的指引下,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另外,在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时,须依靠 “义”来维持,而不能仰仗“利”来维持。“敬 长,义也。”以“义”来维持,家庭就会和睦团 结,国家就会安定统一;以“利” 来维持,“去 仁义,怀利以相接”,最终会导致家破国亡。
2、孟子并不完全排斥“利”。只是主张先义后
利、 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先利、见 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富”、“庶”、“教” 的思想,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 己。”(《孟子·滕文公上》)他说:“易其田 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要求统治者行仁 义,使人民富足。
孟子把义提高到人生的根本 高度,喻之为“人 路” ,它如正确的大道一样,是人们 一切行为 的必由之途, 把义看作为人生应遵循的依仁而 行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孟子义利观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正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转型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 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 下》);“天下之人,唯利是求。” 整个社会从国家到权臣,再到普通小人物都赤裸 裸地追求各自的私利。社会风气是重利轻义,见 利忘义。
(五)受孟子本人的使命感驱动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有为天下百姓 “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孟子说:“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 淫词,以承三圣者……”(《孟子·滕文公下》) 面对礼崩乐坏、人人言利不言义的社会,孟子希 望能够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抵制偏颇的行为, 批判错误的言论,以承继大禹、周公、孔子的事 业。
(二)什么是“利”
利 “利銛也。”—《说文解字》 从刀、从禾。表示以刀切断禾的意思。 本意:刀剑锋利,刀口快。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引申为利益、功利,指能满足人类生活和心理需 要的权和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三)孟子对于“义”与“利”的解释
1、关于“义”:《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
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作名词是道德规范: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 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 惠王上》)
2、关于“利”:《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
现38次,有五种意思。
孟子的义利观
一、何为“义”与“利”
(一)什么是“义”
義 己之威儀也。從我、羊 。—《说文解字》 同“仪”,仪容、状貌。“己之威義也。” 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 表祭牲。本意: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辞书《释名》载:“义,宜也;制裁事物使各宜 也”。《礼记·祭义》也说:“义者,宜此者也”。 可见“义”本指适宜之意,就是应当、正当,后又 进一步引申为道义、道德。
三、孟子对义利关系的阐释
1、孟子对于义利之辩的主要观点是重义轻利, 以义统利,必要时甚至是舍生取义。
首先,对于统治者来说,一定要坚守“义”,不 能被“利”所迷惑蒙蔽。如孟子说“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君子 不能为荒淫享受而过度向民索利,应施行仁政。
其次,对于志士仁人而言,更高的道德要求是能 够做到以身殉道,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