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学习】先翻译原文的大概意思。
孟子去见梁。
梁一见到孟子,就问:“你远道而来,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好处了吗?”?孟子曰:“陛下,焉知其利?人间有仁义!”!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君主会见别人为国家谋利益,大夫会见别人为家族谋利益,秀才和庶人会见别人为自己谋利益,国家这样上下级沟通,只知利不知义,岂不是很危险?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国家无论大小,君主都有可能被医生暗杀。
君主只告诉大夫好处,大夫也就只告诉君主好处,大夫刺杀君主,只好作罢。
人要仁义。
仁者必爱人,义者不忘君之利。
所以,王,你也要讲仁义,为什么只讲自己的私利呢?在孟子看来,义与利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相互排斥的。
但是,在梁看来,利与义并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
梁向孟子要好处(这当然是开玩笑,为了打开话题)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
其实如果在孔子看来,也不算不义。
国家利益不是君主的个人利益,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君主追求国家利益是正义和道德的。
在孔子看来,不是道德,而是君主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
所以在孟子心中,中国的利益就是君主的利益。
其实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犯了逻辑错误。
就像现在的企业,企业的利益不是老板的私利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
只是老板为了追求企业利益。
比如企业买原材料或者卖产品,都会和对方讨价还价。
这本来是正义的,但在孟子的思想逻辑中却变成了不正义,反而是老板追求自己的私利。
孟子反对义利,这种义利观实际上对后世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至今仍有危害。
对于无权无势的人来说,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他们只有私利,没有公共利益。
《孟子的义利观》课件
《孟子的义利观》 ppt课件
目 录
• 孟子简介 • 孟子的义利观概述 • 孟子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 孟子义利观的影响与价值 • 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 结论
01
孟子简介
孟子的生平
01
02
03
04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邹国人。
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 大,后拜入孔子孙子子思门下 ,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
义的仁爱基础
孟子认为,义的本质是仁 爱,是人们对待他人和社 会的正确态度。
义的实践意义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在实 际生活中践行义,以实现 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利的重要性
利的物质基础
孟子认为,利是人们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 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利的正当追求
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合理 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必 须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 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利的道德约束
孟子认为,利应当受到道 德的约束,人们在追求利 益时应当遵循道德规范和 原则。
义与利的取舍原则
义优先于利
孟子认为,在义与利的取舍中,应当以义为重,以利为轻 。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义的原则,放弃对利的 追求。
利服从于义
孟子认为,利应当服从于义,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应当始终 遵循道德规范和原则。
义利的辩证关系
孟子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的。人们应当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注重践行道德规 范和原则,实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
04
孟子义利观的影响与价值
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塑造儒家道德价值观
孟子的义利观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 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强调仁义和道 义,主张以义制利。
从孟子的义利观到教师的教育观——《孟子》读后感
从孟子的义利观到教师的教育观——《孟子》读后感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孟子的哲学思想深刻、内涵丰富。
从他的著作《孟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对于义利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教育的高瞻远瞩的见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受孟子这种爱国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启示,认识到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和未来的重要支柱,肩负者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重大责任。
孟子的义利观可以概括为“义利合一”,即义与利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孟子认为,道德和利益是不能割裂的两个方面。
他认为,民众对于公共利益都是有追求的,而这种追求也是一种道德的追求。
在孟子眼里,任何人谋求自身的利益,只有在道义上得到认可,才能予以实现。
在这种义利合一的观念下,孟子不但强调了个体的价值,更加强调了集体的利益。
他提出“天下一家”的思想,认为天下之民,皆为天下之人,都应该追求共同的政治和社会的最大利益。
孟子在道德重视义的同时,也不忘强调人的生存的需要。
他认为,成全自己,就必须依靠社会利益。
因此,他提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理念。
在他的理念中,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本,而不是君权的垫脚石。
他认为只有让人民幸福,国家才能够强大。
从孟子的教育思想角度来看,他倡导的是以厚德载物的教育思想。
他提出“爱人论心”的思想,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心理,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个磨炼人心、提高人心情的空间。
在孟子的教育思想中,教育是为了培养道德人,要在行为上体现出道德的实践意义。
他认为,良好的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这也就说明了在孟子的教育思想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
孟子强调的教育思想同时认可了个体的人性,注重灵敏、多样的知识来源。
他认为,人性天赋、智力本源就在于对于学习的喜爱,对于知识的追求。
他反对狭隘的教育模式,主张全面发展、多元发展。
他也反对以功利心态、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认为只有通过对文化的内在理解,才能真正地培养出高品质的人才。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之一,他所倡导的义利观对于中国古代礼法文化和现代社会伦理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有一定的天性,这种天性使得人们寻求利益与善行,但是在社会关系中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故义与利的关系就成为了他思考的核心。
义为人类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孟子认为,义是一种规范,人们必须要遵循义的规范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由此获得强大的社会支持。
孟子提出的“仁爱有度,义师有方”、“六经之成,礼之大者,义也”、 “天地之行也,不曾离义”等语,都表明了义是社会中最基础和重要的道德规范,没有了义,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共同的语言。
因此,义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利为达成目的的关键孟子认为,利在人们的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和目的,可以说人类的整个生存过程都是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展开的。
孟子在其著作《孟子》中提到:“性之善恶,如好恶之报,荣辱之名,如利害之报。
”这表明了利在人类的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义与利相辅而行孟子认为,义是为了实现利,而利是基于义的。
孟子驳斥了当时的一些道德思想,主张“利义合一”,人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道德规范,制定规范的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利益。
因此,义和利的关系是互为前后,相辅相成的。
在孟子看来,只要遵从人性所具有的道德感受和感情,依照正当的道德规范,追求利益就是一件可靠的事情。
义利观的应用孟子的义利观虽然是针对古代人类社会,但是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中,很多人更加注重自己的私利和个人爱好,这不仅导致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偏离,也会导致社会的固有规范失去了根基。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孟子的义利观,将道德规范作为我们行为的自然规律,理性就是一种具体的道德责任,也必须被作为文明的基础。
总之,孟子的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这种观念具有深刻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理解和维护道德价值观,将之应用于现代社会中,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确保整体的和谐。
孟子道德观——去利怀义
孟子道德观——去利怀义孟子道德观——去利怀义孟子把“仁义”作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最高准则,在义利关系上,他提出了“去利怀义”的道德价值观。
孟子认为,“怀利”与“怀义”是互相对立的。
“怀利”会激发人的私利、私欲,破坏人伦关系。
如果人人以“利”作为行动的目的,就会危害家庭、国家的稳定与安宁。
他说:“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人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末之有也。
”相反,如果倡导“去利怀义”,人人以“仁义”作为行动的根本指南,那么社会人伦有序,家国安。
他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孟子认为,“利”与“欲”不可公开提倡。
他对梁惠王说:“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意思是说,不必多讲利,讲仁义才是根本。
如果人人讲“利吾”,追求利益,人与人之间势必尔虞我诈,互相争夺,危及天下。
孟子把人们以“为义”还是以“为利”作为自己的行为目的,看作是区别道德上的“君子”与“小人”的一把基本尺度。
他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善之间也。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孟子坚持与发展的孔子的道义论观点,倡导“去利怀义”。
他把“义”称之为“良贵”、“天爵”,认为这是比名誉、地位、财富,甚至自己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孟子“去利怀义”,“舍生取义”的道德价值观,为我国传统道德中理想人格的确立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他主张义,反对利,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他主张义,反对利, 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 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 对于“ 对于“义”的含义,孟子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夫义, 的含义,孟子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夫义, 路也; 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 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 也。”“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 ”“仁 人心也; 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 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已把义提高到人生的根本 高度,喻之为“人路” 它如正确的大道一样, 高度,喻之为“人路”,它如正确的大道一样,是人们 一切行为的必由之途, 一切行为的必由之途,把义看作为人生应遵循的依仁而 行的基本道德规范。 行的基本道德规范。
孟子认为,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时,必 孟子认为,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时, 须依靠“ 来维持,而不能仰仗“ 来维持。 须依靠“义”来维持,而不能仰仗“利”来维持。 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如果靠“ 来维持, 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如果靠“义”来维持,家 庭就会和睦团结,国家就会安定统一;如果靠“ 庭就会和睦团结,国家就会安定统一;如果靠“利” 来维持, 去仁义,怀利以相接” 来维持,“去仁义,怀利以相接”,最终会导致家 破国亡。 破国亡。 推行“仁政”治国理念。孟子认为推行仁义, 推行“仁政”治国理念。孟子认为推行仁义,制 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方针,乃国之大道,提出: 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方针,乃国之大道,提出: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以 仁政”治国。 “仁政”治国。 孟子将“义”纳入仁政,作为政治经济制度的道 孟子将“ 纳入仁政, 德原则,其义利观服务其政治主张。他认为“仁政” 德原则,其义利观服务其政治主张。他认为“仁政” 是国家大计,是国家的根本利益, 君行仁政, 是国家大计,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君行仁政,斯 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民之归仁也 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兽之走圹也”实行仁政,就国泰民安, 兽之走圹也”实行仁政,就国泰民安,“仁者无敌 于天下” 于天下”。
如何认识孟子的义利之辨
如何认识孟子的义利之辨
孟子的义利之辨
孟子承袭孔子思想,在义利思想上主张“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也”,又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显然,孟子也是将义看成是高于利的价值标准,人们应当把是否“义”作为取利的前提和标准。
以义为先的另一面是赤裸裸的“功利论”,孟子也看到了单纯逐利的危害性,“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最终的后果是人们为了利益,贪得无厌,整个社会陷入利益的争夺之中。
只有将义看成是高于利的价值标准,在行动前能三思,这样的追求是否符合道义,是否能取得更加美善的后果,这样自然而然人们的一切行动就会有一种源自内在的束缚力,将利益的追求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孟子的“义利之辩”实质是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这两种价值取向之间的论辩,在战国利益纷争的年代,企图重新唤起人们对义的重视,揭示出功利原则背后所隐藏的弊端。
孟子对于利和义的观点
孟子对于利和义的观点
孟子对于利和义的观点是辩证、两全的。
他认为义和利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在政治上,孟子主张“义利并重”,强调以义为先,以利为辅。
他认为政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因此,他主张在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民的利益,做到合乎礼义、以义待利。
在个人生活中,孟子也强调“崇义尚道”,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是实现道德的完美。
他主张舍生取义,为了实现更高的道德价值,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
同时,他也反对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违背道德、不择手段的行为。
在财政思想上,孟子注重“仁义”,强调要以民为本,关注人民的利益。
他主张轻徭役薄税负,让人民能够有足够的收入和时间来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
同时,他也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提倡财政支出要合理、透明,让人民能够享受到财政支出的好处。
在会计诚信方面,孟子提倡诚实守信,不做假账,讲求会计诚信。
他认为会计的本质和内涵是真实的、准确的、及时的反映经济收支事项。
因此,会计人员要讲求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孟子认为义和利是相互依存的,要以义为先、以利为辅,注重人民的利益和道德价值。
同时,他也提倡财政支出要合理、透明,让人民能够享受到财政支出的好处。
在会计诚信方面,他强调诚实守
信、不做假账、讲求会计诚信。
何必曰利:看孟子的义利观
何必曰利:看孟子的义利观何必曰利:看孟子的义利观《孟子》开宗明义第一篇就谈到了“利”的问题。
孟子去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高招来使我国获利呢,”在孟子的回答的中有这样两句话,“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及“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在孟子与宋铿的谈话中也说到了“何必曰利”这句话,见于《孟子?告子章句下》。
在《孟子?离娄章句下》中孟子直接就把那些“求富贵利达者”比作是到坟地里乞讨酒肉还沾沾自喜而不知羞耻的齐人。
或许会有人龇牙咧嘴地跳出来要批判孟子,说什么“你孟子游说各国就不是为了利吗,连孔子都会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样的话来,你孟子算老几,”难道孟子就真的把义与利绝对的对立起来了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有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有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而。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是出自于《孟子?告子章句上》的一段很精彩的话,其精髓就是“舍生取义”。
生是我所想要的,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那么,什么是生,生即生存,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存,孟子所说的“生”是指个人方面的。
什么是利,利即生存,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存。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
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
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利,就是指物质利益。
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是否符合道义,应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是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义利之争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史,其中一种观点是重义轻利,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学派。
孟子同孔子一样是重义轻利,主张“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孟子的义利观资料
王曰:“叟!不远 远:意动,以…为远
千里而来,亦将有 有以:有用来…办法
以利吾国乎?”
利:使动,使…获利
孟子对曰:“王! 何必曰利?亦有仁
何必:为什么一定要 亦:只是 已矣:罢了
义而已矣。王曰, 何以:以何,用什么
‘何以利吾国?’ 家: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大夫曰,‘何以利 士:古介于大夫和士民之间的
吾家?’士庶人曰, 一个阶层
‘何以利吾身?’ 庶人: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
上下交征利,而国 危矣。
交:互相 征:索取,求取 而 :表承接,就
乘:兵车
万乘之国,弑其君 弑:子杀父,臣杀君
者,必千乘之家;千 家:卿大夫
乘之国,弑其君者, 苟:如果
Hale Waihona Puke 必百乘之家。万取千 后、先:意动,以…为
焉,千取百焉,不为 后,以…为先
不多矣。苟为后义而 餍(yàn):满足
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如果理性放任, 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我们的生 命将会被无休止地吞噬,由此,我们更需要 孟子的“重义轻利”的崇高思想!认真地呵 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 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 和悲哀的困境吧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先利,不夺不餍。未 仁:名作动,有仁德 而:
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却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遗:遗弃,抛弃
论孟子的义利观
论孟子的义利观——《孟子》义利学说考察论孟子的义利观——《孟子》义利学说考察林桂榛内容提要: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首先分析了孟子对“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对义利关系一般原理的论述,然后着重考查了孟子义利并重的政治观、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的人生观,以期较全面地厘清孟子的义利学说及其对我们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孟子;义;利;政治观;生活观;人生观道德和利益的矛盾,是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矛盾。
如何认识、处理具体的利益要求和具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古往今来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用传统的学术术语,可归结为义和利的关系。
作为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义利关系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早已为我们的先哲们所着重思考和论述。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试就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孟子的义利学说作一番考察,以期厘清孟子的义利观,并寻找这一思想资源予以我们的现代启示。
一、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共计98次。
如: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之诬民,充塞仁义也。
”(《滕文公下》)⑵“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离娄上》)⑶“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离娄下》)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共计10次。
如: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梁惠王上》)⑵“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万章下》)⑶“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滕文公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
(《孟子》一书“仁”字共出现157次,“义”字共出现108次,“仁义”一词共出现20次。
)除“义”与“仁”、“礼”等合用外,孟子还常把“义”与“仁”、“礼”等道德范畴相提并论,以阐发他的仁义学说。
论孟子的义利观
论孟子的义利观摘要: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在重视仁的基础上,强调义的地位与作用。
义利问题受到孟子的高度重视,成为与治理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重大问题。
本文认为,孟子的义利观其实可以从君、民、士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这三个角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君,是大义在前,私利在后;对于民,是先与民以利,再教民以义;对于士,是舍生取义而又不绝对排斥利。
总的来看,孟子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孟子特别强调义,但是也不完全排斥利。
关键词:孟子;义利观;君;民;士“义”这一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了。
《论语》中的“义”,多与士、君子有关,主要是对士、君子的一种道德要求。
孔子对于义利问题的讨论,也多从这一角度出发,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等论述,多是针对士、君子来讲的,是对士、君子的品德修养所提出的要求。
孟子对于义都是极为重视的,不断强调义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孟子重义轻利,甚至只讲义、不讲利。
其实,我们认真阅读《孟子》原文,就会发现,君、民、士三个角度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没有完全否定物质利益,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孟子以道义排斥、否定物质利益。
一、君《孟子》的第一篇就是关于义利问题的讨论,并且是与君主之间的讨论。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孟子告诫梁惠王,作为君主,治国不能只讲“利”,而要讲“仁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句话,不是对所有人讲的,而是对像以梁惠王为代表的在上位者讲的。
孟子义利观
最后,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们也要遵守“义”, 在“义”的统领下追寻“利”。孟子曰:“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义”的指引下,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另外,在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时,须依靠 “义”来维持,而不能仰仗“利”来维持。“敬 长,义也。”以“义”来维持,家庭就会和睦团 结,国家就会安定统一;以“利” 来维持,“去 仁义,怀利以相接”,最终会导致家破国亡。
另一重是君与士的关系,主要是“义”的规定, 要求君不仅要尊重士,更要尊重士的精神,君与 士一道行仁义。
四、孟子义利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对儒学发展的理论价值。如果说孔子奠定 了儒学义利观的基本思想,那孟子则从理论的完 整性和义利观的感性基础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 它的内容。 其次,有助于民族精神气节的提升。“舍身弘道,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视为义的最高标准,“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 也成为历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
把“义”作为衡量人们获得利益、财货的尺度。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非其道,则一箪 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 为泰,子以为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可以说孟子的义利观中有两重规定性,体现为两 重关系:
一重是君与民的关系,主要是“利”的规定,要 求君与民同忧乐,包括爱民性命以安民,制民之 产以富民,教民听民以养民,另外君要有节制的 索取于民。
孟子所倡导的义利观是统治者“欲取先予”的 一种策略,是想要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收买 人心的策略。以后更是被理学家演变为“存天 理,灭人欲。”成为束缚人民的工具。
2、这种义利观重德治、人治而轻法治。依
靠明主贤臣的作为,凭借人伦纲常的引导约束, 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3、导致人民只重视“义”忽视和完全否定“利”。 长此以往使导致贱商意识浓厚,商品经济和市 场经济在中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解读孟子“义利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
解读孟子“义利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孟子》义利观,是一种特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在悠久浩瀚的中国传统思想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朱熹、明清时期的王阳明、顾亭林等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从未间断过对“义利观”的智慧阐释。
孔子曾在《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确提出了“义利”的社会属性,为儒家的利义思想观念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在后世不断发扬光大。
孟子崇尚的“义”,提出舍生取义的取舍之道,强调“义”是一种人应追求的目标。
《孟子·告子上》中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诉了我们在“生”与“义”、“利”与“义”的抉择中,我们应该舍“生”取“义”。
他的“仁义”思想中,“仁”虽承接孔子,“义”却具有思想延展性和独到性。
孟子人性论中提到的“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说明“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
此外,孟子将“仁”和“义”联系起来,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也就是讲“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仁”体现在人之心,即人先天的资质上;而“义”体现在人之为,即人后天的行动上。
因此他主张“居仁由义”,认为只有后天讲究了义的人,才可以在先天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一个仁人。
他把“义”比喻为“人路”,看成是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中应追求的根本目标。
然后,孟子又希望将“义”发展为一种理想人格,并用“义”来评判人们对“利”的贪求。
在孟子的理想社会中,“义”应该主导人们的价值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
正如《孟子·尽心上》中讲“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取得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义的行为。
此处所取的,可以是个人私利、小集团利益,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利益,如同《孟子·尽心下》中所言“春秋无义战”那样,春秋时国家间的纷争,在孟子看来皆是各国对各自利益的追逐,都是不义的。
孟子所说的“义”和“利”
孟子所说的“义”和“利”《孟子》中谈道义与利益的内容如果综合加以分析,就会看出孟子的义利观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片面偏激,只讲义不讲利。
他的义利思想包含了先利后义、以利说义、先义后利三个层面。
(一)先利后义。
孟子继承了孔子先满后教的思想,《论语》·子路篇。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与管仲说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样,认为要让老百姓讲道德礼义,首先要保证他们起码的物质利益,满足他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
孟子并不是道德至上论者,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普通百姓首先想的是维持一家人的生存问题。
生存问题解决了,才会想如何体面的生存,做受人尊敬的讲礼义的人。
显然,孟子认为道德要以一定的物质做为基础,他还把道德水平与私有财产联系起来,作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论断。
这里的“恒产”指土地、房屋、田园等固定财产以及与此相联的稳定职业;“恒心”指基本的道德观念。
(二)以利说义。
孟子把义和利联系在一起,再三告诉人们只有按道义的原则做人行事,才能得到正当长远的利益。
孟子游说诸侯、劝导民众的方式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讲仁义是因为它有用,大则可以得天下,小则可以满足个人的求利、求名、求自尊的欲望。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都想求名利,求富贵,要达到这些目的,孟子认为只有义才是最正确,最宽敞,最稳妥的道路。
(三)先义后利。
孟子是热衷于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家,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主要是作为一种治国策略提出来的。
他认为当时“天下之人,唯利是求”,执政者行仁义的力度非常小,“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从宏面调控的角度看,就是利益驱动的力量过大而道德制约作用太小,求利与求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严重失衡。
面对这种形势,孟子觉得必须加大道德对人们求利行为的制约力度,强调以仁义治国,才能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
从孟子的义利观到教师的教育观——《孟子》读后感
从孟子的义利观到教师的教育观——《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著作。
其中明确了义利观,即义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相处的准则,而利则是人们为追求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仁者无敌、义者无敌”的理念,倡导人们以义为首,以爱心去理解和劝导他人。
《孟子》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
教育应当以义为前提,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诚信感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去行动,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
根据《孟子》提出的义利观,教师应当以义来辅导教育,因此教师的教育观要以仁义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正义感、诚信感和责任感,同时促进学生克服困难,勇于发现自己的特点,成全自我,使之成为优秀的新兴人才。
阅读《孟子》,我受益良多。
它教诲我们以义为首,以爱心去理解和劝导他人,尊重他人的个性,学会做出正确、明智的决定,相信无论如何,义总会受到报应,人总终有其应有的快乐与苦难,以期取得完美的生活。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义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诚信感和责任感,将义利观融入到教育中,指导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优秀新兴人才。
孟子的义利之辨
评孟子的义利之辨义利观是孟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义利之辨层次最能引起人们注意,因为孟子正确审视义与利之间的选择性张力,既能鲜明地坚持道义论的基本立场,又能够对经济生活进行独具特色的伦理辩护。
义与利,通俗地说,就是道德与利益。
“义利之辨”,就是正确处理道德伦理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如果说仁是《论语》的核心价值观,那么,义可以说是《孟子》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孟子》第一章《梁惠王上》的主题是“义利之辨”。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还提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之后孟子还提到:“人性中羞耻的心,是义的开始”(“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会给别人,也不会从别人那里拿取一丝一毫”(“非其义者,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官吏违背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国家还能存在,那是太侥幸了”(“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孟子·离娄上》)。
综上,可看出孟子已将“义”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足以见得孟子对于义的看重。
但是我认为孟子这样讲“义”与’利“放在了两个完全的对立面,未免有些过于极端。
其实在之后儒家也并不讳言利。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
”也就是说,道德和利益是人所兼有的。
林则徐有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为了国家的崇高利益,不应趋福避祸,即使贡献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我们上一届总理温家宝也提到,商家要流着道德血液,我们应该鼓励社会对于“义”的发扬,但也不反对人们对于合法利益的追求,做到义与利的结合,我想这才是我们建立一个和谐的法治社会所需要努力发展的方向。
孟子的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文化和价值观。
特别是他的义利观,强调道德原则高于物质利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而追求利益则被视为次要的事情。
他主张,人的行为应该以道德为准绳,只有在符合道德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才是被允许的。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观,使得许多中国人倾向于视道德为生活的重要指南。
这种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道德教育:孟子的义利观使人们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德育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强调个人修养、尊重长辈、诚实守信等价值观,这些都与孟子的义利观相呼应。
2. 塑造企业文化:在现代中国企业中,许多企业家和员工都秉持着孟子的义利观,视之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他们强调企业不仅应追求利润,更应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
3. 引导个人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孟子的义利观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许多人倾向于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到道德原则,避免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4. 影响政策制定:在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孟子的义利观也发挥了作用。
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到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因素,这些都是与孟子的义利观相契合的。
5. 推动社会进步:孟子的义利观鼓励人们关注公共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面对诸如贫困、环境污染等问题时,许多人会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去,为社会作出贡献。
然而,孟子的义利观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此外,一些人认为孟子的义利观过于强调道德,可能会导致对个人权利的忽视。
尽管如此,孟子的义利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道德原则和社会责任,这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略论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略论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义利观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如何对待伦理与利益的基本观点。
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对孟子的义利学说进行了初步总结,论述了孟子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义利义利观现实意义义利观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如何对待伦理与利益的基本观点。
“义”一般指仁义道德,“利”则指物质利益、功利等。
义利观在实质上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这是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利益谁决定谁,两者关系如何。
其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而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讨论和争议最多,也是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试就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孟子作一番考察,对孟子义利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寻找了这一思想资源给予我们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一、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今存《孟子》7 篇,是研究孟子伦理思想的基本史料。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 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共计98 次。
如:“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共计10 次。
如:“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而“利”字则在此书中共出现38 次,有五种意思。
其一是指利益,作名词,共计24次。
如:“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3),其二是有利于、利用的意思,作动词,共计8 次。
如:“杨子取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其三是锐利或利害的意思,作形容词共计4 次。
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其四是以??为利,作动词,共计1 次。
如:“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威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
(6)其五是顺的意思,作名词,共计1 次。
如:“天下之言信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
(7)可见,“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准则,一种道德规定;而“利”在孟子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利益”这一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远:意动,以…为远 有以:有用来…办法 利:使动,使…获利 何必:为什么一定要 亦:只是 已矣:罢了 何以:以何,用什么 家: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士:古介于大夫和士民之间的 一个阶层 庶人: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 交:互相 征:索取,求取 而 :表承接,就
乘:兵车 万乘之国,弑其君 弑:子杀父,臣杀君 者,必千乘之家;千 家:卿大夫 乘之国,弑其君者, 苟:如果 必百乘之家。万取千 后、先:意动,以…为 焉,千取百焉,不为 后,以…为先 不多矣。苟为后义而 餍(yàn):满足 先利,不夺不餍。未 仁:名作动,有仁德 而: 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却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遗:遗弃,抛弃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义:名作动,讲道义 何必曰利?‛ 后:意动 亦:只是
仁,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的关系时,必须依靠 ‚义‛来维持,而不能仰仗‚利‛来维持。君臣、父子、 兄弟的关系如果靠‚义‛来维持,家庭就会和睦团结,国 家就会安定统一;如果靠‚利‛来维持,‚去仁义,怀利 以相接‛,最终会导致家破国亡。 推行‚仁政‛治国理念。孟子认为推行仁义,制定有利于 生产发展的政策方针,乃国之大道,提出:‚尧舜之道,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以‚仁政‛治国。 孟子将‚义‛纳入仁政,作为政治经济制度的道德原则, 其义利观服务其政治主张。他认为‚仁政‛是国家大计, 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 矣‛‚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实行仁政, 就国泰民安,‚仁者无敌于天下‛。
《孟子》义利观
杨振兴
王 何 必 曰 利
背景纵览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 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 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 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 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 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 千里而来,亦将有 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 何必曰利?亦有仁 义而已矣。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 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 危矣。
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如果理性放任, 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我们的生 命将会被无休止地吞噬,由此,我们更需要 孟子的‚重义轻利‛的崇高思想!认真地呵 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 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 和悲哀的困境吧
义利之辩
孟子用‚义‛衡量人们对利益、财货的态度,他说:‚非 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认为不是自己的却取过来,是为 不义。 孟子认为合乎道义的利再大,哪怕是像舜接受尧的天下那 样大的利,也不为过;不合乎道义的利再小,哪怕是一小 筐饭,也不能接受。‚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 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孟子以‚义‛来要求人们对待财物,一方面要求人们恪守 封建礼制规范,保持生产生活上的民主与平等,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孟子对当时赤裸裸的利欲追求,以及统治者剥削 人民的反感和厌恶。孟子反对诸侯的横征暴敛,把诸侯对 人民的掠夺喻之为强盗,斥之为不义。
当你考虑一件事时,是否也会自问‚这究 竟有什么用呢?‛除了现实上的功利考虑, 是否还会考虑其他的因素呢?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 骗子真是不胜其多, 不过中国佛教已经把 许多的小骗子归纳于 两个大骗子之中;就 是名和利。 ——林语堂
湖北三位大学生 为救两名落水儿童溺 亡,目击者现场拍照: 被打捞上来的一具大 学生遗体被绳子绑着, 大半个身子浸在水里; 一名穿白衬衫的老年 男子,一边拉着绑尸 体的绳子,一边和岸 上的师生谈价要钱。 打捞三具遗体,捞尸 者一共收取了3.6万 元。
重义轻利观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他主张义, 反对利,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 对于‚义‛的含义,孟子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 出入是门也。‛‚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 子已把义提高到人生的根本高度,喻之为‚人 路‛,它如正确的大道一样,是人们一切行为 的必由之途,把义看作为人生应遵循的依仁而 行的基本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