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

有机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

RCOOH..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一COOH )官能团的化合物,一元饱和脂肪羧酸的通式为C n H 2n O 2 。

羧基中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的产物称为羧酸衍生物(如酰卤、酸酐、酯、酰胺等),羧酸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的产物称为取代酸(如卤代酸、羟基酸、羰基酸、氨基酸等)。

羧酸是许多有机化合物氧化的最终产物,常以盐和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许多羧酸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羧酸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

§9-1 羧酸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羧酸的结构在羧酸分子中,羧基碳原子是sp 2杂化的,其未参与杂化的p 轨道与一个氧原子的p 轨道形成C=O 中的π键,而羧基中羟基氧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羧基中的C=O 形成p -π共轭体系,从而使羟基氧原子上的电子向C=O 转移,结果使C=O 和C —O 的键长趋于平均化。

X 光衍射测定结果表明:甲酸分子中C=O 的键长(0.123 nm )比醛、酮分子中C=O 的键长(0.120nm )略长,而C —O 的键长(0.136nm )比醇分子中C —O 的键长(0.143nm )稍短。

RCOOH羧基上的p -π共轭示意图2、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2.1.羧酸的分类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可把羧酸分为脂肪羧酸(饱和脂肪羧酸和不饱和脂肪羧酸)、脂环羧酸(饱和脂环羧酸和不饱和脂环羧酸)、芳香羧酸等;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又可把羧酸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等。

例如:或OOCOOcCOOHHOOC HOOC CH 2COOHCH 2COOHCH 2HOOC CH 3CH C H C OOHCOOH HOOC脂肪羧酸 一元羧酸 脂环羧酸 芳香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2.2.羧酸的命名羧酸的命名方法有俗名和系统命名两种。

俗名是根据羧酸的最初来源的命名。

在下面的举例中,括号中的名称即为该羧酸的俗名。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羧酸酸性羧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反应生成盐,能与碳酸盐作用生成羧酸盐并放出二氧化碳。

羧酸的碱金属盐如钠盐、钾盐等,都能溶于水。

不溶于水的羧酸转化为盐后就可以溶于水,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将羧酸和其他不溶于水的非酸性有机物分离。

利用碳酸氢钠可以将羧酸和酚分离。

2.羧基中的羧基取代反应:羧基中的—OH可作为一个基团被酸根(R—COO—)、卤素、烷氧基(—OR)或氨基(—NH2)置换,分别生成酸酐、酰酐、酯或酰胺等羧酸的衍生物。

①酸酐的生成:羧酸在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的存在下加热,两分子羧酸间能失去一分子水而形成酸酐。

②酰卤的生成:羧酸与PX3、PX5、亚硫酰氯(SOCl2)作用生成酰卤。

③酯的生成:在强酸如浓硫酸的催化下,羧酸能和醇反应生成酯。

有机酸和醇的反应是可逆的。

④酰胺的生成:在羧酸中通入氨气或加入碳酸铵,可得到羧酸铵盐,铵盐热失水而生成酰胺。

酰胺在加热则进一步失水生成氰。

氰水解则可通过酰胺而转化成羧酸,这实际上是羧酸盐失水的逆反应。

3.羧酸的还原:羧酸很难被还原,只能用LiAlH4才能将其还原为相应的伯醇。

H2/Ni、NaBH4等都不能使羧酸还原。

4.羧酸的α-H的卤代反应:①α-H的卤代作用:羧酸的α-H可在少量红磷、硫等催化剂存在下被溴或氯取代生成卤代酸。

②芳香环的取代反应:羧基属于间位定位基,所以苯甲酸在进行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时,取代基将主要进入羧基的间位。

5.二元羧酸受热反应的规律①乙二酸、丙二酸受热脱羧生成一元酸,丙二酸的脱羧反应是所有在β-位有羰基的化合,如烷丙基、酮酸等共有的反应。

②丁二酸、戊二酸受热脱水(不脱羧)生成环状酸酐。

③己二酸、庚二酸受热既脱水又脱羧生成环酮。

④两个羧基间隔来5个以上的碳原子的脂肪二元羧酸在加热的情况下,得到的产物是分子间失水而形成的酸酐。

6.羧酸的衍生物的水解四种羧酸衍生物在化学性质上的一个主要共同点是他们都能水解生成相应的酸,酰氯、酸酐容易水解,而酯、酰胺的水解需要酸或碱作催化剂,并且还要加热。

第9章羧酸及衍生物习题答案

第9章羧酸及衍生物习题答案
2019/3/4
6
4.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成序
B>A>C
C>A>B
B>A
2019/3/4
7
A>C>B
C>A>B
B>A>C
2019/3/4
8
5. 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时乙酸甲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3g/(100 g 水),乙酸乙酯是 8.5g/(100g水),为什么? 答: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酸甲酯大。故在 水中的溶解度较低。酯在水中溶与不溶的分界线是分子 中的碳原子数≤3~5。 (2)在 分子中,哪一个羟基容
2019/3/4
11
2019/3/4
12
2019/3/4
13
7. 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乙二醇和乙二酸(均为水溶液)
答:将乙二醇和乙二酸分别通入高碘酸水溶液中再 加入硝酸银有碘酸银白色沉淀生成者为乙二醇,乙二酸 则无此现象。
2019/3/4
14
(2)甲醇、乙醇、甲醛、乙醛、丙酮、甲酸和 乙酸(均为水溶液)
NH3
Cl
Mg
干醚
(CH3)3CCOOH
(CH3)3CCONH2
(CH3)3CCN
(3)以苯、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4-硝基-2-氯苯甲 酸、3,5-二硝基苯甲酰氯、对甲苯甲酸苄酯、对甲基苯乙 酸苯脂。 COOH
CH3 CH3
HNO3 H2SO4 Cl2 Fe
Cl
Cl
KMnO4 H+
NO2
2019/3/4
(1)乙酸(相对分子质量60)和乙酰氯(相对分子质量 78.5)。
乙酸高。因乙酸两分子间能形成两个氢键,而乙酰氯则不能。
(2)乙酐(相对分子质量102)和戊酸(相对分子质量 102)o

羧酸及衍生物

羧酸及衍生物
O COOH O COOH prostaglandin A2 OH juvenile hormone
H HOOC
H
chrysanthemic acid (pyrethrin)
二、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ities)
沸 点:
CH3CH2CH2OH CH 3CO OH
2OH
HCOO H
+ H2O
COOH 230℃ COOH
丁二 酸 酐 二 丁 CO 酸 酐 O
KMnO4 H2SO4
O
COOH COOH
P2O5

O
O + H2OFra bibliotek⑷ 酰卤 (acyl halide)的生成:
O R C O OH + Cl S Cl 亚硫酰氯 氯化亚砜 O
R
C
Cl + HCl + SO2
卤化试剂:PCl3, PCl5, SOCl2, PBr3
COOH
A-CH2-COOH
加热 ,碱
CH
ACH3 + CO2
在结构上,两个吸电子基连在同一个碳上的 化合物,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受热易脱羧。
HOOCCH2COOH
CH3COOH + CO2
当-碳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羧酸受热易发生脱 羧反应。
O O CH3 C C O H
-CO2
O CH3 C H
合成题:
COOH CH2Br
解:
COOH 1).LiAlH4 2).H3O+
HBr CH2Br
CH2OH
4. 脱羧反应(decarboxylation)
—羧酸失去羧基的反应,即脱去一分子CO2。

有机化学羧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羧酸及其衍生物
Chapter 9 羧酸及其衍生物
Organic Chemistry
Ⅰ羧酸
一、羧酸、羧基的结构 1)羧酸:
H
C O
OH
R
C O
OH
Ar C O
OH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9 羧酸及其衍生物
2)羧基的结构:
C O
R
Organic Chemistry
OH
O
..
R C O H
形式上看,羧基由羰基和羟基组成。羟基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所 占据的 p轨道和羰基的 π键形成 p-π共轭。羟基氧上电子云密度有所 降低,羰基碳上电子云密度有所升高。因此,羧酸中羰基对亲核试 剂的活性降低,不利于HCN等亲核试剂反应。 Organic Chemistry
对于含不饱和键的不饱和羧酸则取包括羧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某烯酸并注明不饱和键的位置命名含脂碳环羧酸和芳香羧酸时则把脂碳环和芳环当作取代基choh3乙基己酸3丙基4戊烯酸coohchcoohchcoohcoohcooh乙基丙二酸邻苯二甲酸环戊基甲酸四物理性质羧酸的沸点比相近分子质量的其它有机物要高
3—丙基—4—戊烯酸
COOH
COOH
乙基丙二酸
环戊基甲酸
邻苯二甲酸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9 羧酸及其衍生物
四、物理性质
羧酸的沸点比相近分子质量的其它有机物要高: 乙 丙 酸(60):117.9℃ 醛(58): 48.8℃ 8 ℃
Organic Chemistry
正丙醇(60): 97.4℃ 甲乙醚(60):
味道 沸点
酰氯和酸酐都对粘膜有刺激性,酯有香味。 酰氯、酸酐和酯由于不能形成氢键,熔沸点与分子量相近

9-1羧酸

9-1羧酸

吸电子基增多酸性增强。 ClCH2COOH > Cl2CHCOOH > Cl3CCOOH pKa值 2.86 1.29 0.65
18
吸电子基的位置距羧基越远,酸性越小。
> CH3CH2CHCOOH CH3CHCH COOH CH2CH2CH2COOH CH3CH2CH2COOH > > 2
Cl Cl Cl
1)诱导效应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酸性增强。 FCH2COOH > ClCH2COOH > BrCH2COOH > ICH2COOH > CH3COOH pKa值 2.66 2.86 2.89 3.16 4.76
供电子诱导效应使酸性减弱。 CH3COOH > CH3CH2COOH > (CH3)3CCOOH pKa值 4.76 4.87 5.05
酒石酸
马来酸
选择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从羧基开始。
不饱和酸则须包括双(叁)键,指明不饱和键的位置,某烯(炔)酸。
CH3CHCH2COOH CH3 CH3CH CHCOOH
3-甲 基 丁酸
2-丁烯酸
3
羧基连在苯环上:以芳甲酸为母体,环上其他基团为取代基; 羧基连在侧链上:以脂肪酸为母体,芳基作为取代基。
21
讨论
COOH NO2 COOH 2.21 COOH OH OH 2.98 4.08 3.49 COOH NO2 COOH
COOH
NO2 3.42 COOH
pka
4.20
OH 4.57
22
COOH
COOH

CH3
COOH

CH3
① (CH3)+I,+C
② (NO2) -I,-C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及其衍生物
酰卤还原成相应的醛,称为Rosenmund还原
在反应中加入适量的喹啉–S或硫脲等作为抑制剂可降
低催化剂的活性;以使反应停留在生成醛的阶段
39
3 用金属钠醇还原 酯与金属钠在醇溶液中加热回流;可被还原成伯醇
各类含羰基化合物的还原产物和还原情况比较如下:
名称 羧酸
结构 RCOOH
NaBH4/乙醇 (-)
12
2 羧基上的羟基OH的取代反应 羧基上的OH可被一系列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生成羧酸的衍生物
1 酯化反应
1o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一般只有2/3的转化率
提高酯化率的方法:a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一般是加过量的醇。
b 移走低沸点的酯或水。
2o 酯化反应的活性次序:
酸相同时 CH3OH > RCH2OH > R2CHOH > R3COH
b p:羧酸 > M 相同的醇
m.p:随M↑呈锯齿形上升。偶数碳原子羧酸的m.p>相邻两
个同系物的m.p。
8
三 羧酸的化学性质
9
1 酸性 羧酸的酸性比水 醇强;甚至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强
羧酸离解后生成的RCOO负离子;由于共轭效应的 存在,氧原子上的负电荷则均匀地分散在两个原子上, 因而稳定容易生成
26
B 丁二酸 戊二酸受热脱水不脱羧生成环状酸酐
C 己二酸 庚二酸受热既脱水又脱羧生成环酮
27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
一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1 结构
羧酸羧基上的OH可被一系列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生成羧 酸的衍生物 酰基与其所连的基团都能形成Pπ共轭体系。
2 命名 1o 酰卤和酰胺的命名根据酰基称为某酰某
⑶ Hofmam降解反应 可制备少一个C原子的伯胺 注意:N取代的酰胺不能发生脱水反应和Hofmann降解反应 47

第九章 羧酸

第九章 羧酸

(6)芳香族羧酸 酸性次序同酚。 例:对位取代的芳香族羧酸酸性次序
COOH
COOH
COOH

NO2
Br

COOH
COOH

CH3

OCH3
在芳香酸中,取代基的位置、电子效应 对它的酸性都有影响。当连有间位定位基时, 间位定位基都使酸性增强。而当连有致活基 时,情况则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如果致活 基连在羧基的对位,则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使 羧酸酸性减弱;如果处于邻位或间位则表现 为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酸性增强。

CCl3COOH
COOH
CHCl3 + CO2

HCOOH + CO2 COOH
Ⅲ HOOC
CH2
COOH
CH3COOH + CO2
O CH3

O CH3 COOH CH3 C C CH3 H + CO2
CH3
C
C CH3
练 习
O
O
COOH CH3
H CH3
COOH CH3
CH3
③ 丁二酸和戊二酸加热时不脱羧。而是发生 分子内脱水,生成环状酸酐。
H HOOC
COOH C C H
(E)-丁烯二酸 (延胡索酸或富马酸)
COOH H
2 1
HOOC
HOOC H C
H
(1R,2R)-1,2-环己基二甲酸
COOH C H
(Z)-丁烯二酸 (失水苹果酸或马来酸)
H HOOC
COOH C C H
(E)-丁烯二酸 (延胡索酸或富马酸)
CH2COOH
CH3CHCOOH
4、脱羧反应 羧酸分子中脱去CO2的反应称~。其特点 是不同的羧酸在不同的条件下脱羧后的产物 不同。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中南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O O CH3CH2—C CH3—C Cl ONa O

CH3CH2—C O +NaCl CH3—C O
用酰卤和无水羧酸盐 共热制备混合酸酐。
条件:脱水剂P2O5或强热。
3)酯的生成
(1)定义:羧酸与醇在盐酸、硫酸、苯磺 酸等强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失去一分子水而 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R1COOH + R 2OH
辛二酸以上为分子间脱水 失水要加失水剂Ag2O、P2O5、乙酰氯、乙酸酐、 三氯氧磷等;失羧要加碱:Ba(OH)2、Ca(OH)2等。
3)羧酸的碱金属盐与碱石灰共热可脱羧生成烃
△ CH3CO O Na + NaO H( CaO )
CH4 + Na2CO3
是实验室制备少量较纯甲烷的方法。
4、还原反应
CH2=CHCH2COOH
几类还原剂的比较
1、催化加氢:催化剂一般为Pt, Pd, Ni; 可以还原 碳碳不饱和键; 还原羰基为羟基; 2、用LiAlH4作还原剂时,不仅可还原醛酮为相 应的醇,还可还原羧酸,酯,酰胺和腈等,但对碳 碳双键或叁键不作用; 3、 NaBH4是一种缓和的还原剂,可将醛,酮还原 为相应的醇,对碳碳双键或叁键不作用; 4、用B2H6作还原剂时,可将不饱和羧酸还原为饱和 醇,在还原羧基的同时,还原碳碳双键或三键。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重点:羧酸的结构和命名;羧酸的制 备方法;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和制备方法;羧酸 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羧酸(carboxylic acid)是分子中含有羧基 (carboxyl) 并且具有酸性的一类有机化 合物。 羧酸衍生物(Derivatives of Carboxylic Acid) 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 基团取代后生成酰卤、酸酐、酯和酰胺等 化合物。 经简单的水解又可转变为羧酸。

有机化学第九章

有机化学第九章
Br CH3CH2COOH
Br2 / P
CH3CHCOOH Br
Br2 / P
CH3CCOOH Br
卤代酸中的卤原子与卤代烃中的卤原子相似,可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如:
NaO H
BrCH2COONa
NaC N
NCCH 2COONa
H3O+
CH2(COOH) 2
BrCH2COOH
NH3 (过 量) NH4Br
-H2O
O R NH2
酰胺
-H2O RCN

O
=
190℃ H2O
C6H5 C NHC6H5
N-苯基苯甲酰胺
二元酸的二铵盐受热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或六元环状酰亚胺。
CH2COOH CH2COOH
NH3
O = NH
=
O
22
环丁二酰亚胺
(四)还原反应
羧酸不易被还原。但在强还原剂LiAlH4作用下,羧基可被还 原成羟基,生成相应的1°ROH
+
NaOH
CaO

CH4
+
Na2CO3
CH3 C O CH3 C O
当α-碳原子上连有-NO2、-C≡N、-CO-、-Cl 等强吸电子基时,
-I效应使羧基不稳定,则容易脱羧。如:
Cl3C COOH O C

=
Ca

O
CH3 C CH3
=
+ CaCO3
=
O
CHCl 3 + CO 2 O C
=
=
CH2COOH
CO2 + H 2O
+
2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O R C= OH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9章羧酸及其衍生物9.1基本要求●掌握羧酸、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掌握羧基的结构和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与成盐、羧基中的羟基被取代的反应(酰卤的生成、酸酐的生成、酯化反应、酰胺的生成)、α- H的卤代、脱羧反应、羧基的还原。

●掌握二元羧酸受热时的特殊反应。

●熟悉饱和一元羧酸的制备反应。

●了解脂肪酸的β一氧化反应。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应。

了解亲核加成—消去反应历程。

●熟悉Claisen酯缩合反应及在合成反应上的应用。

●熟悉酰胺的主要性质:酸碱性、HNO2反应、Hofmamn 降解。

●掌握脲的结构及主要化学性质。

9.2基本知识点9.2.1 羧酸的结构特点羧酸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羧基中存在着p-π共轭体系。

p-π共轭的结果,导致羧基碳上的正电性降低,使羧羰基不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同时还导致羧羟基氧的p电子云向羧羰基转移,增强了羧羟基O-H键的极性而使羧酸具有酸性。

9.2.2 羧酸的命名许多羧酸存在于天然产物之中,故常根据其来源而具有俗名。

羧酸的系统命名是以含羧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而命名为某酸,取代基名称放在羧酸名称之前。

脂环族和芳香族羧酸以脂肪酸为母体,把脂环和芳环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CH3(CH2)4(CH=CHCH2)4(CH2)2COOHCH2COOH花生四烯酸环己基乙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9.2.3 羧酸的制备羧酸制备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1. 氧化法(1) 烃的氧化:(2)醇和醛的氧化:2. 由格氏试剂合成3. 腈的水解9.2.4 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四种键的断裂上:①④①处的键断裂表示酸性,酸性随R 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增强而增加,反之亦然。

②处的键断裂表示羧基中的羟基被取代而生成羧酸衍生物;③处的键断裂表示脱羧,R 基团是吸电子基团则有利于脱羧;④处的键断裂表示α-H 可被卤素取代,发生α- 卤代反应。

1. 羧酸的酸性一元羧酸的酸性比无机强酸的酸性弱,但比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这个性质可用于鉴别羧酸和酚。

医用有机化学第九章

医用有机化学第九章

O C O CH2CH3 C O CH2CH3 O
乙二酸氢乙酯 (酸性酯)
乙二酸二乙酯 (中性酯)
CH3
O
O
γ-戊内酯
2.5 酰胺的命名
氮原子与酰基直接连接而成的 化合物称为酰胺
O CH3C NH2
O O CH3C N CCH3 H
O O CH3C N CCH3 O C CH3
乙酰胺 (伯酰胺)
O O CH3C ONa + CH3CH2C Cl CH3 O O C O C CH3 + NaCl
可以制备混酐或制取单酐。
3、酯化反应
• 羧酸与醇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 应(esterification )。
H2SO4 RCOOH + R'OH RCOOR' + H2O
反应特点: 反应速度慢,常需加入催化剂: H2SO4、磷酸和苯磺酸。
COOH COOH
COOH CH2 COOH CH3COOH + CO2
HCOOH + CO2
2、 4~5个碳的二元酸受热时,分子 内脱水生成稳定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 环酐
O CH2COOH CH2COOH H 2C H 2C C O C O
O CH2COOH CH2 CH2COOH H2C CH2 C O CH2 C O
反应机理为:
伯醇或仲醇与羧酸进行酯化时,羧基 提供羟基,醇提供氢:
O R C OH + H O
18
H+ R
O 18 R C O R
+ H2O
酸催化的酯化反应机理如下:
O R C OH H
+
OH R C OH
+

有机化学第9章2

有机化学第9章2

芳香族、
杂环族羧酸。
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一元、二元和多元羧酸;
二、羧酸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CH3COOH
醋酸
HCOOH
蚁酸
CO2H CO2H
草酸
2.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的原则与羰基化合物相同。
CH3CH2CHCH2CH2COOH CH3
4-甲基己酸
COOH CH3
邻甲基苯甲酸
=
CH 3CH 2CCH 2COOH CH2
a
b
c
d
e
b>a>e>d>c
RCOOH + NaC2 O3
RCOOH + NaHCO3
RCOONa + H2O + CO2 RCOONa + H2O + CO2
利用此反应鉴别羧酸
酸性:
OH
RCOOH > H 2CO3 >
> RCH2OH
二、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被取代——羧酸衍生物 的生成
1.1. 酰卤的生成
一、 羧酸的酸性
RCOOH + H2O
RCOO- + H3O+
酸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影响因素 电子效应:给电子基,酸性减弱; 吸电子基,酸性增强。
1.一元羧酸
饱和:
ClCH 2COOH HCOOH CH3COOH CH3CH2COOH
pKa 2.85
3.77
4.76
4.88
不饱和:
HCOOH
COOH CH2=CHCOOH CH3CH2COOH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学习要求:
1. 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2. 了解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3. 熟练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4. 了解几种重要羧酸的性质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分 子 量: 46 沸点(0C): 78
O....H R C O
O C R
H.... O
羧酸的沸点高于分子量相当的醇是因为它能够 形成分子间的双氢键缔合体。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O
脱羧反应
RCCOH H
酸性
羧羟基被取代(加成.消除)的反应 (羧酸转化为其衍生物的反应) α-H被取 代的反应 羧酸主要的化学性质
5、α-H卤代反应 羧酸的α-H的活泼性不及醛酮的强,卤代 时需用红磷作催化剂。
烷氧断裂
(3)生成酯(esterification) 酯化机理1:加成~消除反应历程
O R C OH OH H R C OH
(1)
OH R'OH R C OH O R' H
(2) 质子转移
Yang 盐
质子化的醇
OH R C OH2 O R' (3) -H2O OH R C OR' (4) O -H R C OR' (5)
1、羧酸的酸性与成盐 二元羧酸的酸性强弱排序:
草酸 、己二酸、丁二酸、丙二酸、戊二酸
草酸 >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 应用: 用于鉴别羧酸 用于分离提纯非水溶性羧酸 增加药物水溶性 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转变成其钠盐和钾盐后,水 溶性增大,便于临床使用。 用于生产肥皂 如C12~ C18脂肪酸的钠盐可用作肥皂
HOOC H C =C
propanedioic acid
COOH H HOOC H
butanedioic acid
C =C H COOH
顺丁烯二酸 (马来酸)
反丁烯二酸 (富马酸)
cis-butenedioic acid
trans-butenedioic acid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及其衍生物第一节羧酸由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所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羧酸,其通式为RCOOH,羧基(-COOH)是羧酸的官能团.一,分类和命名按羧酸分子中烃基的种类将羧酸分为脂肪族羧酸和芳香族羧酸.按羧酸分子中所含的羧基数目不同将羧酸分为一元酸和多元酸.一些常见的羧酸多用俗名,这是根据它们的来源命名的.如:HCOOH 蚁酸CH3COOH 醋酸HOOC—COOH 草酸脂肪族羧酸的系统命名原则与醛相同,即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的碳链作主链,从羧基中的碳原子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取代基的位次用阿拉伯数字表明.有时也用希腊字母来表示取代基的位次,从与羧基相邻的碳原子开始,依次为α,β,γ等.例如:CH3CH═CHCOOH2-丁烯酸2,3-二甲基戊酸α-丁烯酸(巴豆酸)芳香族羧酸和脂环族羧酸,可把芳环和脂环作为取代基来命名.例如:对甲基环已基乙酸3-苯丙烯酸(肉桂酸) 4-甲基-3-(2-萘)丙酸命名脂肪族二元羧酸时,则应选择包含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主链,叫某二酸.如:邻-苯二甲酸正丙基丙二酸二,羧酸的制法1,氧化法高级脂肪烃(如石蜡)在加热至120℃-15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空气,可被氧化生成多种脂肪酸的混合物.RCH2CH2R1 RCOOH + R1COOH伯醇氧化成醛,醛易氧化成羧酸,因此伯醇可作为氧化法制羧酸的原料.含α-氢的烷基苯用高锰酸钾氧化时,产物均为苯甲酸.例如:2,格氏试剂合成法格氏试剂与二氧化碳反应,再将产物用酸水解可制得相应的羧酸.例如:RMgX + CO2 RCOOMgX RCOOH腈水解法在酸或碱的催化下,腈水解可制得羧酸.RCN + H2O + HCl RCOOH + NH4ClRCN + H2O + NaOH RCOONa + NH3三,物理性质1,状态甲酸,乙酸,丙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含4-9个碳原子的羧酸是有腐败恶臭气味的油状液体,含10个碳原子以上的羧酸为无味石蜡状固体.脂肪族二元酸和芳香酸都是结晶形固体.2,沸点羧酸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醇还高.这是由于羧酸分子间可以形成两个氢键而缔合成较稳定的二聚体.3,水溶性羧酸分子可与水形成氢键,所以低级羧酸能与水混溶,随着分子量的增加,非极性的烃基愈来愈大,使羧酸的溶解度逐渐减小,6个碳原子以上的羧酸则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1,酸性羧酸具有酸性,因为羧基能离解出氢离子.RCOOH RCOO- + H+因此,羧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羧酸盐和水.RCOOH + NaOH RCOONa + H2O羧酸的酸性比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因此羧酸能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羧酸盐.RCOOH + NaHCO3(Na2CO3) RCOONa + H2O + CO2↑但羧酸的酸性比无机酸弱,所以在羧酸盐中加入无机酸时,羧酸又游离出来.利用这一性质,不仅可以鉴别羧酸和苯酚,还可以用来分离提纯有关化合物.例如:欲鉴别苯甲酸,苯甲醇和对-甲苯酚,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在这三者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能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的是苯甲酸;再在剩下的二个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的是对-甲苯酚,不溶解的是苯甲醇.当羧酸的烃基上(特别是α-碳原子上)连有电负性大的基团时,由于它们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氢氧间电子云偏向氧原子,氢氧键的极性增强,促进解离,使酸性增大.基团的电负性愈大,取代基的数目愈多,距羧基的位置愈近,吸电子诱导效应愈强,则使羧酸的酸性更强.如:三氯乙酸二氯乙酸氯乙酸pKa 0.028 1.29 2.81因此,低级的二元酸的酸性比饱和一元酸强,特别是乙二酸,它是由两个电负性大的羧基直接相连而成的,由于两个羧基的相互影响,使酸性显著增强,乙二酸的pKa1=1.46,其酸性比磷酸的pKa1=1.59还强.取代基对芳香酸酸性的影响也有同样的规律.当羧基的对位连有硝基,卤素原子等吸电子基时,酸性增强;而对位连有甲基,甲氧基等斥电子基时,则酸性减弱.至于邻位取代基的影响,因受位阻影响比较复杂,间位取代基的影响不能在共轭体系内传递,影响较小.对硝基苯甲酸对氯苯甲酸对甲氧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pKa 3.42 3.97 4.47 4.382,羧基中的羟基被取代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可以被卤素原子(-X),酰氧基(-OOCR),烷氧基(-OR),氨基(-NH2)取代,生成一系列的羧酸衍生物.①酰卤的生成羧酸与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氯化亚砜等作用,生成酰氯.RCOOH + PCl3(PCl5 SOCl2) RCOCl②酸酐的生成在脱水剂的作用下,羧酸加热脱水,生成酸酐.常用的脱水剂有五氧化二磷等.RCOOH + RCOOH RCOOOCR③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在酸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可增加某种反应物的浓度,或及时蒸出反应生成的酯或水,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RCOOH + R1OH RCOOR1 + H2O酯化反应可按两种方式进行:RCOOH + HOR1 RCOOR1 + H2O (1)RCOOH + HOR1 RCOOR1 + H2O (2)实验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酯化反应是按(1)的方式进行的.如用含有示踪原子18O的甲醇与苯甲酸反应,结果发现18O在生成的酯中.④酰胺的生成在羧酸中通入氨气或加入碳酸铵,首先生成羧酸的铵盐,铵盐胺热脱水生成酰胺.RCOOH + NH3 RCOONH4 RCONH23,α-氢被取代羧基和羰基一样,能使α-H活化.但羧基的致活作用比羰基小,所以羧酸的α-H卤代反应需用在红磷等催化剂存在下才能顺利进行.CH3COOH + Cl2 CH2ClCOOH CHCl2COOH CCl3COOH还原反应羧酸在一般情况下,和大多数还原剂不反应,但能被强还原剂—氢化锂铝还原成醇.用氢化铝锂还原羧酸时,不但产率高,而且分子中的碳碳不饱和键不受影响,只还原羧基而生成不饱和醇.例如: RCH2CH═CHCOOH RCH2CH═CHCH2OH5,脱羧反应羧酸分子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叫脱羧反应.例如,低级羧酸的钠盐及芳香族羧酸的钠盐在碱石灰(NaOH-CaO)存在下加热,可脱羧生成烃.CH3COONa CH4 + Na2CO3这是实验室用来制取纯甲烷的方法.一元羧酸的脱羧反应比较困难,把羧酸盐蒸气通过加热至400-500℃的钍,锰或镁的氧化物,则脱羧生成酮.2CH3COOH CH3COCH3 + CO2 + H2O当一元羧酸的α-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时,脱羧较容易进行,如:CCl3COOH CHCl3 + CO2↑五,重要的羧酸1,甲酸俗称蚁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有腐蚀性,可溶于水,乙醇和甘油.甲酸的结构比较特殊,分子中羧基和氢原子直接相连,它既有羧基结构,又具有醛基结构,因此,它既有羧酸的性质,又具有醛类的性质.如能与托伦试剂,斐林试剂发生银境反应和生成砖红色的沉淀,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2,乙酸俗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一般食醋中含乙酸6℅-8℅.乙酸为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当室温低于16.6℃时,无水乙酸很容易凝结成冰状固体,故常把无水乙酸称为冰醋酸.乙酸能与水按任何比例混溶,也可溶于乙醇,乙醚和其它有机溶剂.3,苯甲酸俗名安息香酸,是无色晶体,微溶于水.苯甲酸钠常用作食品的防腐剂.4,乙二酸俗称草酸,是无色晶体,通常含有两分子的结晶水,可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草酸具有还原性,容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利用草酸的还原性,还可将其用作漂白剂和除锈剂.5,已二酸为白色电晶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和乙醚.已二酸和已二胺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酰胺(尼龙-66).羧酸衍生物一,分类和命名重要的羧酸衍生物有酰卤,酸酐,酯和酰胺.1,酰卤和酰胺酰卤和酰胺的命名由酰基名称加卤素原子或胺.酰基:羧酸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以后所乘余的部分.某酸所形成的酰基叫某酰基.例如:某酰基乙酰氯乙酰胺N-甲基乙酰胺2,酸酐某酸所形成的酸酐叫\"某酸酐\".如:乙酐(醋酐) 乙丙酐丁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酯酯的命名为\"某酸某酯\".如:CH3CH2COOCH3 丙酸甲酯(CH3)2C═CHCH2COOCH2CH3 4-甲基-3-戊烯酸乙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苄酯HOOC—COOCH2CH3 乙二酸氢乙酯CH3CH2OOC—CH2—COOCH2CH3 丙二酸二乙酯二,物理性质酰氯大多数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或低熔点固体.低级酸酐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高级酸酐为无色无味的固体.酸酐难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低级酯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酯的相对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三,化学性质1,水解四种羧酸衍生物化学性质相似,主要表现在它们都能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RCOCl HClRCOOOCR1 R1COOHRCOOR1 + H2O RCOOH + R1OHRCONH2 NH3水解反应进行的难易次序为:酰氯> 酸酐> 酯> 酰胺例如,乙酰氯与水发生猛烈的放热反应;乙酐易与热水反应;酯的水解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得很慢;而酰胺的水解常常要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经长时间的回流才以完成.2,醇解和氨解酰氯,酸酐和酯都能与醇作用生成酯.RCOCl HClRCOOOR1 + HOR2 RCOOR2 + R1COOHRCOOR1 R1OH酰氯,酸酐和酯都能与氨作用,生成酰胺.RCOCl HClRCOOOR1 + NH3 RCONH2 + R1COOHRCOOR1 R1OH四,重要的羧酸衍生物1,乙酰氯:是一种在空气中发烟的无色液体,有窒息性的刺鼻气味.能与乙醚,氯仿,冰醋酸,苯和汽油混溶.2,乙酐:又名醋(酸)酐,为无色有极强醋酸气味的液体,溶于乙醚,苯和氯仿.3,顺丁烯二酸酐:又称马来酸酐和失水苹果酸酐.为无色结晶性粉末,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升华,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难溶于石油醚和四氯化碳.4,乙酸乙酯:为无色可燃性的液体,有水果香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5,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液体,其在引发剂存在下,聚合成无色透明的化合物,俗称有机玻璃.6,丙二酸二乙酯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丙二酸二乙酯,简称丙二酸酯,为无色有香味的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常用下面的方法来制取丙二酸酯:CH2ClCOONa CH2CNCOONa + C2H5OH C2H5OOCCH2COOC2H5由于丙二酸酯分子中亚甲基上的氢原子受相邻两个酯基的影响,比较活泼,其能在乙醇化钠的催化下与卤代烃或酰氯反应,生成一元取代丙二酸酯和二元取代丙二酸酯.烃基或酰基取代两二酸酯经碱性水解,酸化和脱羧后,可制得相应的羧酸.这是合成各种类型羧酸的重要方法,称为丙二酯酯合成法.取代羧酸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取代羧酸.常见的取代羧酸有卤代酸,羟基酸,羰基酸(氧代酸)和氨基酸等.第一节羟基酸一,分类和命名羟基酸可以分为醇酸和酚酸两类.羟基酸的命名是以相应的羧酸作为母体,把羟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的.自然界存在的羟基酸常按其来源而采用俗名.如:CH3CHOHCOOH 2-羟基丙酸(乳酸)HOOCCH2CHOHCOOH 羟基丁二酸(苹果酸)HOOCCHOHCHOHCOOH 2,3-二羟基丁二酸(洒石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二,醇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醇酸一般为结晶的固体或粘稠的液体.由于羟基和羧基都以且慢水形成氢键,所以醇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相应的醇或羧酸都大,低级的醇酸可与水混溶.2,化学性质醇酸既具有醇和羧酸的一般性质,如醇羟基可以氧化,酰化,酯化;羧基可以成盐,成酯等,又由于羟基和羧基的相互影响,而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1)酸性在醇酸分子中,由于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沿着碳链传递到羧基上,而降低了羧基碳的电子云密度,使羧基中氧氢键的电子云偏向于氧原子,促进了氢原子解离成质子.由于诱导效应随传递距离的增长而减弱,因此醇酸的酸性随着羟基与羧基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如:CH3CHOHCOOH OHCH2CH2COOH CH3CH2COOHpKa 3.87 4.51 4.882,α-醇酸的分解反应由于羟基和羧基都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羧基与α-碳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利于二者之间键的断裂,所以当α-醇酸与稀硫酸共热时,分解成比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醛或酮和甲酸.RCHOHCOH RCHO + HCOOH此反应常用于由高级羧酸经α-溴代酸制备少一个碳原子的高级醛.RCH2COOH RCHBrCOOH RCHOHCOOH RCHO + HCOOH3,脱水反应脱水产物因羟基与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①α-醇酸生成交酯:α-醇酸受热时,一分子α-醇酸的羟基与另一分子α-醇酸的羟基相互脱水,生成六元环的交酯.RCHOHCOOH + RCHOHCOOH 交酯②β-醇酸生成α,β-不饱和羧酸:β-醇酸中的α-氢原子同时受到羟基和羧基的影响,比较活泼,受热时容易与β-碳原子上的羟基结合,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羧酸.RCHOHCH2COOH RCH═CHCOOH + H2O③γ-和δ-醇酸生成物内酯:γ-和δ-醇酸在室温时分子内的羟基和羧基就自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稳定的γ-和δ-内酯.④羟基与羧基相隔5个或5个以上碳原子的醇酸受热,发生多分子间的脱水,生成链状的聚酯.三,酚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酚酸大多数为晶体,有的微溶于水(如水杨酸),有的易溶于水(如没食子酸).(2)化学性质羟基处于邻或对位的酚酸,对热不稳定,当加热至熔点以上时,则脱去羧基生成相应的酚.+ CO2↑+ CO2↑四,重要的羟基酸1,乳酸:为无色粘稠液体,有很强的吸湿性和酸味,溶于水,乙醇,甘油和乙醚,不溶于氯仿和油脂.2,β-羟基丁酸:是吸湿性很强的无色晶体,一般为糖浆状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不溶于苯.3,苹果酸:为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苹果酸在酶的催化下生成草酰乙酸.苹果酸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酸味剂.4,洒石酸:是透明棱形晶体,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洒石酸常用于配制饮料,洒石酸钾钠用于配制斐林试剂.5,柠檬酸:为无色结晶,含一分子结晶水,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有强酸味.柠檬酸常用于配制清凉饮料和作糖果的调味剂,也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6,水杨酸:为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热水.它具有酚和羧酸的一般性质,如易被氧化,遇三氯化铁显紫红色,酸性比苯甲酸强等.7,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晶体.它可用水杨酸和乙酐在少量浓硫酸存在下制得.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分子中中无游离的酚羟基,故其纯品与三氯化铁不显色,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其易水解为水杨酸和乙酸,因此应密闭于干燥处贮存.8,没食子酸:又称五倍子酸.纯粹的没食子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没食子酸有较强还原性,极易被氧化,露置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呈暗褐色,可用作抗氧剂的影像显影剂.没食子酸与三氯化铁产生蓝黑色沉淀,可用来制造墨水.第二节羰基酸一,分类和命名分子中既含有羰基又含有羧基的化合物称为羰基酸.根据所含的是醛基还是酮基,将其分为醛酸和酮酸.羰基酸的命名与醇酸相似,也是以羧酸为母体,羰基的位次用阿拉伯数字或用希腊字母表示.如:OHC—COOH CH3COCOOH CH3COCH2COOH乙醛酸丙酮酸3-丁酮酸(β-丁酮酸)二,化学性质酮酸具有酮和羧酸的一般性质,如与氢或亚硫酸氢钠加成,与羟胺生成肟,成盐和酰化等.由于两种官能团的相互影响,α-酮酸和β-酮酸又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一)α-酮酸的性质1,脱羧和脱羰反应在α-酮酸分子中,羰基与羧基直接相连,由于羰基和羧基的氧原子都具有较强的吸电子能力,使羰基碳与羧基碳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所以碳碳键容易断裂,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脱羧和脱羰反应.α-酮酸与稀硫酸或浓硫酸共热,分别发生脱羧和脱羰反应生成醛或羧酸.RCOCOOH + 稀H2SO4 RCHO + CO2↑RCOCOOH + 浓H2SO4 RCOOH + CO↑2,氧化反应α-酮酸很容易被氧化,托伦试剂就能其氧化成羧酸和二氧化碳.RCOCOOH + *Ag(NH3)2++ RCOONH4 + Ag↓(二)β-酮酸的性质在β-酮酸分子中,由于羰基和羧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使α-位的亚甲基碳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因此亚甲基与相邻两个碳原子间的键容易断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能发生酮式和酸式分解反应.1,酮式分解β-酮酸在高于室温的情况下,即脱去羧基生成酮.称为酮式分解.RCOCH2COOH RCOCH3 + CO2↑2,酸式分解β-酮酸与浓碱共热时,α-和β-碳原子间的键发生断裂,生成两分子羧酸盐.称为酸式分解.RCOCH2COOH + 40℅NaOH RCOONa + CH3COONa三,乙酰乙酸乙酯及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1,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在醇钠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乙酸乙酯脱去一分子乙醇生成乙酰乙酸乙酯,此反应称为克莱森酯缩合反应.2CH3COOC2H5 CH3COCH2COOC2H5 + C2H5OH2,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现象乙酰乙酸乙酯能与羰基试剂如羟按,苯肼反应生成肟,苯腙等,能与氢氰酸,亚硫酸氢钠等发生加成反应.由此,证明它具有酮的结构.另外,乙酰乙酸乙酯还能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三氯化铁作用产生紫红色.由此,又证明它也具有烯醇式的结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乙酰乙酸乙酯室温下通常是由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它们之间在不断地相互转变,并以一定比例呈动态平衡.像这样两种异构体之间所发生的一种可逆异构化现象,叫做互变异构现象.乙酰乙酸乙酯分子中烯醇式异构体存在的比例较一般羰基化合物要高的原因,是由于其分子中的亚甲基氢受羰基和酯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酸性较强,容易以质子形式解离.形成的碳负离子与羰基和酯基共轭,发生电子离域而比较稳定.当H+与羰基氧结合时,就形成烯醇式异构体.此外,还由于烯醇式异构体能形成六元环的分子内氢键,以及其分子中共轭体系的存在,更加强了它稳定性. 3,分解反应(1)酮式分解乙酰乙酸乙酯在稀碱溶液中加热,可发生水解反应,经酸化后,生成β-丁酮酸.β-丁酮酸不稳定,失去二氧化碳生成丙酮.(2)酸式分解乙酰乙酸乙酯与浓碱共热时,生成两分子乙酸盐,经酸化后得到两分子乙酸.4,在合成上的应用乙酰乙酸乙酯亚甲基上的氢原子很活泼,与醇钠等强碱作用时,生成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再与活泼的卤烃或酰卤作用,生成乙酰乙酸乙酯的一烃基,二烃基或酰基衍生物.+ RCOX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还可与卤代酸酯,卤代丙酮等反应,引入相应的酯基和羰基.乙酰乙酸乙酯的一烃基,二烃基或酰基衍生物,再进行酮式分解或酸式分解反应,可以制取甲基酮,二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酮酸等化合物.四,重要的羰基酸1,乙醛酸:为无色糖浆状液体,易溶于水.2,丙酮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可与水混溶,酸性比丙酮和乳酸都强.3,β-丁酮酸:又称乙酰乙酸,是无色粘稠液体,酸性比丁酸和β-羟基丁酸强,可与水或乙醇混溶.临床上把β-丁酮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三者总称为酮体.酮体是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中间产物,大量存在于糖化酶尿病患者的血液和尿中,使血液的酸度增加,发生酸中毒,严重时引起患者昏迷或死亡.4,α-酮丁二酸:又称草酰乙酸,为晶体,能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产生互变异构,生成α-羟基丁烯二酸,其水溶液与三氯化铁反应显红色.α-酮丁二酸具有二元羧酸和酮的一般反应.如能成盐,成酯,成酰胺,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2,4-二硝基苯腙等.立体化学基础按结构不同,同分异构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次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称为构造异构.构造异构包括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及互变异构等.另一类是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称为立体异构.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和构象异构.。

09-羧酸衍生物取代酸

09-羧酸衍生物取代酸

2016/8/22
2
(二)命名
羧酸的命名常用俗名
HCOOH
CH3COOH
HOOCCH2CH2COOH
甲酸(蚁酸)
乙酸(醋酸)
丁二酸(琥珀酸)
2016/8/22
3
系统命名与醛相似 1.选取包括羧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CH3 CH CH2 COOH γ β α CH3 3-甲基丁酸
2.从羧基碳开始编号,不需指羧基的位置。
CH2
2—乙基丙烯酸
4.芳香酸把芳香环看作取代基。
COOH
CH COOH CH3
2—苯基丙酸
苯甲酸(安息香酸)
2016/8/22
5
5.二元酸的命名以包括两个羧基在内的最长碳链。
COOH CH3 CH2 CH COOH
2-乙基丙二酸 乙二酸(草酸)
HOOC COOH
COOH COOH
邻苯二甲酸
COOH COOH
2016/8/22
17
(四)烃基上的反应
(1)α―卤代作用
脂肪羧酸的α―氢受羧基的影响较活泼,可被卤素 取代,但由于P-π共轭效应,反应速度较慢且α―氢是 逐步被取代的。
CH3 COOH 日光
Cl2
ClCH2 COOH
日光 Cl2
日光 Cl2CH COOH Cl2
Cl3C COOH
(2)芳香环上的取代反应(间位定位基)
酯中的α-H较活泼,在醇钠作用下,与另1分子酯缩去 1分子醇,生成β-酮酸酯。简称酯缩合。
O CH 3COC 2H 5
O CH 2COC 2H 5 H
O-
NaOC 2H5
O -CH COC H 2 2 5
O CH 3C CH 2C OC2H5 OC 2H 5

《基础化学》第9章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课程思政

《基础化学》第9章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课程思政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
《基础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衍生物
一、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O RC L
L: 卤原子(X), O 酰氧基( OCR),
烷氧基(-OR),
酰卤 酸酐 酯
氨基(-NH2, -NHR, -NR2)
酰胺
《基础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衍生物
O
RC X
酰卤
OO
R C 酸O酐பைடு நூலகம் R
RCH2COOH + Br2
PBr3 -HBr
RCHCOOH Br
思政元素
(1)培养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基础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衍生物
3、 羧 基上羟基的取代反 应
取代羟基生成羧酸衍生物
O R C OH
羧酸
O RC X
O
O
R C O CR
O R C OR'
O R C NH2(R)
《基础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衍生物
通过羧酸钠盐脱羧
O R C OH
(1) NaOH
(2)
R H + CO2 产率一般较低
其他直链羧酸盐与碱石灰热熔的产物复杂,无制备意义。
CH3CH2COONa + NaOH(CaO)
热熔 CH3CH2CH3 + CH4 + 烯及混合物
17%
20%
《基础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衍生物
《基础化学》
第九章 羧酸及衍生物
2. 还原反应
(1) 用氢化铝锂还原
O
C15H31CCl
①LiAlH4, Et2O ② H2O,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氨分子中的氢被酰基取代后,其酸碱性变化如下:
§9.3

取代酸
羟基酸

羟基酸的性质 失水反应 羟基酸的氧化 α—羟基酸的分解反应 羰基酸的分解 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羰基酸

失水反应
醇酸HO-CH2(CH2)nCOOH受热后,能发生失水反应, 但失水方式随羟基的位置而异:
n=4,5 己二酸、庚二酸受热后同时发生失水和脱羧 反应,形成稳定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酮。
CH2CH2COOH CH2CH2COOH CH2CH2COOH CH2CH2COOH O + H2O + CO2 O + H2O + CO2
CH2
§9.2 羧酸的衍生物



9.2.1 分类与命名 9.2.2 物理性质 9.2.3 化学性质
分类
一元羧酸 脂 肪 族 羧 酸 饱和 羧酸 二元羧酸
CH2COOH 乙酸(醋酸)
CH2=CH-COOH 丙烯酸
COOH
HOOC-COOH 乙二酸(草酸)
HOOCCH=CHCOOH
不饱和 羧酸
丁烯二酸
COOH COOH
脂环族羧酸
环已烷羧酸
COOH
1,2-环戊烷二羧酸
COOH COOH
芳香族羧酸
苯甲酸
生成酸酐
反应历程为加成-消除过程:
O R C OH + NuOR C OH Nu-=X-,RO-,RCOO-,NH2Nu O R C Nu + OH-
酯化反应
(1)反应是可逆的
提高酯的产量可采用:
A.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B. 除去反应生成的水。
(2)反应过程
酸酐的生成

(1)脱水剂:五氧化二磷 ;反应产率很低 。 (2)将羧酸与乙酸酐共热,生成较高级的酸酐。 (3)二元羧酸加热分子内失水得五元环或六元环的酸酐
O R C O-H p-π 共轭体系 R C sp2 杂化 O H
O 形式上看羧基是由一个 C 和一个OH 组成 实质上并非两者的简单组合
键长 0.122nm O H C OH (甲酸) 0.1245nm 0.1312nm 电子衍射实验证明
O
H O R C H C O H
脱羧反应 羟基断裂呈酸性
α H 的反应
O CH3 O O H 甲酸甲酯
O C O 环戊基甲酸环己酯
O CH3 C O CH2CH=CH2 乙酸烯丙酯
O CH2 CH C OCH3 丙烯酸甲酯
O C O CH2 苯甲酸苄酯
CH3 CHCOOC2H5 CH2COOC2H5 甲基丁二酸二乙酯
羧酸衍生物结构的比较
在酰胺和酯中,羰基与氨基氮及烷氧基氧的孤电子 对共轭,使键长平均化。
α 、β 碳上连有推电子基(+I 效应),酸性减弱。 当能与基团共轭时,则酸性增强。
羧酸中羟基的取代反应
O -OR' 酯 O RC OH -X 酰卤 -OH被取代 -NH2 酰胺 O -O CR' 酸酐 RC OR' O RC X' O RC NH2 O RC OCOR
酯化反应 生成酰卤
生成酰胺
羧基是有机物中碳的最高氧化态。用催化氢化或金 属加酸的方法,一般都不能将羧基还原。但用氢化锂铝 LiAlH4可以将羧酸直接还原为醇。
烃基上的反应
1.α-卤代作用
2.芳香环的取代反应
二元羧酸的酸性
(1)二元羧酸的酸性较一元羧酸强,即Ka1>一元酸Ka; (2)二元羧酸的第一个羧基的电离常数较第二个羧基的 大(Ka1>Ka2); (3)第二个羧基难于离解,一般Ka2<一元酸Ka。
羟基被取代的反应
酸性的大小
pKa小,酸性强,羧酸是弱酸,除甲酸的pKa为3.75外, 其他饱和一元羧酸的pKa均在4.76~5之间,比碳酸的酸性 (pKa=7)和苯酚的酸性(pKa=10)强些。
为什么RCOOH的酸性比ROH的酸性大? 羧酸酸性的强弱取决于电离后所形成的羧酸根负离子 (即共轭碱)的相对稳定性 。
酰氯中,羰基与氯的共 轭效应很弱 ,表现为强 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
羧酸衍生物三解历程
羧酸衍生物均能发生水解、醇解、氨解(简称三解)。
三解的速度为:酰卤>酸酐>酯>酰胺。 历程: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总结果:亲核取代)。
酰卤的三解
① 酰卤的水解可以用于鉴别。低分子酰卤水解很猛烈, 放出气体。如乙酰氯在湿空气中发烟。 ② 酰卤的醇解和氨解在合成上常用来制备酯及酰胺:
二元羧酸的受热反应——脱羧
HOOC-(CH2)n-COOH
n=0,1
n=0,1,2,3,……
羧基的吸电子作用,使脱羧反应易于进行。
HOOCCOOH HOOCCH2COOH
HCOOH + CO2 CH3COOH + CO2
二元羧酸的受热反应——成酸酐
n=2,3 丁二酸、戊二酸受热后不发生脱羧反应, 而发生失水,形成稳定的五元环或六元环的酸酐。
③ 烯醇式结构稳定的原因:A. 两个羰基使亚甲基上的氢特 别活化,酸性增大;B.烯醇型可以通过分子内氢键,形成一 个较稳定的六元闭合环,使体系能量降低。
成酮分解和成酸分解
成酮分解: 在稀碱的作用下
成酸分解: 用浓碱时
亚甲基H的取代
合成应用
丙二酸二乙酯
CH3COOH Cl2 红磷
水解后的RCOOH和R’OH,可用来判断RCOOR’之结构。 ② 酯的醇解也叫酯交换,常用低沸点酯合成高沸点酯。
酰胺的水解
酰胺在酸碱催化下水解,生成羧酸。醇解、氨解较难进行。
CH2CONH2
35% HCl 回流
CH2COOH + NH4Cl
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
O
SOCl2 or PX3 or PX5 H2O
酰卤的生成
(1)酰氯很活泼,容易水解,通常将产物用蒸馏法分离。 产物是低沸点的酰氯(如乙酸氯,沸点52℃)可用①法合成, 可用蒸馏法可与H3PO3分离。如制备高沸点酰氯(如苯甲酰氯, 沸点197℃)则用②法合成,可先蒸去POCl3。 (2)酰卤羧酸要活泼常作酰基化试剂。
酰胺的生成
还原反应——还原成伯醇


羧酸衍生物的三解(水、醇、氨) 酰氯的三解 酸酐的三解 酯的三解 酰胺的水解 Claisen酯缩合反应 酰胺的酸碱性
分类
酰卤
X=F,Cl,Br,I (主要是酰氯)
羧酸酐(酸酐 )
酯(有机酸酯) 酰胺
R=R’时为单纯酸酐, R≠R’时为混酐
命名


根据形成它的酸和醇称为某酸某酯。
③ 三解的结果是在这些化合物中引入RCO-,故RCOX是 很好的酰基化试剂。常用的有:CH3COCl,C6H5COCl
酸酐的三解
① 醇解和氨解可以用于酯和酰胺的制备:
② 酸酐活性较高,常用作酰基化试剂,其反应较相应的酰氯 缓和,利于控制。常用的有乙酐、丁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
酯的三解

H+催化酯水解是可逆的。OH-催化为不可逆(皂化)。
n 0 1 2 3
醇酸类型
反应 产物
α-OH
分子间失 水 内交酯
β-OH
分子内失水 α,β-不饱和 酸
γ-OH
分子内失水 γ-内酯
δ-OH
分子内失水 δ-内酯
α— 羟基酸受热时,发生双分子的失水反应,形 成环状的交酯。
β -醇酸加热易失去一分子 H2O , 生成α,β-不饱和酸:
γ及δ-羟基酸则发生分子内酯化生成内酯: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9.1 羧酸 §9.2 羧酸的衍生物 §9.3 取代酸
§9.1 羧酸

9.1.1 分类与命名 9.1.2 物理性质(自学) 9.1.3 化学性质

9.1.3.1 9.1.3.2 9.1.3.3 9.1.3.4 9.1.3.5
酸性 羧基的取代反应 还原 烃基上的反应 二元羧酸的反应
邻苯二甲酸
命名


俗名:根据来源 系统命名:


脂肪羧酸的系统命名原则和醛相同,是选择含有羧 基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编号由羧基碳原子开始。 一些简单的脂肪羧酸,常习惯用α,β,γ等希腊字 母表示取代基的位置。

命名举例
羧基的结构特征
C O OH
醛酮中 醇中 C O C OH 键长 0.143nm
羟基酸的氧化
醇酸中的羟基比醇中羟基易被氧化。托伦试剂与醇不 发生作用,但能把α—羟基酸氧化为α—羰基酸。
α—羟基酸的分解反应
用途: ① 用来区别α—羟基酸和别的醇酸; ② 可用于制备高级醛;
③ 使羧酸降解。
羰基酸分解
互变异构现象
讨论: ① 异构原因:H和双键的位置转移。
② 两种异构体平衡存在,并相互转换。
O CH2COOH CH2COOH O + H2 O O CH2 CH2COOH CH2COOH
COOH COOH
O O O
CO CO
+ H2 O
Blanc (布朗克)规则: 在可能形成环状化合 物的条件下,总是比 较容易形成五元或六 元环状化合物(即五、 六元环容易形成)。
O + H2O
二元羧酸的受热反应——成酮
RCCl
O
RCOOH or RCOONa NH3 R'OH O O (R)
RCOH
RCOCR
O RCNH2
O RCOR'
O RCOR"
RCN
Claisen酯缩合
①底物:含α—氢的酯。催化剂:RONa、NaNH2、NaH ② 反应历程:
酰胺的酸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