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喷墨下陷釉讲解

合集下载

陶瓷3D打印快速发展

陶瓷3D打印快速发展

陶瓷3D打印快速发展杨忠敏【期刊名称】《办公自动化(综合版)》【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6页(P16-21)【作者】杨忠敏【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近期一则爆炸性信息出现在业界,3D打印成形卫生陶瓷方法出现使国内陶瓷行业实现3D打印不再遥远。

成形是卫生陶瓷生产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而这个方法专门用于卫生陶瓷的成形解决了卫生陶瓷成形过程中复杂、高成本的问题。

利用3D 打印来完成卫生陶瓷的成形,首先省去了模具也就省去了模具制作等工序及费用;其次成形时间短,单件成形时间仅需传统1/20;而且不受模具限制,按给定的程序变换品种能达到一件一个形状的要求可实现快捷、产品个性化生产的特点。

陶瓷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水平和商业模式探索上,距离制造业的前沿技术和思想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如果能够加大高新技术投入,对资源进行创新整合利用,对陶瓷行业的发展具有大的推动作用。

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

3D打印按工艺过程可划分为:逐层粘结法和直接成型法,直接成型法能直接打印更为复杂的含闭孔结构。

逐层粘结法指利用喷嘴向待成型的陶瓷粉床上喷射结合剂粘结剂,打完一层后,在料床表层添加新粉,再喷粘结剂,如此重复进行,最后除去未喷射粘结剂的粉料即可得到立体物件。

直接成型法是将待成型的陶瓷粉与结合剂制备成陶瓷墨水,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

早在10多年前,西班牙、意大利就经已推出了喷墨瓷砖的技术,西班牙设计师伯纳特·屈尼借助3D陶瓷打印完成了一项“每天一个咖啡杯”的计划,在30天的时间里,每天制作出一个造型独特的陶瓷咖啡杯。

每个杯子从构思、设计、成型、烧结到完成,所花费的时间都控制在24小时之内。

首先,在平铺的陶瓷粉上3D打印有机粘结剂,每建成一层,在顶部继续添加陶瓷粉和粘结剂,直到整个模型完工。

其次,模型将会被送入炉中加热,这样带有的粘结剂就会被固化。

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

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

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是中国陶瓷艺术中一项重要的装饰技法。

它以釉面形成凹陷的弧形线条为基础,在装饰陶瓷器物时运用多种不同的设计和手法,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

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装饰在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器物中,都可以看到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装饰。

作为一种装饰手法,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在陶瓷器物的表面,在涂覆釉料时留下凹陷的弧形线条,使得器物的形态更具立体感和动感。

这种凹面的设计使得光线在陶瓷器物表面的反射和折射更加复杂多样,增加了艺术品的观赏价值。

同时,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装饰还可以起到保护器物表面的作用,增加器物的耐用性。

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装饰不仅在陶瓷器物上非常常见,也广泛应用于建筑和雕塑等其他艺术领域。

例如,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使用凹面弧形的装饰,如朱门、栏杆等。

这些凹面装饰不仅美观,还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雕塑艺术中,凹面弧形的设计和表现手法也经常被使用,可以使得艺术品在空间中更加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实践中,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装饰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和技法。

在陶瓷器物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在涂上釉料之前,在器物表面设计出凹陷的弧形线条。

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直接用手或工具在未成型的瓷胎上留下线条,或者通过在涂釉后刻蚀的方式达到凹面效果。

此外,不同的工艺和技法还可以使得凹面装饰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质感,如现代洗淘法、剔导法等。

总的来说,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装饰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法,广泛应用于陶瓷器物、建筑和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

它以凹陷的弧形线条作为基础,在艺术作品中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

在实践中,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和技法来实现凹面装饰,使得作品更加立体、丰富和具有艺术性。

中国陶瓷瑕疵描述

中国陶瓷瑕疵描述

中国陶瓷瑕疵描述
中国陶瓷瑕疵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釉面瑕疵:釉面是指陶瓷表面的釉料层,常见的釉面瑕疵有气泡、针孔、砂眼、橘皮纹等。

这些瑕疵可能是由于釉料搅拌不均匀、烧制过程中温度波动等原因造成的。

2. 胎体瑕疵:胎体是指陶瓷的本体部分,常见的胎体瑕疵有裂纹、磕碰伤、磨损等。

这些瑕疵可能是由于制作过程中操作不当、运输过程中受到撞击等原因造成的。

3. 色差瑕疵:色差是指陶瓷表面颜色与预期颜色之间的差异,常见的色差瑕疵有色斑、色晕等。

这些瑕疵可能是由于釉料配方不合适、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4. 形状瑕疵:形状瑕疵是指陶瓷的形状与预期形状之间的差异,常见的形状瑕疵有歪斜、变形等。

这些瑕疵可能是由于制作过程中模具设计不合理、成型压力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

5. 尺寸瑕疵:尺寸瑕疵是指陶瓷的尺寸与预期尺寸之间的差异,常见的尺寸瑕疵有尺寸偏差、厚度不均等。

这些瑕疵可能是由于制作过程中测量不准确、加工设备精度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6. 装饰瑕疵:装饰瑕疵是指陶瓷表面的装饰图案或文字出现的问题,常见的装饰瑕疵有图案模糊、文字残缺等。

这些瑕疵可能是由于装饰工艺不到位、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喷墨打印技术在釉面砖上的应用及优势

喷墨打印技术在釉面砖上的应用及优势
相 继 购 进喷 墨设 备 重 磅 推 出 喷 墨 釉 面砖 。
关键词 : 釉面砖 ; 喷墨打印技术 ; 设备 ; 设计 ; 投产 ; 发展趋势
1 喷 墨 印花 打 印机 的发 展 历程
乎 全部依靠进 口。 到现 在慢慢 地在 国际 占据 一席之 地 , 获 得话 语权 。国产设备 已可全 面取代进 口设备 , 如: 希望 陶
打 印特殊效果 , 如下 陷釉 、 双面釉 、 结 晶釉 等。至于控制 系 完善 , 性能稳定 , 使用 方便 。 除P S 外设计 师最好精通 以下 统. 它的设 置不仅要考 虑瓷砖 的打 印效果 , 还要考 虑方便

、 A d o b e I n D e s i g n f 页 面 布局 程 序) , 以及 A d o b e 陶瓷企业员工使用 。不 同厂家 的控制 系统各有千秋 , 但基 程 序 ) 本 上实现智 能化 、 自动化 , 就算是 普通员工 也能在 较短 的 D r e a m w e a v e r ( We b页面设 计 1 , 另 一个 主要 页 面 布局 工 具 时间 内学会使用 。
占尽 了先 机 , 推动 釉面砖 印 花迈 入第 三次 革命 的喷 墨 印花设 备 , 瓷机 械是 国内首先推 出喷墨打 印机 的企业 , 以科 达机 电 、 恒力 自2 0 o o年便 开始在 国外兴起 ,西 班牙 的 K e r  ̄ e t 是世 界 在 国内 的销量 稳居首 位 。过去 的三 因为 K e r  ̄ e t 公 泰机 械为代表 的一线 陶瓷装备 供应商 在 陶瓷装备技 术领 司所研制 的喷墨打 印机受 到专利保 护 ,全世界其 他公 司 域全 面接近 或赶超世 界水平 .成 了拉 动 中国建 陶产 业发
一是 “ 拿来主 短 的数十载 的发展历程 中 。 取得长 足的进 步 , 由最 初 的几 陶瓷 喷墨打 印设备 的生产一般 有两种模 式 ,

下陷釉

下陷釉

下陷釉1、定义下陷墨水是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施加在陶瓷上,烧成后实现表面局部区域产生下陷效果的陶瓷装饰用喷墨打印墨水。

2、原理引起下陷效果的成分有两种:①含有K2O、Na2O、PbO等强助熔效果氧化物的低温熔块,其始融点低,能与未烧的釉面充分熔融产生相对大的烧成收缩;②V2O5,一方面它可通过降低熔融釉料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导致釉面下凹,另一方面在高温下,V2O5分解产生的O2(氧气),气体不断冲破釉面,形成平滑的局部下凹。

配方福禄公司(Ferro)于2013年10月10日申请了一项名为“用于形成功能化釉面的喷墨配方(Inkjet Com-positions For Forming Functional Glaze Coatings,US 20130265376A1)”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个下陷墨水的实施案例(专利用词虽为penetrating effect“渗透效果”,但紧接着说明The penetrating effect consists of a local depression of the surface of the ceramic tile“渗透效果表现为陶瓷砖表面局部区域的下陷”)。

3种配方能实现下陷效果:A为含矾的晶态化合物,如五氧化二钒、四氧化三钒、钒酸钠、钒酸铋等;B为钒化合物与熔块的混合物,其中熔块配方如表1所示;C为含钒的熔块,其配方如表2所示。

一个下陷釉墨水的实例配方如表3所示(注:笔者认为BiVO4【A】也可用钒化合物与熔块的混合物【B】、含钒熔块【C】替代)。

喷墨配方砂磨至d99为2μm,然后通过2.4pm的绝对筛孔过滤器过滤。

下陷墨水的用量大约为5g/m2,经过一次烧成得到下陷效果。

4、应用情况陶丽西公司(Torrecid)在2012年推出了凹凸层次感很强的Ker-amcid系列下陷墨水,并在2012年9月的博洛尼亚瓷砖卫浴展和2013年5月的广州陶瓷工业展上展出。

陶瓷釉介绍

陶瓷釉介绍

陶瓷釉介绍
陶瓷釉是一种涂在陶瓷器物表面的玻璃状物质,用于增加器物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它通过在高温下熔化形成坚硬、光滑且耐用的表面层。

陶瓷釉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硅酸盐、氧化物和稀土等。

这些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使釉变得坚固且具有特殊的颜色和光泽。

陶瓷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装饰作用:釉可以赋予陶瓷器物丰富多样的颜色和图案,使其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2. 保护作用:釉能够密封陶瓷器物的表面,防止水分渗透,增加其耐久性和抗污性。

3. 防腐蚀作用:釉层可以防止外界酸碱等化学物质对器物的侵蚀,延长器物的使用寿命。

4. 提升手感:釉的光滑和细腻的质感可以提高陶瓷器物的触感,使其更加舒适和易于清洁。

陶瓷釉的种类繁多,包括透明釉、白釉、彩釉等。

每种釉都有其特
殊的配方和烧制要求,以实现所需的效果。

陶瓷釉的制作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以确保在烧制过程中釉层与陶瓷胎体的协调和稳定。

中国釉下彩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釉下彩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釉下彩的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釉下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起源于唐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它是一种在瓷器表面施以釉料后再进行彩绘的工艺,因其独特的技法和艺术效果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对中国釉下彩进行分类和梳理,探讨其历史背景、主要分类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并对其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对中国釉下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对其在艺术与文化领域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釉下彩的历史背景,探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

然后,将详细阐述中国釉下彩的主要分类,包括不同类型的釉下彩的特点和特色。

接着,我们将研究釉下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探讨其在艺术和工艺中的应用及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中国釉下彩的特点,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得出结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读者将对中国釉下彩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中国釉下彩进行分类和介绍,通过对釉下彩的历史背景、主要分类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和阐述,来探讨中国釉下彩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让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釉下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保护和传承中国釉下彩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釉下彩的历史背景釉下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是釉下彩工艺的鼎盛时期,当时的釉下彩作品成为了当时宫廷装饰艺术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器、建筑装饰和绘画等领域。

唐代的釉下彩作品以其绚丽多彩、图案精美而著称,成为了当时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历史的变迁,宋代是釉下彩工艺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釉下彩作品更加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图案呈现出宁静、朴素的特点,这种风格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赞誉和追捧。

在历经唐宋两代的发展之后,明代成为了釉下彩工艺的又一个高峰期。

明代釉下彩作品在技术上更加精湛,图案更加多样,整体风格则呈现出更加雄浑和豪华的特点。

瓷砖下陷釉工艺

瓷砖下陷釉工艺

瓷砖下陷釉工艺一、瓷砖下陷釉的定义及作用瓷砖下陷釉是指在瓷砖表面施加一层特殊的釉料,使其在高温下发生收缩,从而形成凹陷的效果。

它可以美化瓷砖表面,增加其质感和层次感,同时还能提高其防滑性能和耐久性。

二、制备下陷釉的材料和工具1. 下陷釉原料:主要包括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钇等物质。

2. 调制工具:电子秤、计量杯、搅拌器等。

3. 烧制设备:电窑或气窑。

4. 其他工具:喷枪、刮板等。

三、下陷釉的制备步骤1. 原料配比:将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钇等原料按比例称量,并混合均匀。

2. 加水调制: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适量水中,并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直至形成稠度适宜的浆体。

3. 过筛除泡:将调制好的浆体通过筛网过滤,去除其中的泡沫和杂质。

4. 喷涂或刮涂:将调制好的下陷釉涂抹在瓷砖表面上,可以使用喷枪或刮板进行施工。

注意要均匀涂抹,并保证每一块瓷砖表面都被覆盖。

5. 烘干处理:将喷涂或刮涂好的瓷砖放入通风良好的房间中进行自然晾干,直至其表面完全干透。

6. 烧制过程:将已经干透的瓷砖放入电窑或气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下陷釉发生收缩,形成凹陷效果。

具体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材料而定。

7. 冷却处理:在烧制完成后,将窑内温度逐渐降低至室温,取出已经完成下陷釉处理的瓷砖。

四、下陷釉工艺注意事项1. 原料配比要精确,不可过量或不足。

2. 调制浆体时要充分搅拌均匀,并去除其中的泡沫和杂质。

3. 喷涂或刮涂时要注意均匀涂抹,并保证每一块瓷砖表面都被覆盖。

4. 烧制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下陷釉能够充分收缩。

5. 冷却处理时要注意避免突然降温,以免瓷砖出现开裂等问题。

6. 瓷砖下陷釉工艺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操作。

五、总结瓷砖下陷釉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需要精准的原料配比和严格的操作流程。

通过正确的制备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制备出质量优良、效果美观的下陷釉产品。

明早期青花纹饰处釉面为什么“下凹”

明早期青花纹饰处釉面为什么“下凹”

明早期青花纹饰处釉面为什么“下凹”明早期和元青花纹饰上面的釉面大多会出现下凹,许多人都把这种现象作为鉴定瓷器的一项标准,也就是说,有下凹现象的是明早期以前青花瓷的特征。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是什么原因造成釉面下凹?从我多年从事青花绘画的实践经验看;釉面下凹是一种质量缺陷,其形成原因是青花纹饰中某种材料影响坯体在蘸釉时吸附釉浆而造成的,因为纹饰的阻隔纹饰上釉比没有纹饰的部位的釉层薄,所以形成下凹,最为典型的下凹发生在贴花装饰瓷器上,一般判定青花瓷是否采用了贴花工艺的方法就是用手抚摸釉面,看其是否有下凹现象,如果普遍存在下凹现象就是采用了贴花工艺,因为在印刷贴花纸时必须在青花颜料中加入粘合剂,否则青花料呈一盘散沙状无法将其印刷在纸上,一般使用糖、蜂蜜、纤维素一类作为粘合剂,印花纸上的纹饰被水浸湿后会从纸上脱落转移到瓷器坯体上,粘结剂也随纹饰一起转移到坯上,干燥后形成一层隔水层,施釉时影响釉浆的吸附。

而手绘青花瓷的青花料中不准许加入粘结剂,使用发酵后的茶水,因此不影响釉的吸附所以不会出现釉面下凹现象,都是如果青花料层厚度过高局部地区也会影响釉浆的吸附,也会在极少数料层过厚的纹饰处出现釉面下凹问题。

为什么明代早期,一般说成化以前的青花瓷大都出现釉面下凹的现象,而成化以后的却极少见呢?这是因为,早期青花瓷绘画采用“北派青花”技法,成化后改用“南派青花”技法,这两种技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北派青花”为一人同时完成画和染全部绘画程序,“南派青花”则将画和染分为两个人完成,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速度降低成本,改变了颜料的加工和配制方法和绘画工具,现代人绘制青花瓷基本上使用的是成化以后的青花绘制工艺,但也有改变,如以前使用过的“竹笔”、“麻笔”等绘画工具逐渐被淘汰,不再使用,也有个别人仍在使用“北派青花”技法,康、雍、乾以及现代的王步、何家英、李孝宣、刘泉义等人的青花瓷作品。

这些作品也具有釉面下凹的特点。

总体说如果确定是老瓷器,釉面下凹基本可以说是成化以前的产品,但更要注意后期仍然有人在使用这种绘画方法,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乾隆青花玉壶春因为使用北派青花技法,也有下凹,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现在一些仿品采用贴花加手绘的方法绘制纹饰,也出现釉面下凹的现象。

瓷砖专家解答瓷砖,关于瓷砖下线釉的全部问题

瓷砖专家解答瓷砖,关于瓷砖下线釉的全部问题

瓷砖专家解答瓷砖,关于瓷砖下线釉的全部问题
1、众所,大理石瓷砖仍是陶瓷行业最炙手可热的瓷砖产品,其出色的产品装饰效果和优越的性能,更是得到了整个陶瓷行业广泛重视及高度认可,现阶段在建材市场流通的大理石瓷砖产品常常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平面,另外一种则是带有效果网,产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产品表面是否施加下陷釉。

2、下陷釉,行业又称“剥开釉”、“闪光釉”、“白釉”等,它们都是一种特殊功能性墨水,下陷釉的成分和陶瓷色料墨水是基本一致的,为了适应喷头打印,它们通常都是由油性的溶剂、分散剂和悬浮剂以及用来做特殊效果的颗粒物质结合。

3、下陷釉是功能性墨水,基本不用来发色,其更多的是表现特殊效果,下陷釉作用就是通过喷墨机喷印到瓷砖表面,制出下陷裂纹的特殊效果,而陶瓷色料墨水则是用来颜色表达。

4、将下陷釉应用在瓷砖表面时,无需特殊模具,只要在施了釉但尚未高温烧结的瓷砖釉面上,再次用下陷釉印上设计好的图案,后经过高温烧结之就会在瓷砖表面产生具有凹凸感的纹理。

使用下陷釉工艺让瓷砖表面产生的凹凸感的纹理,可以增强产品的立体感,并且加强了产品的色彩,同时工艺简单,却工业成本相对低,装饰效果新颖。

陶瓷温壶的凹面最简单处理方法

陶瓷温壶的凹面最简单处理方法

陶瓷温壶的凹面最简单处理方法哎,说起陶瓷温壶,谁家没有几个?你看那种上面有个小小的凹面,放在壶底、壶身一角。

它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温度。

不过,说实话,这个凹面小小的地方,做得不好,茶水都可能被冻得像石头一样硬,谁喝谁知道。

所以,怎么处理好这个凹面呢?别担心,今天我就来教你几个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包你做出来的温壶又好看又实用!先来讲讲为什么陶瓷温壶的凹面需要处理好。

你看,陶瓷本身就容易因为冷热变化而产生裂缝,尤其是底部的那个凹面,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地方一旦处理不当,温差大了,轻轻一碰,壶身就裂了。

说白了,陶瓷温壶的凹面就像是我们的心脏,要照顾好,才能让整个壶的“生命力”保持得长久。

这个凹面处理得好,温度也能保持得更均匀,泡茶时,茶叶的味道才能“潜心”发挥。

那怎么处理呢?最简单的一招就是给它加个垫子。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哎,这还用说?但你别小看这个垫子,尤其是陶瓷的温壶。

你知道有些壶底有个凹陷,直接接触台面,温度传导就容易不均匀,一旦遇到温差大的地方,温壶就开始有裂纹,甚至崩裂。

这个时候,加个垫子,效果就出来了。

最简单的就是找块软布,或是直接买个温壶垫,放在温壶底下,保持温度的均匀,让温壶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息,别再让它受冷挨冻了。

然后,如果想让它看起来更高大上点,可以选择用陶瓷的底座,这样不仅能有效处理温差,还能让温壶在视觉上更显气派。

你说这小小的细节,是不是能让整个壶更有档次?陶瓷的凹面就是那么简单一个小小的地方,一点点修饰,就能让它从“平平无奇”瞬间变得“与众不同”。

陶瓷底座的设计也能让壶放得更稳,不容易倾斜,摆在桌上,谁不想让它更稳当点呢?毕竟,谁家没几个茶客,偶尔的茶话会,温壶的稳定性可是最不能忽视的。

不过,光是加个垫子不够,如果你想让温壶的凹面看起来更精致一些,也可以考虑去除它的“毛刺”。

陶瓷的表面常常会有一些小小的瑕疵,像裂纹、气泡,甚至凹面边缘的锋利地方,处理不好就容易让温壶的美感大打折扣。

下陷釉工艺

下陷釉工艺

下陷釉工艺下陷釉是一种古老、独特的陶瓷釉工艺,它在中国古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种釉工艺由于它的奇特效果而备受青睐,它让人们可以在不同层次的釉面上获得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下陷釉工艺通过控制釉料的流动,成就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其独具魅力的外观让它成为了中国陶瓷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下陷釉工艺中,首先需要用钳子将造型好的陶器依次剪成数段,得出不同程度的间隔和层次,然后在间隔处涂抹釉料,烧制至一定程度,力求釉料产生滴落,倒流等美观装饰效果,最终得到一个看起来一部分光滑,一部分凹凸有致的釉面。

下陷釉的制作主要需要控制釉料的流动,使之适度渗透,在烧窑的过程中产生下陷等美观效果。

这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艺。

要保证完美的效果,必须在制作和烧制的过程中精心呵护。

制作精良的下陷釉作品,成型,涂釉,烧制都需要非常高的技巧和经验。

下陷釉有很多典型的图案,比如说荷花纹、青花纹、龙纹、花鸟纹等等。

这些图案是得益于下陷釉工艺创造出的独特花纹和质感,透露出一种厚重、有质感的艺术韵味。

下陷釉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那时候的陶瓷制作者们发现,在低温下,釉液会在制陶土表面产生一定的反应。

这种反应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看似“流畅”而“返朴归真”的美感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下陷釉的制作和品味变得愈加高涨。

今天,在全球文化融合的早期,下陷釉是在中国的传统瓷器生产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因其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长期以来享誉国际艺术界。

下陷釉工艺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从家居生活用品到装饰艺品,都可以采用这种工艺,让人们享受一种独具匠心的艺术体验。

总之,下陷釉工艺是中国古代传统陶瓷工艺中的一种瑰宝,它为现代工艺和制作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艺术,它给人们的视觉和手感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保护和传承下陷釉工艺也成为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多重责任的一部分。

瓷砖下陷釉工艺

瓷砖下陷釉工艺

瓷砖下陷釉工艺瓷砖是家居装修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下陷釉工艺则是瓷砖制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艺。

本文将以瓷砖下陷釉工艺为主题,介绍其工艺流程、作用以及优缺点等方面。

一、瓷砖下陷釉工艺的工艺流程瓷砖下陷釉工艺是指在瓷砖表面施加一层釉料,随后在高温下进行烧制,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从而增加瓷砖表面的装饰效果和防滑性能。

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采用高质量的陶瓷原料和颜料进行混合,按照一定比例加水制成釉料。

2.瓷砖制备:将陶瓷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压制成型。

3.施釉:将釉料涂在瓷砖表面,通过喷涂或刷涂等方式进行。

4.烧制:将已施釉的瓷砖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

5.包装:经过烧制的瓷砖进行包装,准备发货。

瓷砖下陷釉工艺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装饰效果:瓷砖下陷釉工艺可以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从而增加了瓷砖表面的装饰效果。

2.提高防滑性能:瓷砖下陷釉工艺可以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形成一定的纹路,增加了瓷砖表面的防滑性能。

3.增加瓷砖的硬度:在瓷砖下陷釉工艺中,釉料经过高温烧制,可以增加瓷砖的硬度,使其更加坚固耐用。

4.增加瓷砖的耐磨性:瓷砖下陷釉工艺可以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形成一定的纹路,增加了瓷砖表面的耐磨性能。

三、瓷砖下陷釉工艺的优缺点瓷砖下陷釉工艺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装饰效果好:瓷砖下陷釉工艺可以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从而增加了瓷砖表面的装饰效果。

2.防滑性能好:瓷砖下陷釉工艺可以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形成一定的纹路,增加了瓷砖表面的防滑性能。

3.硬度高:在瓷砖下陷釉工艺中,釉料经过高温烧制,可以增加瓷砖的硬度,使其更加坚固耐用。

4.耐磨性好:瓷砖下陷釉工艺可以使釉料下陷到瓷砖表面的凹凸处,形成一定的纹路,增加了瓷砖表面的耐磨性能。

瓷砖下陷釉工艺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高:瓷砖下陷釉工艺需要进行多次烧制,其成本比普通瓷砖制作成本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篇-----下陷效果
下陷原理:通过下陷墨水中VOS的低温渗透作用,外加下陷墨水油性较强,在淋釉过程中油水剥开作用,形成化学与物理双重作用形成下陷图案特点:
←灰度较深
←较浅,深浅搭配形成自然的下陷效果
像素一般在1~2之间
形成下陷效果的相关要求与调整方法:
一、釉料温度、粘度要合适
1.面釉温度要合适,温度过高:下陷墨水易被面釉吸收,无法在面釉上堆积,无法形成下陷效果(调整方法:温度合适,光度不宜偏哑);温度过低:下陷墨水堆积,但表面形成火山口状的点状下陷
2.抛釉
2.1、温度过高、过低影响为次要
2.2、粘度过高、过低,主要影响因素;过高,下陷效果较浅;过低,下陷剥的太开且立体感不强;解决方式:调整粘度,光泽度要合适。

二、釉线控制
干水速度要适中,喷保护釉后有下陷墨水处不能干,要半湿状态,淋抛釉后要有出窑样板的下陷深度为宜。

调整方法:加釉量,拉快皮带,保护釉加甲基水等。

三、调图方式
1、下陷效果较深:利用色阶调浅(取固定位置的点对比调浅后的灰度)
2、下陷效果较浅:利用色阶调深(取固定位置的两个灰度的点对比调深后的灰度)
3、曲线调整缺陷
从①曲线调成②后,深灰度可能从70 100,但是浅灰度从40 90.结果导致浅灰度的下陷效果也较明显,整面下陷效果不自然,满面点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