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术)临床路径
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张燕,张爱臣,黄沛清,陈蔚瑜,黄淑瑜 作者单位:528000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妇产科(张燕,黄沛清,陈蔚瑜,黄淑瑜);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张爱臣)通讯作者张爱臣,33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产科;z 3@61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
方法 应用宫腔镜和B 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240例,镜下定位取材送病检或诊断性刮宫送病检,比较宫腔镜和B 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结果 B 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29176%,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216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1);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两者的病理诊断符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
结论 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优于B 超检查,B 超检查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超声 【中图分类号】R 443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5971(2008)05-0046-02 异常子宫出血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对门诊就诊的124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B 超及宫腔镜检查,并于宫腔镜下进行病理取材,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宫腔镜及B 超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6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9~62岁,已婚或有性生活史;主诉为月经过多者212例,月经不规则者262例,持续阴道流血者196例,经期延长者179例,月经频发者125例,绝经后出血者266例。
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心脏病史;术前检查血常规和白带常规,排除生殖道急性炎症。
112 B 超检查方法 患者行B 超检查,记录B 超检查结果,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1周内进行。
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方法
103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方法唐异常子宫出血就是女性除了经期正常流血情况以外的子宫出血,大部分女性都是每隔28天来一次月经,月经期间隔最短的是21天,最长的是35天,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一周,经血量大概在5~80 mL 之间。
如果女性经血量过少(少于5 mL),或是经血量过多(超过80 mL),或是经期时间过长(超过一周),或是月经发生的频率出现了异常等,都属于异常现象。
子宫异常出血几乎都是局部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子宫癌等疾病。
异常子宫出血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剥夺女性做母亲的权利,所以一旦出现子宫出血异常一定要高度重视,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常见的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 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诊断很多都是采取B超和诊断性刮宫来确诊,诊断性刮宫是可以确诊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方法,但是存在极高的漏诊率,对那些特别微小的子宫内膜息肉或是直径在一厘米以内的黏膜下肌瘤,B超检查时只能在图像上偶尔显示有回声增厚或是增强的现象,但是缺乏病情确诊的特点,所以可能会存在漏诊。
确诊需要宫腔镜筛查,这样确诊率与准确率都相对较高,操作起来也很安全、简单、快速,在做宫腔镜筛查之前无须患者做过多的烦琐准备。
短期不打算要小孩的患者可以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来治疗;如果患者没有生小孩的需求可以选择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
2. 子宫腺肌瘤主要症状是月经量过多和月经期持续较长,很多患者都有痛经的情况发生,也有一部分会出现不孕的可能。
它的确诊需要做病理性筛查,临床上也可以依据患者的典型表现症状或是血液检查中肿瘤标记物敏感程度有所增高等作为初步的诊断,也可做盆腔超声波检查来作为辅助诊断。
在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状况,或是否需要生育等情况来决定,可以药物治疗也可以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较轻或是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的可以尝试短效口服避孕药或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依据病情可治疗三到六个月的时间,一般停药后都会复发,可再次服用药物治疗。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9-01-07T14:42:19.1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5期作者:王洁[导读] 本文选取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研究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的临床疗效,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究和浅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挑选本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两组各为28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诊治,常规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对比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比临床疗效可知,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对比无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2.86%)均明显优于常规组(67.86%),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要比宫腔镜下刮宫术更加显著,且患者治疗时间更短,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将宫腔镜下电切术大力推广应用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中。
【关键词】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下刮宫术;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疗效;诊治【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19-01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门诊最多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在于子宫良性病变,为了保证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轻患者身心痛苦,需及早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传统刮宫术,但对患者身心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近几年科技发展,宫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在多种妇科疾病中,可有效诊断出患者异常子宫出血情况。
本文选取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研究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的临床疗效,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本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为28例,病程:最大9年,最小2个月;均值(4.89±1.23)年;年龄:最小值22岁,最大值42岁,平均(31.26±3.24)岁。
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周建玲;杜春喜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9(0)27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共青城新市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6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对照组实施普通刮宫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宫颈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137-138)
【作者】周建玲;杜春喜
【作者单位】共青新市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4
【相关文献】
1.对比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2.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3.宫腔镜下刮宫术与
传统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4.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5.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诊断性刮宫术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 内膜 , 子宫 内膜 重新 同步 生长 、 使 剥脱 , 月 经周 期 恢 复正 使
常 , 文 观察 完 全 止 血 10 , 复 正 常 月 经 周 期 4 .3 刮 本 0% 恢 3% 宫 后 将 组 织 送 病 检 , 确 诊 子 宫 异 常 出 血 手 段 之 一, 为 临 床 是 可 治 疗 提 供 关 键 依 据 ; 其 在 增 生 性 病 变 与 癌 变 的判 断 方 面 , 尤 诊 断 性 刮 宫 术 发 挥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腔 镜 检 查 发 现 子 宫 内膜 官
11 一般 资 料 .
20 0 8年 3月 至 2 1 年 2月 , 我 院 就 诊 的 00 在
16例 患 者 , 龄 4 5 0 年 0~ 3岁 , 均 年 龄 4 . 平 6 5岁 ; 常 子 宫 出 血 异
时 间 2d~ . 0 5年 , 均 2 。 平 3d
12 方 法 与评定 .
诊 断 性 刮 宫 止 血 是 机 械 性 去 除 退 化 变 性 或 非 同 步 牛 长 子
2 1 病理结果 .
出血 9 ( 15 , 中单 纯性 子宫 内膜增 生 过长 7 7例 9 . %) 其 6例 , 萎 缩 性子宫 内膜 1 , 泌性子 宫 内膜 8例 , 杂增 生 3例 ; 0例 分 复 子 宫 内膜炎 7例 ( . % ) 不典型子宫 内膜增 生 2例( .8 ) 66 , 18% 。
3 讨论
上最常 见的症状是 子宫 不规 则 出血 , 表现 为月 经周期 紊 乱 , 经
宫腔镜手术的规范操作
01
02
03
04
发病原因
1
气体来源:
2
膨宫的CO 2
3
注水管中空气
4
术中组织汽化产 生的气泡
5
入路:
6
子宫创面断裂的 血管和静脉窦
血管外的正压:宫 腔内压超过静脉压 时可出现无症状、 有症状和致命的VAE。
血管内的负压:心 脏舒张时静脉产生 负压。过度头低臀 高位使子宫较心脏 水平高5CM,宫腔与 体循环间的压力差, 即可使气体被吸入 血液循环。
超声监导下探,扩 宫腔
检查电力,负极板
手术前操作步骤
01
安装管流液导管、电缆导线、光源、适 配器并用75%酒精消毒2遍,排净灌流液 导管中的气体,并依次安装在操作手柄 上。
打开进、出水开关,置镜。
03
02
在进入宫腔以前调节摄像机的焦距、色 彩及清晰度。检查负极板。
腹腔镜监护
宫腔镜监护 A 监护宫腔镜手术 C 治疗盆腔内并存的病变 E
1
多发粘膜下肌瘤、肌瘤直径大于5cm、壁间内突肌瘤,应警惕
2
肾 功衰患者,一定要控制手术时间
3
TCRA也可能发生TURP,特别注意全麻术后延迟发现低钠血症。
4
贫血患者易发生
静脉气体栓塞
静脉气体栓 塞(venous air embolism,VA E):空气进 入静脉系统
创伤的后果
医源性并发 症
气体主要有 三类:氧, CO2和氮气 (空气拴子)
02 1例监护显示突然, 迅速的呼气末CO2
压力和血氧饱和 度下降,脉搏消
失,紫绀。
04
一例CO2灌注时出 现室性心动过速 突然循环非心源性肺水 肿
3例检查开始5-8min 循环衰竭,心跳停 止,复跳后闻及水 轮样音。
诊断性刮宫术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否剖宫产 同时行剔除术须权衡利弊 , 这些部位一旦发生出血 ,往往难 以控制, 后果严重 , 所 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对 于有严重并发症或部位特殊 、 血 运丰富 、 术野不清难 以操作者 , 可暂缓剔除术. 以免带来严重后果。 综 上所述 , 剖宫产 同时行 子宫肌瘤切除术既未增加分 娩和产褥期并发症 ,
子宫异常 出血是患者就诊 的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 大约 占了 门诊患者 的 1 / 3 . 这其 中围绝经期妇女又 占了子宫异 常出血患者 的 6 0 %一 7 0 % ㈣。围绝经期是 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 时期 ( 从4 o 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 1 年 内的时期 ) , 包括 从接近绝经 出现与绝经有关 的内分泌 、 生物学 和I I 缶 床特征起至最后 1 次 月经 后1 年, 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 , 一直持续到最后一 次月经后 1 年[ 3 1 。此 期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 卵泡不能成熟 以及排 卵, 出现无排 卵月经 , 最常 见的 症状是子宫不规则 的出血 , 月经周期紊乱 , 经期长短不一 , 经量不定或者 大量 出血 , 出血时一般无腹痛或其他不适 , 若出血多可继发贫血 和休 克1 4 1 。另外 生 殖器官恶性肿瘤 的临床表现 中就有围绝 经期异常子宫 出血 , 因为子宫 内膜 增 生的发生机理是 长期受无孕激素对抗 的雌激素刺激作用而发生的子宫内膜过 度生长 , 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 , 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2 0 1 2年 4月一 l 2 月, 在 我院就诊的 7 5名围绝经期异常子宫 出血患者 , 都进行 了诊断性刮宫 术 , 并 送 去病理检查分析 如下 。
子宫异常出血临床路径 (1)
□通知患者术前排空膀胱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及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子宫异常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异常出血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3-5天(术后2-4天)
出院日(术后5-7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各项需要的检查单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及病历书写
□复查彩超、预约复诊日期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常规
□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尿常规、尿HCG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盆、腹腔B超
□必要时行诊刮术
长期医嘱:
□妇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头孢类抗菌药物(必要时)
□注观阴道流血量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目的】刮取宫腔内容物(子宫内膜和其他组织)做病理检查协助诊断。
若同时疑有宫颈管病变时,需对宫颈管及宫腔分步进行诊断性刮宫,简称分段诊刮。
【适应证】1.一般诊断性刮宫(1)子宫异常出血或阴道排液,需证实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管癌,或其他病变如流产、子宫内膜炎等。
(2)月经失调,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或闭经,需了解子宫内膜变化及其对性激素的反应。
(3)不孕症,需了解有无排卵或疑有子宫内膜结核者。
(4)因宫腔内有组织残留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长期多量出血时,刮宫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止血效果。
2.分段诊断性刮宫分段诊刮多在出血时进行,适用于绝经后子宫出血或老年患者疑有子宫内膜癌,或需要了解宫颈管是否被累及时。
【禁忌证】滴虫、真菌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急性阴道炎、宫颈炎,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
【准备工作】1.患者准备(1)有些疾病可能导致刮宫时大出血,应术前输液、备血并做好开腹手术准备。
(2)长期阴道流血者,宫腔内常有感染,术前应予抗生素。
2.器械准备阴道窥器,宫颈钳,扩宫器,刮宫器,吸管。
【方法步骤】1.一般诊断性刮宫(1)排尿后,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查明子宫大小及位置。
(2)常规消毒外阴,铺孔巾。
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消毒宫颈及宫颈外口。
(3)以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或后唇,用探针测量宫颈管及宫腔深度。
(4)将小刮匙送达宫底部,自上而下沿宫壁刮取(避免来回刮),夹出组织置于无菌纱布上。
术毕取下宫颈钳,收集全部组织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送检。
2.分段诊断性刮宫(1)(2)步同上。
(3)以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或后唇,用小刮匙自宫颈内口至外口顺序刮宫颈管一周,将所刮取组织置于纱布上。
(4)刮匙进入宫腔刮取子宫内膜。
(5)刮出宫颈管黏膜及宫腔内膜组织分别装瓶,固定,送病理检查。
【并发症】出血、子宫穿孔、感染。
【注意事项】1.不孕症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应选在月经前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宫,以判断有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良。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对比探讨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对比探讨摘要:目的:女性在孕龄期,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情况达到13%,尤其在女性36岁至40岁之间发生率占比是24%,不仅会给女性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因此,必须对异常子宫出血病症治疗方面深入研究。
方法:主要选入的病例均为异常子宫出血病症,确定符合要求的有52例,以单双数分类法的方式将患者做分组,其中单数开展宫腔镜下刮宫术干预,确定是对照组,双数为宫腔镜下电切术处理,归为观察组,对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
结果:因为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患者此次治疗期间的手术指标进行评估,对照组部分指标明显较差;针对患者此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面做对比,两组均有治疗无效果的病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占比较多,有显著意义异(P<0.05)。
结论:主要针对此次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宫腔镜下电切术处理,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宫腔镜下电切术;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前言很多女性有较大的可能发生异常子宫出血,因为大部分的妇科病症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如子宫腺肌病等,通常情况下患者月经不规律、子宫有不规则出血情况。
想要从根本上消除异常子宫出血病症,必须确定何因所致,才能进行对症治疗[1]。
微创技术在医学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治疗宫腔疾病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手术治疗能够保证治疗效果。
鉴于此,针对观察主体实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操作,内容见下文。
1. 基本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内容围绕异常子宫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展开调研,选定符合要求研究目标是52例,根据单双数分类法形式进行小组划分,单数主要是对照组,患者年龄均超过30岁,双数为观察组,年龄低于47岁,对此次研究主体临床资料、疾病程度、工作性质、生活状态等调查,无比较意义(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时身体有异常情况,对患者开展阴道分泌物检测,确定患者是异常子宫出血表现,准备好术前各项工作,患者月经结束后7天,不规则出血现象消失开展治疗工作。
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观察
【 关键词 】 异常子 宫出血
宫腔镜检查
诊断性刮宫 病 理诊 断
A o a a v t d o l ia infc n eo y tr s o y a d da n si u et g n da o i fa no ma trnehe o r a e I c mp r t esu y n ci c lsg i a c fh se o c p n ig o tcc r ta ei i g sso b r lue i i n i n m r h g .L U
・
10 ・ 40
Jun lfCii l n xeietl d ieV11 , o 1 Sp2 1 o r l c dEpr na Mein o 1 N . 7 e.0 2 a o n aa m c .
宫腔 镜 与诊 断性 刮 宫对 异 常 子 宫 出血 的
临床 诊 断价 值 的对 比观 察
Re u t Amo g 9 t n si y t r s o y g o p,a n r l e in r o n n 8 ai n s c o n e r9 6% ,a d t e ewa oa n r a s ls n 2 pai t n h seo e p r u b o ma so swe ef u d i 7 p t t ,a c u t d f 4. e l e o n h r sn o b m l i i g i h e i i g 5 p t t .I 2 p t t fc n r lgo p,a o f d n n t e r man n ai n s n 9 ain s o o to r u b n r a n i g e o n n 5 ai n s c o n e o 8 7% 。a d t e n e e m lf d n s w r f u d i 4 p t t ,a c u t d f r5 . i e e n h r man n 8 c s swe e n r a n e a n t n.Th e e t n r t fh s e o e p s sg i c t ih rt a h to i g o t u et g .Co e i i g 3 a e r o m li x mi a i o ed tc i ae o y t r s o y wa i f a l h g e h n t a fd a si c r t e o n in y n c a n-
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12-06T14:55:20.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王轶群王凤英[导读]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病症,且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进行诊治,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B超结合诊断性刮宫术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41例有异常发现,检出率为95.35%,39例患者经宫腔镜手术后治愈,治愈率为90.70&,对照组30例有异常发现,检出率为69.77%,13例无异常,29例治愈,治愈率为67.44%,对无异常者行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活检,共发现异常5例,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例为宫腔残留,漏诊率为11.6%(5/43)。
观察组患者检出率、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异常子宫出血;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053-02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病症,且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较复杂,且变化较大,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可能延误病情。
现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在我院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6例进行研究,探讨宫腔镜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在我院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6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
在观察组中,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0.29±10.35)岁,异常子宫出血时间11~35天,平均出血时间(23.25±10.18)天,在对照组中,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40.79±10.21)岁,异常子宫出血时间10~31天,平均出血时间(23.46±10.59)天。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手术临床路径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手术临床路径一、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ICD10:N93.901)主要手术为宫腔镜手术(68.12)无宫腔镜手术的禁忌症(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异常子宫出血,除外妊娠相关,无严重合并症。
2.体征:子宫正常或子宫增大。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第一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有宫腔镜手术指证:1)异常子宫出血;2)超声发现宫腔占位;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症。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93.901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HCG。
2.尿常规。
3.生化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
5.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
7.胸部X线检查。
8.超声检查。
9.阴道感染相关检查。
10.其他情况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型、血清CA125.宫颈筛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3天。
1.麻醉方式:静脉全麻。
2.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包括阿托品、速尿、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等)。
3.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石蜡切片,必要时免疫组化。
(九)术后住院恢复2-4天。
1.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病理结果回报情况决定。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腹痛,阴道出血不多。
诊断性刮宫技术操作规范
诊断性刮宫技术操作规范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是刮取子宫内膜,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须排除颈管病变时,则需分别刮取宫颈管黏膜和子宫内膜,称分段诊刮,用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的患者。
【适应证】1.子宫异常出血,需证实或排除子宫内膜癌、宫颈管癌或其他病变如流产、子宫内膜炎等。
2.对功血或不全流产,做诊刮既可明确诊断,又可起治疗作用。
3.不孕症,取内膜了解有无排卵及内膜发育情况。
4.闭经,如疑有子宫内膜结核、卵巢功能失调、宫腔粘连等。
5.宫外孕的辅助诊断。
【禁忌证】合并感染的妇科患者不宜立即做诊刮,应先予以抗感染再做诊刮。
【操作方法及程序】1.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巾。
2.行双合诊检查,确定子宫大小、位置及宫旁组织情况。
3.用窥器扩张阴道暴露宫颈,以消毒液再次消毒阴道及宫颈。
4.用宫颈钳固定宫颈,用探针探测宫颈深度(若需分段诊刮则应先刮宫颈内膜,再探宫腔)。
5.用特制的诊断性刮匙,刮取子宫内膜。
6.刮宫时,刮匙由内向外沿宫颈四壁、宫底及两侧角有次序地将内膜刮出并注意宫颈有无变形、高低不平等。
7.刮出的子宫内膜全部固定于10﹪甲醛或95﹪乙醇中,送病理检查。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1.正确掌握诊断性刮宫的时间及范围。
(1)了解卵巢功能:应在月经前1~2d或月经来潮24h 内。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疑为子宫内膜增生症者,应于月经前1~2d或月经来潮24h内诊刮,如疑为子宫内膜剥脱不全时,则应于月经第5~7天诊刮。
出血多或时间长,则抗感染治疗并随时诊刮。
(3) 原发不孕:应在月经来潮前1~2d诊刮,如分泌像良好,提示有排卵;如内膜仍呈增生期改变,则提示无排卵。
(4) 子宫内膜结核:应于月经前1周或月经来潮12h 内诊刮,刮宫时要特别注意刮两侧宫角部,因该处阳性率较高(术前怀疑为结核者应先用抗结核药)。
2.条件允许,可根据患者要求或如患者精神紧张或患者为无性生活史者可酌情予以镇痛药,或采用静脉麻醉或宫旁阻滞麻醉。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PPT
由于宫腔镜手术需要使用膨宫 介质扩张宫腔,如果存在子宫 穿孔的风险,应谨慎选择宫腔
镜手术。
宫腔镜的优点
01
02
03
创伤小
宫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 ,对身体的创伤较小,术 后恢复较快。
准确性高
宫腔镜能够直接观察到病 变部位,准确性较高,避 免了开腹手术对身体的损 伤。
安全性高
宫腔镜手术时间短、出血 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 低,安全性较高。
探索药物治疗与宫腔镜手术的联合应用,提高治 疗效果。
3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 现精准治疗。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 推动医疗技术的整体进步。
提高医疗效率
宫腔镜手术的微创化和机器人辅助 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手术效率,缩短 患者住院时间。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术后密切观察患源自生命体征、阴道出血及腹 部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 如使用止痛药、镇痛泵等。
抗感染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适当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心态,定期复查。
04
宫腔镜诊治的效果与影响
治疗效果
机器人辅助宫腔镜
02
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手术操作的精准控制,降低手术难度,提
高手术安全性。
宫腔镜手术的微创化
03
研究更小的手术切口和更少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加
速术后恢复。
未来的研究方向
1 2
宫腔镜手术的长期预后研究
对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长期跟踪研究,评 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
2016.05148生殖健康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王 莹湖北省崇阳县妇幼保健院 湖北省崇阳县 437500【摘 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断和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1)两组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出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与对照组痊愈率(62.22%)对比,观察组痊愈率(88.89%)明显更高,P<0.05。
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具有更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下电切术;宫腔镜下刮宫术;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效果目前,宫腔镜在我国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传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和安全性[1-2]。
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断和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90例,年龄分布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5.5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8±1.5年。
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观察组年龄分布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3±5.5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5±1.8年;对照组年龄分布在25-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5.5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为3.6±1.5年。
异常子宫出血100例临床分析报告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September 2021 Vol.21 No.18152临床案例分析异常子宫出血100例临床分析报告张燕【摘要】 目的 总结1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究宫腔镜诊断技术及宫腔镜电切术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找到一种有效的诊治方法。
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自2019年8月—2020年10月诊治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宫腔镜诊断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宫腔镜诊断对异常子宫出血原因诊断的准确率,并统计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效果。
结果 手术病理共检出32例子宫内膜炎、43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颈癌所致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共检出33例子宫内膜炎、44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增生、3例子宫内膜癌、1例宫颈癌所致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原因诊断的准确率与手术病理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7.00%。
结论 引发异常子宫出血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多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临床应尽早对患者行宫腔镜诊断,以明确其致病原因,并及时采取宫腔镜电切术对患者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8-152-03作者单位: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异常子宫出血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相关数据表明,约有1/3的绝经前妇女发生过异常子宫出血[1]。
这里所说的异常子宫出血指的是与月经的经期长度、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出血量中任何一项不符的出血,且来自子宫腔的出血。
引发异常子宫出血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内分泌失调、器官功能性疾病等,其中,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为生理性出血,经合理调整内分泌便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异常出血症状,器官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又可细分为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引起的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引起的子宫出血、宫颈癌引起的子宫出血等多种类型。
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的对比研究
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的对比研究
刘学平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20(7)2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进行诊断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计16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8年
1月到2020年9月之间。
全部患者均已接受白带检查、血常规以及盆腔B超等综合诊断方法得到确诊,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80例接受宫腔镜技术进
行诊断,B组80例接受诊断性刮宫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从而
确认对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宫腔镜
高于诊断性刮宫(P<0.05)。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异常子宫出血采
用宫腔镜进行诊断的效果更为理想,有必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总页数】2页(P134-135)
【作者】刘学平
【作者单位】扬州东方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52
【相关文献】
1.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观察
2.诊断性刮宫与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3.诊断性刮宫术在诊治围
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4.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对比研究5.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地屈孕酮分别联合宫腔镜治疗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腔镜手术临床路径
宫腔镜手术临床路径(一)适应对象子宫粘膜下肌瘤、不全子宫中隔、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宫腔异物等(二)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1.入院后给予按妇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及普食。
2.入院必须检查工程:(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五项、术前三项〕。
(4)彩超:盆腔、肝胆胰脾、双肾、膀胱、输尿管。
(5)心电图、胸片。
(6)妇科阴道微生态、HPV、TCT或阴道镜检查。
3.阴道准备:妇科检查、阴道擦洗及阴道上药。
4.肠道准备:口服氟哌酸〔0.2g,3/日〕及替硝唑〔1g,1/日〕。
5.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血清肿瘤标记物、超声心动、盆腔CT或MRI检查、肠道及泌尿系造影、心肺功能测定等。
6.术前需根据情况提前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内情况,假设门诊已做,可不做。
(三)手术前特殊准备1.术前1天与营养科联系5%葡萄糖三升袋。
2.术前行阴道准备,口服硫酸镁,必要时灌肠。
3.术前2小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或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
4.术晨给予阴道擦洗。
5.准备带8号-10号扩宫棒;宫内节育器;小号尿管等术中备用。
6.术前必要时联系门诊彩超室预约监护时间。
7.准备床旁彩超机器。
8.术前针:。
(四)术后住院恢复约4-5天1.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镇痛、止吐、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2.术后第一日复查血常规及尿常规,根据病情确定使用抗生素时间。
3.术后48小时取出宫腔内放置水囊。
(五)宫腔镜手术出院条件1.病理结果正常。
2.血常规正常。
3.体温正常〔大于2天〕,病情稳定,出血不多。
4.假设提前出院需经讨论,病理结果由主管医生告知病人并做以解释。
5.出院开具诊断证明。
6.人工周期用药:补佳乐;黄体酮。
(六)术后考前须知1.术后二个月有少量阴道出血、排液均为正常现象,假设过多可随访;2.切子宫内膜者术后第三个月如有阴道出血那么为月经;3.术后第一、三个月到门诊复查,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4.子宫中隔患者术后三个月取出避孕环后可妊娠,假设未放置避孕环者术后需行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5.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3-6个月以上才能妊娠;6.切息肉、别离粘连,取异物者术后一个月左右月经可恢复;7.禁房事一个月;8.病情变化随诊,根据不同患者遵不同医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诊断性
刮宫术)临床路径
一、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ICD-10: N93.901)。
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术(ICD-9-CM-3: 69.0901、69.0902)
(二)诊断依据。
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繁、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异常子宫出血(ICD-10: N93.9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粪便常规
(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5)凝血功能;
(6)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7)心电图;
(8)胸部X光片;
(9)超声检查;
(10)阴道清洁度检查;
(11)血β-HCG定量。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肿瘤标志物、性激素、宫颈TCT、宫颈HPV、乳腺红外线检查或乳腺彩超、腹部彩超、心脏彩超、双下肢彩超、盆腔MRI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行分段诊刮术、宫腔镜检查,必要时输血、纠正贫血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1.麻醉方式:基础麻醉。
2.术中用药:视术中情况定
3.术中输血:视术中情况定。
4.病理:术后病理检查。
(九)术后恢复。
1.术后用药:根据情况补液、纠正贫血等治疗。
3.抗生素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化验检验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4.术后病理提示为恶性,需要转入相应的路径进行治疗。
二、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异常子宫出血行分段诊刮术、宫腔镜检查。
行诊断性刮宫术/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术(ICD-9-CM-3: 69.0901、69.0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