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学术研究论文
胡焕庸线背后的真命题
2014年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博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地图上的“胡焕庸线”提出了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对李克强总理的提问,中央主流媒体以李克强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李克强之问”[1]为题进行报道,使得如何打破“胡焕庸线”一时之间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段子渊、李培林等学者赞同打破“胡焕庸线”的观点,并对“李克强之问”提出了诸如“倡导以若干产业创新主导的城市为枢纽,加快中小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新型产业主导的枢纽——网络结构”[2],“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有望打破胡焕庸人口线这个规律”[3],以新型城镇化来打破胡焕庸线[4]的对策建议。另一些学者则对“打破胡焕庸线”的说法存疑,在科学网等处发出质疑声音[5]。我以为,赞同“打破胡焕庸线”也好,反对“打破胡焕庸线”也罢,还是得回到“胡焕庸线”本身及其背后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上来。否则,无论持“打破”或“不打破”的观点,可能都容易沦于“口水”之争。“胡焕庸线”两侧的地理与人口胡焕庸教授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的第三部分“人口分布”中写道:“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今爱辉),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这就是后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的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从原文可以看出,“胡焕庸线”的原义应该是对“瑷珲—腾冲线”两侧地域与人口的综合比
较,既涉及地理因素,又涉及人口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地理因素与人口因素两方面来回顾“胡焕庸线”的内涵,再来看当今的打破“胡焕庸线”的争论。今人在引用论述“胡焕庸线”时,往往笼统拿今日中国版图中的黑河(即旧时瑷珲)—腾冲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或径直称之为“胡焕庸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与当年“胡焕庸线”两侧进行比较,这样忽略疆域的变迁的做法其实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胡焕庸教授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图》时,中国的版图与当今的版图是不一致的。当年胡焕庸教授所用中国行政区划地图,包括28个省,蒙古和西藏两个地方,南京、上海、青岛、西京、北平等五个直辖市,威海卫、东省两个特别行政区,广州湾、九龙、旅大、金州等租借地,以及汉口、天津等租界,当时中国面积达1100万平方公里,呈“秋海棠”型。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地图,是“雄鸡”图,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另外,从《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所附的《全国人口统计表》来看,当时也没有包括中国台湾省的人口。因此,“胡焕庸线”当年“秋海棠”型版图中东南半壁/西北半壁的面积比重大致为36%、64%,而现今中国版图中,“胡焕庸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的面积比重大约为44%(43.71%)、56%(56.29%)。当今学者所谓的“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与当年胡焕庸先生地图中的“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其实也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另外,今人在引用论述胡焕庸线时,往往对“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对比的部分非常感兴趣,即瑷珲—腾冲线“东南部人口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后来的一些学者据此为标准,以“四普”、“五普”或”六普”时,我国东南半壁人口与西北半壁人口的比例来说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学者论述,“1982年和1990年我
国进行的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自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基本没变。以东南部地区为例,1982年面积占比42.9%,人口占比94.4%,1990年人口占比为94.2%,经历了55年时间,东西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6]也有的学者认为,“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2%(包括台湾省),以西的广大地区人口只占全国的5.8%。”[7] 但值得注意的是,胡焕庸教授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所述,东南与西北人口分别占96%与4%也只是一个约数。根据《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附表所示,不包括台湾人口在内,中国人口总数是458915439人,用舍入法是“四万五千九百万”,而按“东南部人口计四万四千万,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来计算的话,人口总数为“四万五千八百万”。如以当时的“秋海棠”型的疆域而言,“东南部人口计44000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18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如果大致仅以当今“雄鸡”型的版图而言(剔除掉蒙古等地的人口数,补上台湾省人口数),以当时1935年的人口数据,东南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近97%;西北部之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多一点。打破“胡焕庸线”之争或许是伪命题一般来说,研究者是以“胡焕庸线”东南与西北的面积占比与人口占比的情形来作今昔对比,并得出胡焕庸线稳定性的结论,如“即便到了80年后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但考虑到“胡焕庸线”从提出至今,其东南、西北部分的地理和人口含义其实都有所变迁,因此,笼统地论述胡焕庸线是否能够/可以打破,这样的观点还是不够准确的。首先,无论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状况都有了不小的变动。考虑到疆域变迁的因素,如果按今日中国“雄鸡”型的版图情况来看,在1935年的瑷珲—腾冲线东南加上台湾省的
人口,在西北部分减去蒙古地方等地人口,可能胡焕庸线西北地区人口占比仅在3%左右,而在“四普”时,西北地区人口占比已经上升到5.8%左右,到“六普”时,这个比例甚至达到6.3%左右(计算方式不一,有的专家计算的比重为6%稍欠一些)。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人口所占比重在“四普”、“五普”和“六普”等各次普查中虽有区别,但总的来看,西北半壁人口占比越来越高。从人口占比相对数的变动来看,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人口占比能有三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已经是不小的突破了。再以人口的绝对数来说,现在与1935年左右的中国来说,人口变化也很大。1935年前后,全国人口为4.589亿人,其中胡焕庸线西北部分面积70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800万左右,而据近些年的情况,仅新疆地区的人口数就在2000万以上。因此,从绝对数来看(尽管相应版图面积有缩小),胡焕庸线西北部分的人口早已超过1800万,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迁移增长都不小。其次,是否打破胡焕庸线,缺乏合适的量化标准。前述可见,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状况都有了不小的变动。那这算不算“打破”了胡焕庸线的规律呢?迄今为止,就笔者所读文献来看,并未见到有研究者就何谓“打破胡焕庸线”及“打破”的标准是什么明确定义过。国内人口学者也对怎样才算打破“胡焕庸线”莫衷一是。回到“胡焕庸线”背后的真问题总的来看,我认为没有必要刻意去提是否“打破”胡焕庸线。主要原因是,“胡焕庸线”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东南半壁面积占36%/西北半壁面积占64%,东南半壁人口占96%/西北半壁人口占4%),而不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它只是当时中国人口分布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描述,而并非某种“规范”。因此,不能把“东南与西北人口分别占96%与4%”看成是“胡焕庸线”的主要内涵,而由于地理疆域的变化,也绝对不能把“东南与西北人口分别占96%与4%”当成是一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