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作用说课材料
《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
![《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7f0b6802768e9951e73888.png)
《景,心灵的舞蹈——学校描写景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学习描写景物》。
本说课将从以下六方面展开,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一.说课标根据《课程标准》,部编新教材对写作提出如下要求:1.一课一得,克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跟着课文学写作。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改变害怕写作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与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3.注重写作体验。
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在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中,引导其通过自我修改、相互修改等活动运用写作技法,提升写作能力。
二.说教材本课源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第三单元为古文单元,所选篇目均为歌咏山川风物之灵秀的名篇,同时寄寓着作者宽广深厚的情感体验。
本课,是在七年级分散学习景物描写基础上的一次集中,是抓牢“写景抒情”这一主线的拓展延伸,提炼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优美写景文章的共性,即:抓住景物特点,努力用语言文字营造立体感、画面感、同时在山水中寄托作者的人文情怀,从而达到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课分析,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作用。
2.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
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 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感受自然的美好与张力。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会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绘景物,提高写作能力。
三.说学生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对写作的一些基本的技法还不能完全掌握;有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受到知识量、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限制,不能清楚、明确、精彩的把自己想说的、要说的和该说的表达出来。
分析原因在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畏难情绪,大多偏向于喜好易于掌握的文体和技巧。
而对于景物描写,囿于观察角度的单一,描摹语言的苍白,则不是很擅长。
广西横县民族中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说课稿
![广西横县民族中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8843cf01f69e314232944b.png)
作文教学《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巧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农老师这节课的设计进行简单的说明。
一、说教材:新大纲的阶段教学目标中提到,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而“景物描写”是记叙文写作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
部编版七年级课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驿路梨花》、《紫藤萝瀑布》等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写景片段,)让学生读之神往,心随景动,但在平日写作时,却又难以描绘出像课文中一样的美景,更不会运用以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的写作技巧。
因此,给学生上一节相关的作文课,既能让学生掌握写景的技巧,也有利于学生发现并学会欣赏美。
二、说学情:初一年级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观察能力强,感情丰富,但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事物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在写作上,描绘的景物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
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情况,本节课设计上不追求面广量大,而是力求做到开口小而挖掘深,真正让学生“学会”“学透”、“会用”“巧用”。
三、说教法(一)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农老师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对人物心情的烘托作用。
2、学会合理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教学重点) 3、能够运用以景衬情的技法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难点)(二)教学方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习作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顺利圆满地完成本次教学任务,农老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2、点拨法;3、问题导引法;4、指导归纳法;5、任务驱动法;6、合作交流法;7、师生互评法等。
四、说学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农老师在这节课里,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法、勾画圈点法,合作探究法、成果分享法、师生互评法等。
八年级景物写作的说课稿
![八年级景物写作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a3b5e9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9.png)
八年级景物写作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节关于八年级景物写作的说课。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文学手法来增强写作的表现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景物写作的目的。
景物写作不仅仅是对环境的简单描述,更是通过作者的视角和情感,传达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课内容:1. 观察与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景物写作的基础。
我们可以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和人文环境,鼓励他们用五官去感受周围的一切。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比如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等,以及这些细节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感受。
2. 写作技巧:在学生有了初步的观察和感受后,我们需要教授他们如何将这些感受转化为文字。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词汇、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组织文章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大师们是如何描绘景物的,从而吸取经验。
3. 情感表达:景物写作的核心是情感的表达。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景物的真实感受,无论是喜爱、敬畏还是沉思。
同时,我们也可以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景物来反映社会现象或个人成长,使写作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4. 互评与反思:在学生完成写作后,可以组织互评活动,让同学们相互阅读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还能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也应给予专业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5. 拓展延伸: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摄影、绘画与写作结合的项目,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总结来说,八年级景物写作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他们学会用文字记录和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见解。
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
![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a45a7c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c.png)
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受,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四.说教法本课采用“导入-讲解-示范-训练-评价”五步教学法。
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影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讲解:结合教材,讲解景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营造画面感。
3.示范:教师示范一篇优美的景物描写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写作的艺术。
4.训练:学生根据示范作品和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训练,通过修改、互评等方式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5.评价: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五.说训练本课训练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观察、描写和修改。
1.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地考察,了解景物的特点,收集素材。
2.描写:学生根据观察所得,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细致描绘景物。
营造画面感。
3.修改:学生通过自我修改、交流修改等方式,逐步提高作文质量。
六.说程序本课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导入: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景。
2.讲解:讲解景物描写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营造画面感。
3.示范:教师示范一篇优美的景物描写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写作的艺术。
4.训练: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通过修改、互评等方式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写作技巧和方法。
6.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练写作,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三种训练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更加自信和流畅。
六.总结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景物描写的研究,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激趣法、佳作示范法、讲授点拨法和实践练法等教学方法,同时通过读思结合、学练结合和整合归纳等训练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作文教学之 景物描写 说课稿
![作文教学之 景物描写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7bccdf3b8f67c1cfad6b876.png)
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说课稿一、说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写景片段,让学生读之神往,却又无法掌握写景的写作技巧,描绘出像课文中一样的美景。
这时,给学生上一堂景物描写的作文课,应了学生的迫切需要。
让学生掌握写景的技巧,拿起笔来描绘生活中的美景,也有利于学生学会欣赏美,感恩大自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说学生:、初一年级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观察能力强,感情丰富,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审美观正在形成过程中,他们懂得欣赏美,追求美。
美丽的景色,漂亮的衣服饰物,形象气质好的明星,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愿意用文字表现美。
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事物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在写作上,发表的观点单一浅薄,描绘的景物角度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
因此,本堂作文课要教给学生多角度描绘景物。
三、说目标:教学目标:1、抓住特征写景,并通过写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净化灵魂。
2、多角度观察,学会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写景,让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3、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情景交融。
四、说教法:1、讨论法2、合作写作法3、相互评价法五、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师:同学们,大自然在孕育了我们人类的同时,也创造了美丽的世间万物,我们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的馈赠。
多媒体播放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图,让学生在美丽图片的欣赏中,回忆起生活中的美景,由衷的热爱大自然美景。
师: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
如何才能作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呢?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景物描写之多个角度观察,抓住景物特点(二)经典回忆生齐声朗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描写景物》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描写景物》说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5a9e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6.png)
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又是怎样将自己的 经历描绘得如此生动具体的?请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
作业练习
为自己的小传做一个顺序列表,体现出自己成长历程中 的关键事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事件
“我”的性格特点
1.这是一篇_______ 2.你从这个文段中了解到贾平凹先生的哪些基本信息及怎 样的性格特征? 3.什么是传记?
1.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 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 描写与说明而成。从传记记述的对象来看,是为别人作传,二是自传。 如果是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记述普通人,二是记述名 人。
1
2
3
目
明
了
作
录
确
解
业
概
传
练
念
记
习
要
有
顺
序
明确概念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号“平娃”,理想于顺利;我 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 见也。
生于1953年2月21日,孕胎期娘未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有 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 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
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 长却清秀。离家10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 见江东父老”之愧。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 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执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 的哪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 已。
《描写一处的景物》说课稿
![《描写一处的景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49fa39b2b160b4e777fcf93.png)
《描写一处的景物》说课稿《描写一处的景物》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描写一处的景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人文专题编写的。
本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前提下,指导学生完成本次习作。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按照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观察,并进行交流,为习作教学做好准备,有效地将阅读与习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于是我今天把课题一大缩小,让学生描写家乡的景物。
二、说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理清习作要求。
2.通过回顾课文和精彩的片段,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够抓住特点将景物、按写清楚、写明白。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具体、生动,抒发出自己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1.揭题,明确要求;2.回顾例文和精彩片段,掌握方法;3.再现情景,指导习作;4.指导完成习作。
下面具体谈一谈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明确要求1、播放音乐,揭示课题2、明确习作要求:(1)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2)写出景物的特点;(3)展开丰富的想象;(4)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
激发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或短语、句子等提炼重点要求。
二、回顾例文,掌握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填表格的形式,理清作者是则样把景物写生动的.。
2.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学习作者将景物写生动的方法。
写景描写教案
![写景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5488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5.png)
写景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 掌握一些常用的写景描写手法与技巧;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出生动、精彩的写景描写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概念讲解:写景描写的定义与特点;2. 手法讲解:运用五官、运用色彩、运用比喻等;3. 示例分析:选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写景描写段落进行分析;4. 练习演练:学生尝试撰写自己的写景描写作品。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对自然、人物、环境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展示作者的感受和表达情感。
好的景物描写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手法讲解(1)运用五官:通过对景物的形状、大小、声音、气味等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通过感官来感受到景物的存在。
例如:"远处的青山犹如巨人躺卧在地,散发着清新的松木香气。
"(2)运用色彩:通过对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描述,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整个场景的氛围和色彩变化。
例如:"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金黄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一片和煦的暖意弥漫在空气中。
"(3)运用比喻:通过将景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来增强描写效果,使读者更容易形象地理解。
例如:"夜空中的星星犹如点点银河,闪烁着冷艳的光芒。
"3. 示例分析选择几个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写景描写段落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写技巧。
例如,选取《红楼梦》中的描写江南春天的段落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对细节、色彩和比喻的运用来表达景物之美。
4. 练习演练教师提供一幅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以此为素材,尝试撰写一段生动、精彩的写景描写作品。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与技巧,表达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与想象。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课堂讨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观点进行评价;2. 作业评价:对学生撰写的写景描写作品进行评分,评价其描写效果及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bc1f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5.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第【1】篇〗导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导学重点: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出示说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bfa39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8.png)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这是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对于如何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描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景物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4.学生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
5.分享成果: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交流。
6.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将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7.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观察景物2.抓住特点3.运用修辞4.具体、生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习作:这儿真美 说课稿
![习作:这儿真美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f45ae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9.png)
习作:这儿真美说课稿一、说教材《这儿真美》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这个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也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学会在关键句的引领下习作。
二、说学情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由实践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敢写只是作文的第一步,而能否会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关键的一步,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针对性讲评。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才刚接触到写作,他们根本无从下笔,因此掌握文章构建的基本要素和点评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从文章构建要素中学会点评,用点评的重要指导自己写作,这是三年级学生写作的起步。
三、说教学目标1.学习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品质、爱好等特点,并相互交流。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品质、爱好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关键能力。
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谈话法。
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
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
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
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
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讨论法。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3b519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e.png)
设计意图: 小结课堂内容,向学生提出仔细观察景物的希望,避免学 生徒有技巧,言之无物。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 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 重难点突出 。
学习描写景物
善用修辞抓特征 听触嗅味多感官 写之有序条理请 虚实结合有意境 情景交融情韵美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板书围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 清层次, 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 引起重视。 整个板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心, 突出结构层次, 逐层概括推进, 明确主旨。
八、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 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 。教学要常教常新, 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备课。教学结束后, 反 思整个教学过程, 虽不能尽善尽美, 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已基 本完成。
本文以对家乡的秋天的热爱为线索, 按照时间顺序, 从上到 下或从下到上, 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家乡不 同景物的特点, 着力描绘了不同时段的三幅秋景图。尤其是作者 把家乡的景物当成有情有味的绝色佳人、婴儿、仙女来写, 联想 丰富, 笔法细腻, 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的秋天的无限赞美之情。修辞的大量运用更是增添了文章的 美感。色彩艳丽, 情感浓烈, 扣人心弦。
一、说教材
《学习描写景物》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的主题内容。本次写作抓牢"写景抒情”这一主线的拓展延伸, 提炼无论 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优美写景文章的共性, 即∶抓住景物特点, 努力用语言 文字营造立体感、画面感、同时在山水中寄托作者的人文情怀, 从而达到 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此次习作教学通过方法指导, 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平
景物描写说课稿
![景物描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42634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1.png)
景物描写说课稿嘿,各位老师们好哇!今天咱来说说景物描写这一教学内容哈。
咱先来讲讲我自己的一次经历吧。
有一回啊,我去了一个特别美的小山村。
那地方啊,真的是像画儿一样。
我刚走进村子,就看到一条弯弯的小河。
河水可清啦,清得能看见河底的小石头和游动的小鱼。
河边呢,有几棵大柳树,柳枝垂在水面上,就像姑娘的长发在随风飘动。
远处的山坡上,一片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就跟铺了一地的金子似的。
还有那些小房子,红的瓦,白的墙,可好看啦。
我就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里那叫一个舒畅哇。
这时候,一只小蝴蝶飞过来,在我身边绕了几圈,又飞走了。
我突然就想,要是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该多好啊。
咱回到景物描写的教学上来哈。
景物描写呢,首先得让学生们学会观察。
就像我在那个小山村一样,要仔细地看,看颜色、看形状、看动态。
比如说,那油菜花是金黄色的,形状呢,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小蝴蝶飞的时候呢,是一上一下的,可有意思啦。
然后呢,要让学生们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来描写景物。
不能光说“好看”“漂亮”,得具体点。
比如说,河水可以用“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来形容。
柳树可以用“婀娜多姿”“随风摇曳”。
还有啊,要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
比如说,看到那朵云像什么呀,看到那棵树像什么呀。
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生动有趣。
最后呢,咱可以让学生们多练习。
可以带他们去校园里、公园里观察景物,然后写下来。
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写的景物,互相学习。
总之呢,景物描写这一教学内容啊,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观察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
就像我在那个小山村一样,发现身边的美好。
写作《学习景物描写》说课稿
![写作《学习景物描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61b17075a8102d276a22fb7.png)
写作《学习景物描写》说课稿教师:朱长德一、说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第三单元有很多优美的写景文言文,让学生读之神往,却又无法掌握写景的写作技巧,描绘出像课文中一样的美景。
这时,给学生上一堂景物描写的作文课,应了学生的迫切需要。
让学生掌握写景的技巧,拿起笔来描绘生活中的美景,也有利于学生学会欣赏美,感恩大自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说学生:、初二年级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观察能力强,审美观正在形成过程中。
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细致,写景过于贫乏,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
因此,本堂作文课要教给学生描绘景物的三种方法。
三、说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写、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思维与体验。
四、说教法:1、讨论法2、合作写作法3、相互评价法五、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
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二、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1.细分景物❶幻灯片展示图片—吊兰,引导分析。
通过观察图片,对吊兰的叶、茎、花三部分,从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状态,对吊兰进行了描写。
A吊兰的叶子又细又长,中间是淡雅的浅绿色,好浅好浅,看上去是那么舒服。
叶子的边缘是翠绿色的,和浅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吊兰的叶子很密,它们从中间长出,分别向外垂吊。
B从密密的叶子中长出又黄又嫩的茎,它们也垂吊在半空中。
茎上也会长出一簇一簇的叶子,为吊兰增添了许多光彩。
C吊兰开出的花是白色的,常常2-4朵成一簇,花形娇小,六瓣,花蕊是明黄色。
②用幻灯片展示学习结果。
一•如何“细分”植物?(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要根据主题侧重一方面)二•怎样写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状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特点。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说课稿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5917636580216fc700afd18.png)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新安县西关小学的教师,陈霞。
今天说的课题是科教版五年级习作〈〈我喜爱的景物〉〉。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一.选材的分析在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学生分析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景物的描写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又不能让他们一蹴而就。
因而,习作的讲解不能追求面广量大,否则会导致浮泛而不扎实,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无所收效。
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只选择了对环境描写的片段练习,力求开口小而挖掘深,为以后更完整的景物描写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习作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通过动画演示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学生以往对习作厌烦、恐惧的心理。
同时通过观察动态的景物,锻炼学生瞬间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在欣赏美景时,感受习作带给我们的美与享受,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2、分组讨论法。
当学生按要求观察完景物,经过自己的思考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
让学生围绕观察的景物,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畅说自己的观察顺序、观察内容、观察重点、以及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发了哪些联想、想象,自己情感有些怎样的变化。
引导他们认识对于景物的描述可以从多面入手:视、听、嗅、味、触等“五觉”并用。
3、巡视指导点拨法。
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
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
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对观察细微、传神,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
小学课文写景教案模板(共7篇)
![小学课文写景教案模板(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9a5c2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4.png)
小学课文写景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小学语文写景课文说课稿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参赛选手,我是来自梅厂镇张大庄小学的王君。
我说课的题目是()的第()可时,我说课的流程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预设反思,九大方面。
一、教材简析《》是一篇(体裁)的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表达了()的情感。
“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______,课文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这篇课文按_____顺序,围绕____,向我们展现了_____、_____、_____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_____的精神。
表达了_____的感情。
(歌颂了_____)。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感受(),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三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简析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积累语言的方法。
因此在本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景、悟情、悟得。
我们的孩子大多来自于农村,出外见识较少,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更是陌生,对于()缺乏实际感受,对()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
三、教学目标针对这样的学情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了解();品味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观看录象及图片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看、读、想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岛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以及丰富的海域产品的认识。
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说课稿
![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730b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9.png)
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作文教学中的景物描写展开讲解。
在写作中,描写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的环境氛围。
通过学习景物描写,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感受;–提高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
四、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解释景物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3. 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25分钟)•通过示范和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描写的细节,如色彩、形状、大小、纹理等;•带领学生学习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运用五感进行描写,如通过观察、嗅闻、听觉等感官来描绘景物。
4. 情感培养(10分钟)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5. 练习和巩固(15分钟)通过给学生发放一些景物描写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六、说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图片展示、示范分析、讨论分享和练习等。
根据以上内容和步骤,预计本节课的学时分配如下:•导入环节:5分钟•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10分钟•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技巧:25分钟•情感培养:10分钟•练习和巩固:15分钟七、说教学过程详细的教学过程将在实际教学中展开,包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描写、练习实践等多个环节,确保学生对景物描写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环境描写与景物、场面描写的联系与区别说课材料
![环境描写与景物、场面描写的联系与区别说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fbaca8856a561253d36f18.png)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联系与区别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其中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雪雨、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及风俗民风等。
景物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其包括对山水景色、田园风光、草木鱼虫、风霜雨雪等自然风物进行描绘、摹状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与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或目的):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2、烘托人物心境、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3、赞美大自然,抒发作者感情;4、为下文作铺垫;5、实现突出、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
景物描写与环境描写联系与区别景物描写只是单纯的写景,如一地的风景、名胜等;而环境描写就复杂得多,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与景物描写有相似之处,社会环境描写可包括一地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社会现象等等。
两者有交叉,又有不同。
自然环境的描写包括景物的描写,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景物不都是自然环境的领域。
自然环境和景物的感念有交叉区域。
所说的自然环境一般是指比较广阔的一个区域,而景物则是单个的物体,可以进行细致的描写。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场面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围,烘托人物。
场面描写,一般把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物活动,集中地表现出来。
对渲染气氛围、烘托人物、突出中心,均起重要作用。
场面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物、表达主题。
只有把场面描写好,事件才具体,人物才能生动,主题才会突出。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区别:场面描写侧重的是写人的活动,环境描写侧重的是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的区别:景物描写侧重于静态描写,场面描写虽然有时也写景物,但主要是进行动态的描写,也就是要写出人物活动的画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例举说课材料
![环境描写的作用例举说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f8b43969dc5022aaea008e.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
而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因此,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
《变色龙》中开头的环境描写句子“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
四下里一片寂静。
……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
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
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分析其作用。
分析:这一开篇的社会环境描写的语段符合作用的第1条,压抑的社会环境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交代了狗咬人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故乡》第二小节:“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段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分析;这段是环境描写,刻画了故乡深冬严寒的特点,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了萧索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文中的“我”悲凉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故乡》文末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分析: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我的叔叔于勒》中“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这是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赛岛旅行时的自然环境描写。
见到落魄的于勒后,返回途中,人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这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运用恰当方法 有序描写景物》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运用恰当方法 有序描写景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b55d11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2.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运用恰当方法有序描写景物》说课稿我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美丽的校园》的写景作文指导,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虽然四年级学生已经过了写作文的起步阶段,但是对写作文还是很茫然,尤其是对写景作文,没有顺序、没有条理,显得杂乱无章。
根据学生在写景作文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安排了本次作文指导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1、掌握移步换景、定点换景和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
2、将这三种写景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作文写作中。
(二)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掌握移步换景、定点换景和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为将这三种写景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作文写作中。
(三)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1.导课我采用谈话的方式,总结了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的共同点为:都是写景作文。
从而自然的引出了本次授课的内容,2.启发引导、理解掌握三种写景方法。
这三种写景方法,其实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学生都有所接触和运用,只是很少以理论的形式总结出来,所以我就根据学生以前所学的课文,通过引导、点拨、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最后理解掌握这三种写景的方法。
3.本次作文的写作指导首先是审题,通过审题,让学生知道本次作文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要突出的重点是什么?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其次是列提纲,让学生写作之前,从思想上就明确,这篇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四)说板书板书分为两个部分,根据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为三种写景方法的罗列,以次来突出本次授课的重点。
第二部分就是本次作文提纲的列举,在这个提纲中融入了三种写景的方法,以及描写的对象和写作的重点,其实这个提纲也是为了突破本次教学的难点。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体会古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浪迹天涯,思乡之苦)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好友离去,依依不舍,惆怅、失落)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对家的留恋与思念,对前途的迷惘与无奈)二、联系课文,体会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衬托人物,交待背景。
(一)渲染气氛1、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许穿上棉袄了。
(渲染了一种阴冷的氛围,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做铺垫,暗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2、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的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描写了故乡萧条、荒凉的景象,渲染了一种阴暗、凄凉的氛围,为写“我”对故乡的失望之情,为写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埋下伏笔。
)(二)烘托心情3、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烘托欣喜、高兴之情)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烘托失望、恐惧之情。
)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烘托人物满怀希望的心情)在米质的好和坏的辩论之中,在斛子浅和满的争执之下,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的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船那船之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就看不见了。
(烘托人物失望的心情)(三)衬托人物5、整个草地都浸沉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
被暴风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
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
(描写了暴风雨过后草地上那种潮湿、泥泞的恶劣环境,衬托出“火”的重要以及无名战士保存七根火柴的艰难,突出了无名战士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6、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描写了雨的肆虐,衬托出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艰难,从而表现了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的生活、悲惨的命运。
)(四)交待背景7、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一只冰坨,狂风狼似的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描写了气候之严寒,为下文刻画军需处长的形象做了铺垫。
)8、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绿的呢,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描写了黄土高原雄浑壮丽的景象,为白杨树设计背景,为下文借树赞人做了铺垫。
)三、小结注意事项:1、联系语境;2、抓关键词语;3、分析景物特点;4、领会作者意图。
四、体会:举一反三,重在感悟体会下列文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雨丝倚在阳台栏杆上,便能瞅见远处街口那个拄着拐杖、身材瘦小的退休老瓦匠,在那里向过往行人打听一个骑飞车撞他而逃的人。
好多天了,无人能劝他回家。
渐渐地,我对他的反感竟超过那个撞他的人。
世上固然有缺德的人,可高尚的人也决不会这样记仇结怨的呀。
这是个湿漉漉的黄昏。
(1)雨缝中的残阳,让一条深长、斜缓、地上飘着油渍的小街,爆出一片绚丽的光斑。
街巷恬静,稀疏地浮过几朵花似的伞。
我挽着丈夫,撑着伞,伫立在人字型街口。
小街尽头,跳动着红绿信号灯。
铅色塔顶,在雨丝里闪着鳞光。
“走这条街,去看看去年婚礼时栽下的丁香树。
”我对踌躇择路的丈夫说,“若遇到那个缠问人的老顽固,兴许还能接受你的劝说呢。
雨天,人容易劝。
”“嗯,哦?几点了?”“哟,表停了,你的表呢?”“到修表休养去了。
唔,雨中不知道时间,倒真有点诗意朦胧呢。
”他似乎沉浸在他的诗意中,向雨中伸出手去,弯着微肿的手指。
“你那只手怕凉,雨丝也凉。
”我拨回他的手说,“接着‘吐’你那首‘雨丝’呀。
”轻风拂过,雨丝也仿佛有意要把伞撩开似的,前面晃过一个拄拐杖的身影儿。
丈夫瞥了我一眼,粲然笑道:“真贪,让毛毛雨都淋在你头上啦。
”他把伞偏向我的头上,遮得很低,像一叶睡莲扣在头上。
看不见街上的的景物,只能听到咝咝的雨声里搏动着轻缓的雨韵。
……“打问一下,同志,几点了?”吵哑、疲惫、略带四川口音的询问声打断了丈夫的低吟。
我奇怪地转过身,陡地从伞下瞟见那褪色的斗篷下露出那根讨厌的、变了形了的柞木拐杖。
“又是你?”我亮开伞,鄙夷的望着他。
而他却神情古怪地端详着温存的丈夫。
“总算找到你了。
”他濡湿、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欢悦,呼呼地喘着粗气。
“您认错人了吧?”“不,是您。
”语气平静,肯定。
“瞧,他把我当成那个人啦。
”丈夫微笑道。
我气极了,扯着丈夫就走。
“别,他需要劝慰和温暖。
”丈夫扳开我的手,上前搀扶老瓦匠,从我手中要过伞撑在他的头上。
顿时,我发烧的脸颊仿佛感到,连雨丝也带着他的体温。
可是老瓦匠却将丈夫轻轻推开,湿亮、略带悦色的脸竟变得黯淡了。
他张开粗糙、褐色的大手,亮出一块光闪闪的瑞士手表,--“!啊”我失声叫了出来。
“这是从你撞倒我的路边上捡到的。
”他将表塞进丈夫手里,声音低哑的说。
他深凹的眼里闪烁着两道平柔得能使人心跳的目光,厚实的嘴唇抽搐、呐呐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他痛楚地摇摇头,慢慢地转身走了。
(2)瘦小的身躯在身后铺下了一条巨大的身影。
这身影抹去了夕阳罩在雨街上迷人的光斑,露出了一片淡淡的藕色,显得清澈、洁净。
(3)雨丝粗了,浸泡了沤霉了的丁香树叶的苦涩味,鞭打在我身上,沁凉沁凉的。
雨丝溅破了叠映在脚下水洼中两张俊美的脸。
把雍容打得个破碎不堪。
我猛地拨开头上那抖战的茶叶伞,向溶进雨丝里的那步履的蹒跚的瘦小背影追去。
(1)衬托“我”黄昏雨中与丈夫散步时那份恬静、温馨的心境。
(2)景物描写暗示了“我”对老瓦匠认识的转变,衬托老瓦匠的高尚品德。
(3)烘托出“我”此时因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而变得痛苦的心情。
(二)散步(节选)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总算是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大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起来。
作用:用一组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来衬托“我”为母亲又度过一个严冬又赢得生命的那种喜悦的心情。
(三)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
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
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的瀑布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在上地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极了。
气浪一冲,站在峡谷里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青妙的兰草,连声叫好。
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
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
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象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
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的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去挖野兰了。
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的沉在水里。
他看兰,也在看我。
说:“做人呢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
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
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
我一直未敢忘。
作用:描写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
五、实践:你来试试你能为下面的[(2)]处添上一段景物描写吗?抓阄(1)红日西坠,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起来。
微风吹动了山坡上的草儿,沙沙地响,几头黄牛在风中悠闲地吃草,一对小姐弟在草地上扬鞭,嬉笑。
(温馨、和谐氛围)爹站在山坡下的土屋前,拖长嗓音喊道:“回——家——喽——”姐弟俩笑着牵着牛儿顺着蜿蜒的山路往家走。
回到家拴好牛,爹蹲在院里的老槐树下若有所思地抽着旱烟袋,喷出一个个老大的烟圈。
姐弟俩刚要进屋,爹把他们叫住,迟疑了一下,慢慢地说:“明响……学校就要开学了……”姐弟俩互相看了看,兴奋得脸都红了。
明天就可背着书包进学堂,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他们嫩红的脸蛋霎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爹沉吟了半天,才下定决心说:“你俩……只能去一个。
”姐弟俩一下都呆住了,吃惊地张开嘴,瞪大眼睛瞅着爹,仿佛想从爹的脸上瞅出点什么。
爹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说:“咱家人手不够,这几头牛总得有人放,你俩得留下一个帮我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