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检验要求标准规范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艺与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与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与检验规范******有限公司技术文件更改记录分发号:一、机械加工工艺1.1总则1.1.1机械加工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机械基础知识和机床操作能力,且能够满足现行产品零件对机械加工提出的各项要求。

1.1.2机械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应能满足现行产品的各项要求。

1.1.3机械加工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在规定检定周期内。

1.2加工前的准备1.2.操作者接到加工任务后,首先要检查加工所需的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1.2.2机械加工人员事先必须熟读生产图样和工艺文件,了解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并根据加工的需要准备各种加工工具以及测量器具。

1.2.3机械加工人员加工前应复核毛坯或半成品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发现下列情况时不得进行加工:a、被加工件存在明显缺陷;b、被加工件与图样尺寸或形状不相符。

1.2.4按工艺规程要求准备好加工所需的全部工艺装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新夹具、模具等,要先熟悉其使用要求和操作方法。

1.3刀具与工件的装夹1.3.1刀具的装夹1.3.1.1在装夹各种刀具前,一定要把刀柄、刀杆、导套等擦试干净。

1.3.1.2刀具装后,应用对刀具装置或试切等检查其正确性。

1.3.2工件的装夹1.3.2.1在机床工作台上安装夹具时,首先要擦净其定位基面,并要找正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

1.3.2.2工件装夹前应将其定位面、装紧面、垫铁和夹具的定位、平紧面擦试干净,并不得有毛刺。

1.3.2.3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定位基准装夹,若工艺规程中未规定装夹方式,操作者可自行选择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法,选择定位基准应按以下原则:a、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b、尽可能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定位基准;粗加工定位基准应尽量选择不加工或加工余量比较小的平整表面,而且只能使用一次;c、精加工定位基准应是已加工表面;d、选择的定位基准必须使工件定位夹方便,加工时稳定可靠。

1.3.2.4对无专用夹具的工件,装夹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找正;e、对划线工件应按划线进行找正;f、对不划线工件,在本工序后尚需继续加工的表面,找正精度应保证下工序有足够的加工余量;g、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表面,其找正精度应小于尺寸公差的三分之一;h、对在本工序加工到成品尺寸的未注尺寸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表面,其找正精度应保证GB1804-C级GB1189-10级未注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质量检验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质量检验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质量检验要求近年来,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迅猛,给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各类机械产品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形象和用户体验。

为了确保机械制造行业的质量可靠性,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质量检验要求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材料、加工工艺、装配、可靠性等多个方面讨论机械制造行业的质量检验要求。

一、材料质量检验要求1. 原材料选择:机械制造的关键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如钢材需要符合GB/T 700或GB/T 1591等相关标准。

对于特殊行业的机械产品,还需要符合特定行业标准,如核电行业需要符合核电材料标准。

2. 材料强度检验:机械零部件的强度是保障其正常工作的基础。

因此,对材料的强度进行测试和评估是必要的,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常用的材料强度检验方法有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

3. 材料化学成分检验:机械零部件的材料化学成分对其材料性能和结构性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是必要的。

常用的检验项目包括主要合金元素含量、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合金相组成等。

二、加工工艺质量检验要求1. 工艺技术规范:机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必须依据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工艺技术规范包括加工设备的选择和设置、切削条件的确定、工艺路线的确定等。

对于特殊行业的机械产品,还需要根据特定行业标准进行操作。

2. 加工精度检验:加工精度是机械零部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需进行尺寸、形状等方面的检验。

常用的加工精度检验方法有三坐标测量、光学投影仪测量等。

3. 工艺过程控制:机械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记录,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工艺过程控制包括加工设备和工具的定期检验和维护、操作人员技术培训等。

三、装配质量检验要求1. 零部件配合检验:机械零部件的装配配合要求较高,需要进行配合间隙、间隙公差、配合形状等方面的检验。

配合检验可以采用手动装配、测量配合间隙等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总则2.1.1检验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且能满足先行产品对检验工作的各项要求.2.1.2检验人员所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规定的检定周期内.2.1.3检验人员验收产品前应熟读相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了解零件的关键尺寸及装配关系要点.2.1.4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样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对零件进行判定. 2.1.5检验人员应对车间在制品按规定进行标识.见附录A2.1.6检验人员必须定期六个月最长1年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检测方法,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检验制度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下规定.2.2.1首检制度对每个操作者加工的第一个零件,应进行全方位的检定,并如实填写记录. 2.2.2巡检制度对工艺文件规定的关键零件或关键工序实行巡检制度,确保关键零件加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2.2.3转序检验制度对即将转入下道工序的零件,应全数进行检验,严禁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2.2.4完工检对即将入库的产品必须进行完工检已注证明检验合格的工序可以免检,检验内容包括:a、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图样要求;b、有无漏加工工序.检验方法2.3.1基本尺寸和形状检验2.3.1.1外径的测量a、测量零件外径尺寸时,至少应在周向两个部位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两次测量的切点交角应在60°-120°之间,最大与最小半径之差即为该外径圆度误差.b、当零件同直径长度大于50mm时,应作直线度检查,利用刀口尺工作面与外径母线接触,观察漏光度,然后对照标准光隙进行判断.c、当零件同直径长度大于40mm时,应作圆柱度检查,即在同直径长度方向范围内,分别取较大间隔的三个位置进行外径测量,方法同 2.3.1.1 a,取其中误差值最大两组作记录并计算圆柱度误差值.2.3.1.2内径的测量测量零件内径尺寸时,至少应在周向三个部位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三次测量的接点连线交角应在50°-70°之间,最大与最小半径之差为该内径圆度误差.b、当同直径长度大于40mm时,应作圆柱度检查,即在同直径长度方向范围内,分别取较大间隔两位置进行测量,方法同 2.3.1.2a,选取其中误差值较大的两组作记录,并计算圆柱度误差.2.3.1.3长度测量考虑到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在测量零件长度时,至少应在周向两个不同位置上进行测量并作记录,两次测量的切点连线交角应在60°-120°之间.2.3.1.4验收标准图样或技术文件未注尺寸公差,按GB1804-C级,未注形位公称按GB1184-10级规定验收.2.3.2螺纹测量2.3.2.1外螺纹测量a、外螺纹外径方法同2.3.1.1 a、c.b、外螺纹中径用螺纹环规或三针测量.c、外螺纹小径用螺纹环规通规检测.2.3.2.2内螺纹测量a、内螺纹外径用螺纹塞规通规检测.b、内螺纹内径方法见2.3.1.2 a.c、内螺纹中径用螺纹塞规检测.2.3.2.3螺纹有效长度内外螺纹的有效长度,应采用螺纹副旋合的方法进行检测.2.3.2.4验收标准a、螺纹的大、中、小径应按图样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验收.b、螺纹的有效长度公差,按HY/QT001 紧固件检验规范中的要求执行.2.3.3表面平面的检测2.3.3.1表面粗糙度的检测采用样块比较法进行比较判断.2.3.3.2平面度的检测应采用打表法检测,即平板上放置三个可调支承,将零件测量面朝上放置于支承点上,调整支承点,使三点等高千分表在三点上的读数均为零,打表所测得峰谷值即为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2.3.3.3验收标准按图样规定的精度等级进行验收.2.3.4位置度检测2.3.4.1同轴度跳动检测用两顶尖或刀口状V形块模拟基准轴线,用带表头的测量架进行测量,旋转工件一周后,记录表面轮廓峰谷值,沿轴线方向移动测量架,测得若干截面,取各截面中最大值为该零件的同轴度或跳动误差.2.3.4.2平行度误差的检测采用厚薄差法,即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被测零件各测量位置的厚度,取最大与最小值厚度之差,作为该平面度误差.2.3.4.3垂直度误差检测a、采用比较法测量零件的垂直度,以平板工作面模拟基准轴线,刀口角尺与平板基准面构成垂直基准,将被测零件放置于刀口状的V形块上,工件一端与档板固定,将刀口角尺的工作面与被测零件的平面相靠,观察两侧之间的光隙,用标准光隙或塞尺确定其间隙值.b、将被测件在V形块上转一角度,按照2.3.4.3 a进行测量,如此重复若干次,取其中最大值为该零件的垂直度误差.3.3.4.4对称度误差检测a、本体的闸板腔对称度检查,应以闸板移动腔侧面作为模拟基准,进行检测.b、不重要部位对称度的测量,可直接通过厚薄法进行.。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明确标准 判 定
测量或试验
处 理


记录反馈
1.1.1名词诠释
• 1.明确标准:熟悉和掌握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并将其 作为测量和试验、比较和判定的依据; • 2.测量和试验:采用一定的检测器具或设备,按规定的 方法,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得出一具体的数据或结果; • 3.比较:把检测的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 4.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 5.处理:将合格的接收(通过),不合格的重新处理 (报废或返修等); • 6.记录反馈:把测量或试验的数据做好记录、整理、统 计、计算和分析,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向领导和部门反 馈质量信息,作今后改进质量,提高质量制订措施的依据。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1 目的和范围
• 通过严格执行三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终 检”将检验工作与工序控制紧密结合,对每一工序的质量 问题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放过,剔除不合格品,使其 不能投入下工序或出厂,从而达到工序控制的目的。 • 本检验程序适用于本厂所有自制产品零部件的由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日常工艺纪律巡回监督检查, 重点监控工序质量和工艺纪律,并做好记录。 • a)根据检验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检验、 核对巡检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 • b)若巡检时某质量特性值不合格,应按《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处理,同时,立即对本次巡检与上次巡检(或 首检)间隔中生产的产品的不合格质量特性值逐件100% 检查,剔除不合格品--追溯。 • c)对巡检中剔除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 序》进行处理。 • d)对投入批量生产的工件某尺寸在机加工过程中有 争议时,应立即报告技术部门进行分析性检查、仲裁性检 测,必要时核实工艺装备或工艺卡,严禁不合格工艺装备 或工艺卡继续生产和现场毛坯流入下道工序。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1. 目的2. 范围3. 规范性引用文件4. 尺寸检验原则5.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6. 外观的检验7.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8.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9.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0. 螺纹的检验11. 检验计划12. 判定规则1. 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锻造、钣金、焊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检验计划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 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ISO 2859-1:198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 部分: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4. 尺寸检验原则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阿贝原则被测量线应处于被测量线或被测量线的延长线上。

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最短尺寸链原则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的环节应减到最少,即测量链应最短。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标准及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合格性。

2. 检验标准2.1 产品尺寸检验- 对于产品的尺寸要求,通过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检验,并与设计图纸中的规格进行比对。

- 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否则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加工。

2.2 表面质量检验- 检验产品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划痕、氧化等表面质量指标,确保产品表面符合要求。

- 使用检测设备(如表面粗糙度仪)进行测量,并对比设计图纸中的表面质量要求。

2.3 材料检验- 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 检查材料的外观、密度、硬度等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2.4 装配与安装检验- 对于需装配和安装的零部件,进行装配和安装前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检验装配和安装的精度、间隙、螺纹连接等,并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评估。

2.5 功能性检验- 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进行实际操作或使用测试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并进行性能指标评估。

3. 规范3.1 检验程序规范-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程序规范,定义各项检验的顺序和方法。

- 确保检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3.2 检验记录规范- 规定检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方法和要求。

- 记录检验结果、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等信息。

3.3 不合格品处理规范- 规定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结论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标准及规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提出了产品尺寸、表面质量、材料、装配与安装、功能性等方面的检验标准,并规定了相应的检验程序和记录规范,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规范。

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最新版

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最新版

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最新版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最新版)机械加工是工业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加工质量和产品合格率,机械加工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是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检验要求和方法进行规范的文件,它起到统一标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作用。

以下是最新版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的概述,主要包括检验对象、检验要求、检验方法和结果判定等几个方面。

1.检验对象: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适用于各种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包括金属零件、塑料制品、机械装置等,涵盖了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检验要求:机械加工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

同时,还需要检验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指标,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3.检验方法:机械加工检验涉及到的检验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来选择适用的方法。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功能性测试等。

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4.结果判定:机械加工检验的结果判定要根据检验数据和要求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对于合格的产品,可以出具合格证明;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包括返修、报废、退换货等。

在结果判定过程中,要确保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最新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检验要求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加工企业应该根据最新版的规范开展机械加工检验工作,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还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机械加工检验通用规范,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工艺的发展。

机械加工零件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零件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零件检验标准一、引言。

机械加工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对于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相关知识。

二、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基本要求。

1. 外观质量检验。

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质量是最直观的检验指标之一,包括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形状尺寸、表面缺陷等方面。

在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时,应该使用适当的检验工具,比如千分尺、游标卡尺、外观检查灯等,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尺寸精度检验。

尺寸精度是机械加工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零件的装配和使用。

在进行尺寸精度检验时,需要使用相应的检测工具,比如三坐标测量机、高度规、游标卡尺等,以确保零件尺寸的准确性。

3. 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检验。

除了尺寸精度外,机械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点内容。

在进行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检验时,需要使用相关的检测工具,比如平面度尺、圆度规、角度尺等,以确保零件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符合要求。

4. 其他特殊要求的检验。

根据具体的机械加工零件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殊要求的检验,比如硬度检验、表面处理质量检验、装配性能检验等。

这些特殊要求的检验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操作。

三、机械加工零件检验的标准。

1. 国家标准。

国家对于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比如GB/T 1184-1996《精密量规》、GB/T 1184-1996《精密量规》等,这些国家标准是机械加工零件检验工作的重要依据,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2. 行业标准。

除了国家标准外,不同的行业还可能制定了针对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标准,比如汽车行业的相关标准、航空航天行业的相关标准等,这些行业标准是根据具体行业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执行。

3. 企业标准。

一些大型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质量要求,制定了针对机械加工零件的检验标准,这些企业标准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严格执行和遵守。

机械加工件检验规范

机械加工件检验规范

精心整理机械加工件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机械加工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工序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如与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冲突时,以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准。

3.4.5.5.1零件加工后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条件及JB/T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件》规定。

5.2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5.3铸钢件、铸铁件、有色金属铸件、锻件加工后如发现有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时,在不降低零件强度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允许按照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修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

5.4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毛刺,除产品图样有要求外,不允许5.55.65.75.85.91)23)镀层表面允许有不严重的流痕及轻微的刮痕印,允许工件边缘色彩稍淡;4)钝化膜有一定的光泽,不到呈暗褐无光的泥巴色;5)钝化膜应牢固,用布揩擦不掉;在50℃~60℃的热水中煮1小时,颜色无显着减退。

6)镀层厚度8~12μm。

5.10表面热镀锌涂层的质量要求:1)表面应均匀、无毛刺、过烧、挂花、伤痕等缺陷,不得有影响2123455.12.1零件图样中未注明倒角时,按JB/T5000.9中表1规定倒角。

5.12.2零件图样中未注明倒圆尺寸又无清根要求时,应按JB/T5000.9中表2规定倒圆。

5.12.3螺纹1)普通螺纹精度按GB/T197规定的6H/6g执行。

2)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尺寸按GB/T3执行。

3)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4)内、外螺纹旋入侧在加工螺纹前必须倒角,外螺纹为45°,5于123)μm;值不4。

5.13.3角度(倾斜度)的未注公差见JB/T5000.9中表5。

5.13.4未注直线度和平面度见JB/T5000.9中表6。

5.13.5未注垂直度公差见JB/T5000.9中表7。

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范一、前言高质量的产品是机械制造行业的基石,而产品质量的检验则是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质量检验规范展开讨论,包括检验流程、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二、检验前准备2.1 检验计划在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范围、检验方法、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检验计划的制定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要求进行,并及时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2.2 检验设备和工具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准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并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在使用检验设备和工具前,应进行检查和确认其状态良好。

三、产品质量检验步骤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产品质量检验的第一步,通过对产品外观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外观检查应包括产品的色泽、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3.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产品的关键尺寸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判定能够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

尺寸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比如卡尺、游标卡尺、坐标测量机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3 功能性能检验功能性能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核心内容,通过检测产品的功能性能能够评估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使用要求。

功能性能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比如负载试验台、运行试验台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4 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是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耐久性检验应采用适当的试验装置和方法,比如疲劳试验机、振动试验台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5 环境适应性检验环境适应性检验是对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环境适应性检验应采用适当的试验方法和设备,比如恒温恒湿试验箱、盐雾试验箱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
品名:Stamping/Machine冲压/机加工件
Inspection Item
检验项目
Quality Standard
品质需求
Defect Class
缺点等级
MA
MI
1.Appearance
外观检验
1.1实物与图面不符
ˇ
1.2不可有变形、缺件、混料、错料
ˇ
1.3切断面生锈,只容许有黑皮、锈斑现象
ˇ
1.4目视不能有毛边(毛边需要在0. Nhomakorabeamm以下)
ˇ
1.5污点气泡允许范围如下:
面积10cm×10cm,
(距离样品约30cm,目视检验3~5秒,白光源≧500LUX),
A面:1.0mm以内2点,
B面:1.0mm以内3点
C面:1.0mm以内4点
ˇ
1.6刮伤允许:面积10cm×10cm,
A面:长度≦10mm宽度≦0.5mm容许2点
检验项目
Quality Standard
品质需求
Defect Class
缺点等级
MA
MI
1.Appearance
外观检验
1.1实物与图面不符
ˇ
1.2色差不允许(ΔE<1)
ˇ
1.3以印刷表面不可有流漆、剥落、浮起、龟裂
ˇ
1.4表面字体印刷应鲜明可读,不可断裂模糊
ˇ
1.5射出口、孔位毛边须修平整(毛边<0.2mm)
ˇ
1.3目视不得有变形、裂伤、气孔≦0.4mm
ˇ
1.4孔位、孔柱不可阻塞、断裂
ˇ
1.5表面不得有油渍及其它异物
ˇ
2.Dimensions
尺寸量测
依照工程部之图面量测

机加工检验规范

机加工检验规范

机加工检验规范1.引言2.适用范围3.术语和定义4.检验要求5.检验方法6.检验记录7.异常处理8.附录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机加工件检验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和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___生产的所有机加工件的检验。

术语和定义:1.机加工件:指在机械设备上通过切削、铣削、钻孔等方式加工成形的零部件。

2.检验:指对机加工件进行各项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的活动。

3.合格品:指经过检验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4.不合格品:指经过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检验要求:1.外观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氧化等缺陷。

2.尺寸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材质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4.功能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应使用肉眼和放大镜进行检查。

2.尺寸检验:应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如卡尺、游标卡尺等。

3.材质检验:应使用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查。

4.功能检验:应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如试验台、模拟器等。

检验记录:1.检验记录应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2.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

异常处理:1.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等。

2.对于多次不合格品,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附录:1.机加工件检验报告模板。

2.机加工件检验记录表。

1.目的本文旨在介绍___。

Ltd的产品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___。

Ltd所有产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铁路设备、机械零部件等。

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检验标准引用以下文件:GB/T 1804-2000 一般尺寸公差GB/T 1184-1996 钢铁表面缺陷分类和规定GB/T 1167-1983 螺纹检验方法GB/T 3478-1995 机械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GB/T 1800-1996 基本公差制度4.检验条件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以下检验条件:外观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检查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查螺纹检查沉孔检查5.包装防护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和防护,以确保产品完好无损。

机械加工件检测标准

机械加工件检测标准

机械加工件检测标准1、目的:通过严格执行三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将检验工件与工序控制紧密结合,对每一工序的质量问题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放过,不合格品不能转入下工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所有加工件3.检验原则3.1.检验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且能满足现行产品对检验工作的各项要求。

3.2.检验人员所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规定周期内。

3.3.检验人员验收产品前应熟读相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了解零件的关键尺寸及装配关系要点。

3.4 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样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对零件进行判定。

4.检验依据检测依据按图纸及工艺卡检测5.检测种类:“工序自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5.1.工序自检:工件完成工序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在工艺卡进行签字;5.2.首件检验:批量工件必须首件检验后,才能开始加工5.2.1.对首件,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核实首件产品或工件(毛坯)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对首批检查的工件,操作者必须做好自检,在操作者缺乏检测手段时,也应对工件外观质量自检,合格后送质量专员检查。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首件检验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批量生产或继续加工作业。

5.2.2.工作班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3.调换操作者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4. 更换(调整)工艺装备或更换模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5.更换材料批(炉)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6. 代用材料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7.检验内容:根据检验标准的要求,核对首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对首件检验合格,批准生产加工,首件检验不合格,进行不合格品的处理,同时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加工,产品继续首件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5.3.巡回检验:5.3.1.由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日常巡回监督检查,重点监控工序质量和典型零件质量;5.3.2根据检验标准、图纸和工艺的要求、检验、核对巡检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5.3.3.若巡检某质量特性值不合格,应按《不合格品报告单》处理,同时。

机械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件检验标准1.目得规范机械加工件得检验标准,以使各工序过程得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件得检验,图纸与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如与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冲突时,以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为准.3.引用标准本标准得尺寸未注单位为mm.JB/T 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件》GB/T 1031《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1800、4《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与孔轴得极限偏差表》GB/T 3《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与倒角》GB/T197《普通螺纹公差》GB/T1184《形状与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得线性与角度尺寸得公差》GB/T5277 《紧固件螺栓与螺钉通孔》4.原材料检验机械加工件所用板料,棒料得材质,规格与数量就是否符合按图加工所需.详细做好原材料入库记录.不合格材料办理好退货手续。

5.工序质量检验5、1零件加工后应符合产品图样与技术条件及JB/T 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件》规定。

5、2 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5、3铸钢件、铸铁件、有色金属铸件、锻件加工后如发现有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时,在不降低零件强度与使用性能得前提下,允许按照相关标准得有关规定修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

5、4加工后得零件不允许有毛刺,除产品图样有要求外,不允许有尖棱、尖角.5、5 精加工后得零件不允许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得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蚀与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得磕碰、划伤等缺陷.5、6 精加工后得配合面、摩擦面与定位面等工作表面不允许打印标记.5、7最终工序为热处理得零件,热处理后表面不应有氧化皮。

精加工后得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得现象。

5、8 对于生产图样中要求电镀锌或热镀锌得零件,图中要求得配合面尺寸为含镀层后得尺寸。

5、9 表面电镀锌涂层得质量要求:1)镀层外观光滑细致、无起泡、起层、剥落、烧焦及海绵状沉淀;2)经铬酸钝化后,应具有绿黄略带有红色得彩虹色;3)镀层表面允许有不严重得流痕及轻微得刮痕印,允许工件边缘色彩稍淡;4)钝化膜有一定得光泽,不到呈暗褐无光得泥巴色;5)钝化膜应牢固,用布揩擦不掉;在50℃~60℃得热水中煮1小时,颜色无显著减退。

机加工件检验规范

机加工件检验规范

机加工件检验规范1目的通过对机加工件的检验确保确保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用的所有机加工件的检验。

3检验规范3.1机械加工零、部件~应满足图样~有关技术文件及本标准的规定。

3.2车床加工零、部件的锐边、尖角~除图样有特殊规定外~一般按0.5×45?倒角制作。

3.3经刨、铣、插、钻加工的零、部件~应除出锐边、尖角、毛刺和飞边。

3.4零、部件的已加工表面不准有锈蚀、碰痕、划伤等缺陷。

3.5机加工后~零、部件表面所获得的粗糙度~最低不准低于图样要求的粗糙度一个等级~最高不限制。

3.6零、部件不允许有机加工引起的退火、烧损、龟裂缺陷。

3.7已加工完的零、部件~其未加工表面应无气孔、夹渣、飞边的缺陷。

3.8检验工作程序3.8.1测量方法的选择根据被测工件的结构、尺寸、精度特征,现有计量器具的条件,遵循保证测量精密度、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

3.9计量器具的选择3.9.1小批量工件~使用通用计量器具;大批量工件~使用专用量具、检验夹具。

3.9.2根据工件的结构和重量。

轻小简单工件~可放在计量仪器上测量,重大复杂工件~将计量器具放到工件上测量。

3.9.3根据尺寸大小和要求~确定计量器具的规格~其测量范围、示值范围、分度值等能满足测量要求。

3.9.4根据工件的尺寸公差~公差小~计量器具要求精度要高,公差大~计量器具要求精度应低。

3.10测量基本的选择3.10.1 测量基面选择遵守基面统一原则。

即测量基面与设计基面、工艺基面、装配基面一致。

3.11测量条件的控制3.11.1 工作场地应清洁;擦干净量具、检验平台、被测工件的各检验部位。

3.11.2核查量具检定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严禁使用无证、无效量具 3.11.3正确使用量具。

量爪面与测面平行,或垂直,~不准歪斜~避免用量具的使用不当影响测量准确性。

3.11.4 读数时量具应水平拿着朝向亮光~使视线尽可能与主副尺上所读数的刻度线垂直。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和工艺要求来确定,以下是一般常用
的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和方法:
1. 外观检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公差等。

一般通过目视观察或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检测。

2. 尺寸检验: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千分尺、测微计等对产品
的尺寸进行测量。

可以采用三坐标测量机等精密测量设备进行高精度的尺寸测量。

3. 全面检验:除了外观和尺寸外,还包括材料、硬度、强度、密度、腐蚀等方面的检验。

可以使用硬度计、拉力试验机、显微镜等设备进行相关检测。

4. 表面质量检验:对产品的表面质量进行检验,包括平整度、粗糙度、表面处理效果等。

可以使用光学测量仪器、比色计等设备进行检测。

5. 物理性能检验:对产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如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等。

可以使用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检测。

6. 化学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如成分分析、金属腐蚀度等。

可以使用光谱仪、化学分析仪器等设备进行检测。

在进行机械加工检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并按照相应
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为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还需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
保养,并依据标准要求进行记录和报告的编制。

机械加工工艺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检验标准及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的检验标准及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机械加工过程及相关产品的检验。

2. 检验标准2.1 尺寸测量- 所有产品的尺寸应符合绘图及相关规范要求。

- 尺寸测量应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并记录测量结果以便追溯。

- 尺寸测量误差范围应在规定限制内。

2.2 表面质量- 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划痕、凹凸、气泡、氧化、腐蚀等缺陷。

- 表面质量应符合产品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2.3 材料性能- 机械加工产品所用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材料标准或约定要求。

- 需进行材料化学成分、硬度、强度等检验,并记录结果。

3. 检验流程3.1 准备- 确定所需检验的机械加工产品,包括图纸、规范要求等。

- 确定适当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如尺子、千分尺、磨损测试仪等。

3.2 进行检验- 依据检验标准进行尺寸测量、表面质量检查和材料性能测试。

- 记录每个检验项目的结果,包括合格或不合格。

3.3 分析和处理- 对于不合格结果,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 对于合格结果,进行验收并记录检验数据。

4. 检验记录- 每个产品的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产品编号、检验人员等信息。

- 检验记录要保留一定时间以供追溯和审核。

5. 审核和更新- 定期对检验标准及规范进行审核,确保其与相关标准和要求保持一致。

- 如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检验标准及规范进行更新。

本文档所述的机械加工工艺检验标准及规范,旨在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机械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有相关人员应遵守并执行这些标准及规范,以达到卓越的品质要求。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1、目的为保证产品机加工零部件、外协外购件精度和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加工和装配过程质量受控,整体性能质量稳定,避免批量不合格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零部件加工工序、工序交检转序、装配过程环节。

3、标准要求3.1下料检验标准3.1.1下料尺寸符合下料工艺卡要求,尺寸不得过大或过小。

3.1.2下料后零部件不允许存在割伤、豁口、割渣、氧化皮等质量缺陷。

3.2机加工检验标准3.2.1机加工零部件每道工序合格率不低于95%,关键件、重要件合格率不低于97%。

3.2.2机加工加工前所有板料、板料、毛坯料的材质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2.3所有铸件、锻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3.2.4零部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毛刺、铁屑、棱角、未倒角现象。

3.2.5精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措施进行支撑、保护,防止磕碰、划伤等缺陷。

3.2.6加工后的配合面、摩擦面和定位不允许打印钢印标记,最终工序的热处理零件,热处理后不允许有氧化皮,精加工后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

3.2.7对于图纸要求镀锌或者镀铬的零件,图纸要求配合面尺寸为含镀层后的尺寸。

3.2.8图纸中未标注倒角时,按JB/T 5000.9中表1规定倒角。

3.2.9图纸中未注明倒圆尺寸又无清根要求时,应按JB/T 5000.9中表2规定倒圆。

3.2.10中心孔的类型、尺寸按图纸要求进行制作。

3.2.11所有内径、外径、轴类加工表面粗糙度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制作。

4、职责和要求4.1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设计确认产品关键件、重要件并提供清单;负责产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图纸尺寸的修改和提供技术支持。

4.2工艺部负责确认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并制定工艺文件;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指导和工艺文件的制定并监督工作执行情况。

4.3 生产部负责按照最新版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派工,并将图纸和工艺卡一并交给操作者。

操作者在加工前必须熟悉图纸尺寸要求和工艺制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本工序所用的工装、夹具和量具的使用,并复检上道工序(如:下料)零部件是否存在尺寸不合格或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范围
本检验规程适用本公司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

2、检验依据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PI标准、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质量计划等
3、检验内容
3.1 尺寸的检验
3.1.1 基本原则
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

3.1.2常用量具
钢直尺(钢板尺)、钢卷尺(盒尺)、塞尺(厚薄规)、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径量表、量块
3.1.3量具的选择
3.1.3.1量具的选择原则
A、保证测量精确度;
B、保证测量的经济性,从计量器具成本、耐磨性、检验时间方便性等来考虑合理性;
3.1.3.2量具具体选择
A、根据零件的公差选用,取测量精度系数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B、根据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选用;
C、根据零件的大小选用;
D、根据零件的表面质量选用;
E、根据零件的批量来选用;
3.1.3.3量具精度选择原则
A、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及以上的原则确定以下量具精度具体的选用原则;
B、公司现有量具精度表
3.1.4尺寸检测方法
①轴径——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

②孔径——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

③长度、厚度——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

④表面粗糙度——
a.目测检查: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地好,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不好时,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存在明显影响表面功能的表面缺陷,选择目视法检验判定。

b.比较检查——如果目视检查不能作出判定,可采用粗糙度比较样块用视觉和触觉法比较判定。

c.仪器测量——使用粗糙度仪检测。

⑤角度——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2 形位误差的检验:
// 3.2.1行位公差的符号
3.2.2行位公差带的形式
3.2.3形状误差和形状公差
3.2.4位置误差和位置公差
3.2.5形位公差检测方法3.2.5.1 检测原则
3.2.5.2 测量方法
①直线度——可用首尾连线评定直线度的误差。

②平面度——可用打表法或三坐标测量法,还可用平面平镜、水平仪或自准直仪测量法。

③圆度——可用三坐标测量法,还可用圆度仪或三点测量法。

④圆柱度——可用三坐标测量法,还可用圆度仪测量,在同轴度误差较小时,也可用径向全跳动来代替检验。

⑤线、面轮廓度——可用三坐标测量法,还可利用仿形测量装置,将轮廓样板与被测量轮廓相比较,测其光隙大小。

⑦平行度——将工件基准面放在平板上,用千分表测被测表面,读出最大与最小数值之差即为平行度误差,应将所测数据换算到工件实际长度上;也可将工件放到平板上,将基准面找平,用水平仪分别测出基准面与被测面的直线度后获得平行度误差。

⑧垂直度——用直角尺或标准圆柱在平板(或直接放在工件的基准面)上,检查直角尺的另一面与工件被测面的间隙,用塞尺检查间隙的大小,应将所测数据换算到工件实际长度上。

⑨倾斜度——将被测要素通过标准角度块、正弦尺、倾斜台等转换成与测量基准平行状态,然后再用测量平行度的方法测量倾斜度误差。

倾斜度误差测量方法类同小角度测量方法。

○10同轴度——用量具直接测量壁厚均匀性,取厚度差最大值为同轴度误差,该方法适用于板形、筒形工件内外圆同轴度测量;也可用径向圆跳动替代法等检测同轴度误差的方法。

○11跳动误差的检测方法——可采用顶尖、心轴、套筒、V 形块等装置配合千分表进行测量,顶尖的定位精度明显优于V 形块和定位套,因此应尽量选用顶尖定位,测量前,顶尖、顶尖孔、V 形块、定位套等的工作面、被测件的支撑面等部位应清理干净。

//
○12对称度测量方法——将被测工件置于平板上,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被测表面与平板之间的距离,将被测工件翻转,再测量另一被测表面与平板之间的距离,取各剖面内测得的对应点最大差值作为对称度误差;也可在同一剖面内,将被测件旋转180°测量,百分表(或千分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则为该剖面对称度误差,再选其他剖面进行测量,各剖面所得测值的最大极限尺寸者,即为该零件的对称度误差。

○13位置度测量方法——用综合检测线位置度,按基准调整被测件,使其轴线与分度装置回转轴线同轴,任选一孔,以其中心作径向定位,用千分表测出各孔的径向误差,计算得到其位置度误差,翻转被测件,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取其中较大值作为该要素的位置度误差;
3.3 外观质量检验
3.3.1检验方法:目视
3.3.2检验项次:毛边毛刺、磕碰、铁屑、锈蚀、砂眼、缩孔缩松、气孔、白点、折叠、氧化皮、焊接飞溅、焊渣、裂纹、表面粗糙度等。

3.4 标识检验
按照图纸或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检验,比如,跟踪号打印的规范性,螺纹代号打印的正确性等。

4、质量记录
检验过程做好各种质量记录,如跟单上的质量状态标识、过程首检记录、返工单、废品单、不合格品反馈处理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