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神的一滴》 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是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 水!
明确:恒河位于印度,是 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 他们相信以圣洁的恒河之 水沐身可以去除污秽、消 灾祈福和净化灵魂。以 “恒河之水”作比,足见 作者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与 崇敬。
3.它仍然顽强的生存着,还是 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
明确:此句语词简约,却意 味隽永,咏叹了瓦尔登湖的 宁静与永恒,与之相比,俗 世人生显得短暂、易变而虚 幻。
写作特色:
1.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 景物的生动神态
把湖比作“最美、最有表情的姿 容”,说它是“大地的眼睛”。
把湖边的树木比作“睫毛一样的 镶边”。
四周蓊郁的“群山”“山崖”是 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2.取景——善于变化,多角 度展现了瓦尔登湖的丰富多 彩和旖旎迷人
运用远景、近景、动景、静 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方式, 自然、逼真、传神地写出了瓦 尔登湖的风光。

的 神的一滴


梭罗
·

梭 罗
耐人寻味的图片:两行向远方延伸的铁 轨中间,立着无数挺拔的大树。这是否是本 书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向读者暗示着什么?
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 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 问题。”
在现实的世界里,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 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又是 属于现时代的。。
小结 阅读本文,它那清新朴素的 文字所展现的迷人风光和作者的 宁静心境,使我们的心灵顿时离 却尘世的喧嚣,减轻甚至消除我 们生存的疲惫,使我们在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描绘中重新获 得生活智慧的启迪,重新找回灵 魂安宁的居所。
很果书它极
难你,是静 “
——
进的它一的 (
徐 迟 《
入心只本书 它 到没是寂, ) 这有一寞并 是 本安本的不 本
<
瓦 尔 登 湖
书静一书是 静 里下个,热 静 去来人一热 的 。,的本闹 书 ”恐书孤闹 ,

怕,独的极

你如的书静
>


美国还没有意识到——至少还不知道它失去 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 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 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 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 理、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3.语言——质朴、凝练、意味深长
❖朴素的文字和细节化的的描述中包 含着无尽的哲思。
❖文字是从作者内心流淌出来的一泓 清泉
思考感悟:
❖ 有人说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闲居生活是 在虚掷光阴,徒劳无益,而梭罗却坚信 自己“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 因为他“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 的日月”,能够尽情地挥霍他们,一点 也不后悔。读了《神的一滴》,你有怎 样的看法?
“神的一滴”的命名十分
恰切地概括了整篇文字所反复 渲染的瓦尔登湖的特性,画龙 点睛,意味悠长。
对工业文明所侵蚀污染的灵 魂具有无上的洁净作用。
诗节将上文以诗的方式进行了浓缩, 并将作者的情感取向勾勒得更加明晰:瓦 尔登湖的美并不是生活中的可有可无的装 饰品,而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引导, 将人们引上澄明之境;瓦尔登湖和欣赏它 的人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互相交融,成 为一体。湖的内在的深邃隐秘的审美品性 和亲近它的人的高尚的思想和情操也同居 于一个空间,不分彼此。这是一种相当理 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第1段 对湖光山色的礼赞
第2段
作者荡舟湖上,引导人们进 入一个真实的瓦尔登湖中
神 的
第3段 进一步描述生态的行为及其恶果

滴 第4段 写出了瓦尔登湖的坚韧和顽强
第5段
回溯瓦尔登湖诞生的历史,赞美瓦 尔登湖的博大永恒
第6段 将瓦尔登湖在现代生活中的灵 魂荡涤效果上升到无比崇高的 地位。
分析品味:
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 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 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明确:在作者心中,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 博大而又灵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将湖喻为 “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 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 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复杂 的社会所压抑,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 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 自己真实的天性。
其实,人生最大的幸福并不是拥有巨大的 财富,重要的是心灵的充实和自由。汲汲 于名利和物质享乐的人反而会常常感到疲 倦、无聊和空虚。劳作之余,梭罗面对瓦 尔登湖美景,陶醉其中,放飞心灵。他的 生活和生命因此变得滋润和富有。梭罗说: “片刻的美好经验比一座与月亮一般高的 纪念碑还要值得记忆。”而且,也只有从 繁杂的俗事纷扰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反 观和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灵状态,认 识自己的内心需求。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意 识中的工具理性日益膨胀,对自然的侵 害变得越来越肆意,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也变得越来越贪婪,人成了物欲的奴隶。 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那段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简朴的隐居生活,对于沉溺于欲望 生存之中而不可自拔的人们来说,则无 疑是当头棒喝。梭罗以他的亲身实践告 诉世人,人完全可以通过一种最最俭朴 的生活方式来获取精神的最大快乐与满 足。
小木屋
• 梭罗(1817--1862)
•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散文家,文 豪爱默生、霍桑等的朋友,超 验主义(强调直觉作用,对纯 朴的农村生活、丰富深邃的大 自然、荒芜人烟的旷野丛林一 往情深)的中心人物之一。
•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 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他 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 1845-1847年隐居山林,1854 出版了《瓦尔登湖》。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 在瓦尔登湖只生活了两年,但是 后人已经把他和瓦尔登湖紧密联 结在一起。1985年在《美国遗产》 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 格的书”,梭罗的著作《瓦尔登 湖》位居榜首。如今瓦尔登湖已 经成为梭罗追随者们的圣土。
梭罗崇尚的自然是一种原生态的
自然,因而他笔下的自然令人身心愉 悦,飘扬着无拘无束的心灵牧歌。与 质朴的自然观相呼应,梭罗运用朴素 的语言,保持了文章的嫩绿和新鲜— —有时候,这甚至会让人感觉不够成 熟。这也被看成美国自然文学的特征 之一:读者和作者没有距离,就像自 然和描绘它的作者之间没有距离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