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思修)
《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稿word

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XXX,今天我的说课课程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本课程选用全国高校统一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修订版)》。
接下来我将从课程概述、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及课程特色四个方面做简要说明。
第一、课程概述《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总共48个学时,3个学分,我们把教学目标分为三类:知识目标是教会各专业学生思想道德基本知识、以及法律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课程经过近年的建设,在课内我们有大量的优秀教学案例,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活动,在课外,我们有着诸多的红色教育基地,例如,革命纪念馆等。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2023版马克思主义工程重点教材,该教材既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又能充分满足思政课的教学需求。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高职的00后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时政的关注度也颇高,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价值观也呈多元化。
第二、教学设计结合思政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我们秉承着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力争切实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体系定位为一条主线、两个途径、三个结合、四个模块和五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条教育主线,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途径,将思政教育与学生发展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确立了以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观念教育和法律观念教育四大模块,精心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为了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将思政课打造成铸魂育人的金课,我们对课时的分配,理论讲授的知识点,课内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教学,期末考察方式等进行了精细化设计。
思修说课文稿

思修说课文稿第一篇:思修说课文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属于高等学校“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为公共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和地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它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运用多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时代特征,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我院专业课程主要承担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学会做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其道德素质、合作能力、法律素养的课程,简单的讲,就是“才”与“德”的关系,在我院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也是我部“两课” 系列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的整体设计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基本理论,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内容(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我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全省各地,生1 源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个体差异较大。
本课程面向全体高职新生,课程实施的第一目标是让学生尽快适应高职生活,明确高职目标;第二目标,给学生以学习本课程兴趣和高职阶段的学习动力、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第三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道德判断和评价及知法守法的综合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思修说课稿——精选推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一、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对课程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和课程目标的设定。
1.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课程性质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开课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而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2)课程地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这样的安排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大学生入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转型和适应的问题,同时开始思考诸多人生课题,接受和践行各种社会规范,为完成社会化任务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程以入学适应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青年学、人才学、成功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
3)课程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方面来看,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不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后续课程的开设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而且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起到辅助作用。
具体来说,就是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时刻牢记用道德和法律等各种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扬科学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其次,从内容方面来看,它是指导大学新生实现人生角色转型、正确应对人生课题、解决人生矛盾的桥梁课程,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再次,从大学生素质提升方面来看,它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说课稿大学思修教案

---一、课程概述本节课的主题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法律行为的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素养。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法律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确的法律观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与法律相关的新闻视频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提问引导:针对视频或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意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法律行为的基本规范:讲解法律行为的基本原则,如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法律。
(三)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模拟法庭审判过程,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重要性。
2.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否遵守法律法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修说课稿绪论第一节

思修说课稿绪论第一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叫王亚夫,来自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绪论的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国家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一、教材分析(一)本节的地位与作用:大学生迈进大学的校门,意味着告别了紧张的中学时代。
人生历程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将跨入新的阶段。
很多进入大学的学生觉得自己经过多年苦读,终于金榜题名,现在目标达到,就可以彻底放松了的错误思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较好的完成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完美转变,帮助他们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优良学风,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时:3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涉及到“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四个方面。
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大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充分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和对如何养成优良学风的理解。
(2)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理解并掌握提高独立成活的能力;2、初步培养新的学习理念;3、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提高独立成活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确定为重、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易惯性思维在大学里只要把学习搞好就万事大吉的思想。
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努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论断。
思修(23版)授课逐字稿 (第一章第二节):积极的人生态度

1.2.2积极的人生态度【导入】这个暑假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大火,在电影院不仅可以听到孩子们的自发背诵让人热血沸腾,也能看到大人们忍不住的潸然泪下与诗人共情。
影片将真实的历史和盛唐文化,用现代的方式演绎出来,不仅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李白与高适,年少相识,两个人都想在这盛世中大鹏展翅,却在现实的阻拦下举步维艰。
李白年轻时诗名远扬,却报国无门,但他在这番际遇下留下了无数首流传千古的绝唱。
而高适的一生更是举步维艰,人到中年始终籍籍无名,半年里被提拔到淮南节度使,只是因为国家危乱无人可用。
在解除长安的围困后,他选择了纵马回乡,功成身退,归来仍是少年。
影片中无论是高适、李白、王维、杜甫,他们都在不同的选择下,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该段部分文字来源于“有书”,作者有书时珏)他们用诗句和历程告诉我们,人生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豁达的心态、卓越的才华,逆境中,我们只有调整心态,积蓄实力,静待时机时机,最终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或许渺小的我们无法和李白、杜甫等相提并论,但是他们身上那种面对人生的态度却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当我们心怀理想的时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更有利于我们实现理想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人生态度的相关问题:1.认真认真的人生态度包括认真的思考人生、认真的确立目标、认真的对待生活、认真的面对生活。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句名言是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发表演讲时提出来的。
“认真”二字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也包藏着无限的可能。
但是近几年网络中却出现了“躺平”“摆烂”等热词,很多年轻人戏称自己为“佛系青年”,这反映了年轻人的一种消极心态。
虽然人生道路很长,但是关键就几步。
走好人生之路,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游戏人生,否则就会虚掷光阴,甚至误入歧途。
2.务实有句话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你理想再远大,如果不一步一个脚印的去付诸实践,如果天天躺在床上做春秋大梦,你的理想能实现吗?不能。
思修优秀教案

思修优秀教案背景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为了有效地教授这门课程,本文将展示一份优秀的思修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思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思修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和步骤主题:道德与人生1.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你认为道德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2.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老师简要介绍道德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共同探讨。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道德与人生的关系。
3.道德价值观的培养(15分钟)–老师介绍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道德观念。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了解不同的道德观念。
4.法律与道德(15分钟)–老师解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对人生的影响。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和统一。
5.创新思维与实践(20分钟)–老师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分组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例如通过头脑风暴解决现实问题。
6.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15分钟)–老师讲解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必要性。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训练,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解决道德难题。
7.总结与展望(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回顾所取得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提出课后思考题,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道德观念。
教学评价和反馈•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答题评价:通过书面考试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对于思修相关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思修作业,通过批改作业来评价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后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后提出问题、交流意见和反馈,以及进行小组互评。
思修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程设置课程性质课程意义课程目标课程重点、难点(一)课程性质《思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是一门面向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意义本门课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对加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教育2、爱国主义及荣辱观教育3、价值观教育4、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课程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第一章技能成才之路第二章树立良好学风第三章培养健康心态第四章学会和谐相处第五章职业基本概念第六章职业道德规范第七章宪法精神实质第八章民法主要内容第九章刑法主要内容第十章治安管理法律第十一章劳动合同法教学进度设计三、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方法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的学习方法课程的教学特点1、课程体系上突出一个“ 实”字。
2、教学内容上突出一个“ 新”字。
3、教学方法上突出一个“ 活”字。
课程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出吸引力和感染力。
2.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
3.案例法:案例分析,使学生从真实案例中受到启发。
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稿(优秀8篇)

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稿(优秀8篇)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篇一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法律为我们护航》。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是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部分,与初中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
根据本框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和“感受法的关爱”两个目题。
《法律为我们护航》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框的内容。
本册书第四单元涉及到法律知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规则和法律,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从而有助于更好的适应初中的集体生活。
本课利用情景教学法、活动体验法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会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会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关爱。
通过第一个目题“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即“未成年人有特权—未成年人需保护”,引导学生认识到“感受法的关爱”即“四重保护—人人有责—履行义务”,在学习法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对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学习,已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本课探索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感受法律的关爱,打下基础。
但是学生仍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辨析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是弱势群体,即使受到侵害也无自保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保护自己。
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能力目标】运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
【知识目标】认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认识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作用。
思修说课稿

思修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我代表XXX公共教学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组向大家介绍本课程的整体设计。
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课程特色与创新和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设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思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们学院所有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以教材为纲,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有机统一起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课程设计的思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做"为路径,指导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说、讨论、剖析自我、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一)内容选取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参考标准,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选取绪论、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四大模块。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程共计54学时,3学分,一学期上完。
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重点、难点等详见投影显示。
三、教学条件教材是XXX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配套的还有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学读本、实践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参考书,自行整理和编写供学生期末复的题集等。
在教学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例如《道德观察》、《法律讲堂》等栏目的经典案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个院校的《思修》精品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并且,我们学校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几乎每位教师都有电脑,方便教师们查阅资源。
本课程组现有13名专任教师,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从学历、年龄、职称和党群结构来看,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优、2讲、3动”,即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新”;讲授教学思路、知识和典型案例;通过触动、互动和联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良性循环。
思修课内实践教学说课(3篇)

第1篇一、说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内实践教学部分,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二、说学情当前,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开展思修课内实践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1. 重点: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学习,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五、说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和法律问题。
2. 情景模拟法: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和法律规范。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播放一段与道德或法律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道德和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道德或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思修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你们好!(图片1)我是文法系的吴鹏,我代表思修与法基课教学团队和大家交流一下这门课的教学情况。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图片2)(过渡语)首先是课程定位与目标。
(图片3)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因此教育部05方案规定其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同时,也是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设立,其中,德育是首要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且高端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指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包括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图片4)高职思政必修课共三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
三门课程侧重点各不相同,共同完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本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起到了根本导向作用。
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程目标(图片5)首先是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我们希望学生理解五观一体系,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交往能力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素质目标则是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心理、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不同专业素质,比如:城建系的诚信严谨、计算机系的灵活创新、动科系的吃苦耐劳等精神。
(图片6)过渡语: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理念与思路。
(图片7)要充分发挥这门课是思想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说课稿—思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说课稿(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介绍自己的单位,学历,教学情况,授课班级,教学内容,教学学时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帮助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这部分内容是思想教育前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
3. 德育目标: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想以及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四、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例如,举出马加爵的例子,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注重渗透教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学法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践等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特点。
3.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括、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比较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掘知识内在本质的能力。
思修课演讲稿

思修课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今天,我想谈谈思修课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的人生和成长
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思修课是我们学习道德、伦理和人生哲学的重要途径。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道
德情操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思修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我们能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懂得
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更加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其次,思修课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在这门课
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和讨论,学会用理性的方式去分析
问题,学会用正确的逻辑去思考。
这些能力对我们的学习和未来的
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
有清晰的思维和正确的判断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
挑战。
最后,思修课对我们的人生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学习做一个有
情怀、有担当的人。
这些品质对我们的人生道路和未来的发展都是
至关重要的。
只有做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我们才能在人生的
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在思修课上,我们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在培养我们的灵魂,培养我们的品格。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这门课程,用心去学习,用心去体会,让思修课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
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思修说课定稿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基础部思政教研室郑琼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我今天说课主要内容有这4个大部分。
首先(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类必修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课程的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三、课程的衔接本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课程,和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初高中开设的政治课以及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报告》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它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起到辅助作用。
四、课程作用:学生个人与高职院校五、课程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 :1 、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八荣八耻为重点的思想道德修养。
2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建立。
3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的建立。
4 、社会主义的法制理念、法律观念本课程的难点 :1 、集体主义原则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 、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关系。
3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荣辱观与人生成长的关系。
4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
b.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2)能力目标:“立志、树德、做人”,选择成才之路,做到德才兼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阐述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写作能力、社会调研能力,力求全面发展。
(3)素质目标:• 培养五种核心素质:(1)遵纪守法意识2)诚信品质(3)责任意识• (4)敬业精神5)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针对教学目的,我们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
思修课演讲稿

思修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思修课的想法。
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道德伦理、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首先,思修课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思修课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我们也要关心他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思修课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它激励我们不断奋斗,不断进步。
在思修课中,我们
学会了珍惜生命,追求真善美,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总之,思修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
我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门课程,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
思修说课

2
道 德 教 育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加强道德修养 遵守社会公德 培育职业精神 锤炼道德品质 维护公共秩序 树立家庭美德
3
法 制 教育 第七章 第八章 增强法律意识 了解法律制度 弘扬法治精神 自觉遵守法律
14
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
原则性与灵活性 (全国统一、适当补充)
2
教材处理
思政教研部
1
主要内容
• • • • • 课程教学大纲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程序设计
2
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 课程定位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3
课程设计理念 与思路
教学内容选择
理论实践一体化 理论实践一体化
16
参考文献
•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1、刘璇、段宝林等:《花开得时候:我的大学生活》, 漓江出版社2002年。 2、易耀勇:《飞向自由空间:如何经营你的大学生活》,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美]奥德文思凯:《大学生活规划》,张朝霞译,文 汇出版社2001年。 4、王荣发:《大学知道:大学生活的人生学探析》,华 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
1、季剑虹、曹圣洁等:《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2、李文海:《李文海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5 年。 3、唐凯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湖北 教育出版社2001年。 4、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陈高华译,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
教学方法设计
思修说课稿职业道德

思修说课稿职业道德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各位老师、专家大家好,我是锦州师专的一名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本次说课的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下面先介绍一下本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阶段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为基础性的一门,属于公共基础类必修课,授课对象为大一各专业学生,考核类型为考查。
本门课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教材,经过6次修订,现为2015年修订版。
本次说课章节为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
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使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制订大学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职业观。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教学重点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难点是如何正确的进行择业与创业。
三、学情分析下面对学生情况做一个简单分析,本门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入学分数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同学存在偏科,自制力较弱,不自信等现象,但同时他们也传递出来了很多正面信息,如积极热情、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有梦想等,针对以上学情,为提高同学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围绕思政课众多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关注时政、关心国家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平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研讨教学法。
教学手段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节省板书时间,通过教材和相关、图像、案例等,丰富课堂信息,使课堂更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身边的实际案例,导入新课。
思修课演讲稿

思修课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思修课的一些见解和感悟。
首先,我想说思修课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培养。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道德、伦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素养。
通过思修课,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思修课也是我们塑造健康人格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
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养,也是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的基础。
最后,思修课也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对我们的人生发展和国家的发
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思修课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
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培养。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
够珍惜这门课程,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素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谢谢大家!。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的知识有三大模块九个章节的内容,总学时 54 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 ,实践学时18学时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教学设计二: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教材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工程重点教材,罗国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2008年修订版),书号:ISBN978-7-04-0240474;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出版
5.师生个 别谈心, 答疑解惑
教学设计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把抽象的理论直观 化,自2006年9月开课以来,本课程教师均制作了PPT教学课件进行上课。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力求把抽象 、静止的理论和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理论的了解,增强
现有师资:本课程现有授课教师10人,形成了一支学历与职称层次较高、 学源与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其中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2人,兼课教师 1人。任课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3人。教师职称构成比例为: 副高以上3人、讲师3人、助教2人,师生比为1:350。课程主讲教师7人 。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年轻有工作热情,但教学经验还需不断积 累。 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年龄结构、职称流、职业精神优秀、团结协作、爱岗敬 业的教学师资团队
教学设计二: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 我们除了采用国家级统编教材认真施教以外,选取教材 每个章节后面所列举的重要文献资料,推荐给学生认真 阅读。另外定期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购买了《复兴之路 》、《实话实说》、《改革开放30记录片》、《真理标 准大讨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法治 在线》、《今日说法》、《社会观察》等录像资料片, 与我们自制的教学课件相配合,形成了融文字、图像于 一体的立体化教材系统,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十 分方便,使用效果好,学生学习效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阅读相关的书籍。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四:教学设施与环境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1.2007-2009年分别将嘉庚纪念馆、嘉庚故居、胡里山炮台、集美区法 院等建设为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说课稿(思修)
课程设置
二、教学目标
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 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 体验,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 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 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的知识有三大模块九个章节的内容,总学时 54 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36学时 ,实践学时8学时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 本课程的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二: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教材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工程重点教材,罗国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2008年修订版),书号:ISBN978-7-04-0240474;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出版
5.师生个 别谈心, 答疑解惑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把抽象的理论直观 化,自2006年9月开课以来,本课程教师均制作了PPT教学课件进行上课。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力求把抽象 、静止的理论和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理论的了解,增强 了记忆力。目前正在尝试实行网络教学。
一是成长成才理想信念观教育。主要帮助 大学生适应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树 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远大的志 向,进行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理念,努力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二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主要对学生进 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 德品质。
三是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主要是对学生 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律 修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 念和法律意识,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学法、 懂法、用法、护法,维护法律权威,依法 办事,做合格的公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说课稿
——
说课稿(思修)
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置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效果 四、课程建设
说课稿(思修)
课程设置
一、课程的 性质与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 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 学认识人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 素质的的重要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说课稿(思修)
课程设置
三、课程设 计的理念与 思路
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学院素质教 育核心课程进行建设。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教会 、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讲究社会公德、遵循 职业道德的人,做一个有志向、有理想,爱自己国 家和人民,懂得奉献的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人 。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严格遵循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原则和要求将课程分为理 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密切联系我院高职学生的思 想实际与生活实际,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精心设计,务求实效,努力做到让学生“思想上 有感悟,心灵上有触动,行动中有体现”,使这门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四:教学设施与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学院校园网为我们更好的开展网络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用校 园网我们建立了自己部门的网站,这样我们可以把最新的一些前沿 理论、学生动态等相关资源放到网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四:教学设施与环境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二: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参考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 疑难问题解析 陈勇主编 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8.9版
《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 教师参考书 刘书林主编 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6.9版
《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 教师案例解析 戴艳军 杨慧 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版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三: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 心,由以 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 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的现代教学方式方 法。注重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全过程。
1.注重实 践教学
2.注重情 境教学
3.注重案 例教学
4.教辅结 合的教 育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学生辅学读本 许汝罗,王 永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版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二: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 ❖ 我们除了采用国家级统编教材认真施教以外,选取教材 每个章节后面所列举的重要文献资料,推荐给学生认真 阅读。另外定期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 ❖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购买了《复兴之路 》、《实话实说》、《改革开放30记录片》、《真理标 准大讨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法治 在线》、《今日说法》、《社会观察》等录像资料片, 与我们自制的教学课件相配合,形成了融文字、图像于 一体的立体化教材系统,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十 分方便,使用效果好,学生学习效率高。
课程成为大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使用与建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设施与环境 课程考核
说课稿(思修)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与适用性:根据行业
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 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 所需要的知识、能力 、素质要求来整合教 学内容,采取模块式 教学,将课程教学内 容体系分为三大基本 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