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法语:Union européenne;德语: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发展而来的,初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该联盟现拥有28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为357167Km²,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071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德国祖先为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国,曾先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德国女政治家,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坛,加入原民主德国“民主觉醒”组织,1991年至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

2005年11月成功当选联盟党和社民党大联合政府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

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1-3]

政策观念

粮食问题

默克尔认为包括印度及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当地人民不断改善及提高原有的饮食水平,是导致2008年上半年世界粮价飙涨的主要原因,并否认大量农作物被用于制造生质燃料为价格上升的原因。默克尔说:“如果他们(印度人)突然比从前多吃一顿饭,又如果一亿中国人突然开始喝牛奶,当然,我们的奶量必然有所缺减,其他方面(粮食)亦然。”[20]

经济政策

默克尔在2000年底就试图规划“新社会市场经济”,这个计划就是要提供一个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概念。在1999年格哈特·施罗德内阁中就已经出现这样的概念。而到2001年8月27日在当时CDU委员会里面,默克尔主席拟定了这个讨论方案,并在该年12月的联邦议会日时,基民盟在德勒斯登宣示这份计划,并且成为基民盟施政计划的一环。

家庭政策

默克尔与已故教皇约翰·保罗二世[4]

作为女性与年轻人的联邦总理,出身自东德的默克尔相当在意女性就业率、生育率等问题。在东德与西德之间,存在着不同阻碍生育的法律状况,这也是后来她进行法律统一改革的原因。她政策要点之一就是在性别平权法(Gleichberechtigungsgesetz (1993/94))内强化女性就业条件。同时关于

儿童与青年协助法(Kinder—und Jugendhilfegeset)的修订,也让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享有幼儿园的法律保障,这是她最大的成果。

社会总评

安格拉·默克尔,素有“铁娘子”之称。在德国媒体眼中,她“工作认真勤奋,沉稳务实”。默克尔给人们的印象好像就是一个常常忘记了讲话提纲的人,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32]

名人点评

《默克尔传记》作者戈尔德・朗古特曾如此形容默克尔类似的“不寻常行为”——“她很低调,总有自己的坚持,一般人很难读懂她,认为她是个谜。”

与默克尔是多年老朋友的朋友温德林评价其说道:“有点铁娘子的风格,又时常显现着一份平淡!”

柏林自由大学政党分析家卡斯滕・克什米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被称为黑寡妇,各党派都惧怕她。”

约瑟夫・詹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尽管不少人也在抗议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德国人还是愿意把福利事业交给默克尔管理,相信她有能力推动更大的改革。”

德国当代历史学家沃尔夫鲁姆认为:“默克尔从不张扬,是一个优秀的中间派,这样就能拉拢住每一个人,这正是她成功的关键。”

德国《图片报》的副主编、《迟疑大师安格拉・默克尔》的作者尼科劳斯・布隆姆如此表示——“她把犹豫、迟疑的性格弱点转化成了一种政治技巧,反而让德国在国际事务中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她是至今为止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前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绰号甚至已成为了她的主要标志。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病逝,终年87岁,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

撒切尔夫人曾四次访问中国,并于1984年在北京代表联合王国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回归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中,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撒切尔夫人曾经四次访问中国,两次均与香港问题有关。她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香港问题的多次交锋,至今仍让中国人民津津乐道。

挟马岛余威赴华谈判

1982年4月,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访华,与邓小平达成了谈判的意愿。

同年7月18日,马岛之战一结束,撒切尔夫人立即在首相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香港前途问题。会前,她早已获悉中国领导人与希思等人的谈话内容。但是,她要挟马岛胜利的余威,拒绝接受中国的建议。

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撒切尔夫人决定9月下旬访问中国。这是她第二次访问中国。1977年,撒切尔夫人曾作为反对党领袖访问中国。

1982年9月22日,一架英国皇家空军专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撒切尔夫人仪态万方地走下了飞机舷梯,与前来机场迎接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夫妇、西欧司司长王本祚、港督尤德爵士、船王包玉刚等人握手问候。

坚持不还香港遭反驳

9月24日上午,撒切尔夫人先来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与邓颖超倾谈片刻,遂即告辞前往福建厅与邓小平会谈。

会谈一开始,“铁娘子”就先发制人,打出了她早已准备好的第一张牌——“主权牌”。她胸有成竹地说:“有关香港的3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抹煞这一事实。既然这些条约仍然存在,那么就必须得到遵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对香港带来灾难性影响,破坏香港的繁荣。”

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的!”

邓小平向撒切尔夫人表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无回旋余地将认真考虑

邓小平进一步表明:“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再等一两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时间了。”

“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我们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制定我们在15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15年后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我们希望中英两国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磋商,我们将非常高兴地听取英国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这些都需要时间。为什么还要等一两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