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粉碎机的自动上料与搅拌设计.
饲料粉碎机工艺流程分析

饲料粉碎机工艺流程分析
饲料粉碎机是饲料加工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将各类饲料原料进行细碎
加工,使其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
饲料粉碎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进料、粉碎、排料和控
制四个环节。
1. 进料环节:
饲料粉碎机的进料环节主要包括自动进料和手动进料两种方式。
在自动进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进料机械装置将饲料原料送入粉碎机的进料口。
而在手动进料的情况下,操作工
人需要将饲料原料一次性投入进料口。
2. 粉碎环节:
饲料粉碎机的粉碎环节是整个工艺流程中的核心环节,主要通过刀具旋转和材料与刀
具之间的碰撞、撞击等方式将饲料原料细碎。
粉碎过程中,饲料原料经过筛网的作用,粒
度大的颗粒被筛网阻挡,继续进行粉碎,直到达到所需的细度要求。
3. 排料环节:
饲料粉碎机的排料环节是将粉碎后的饲料颗粒从粉碎机中排出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
通过排料装置将粉碎后的饲料颗粒送出至下一个工序或者收集到饲料粉碎机的出料槽中。
排料的方式可以选择自动排料或者手动排料,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进行调整。
4. 控制环节:
饲料粉碎机的控制环节主要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的。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对饲料
粉碎机的进料速度、转速、粉碎时间等进行精确调控,从而获得更好的加工效果。
控制系
统还可以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出现的故障,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自动喂料搅拌机设计姓名:学号:院系:同组者:指导教师:2010年月日目录一、机器的工作原理及外形图 (1)二、原始数据 (1)三、设计要求 (2)四、运动循环图 (3)五、传动方案设计 (3)六、机构尺寸的设计 (3)1、实现搅料拌勺点E轨迹的机构的设计 (3)2、设计实现喂料动作的凸轮机构 (4)七、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6)八、机器运动系统简图 (7)九、机械运动方案评价 (9)十、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2)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设计(方案A)一、机器的工作原理及外形图设计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自动喂料搅拌机。
物料的搅拌动作为: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整周转动;同时,固连在容器内拌勺点E沿图【1】虚线所示轨迹运动,将容器中拌料均匀搅动。
物料的喂料动作为:物料呈粉状或粒状定时从漏斗中漏出,输料持续一段时间后漏斗自动关闭。
喂料机的开启、关闭动作应与搅拌机同步。
物料搅拌好以后的输出可不考虑。
图【1】喂料搅拌机外形及阻力线图二、原始数据工作时假定拌料对拌勺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即产生的阻力呈线性变化,如图【1】示。
表1.1为自动喂料搅拌机拌勺E的搅拌轨迹数据。
表1.2为自动喂料搅拌机运动分析数据。
表1.3为自动喂料搅拌机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数据。
表1.1 拌勺E的搅拌轨迹数据表位置号i 1 2 3 4 5 6 7 8方案Aix525 300 470 395 220 100 40 167 iy148 427 662 740 638 460 200 80表1.2 自动喂料搅拌机运动分析数据表表1.3 自动喂料搅拌机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数据表三、设计要求(1)机器应包括齿轮(或蜗杆蜗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三种以上机构。
(2)设计机器的运动系统简图、运动循环图。
(3)设计实现搅料拌勺点E 轨迹的机构,一般可采用铰链四杆机构。
该机构的两个固定铰链A 、D 的坐标值已在表1.2给出(在进行传动比计算后确定机构的确切位置时,由于传动比限制,D 点的坐标允许略有变动)。
饲料搅拌机的设计

饲料搅拌机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日期前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数量及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
搅拌机是饲料加工中的关键设备,因此搅拌机的正确设计对生产饲料的质量及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据我国情况,在大中城市,在建设大中型配合饲料厂的同时,重点放在兴建须混合饲料厂;在蛋白质饲料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浓缩饲料厂:而在县和乡镇,则多建中小型配合饲料厂和饲料加工机组。
占配合饲料的0.5%一2%的预混合词料或占15%左右的浓缩饲料由城市先进设备生产,把这些桔料运往农村,与农村能量饲料加工成配合词料。
这样,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减少运输和设备投资,方便用户,并能充分发挥饲料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配合饲料厂的规模,有2.5t/h、5t/h、10t/h、20t/h等几种;0.3t/h、0.5t/h、1.0t/h、1.5t儿等多种。
双螺旋饲料搅拌机能使饲料的营养充分混合达到最大程度饲料的应用。
主要是靠饲料搅拌机的搅拌机构(双螺旋搅拌机构)的转动搅拌来完成饲料的均匀混合的过程。
关键词:双螺旋;饲料;搅拌机;均匀目录1 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对象和内容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可行性分析 (1)2 饲料搅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的饲料搅拌机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饲料搅拌机研究现状 (2)3 基本结构、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4)3.1 饲料搅拌机总体结构 (4)3.2 主要技术参数 (5)3.3 螺旋搅拌机构的结构与分布 (5)4 传动部分的设计 (6)4.1 电动机的选择 (6)4.2选电动机类型 (7)5 确定传动比 (8)6 螺旋搅拌机构的设计 (9)6.1 螺旋升角 (9)6.2 螺旋搅拌机构的设计 (10)7 搅拌机箱体、箱体支架的计算及工作量计算 (11)8 轴的校核及V带选取 (12)8.1轴的校正 (12)8.2 V带的选取 (13)总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对象和内容在配合饲料的工艺中,词料的混合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配合饲料质量,所以这个过程必须由饲料搅拌机来完成[1]。
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机械传动和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各个部件功能,并解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分析自动喂料搅拌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的自动喂料搅拌机结构图,并进行基本的工程制图。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自动喂料搅拌机控制电路,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测试。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制作自动喂料搅拌机的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的知识,培养对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动喂料搅拌机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自动喂料搅拌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喂料搅拌机概述- 了解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 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自动喂料搅拌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自动喂料搅拌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 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方式。
3. 自动喂料搅拌机的电气控制- 学习自动喂料搅拌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 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测试方法。
4. 自动喂料搅拌机的设计与制作- 学习CAD软件绘制自动喂料搅拌机结构图。
- 动手制作自动喂料搅拌机模型,了解工程实践过程。
5. 自动喂料搅拌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分析自动喂料搅拌机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效果。
- 探讨自动喂料搅拌机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意义。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方案概述:本方案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自动喂料搅拌机,能够根据预设的配方自动将原料加入搅拌机中,并进行搅拌,最终产生所需的混合物。
本方案将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部分。
硬件设计方案:1. 主控制器:选择一款适合的单片机或开发板作为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主控制器需要有足够的输入输出接口,以便与其他模块进行通信。
2. 传感器模块:通过使用重量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料斗中的原料重量或容器中的液体体积。
3. 执行机构:设计一个能够自动开关料斗或输送带的装置,用于控制原料的投放。
可以使用电磁阀、气缸或电机等执行机构。
4. 运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搅拌机的运动,可以选择合适的电机和驱动器,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来实现搅拌。
5. 人机界面: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人机界面,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按键来设置配方、启动和停止搅拌机,并显示当前操作状态和混合物状态。
软件编程方案:1. 界面设计:使用合适的界面设计软件,设计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可以输入和显示配方信息,并提供启动和停止按钮。
2. 系统控制:编写控制程序,根据用户设置的配方信息,控制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原料的重量或液体的体积,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投放原料和启动搅拌机。
3. 数据存储和处理:使用合适的数据库或文件系统,将每次操作的配方信息、搅拌时间、原料投放量等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便于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4. 异常处理:编写异常处理程序,监测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原料不足、运动控制故障等,及时进行报警和处理。
5. 调试和优化: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检查各个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优化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自动喂料搅拌机设计方案,具体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进行设计、制造、调试和测试等工作,最终完成一个稳定、高效的自动喂料搅拌机系统。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课程设计

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e课程设计自动喂料搅拌机1. 引言自动喂料搅拌机作为一种常用的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将不同的饲料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实现合理的配料,提高饲料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2. 设计原理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使用的主要原理是机械驱动和自动控制技术。
其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根据配方制定搅拌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制定饲料的配方,指定不同原料的配比。
系统根据配方自动生成搅拌方案,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
2.2 原料的自动加料搅拌机配备了多个原料仓,每个原料仓配备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原料的余量。
当某个原料仓的余量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喂料搅拌机会启动原料的自动加料机构,将相应的原料加入到搅拌机中。
2.3 搅拌过程控制搅拌机的搅拌过程由电机驱动,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可以实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
搅拌完成后,搅拌机会停止工作。
2.4 饲料的自动排料经过搅拌后的饲料会自动排出到相应的储料器中。
储料器具有传感器检测功能,当储料器中的饲料达到一定的容量时,会停止排料。
3. 设计方案的实现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的实现需要以下关键设备和技术:•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机进行搅拌操作•传感器:用于检测原料仓的余量和储料器的容量•控制器:用于控制搅拌机的工作流程和参数设定•自动加料机构:用于实现原料的自动加料•储料器:用于接收搅拌后的饲料4. 系统设计和安装自动喂料搅拌机方案的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1 机械结构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操作流程,设计适合的机械结构,包括搅拌机的外形尺寸、原料仓和储料器的容量,以及加料机构的位置等。
4.2 电气控制设计根据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传感器连接和数据传输等。
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4.3 系统安装和调试根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饲料粉碎机的自动上料与搅拌设计.

饲料粉碎机的自动上料与搅拌设计摘要本设计是专为农村饲养户、小型饲养场、中小型配合饲料厂设计的小型配合饲料加工设备,集一次性小投资、经济实用、维修方便,不需特殊生产场地等优势。
可生产预混料能提高养殖场自动上料系统的安全方便性,在该上料系统中有配料系统和搅拌系统,改变以往养殖场以手动上料的方式,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自动化养殖!本设计主要利用电力拖动控制原理,设计出可靠安全且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的搅拌设备。
主要涉及了机械传动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采用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控制方式,实现玉米等饲料的输送与搅拌自动化转换,从而达到简单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拖动;自动上料系统;配料系统;搅拌系统1 绪论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的农业资源日趋减少,而对畜产品的需求却越来越多,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实施工厂化养殖,即以工业生产的方式,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为畜禽生长、发育提供各种适宜的均匀混合饲料的设备,使畜禽能更好的吸收混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发挥,从而达到高效生产畜产品的目的。
中国的工厂化养殖业近年得到很大发展,以养猪为例,较现代化的规模猪场全国已有近3000个,农民养殖专业户的规模也日趋扩大,条件虽比不上规模猪场,但也应算是工厂化养殖的雏形。
为了降低成本,一般猪场都自备饲料加工间,自行生产配合饲料。
从减少投入的角度出发,大部分猪场及养殖专业户选用的都是老式落后设备,粉碎与搅拌工序分开,其方法虽然可省些许钱,却耗时费力。
而本设计能减少劳动力,节约时间,达到省时省力。
1.2设计理念与原则本设计理念包含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设计理念,包括为养殖场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与有利于两客户采用最新的养殖场加料系统。
养殖技术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养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因此设计应有前瞻性。
其次是设计原则,其核心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考虑小型或农村养殖场的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问题。
具体包括畜牧系统工程原则、整体最优化原则、结构第一原则,配套组装原则和经济薄弱原则。
详解饲料厂饲料粉碎搅拌机流程工艺设计

详解饲料厂饲料粉碎搅拌机流程工艺设计来源:饲料粉碎搅拌机工艺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纳工作,不仅是技术性的工作,且是一项经济性的工作,同时还是一项艺术性的工作。
工艺设计范围主要包括主车间、各种库房直接或间接生产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工艺规范的选择、工序的确定、工艺参数的计算、工艺设备的选择、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工艺设备纵横剖面图绘制、工艺流程所得动力、蒸汽、通风除尘网络的计算及网络系统图的绘制、工序岗位操作人员安排、工艺操作程序的制定和程序控制方法的确定,以及设备、动力材料所需经费的概算。
如果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还需绘制楼层板洞眼图和预埋螺栓团。
一. 饲料粉碎搅拌机工艺设计时应邀守的原则(一)要充分考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最韧建设投资,以及对原脐的适应性、配方更换的灵活性和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品种等多方面综合因素,使工厂和社会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工艺沉程应流畅、完整而简单.不得出现工序重复。
除一般生产配合粉料的工艺过程外.根据需要,当生产特种饲料或预混合料时,应相应增加制粒、挤出膨化、液体添加、压片、压块、前处理等工艺过程。
(三)尽量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相工艺设备,以保证产量、质量和节约能耗。
设备选择时,尽可能采用系列化、标准化、零部件通用化的设备。
设备布置应蟹凑,减少占地面积,但又耍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便操作、维修和管理。
(四)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立对工作人员有利的工作条件,有效地治理噪声和粉尘,减轻劳动强度,有效的劳动保护条件,完善的防尘、防火、防爆、防震条件,保证安全生产。
(五)为保证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后序生产能力比前序能力大州一10%。
另外,为保证达到投资后的生产能力,设计的生产能力应比实际生产能力大15%一20%。
此外,饲料粉碎搅拌机在工艺设计中还耍注意以下具体事项:(I)不得粉碎的物料不进粉碎机。
(2)粉碎机出料采用负压一机械吸送。
(3)饼块料先用碎饼机租粉碎,后再用通用粉碎机粉碎(4)分批混合时,在混合机前后均应设置缓冲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粉碎机的自动上料与搅拌设计摘要本设计是专为农村饲养户、小型饲养场、中小型配合饲料厂设计的小型配合饲料加工设备,集一次性小投资、经济实用、维修方便,不需特殊生产场地等优势。
可生产预混料能提高养殖场自动上料系统的安全方便性,在该上料系统中有配料系统和搅拌系统,改变以往养殖场以手动上料的方式,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自动化养殖!本设计主要利用电力拖动控制原理,设计出可靠安全且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的搅拌设备。
主要涉及了机械传动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采用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控制方式,实现玉米等饲料的输送与搅拌自动化转换,从而达到简单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拖动;自动上料系统;配料系统;搅拌系统1 绪论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的农业资源日趋减少,而对畜产品的需求却越来越多,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实施工厂化养殖,即以工业生产的方式,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为畜禽生长、发育提供各种适宜的均匀混合饲料的设备,使畜禽能更好的吸收混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发挥,从而达到高效生产畜产品的目的。
中国的工厂化养殖业近年得到很大发展,以养猪为例,较现代化的规模猪场全国已有近3000个,农民养殖专业户的规模也日趋扩大,条件虽比不上规模猪场,但也应算是工厂化养殖的雏形。
为了降低成本,一般猪场都自备饲料加工间,自行生产配合饲料。
从减少投入的角度出发,大部分猪场及养殖专业户选用的都是老式落后设备,粉碎与搅拌工序分开,其方法虽然可省些许钱,却耗时费力。
而本设计能减少劳动力,节约时间,达到省时省力。
1.2设计理念与原则本设计理念包含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设计理念,包括为养殖场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与有利于两客户采用最新的养殖场加料系统。
养殖技术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养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因此设计应有前瞻性。
其次是设计原则,其核心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考虑小型或农村养殖场的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问题。
具体包括畜牧系统工程原则、整体最优化原则、结构第一原则,配套组装原则和经济薄弱原则。
很多小型养殖场,尤其是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客户都是从零开始的,因此必须提高起点,才有利于养殖场建设实施系统工程,包括保健工程、营养供应工程、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规划工程等。
1.3研究的内容本设计使用一种塑料搅拌叶片应用于饲料粉碎搅拌机,所述搅拌叶片是满面式螺旋搅拌叶片,因其为满面式,因此更能充分的使粉碎后的主料与辅料均匀混合在一起。
本设计的饲料粉碎搅拌机含有固定架、搅拌装置、粉碎装置和吸料装置,所述满面式塑料搅拌轴套装固定在搅拌仓壳体内,搅拌轴竖向安装在搅拌装置的壳体中央,并且其下端通过传动机构和搅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为满面式,其制造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其前后相邻的单元螺旋叶片不能通过插接结构连接。
整体结构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
在本设计自动上料采用电气化控制,由于电气化控制的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灵活通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所以电气化控制应用在在动上料系统是可行的,且电气化控制的成本下降功能又不断增强,所以,目前电气化控制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2 设计方案2.1设计思路图2.1饲料粉碎机流程图启动粉碎电机,吸料叶片工作,将主料从地面进料仓吸入粉碎仓进行粉碎。
粉碎后由下料通道进入搅拌仓,在辅料加料口可以加入其它原料,在搅拌仓中进行充分均匀混合搅拌,再由出料口出料。
2.2结构设计分析由于考虑到所粉碎的主要原料纯净度,本设计中在进料口外侧装磁铁以去除进料时夹杂的磁性物质,防止例如铁削等进入粉碎仓,致使粉碎仓和筛片损坏及加工主料的纯净度。
结构示意图如图2.21——进料通道2——粉碎仓3——电气控制箱4——筛片5——粉碎电机 7——搅拌仓 8——出料口 9——辅料加料口 10——输料仓 11——磁铁6——搅拌电机 12——搅拌轴图2.2饲料粉碎机结构示意图2.3电气原理分析1.主电路分析:搅拌系统电动机M2采用直接启动方式,由于其功率不大且根据电源容量在180KVA以上,电动机容量在7KW以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可直接启动的规定,因此搅拌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主要由KM2一个接触器控制其单向运转,由热继电器KH2承担其过载保护,由时间继电器KT2控制其起动时间。
粉碎系统电动机M1采用星--三角形降压启动,由于其功率较大为7.5KW,因此本设计采用降压启动,主要由KM1、KMY、KM△三个接触器控制其正常工作,由热继电器KH1对其进行过载保护,由时间继电器KT1控制其起动时间。
图2.3饲料粉碎机电路控制图2控制电路分析:(1)粉碎电动机M1的控制按下启动按钮SB1:接触器KM1吸合并自锁,KMY线圈得电,电动机接成星形降压启动,时间继电器KT1线圈得电,KT1常闭点延时断开,KMY线圈失电。
KT1常开点延时闭合,KM△线圈得电,KM△吸合并自锁,电动机接成三角形全压启动。
按下停止按钮SB2: KM1断电释放,M1停止运转。
(2)搅拌电动机M2的控制:按下启动按钮SB1:KT1线圈得电,KT1常开点延时吸合,自锁,KT2线圈得电,KT2常开点延时闭合,KM2常开点吸合并自锁,电动机启动正转;按下暂停按钮SB3:KM2线圈失电,KM2常开点断电释放,KT2常开点延时吸合,电动机M2停止运转。
3电器元件选择3.1电动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正确选择拖动生产机械的电动机是系统安全、经济、可靠和合理运行的重要保证。
正确合理的选择电动机的功率是很重要的。
因为如果电动机的功率选得过小,电动机将过载运行,使温度超过允许值,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甚至烧坏电动机;如果选得过大,虽然能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但由于电动机不在满载下运行,其用电效率和功率因数较低,电动机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电力浪费,并且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很不经济。
在该上料与粉碎系统中均由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拖动,因此我选用7.5KW笼形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经查表得其参数设计如下:型号:Y123M-4功率:7.5KW电流;19.7A转数:1440r/min效率:0.87功率因数:0.9适用电压:380V该搅拌系统中,所选电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由于该设计中对其功率要求不大,故选用3KW电动机;其参数设计如下:型号:Y100L2-4功率:3KW电流:5A转数:1440r/min效率:0.88功率因数:0.9适用电压:3803.2熔断器(1)低压熔断器简介:低压熔断器的作用是在线路中作短路保护,通常简称为熔断器。
短路是由于电气设备或导线的绝缘损坏而导致的一种电气故障。
使用时,熔断器应串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正常情况下,熔断器的熔体相当于一段导线;当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熔体能迅速熔断分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的作用。
熔断器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维护方便。
熔断器主要有熔体、安装熔体的熔管和熔座三部分组成。
熔体是熔断器的核心,常做成丝状、片状或栅状,制作熔体的材料根据受保护电路的要求而定。
熔管是熔体的保护外壳,在熔体熔断时兼有灭弧作用。
熔座是熔断器的底座,用于固定熔管和外接引线。
(2)熔断器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必须等于或大于线路的额定电压;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必须等于或大于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熔断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
对多台电动机的短路保护,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其中最大容量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的1.5~2.5倍,再加上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的总和,即:IRN≥(1.5~2.5)INmax+∑IN (3.1)IRN——熔体额定电流INmax——最大容量电动机的额定电流∑IN——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的总和根据已知粉碎电机参数得所选熔断器额定电流为:IRN≥(1.5~2.5)×19.7+5≧34.55~54.25查附录2后得所选熔断器型号为RC1-60/60型熔断器,其额定电流为60A额定电压为380V.3.3接触器1)接触器简介在电力拖动系统中,广泛应用一种自动切换电器——接触器来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
接触器是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与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
接触器不仅能实现远距离集中控制,而且操作频率高、控制容量大,并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工作家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元件之一。
交流接触器常用于远距离和分断电压至1140V、电流至630A的交流电路,以及频繁控制交流电动机。
其结构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弹簧和支架底座等部分组成。
接触器其原理是: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心,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
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
2)接触器的选择根据接触器所控制的负载性质选择接触器的类型。
本设计明显为交流负载,所以我选用交流接触器。
而根据主触头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所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的原则,所以我采用控制线路的电压(交流380V)。
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负载的额定电流。
即:PN⨯103(3.2) IC=KUN式中 K——经验系数,一般取1~1.4;PN——被控制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UN——被控制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IC ——接触器主触头电流,A;根据电动机参数得粉碎电机所用接触器主触头电流为: 7.5⨯103(3.3) IC1≧1.2⨯380≧ 16A搅拌电机所用接触器主触头电流为:IC23⨯103≥ 1.2⨯380≧6.5A当控制线路简单、使用电器较少时,可直接选用380V的电压作为接触器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
根据上述计算,查附录3后得,粉碎电机控制接触器型号为CJ10—20 参数为20A/380V;搅拌电机控制接触器型号为CJ10-10参数为 10A/380V。
3.4 继电器电器是一种根据输入信号(电量或非电量)的变化,来接通或分断小电流电路(如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电力拖动装置的电器。
1热继电器的选用: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短时过载是允许的,但如果长期过载,欠压运行或短相运行等都可能使电动机的电流超过其额定值,这样将引起电动机发热。
绕组温升超过额定温升,将损坏绕组的绝缘,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烧毁电动机绕组。
因此必须采取过载保护措施。
最常用的是利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是利用流过继电器的电流所产生的热效应而反时限动作的自动保护电器。
所谓反时限动作,是指电器的延时动作时间随通过电路电流的增加而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