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能治病 警惕四大误区
热敷与冷敷区别

热敷与冷敷的差别热敷冷敷,各有宜忌机遇不对,热敷火上加油热敷是人们熟知并且简单易行的理疗方法(详细做法见下文)。
常被应用于某些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软组织损害惹起的痛苦、早期还没有排脓的疖肿、淋奉承炎、眼部的麦粒肿、牙痛、关节炎和尿潴留等病症。
热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局部血管扩充,改良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有益于淤血和溢出液的汲取,拥有消肿、止痛、减少粘连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但热敷一定注意机遇。
对于诸如伤害、扭伤所造成的韧带扯破、肌肉和软组织外伤而言,假如刚受伤就用热敷,结果会适得其反。
热敷一定在伤后1~ 2 天才能进行。
早做冷敷,局部止痛消肿冷敷能够使血管缩短,减少局部充血,克制感觉神经,减少痛苦,缓解症状,有降温、止血、镇痛和消肿的作用。
冷敷应在受伤24 小时内进行。
受伤后越早开始越好。
很多读者来信提到一些电视现场直播体育比赛的场面:救护人员向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喷药,倒地的运动员马上奇特地站了起来,又龙腾虎跃地参加比赛。
终究救护人员用的是什么灵丹灵药呢 ?本来,这些“奇观”就是经过“冷敷”创建出来的。
救护人员依据运动员的伤情,把化学致冷剂发射到急性扭伤、拉伤的部位,快速降低了局部组织的温度,经过这类”冷敷”的作用,一时达到止血、消肿、镇痛的目的。
自然,受伤的运动员能不管伤痞、奋力拼搏,与他们具备坚强的意志亲密有关。
冷敷热敷,怎样详细实行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湿”两种:①干冷敷法。
在橡胶制成的冰袋[ 或橡胶手套等代用品)中,装入半袋碎冰[ 或冰水或冷水) ,扎紧袋口后,在冰袋与皮肤之间用毛巾、布套等分开。
冷敷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 2 个小时,每次敷20 分钟,每天可效多次。
②湿冷敷法。
用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若有冰则放入冰块,没有冰则用新打上来的井水),轮番拿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
4~ 5 分钟改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 30分钟,每天可敷多次。
假如受伤的是手或脚,也能够直接把受伤的手或脚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出15 分钟。
如何正确使用热敷

如何正确使用热敷热敷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于缓解肌肉疼痛、舒缓身体不适和促进血液循环。
然而,使用热敷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安全且达到最佳效果。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热敷的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适当的热敷工具在使用热敷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热敷工具。
常见的热敷工具有热水袋、热敷贴和热毛巾等。
具体选择哪种工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是面部疼痛或疲劳,可以选择热毛巾;如果是肌肉或关节疼痛,热水袋或热敷贴可能更合适。
二、确定合适的温度热敷时,温度选择非常重要。
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烫伤或加重疼痛,温度过低则无法发挥热敷的效果。
一般来说,热敷的温度应在40℃左右,最好不要超过45℃。
可以用手测试温度,如果感到不舒服或灼热,就应该停止使用或降低温度。
三、保持适当的热敷时间热敷的时间也需要掌握好,一般情况下,每次热敷的时间应在15到20分钟之间。
如果需要延长热敷时间,可以采取间歇热敷的方式,即热敷15分钟,休息5分钟后继续热敷。
过长的热敷时间可能会导致皮肤烫伤或其他不适。
四、正确使用热敷贴热敷贴是一种方便实用的热敷工具,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应确保贴敷部位的皮肤干燥清洁,以免影响热敷效果。
其次,在使用热敷贴前,应将其放入微波炉或热水中加热,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时间进行加热。
最后,将加热好的热敷贴贴敷在疼痛部位,注意贴敷时不要太紧贴皮肤,以免热敷贴过热造成烫伤。
五、注意热敷的频次在使用热敷时,需要注意适当的频次。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热敷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3次,每次之间最好间隔2到3个小时。
频繁的热敷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或其他不适反应,因此需要控制好使用频率。
六、适用场景的热敷方法不同的部位和症状需要采用不同的热敷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热敷情景和对应的热敷方法:1. 面部疲劳:用温水浸湿毛巾,然后敷在面部,可以舒缓面部肌肉疲劳,放松神经。
2. 肌肉酸痛: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将其贴敷在酸痛的肌肉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热敷的作用与功效

热敷的作用与功效热敷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通过利用热能向人体部位传递热量,从而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等作用。
热敷可以使用很多种方法,包括热水袋、热毛巾、电热毯等,适用于许多疾病和不适症状的缓解,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从热敷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疗效与功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敷的基本原理热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向人体部位输入热能,改善这一区域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
当热能与人体接触时,热能被吸收,使局部温度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血液供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促进组织代谢的增加,加速废物的排除。
此外,热能的作用还可以减少组织的张力,促进肌肉的松弛,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热敷还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消除炎症、促进组织修复。
二、常见的疾病及使用热敷的方法1. 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颈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眼花等。
热敷对缓解颈椎病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在用热水浸湿的毛巾上,轻轻擦拭颈部,使颈部温暖起来。
或者使用热水袋,将热水袋放置在颈部,使颈部局部温度升高。
每次热敷的时间可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一般建议15-20分钟为宜。
每天可进行多次热敷,可以缓解颈椎病的疼痛、改善血液供应、促进颈部肌肉的放松。
2. 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腰痛、酸胀等。
热敷对缓解腰肌劳损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在用热水浸湿的毛巾上,轻轻擦拭腰部,使腰部温暖起来。
或者使用热水袋,将热水袋放置在腰部,使腰部局部温度升高。
每次热敷的时间可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一般建议15-20分钟为宜。
每天可进行多次热敷,可以缓解腰肌劳损的疼痛、改善血液供应、促进腰部肌肉的放松。
3. 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热敷对缓解关节炎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在用热水浸湿的毛巾上,轻轻擦拭关节部位,使关节部位温暖起来。
中药热敷疗法注意事项

中药热敷疗法注意事项中药在治疗疾病上,有很好效果,选择中药治疗疾病,也需要注意,这样的治疗方法比较慢,但是对调理身体中药有很好帮助,因此选择这样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很好治疗疾病,同时对自身各方面也有作用,那中药热敷疗法注意事项都有什么呢,也是有很多方面要注意的。
中药热敷疗法注意事项:中药乱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
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
还应注意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冷敷是一种常用的养生防病方法。
常用的冷敷法有干、湿两种。
一般情况下,干冷敷法不如湿冷敷法效果好,而在湿冷敷时如能加入适量中草药,则往往会事半功倍。
具体的方法是:首先将药水过滤,再将毛巾浸湿后拧干,然后在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纱布或涂抹凡士林,再用湿毛巾冷敷。
中药冷敷的用药冷敷眼部,缓解疲劳,明安。
可轻闭双眼进行冷敷。
此法对白内障、青光眼有辅助治疗作用。
运用此法时可配以桑叶、密蒙花、菊花、夜明砂、谷精草、金银花、鱼腥草等清热消炎的中草药,能起到清热明目的作用。
热敷小脑,健脑益智,缓解头晕。
可用菊花、远志、菖蒲、决明子、牛膝等中草药煎水,热敷脑门3—5 分钟,每天2—3 次,有健脑益智的功效,对老人常见的头晕、失眠、高血压等也有防治效果。
出现头痛的老人还可敷额头、太阳穴、颈、肩等部位,每天 3 次,每次20 分钟左右。
冷敷耳朵,改善循环,增进听力。
可用菖蒲、远志、郁金、丹参、白芷煎药水,交替重复热敷双耳,每天2 次。
此法能促进耳部、头部血液循环,对听力衰退、耳鸣有一定疗效。
冷敷脊椎,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可配以伸筋草、丹皮、续断、桂枝、砒霜、草乌、鹤顶红、泻药、麻黄煎药水,热敷脊椎,对这些都是中药热敷疗法注意事项,选择中药的时候,对这些都是要进行注意,这样对自身健康才不会有损害,中药治疗疾病的时候,饮食上也要注意,对油腻、辛辣食物要减少选择,这样对中药治疗疾病才不会有影响。
粗盐热敷的副作用,女性们一定要看好了

粗盐热敷的副作用,女性们一定要看好了
粗盐热敷来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方法已经很流行了,被很多人采用,但是医疗专家表示,这种做法也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比如女性月经量特别多的时候就要谨慎选择这种方法。
1、月经期也可以采用粗盐热敷,对痛经有一定的帮助。
不过如果月经量过多,最好还是暂停使用。
2、粗盐热敷只能缓解盆腔炎、输卵管粘连、痛经、宫寒等妇科疾病的症状,并不能彻底根治,所以粗盐热敷的同时,需要进行辅助疗效,也要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3、但是如果打算怀孕一定注意,排卵期后有可能受孕,如果继续用热敷会造成受精卵畸形,所以热敷最好是在月经期到排卵期前的这段日子。
4、这个热敷一定要注意,在急性损伤的24小时之内是不能热敷的。
其他没有禁忌的。
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5、但是热敷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如果皮肤有溃烂或者皮疹的患者禁用,准备要宝宝的女性不能使用,因为热敷会导致卵子畸形,应该错过排卵期,有高血压的患者不适合长时间热敷。
6、热敷对于输卵管堵塞或炎症的治疗是有帮助的,没有副作用。
排卵前热敷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温度不能过热,以免损伤皮肤。
但这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如果患有输卵管堵塞或炎症,建议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用药治疗。
7、要提醒大家的是,粗盐热敷只是能缓解各种病症,并不能治疗病症,因此不要将希望寄托在粗盐热敷身上,每天热敷15到20分钟,每天热敷1到2小时就可以了。
它不能代替药物或者是手术,因此当疾病发生的时候,一定不要延误病情,要及时治疗。
中医热敷知识点总结

中医热敷知识点总结热敷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给患者施加热源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热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医理论中也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
下面将对中医热敷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热敷的原理热敷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增加组织的温度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促进组织修复。
另外,热敷还可以促进神经传导,减少疼痛感。
此外,热敷还可以促进汗腺分泌,排出体内毒素。
因此,对于缓解肌肉疼痛、关节炎、神经痛等有着良好的效果。
2. 适宜症状中医认为,热敷适合于风寒湿痹,筋骨关节疼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症。
具体包括寒性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刺、腰肌劳损、跟腱炎、手足痹、腹痛腹泻等。
3. 热敷方法常见的热敷方法包括热水袋热敷、热毛巾热敷、草药熏蒸热敷等。
其中,热水袋热敷是最为常见的方法,适合于大面积的热敷,比如腰痛、关节炎等。
而热毛巾热敷则适合于局部热敷,比如肩颈部位。
草药熏蒸热敷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疗法,需要选用合适的中药材,进行蒸煮后再施加热敷。
选择合适的热敷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疗效。
4. 热敷的时间热敷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皮肤灼伤,时间过短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因此,在热敷时需要注意时间控制,严格遵守时间,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 热敷的注意事项热敷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需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烫伤。
在施行热敷时可以在皮肤表面加一层湿毛巾或者纱布,以防止直接接触热源。
其次,需要注意不要在睡前进行热敷,以免影响睡眠。
最后,孕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感冒发热等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热敷。
总而言之,中医热敷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施行时需要注意方法和时间,避免不良后果。
中医热敷在治疗各种疾病时有着重要的地位,相信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医热敷对哪些疾病有奇效

中医热敷对哪些疾病有奇效在中医传统疗法中,人们用得较多的分别有针灸、拔罐、刮痧、热敷等。
其中,热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而且见效较快,人们可以单纯利用其温热原理对穴位进行刺激,也可以将其温热与中药结合,使中药与温热的功效合二为一。
那么,中医热敷对哪些疾病有奇效呢?中医热敷有奇效可治6类疾病1、空调病夏天天气炎热,吹空调是常见之事,但如果吹空调时间过长或调的温度过低,人体就容易不同程度地出现头痛、乏力、鼻塞、困倦等身体症状,统称空调病。
想要缓解这些症状,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
对付空调病,可以热敷肚脐,以祛风散寒;如果出现打喷嚏、鼻塞现象,建议热敷命门穴与大椎;如果感到头痛,可以热敷太阳穴、列缺穴与风门穴,以通络止痛。
2、关节痛当身体受凉,出现血瘀不散、经脉闭塞现象时,人体关节就容易发生疼痛,此时建议利用热敷来祛寒通络。
可以将粗盐炒热后,把粗盐用布包包起来,再将热盐包放于疼痛的关节上,如果感到烫建议在疼痛关节放一条毛巾隔住,每次热敷的时间建议维持在20分钟左右。
3、痛经对于血瘀型痛经,可以用热敷来调理。
如果是气滞血瘀型的痛经,可以将云南白药与酒混合搅拌,再用棉纱布包好,用布料包裹热敷在小腹上,每日2~3次,每次5分钟左右,热敷5天,有助于散寒通络,止痛效果明显;如果是寒凝血瘀型痛经用吴茱萸药液热敷于小腹上,有助于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4、风寒感冒风寒感冒症状有鼻塞、流鼻涕、咳嗽、浑身酸痛等,风寒感冒患者除了要注意保暖、服用药物外,还可以通过热敷来辅助治疗。
风寒感冒来临时,建议热敷大椎穴,以祛除体内寒气。
5、落枕睡觉落枕容易引起颈部疼痛,使人活动不方便,影响生活质量。
落枕时,建议用醋热敷大椎穴和颈部疼痛处,以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可以将醋进行加热,然后再用纱布蘸取热醋敷于疼痛处即可。
6、拉肚子夏天空调吹太多或不注意保暖,身体就特别容易受凉,引起腹泻、腹痛等现象。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泻现象,建议热敷神阙穴。
中药热敷治疗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上置浸泡药液的毛巾进 行蒸 煮。热敷时暴露患者治疗部 位 , 底层置隔离防水 塑料 纸 , 上置 4层蒸 煮过 得浸 中药液 的毛 巾, 按治疗部位 需要 折成 方形 或长 条形敷 于患 部或 包裹 患 处, 治疗周期 1 0—1 8 d , 每l 0— 2 0 a r i n更换毛 巾 1次 , 共更换
收稿 日期 : 2 肌细胞 内 J , 在 内外 环境 的胰 岛素刺激 下 , 可转运 至
心肌细胞膜表面参 与 葡萄糖转 运。2型糖 尿病 心肌 细胞 发 生胰岛素抵抗时 , 胰 岛素信号通 路发生 障碍 , G L U T 4转位 至 细胞膜减少 , 心 肌 细 胞 对 葡 萄糖 的 摄 取 和 利 用 减 少 , 因 此 出 现心功能 异 常。本 实验 结果 表 明御 糖 丸 能 提 高模 型 大 鼠 G L U T 4表达水 平 , 说 明该 药 能 加强 葡 萄糖 的利 用 和摄 取 。
学科分类代码 : 3 3 0
中药热敷疗法又称 为中药蒸煮 疗法 、 中药熏蒸 疗法 、 药
透疗法 , 热雾疗 法等 。中药热敷是 中医骨伤科常用 的治疗方 法之一 , 具有通经活络 、 清热解毒 、 活血 化瘀 等作用 。通过对 我科 2 0 1 2年 1 1 月至 2 0 1 3年 8月 4 9 6例患者在中药热敷过程 中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问题进 行分 析并 提出相应 的护理对策 。
・
l 5 0・
哈尔滨 医药 2 0 1 4年第 3 4卷第 2期
中药 热敷 治 疗安 全 问题 分析 及 对 策
徐 宗 琼
( 贵 阳市 南 明区人 民 医院 ,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2 )
[ 中图分类号] R 文章编码 : 1 0 0 1 — 8 1 3 1 ( 2 0 1 4 ) 0 2— 0 1 5 0— 0 2 [ 文献标识 码] B
热敷注意事项

热敷注意事项热敷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提供局部的热力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
然而,如果热敷的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皮肤烫伤、疼痛加重或其他不良反应。
下面是热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选择适当的热敷方式和温度。
热敷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者电热垫等工具。
在选择工具时,要确保其表面平整、无漏电和温度控制功能正常。
温度应该适中,一般在40℃左右。
太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皮肤烫伤,太低的温度则可能无法产生理想的热敷效果。
其次,进行热敷前要清洗双手和热敷区域。
这是为了避免细菌和灰尘等污染物进入皮肤,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选择一个相对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在热敷时分散注意力。
热敷时间也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每次热敷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每天可进行2-3次。
过长或过频的热敷时间可能会导致皮肤受伤或炎症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热敷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过度或其他不适症状。
此外,在热敷过程中需保持适当的体位。
例如,如果进行腹部热敷,应选择平躺的姿势,避免压迫到脏器或影响胃肠功能。
对于其他部位的热敷,也应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过度用力或造成不适。
最后,热敷后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休息和康复。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并不能治疗病根。
因此,热敷后应继续按医嘱进行适当的休息和理疗,避免过度劳累或恶化病情。
总之,热敷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但使用时需注意正确的热敷方式和温度、保持清洁和舒适的环境、控制热敷时间和姿势,并配合适当的休息和康复措施。
只有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热敷才能发挥最大的疗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为啥要做热敷的原理

为啥要做热敷的原理热敷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许多疾病和伤痛的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热敷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向患处施加适当的热量,通过改变局部温度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放松肌肉。
下面将从生理学角度详细阐述热敷的原理。
1. 促进血液循环:热敷能够扩张血管,使血管壁放松,从而增加血管的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
当热被施加到皮肤上时,热刺激能够通过神经末梢传递给血管,引起血管扩张。
血管扩张后,血管内的血液流速加快,血液供应也会增加,从而帮助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到达疾病部位,促进炎症的消退和组织修复。
2. 缓解疼痛:热敷能够通过多个机制缓解疼痛。
首先,热敷能够阻断痛觉传导,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到大脑。
热被施加到局部后,会引起大脑对热刺激的注意力转移,使人们对热刺激的注意力集中在热刺激上,从而减少对疼痛的敏感度。
其次,热敷还能够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放松肌肉,减少对疼痛的刺激。
此外,热敷还能够增加机体对胶质物质的产生,减轻疼痛。
3. 促进组织修复:热敷能够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组织修复能力。
热能的施加能够提高细胞内酶的活性,促进细胞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加快细胞新陈代谢过程。
此外,热敷还会促进组织内的微循环,增加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加速组织修复的过程。
4. 放松肌肉:热敷能够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疼痛和肌肉痉挛。
当热被施加到肌肉组织时,热刺激能够使肌肉纤维放松,增加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
此外,热敷还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组织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减少肌肉疼痛和痉挛。
总的来说,热敷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局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放松肌肉。
热敷能够通过扩张血管、阻断痛觉传导、增加细胞新陈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以及调节肌肉张力,发挥其治疗作用。
热敷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许多疾病和伤害的恢复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然而,在使用热敷时,我们仍然要注意温度的适宜性和时间的控制,以免造成皮肤烫伤或其他副作用。
一条热毛巾,敷走十种病

原来一条热毛巾能顶半个老中医俗话说:“一条热毛巾,敷走十种病”老中医们讲“温则通,通则不痛”。
热敷简单实用,但也有相应的要点需要掌握。
如果方法得当,以下10种不适就可以通过热敷得到缓解。
热敷要点选择洁净的毛巾,在40—45摄氏度中的热水中浸泡,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接触皮肤时应无灼痛感。
最好在患处盖一层干净的布或棉垫。
一般每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最好交替使用。
每次热敷时间15—20分钟,每天敷3—4次。
1 缓解眼疲劳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 预防耳聋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3 改善头晕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4 治落枕轻微落枕可用热毛巾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
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5 防治颈椎病早期颈椎病症状,如脖子发硬、酸痛或受凉后出现轻微疼痛,可用毛巾热敷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预防颈椎病。
6 缓解慢性腰椎疼痛腰椎疼痛用毛巾热敷,可缓解局部症状,如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7 缓解臀部疼痛臀部肌肉僵硬伴有轻微的钝痛、酸胀痛,可平躺用毛巾热敷疼痛部位,可缓解症状。
8 治疗痛经或寒性腹痛女性痛经或因受凉导致的腹痛,可用毛巾热敷,能起到化淤、理气止痛的功效。
9 跌打损伤运动损伤应激期不能进行热敷,可在损伤发生2—3天,如不出血也无肿胀,此时可用热毛巾热敷缓解症状。
10 去打针造成的硬结轻轻敷在打针后起硬结的部位,每次30分钟,边热敷边揉,以促进硬结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
花样热敷,效果明显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也可以试试以下两种“花样热敷法”,对症下药,效果会更好。
1 热盐敷主要是针对虚寒性疼痛。
受寒或平时体质较弱的人可用此法。
受风、寒、湿等刺激后,经络不通,导致身体多个部位和器官疼痛,尤其是颈肩腰腿痛。
跳出“热敷”的误区

跳出“热敷”的误区我们看待世界和他人,惯常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也加以用自己平常生活中的经验来帮助判断。
这就好比有人以黄连为甜,有人以蜜糖为苦,不同视角不同生活,所以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也是大相径庭。
在生活中很常见的热敷,腰扭了热毛巾敷一敷、肚子痛热水袋敷一敷、脚扭了也要敷一敷,这几乎成了日常处理病痛必不可少的步骤。
其实大多数人这么做,不无道理,因为真正在处理损伤的时候,热敷对人体的感受要好,因为在敷的同时会感觉很舒服。
事实上,热敷并非包治百病的良方,甚至还可能加重病痛!尤其对于运动损伤的朋友,热敷是最常见的误区。
冰敷的原理受伤是一个小血管破裂,局部组织出血、炎症、水肿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受伤后会感到疼痛、摸到肿块的主要原因。
进行热敷就相当于给局部皮肤一个信号:现在外面太热了,我要开启散热模式!于是局部的毛细血管开始扩张,增大流速,以便让热量更快的散到体外。
与此相伴随的,毛细血管壁孔隙增大会让水分子和炎症分子有了“出走”的机会,它们从毛细血管内逃到组织中,让局部组织的炎症与水肿症状更加严重,大大延缓了恢复时间。
所以,在创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微循环障碍以及由其继发的组织损伤反应并不明显。
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
所以冰敷要尽早,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样,早期合理的冰敷就可以达到减低组织创伤程度和加快组织修复的目的。
每次 10-20 分钟,每天 3 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冰水混合物敷在伤处,以免冻伤。
虽然冰敷要趁早,但实际的临床经验是:只要肿了就可以冰敷,3-4个月伸直更长时间以后肿了都适合,因为它消肿止疼的作用非常好。
冰敷袋冰水混合物最好(大家可以理解为就像肯德基里面售卖的“冰饮料”那样),其次是例如冰棒、化学性冰袋、冷水等等。
取一些用冰格或者其它方法冻成的冰块,放入塑料袋中(不应漏水,可以用双层塑料袋)加入适量的凉水,制成冰水混合物(温度基本保持在零度,容易控制,又不易引起冻伤)放在疼痛或者肿胀的部位,每次20-30分钟就足够了。
热敷的应用原理

热敷的应用原理什么是热敷?热敷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向人体施加热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痉挛和改善组织的恢复速度。
通常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保温巾等物品来进行热敷。
热敷的原理热敷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循环的改善:当局部温度升高时,血管会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血液中富含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加强血液循环可以将这些物质迅速提供到需要修复和康复的组织区域。
2.促进新陈代谢:热敷可以加速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帮助组织恢复。
3.镇痛作用:高温可以刺激皮肤表面的温感受器,使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物质,从而减轻疼痛感。
4.肌肉松弛:热敷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和紧张。
热敷的适用症和禁忌症适用症热敷常用于以下症状和情况:•肌肉痉挛:热敷可以松弛肌肉,缓解痉挛状况。
•关节疼痛:热敷可以舒缓关节周围的肌肉和组织,缓解炎症和疼痛。
•经前不适:热敷可以缓解经前不适症状,如腹痛和腰酸背痛等。
•创伤恢复:热敷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改善创伤的康复速度。
禁忌症尽管热敷有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包括:•急性创伤:对于急性创伤,如扭伤、骨折等,热敷会增加局部炎症和肿胀,不适宜热敷。
•高热和感染:对于有发热或感染的部位,热敷可能会加剧感染病情,应避免进行热敷。
•皮肤损伤:受损的皮肤如溃疡、烫伤、破损等,不适宜进行热敷,以免加重损伤。
•神经损伤:对于有神经损伤的部位,热敷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疼痛和损伤,应避免热敷。
热敷的注意事项要确保进行热敷时注意以下事项:1.温度控制:使用合适的温度进行热敷,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
2.时间控制:热敷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避免过长时间的热敷,以免对皮肤和组织造成伤害。
3.适用部位: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热敷,避免和敏感区域接触。
4.使用物品的清洁:确保热敷使用的物品干净和卫生,以免引发感染。
5.遵循医嘱: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儿童、孕妇等,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避免不当热敷。
冷热敷各有作用与禁忌

冷热敷各有作用与禁忌作者:赵琬仪来源:《幸福家庭》2018年第07期到底什么时候该敷热毛巾,什么时候要用冷水敷?马光保健集团中医师黄培荣说,冷疗作用在于止血、止痛、控制炎症扩散,而热疗则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痛觉神经的反应。
肌肉关节酸痛,有人建议热敷舒缓不适,但这些情况应该是冷敷。
到底什么时候该敷热毛巾,什么时候要用冷水敷?受访的马光保健集团中医师黄培荣说,冷疗作用在于止血、止痛、控制炎症扩散,而热疗则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痛觉神经的反应。
掌握两者的原理,才好对症用施温。
运动肌肉拉伤,或跌倒摔伤,应正确运用冷热物理治疗方法。
一般而言,摔傷或者扭伤24小时前可用冰敷,24小时后可以热敷,热疗的温度应在摄氏60℃~70℃之间,避免烫伤。
冷敷减少血肿热敷消瘀血黄医师说:“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所以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后再行热敷可加速消散外围的瘀血。
”黄医师指出,冷疗具有止血、止痛、控制炎症扩散及降温的四大功效。
例如鼻出血,冷疗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初期,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突然扭伤关节、烫伤,冷疗能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疼痛。
出现红眼症,冷疗可控制炎症扩散,减低细菌活力。
当然,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这是许多人体验过的。
热疗则通过热温使局部血管扩张循环加快,促进毒素排出,也能舒缓痛觉神经感应,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不是人人皆适宜黄培荣医师: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
黄医师说,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当身体出现小疼痛时可以采用热敷,热敷疗法是一种比较好的物理治疗。
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散瘀消炎。
如果用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来活血消肿止痛。
不过,冷热疗看似任何人有需要时可活学活用,但各有禁忌,不是人人适宜。
黄医师提醒,婴幼儿、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耐受力弱,较不敏感,应慎用热疗。
五类疾病莫热敷

五类疾病莫热敷引言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本篇文章将介绍五类疾病,这些疾病不适合使用热敷疗法。
1. 发热病症发热是机体对外界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但在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已经升高,此时再使用热敷会使体温继续上升,可能增加发生高热的风险。
因此,对于发热病症,我们一般不建议使用热敷,而应该选择退热药物、洗凉水澡等方式来降低体温。
2. 外伤初期在出现创伤性损伤、骨折或扭伤等情况下,热敷会导致血管扩张,增加出血和肿胀的风险。
在外伤初期应该采取冷敷的方式,通过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冷敷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2-3小时重复一次,直到疼痛和肿胀明显减轻之后可以改用温热敷。
3.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
在感染过程中,体内已经存在病原体,故热敷会使得病原体扩散的速度加快,延长疾病的恢复时间。
相反,冷敷能够降低发炎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感染性疾病中,不宜使用热敷。
4. 并发症风险较高的疾病某些疾病本身会伴随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
在这些疾病中,热敷会导致血管扩张,增加心脏负荷,可能引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加重,甚至诱发心脏病发作。
因此,在存在并发症风险的疾病中,使用热敷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5. 严重疼痛的疾病严重疼痛的疾病如肾结石、胆结石等,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这些疾病中,热敷会诱发或加重疼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热敷并不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相反,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采取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来缓解疼痛。
结论热敷是一种常用的物理疗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然而,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适合使用热敷。
对于发热病症、外伤初期、感染性疾病、并发症风险较高的疾病以及严重疼痛的疾病,我们应该避免使用热敷,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热敷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热敷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热敷是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局部,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解痉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温热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有解除疼痛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深部组织充血;对老年人、婴幼儿、体温过低、末梢循环不良者,可用热敷进行保暖,使患者舒适。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烫伤、肿胀加重、炎症扩散等,应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烫伤1.发生原因(1)可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局部烫伤。
热敷器具与皮肤直接接触或用太薄的布包裹热敷器具与皮肤相隔,特别是使用玻璃瓶装热水,其导热效果更易发生烫伤。
(2)末梢循环不良者、老人、小孩、知觉迟钝者、麻醉未清醒者和昏迷患者感知反应差,由于患者肢体移动后不经意接触热敷器具,容易导致局部烫伤。
(3)热敷器具漏水至烫伤。
2.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发红工,疼痛、出现水疱。
3.预防(1)治疗中应向患者解释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保证热疗安全。
(2)根据患者的体质状态、局部组织对热的耐受力不同,选择适宜的水温,一般在60℃~70℃,用于解痉、镇痛时,不超过30分钟,用于保暖时应保持水温。
末梢循环不良者、老人、小孩、知觉迟钝者、麻醉未清醒者和昏迷患者感知反应差患者不超过50℃。
(3)检查热敷器具的完好性,防漏水烫伤皮肤。
热敷器切不可直接触皮肤,应隔一层毛毯或外包一层厚毛巾。
热水灌入1/2~2/3容量,驱尽袋中空气,塞紧袋盖或袋塞,检查有无漏水。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热疗过程严密观察皮肤及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检查皮肤,如有皮肤发红,及时给予处理,避免烫伤的发生。
4.处理流程患者皮肤烫伤→立即停止热敷→评估烫伤程度→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给予局部用药→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肿胀加重、炎症扩散1.发生原因对热敷的适应掌握不当,如软组织扭伤国、挫伤早期,48小时内热疗,加重出血和肿胀;化疗药物外漏后误用热敷致使发生皮肤大面积坏死;鼻周围三角区感染用热后,因颅内海绵窦相通的面前静脉血管内有无静脉瓣,使血管扩张而导致炎症扩散至脑部等。
热敷治病 简单易行

热敷治病简单易行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敷疗法,简单易行,主要用于关节痛、风寒感冒等常见病。
【总页数】1页(P52-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
【相关文献】
1.毛巾热敷巧治病 [J], ;
2.毛巾热敷巧治病 [J], 王延群
3.用恒温护膝热敷法与热水袋热敷法对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对比[J], 段晓云;曾涛
4.热敷能治病,警惕四大误区 [J],
5.自制艾盐热敷包热敷联合康复操在妇科腹腔镜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作用 [J], 胡敏; 冯惠芹; 温美玲; 帅建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敷赶走6种病

热敷赶走6种病
綦城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落枕了,用热毛巾敷敷脖子;肚子疼,用热水袋暖暖肚子;着凉头痛了,用热毛巾敷在头上……这些方法,我们在居家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而且总能缓解病情.热敷在家庭保健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中医理论中,寒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抗击它最好的方法无疑就是"热".究其原理,热敷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速度,使毛孔增大,增强抵抗力,起到防病的作用.通过提升患部温度,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起到治病的作用.它还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綦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热敷袋热敷治疗颈椎病80例 [J], 张秀真;王凤成;惠艳
2.热敷一下,赶走疲劳与酸痛 [J], 付国兵;刘杨
3.热敷一下,赶走疲劳与酸痛 [J], 付国兵;刘杨杨
4.六招赶走“冰箱病” [J],
5.如何留住暖意赶走病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敷能治病警惕四大误区
*导读:虚寒体质者的慢性腹泻可使用干姜、补骨脂、桑螵蛸各5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取汁热敷肚脐周围,每天敷20~30分钟左右。
热的药渣也可以用来热敷。
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敷疗法,主要用于关节痛、风寒感冒、痛经、空调病等常见病。
热敷疗法的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单纯利用其温热作用,二是在相关穴位处进行中药热敷,使温通作用和中药的功效合二为一。
热敷疗法简单易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家就可以做。
*善治寒性病症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
人们很早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消除和缓解疼痛。
全毅红介绍,热敷尤其适宜治疗各种寒性病症。
关节痛。
关节疼痛主要是由于受凉或者血瘀,经脉闭阻不通所致,采用热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将粗盐放入锅中炒热,直到烫手即可。
把炒热的粗盐用布包起来。
然后把粗盐热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
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空调病。
三伏天吹空调时间过久或温度过低,人体容易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四肢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对于这些症状,都可以用热敷疗法来缓解。
首选热敷神阙穴(即肚脐),祛风散
寒,温中健脾。
如果头痛、头晕可以敷太阳穴、风门穴(第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列缺穴(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食指尖所指的凹陷处),可起到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如果出现鼻塞、打喷嚏,可以热敷大椎、命门穴(位于后腰与肚脐眼相对的位置),待额头微微出汗即可。
风寒感冒。
热敷大椎穴有利于祛除体内寒气,解表发汗,以达到治疗风寒感冒的目的。
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属于督脉穴位。
督脉统领一身的阳气,为阳脉之海。
热敷时以感觉微微发烫为宜,最好是晚上睡觉前进行,一般热敷20分钟左右。
对于感冒伴有咳嗽者,可加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定喘(大椎穴左右旁开半横指)等穴位。
热敷后要注意保暖,以免寒气入侵。
拉肚子。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
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落枕。
落枕所致的颈部疼痛、转动不灵活,可以用醋热敷大椎穴和颈部疼痛处。
落枕是风寒之邪侵袭,经络闭阻不通,或者扭伤及气滞血瘀所造成的,用醋热敷可起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取适量食醋,加热到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浸蘸热醋敷于患处,同时慢慢活动颈部,每次大约30分钟,每日2~3次。
痛经。
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型痛经可用中药热敷来治疗。
寒凝血瘀型痛经用吴茱萸药液热敷小腹,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目的。
气滞血瘀型痛经取云南白药用酒调糊,用棉纱布包好,再用热水袋包裹热敷在小腹,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连敷3~5天,起到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加上盐和药疗效更明显
热水敷和热沙敷是单纯利用其热度进行治疗,此外还有热盐敷、药物热敷等,温热作用加药物疗效,效果更明显。
热盐敷。
主要是针对虚寒性疼痛。
受寒或平时体质较弱,受风、寒、湿等刺激后,经络不通,可表现为身体多个部位和器官的疼痛,尤其是颈肩腰腿痛。
中医认为,五味中的“咸”味入肾经,“肾主骨”。
炒热的盐除了具有温热的作用,还在于它入肾经,因此对三伏天吹空调造成的颈部或腰腿疼痛,以及受寒引起的关节痛,可采取热盐敷。
药物热敷。
通过中医辨证用药,选取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止痛效果的中药,用煎煮的药液来治疗一些寒性病症和疼痛,效果更好。
临床上是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来完成热敷。
李彩芬介绍,她曾接收过一个三十来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重症女患者,经诊断,决定采取针灸等常规治疗手段,并辅以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针对这名患者的情况,我主要选取细辛、艾叶等温热性质的药,配伍独活等温经通络的药,以及桃仁等活血化瘀类药,使用煎煮的药汤热敷。
经过每周三次治疗,三个月后她奇迹
般地直起腰来了。
”
医生建议,轻症患者可以自己在家熬药做热敷,不过严重的还是要由中医辨证开方,使用特定药物,并配合其他治疗。
另外,虚寒体质者的慢性腹泻可使用干姜、补骨脂、桑螵蛸各5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取汁热敷肚脐周围,每天敷20~30分钟左右。
热的药渣也可以用来热敷。
*四大误区要当心
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采取热敷疗法。
热敷也有禁忌症。
自己在家做热敷时尤其要注意。
不是人人都适合热敷。
皮肤感觉不敏感或异常的人群,如老人、小孩、糖尿病伴有神经病变及中风患者,不宜盲目热敷。
如果需要热敷,则一定要注意控制温度,否则很容易烫伤。
不是任何情况都能热敷。
皮肤有溃烂或皮肤病者,要避免在皮损表面进行热敷,以防感染或刺激皮肤病,加重症状。
另外,扭伤、拉伤等急性软组织损伤初期,皮下有瘀血,24~48小时之内是不宜热敷的,否则会加重局部肿胀。
不是什么病都适合热敷。
热敷主要是针对寒性病症,所以温热病症的患者不宜热敷。
这类人群常表现为容易上火,特别怕热,或伴有口臭、便秘,女性还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等。
热敷绝非越热越好。
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通常40~50摄氏度即可,热敷20分钟左右。
如果在皮肤比较娇嫩的部位热敷,温度需要再低一些。
同时,要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部位热敷,
否则也易造成烫伤,最常见的就是热水袋使用不当导致皮肤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