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之牛顿运动定律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题的能力.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 定律
2.本章复习关注两点: (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历程、牛顿运动 定律、惯性、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规律的理解和辨析.
(2)以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关的命题
背景,考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际问
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考点阐释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 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考点阐释
不同点
(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 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 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
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 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
答案 解析
的惯性不变,选项D错误.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题组设计
3.(2014·高考北京卷)伽利略创造的
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
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答案 解析 图片显/隐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点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牛顿运动定律》高三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高三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高三复习[知识精髓]1、基本概念。

惯性;质量和重力;力学单位制(1)惯性物体具有的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外界条件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质量和重力区别:定义;矢、标量;测量工具和单位。

联系:G=mg(3)力学单位制力学中的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力学中的导出单位:米/秒、米/秒2、牛顿在计算中注意单位的统一。

2、基本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前半句明确提出惯性的概念,后半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合=ma或ΣF=maa和ΣF之间为瞬时关系,因此,a可以突变,而速度v的变化需要时间。

适用范围:宏观物体,低速运动。

在高中阶段,注意选取地面、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3)牛顿第三定律(见“力物体的平衡”部分)3、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相互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加速度,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4、超重、失重以升降机为例,设升降机的水平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升降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N-mg=ma,则N=m(g+a),N>mg,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当升降机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mg-N=ma,则N=m(g-a),N<mg,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高三物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

高三物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

分析瞬时加速度问题,主要抓住 1.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列出相应的规律方程. 2.紧抓轻绳模型中的弹力可以突变、轻弹簧模型中的弹力不能突变这个力学特征.
1-1 如图3-3-5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 上叠放着两物块A、B,A、B的质量均为2 kg,它们处于 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 N,方向竖直向下的 力施加在物块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 =10 m/s2)( ) A.10 N B.20 N C.25 N D.30 N 解析:对AB整体分析,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 弹力等于整体AB的重力,当施加力F的瞬时,弹力在瞬间 不变,故A、B所受合力为10 N,则a=F合/(2m)=2.5 m/s2,后隔离A物块受力分析,得F+mg-FN=ma,解 得FN=25 N,所以A对B的压力大小也等于25 N. 答案:C
2.“极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 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叫临界状态.相应的待求物理量的值叫临界 值.利用临界值来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是一种很有用的思考途径,也可 以说是利用临界条件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满足临界值的条 件,准确地分析物理过程,进行求解.
解析:当A、B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力F最大,此时,对于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A= =μg,对于A、B整体,加速度a=aA=μ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3ma=3μmg. 答案:C
【例3】如图3-3-8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 质量为m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1)当卡车以a1= g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 mg,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当卡车的加速度a2=g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1)卡车和A的加速度一致.由图知绳的拉力 的分力使A产生了加速度,故有: mgcos α=m· g, 解得cosα= ,sin α= . 设地面对A的弹力为FN,则有 FN=mg- mg·sin α= 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地面的压力为 mg. (2)设地面对A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a0, 则a0=g·cot α= g,故当a2=g>a0时,物体已飘 起,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mg,则由三角形知识可 知,拉力F2= 答案:(1) mg (2)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的学习在高三阶段达到了一个综合和深化的程度,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系统地梳理和掌握物理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三物理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为 F = ma 。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超重与失重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3、共点力的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即 F 合= 0 。

4、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 k1 + E p1 = E k2 + E p2 。

5、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 m 1 v 1 + m 2 v 2 = m 1 v 1' + m 2 v 2' 。

二、热学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表达式为△ U = Q + W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三、电学1、电场电场强度: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式为E =F /q 。

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假想曲线,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梳理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从现在起为止。

理解要点:(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功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归纳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究其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音速)又根据加速度定义:,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动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其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在于”,也不能说“力是改变角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原先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光束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九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波义耳卡文迪什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压强成正比,跟物体的可靠性成反比。

公式F=ma.理解要点:(1)牛顿第二定律矛盾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更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法则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压强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2.(5)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

可以以某一个物体为对象,也可以以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为对象。

新人教高三物理专题复习03力和运动+牛顿运动定律

新人教高三物理专题复习03力和运动+牛顿运动定律

新人教高三物理专题复习03:力和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一、例题精析【例1】一斜面AB 长为5m ,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 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 点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63,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 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g 取10 m/s 2)解析: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块受重力mg 、斜面支持力N 、摩擦力f ,垂直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得:mg cos30°=N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30°-f =ma又f =μN由以上三式解得a =2.5m/s 2 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 点时的速度:==as v B 25m/s 运动时间:22==as t s 题后反思:以斜面上物体的运动为背景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是常见的题型之一,熟练掌握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求解加速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2】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 叠放在长方体物块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2kg ,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 =1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 的过程中,则( )A .当拉力F <12N 时,两物块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块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块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块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但AB 间存在静摩擦力,其中A 对B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先以B 为研究对象,B 水平方向受摩擦力f=m B a ,当f 为最大静摩擦力时,B 的最大加速度为6212===B A m gm a μm/s 2;再以AB 整体为研究对象,能使AB 一起匀加速运动所施加的最大外力F m =(m A +m B )a =48N 。

由题给条件,F 从10N 开始逐渐增加到45N 的过程中,AB 将始终保持相对静止而一起匀加速运动。

高三第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

高三第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金版新学案》
第三章
夯实 双基
考向 聚焦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梳理
基础自测
牛顿第三定律
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方法 荟萃 考能 提升
《金版新学案》
纠正错误 减少失分
知能演练
导航页 结束放映 结束放映
考向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考向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 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 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 或消失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考向三 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纠正错误 减少失分——纠错是成功的秘诀 纠错只需要将自己错的题记下来,找出错的原因, 做出正确的答案. 1.纠错一般为三大类 (1)纠知识性错误,如 ①概念理解不透彻而出错 ②知识应用类错误 (2)纠逻辑性错误 如:盲目套用现成结论出错 (3)纠思维性错误 如:不能构建正确的物理模 型而出错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三物理必修三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课程,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力的概念及其作用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保持匀速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动能和功的关系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公式为:E=1/2mv²,其中E表示动能,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能。

功的计算公式为:W=F·S·cosθ,其中W表示功,F为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描述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工的情况下,物体机械能保持不变的原理。

机械能是指一个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即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的典型应用是自由落体和弹性碰撞问题。

五、功率和机械效率功率是衡量做功速度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数量。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t表示时间。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率与机械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

本文对高三物理必修三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复习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加油!。

高三第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

高三第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质量和重力均可忽略不计,同一根绳、线、弹
F2
F1
F1
A mAg F1
《金版新学案》
A
B
B
mAg F1
mB g
返回导航页
m Bg
结束放映
A球
线 断 前 线 断 后 线 断 前
B球
线 断 后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绳”或“线”类
只能承受拉力,不 能承受压力 将绳和线看做理想 不同 化模型时,无论受 力多大(在它的限度 内),绳和线的长度 不变.绳和线的张 力可以发生突变
“弹簧”或“橡皮绳”类
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 承受压力;橡皮绳只能承 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 时,其形变较大,形变 恢复需经过一段时间, 所以弹簧和橡皮绳的弹 力不可以突变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考向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分析 物体所受的外力F与其所产生的加速度a具有瞬时对应 关系,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
《金版新学案》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考向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2.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关系
(1)加速度与力有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随力的变化 而变化. (2)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变大, 速度变化快. (3)速度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 定的,二者同向速度增加,反向则速度减小.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6篇篇1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牛顿三大定律。

要掌握牛顿定律的表述、适用范围以及数学表达。

2. 动量与冲量:动量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

要理解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功与功率: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要掌握功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等。

要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电磁学1. 静电场:要掌握静电场的性质,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的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稳恒电流:要理解电流的形成条件,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规律,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 磁场与电磁感应:要掌握磁场的性质,理解洛伦兹力、安培力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基本概念,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交流电与电磁振荡:要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有效值、功率等基本概念。

同时,要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产生过程,掌握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的区别和特点。

三、光学与近代物理1. 几何光学:要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衍射等。

同时,要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和特点。

2. 物理光学:要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物理现象及其原理。

同时,要了解激光的产生和应用,以及光的偏振现象。

3. 近代物理: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时间、长度和质量等物理概念的变化规律。

同时,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论,如光的量子性、原子和分子的量子结构等。

四、实验与探究高三物理学习过程中涉及多个实验和探究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结

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结

高三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

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 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 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名师讲解】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三 牛顿运动定律(44张PPT)

【名师讲解】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三 牛顿运动定律(44张PPT)

③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
关系:
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保持不变; 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随之变化.同时注意它们虽有因果关系,
但无先后之分,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④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能独立的使物体产生 加速度;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x方向的合外力产生x
【练习1】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 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D ) A.mg/3 B.2mg C.mg D.4mg/3
【练习2】 (教学案第79页针对练习3 )如图所示,质 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 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求人所受的支 持力和摩擦力.
1 1 1 1 3 1 2
三、考纲解读
牛顿定律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对这部分内容 的考查非常灵活,各种题型均可以考查。其中用整体法和隔离 法处理牛顿第二定律是高考热点;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中的应 用很多,如弹簧问题、传送带问题、传感器问题、超重失重问 题、同步卫星问题等应用非常广泛,尤其要注意以天体问题为 背景的信息题,这类试题不仅能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 且还能考查考生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因此备 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v
N mg ma sin 竖直向上
f ma cos 水平向左
【练习3】质量为m的木块置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 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 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1,则:( C ) A、a1=a B、a1﹤2a C、a1﹥2a D、a1=2a 【练习4】如图所示,P点是圆环上最高点,两个物体 分别同时沿光滑滑板PQ和PM滑下,它们到达Q点和M 点的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C ) A.沿PQ板的先到达 B.沿PM板的先到达 C.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 高三物理复习资料#### 一、力学基础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功和能- 功:力与位移的乘积- 动能:\[ E_k = \frac{1}{2}mv^2 \]- 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3.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条件:系统总动量不变4. 圆周运动- 向心力:\[ F_c = \frac{mv^2}{r} \]- 向心加速度:\[ a_c = \frac{v^2}{r} \]5.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 F = G\frac{m_1m_2}{r^2} \]#### 二、电磁学1. 静电学- 库仑定律:\[ F = k\frac{q_1q_2}{r^2} \]- 电场强度:\[ E = \frac{F}{q} \]2. 电流和电阻- 欧姆定律:\[ V = IR \]3. 磁场- 洛伦兹力:\[ F = qvB \]4.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varepsilon = -\frac{d\Phi_B}{dt} \]5. 交流电- 交流电的表达式:\[ e = E_m\sin(\omega t) \]#### 三、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定律:\[ n_1\sin\theta_1 = n_2\sin\theta_2 \]2. 透镜成像- 薄透镜成像公式:\[ \frac{1}{f} = \frac{1}{d_o} +\frac{1}{d_i} \]3. 光的干涉和衍射-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缝间距和观察距离有关4. 光的偏振- 偏振现象:光波振动方向的选择性5.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四、现代物理1. 相对论基础- 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2. 量子力学简介- 波函数: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3. 原子结构- 玻尔模型:电子在固定轨道上运动4. 核物理- 核力:强相互作用力5. 粒子物理- 基本粒子:夸克、轻子#### 五、实验技能1. 测量工具的使用- 刻度尺、天平、秒表等2. 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数据拟合3. 实验设计- 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4. 安全操作- 实验室安全规范5.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以上内容为高三物理复习的概要,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公式以及实验技能。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是中国学生的关键一年,也是他们备战高考的决战之年。

在各个科目中,物理作为一门理科课程,对学生来说往往是较为困难的一门学科。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下面将对高三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力学知识点1.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计算,即位移等于物体的终点位置减去起点位置。

速度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可以通过速度公式计算,即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可以通过加速度公式计算,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的关系,即加速度等于力除以物体的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都会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二、电学知识点1. 静电场和静电力静电场是由带电粒子产生的场,对于相同电荷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而不同电荷会产生相互吸引的力。

静电力是静电场作用在电荷上的力,可以通过库仑定律计算,即静电力等于两个电荷之积除以两者距离平方的比值乘以一个常量。

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流动的速率,可以通过电流公式计算,即电流等于单位时间内流过一个截面的电荷量。

电阻是电流流动过程中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即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3. 电场和电势电场是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场,可以通过电场强度计算。

电位是电场势能在单位电荷上的体现,可以通过电势差计算,即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乘以位移。

三、光学知识点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的传播是指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根据光的传播特性,可以用折射定律来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折射现象。

2. 光的反射和反射定律光的反射是指光沿法线方向发生的反弹现象,利用反射定律可以描述光在反射过程中的角度关系。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应该如何快速掌握知识点,灵活运用物理公式呢?学霸1对1小编整理出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高三生轻松应对一轮复习。

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1)通过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3)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力.(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5)统一单位,求出答案.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1)选取最佳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时可采取“先整体,后隔离”或“分别隔离”等方法.一般当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时,可当作整体研究,当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时,要分别隔离研究.(2)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式,求出答案.3、解决临界问题的基本方法是:(1)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变化或随着过程进行引起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变化,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2)在某些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可以尽快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易错现象:(1)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用拉力F直接拉物体与用一重力为F的物体拉该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是一样的。

(2)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支持力等于重力。

(3)在加速系统中,有些同学错误地认为两物体要产生相对滑动拉力必须克服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3)注意点: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2、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易错现象:(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高三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

高三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知识梳理1.连接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称为连接体. 特点: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2.连接体的解题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注意:采用整体法时只分析外力,不分析内力.(2)隔离法: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3.求内力时,必须用隔离法;求外力时,一般用整体法比较简单。

4.整体法应用的条件:只要几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5.物体的加速度不同(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时,定量计算时,一般用隔离法;定性分析时可以用整体法。

典例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m 、B m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F 拉A ,使它们匀加速运动,求轻线上的张力T=?(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m 、B m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F 拉甲,使它们匀加速运动,A 、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轻线上的张力T=?(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拉A ,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轻线上的张力T=?结论:典例2:μ=0(光滑) μ≠0 (粗糙) μ≠0 (粗糙)倾角θFABFABFAB结论:物体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m m m F BA BAB +=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F AB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要动摩擦因数μ相同)无关; ②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F AB 与接触面的倾斜程度无关。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三物理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高三阶段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高三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和总结,对于高考的成绩和理科类专业的选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三物理必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的内容。

一、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三物理的学习中,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对于解题具有很大帮助。

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体力学运动规律的基础。

必须要熟记的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方程)、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定律)和它们的应用。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斜面、平面运动等问题的关键。

考察这个知识点时,要熟悉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几何方法和力的平衡条件。

3. 力与加速度关系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牛顿第二定律最基本的应用之一。

要了解质点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需要掌握加速度与外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式。

二、电学知识点电学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理解电路和电器工作原理的基础。

以下是在高三物理中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点。

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中的导体、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是电学学习的基础。

需要掌握欧姆定律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配规律。

2. 电阻与电阻率了解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以及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同时要掌握功率和电能的计算公式。

3. 电容与电感掌握电容和电感的基本概念,并了解带电体、电容器、电感器的性质与应用。

三、光学知识点光学是高考物理中相对较重要的部分,需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如下。

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能够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镜子和平面镜相关问题。

2. 光的折射和透镜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和薄透镜成像公式,理解透镜成像原理,并可以进行透镜成像的计算和分析。

3. 光波的干涉和衍射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热学知识点热学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一部分,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下。

高三物理上学期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高三物理上学期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a

(三)常见题型
例1. 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 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 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D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就变为竖直向上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要点、疑点
(一)考试说明: 1、能叙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理解加速度与合 外 力的关系;(Ⅱ) 2、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Ⅱ) 3、知道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Ⅰ )
(二)知识要点
1、定律的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同。
下产生的加速度只与此外力有关,与其 他力无关。合加速度与合外力有关。
④同体性: 指作用于物体上的力使该物体产生的
加速度。
https:///product-selection/toggle/ 钮子开关 钮子开关厂家
子又用《七光海天镜》为自己犹如仙猿般的手臂注入魔法:“爵士同学,这次的咒语要简单超爽一点,不要太顽强!不要太华丽!。”知知爵士撇嘴道:“您这位学长好难伺候,又要爽妙成千上 万,又要不太残暴!不太华丽!花样真多……”蘑菇王子笑道:“你唠叨什么?有点成绩就翘嘴巴,老圣人教导信徒说要夹着嘴巴做学生,而且这是学校言论管理规定的核心重点!你怎么总是不 能领会老圣人的苦心呢?知知爵士撇嘴道:“都是那些没屁眼的混蛋排泄出来的狗屎规定!畜牲生气都可以叫两声……提起那些混蛋我就来气!明明是学生的学费和血汗养肥了那一小撮混蛋,可 这些混蛋却要学生们把它们当成救世主和再造父母来供奉,最可恨的是还不让学生对它们的恶劣行为表示不满……不过我谢谢学长的教导,我一定痛改前非,争做老圣人的接班人,有朝一日也弄 出一条规定,只许本人在宝座上大小便,不许那些混蛋不高兴……这时,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猛然演了一套,摇雁熏鹅翻九千度外加牛啸车座旋一百周半的招数,接着又耍了一套,云体羊窜冲天翻 七百二十度外加狂转两千周的艺术招式。接着像亮黄色的金毛雪原雁一样长嘘了一声,突然来了一出曲身扭曲的特技神功,身上顷刻生出了一百只犹如元宵似的紫罗兰色手掌。紧接着演了一套, 摇雁熏鹅翻九千度外加牛啸车座旋一百周半的招数,接着又耍了一套,云体羊窜冲天翻七百二十度外加狂转两千周的艺术招式。最后旋起淡蓝色廊柱形态的腰带一转,变态地从里面弹出一道幽光 ,她抓住幽光沧桑地一转,一组怪兮兮、光溜溜的功夫『蓝银疯圣葵花爪』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神器儿,一边变形,一边发出“嗷哈”的仙声……突然间女公爵爱嫫婕太太音速般地发出二 声液蓝天神色的时尚大吹,只见她暗绿色海龙耳朵中,快速窜出五十团蚯蚓状的魔堡灰须龟,随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的转动,蚯蚓状的魔堡灰须龟像兔魂一样在双臂上优美地安排出团团光云…… 紧接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又念起叽哩哇啦的宇宙语,只见她活似粉笔形态的肩膀中,变态地跳出五十组精灵状的梨妖,随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的摇动,精灵状的梨妖像石塔一样,朝着湖蝎翡翠桌 上面悬浮着的旋转物狂抓过去……紧跟着女公爵爱嫫婕太太也跃耍着功夫像门扇般的怪影一样朝湖蝎翡翠桌上面悬浮着的旋转物狂抓过去。……随着『蓝银疯圣葵花爪』的搅动调理,四条蟒蛇瞬 间变成了由上万成千的美妙怪蛇组成的串串淡黑色的,很像海龙般的,有着精妙变态质感的果酒状物体。随着果酒状物体的抖动旋转……只见其间又闪出一片暗紫色的波光状物体……接着女公爵 爱嫫婕太太又念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考点一超重与失重现象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即“视重”发生变化).2.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3.尽管物体的加速度不是在竖直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4.物体超重或失重的多少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竖直加速度共同决定的,其大小等于ma.例1如图所示,升降机天花板上用轻弹簧悬挂一物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10 cm,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9 cm,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g=10m/s2)( )A.以a=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以a=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以a=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以a=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递进题组1.[超重与失重的判断]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B.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C.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D.“神舟九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超重与失重的理解与应用]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图2A.体重约为650 N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超重和失重现象判断的“三”技巧(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3)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考点二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临界或极值条件的标志(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2)若题目中有“取值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例2如图3所示,一质量m=0.4 kg的小物块,以v 0=2 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 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 点,A、B之间的距离L=10 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3图3(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2)拉力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递进题组3.如图4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6 kg、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图4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4.[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一个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用细绳吊在倾角为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5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子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图5动力学中的“四种”典型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 N=0.(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绳子断裂与松驰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力,绳子松驰的临界条件是:F T=0.(4)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值的临界条件:当加速度变为零时.考点三“传送带模型”问题两类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例3如图6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倾斜运输带AB(与水平面成α=37°角)与一斜面BC(与水平面成θ=30°角)平滑连接,B点到C点的距离为L=0.6 m,运输带运行速度恒为v0=5 m/s,A点到B点的距离为x=4.5 m,现将一质量为m=0.4 kg的小物体轻轻放于A点,物体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点,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36,求:(g=10 m/s2,sin 37°=0.6,cos 37°=0.8,空气阻力不计)图6(1)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2)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小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经历的时间t.递进题组5.[水平传送带模型]如图7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 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 A=4 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7A.若传送带不动,v B=3 m/s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等于3 m/s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等于3 m/s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有可能等于3 m/s6.[倾斜传送带模型]如图8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 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 m/s,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图8(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考点四“滑块—木板模型”问题1.问题的特点滑块—木板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木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3.解题方法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例4如图9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图9(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1=0.5 kg,m2=0.1 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 m,取g=10 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递进题组7.[滑块—木板模型]质量为m0=20 kg、长为L=5 m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5.将质量m=10 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0=4 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上(如图10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10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8.[滑块—木板模型]如图11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取g=10 m/s2)图11(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在小车上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滑块—木板模型”的分析技巧(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课堂练习1.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2.如图12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图123.如图13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图13A .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 C .当F >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4.如图14所示,AB 、AC 为不可伸长的轻绳,小球质量为m =0.4 kg.当小车静止时,AC 水平,AB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试求小车分别以下列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两绳上的力F AC 、F AB 分别为多少.取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图14(1)a 1=5 m/s 2;(2)a 2=10 m/s 2.家庭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1所示,将物体A 放在容器B 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 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 的底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确的是( )图1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都一定为零B .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物体A 受到的重力C .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物体A 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平行斜面的方向推出,物体m沿斜面向下做减速运动,在减速运动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大于(M+m)gB.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小于(M+m)gC.地面对木楔的支持力等于(M+m)gD.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为03.如图3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图34.如图4所示,传送带保持1 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a点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5 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g取10 m/s2)( )图4A. 5 s B.(6-1) s C.3 s D.2.5 s5.如图5所示,木块A、B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现施水平力F拉B(如图甲),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用水平力F′拉A(如图乙),使A、B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F′不得超过( )图5A.2F B.F2C.3F D.F26.如图6所示,质量都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 的恒力F向上拉B,运动距离h时B与A分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 .B 和A 刚分离时,弹簧为原长B .B 和A 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C .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mg hD .在B 与A 分离之前,它们做匀加速运动.二、多项选择题7.用力传感器悬挂一钩码,一段时间后,钩码在拉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7所示,图中实线是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则( )图7 A .钩码的重力约为4 NB .钩码的重力约为3 NC .A 、B 、C 、D 四段图线中,钩码处于超重状态的是A 、D ,失重状态的是B 、CD .A 、B 、C 、D 四段图线中,钩码处于超重状态的是A 、B ,失重状态的是C 、D8.如图8所示,质量为m 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t =0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 .分别用a 1、a 2和v 1、v 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下列四个图中可能符合运动情况的是( )图8三、非选择题9.如图9所示,为传送带传输装置示意图的一部分,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37°,A 、B 两端相距5.0 m ,质量为M =10 kg 的物体以v 0=6.0 m/s 的速度沿AB 方向从A 端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均为0.5.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v =4.0 m/s ,(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图9 (1)物体从A 点到达B 点所需的时间;(2)若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可以调节,物体从A 点到达B 点的最短时间是多少?10.如图10所示,长12 m 、质量为50 kg 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 kg 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木板与人都静止.当人以4 m/s 2的加速度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时,立即抱住立柱.g 取10 m/s 2.试求:图10(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人在奔跑的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3)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的右端时,人和木板对地各运动了多大距离?11.有一项“快乐向前冲”的游戏可简化如下:如图11所示,滑板长L=1 m,起点A到终点线B的距离s=5 m.开始滑板静止,右端与A平齐,滑板左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对滑块施一水平恒力F使滑板前进.板右端到达B处冲线,游戏结束.已知滑块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地面视为光滑,滑块质量m1=2 kg,滑板质量m2=1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图11(1)滑板由A滑到B的最短时间可达多少?(2)为使滑板能以最短时间到达,水平恒力F的取值围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