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1)精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主题学习”探究案

七下三单元“仰望星空”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学习内容】1.本单元教材共有五篇课文,其中《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孙权劝学》是精读课文,分别用1课时精读;《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阅读课文,共用1课时泛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共有60篇课文,计划用5课时自主阅读和汇报交流;写作训练1课时。
2.课型解读:本课型以课文为中心,向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泛读,课内大量阅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
沟通课堂内外,创立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大语文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学习本单元全部生字词;精读《孙权劝学》。
2.教学目标:(1)识记本单元词语的音、形、义,积累掌握《孙权劝学》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
(3)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4)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3.教学设计:(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
(板书文题:孙权劝学)(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
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
(投影无标点课文)(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
(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
(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读后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和《语文主题丛书》的缘分,是从小学一年假开始的。
那时候,我认字不多,写作文更是浑身难受也写不出半句话。
好在我们的语文老师给全班同学都订购了《语文主题丛书》这本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朗朗上口的学习材料,自从有了它,我们全班的语文成绩以及写作能力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们还经常朗诵丛书中的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诗词,和千年之前的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慢慢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
转眼之间,已是五个春秋。
毫无悬念的,一放暑假,我便迫不及待的拿起刚刚发的《语文主题丛书》如饥似渴的读起来。
里面的故事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彩无比,它从不干巴巴的讲一大堆道理,也从不一刀切的把我们修剪成流水线上的模板,而是如一个朋友一般,向你敞开心扉,说它自己的故事。
它鼓励我做一个独立,自强,勤奋和心怀信仰的孩子。
有了它,这个暑假我便不再孤单寂寞,没有朋友玩。
我的爸妈再也不用再苦口婆心说服我远离手机游戏和电视动画。
有了它,我的童年生活更加快乐和自由,我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我认识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物。
我了解了历史,知晓了许许多多的文人贤士,他们勤奋好学,独立钻研的故事深深的启发了我,燃起了我好好学习,追求进步的斗志,也激发了我内心向圣贤学习的决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的最丰富的营养品。
而《语文主题丛书》便是这样的书籍,它丰富无比的内涵滋润着我的幼小心灵,伴我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我爱《语文主题丛书》,我爱丰富多彩的人生。
寒假里,我的小伙伴们都和爸爸妈妈外出游玩了。
我可不一样,我在家里以《语文主题丛书》为伴,感受与《主题丛书》为伴的欢乐。
这学期的《语文主题丛书》一共有七册,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金色童年》这一本,这本书分为六个板块,其中“名家讲童年”这一版块让我记忆犹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蝙蝠和雷达》精读引领课(单元主题推进备课)

完成习题。
正确完成习题。
二、学习“提问”,实践尝试
1.阅读准备,学习提问
2.问题梳理,寻找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问题1.写蝙蝠为什么要先写飞机?
问题2.三次实验各有什么样目的?说明了什么?
问题3.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问题4.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力争用孩子的问题引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深入理解文本)。
三、问题引领,研读文本
1.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
2.预设问题:
(1)蝙蝠是怎样飞行的?(飞行特点)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
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 ,我在第 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 。(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1.(1)对课后“问题”清单进行研读,想一想它们是从哪方面进行提问的?
(2)阅读课文,仿照课后的“问题清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疑问。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1)小组内交流提出的问题,并选出认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2)汇报交流,教师点评问题。
(3)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着力解决。
自主质疑,着力解决。
过渡:人类根据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再来读一篇文章,看一看在动物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一起读《用什么方法让飞鸟回避玻璃窗》。
三年级语文主题丛书

三年级语文主题丛书
三年级语文主题丛书是一套配合三年级语文教学的丛书,它以一个主题为线索,通过多个文本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这套丛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主题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例如"走进大自然"、"体验成长"、
"感受传统文化"等。
这些主题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目标紧密相连。
2.课文:每个主题单元下有2-3篇课文,这些课文涵盖了诗歌、散文、故事等
多种文体,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主题。
课文内容通常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活动与探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每个主题单元还设计
了一些活动和探究任务。
这些活动包括朗读、表演、讨论、写作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拓展阅读:在每个主题单元的最后,还提供了一些拓展阅读材料,包括相关
主题的诗歌、故事等。
这些材料可以作为学生课下自主阅读的素材,以拓宽视野和增加阅读量。
三年级语文主题丛书用于配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这套丛书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1/ 1。
主题丛书六年级下册第一本笔记

主题丛书六年级下册第一本笔记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真实故事。
它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一部反映美国种族与民族历史巨变的重要文献。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非洲和北美两个不同国家,由白人少数族裔组成的印第安人生活着,经历了被奴役和苦难后仍不放弃、不屈不挠,最终迎来胜利而赢得胜利的斗争。
他们不仅扞卫了自己的国家,而且为全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的帝国主义对非洲人类犯下了残酷战争和掠夺罪行为代价,用他们自己民族特有的方式进行着侵略与掠夺;二是以发展、文明为目标讲述美国独立以后,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学习和帮助进一步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和发展。
一、背景介绍作者是一个黑人妇女,生活在一个印第安人聚居区,这个印第安人被称为“Sabra”、“Six”,意思是“黑鬼”(他们生活在密西西比河流域)。
部落中有一些人是以欧洲白人为主的混血。
但是,自从在欧洲殖民统治开始,他们就被视为“白种人”。
英国人认为,这个部落是白人“最后一个居住地”,由于被强迫劳动而离开原住村;黑人又被称为“黑奴”、“土人”、“洋人”等。
他们居住的房屋就是一个个黑黝黝的房子。
印第安人用泥土或石头垒起房子、篱笆、围栏、烟囱以及一系列类似非洲传统设施;欧洲白人把当地印第安人当作是白人在欧洲人的殖民地;而美洲印第安人仍然保留着他们的文化体系叫“印第安”。
1.书中的黑人居住在一个叫“密西西方河流域”的地方。
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和故事的起因。
在印第安人的聚居区里,黑人们住着简陋的草房,茅草顶、木头房子都很破旧。
由于长期被压迫、被剥削,黑人们都感到很痛苦。
为了生存下去,黑人们纷纷出去打工、经商、搞贸易并逐渐富裕起来。
“密西西比河流域”不仅是白人的殖民地,而且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这些黑人过着与白人“同种异姓”的生活。
但是因为被歧视才会去从事奴隶劳动。
他们又遭到英国人的残酷镇压。
(精)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导语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多姿多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燃起了人们的爱美心灵的火炬,吸引了人们寻觅美、赞赏美的双眸,故而众多的文人骚客举笔挥毫、引吭高歌,留下了数不清的千古绝唱。
[ 单元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感。
2、鉴赏性地研讨精彩段落,品味出作品的真味。
可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诗句,细细揣摩,看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如此优美动人的。
3、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诗句和段落,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的特点。
[ 单元说明 ]教材第一单元主题为《四季美景》,配套主题丛书(一)题目是《四季如歌》,总之内容都是有关四季的。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
[ 单元教学主题及课时安排]主题一:《听春声寻美踪》 ( 二课时 )学习内容: 教材中《春》、语文主题丛书(一)《春之声》、《山雀子噪醒的江南》。
主题二:《万水千山总关情》 ( 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中《济南的冬天》、语文主题丛书(一)《济南的秋天》、《春天,复活的季节》主题三:《品雨韵悟雨情》 ( 一课时 )学习内容:教材中《雨的四季》、课外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梁遇春的《春雨》和戴望舒的《雨巷》主题四:《绘壮美之景抒高远之志》( 一课时 )教学内容 : 教材中《观沧海》、课外《龟虽寿》、《沁园春﹒雪》主题五:《明月千里寄我情》(一课时 )学习内容 : 教材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外《巴陵送李十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峨眉山月歌》、《夜泊牛渚怀古》。
主题六:《愁情在春光中苏醒》(一课时 )学习内容 : 教材中《次北固山下》、语文主题丛书(一)《临安春雨初霁》、课外《武陵春》主题七:秋日思乡点点愁(一课时)学习内容 : 教材中《天净沙﹒秋思》、课外《月夜忆舍弟》、《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小学二年级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书山有路》第四组第一课时学会与同伴合作说课材料松山蒙小姚桂芝【本学段阅读教学课标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书山有路》第四组教材《学会与同伴合作》是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第五单元对应的主题,主要是故事。
共有10篇课文,分别是《幸福汤》、《授人以渔》、《小鸟飞越太平洋》、《团结树》、《五指兄弟吵架》、《小白兔逃命记》、《蜕变的毛毛和果果》、《团结才有力量》《自私的小黑兔》《鞋子们的争吵》。
本组篇文章用两课时完成,共80分钟。
【课时划分】第一课时,学习《幸福汤》和《团结树》两篇文章,中间穿插讲故事《授人以渔》。
第二课时,运用学到的方法自读本组其他文章,开展“阅读成果展示会”。
共设5个奖项:精美卡片奖、豪情赛读奖、精彩阅读奖、激情抢答奖。
【教学目标】1.阅读本组8篇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2.采用“阅读成果展示会”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促使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感受作品的魅力,体会作品带给孩子的精神财富。
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我所设计的课是主题阅读丛书的第一课时,设计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语文下册主题丛书语文主题丛书《我们的世界》练习题和答案

三年级语⽂下册主题丛书语⽂主题丛书《我们的世界》练习题和答案五实⼩三年级下册语⽂主题丛书《我们的世界》练习题和答案班级:姓名:第⼀单元:奇妙⾃然1.《霞光》1.霞光⾥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A.恬淡的,和谐的B.闪闪的,亮亮的C.美妙的,安然的D.朦胧的,喧哗的2.⽂中描写的霞光有什么特点?( )A.给世界带来光明。
B.给⼈们带来安宁。
C.给世间带来美妙。
D.让世间万物安然沉醉。
3.“⼣阳坠在半⼭腰,浓艳的晚霞烧红了西天,抛洒缕缕红光,令⼈迷醉。
”这句话运⽤了什么修辞⼿法?( )A.⽐喻B.拟⼈C.排⽐D.对照4.“这光芒洒在青青的柳梢,弥漫着阵阵仙⽓,映得柳叶呈现⼀⽚红晕。
”这句话中的“弥漫”可以换成下列哪⼀个词?( )A.充实B.覆盖C.泛滥D.笼罩5.请你展开想象,为什么说落⽇产⽣的⽕星点燃了云彩呢?( )A.云彩燃烧起来B.云彩飘动了C.云彩变得⽕红D.云彩变得热起来2.《⽕烧云》1.以下⽣字注⾳标注有误的-项是?( )A.蹭(cèng)B.溅(jiàn)C.装饰(sì)D.黎明(lí)2.⽕烧云中,作者说是什么点燃了云彩?( )A.落⽇B.夜空C.天空D.星星3.“落⽇不见了,云彩们也不肯退去。
”这句话运⽤了什么修辞⼿法?( )A.拟⼈B.⽐喻C.排⽐D.夸张4.《⽕烧云》中,长成黎明的“柙⼦”具体指的是什么?( )A.朝阳B.露⽔C.⽩云D.朝霞3.《地球什么样》1.“啊,地球原来是个椭圆球,浑⾝穿着花⾐裳。
”这句话运⽤了什么修辞⼿法?( )A.⽐喻B.拟⼈C.夸张D.排⽐2.地球是什么样⼦的?( )A.地球是个椭圆球,浑⾝穿着花⾐裳B. 地球是个⼤圆球,浑⾝穿着花⾐裳C.地球是个椭圆球,浑⾝穿着绿⾐裳D.地球是个椭圆球,浑⾝穿着红⾐裳3.“我”⽤什么⽅式知道了地球是什么样⼦的?( )A.妈妈告诉“我”的B.坐着飞船到天上C.“我”做梦知道的D.坐着飞机到天上4.“我看到有个地⽅闪红光”指的是什么?( )A.五星红旗在天安门飘扬B.城市、⼯⼚和村庄C.森林、草原和庄稼D.河流、湖泊和海洋4.《问》1.“把望远镜的直径放⼤⼀点。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样用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样用蒋玉冰【期刊名称】《河南教育(上旬)》【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44-45)【作者】蒋玉冰【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文疃中学【正文语种】中文“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如一股春风吹遍沂蒙大地,我校“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已推行3年多,“海量阅读”“一课带多课”“返三归一”“单元整体推进”等观念深入教师内心。
其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这项课改实验的重要载体,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每学期6本,分别配合教材中的6个单元。
丛书中文章篇目多,信息量大,要求在课内配合阅读,因此,如何有效使用丛书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校教师根据学情,整合教学资源,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了高效合理的使用。
一、积极推进“1+X”课型这个“1”指的是教材中的一篇课文,“X”指的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相关的一篇或多篇文章,即在一堂课中,学习一篇教材中的课文,再拓展一篇或多篇丛书上的文章,最后进行课堂小练笔,总称为“1+X”课型三部曲。
在时间分配上,学习教材课文20—25分钟,阅读丛书10分钟,写作10分钟左右。
学习教材课文时,选取一个或两个语用点进行教学,这个语用点就是教材课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再从丛书中找与本课学习重点相关的文章,学生在阅读丛书文章时,圈点、勾画、批注、思考并互相交流。
最后是针对教材训练点的片段写作,完成之后,找两名学生展示所写文段。
如学习《背影》时,我就采用“1+X”课型进行教学,将围绕线索如何选材、细节描写的作用确立为教学的重点,配合阅读丛书中《父亲的自行车》一文,思考预设问题。
最后,写作表现父爱的细节描写片段,如骑在父亲肩头的细节、父亲牵着手过马路等生活场景。
二、用不同的课型落实阅读和写作选取与教材文章在主题、体裁等某方面相同的一组丛书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在一堂课内完成,就是专题阅读课,这需要教师先选取合适的专题。
如学完《背影》一文后,我在丛书中选取一组表现父爱的文章《父亲》(苏童)、《父亲的半瓶酒》(贾平凹)、《父亲赠我的座右铭》(黄大能)、《一位父亲的责任教育》(恩灿)、《“窝囊”的父亲》(张正直)等,引导学生学习这组文章表现父爱的写法。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主题丛书测试题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主题丛书测试题六年级语⽂主题学习丛书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1.“闲夜坐明⽉”下⼀句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A.世上⽆知⾳B.⽩雪乱纤⼿C.幽⼈弹素琴D.绿⽔清虚⼼2.“⾼⼭流⽔琴三弄”的后⼀句是什么? ()A.明⽉清凤酒⼀樽B.⾼⼭流⽔琴三弄C.醉后曲肱林下卧D.⽩发颠狂尘梦断3.“攉如羿射九⽇落,()A.矫如群帝骖龙翔B.罢如江海凝清光c观者如⼭⾊沮丧d天地为之久低昂4.以下不属于海伦●凯勒作品的是哪⼀项?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B.《我的⽣活的故事》C,《呼啸⼭庄》D.《⽯墙之歌》5.“欧阳公尝得⼀古画牡丹丛”中“尝”的意思是什么? ()A.尝试B.尝⼀尝C.曾经D.赔偿阅读《16.余⾳绕梁》1.这篇⽂章选⾃哪部⽂学著作? ()A. 《列⼦》B.《⼤学》C.《聊斋志异》D.《孟⼦》6.请⽤⼀个词语来概括这句话:“这些玩猴驯熊的⼈,很多都是⽗传⼦,⼦传孙,世代⼲这⼀⾏当。
”以下哪⼀项不准确? ()A.薪⽕相传B.承上启下C.世代相传D.⼀脉相承7.《1.画龙点睛》.“每⽇:‘点之即飞去。
’”句中“每”的意思是什么? . ()A.每次B.表⽰⼈名C.常常D.每⼈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项是? ()A.作者在这⾥运⽤了⽐喻的修辞⼿法B.将愁绪⽐作难理的丝⿇,写出了愁绪的纷乱与繁多c.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D.抒发了词⼈内⼼因亡国⽽产⽣的深重的忧伤9.“⼀代名伶的葬礼引起了全城的轰动,这在京剧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句中的“⼀代名伶”指的是谁? ()10《10.⾳的世界》“我从7岁时起才开始和光的世界渐趋绝缘。
”这句话体现出什么? ()A.作者7岁时开始慢慢失明B.作者不喜欢有光的世界c.作者接触不到光明的世界D.作者的内⼼是⿊暗的11.“春花秋⽉何时了”中“春花秋⽉”的意思是什么? ()a春天和秋天的景⾊B.⾃然景观c.代指岁⽉更替D.⼀年四季2.“我们两⼈是⼀见如故,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统编语文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比较解读

统编语文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比较解读作者:孙东芳来源:《江西教育B》2018年第01期一年前我校开始实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今年当拿到统编语文教材的时候,发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编写与统编教材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立意高远,实用纠偏统编教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了“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教材编写立意高远,立德树人。
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编排,同样系统规划,选篇严谨,境界颇高。
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但对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注意纠偏。
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
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教读和自读的课文相结合。
丛书恰恰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配套设计相关内容,解决了学生读书少的问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守正创新统编教材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比如七年级增加了《窃读记》《纪念白求恩》《诫子书》《鸟》,这些都是名家名篇。
丛书利用其一个主题一本书的量的优势,更多收录名家名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
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體现。
丛书中所选的文章篇目同样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
丛书是由“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编写,稿件来源于广大一线教师、学者的提供,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方便好用。
多角度的单元整合备课思路——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多角度的单元整合备课思路——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单元整合备课,就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组织安排课程的内容。
“部编本”采用了“双线结构”重新编排了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主题,这为单元整合备课提供了依据。
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中提到: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读书太少。
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教师去“加码”。
如何进行单元整合?如何在整合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语用素养和人文情怀,成为了很多一线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探索,下面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记录自己多角度的单元整合备课思路的尝试。
1.静心阅读文本,多角度的研读教学点单元整合备课,首先考察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研读能力。
教师首先要成一个沉静的阅读者,不仅要对课文,而且要对所选文本进行全面、准确、有一定深度的解读。
本单元围绕“人和动物”选取了一组文章,分别是郑振铎的《猫》,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和蒲松龄的《狼》。
本单元描绘了人和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
阅读这些文章,加强人类的自我反思,形成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这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本单元语文素养主题主要是继续学习默读,进一步培养学生默读和把握中心的能力。
默读的重点侧重学会做摘录,边读边思,勾画重要语句和段落,并且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中心。
在这个整体的框架指导下,笔者认真研读了这几篇课文,并简洁整理了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点。
《猫》的备课笔记:1、本文结构巧妙,善用伏笔,首尾呼应。
三个故事,三起三落,环环相扣,故事的叙述严谨完整。
2、文中三只猫亡失后表达情感的三句话,耐人寻味。
八年级上册语文主题阅读丛书

八年级上册语文主题阅读丛书语文课程中,主题阅读丛书是我们在学习中接触的一种丰富多样的读物形式。
它们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学生,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阅读了许多主题阅读丛书,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丛书是《生活的品味》系列。
这个系列讲述了不同地域和职业的人们的生活故事。
每一本书都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例如食物、旅行、艺术等,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不同风貌和风景的生活。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美好。
在《生活的品味:食物的诱惑》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各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
例如,法国的鹅肝酱、英国的茶和点心、意大利的披萨和面食等等。
通过阅读,我不仅了解到了这些食物的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还能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和美味之道。
这让我对食物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兴趣,也增加了我对世界不同文化的好奇心。
除了《生活的品味》系列,我还阅读了许多其他主题的丛书。
其中一本我印象深刻的是《追寻自由的足迹》。
这本书讲述了几个不同国家和时期的人们追求自由的故事。
通过他们的历险、努力和决心,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由的珍贵和追求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也更加明白了为自由而奋斗的意义。
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不仅通过阅读主题阅读丛书,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培养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通过阅读这些丰富多样的故事,我不仅了解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好,还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
在阅读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让我感到困惑。
但是,我坚持不懈地读下去,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和词汇的推测,我逐渐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让我更加相信,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难题,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总的来说,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的主题阅读丛书给了我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收获。
通过阅读这些丰富多样的故事,我不仅了解到了真实的世界和生活,还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主题学习丛书”对语文课堂品质的提升探究

“主题学习丛书”对语文课堂品质的提升探究作者:刘念念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87期【摘要】随着“语文主题学习”在曲江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学校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参与教学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并坚持最大限度地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后面简称“丛书”),鼓励学生海量阅读,践行和拓宽“语文主题学习”的路子,使整个语文教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此过程中,丛书的使用上逐渐出现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更好地使用丛书,帮助语文教学提质增效呢?笔者将结合低年段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题学习丛书;提质增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阅读建议中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语文主题学习”响应了这一建议,集众专家智慧编写的丛书便是最好的课外阅读材料。
然而在丛书的使用上,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丛书兴趣不浓,阅读丛书的时间比较少,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抱着旧观念不放,不肯把时间还给学生,一个单元只随文链接一篇或两篇,余下的文章则以“同学们课后自己阅读”一语带过。
遇课时不够,来不及链接文章,干脆整个单元都布置学生自读。
还有些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没有充分研究和理解丛书编者的学习目标要求和编写意图,导致课文与丛书篇目的学习结合不到位,表现出教学的随意性、机械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长期以往,丛书恐将成为教师们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何更好地使用丛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丛书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能只看课内和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那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丛书呢?以下三个方法可以尝试:(一)选择切合的阅读内容有资料显示,儿童的阅读兴趣发展有五个时期,低段儿童主要处在寓言故事时期,分别由神话传说期过度而来,又向着童话故事期发展而去。
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我爱阅读”主题教学设计榆林市逸夫小学杨培芬【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了《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4篇文章。
其中《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
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
《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穿,古今贯穿,文理贯穿。
《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我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语文主题丛书内容解析】结合本组教材才的编排目的,专家组成员为本组教材延伸编排了五组突破主题的阅读内容。
“领略大师智慧”〔9篇〕、“一缕书香慢慢熏”〔8篇〕、“含英咀华聆海音”〔6篇〕、“倾听不同的声音”(7篇〕、“读书伴我成长”〔11篇〕这几组阅读内容都围绕着教材“我爱阅读”,为主题选编,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辅助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教学目的】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以4篇课文和相关主题阅读内容为研究材料,学习一些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以及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4.通过群文阅读、欣赏、体会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够根据学习经验,逐步养成写好读书故事的习惯。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使用方法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使用方法作者:王建琼来源:《江西教育B》2017年第08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依托實现课内大量阅读、高效阅读。
然而随着实验的推进和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一些丛书使用不尽如人意:如一个单元可能只随文链接一篇或两篇,余下的文章则以“同学们课后自己阅读”一语带过;课时没有处理好,来不及链接文章,干脆整个单元都布置学生自读。
长此,丛书恐将成为教师们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那么怎么做才能提高丛书使用率,使丛书使用得有“序”又有“法”呢?苦思多时,恰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进入我的视线,久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终获答案,原来“五重”,正是让我豁然开朗的金钥匙。
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指语文教学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重”道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它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
一、从“情趣”出发语文是最富有情趣的。
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
”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
本学期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姿多彩的童年”,先安排的是反映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词三首》:《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与之相对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一组主题为“古人小时候”的诗文,我把它们做了一个链接。
丛书中的这一组古诗文延续了教材古诗中的儿童情趣,情感、内容上都与教材诗有共通之处。
同学们比较后发现《桑茶坑道中》“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中洒脱的牧童形象与课本“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的牧童一样,天真自在无拘无束。
《稚子弄冰》中“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的慧黠对应了课文《舟过安仁》中“无雨都张伞”的两个小童的调皮。
比较阅读,除了求同,还找异。
学生发现沈复的一篇小古文《童趣》与其他篇不同,它描摹了一个孩童将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放大了数倍来予以呈现,“蛤蟆排山倒树而来”“还数鞭之”,等等,后花园的世界俨然成了一个“大人国”,富有童趣。
一米阅读语文主题丛书

一米阅读语文主题丛书
《一米阅读语文主题丛书》是一套专为小学生编写的语文学习丛书,由一米阅读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丛书以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提供丰富的语文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该丛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和小学三年级,每个阶段包括语文、作文、古诗词、文言文等课程。
每个阶段的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该丛书还配有配套的学习软件,学习软件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视频、音频、文本、测试等,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米阅读语文主题丛书》是一套专为小学生编写的语文学习丛书,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它丰富的内容和配套软件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多读书,读好书,一直以来让我受益匪浅。
而在我的读书生涯中,《语文主题学习》系列丛书更是给我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帮助我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根据语文课本的课内知识给我们补充的相关知识。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内容丰富多彩。
里面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有让人鼓起勇气的励志短文;还有让人知识广泛的历史文章……可以说,《语文主题学习》在语文的长河里无处不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倘若你用心去读,它会使你废寝忘食。
《语文主题学习》就像是我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也是我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故地。
我们都知道,读书要有一个目的,不能乱读,也不能空读,囫囵吞枣是永远体会不到读书的真正乐趣的,所以要静下心来,仔细地去读,学会细细的品味文章的美。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里面的的内容都不是太难懂得,但让人也能收获很多。
它是课本上所学知识的延伸,有些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
里面大量的文章,好词好句,对我的作文也有很大帮助。
书中让我知道了写作的乐趣、写作的方法、写作的技巧。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每一本都与课本的一个单元对应,这样对每个单元钻的更深,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我每次读书的时候都比别人读得慢,一本书要读很长时间,
自从有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后,我就一直读,现在我的阅读速度变得很快,而且印象很深。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还将伴我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