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涂:当道,当权。

- 辞:推托。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往事:历史。

- 及:到,等到。

- 过:经过。

- 更:重新。

- 见事:知晓事情。

3. 重点虚词。

-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肃遂拜(于)蒙母)4. 通假字。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表反问)。

5. 古今异义。

- 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

- 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的一种。

- 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情。

6. 一词多义。

- 当:- 当涂掌事(掌管)。

- 但当涉猎(应当)。

- 见:- 见往事耳(了解)。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7. 句子翻译。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 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1. 文学常识。

2. 重点实词。

-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户,门。

-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 惟闻:只听到。

惟,只。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文言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文言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文言文知识点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中,诗词、文言文等古代文化形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篇文章将为各位同学总结一下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文言文知识点,便于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诗歌欣赏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学习了很多古代的诗歌,如《七步诗》、《长恨歌》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诗歌欣赏的知识点:1. 诗句:诗歌是由诗句组成的,每个诗句都包括意境、言语和韵律三个层面。

能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言语含义,是欣赏诗歌的重要前提。

2. 韵律:诗歌的韵律是由韵脚和定型组成的。

韵脚是指诗句最后一个音节的韵母相同,而定型则是指诗句的字数和结构都是固定的。

3. 诗的意义:通过诗歌欣赏,能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意义。

例如,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特点等。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写形式,学习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于文言文阅读的知识点:1. 读音:文言文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因此要学会正确地读出文言文中的汉字。

2. 文法:文言文的文法和现代汉语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文言文中的“不”与“无”表示的是否定意义,而“而”则表示转折关系。

因此,要学会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文法。

3. 措辞:文言文中的措辞和现代汉语不同,表达方式更为简练、朴素。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学会了解其中的典故和古代人物故事等,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古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艺术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文观止的知识点:1. 句式:古文观止中充满了优美的句式和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如反复、对偶、比喻等。

通过学习这些句式和修辞手法,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水平。

2. 主题:古文观止中的文章主题多样,如表述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等。

同学们应该理解这些主题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1. 文言文基本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古代汉语的语法形式、词汇的古老和繁琐、以轻重音节和平仄等等。

2. 文言文的常见句式: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包括:定语前置、动宾结构、并列句等。

通过学习这些句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 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循环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4. 文言文中的典故和成语: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典故和成语,这些典故和成语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这些典故和成语的含义,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5. 文言文中的句读和词读:文言文中的句读和词读是指文言文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和词语的读音。

学习文言文的句读和词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文言文的语音语调。

6.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推测词义、理解上下文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总之,通过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提高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梳理(一)课文字词详解孙权劝学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⑪见:了解。

⑫往事:指历史。

⑬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⑭孰:谁。

⑮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

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⑪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擦拭眼睛。

⑤相待:看待。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

⑩拜:拜访,拜见。

⑪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中考宝典专题21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宝典专题21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宝典专题21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1.《孙权劝学》一、作家作品《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名)。

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晚号迂叟。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二、内容概说。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三、字音字形孤岂欲卿(qīng)但当涉(shè)猎即更刮目相待(gēng)肃遂拜蒙母(suì)四、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辞。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孙权劝学》1.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XXX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掌事:“涂”通“途”,道路,仕途。

亦作当权。

3.词类活用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4.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当:但当涉猎。

(应当)当涂掌事。

(掌管)见:见往事耳。

(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5.古今异义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古义:推辞。

XXX: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XXX的自称,我。

XXX: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其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

XXX:学位的最高一级及XXX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分今义:和。

及XXX过寻阳过: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见旧事耳旧事:古义:汗青。

XXX:曩昔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XXX乃始就学就:古义:从事。

今义:就。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古义:认清。

XXX:瞥见。

6.特殊句式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介词布局后置)反问句卿言多务,XXX?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木兰诗》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XXX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讲述了XXX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2.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复习】5.伤仲永一、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二、词的积累①重点词语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彼.其受之天也(他)泯然..众人矣(完全)贤.于材人..(贤:胜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或以钱币乞.之(求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②词类活用形容词作意动词“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名词作意动词“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动词用作状语“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③一词多义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④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

今义:判断动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

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

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

今义:许多人,大家。

)三、句式积累1.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伤仲永》一、词语积累。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

()(二)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闻:1.余闻之也久() 2.不能称前时之闻()其:1.其诗以养父母() 2.稍稍宾客其父()然: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三)重点字词解释。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并自为其名()④指物作诗立就()⑤稍稍宾客其父()⑥或以钱币求之()⑦环谒于邑人()⑧不能称前时之闻()⑨泯然众人矣()⑩受之于天()⑾贤于材人远矣()⑿得为众人而已耶()(四)词类活用。

1.邑人奇之:2.宾客其父:3.利其然:4.父异焉:二、重点句子翻译。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问题探究。

1..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为什么祥写方仲永才能初现时的情形?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4.“余闻之也久”在本文叙事中有何作用?5.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之情。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木兰诗》一、词语积累。

(一)重点词语。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归纳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归纳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作意动词。以……为乐】
特殊句式
1、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2.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3.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
4.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5.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人。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
通假字
流传至今的
成语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
【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理睬。】
通假字
流传至今的
成语
通假字
尊君在否【通“否”】
词类活用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名词作形容词,寒冷的下雪的】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特殊句式
1、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正常语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其家甚智其子【名词作动词,认为…智慧。】
特殊句式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倒装句,正常语序为“近塞上有善术之人。”】
2、将:①不筑,必将有盗【将会】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带领】
古今异义
1、暮而果大亡其财【古义:丢失。今义:死亡。】
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古义:术数,推测人事凶吉福祸的法术。今义:算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词语整理本文整理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主要内容如下:一、文言虚实词1. 文言虚词:是文言中的一类虚词,常见的有「之、其、者、乎、耳、而、所、也、矣、尔」等。

2. 文言实词:是文言中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种实义词。

二、文言名词1. 土地财产:指土地、房屋等财产。

2. 营生:指谋生的职业和劳动。

3. 亲眷:指亲戚。

4. 德行:指人的品德、行为。

5. 瑕疵:指缺点、毛病。

6. 端庄:指仪态庄重、举止得体。

7. 衣食住行:指生活日常所需的衣服、食物、住所和出行。

8. 生活必需品:主要指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

三、文言动词1. 谦虚:指自己不自夸,待人谦恭。

2. 慷慨:指大度慷慨,不吝啬。

3. 思忖:指认真思考、考虑。

4. 捧腹:指大笑。

5. 荡漾:指很美的景色,如湖泊、草原等在水下或风中的摇曳。

6. 策划:指制定计划、策略。

7. 敷衍:指马马虎虎地应付。

8. 走遍:指走完所有的地方。

9. 刻画:指形象地描绘事物。

10. 侵害:指侵犯、伤害。

四、文言形容词1. 神秘:指神奇、不可思议。

2. 惊奇:指大为惊讶。

3. 紧张:指精神上的紧张、拘束。

4. 温和:指性格平和、不强硬。

5. 热烈:指热情、热心、诚挚。

6. 严谨:指思维严密、不敢马虎。

7. 优美:指美好、悦目。

8. 勤劳:指勤奋劳动。

五、文言连词1. 而:连接的是并列成分,有转折关系。

2. 以:连接的是手段或方法与目的。

3. 及:连接的是并列成分,无转折关系。

4. 若:连接条件状语从句。

5. 虽:连接让步状语从句。

6. 因:连接原因状语从句。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可以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参考。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全部知识点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全部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逐一介绍文言文的各个方面,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古老而又有魅力的语言。

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是指汉字文字中已经具有独立语法和较完整词汇固定的使用方式的一类文字,它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

2. 文言文的特征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极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结构: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如主谓宾语的结构、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修饰语的使用等等。

(2)词汇:文言文的词汇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如古诗中常用的比喻、典故等等。

(3)语气:文言文中常用的是正式、庄重、古雅、典雅的语言气氛。

3.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首先需要熟悉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然后通过不断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积累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知识,增长人文素质。

二、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语法规则1. 主谓句主谓句是文言文中最基本、最基本的句型,主要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中间可以加上补语和宾语。

2. 主谓宾句主谓宾句是文言文中另一种常见的句型,一般由主语、谓语和宾语三个部分组成。

3. 从句从句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语法结构之一,是分开陈述一件事情各方面细节、补充说明的重要手段。

4. 状语状语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种句子成分,它是用来修饰谓语、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语言单位的。

5. 其他句型文言文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句型,如倒装句、并列句、复杂句等,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和掌握。

三、文言文的常用词汇文言文的词汇和现代汉语的有所不同,熟悉常用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1. 动词:常见的动词有行、食、善、见、听、服、闻等等。

2. 名词:常见的名词有天、地、人、君、臣、妻、孺等等。

3. 形容词:常见的形容词有美、丑、愚、智、刚、柔、高等等。

4. 副词:常见的副词有较、甚、过、可、不、久等等。

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精编

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精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复习《孙权劝学》《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一)课文字词详解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务:事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⑥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5)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谁。

若:像,比得上。

)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认为。

益:好处。

)7)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从事。

)8)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

过:经过。

)9)与蒙论议(论议:讨论,评议。

)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1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更:重新。

④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拭眼睛。

⑤见事:知晓事情。

⑦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遂:于是,就。

拜:拜访。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3.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强烈推荐】七年级文言文下册必背内容

【强烈推荐】七年级文言文下册必背内容

七年级文言文下册必背内容1、《孙权劝学》:作者为司马光,出自《资治通鉴》。

这是一篇记叙孙权劝学以及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文章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重点语句如“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需牢记背诵。

2、《木兰诗》: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坚毅、孝顺爱国的巾帼英雄形象。

其中的诗句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等都是经典且常考的内容,需熟练背诵。

3、《卖油翁》:作者欧阳修,选自《归田录》。

文章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故事,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等语句都是背诵的重点。

4、《陋室铭》:作者刘禹锡。

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等语句朗朗上口,需背诵掌握。

5、《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文章以莲花为喻,赞美了莲花高洁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等是重要的背诵部分。

6、《河中石兽》:作者纪昀,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文章讲述了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了天下之事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的道理。

一些关键语句如“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等需要理解并背诵。

七年级下文言文五大知识点

七年级下文言文五大知识点

七年级下文言文五大知识点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学的教学中,文言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学习,作为中学文言文学习的开始,内容较为简单,但也包含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下文言文的五大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要点。

一、文言文基本语法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对于阅读和写作都至关重要。

文言文语法主要包括:“六韵三停、句读无声、呼应对仗、多音字的读音等等。

在这五年级下册,同学们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理解句子结构和阅读要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古文阅读技巧阅读古代文献需要一定的技巧,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在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们一般会布置一些古文阅读作业,考验同学们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

因此,掌握古文阅读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主要包括:抓住主要句子和关键字词、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理解用典、了解修辞手法等等。

三、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瑰宝,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反复、比喻等等。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不仅可以美化语言,还可为文献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学们也需要借此机会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了解每种手法的用法和效果,为自己写作时借鉴和借助。

四、文言文的历史文化背景文言文是我国古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掌握文言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十分重要。

同学们在学习古文时,需要有扎实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

只有充分理解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含义和内涵。

五、文言文的语境分析除了古文阅读技巧,掌握文言文的语境分析也是同学们必须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

文言文常常使用短句或典故造句,同学们需要在理解单个词语的含义之外,还需要关注文中的语境和逻辑关系。

文言文的语境分析是阅读和写作的难点之一,需要同学们通过多读多写、多练才能达到扎实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解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解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大全掌握好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是学好初一语文的基础。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一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一一、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二、实词列举。

1、少习吏事(熟悉,通晓)2、寡学术(少)3、每归私第(自己的住宅)4、阖户启箧(关)(门)(打开)(箱子)5、处决如流(比喻快速)6、既薨(已经)(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7、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8、忌克(对人忌妒刻薄)9、卒用其人(终于)10、及为相(做,担任)11、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作为)12、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担任)三、虚词列举。

以:1、太祖常劝以读书(连词,不译)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把)3、普又以其人奏(将)4、跪而拾之以归(连词,然后)四、课文翻译。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

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

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整理

(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见)古义:了解今义:看到,看见③见往.事..耳古义:只,仅仅今义:但是②但.当涉猎(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孤)古义:古时王侯自称今义:孤独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古今异义②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1)通假字3.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结果,精彩至极。

看似简单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之所在。

(3)言简义丰的语言描写。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

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之外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鲁肃正是一个庐山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一笔带过。

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从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

这样写既节(1)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2.写作特点要性,勉励人们要努力学习,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

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之后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1.文章中心概括《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积累④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义:很今义:大小⑤蒙乃始就.学古义:从事今义:连词⑤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过)古义:到今义:经过⑤即更.刮目相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词,更加(3)一词多义①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掌管)②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②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4)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原意为借口,文中指推辞(5)重要句子翻译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汇总

4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节选自《资治通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②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③当涂:当道,当权;④辞:推托;⑤务:事务;⑥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⑦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⑧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⑨但:只,只是;⑩涉猎:粗略地阅读;⑪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⑫及:到,等到;⑬过:经过;⑭才略:才干和谋略;⑮非复:不再是;⑯更:重新;⑰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⑱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⑲见事:知晓事情。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议论(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课后重要思考题】二、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因为吕蒙是孙权的主要将领,在军事上很有才能,但是吕蒙学识不高,孙权想让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所以劝他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不用: ⑥ 扶将: ⑦赏赐百千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少顷 未几 俄而 少时 久之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夸父逐日》选自《 》,夸父是古代 人物。
2、《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由西汉淮南王 等人编著。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北饮大泽( ) (2)饮于河、渭( )
(3)怒而触不周山( ) (4)地维绝( )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
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⑨于:贤于材人远也: 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卒之为众人。
(11)夫:今夫不受之天: 夫起大呼。
c、介词, 弃其杖。
⑷、词语活用 翻译句子:
①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
②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作动词
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②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夸父”)
日中如探汤。(应“日中如于之探于汤”;省略介词和宾语;)
正午时像(把手)伸(向 )热水。
③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3、《夸父逐日》中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4、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5、字词句:
A、字音:
少顷[qing] 呓[yi]语 齁[hou] 曳[ye]屋 许许[hu]声
B、词义:
⑴、通假字:
满坐寂然:
⑵、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
②闻:古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今义 。
③股:古义 :两股战战;今
④走: 古义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今
⑤虽:古义 虽人有百手;今义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五、《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1、出处:
2、作者:
3、文学影响: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内容包括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及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并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②或:古义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
①自: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其诗以养父母; 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并自为其名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文知识归纳
一、《伤仲永》
1、出处:
2、作者:
3、代表作:
4、内容理解:
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5、字词句:
A字音:环谒[ye] 泯[min]然 称[chen] 夫[fu]
B词义: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②贤于材人远矣:
③未尝识书具:
⑵、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4、字词句:
A、词义:
⑴、古今异义:
①但,古义eg:但当涉猎; 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
①以: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当除掌事 但当涉猎。
③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渔人,乃大惊。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顾野有麦场。②苫蔽:
③少[shao]时: ④弛担持刀。
⑤久之: ⑥屠暴起。
⑦意暇甚: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以”介词,译为“把”介词结构后置。)
②省略句:a、投以骨(应“投<之>以骨”,之,代狼。)
⑦是: a、介词 当是时; b、判断动词 问今是何世。
⑷、词语活用 翻译: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 会, )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少顷 ②既而: ③是时:
④未几: ⑤一时: ⑥呓语:
⑦絮絮: ⑧中间[jian
⑨意少舒: 少, 舒,
⑩稍稍: ⑩倾侧: ⑩齁:
④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以:认为。 去:距离。)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们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距离人们远一些。
⑤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译: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感觉非常的清凉;到了中午,就好像<把手>伸<向>热水一样烫人;这难道不是因为近一点炎热而远一些清凉吗?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D、备注:
本课出现很多句式,如复沓句、顶真句/联珠句、排比句等。内容上详略处理得当。
②敌: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③之:a、补充音节,无义,eg: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又数刀弊之。
④意:意暇甚;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⑤前:其一犬坐于前; 狼不敢前。
⑥恐:恐前后受敌; 不治将恐深。
⑷、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②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
三、《孙权劝学》
1、出处:
2、作者:
3、文学影响:
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 编年体通史 ,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备注:
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详略得当。
四、《口技》
1、出处:
2、作者:
3、代表作:
4、文学影响:
《虞初新志》是清张潮编选的 笔记小说集 ,共二十卷,多数作品文字优美,有些也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有所反映。
②省略句: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
b、场主积薪其中(应积薪<于>其中,省略介词“于”。)
c、一狼洞其中(一狼洞<于>其中 ,省略介词“于”。)
d、屠户乃奔倚其下(屠户乃奔倚<于>其下,省略介词“于”。)
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④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七、文言文中的时间短语
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⑴、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
②出门看火伴:
⑵、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卷卷有爷名; 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双兔傍地走; 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六、《狼》
1、出处:
2、作者:
3、字词句:
A、 字音:
缀[li]行 苫蔽[shan bi] 尻[kao]尾
B、 词义:
⑴、通假字:
止有剩骨。
⑵、古今异义:
①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eg: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②股:古义eg: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今为屁股。
⑶、一词多义:
①止: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⑶、一词多义:
市:东市买鞍马; 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东市买骏马; 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