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制备》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制备》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制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新课标九年级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具的准备、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制取氧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制取氧气,明白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后面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做好准备。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的重点:组织好制备氧气的实验活动。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是一个典型的实验。教材中对实验的具体细节交代不多,因此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体会实验的注意事项,估计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给与指导。实验重在让学生体会过程,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分析:

重点:通过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了解到一般固体加热反应装置的选择,以及由其体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为以后制备其他气体做好铺垫,这是教学重点。难点:各步骤注意事项的原因分析,由于学生没有过实验经验,就要求我们教师面面面俱到,边演示边讲述给学生。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化学教学目标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指导的要求,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能说明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的正确程序及每一步的操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以及亲自动手进行试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熟悉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

三、教学方法分析

经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基本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且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演示及指导下,顺利安全地完成实验。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因此,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采用观察讨论法、课堂合作交流法、实验法、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课堂引入:给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展现工业“液化空气法”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并举例“富氧炼钢、医院里用的急救氧、火箭发射用的大量的氧气”等都是这样获得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出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氧气的获得。并指导学生看书,回答以下2个问题: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这一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渡:“我们实验室要研究氧气,也要先制备氧气,这种方法合适吗?”分析工业制法的特点是制得的氧气量大,但设备复杂,且纯度不够,所以不适合实验室制备,实验室是用含氧的物质分解制氧气的。

(二)讲述新知: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一:加热高锰酸钾(写方程式,从中分析原料及条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并根据其反应条件,经讨论选出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带领学生回顾氧气的物理性质,回答出收集氧气的方法)。

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准备通过怎样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及其注意事项。

(三)演示、指导实验:为了让学生顺利安全地完成实验,老师可以先总结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强调实验步骤、各步骤注意事项(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及原因。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巡视整个实验课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学生的实验中总有教师想不到的问题,也就是教师的预设无法顾及但却必须给予重视的,抓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才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把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做为课堂的生成资源进行教学。

(四)课堂小结:师生通过交流,归纳、分析、解决学生试验中遇到的问题。

(五)小结、布置作业。

五、板书

画图-——化学方程式——“茶庄定点收利息”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