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境与景观空间的耦合研究——以重庆古代“八景”为例

文学意境与景观空间的耦合研究

*

——以重庆古代“八景”为例

Coupling Between Literary Context and Landscape Space

A Case Study of Ancient “Eight Views ” in Chongqing 杜春兰 王 婧 DU?Chunlan,?WANG?Jing

摘 要 “八景”文化既是落地的文学,也是有意境的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文学意境和景观空间是该文化的两个重要内涵。重庆“八景”因地理文化上的特殊性和八景诗的艺术性、完整性而具有研究价值,体现古人的山水观念的世界观。本文以重庆古代“八景”为例,阐述文学意境和景观空间的耦合关联,认为文学意境通过审美心理作用于景观空间,而空间通过行为引导带动文学意境。最后,总结重庆“八景”特征,力求给未来山水城市的诗意性建设带来一定的启发。关键词 重庆“八景”;文学意境;景观空间

Abstract:?The?“Eight?Views”?culture?is?being?regarded?both?as?a?spacial?literature?and?a?literary?space.?As?a?comprehensive?cultural?phenomenon,?it?has?two?important?connotations—literary?context?and?landscape?space.?“Eight?Views”?in?Chongqing?is?valuable?owing?to?its?characteristics?on?geographical?culture?and?the?artistic?feature?and?integrity?on?poetry , and?demonstrates?the?ancient?value?of?mountains?and?rivers.?This?paper?expounds?the?coupling?between?these?two?connotations?by?the?case?study?of?ancient?“Eight?Views”?in?Chongqing,?and?argues?that?the?former?takes?effect?on?the?latter?through?the?Chinese?ancient?aesthetic?traditions;?conversely,?the?latter?reacts?to?the?former?through?behaviors.?Finally,?the?paper?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Chongqing?“Eight?Views”?in?order?to?offer?some?enlightenment?for?the?construction?of?cities?with?mountains?and?rivers.

Keywords:?“Eight?Views”?in?Chongqing; Literary?Context;?Landscape?Space

0?引?言

中国古代的城市空间营造都有空间实体和精神虚体两种属性,而古代“八景”文化现象

就反映了这两者的共融关系。该文化起源于古代文人为景物定名、咏叹的现象,后演变为官方的建设行为,多见于地方志中的地理志、艺文志等[1],最终成为约定俗成的风物景观,反映了古代文人、官员在空间与精神认识论上的统一。

景观空间是指所有景观要素在三维上的相对位置的系统,它是物质系统,属于空间实体;文学意境指“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是景观意象的情感系统,属于精神虚体。两者以“人”为媒介,通过人的审美心理和行为活动发生耦合作用——不同的空间类型通过引导活动触动不同的文学意境;不同的意境类型也会通过审美心理投射于景观空间(图1)。本文将以重庆的“八景”现象为例对一关系进行阐释,从而说明山地城市因势成境、因景生情的山水情怀。

“八景”的“八”是个虚数,实则包括“八景”、“十景”、“十二景”、“二十四景”、“三十六景”、“四十八景”等景观集称。

DOI: 10.13791/https://www.360docs.net/doc/5e9128557.html,ki.hsfwest.20140618

杜春兰,王婧. 文学意境与景观空间的耦合研究——以重庆古代“八景”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6): 101-106.

中图分类号 TU983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5-6304(2014)06-0101-06

作者简介杜春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

与新技术教育部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cldu@https://www.360docs.net/doc/5e9128557.html,

王 婧: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2012BAJ15B0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1?重庆“八景”文化简史及研究可

行性

重庆有据可考的“八景”现象首次出现在明代中前期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

地方志所载的“渝城八景”[3]

,较学界公认

的最早出现的“八景”现象——“潇湘八景”(北宋嘉佑年1056—1063)和“虔州八境”(北宋嘉佑年1063—1078)晚约四百年,是随着明代全国性的文人旅游热潮、造园的空前鼎盛以及中央乐于看到太平盛世的基调下产生的[4]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至清代乾隆年间,已臻八景的泛滥期[5],兼有官员和诗人身份的知县王尔鉴喜好游历,认为当时“八景”现象泛滥附会,他以较高的山水审美标准,在“渝城八景”的基础上汰三增七,形成了流传了250年的重庆山水城市名片——“巴渝十二景”,并且王尔鉴①、周开丰②、姜会照③、张九镒④、周绍缙⑤、王梦庚⑥等六人写下了对应而完整的十二景诗[5],此外,龙为霖⑦等人也有针对一景或几景的诗作留下。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是重庆明清两个版本的组景中涉及到的15个景点的空间和意境特征。

从以上历史概况可以看出,该现象在重庆具有以下特征:(1)源流普遍性:纵观“八景”的发展史,它与中国人的山水—诗情—政治,旅者—文人—官员之间的文化基因之间有深刻的关联,该现象在重庆也有相似的起源;(2)艺术高度性:王尔鉴等人对于“八景”的品评鉴定具有一定的艺术高度,反应了古代文人审美的共性,八景诗的样本质量较高、数量较多且完整;(3)地域特殊性:重庆“八景”直接反映了重庆地貌地理的特殊性、景观空间和城市格局的

特殊性。上述理由构成了重庆“八景”作为文学与空间共融关系研究的可行性。

2?八景是文学意境和景观空间的统一体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而深刻的自然审美传统,“有着执着的山水情愫和特别发达的山水情绪、有着丰富的山水审美实践和很高的山水审美精神品级,也有着特别深厚的山水审美积淀和特别美丽的山水文化

精神”[6],空间营造与审美心理互相投射。以重庆“八景”为例,其景观空间按照人与景象的互动关系分为三类,即内向型、外向型、城市型;而文学意境按照山水诗画的审美评价分为层次分明、动态曲折、巧于因借、感官触动几种意境类型。2.1 景观空间类型对文学意境的影响

景观空间是“八景”的物质内涵,每一景象的得名、传播都是人类活动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不同的空间类型引发不同的活动,包含风景游赏和城市生活两大类。“寻奇出后径,览胜倚前檐”(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两句诗分别表达了由外向空间引导的览胜和内向空间引导的探幽行为,多发生在城市内外的高山深涧之中;后者是由城市生活功能而产生的聚集行为,多发生在城市中的码头、驿馆、寺庙、宗祠等(图2)。

2.1.1 每一凭栏眺⑧:外向型景观空间带动览胜

外向型景观空间是指使人产生向外观赏心理的空间类型,观景点的要素一般是开放性的,如高山之巅、楼宇之上。登高诗作为一类独特的诗歌类型,源于古人“俯仰自得”的自然观照和“仰登天阻”的行为基础。由望祭山川的宗教祭祀和重九登高的民俗习惯逐渐定型为登高的体态语言和怀远的情绪模式[7],由外向型的景观空间进行照应,有对应的观景台(点)和景观面。古人为赏景之便,建亭台楼阁于不同的方位高度,览胜是置身世外,万物匍匐于脚下,观一物之全貌,居高临下,胸襟开朗。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八景诗中涌现出了大量的登山诗,“字水宵灯”、“金碧流香”、

“云篆风清”等描绘了这一类的空间格局,金碧台和老君洞是字、金二景的最佳赏景点,位于山巅或山腰;以江河湖泊(如长江、嘉陵江)为导向的景观形成了景观面。山地城市因其空间造势产生的惊喜奇幻豁达的心理反响,促成“云来山掩云如失,云去山空影似留”(姜会照《缙岭云霞》)的空间意境。

2.1.2?寻源景不穷⑨——内向型景观空间促成探幽

内向型景观空间是指使人产生向内向前的视线聚焦的空间类型,在未知变幻的景象间游赏,与我国“隐”文化心理中对隐逸的景视模式的偏好相对应,从宗教、诗画、风水术中都可以找到线索[8]。内向型空间诱发探幽行为,游者在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游览中通过光、色、形、影、声的变幻产生神与物合、心与道合的思考,“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自桃花源始变形成了探幽的心理倾向。重庆八景中“桶井峡猿”、“海棠烟雨”、“洪涯滴翠”是这一类内向型的空间,百里峭壁、夹岸海棠、茂树瀑布是形成空间围合的景观要素。山锁疑无路,崖幽别有天,引发游者的猎奇心。览胜和探幽在游赏中往往相互转换,引发趣味并触动人生思考,文学意境兼具感性表达和理性探求,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摹表达人事幽微[9],便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学意境。2.1.3?争上夕阳船⑩——城市型景观空间引发聚集

城市型景观空间指城市中的公共开放空间,由于特定的功能促成聚集活动,多为祠庙地标、交通节点等,如重庆八景中“黄葛晚渡”、“龙门浩月”因黄葛、碣石而产生交通性开放空间,形成渡口,促进争渡的船客和往来的船夫的聚集;“孔殿秋香”因文庙和桂树而产生文化性开放空间,带动闻香赏月的游人的聚集;“觉林晓钟”因觉林寺而形成宗教性开放空间,带动三岸朝拜者的聚集。几景都因建筑或景观标志物的空间场力形成人流汇聚之所,形成不同的活动氛围。聚集活动多形成城市生活的群像图景,至明清时期文学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

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成

图1?“八景”文化现象两个内涵的关系图

Fig.1?the?relationship?of?the?two?connotations?of?

Chongqing?“Eight?Views”

为古代城市文化的记录者[10],车水马龙、贩夫走卒、善男信女、学子书声、街市庙会等都可能引发文学咏叹。“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张籍《弱柏院僧影堂》)、“自是晚来归兴急,江头争上夕阳船”(余玠《黄葛晚渡》)都是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繁华景象的歌咏(表1)。2.2 文学意境类型对景观空间的作用

中国古代通过一种稳定的审美标准来甄别空间,不同的意境类型通过此种审美

心理投射于景观空间,中国古代的诗、画、景论都反应了这种审美心理的统一性。观王氏新修“十二景”的评价标准:“其趣在月露风云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临俯仰,别有会心……空灵飘渺,在有象与无象之间,最称奇妙。别具幽趣,空灵不著色相……”[11]

也反映了这种审美标准。该标准不止于对空间格局的评判,也是文化心理的映射。

2.2.1?岭看无尽意k ——层次分明

郭熙在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

透视法中的“平远”指自进山望远山,认为应“有明有晦……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

缈”[12],在空间上就是指视觉层次丰富,虚

实相生,视点与景物之间的景深长,通过无尽之感得到人的精神的延展。山地城市中的景深感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包含外围山体—水面—水岸—城市—内部山体几个层次(图3),不同的视点有不同的组

合,其中城市与山体的互溶性也会增加视觉的层次感。字水宵灯的“字水”形容两江交汇形如篆书的“巴”字,是自然山水与艺术的通感之名。其景最佳观景点位于南山老君洞,是风景幽深、人迹罕至的道场所在,可以想见知县王尔鉴夜上涂山,瞥见身后远方映射来飘渺之景,近景是南山上的葱茏草木,中景是因灯火勾勒而晶莹的黛水,远景是流至中梁山而于天边消逝的嘉陵

江,“岭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k 正是此意

境的凝练;“金碧流香”这一景自秦汉以来都是位于母城的最佳观赏点,“金碧有高台……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⑧,近景为金碧山南麓的林林总总的府衙神祠、环绕府城的城墙城门,中景是长江两岸挂于悬崖的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沟通两岸繁忙

的古渡码头和千帆竞过的宽阔江面,远景是沿长江绵延的南山;“黄葛晚渡” 的场景“渝江秋色老,野渡暮生寒。天水苍茫合,烟岚缥渺看”(周开丰《黄葛晚渡》)是将船舶、建筑、植物、驳岸、船客几个意象统一,集江面、江岸、远山几个层次的景象于一体(图4);“浮图夜雨”将“浮图关”、“夜雨寺”、“崖壁”、“江水”、“夜雨”几个意象综合叠加。这四幅图景符合中国诗画的审美意境——虚实相生,水为虚岸为实——虚因实而现;

天为虚山为实——虚

图3?重庆城市视觉层次示意图

Fig.3?

the?diagram?of?visual?levels?of?Chongqing

图4?“黄葛晚渡”示意断面图

Fig.4?the?section?of?“The?Ferry?Besides?Banyan?at?Dusk”

景观空间类型外向型(览胜型)空间内向型(探幽型)空间城市型(聚集型)空间

图例

八景内容

金碧流香、字水宵灯、云篆

风情、浮图夜雨、缙岭云 霞、华蓥雪霁

桶井峡猿、海棠烟雨、洪崖滴翠、歌乐灵音

黄葛晚渡、孔殿秋香、觉林晓钟、龙门浩月、北镇金沙

数量

6

4

5

表1?明清重庆“八景”景观空间类型分类

Tab.1?the?classification?of?ancient?“Eight?Views”?in?Chongqing?in?Ming?and?Qing?Dynasty

图2?明清重庆“八景”景观空间类型及其分布(图底为重庆山水格局的抽象提取)

Fig.2?the?space?type?and?distribution?of?ancient?“Eight?Views”?in?Chongqing?in?Ming?and?Qing?Dynasty

(the?ground?is?the?abstraction?of?Chongqing’s?mountains?and?rivers)

实于灭点相融。

2.2.2?幽清却善藏l——动态曲折

游览的动态性造成了步换景移。古代诗画的传神意境“通幽曲径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藏”与“露”的关系为不明前路,给游者以想象的空间。随着游览的行进,空间不断变化,忽开忽合,忽明忽暗,忽大忽小,旷奥有致。我国山水画中一部分采取的了三远法的“散点透视”,视点移动,画面如卷轴片面铺开,强调移步换景的动态,造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求曲求变的婉转意境。如“桶井峡猿”为王尔鉴新增的一景,顺长江的一级支流御临河一路北上,在距母城40km处觅得一处幽深水道,形似桶状,如坐井中,故名“桶井”,《巴县志》记载:“从桶井行二里许至峡口,两岸攒所,潺潺溪水从峡出。登小舟溯流而入,曲折宛转,忽明忽暗,两壁峭削,窥天一线……疑有水怪出没,谛视之,乃洞猿挂树之倒影也……舟行约四、五里,山深宵静,寒气粟人。忽穿峡,舍舟登岸,回望烟云层迭,几不能复视,其桃源别景欤。”[11]文字记载了桶井峡(现名统景)的地貌风光,着重描写通过空间的旷奥变化而产生的游览的动态性(图5)。此外,“海棠烟雨”也是“藏”的意境,“出南坪山坞,沿壑带涧,曲折入江……两壁石崖秀削,溪边者多海棠”[11],溪流藏于花树与峭壁之间,曲水流觞,不见其源,因人探寻。

2.2.3?神功遗迹杳m——借势成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计成《园冶》)是古人造城、造园、造景的核心思想,一处造景的意境美要包含“巧”这个层面。“洪涯滴翠”这一景就体现了城市排水与景观空间的结合,“洪崖洞在洪崖厢,悬城石壁千仞,洞可容数百人,上刻洪崖洞三大篆字,诗数章,漫灭不可读。城内诸水逾堞抹岩额而下,夏秋如瀑布,冬春溜滴,汇为小池入江。”[11]。洪涯洞是城市天然的泄洪口,该景巧借地势,形成水流落差,将城市雨洪泄入嘉陵江,天然成一瀑布,“常悬微霄下,直入内江清”(周开丰《洪涯滴翠》),巧妙沟通了城市内外水文系统。“龙门浩月”也巧借自然碣石形成交通节点,原有的龙形石梁突出水面,顺着江势在江湾而距,石梁外急流涌

动,而其内浩如平静,形成天然的船舶码

头,“神功遗迹杳,此地问真源”m赞其宛

若天开。此二景,足见其巧,利用地势因势

利导,对心理进行有力的引导,因势成境,

形成天人合一的造景境界。

2.2.4聿谁弄管弦n——感官触动

古人赏景吟诗不止于眼看之景,更有

耳听之音,鼻嗅之香,指触之感。“掬水月

入手,浓香花满衣”(于史良《春山夜月》)

是眼口鼻舌身意六意的综合感受,手触水,

眼观月,花香入鼻,调动六感感受空间之幽

深,净化心灵之澄澈。八景中常有此意境类

型,“孔殿秋香”、“金碧流香”是闻香,“何

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⑧,王氏所谓“空

灵”正是如此,不明出处的花香更能引起无

限的遐思,古人常用香喻美好的德行,此处

生香不仅指花香,更有书香、墨香、万古流

香。“歌乐灵音”、“觉林晓钟”、“浮图夜

雨”是听声,古典文学中的声常有两种,一

是人文之声,如寺钟之声,鼓乐之声,读书

之声,商贸之声;一是自然之声,风雨雷电

之声,“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典型意境,相

思寄于雨夜,修辞不着痕迹。“悬崖犹润竹,

风动碎琼声”(王尔鉴《浮图夜雨》),空间

带动感官的冥想,形成“深山藏古寺”、“踏

花归去马蹄香”(均为宋徽宗赵佶所出画题

名)一般不通过视觉意象而通过通感等画

外之音形成的意境空间(表2)。

3?重庆“八景”的特征总结

3.1 意象要素反映山地城市的地理人文

“八景”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地域性特

征,它描述一地之风物,是典型的地域景

观的载体。从要素上看,以“歌乐”、“云

篆”、“桶井”、“洪涯”、“金碧”为代表的

山、水、林、泉、峡、洞、瀑、池、岛是重庆

地貌特征的浓缩;“黄葛”、“峡猿”、“秋

香”体现地域性动植物;“晚渡”是地域性

的人文活动。同样是以山水为构景要素,

“西湖十景”意蕴雅致温婉,如“曲院风

荷”、“三潭映月”等都是隽秀雅致的意

境,而重庆八景的山水是粗豪奇伟,直插

入宵,峡谷激流,千帆竞发。“山水河流秀

美、雁翔鱼跃、日月星辰缥缈、光影交替的

山水物象的关注,构成明清时期巴渝地区

的人文景观基底,形成了巴渝地区独有的

‘山地生活世界’”[13],重庆“八景”是地

域文化的空间名片。

图5?“桶井峡猿”示意断面图

Fig.5?the?section?of?“Tongjing?Gorge?with?Monkeys?on?the?Cliff”

意境类型层次分明动态曲折巧于因借感官触动

八景的内容

金碧流香、 字 水宵灯、

黄葛晚渡、浮图夜雨

桶井峡猿、海棠

烟雨

洪涯滴翠、龙门

浩月

金碧流香、孔殿秋香、

歌乐灵音、觉林晓钟、

浮图夜雨数量4225

表2?明清重庆“八景”的意境类型

Tab.2?the?literary?context?classification?of?“Eight?Views”?of?Chongqing?in?Ming?and?Qing?Dynasty

3.2 空间分布反映山地城市的总体格局

比较“燕京八景”、“西湖十景”、“羊城八景”和“巴渝十二景”的景点分布,发现古代城市八景的分布都与水文系统和水利建设紧密关联,反映了城市自身的山水格局和功能格局,重庆八景有着与北方城市、江南城市明显不同的分布趋势(图6)。古燕京八景多分布于城市近郊,多位于北京西山,太液秋波、琼岛春阴与皇家园林有着连带关系,居庸叠翠、卢沟晓月地处边塞,有守卫皇城之用[14]。燕京地区地域平旷,城市与外围山体边界较为清晰,分割明确,即城市为生产要素、山体为保护要素、水体为调和要素。西湖十景也围绕一水展开,分布集中,体现城与湖并置的格局。羊城八景沿珠江及城内水道分布[15],与巴渝十二景接近。而重庆地处西南山地之险,两江交汇之曲,山地包绕并侵入城市,城市建设对山水无可规避,重庆八景多分布在城市界面与自然界面的交接展开面上,反映了重庆城市“片叶浮沉巴子国,两江襟

带浮图关”[16]

的城市格局,内部山水与外部

山水相互沟通,不分彼此,城市的成长与发展在自然边界的控制下有节有控[16]。重庆八景的分布反映了城中抱景、城外环景、景城一体、景中有景、层次分明的山城格局特征。

4?结?语

重庆八景文化反映了山地城市因势成境、因景生情的山水情怀。重庆作为古代文人的谪贬之地、军事战略冲要之地与全国战乱的据守之地,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引发了独特的诗情。李白曾留下“夜发清溪

向三峡,思君(指月亮)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天真生动地描述了在从四川的平阔到三峡之陡峭的突变过程中,重庆作为进入三峡的前奏在山高水阔的比例上已初见端倪;张之洞也有诗:“名城危距层

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17]

(《重庆府》),

作为政治家在诗中突出其地貌凶险的气势和军事战略上的形势,“危距层岩”道出重庆古代建城之初的军事地利之便,城筑于磐石之上,以江为护城之河,极具威势。王尔鉴等人对于“八景”、“十二景”的总结更是将对重庆的风貌和格局的诗情和咏赞推到了历史的高峰,其景观空间与文学意境互为映射。

本文的研究案例是城市与自然互通,空间与意境共融的典型。由于景观空间和城市格局的特殊性,山水城市在建设上有先天优势,借助山水基底因势成境o 、由景生情,有助于打造有山水观照的富有情感意境的城市空间。在应对现今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三通一平等盲目现象时,我们可以从古代八景文化所传达的精神与物质内涵的共生性中得到启示。注释:

① 王尔鉴,字熊峰,河南卢氏人,清雍正八年进士。乾隆十六年,从山东降职至重庆,任巴县知县,修《巴县志》。该志被后人引用最多的,故又称“王志”或乾隆旧志。② 周开丰,巴县人,助王修志,与龙为霖、何元鼎等于东川结诗社。

③ 姜会照,江苏如皋人,字昌鹿,号南园,著有《南园文集》6卷、《南园诗集》8卷,“蒲塘十子”之一。乾隆六年中进士,任奉节知县

图6?“八景”分布与古代城市山水格局的关系

Fig.6?the?locations?of?“Eight?Views”and?layout?of?ancient?cities(Guangzhou,Chongqing,Peking?and?Hangzhou)

④ 张九镒,字权万,号橘洲,湘潭人。乾隆四十二年左右任岳麓书院山长。乾隆五十二年进士,任四川川东道,有《退谷诗钞》。

⑤ 周绍缙,福建宁化县人,乾隆十三年进士。

⑥ 王梦庚,浙江金华人,清道光重庆知府,著《重庆府志》。

⑦ 龙为霖(1689年—1756年),字雨苍,号鹤轩,重庆府巴县人。历官云南太和知县、石屏知州、广东肇庆同知、潮州知府。与周开封等结诗社于东川。著有《荫松堂诗集》、《橐驼集》、《读诗管见》、《本韵》等。⑧ 出自王尔鉴诗《金碧流香》“巴山耸秀处,金碧有高台。何处天香至,疑从月窟来。江环千嶂合,云度九门开。每一凭栏眺,清芬拂草莱”。

⑨ 出自周开丰诗《桶井峡猿》“桶井多奇胜,寻源景不穷。好山偏窈窕,曲径更葱茏。桂树千猿跃,窥天一线通。桃源花落处,几度诓渔翁”。

⑩ 出自余玠(南宋)诗《黄葛晚渡》“龙门东去水和天,待渡行人暂息肩。自是晚来归兴急,江头争上夕阳船”。

k

出自王尔鉴诗《字水宵灯》“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岭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l

出自王尔鉴诗《海棠烟雨》“溪邃怜香国,山容映海棠。轻烟茏晓髻,细雨点新妆。娟秀宁工媚,幽清却善藏。每于望江屋,独立睇苍茫”。

m

出自王尔鉴诗《龙门浩月》“水亦岷江派,山仍夏后村。何缘邀月影,别自映云根。秋扫黄鱼脊,波回玉兔魂。神功遗迹杳,此地

问真源”。

n出自王尔鉴诗《歌乐灵音》“山回清音远,聿谁弄管弦。崖鸣风度壑,松韵雨霏天。

讵讶吹笙客,俨来御鹤仙。昔曾广雅调,云顶响流泉”。

o“因势成境”出自杜春兰教授在2014年第一届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因势成境的景观设计思想——以山地为例》

参考文献:

[1] 张廷银. 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41-45.

[2] 童庆炳, 程正民. 文艺心理学教程[M]. 北

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戴秋思, 李碧香. 地域文化景观视野下

的八景演进特点研究——以重庆八景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 28(04): 44-48.

[4] 张勇. 论明代文人旅游的盛况及其对旅

游发展的影响[J]. 江苏商论, 2009(02): 175-176.

[5] 彭伯通. 重庆题咏录[M]. 重庆: 重庆出版

社, 1985: 231-302.

[6] 江榕. 魂系家园[C]//江榕, 段宝林. 中国

山水文化大观.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1082

[7] 冯丙奇. 登高诗发展期事与景的内在结构

的发展轨迹[J]. 鲁行经院学报, 2001(06):

90-91.

[8] 李瑞卿. 幽微论及其诗学内涵[J]. 文艺理

论研究, 2008(04): 95-101.

[9] 李正, 李雄. 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

视觉偏好[J]. 园林与环境艺术, 2009(03):

37-42.

[10] 卢桢, 吴聪聪. 中国古代城市诗歌综论

[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2008(03): 100-105.

[11] 重庆市巴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巴县

志·小记[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2.

[12] 何楚熊. 中国画论研究[M]. 北京: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1996: 45-50.

[13] 李畅, 杜春兰. 明清巴渝“八景”的现象

学解读[J]. 中国园林, 2014(04): 96-99.

[14] 耿欣. 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现与比较[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5] 邓颖贤. 羊城八景与广州市城市形态演变

关系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

文, 2011.

[16] 徐煜辉. 历史·现状·未来——重庆中心

城市演变发展与规划研究[D]. 重庆: 重

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0.

[17] 祝伊湄. 张之洞诗学及诗歌创作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图表来源:

表1-2:作者绘制

图1-6:作者绘制

收稿日期:2014-11-20

(责任编辑:袁李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