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三种展开方式
薄层色谱鉴别介绍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
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 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 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比移值
组分二 组分一
被分离 混合物
薄层色谱展开示意图
薄层色谱法
优点
操作简单,定性结果直观
缺点
有一定毒性、定量方面的精密度 较差
却后使用。
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纤维素、淀粉 硅酸镁 硫酸钙 硅胶 佛罗里硅土 氧化镁 氧化铝 对极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增强
活性炭
2
供试品的制备:按照各药品质量标准规
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制得的供试品应放 置于密塞的小瓶中,防止溶剂挥发影响点样 量。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可按质量标准规定 精配成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置密塞小瓶 中备用。标准药材对照溶液,一般需照供试 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在使用对照品溶液时一 定要注意将取样的毛细管充分洗干净,防止 造成对照品污染。
二.展开室应放在水平、稳定的实验台上,不能有阳光直射, 也不能在通风处放置,离开热源,避免温度波动对分离不利; 光敏物质的分离应将展开室置于暗处进行。 三.点样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硅胶的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优 先吸附水,物理吸附使硅胶的活度降低,影响了弱极性物质 的吸附,化合物的Rf值相应地增大。硅胶薄层的吸水速度很 快,当用预先经过活化的薄层板,在点样过程中干燥的薄层 会立即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数分钟内达到平衡,吸附水 蒸气的量决定于点样速度即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和空气的相 对湿度。Dallas指出0.25mm厚、20cm×20cm的硅胶薄层 板在50%相对湿度中放置约3min就失去活性的一半,而放 置15min时吸附的水分已达到最大值。在用相同条件分离同 一组化合物得到的结果不能重现时,必须考虑到相对湿度对 展开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南北地区湿度相差很大;即使在同 一实验室冬夏季节不同湿度也有明显差别,如果不注意湿度 的影响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薄层色谱法简介
➢ TLC定量分析时,样品量的适宜范围为最小检出量的几倍至几 十倍。
➢ 样品原点一般在1mm左右为佳,原点过大或样品量过大,会导 致分离变坏。
薄层色谱的展开剂
➢ 薄层色谱的展开,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展开 剂蒸气在缸内达平衡。
➢ 硅胶为固定相主体的正相色谱,溶剂的极性越大, 对化合物的洗脱能力越大,即Rf值越大。
(1)碘蒸气显色:将展开的薄层板挥发干展开剂后,放在盛 有碘晶体的封闭容器中,升华产生的碘蒸气能与许多有机物分子 形成有色的缔合物,完成显色。
(2)紫外线显色:用掺有荧光剂的固定相材料制板,展开后 用紫外线照射展开的干燥薄层板,板上的有机物会吸收紫外线, 在板上出现相应的色点,可以被观察到。
薄层色谱的使用操作
下降法
(3)下降法:用滤纸或纱 布等将展开剂吸到薄层板的 上端,使展开剂沿板下行, 这种连续展开的方法适用于 Rf值小的化合物。
薄层色谱的使用操作
3.显色
分离的化合物若有颜色,很容易识别出来各个样点。但多数情 况下化合有颜色,要识别样点,必须使样点显色。通用的显色方 法有碘蒸气显色和紫外线显色。
• (3)若在同一板上点几个样,样点间距离应为1 ~ 1.5 cm
• (4)点样要轻,不可刺破薄层 • (5)点样结束待样点干燥后,方可进行展开
薄层色谱的使用操作
2.展开
(1)上升法: 将色谱板垂直于 盛有展开剂的容器中,适合于含 粘合剂的色谱板。
上升法
薄层色谱的使用操作
倾斜上行法
(2)倾斜上行法: 色谱板倾 斜10~15°,适用于干板或无 粘合剂软板的展开;色谱板 倾斜45~60°,适用于含有粘 合剂的色谱板
(2)若所选展开剂几乎不能使混合物中的组分点移动,留在了 原点上,此溶剂的极性过弱。
薄层色谱法详解
薄层板的活化:硅胶板于105-110℃烘30分钟,氧化铝板于150-160℃烘4小时,可得活性的薄层板。
点样
点样
点样方式:分为手动点样和自动点样。手动点样主要器具为微量毛细管、微量注射器等。自动点样采用半自动点样仪或全自动点样仪,按预设程序自动点样。手动点样灵活方便,常用于各种TCL鉴别中,器具以微量毛细管最常用。仪器的自动点样准确性好,常用于薄层扫描法的含量测定。
影响展开的因素
制备离心色谱仪
A相对湿度的影响
B溶剂蒸汽的影响(a展开室的饱和b预吸附)
C温度的影响
D展距的影响与分离度仅正比与展距的平方根
显色
A光学检出法
a自然光(400~800nm)
b紫外光(254nm或365nm)
c荧光一些化合物吸收了较短波长的光,在瞬间发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而在纸或薄层上显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灵敏度高、专属性高)
B蒸汽显色法
显色
多数有机化合物吸附碘蒸气后显示不同程度的黄褐色斑点,这种反应有可逆及不可逆两种情况,前者在离开碘蒸气后,黄褐色斑点逐渐消退,并且不会改变化合物的性质,且灵敏度也很高,故是定位时常用的方法;后者是由于化合物被碘蒸气氧化、脱氢增强了共轭体系,因此在紫外光下可以发出强烈而稳定的荧光,对定性及定量都非常有利,但是制备薄层时要注意被分离的化合物是否改变了原来的性质。
显色方法a喷雾显色:显色剂溶液以气溶胶的形式均匀的喷洒在纸和薄层。b浸渍显色:挥去展开剂的薄层板,垂直的插入盛有展开剂的浸渍槽中,设定浸板及抽出速度和规定在显色剂中浸渍的时间。
薄层色谱三种展开方式
总的来讲平面色谱的展开有三种几何形式即线性、环形及向心,见图7-3-12。
此外,为提高分离效率及检测灵敏度进行的展开方式的改进,设计了多种相应的展开室,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线性展开1.上行展开将点样后的纸或薄层的底边置于盛有展开剂的直立型的多种规格的平底或双槽展开室中,展开剂由纸或薄层下端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前沿。
这种展开方式适合于含粘合剂的硬板展开,是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展开方式。
平底及双槽展开室均有三种规格,即带不锈钢或玻璃盖的20cm×20cm,20cm×10cm及10cm×10cm三种。
见图7-3-13。
在使用平底展开室时,可将展开室一端垫高,使展开剂集中在薄层板点有样品的一端,这样可以节省展开剂;如果薄层板需用展开剂饱和,可以将薄层板放在垫高的一端,饱和后展开时可将另一端垫高,薄层板就可以接触展开剂进行展开,见图7-3-14。
如果需要用与展开剂不同的溶剂蒸气(如挥发性酸或碱等)饱和薄层板时,可在平底展开室中放置盛有某种挥发性溶剂的小杯,效果也非常理想。
双底展开室的优点是节省展开剂,便于预饱和以及放置展开剂于一侧槽中,另一侧槽内可放置另一种饱和蒸气用的溶剂,特别是代替在展开剂中互溶程度低,容易分层的混合展开剂。
另一种上行展开方式是夹心式展开,由于展开室的体积大小及饱和程度影响薄层分离而设计的,见图7-3-15。
将点样后的薄层板的两边垫以玻璃窄条,上面覆盖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盖板,并使其稍短于薄层板2cm,以便使展开剂浸到薄层的边缘,两片玻璃板用不锈钢夹子固定,放入展开剂中展开,这种方式不需饱和。
小孔线形薄层技术,即将部分硅胶从薄层上除去,形成线性小孔以控制展开速度,从而增加塔板数,改善分离状况,提高呈色灵敏度。
具体作法是在距离薄层底边1cm处,用一头接水泵的玻璃吸管将硅胶一点一点地吸去,使呈一排圆形小孔或长圆形小孔(内径约2mm,孔间距离约1mm),见图7-3-16。
薄层色谱方法
(3)其他固定相
①纤维素 按其用途不同分为普通纤维素(天然纤维
素、高纯度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乙酰化纤 维素和离子交换纤维素。
②另外还包括聚酰胺,葡聚糖凝胶(亲水性葡 聚糖凝胶、亲脂性葡聚糖凝胶和葡聚糖凝胶离 子交换剂)和硅藻土等固定相。
2、粘合剂及添加剂
(1)粘合剂 理想的粘合剂要求亲水性好、粘结力强
(二)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的比较
色谱系统 展开方式 流速控制 平衡时间 分析样品 样品量 板高(μm) 有效板数 检测方式 溶剂用量 溶剂更换 固定相
薄层色谱
开放式 展开 吸附剂的毛细管作用 短 可同时分析多个样品 高 30 <600 静态 少 易 一次弃去
高效液相色谱
闭路 洗脱 由泵调节 不定 每次一个样品 低 2~5 ~5000 动态 多 难 反复使用
好的牢度,预制板有用玻璃板,塑料片或铝箔作为 载板,使薄层附着在上面,塑料片或铝箔的预制板 还有裁剪方便的优点。常用于薄层定量。
(2)手工制板 手工制板一般分为不含粘合剂的软板及
含粘合剂的硬板两种。
软 上用板手干是工法将制吸涂板附成所剂均用直匀的接的玻于薄璃玻层板璃即板可一般 为使用5c,m×但软20板cm疏,松1,0c操m×作不20方cm 或便 用,硬20因板cm此。×目2前0c很m少的使2m用m,厚主的要玻 璃板,要求板面平整,洗净后
几种不同点样方式的比较
A
B
C
A.长5~60mm,内径为0.2~0.05mm的熔融石英管;
B.微量注射器,机械控制,接触板面点样;
C.同B,用步进马达控制操作;
D.同B,完全用计算机控制点样。
方式 A B C D
不同展开条件下茵陈薄层色谱图比较
不同展开条件下茵陈薄层色谱图比较
单位购进一批中药茵陈,笔者在进行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时,用同一提取方法不同展开条件,对色谱图进行比较,方法如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茵陈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
点样3µl。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茵陈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点样3µl。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点样3µl。
展开条件(一)
薄层板∶Merck公司生产的硅胶G板
展开剂: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
温度: 20 ℃相对湿度 60%
检视:紫外光灯(365nm)下
1,2:供试品茵陈3:对照药材茵陈4:对照品绿原酸
展开条件(二)
薄层板∶Merck公司生产的硅胶G板
展开剂:甲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
温度: 20 ℃相对湿度 60%
检视:紫外光灯(365nm)下
1,2:供试品茵陈3:对照药材茵陈4:对照品绿原酸
展开条件(三)
薄层板∶聚酰胺薄膜
展开剂:醋酸
温度: 20 ℃相对湿度 60%
检视:紫外光灯(365nm)下
1,2:供试品茵陈3:对照药材茵陈4:对照品绿原酸
结果:三种展开条件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硅胶G板薄层板比聚酰胺薄膜显示出的荧光斑点更清晰。
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展开剂显示荧光斑点亮度高。
薄层色谱法
第二部分色谱分析第一章薄层色谱法(TLC)一薄层色谱法概述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混合物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均匀分配或保留而将其分离的方法。
与HPLC不同,TLC将固定相涂铺在栽板上,使之形成均匀的薄层。
被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加在薄层板下沿的位置,再把下沿向下放入盛有流动相(深度约5mm)的密闭缸中,进行色谱展开,实现混合组分分离。
被展开的组分斑点即色谱谱带,通过适当技术对色谱谱带进行处理可得到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
薄层色谱法具有技术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分析速度快,高分辨能力,结果直观,不需昂贵仪器设备就可以分离较复杂混合物等特点。
二薄层色谱法中的薄层板、薄层板的涂铺、点样和展开(一)薄层板TLC分离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相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的化学性质。
可通过改变涂层材料的化学组成或对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改性来实现改变薄层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此外,固定相的物理性质,如比表面积、比空容、平均孔径等也对其色谱行为产生影响。
(1)载体对TLC载体的基本要求为:机械强度好、化学惰性好(对溶剂、显色剂等)、耐一定温度、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价格适宜。
(2)固定相TLC固定相包括改性固定相和未改性固定相两类。
硅胶和氧化铝是最常用的两种未改性固定相。
(3)粘合剂在制备薄层板时,一般需在吸附剂中加入适量粘合剂,其目的是使吸附剂颗粒之间相互粘附并使吸附剂薄层紧密的附着在载板上。
常用的粘合剂可分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两类。
(4)荧光指示剂荧光指示剂是便于在薄层色谱图上对一些基本化合物斑点(无颜色斑点、无特征紫外吸收斑点)定位的试剂。
加入荧光指示剂后,可以使这些化合物斑点在激发光波照射下显出清晰的荧光,便于检测。
(二)薄层板的涂铺涂板方法可以分为涂布法、倾注法、喷洒法及浸渍法四类,其中涂布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涂板方法。
TLC固定相薄层涂铺大多采用湿法匀浆,要求薄层均匀、平整、无气泡、不易造成凹坑和龟裂。
薄层板活化处理可以获得适宜活性,提高色谱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色谱基本知识--薄层色谱
层析 (上行)
点 样
硅胶
硅胶是一种弱酸性的多孔性无定形吸附剂。 硅胶表面有很多硅醇基(-Si-OH),通过硅原 子上的-OH基团与极性化合物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 氢键而表现出吸附性能。 硅醇基的数目越大,则吸附能力增强。
硅胶也能吸附水分而成为水合硅醇基。
2
Si
—
OH
-H2O
Si
—
O
Si
—
氧化铝
氧化铝由氢氧化铝高温脱水而成。按制备方法不 同,氧化铝可分为三种:
碱性氧化铝:pH = 9~10,可分离合成染料,生物碱等 酸性氧化铝:pH = 4~5,适应于酸性物质的分离 中性氧化铝:pH = 7~7.5,适于分离醛酮,以及对酸碱 不稳定的脂和内酯等化合物
第2章 平面色谱
2.1概述
2.2滤纸及薄层板 2.3平面色谱的流动相(展开剂)
2.4平面色谱的操作方法
2.5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
2.1概述 2.1.1平面色谱法的分类与原理
平面色谱是一种开放式的离线操作色谱, 分类如下: 1. 纸色谱法 2. 薄层色谱法 3. 薄层电泳法
纸色谱法
以滤纸为载体的液相色谱法。 滤纸中的纤维素能吸收20~25%的水分,其中6% 左右的水分通过氢键与纤维素上的羟基相结合,形成 液-液色谱中的固定相。 固定相:滤纸上的结合水 流动相:与水不相溶(或部分相溶)的溶剂 分离原理: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 同而分离.
(4)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
用平面色谱对粗提物进行分离与纯化,
然后再用其他方法分析、鉴定。
2.4.4定量方法
(1)半定量
a 目测比较法
将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与一定量 已知浓度的样品溶液点在同一色谱床上,经展 开定位之后,根据样品与对照品中组分斑点的 颜色深浅和面积大小估计含量。
薄层色谱法——精选推荐
薄层色谱技术概要辛航航(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1400370013)摘要:本文扼要的介绍了薄层色谱法的含义、有关原理、操作方法、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讨论了常用的吸附剂、载体与薄层板的制备,、点样、各种展开方法。
也简单介绍了几种近年发展起来的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是中药分析中广泛应用的经典方法,随着薄层板、点样技术、展开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加之其简单、便捷、经济、灵敏、高效的优点,薄层色谱法必将在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及其检验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薄层色谱中药铺板点样展开薄层色谱自1938年发明以来,自身的理论和技术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及其广泛,成为现代实验室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
薄层色谱法是在一定尺寸的表面平整的玻璃、铝板或者塑料板上,把硅胶、纤维素、氧化铝、聚酰胺或化学键合硅胶等吸附剂铺成薄层(通常厚度为0.10~0.25mm)作为固定相,用展开剂(流动相)把被测样品展开,从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薄层色谱具有能够提供图像用以直接观测并传达色谱结果,速度快,灵敏度高,溶剂消耗少,制备量大,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4]薄层色谱鉴别在我国各版药典中的应用增幅较大,如2005年版药典共收载1507项,2010版药典仅新增就达2494项,且除矿物药外均有专属性强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薄层色谱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中药材品种真伪鉴定及其代用品寻找,探索柱色谱分离条件,精制和制备纯品的药物等。
1 基本原理薄层色谱鉴别时,将样品溶液用毛细管点于薄层板的一端,置于密闭的槽中,加入适宜的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毛细管原理,溶剂被吸上、沿板移动,并带动样品中各组份向前移动这个过程称为展开。
由于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移动距离不同,展开一定距离后,可得到互相分离的组分斑点。
可用适当方法使各组分在板上显示其位置,若组分本身有颜色,即可直接观察,否则可喷显色试剂或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灯方法确定斑点的位置。
薄层色谱法概述
2013-7-29
自动点样 Limomat IV 喷样仪——样品溶液通过气 流成雾状喷向薄层,移动板台,使在薄层 上流下样品条带。 • 特点:适合于大量稀样品溶液的喷加; 条带宽度不超过2mm,有利于改善分 辨率;便于狭缝式光密度计扫描;要 求薄层板强度高。 自动薄层色谱点样仪——由计算机控制。 药典规定: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样点直径 2-4mm, 点间距离约为1.5-2.0cm。
20
分离参数 R= 2(Ls2-Ls1) W1+W2
因Ls=Rf L。,同时对相邻的两个斑点, 假定W1=W2=W 则R= L。 Rf2- Rf1
W
L。 = ×⊿Rf
W
与n=16[Ls/W] 2式合并,得:
21
2013-7-29
R=
4
由上式,Rf与R之间存在着如图所示关系
R 1.00
2013-7-29
24
溶剂强度参数和选择性 溶剂的强度参数 定义:溶剂强度参数用表示。流动相 强度越高,表示它与吸附剂相互作用 力强。溶质的Rf值就越大。为得到满 意的分离,选用的流动相使溶质的Rf 值在0.3 – 0.7之间为宜。 溶剂强度也可用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参 数 来表示。
15
检测
物理方法——紫外光下显示荧光或荧光淬灭 化学方法——加化学试剂显色,要求显色稳定、 持久、专属、灵敏、线性良好。 斑点定位方法 碘蒸气法——灵敏、简便,为通用显色法。将 碘结晶放在密封的展开缸中,碘的升华,使缸 内充满紫色的碘蒸气。将展开后的板挥干溶剂 置碘缸中至薄层色谱上出现棕色斑点。放置时 间不宜太长,否则背景吸附剂也吸附碘,使信 噪比降低。用针头将斑点标记下来,放在通风 处使碘挥发。
薄层色谱法
第二部分色谱分析第一章薄层色谱法(TLC)一薄层色谱法概述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混合物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均匀分配或保留而将其分离的方法。
与HPLC不同,TLC将固定相涂铺在栽板上,使之形成均匀的薄层。
被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加在薄层板下沿的位置,再把下沿向下放入盛有流动相(深度约5mm)的密闭缸中,进行色谱展开,实现混合组分分离。
被展开的组分斑点即色谱谱带,通过适当技术对色谱谱带进行处理可得到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
薄层色谱法具有技术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分析速度快,高分辨能力,结果直观,不需昂贵仪器设备就可以分离较复杂混合物等特点。
二薄层色谱法中的薄层板、薄层板的涂铺、点样和展开(一)薄层板TLC分离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相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的化学性质。
可通过改变涂层材料的化学组成或对材料表面进行化学改性来实现改变薄层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此外,固定相的物理性质,如比表面积、比空容、平均孔径等也对其色谱行为产生影响。
(1)载体对TLC载体的基本要求为:机械强度好、化学惰性好(对溶剂、显色剂等)、耐一定温度、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价格适宜。
(2)固定相TLC固定相包括改性固定相和未改性固定相两类。
硅胶和氧化铝是最常用的两种未改性固定相。
(3)粘合剂在制备薄层板时,一般需在吸附剂中加入适量粘合剂,其目的是使吸附剂颗粒之间相互粘附并使吸附剂薄层紧密的附着在载板上。
常用的粘合剂可分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两类。
(4)荧光指示剂荧光指示剂是便于在薄层色谱图上对一些基本化合物斑点(无颜色斑点、无特征紫外吸收斑点)定位的试剂。
加入荧光指示剂后,可以使这些化合物斑点在激发光波照射下显出清晰的荧光,便于检测。
(二)薄层板的涂铺涂板方法可以分为涂布法、倾注法、喷洒法及浸渍法四类,其中涂布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涂板方法。
TLC固定相薄层涂铺大多采用湿法匀浆,要求薄层均匀、平整、无气泡、不易造成凹坑和龟裂。
薄层板活化处理可以获得适宜活性,提高色谱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中药材薄层色谱展开之系统
中药材薄层色谱展开之系统工作几年以来,主要运用薄层色谱分离方法对中药材成分进行分析。
薄层色谱直观的色彩图像表达方式是一大特点,通过各种展开剂的灵活运用可将中药材分成不同极性组分进行分离,充分展现出层析分离的意义。
根据这几年的摸爬滚打,反复实践,总结出一点展开系统的经验。
由于接触的药材有限,有些仍不够深入,因此观点可能有些片面,鄙薄之处望多多包涵!说明:以下使用的板为硅胶正相薄层板1 黄酮类经典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该系统还可用于香豆素类,三萜类成分分离,比例应作适当调整。
2 正己烷-乙酸乙酯或环己烷-乙酸乙酯系统,可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系统,如单萜类,木脂素类成分。
可适当加甲酸,因己烷系统易使斑点扩散,甲酸对酸性成分分离有帮助。
3 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是甘草的展开系统,但其适用性很广,可用于中等极性的成分如绿原酸,DCQ,黄芩苷等。
人参系统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冰箱分层取上层溶液)也是一个不错的分离中等极性的展开剂。
4 若改变展开系统对分离帮助不大时,可考虑用变性板,如0.5%或1%NaOH溶液,0.1MNaH2PO4,0.1M Na2HPO4等。
变性板还可调整斑点的Rf值,可将其减低。
5 氯仿是药典和文献广泛使用的展开溶剂,由于毒性较大,现在正逐渐用其他溶剂替代。
有氯仿的两相系统易产生边缘效应,这与其沸点较低易挥发有关,若在其中加入些许酸或碱对分离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时排除阴性干扰时,用量视情况而定。
总之,展开系统的千变万化使薄层色谱有了更多可操作可摸索的空间,因此有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色谱图像,若能结合其它色谱得知化学成分的一一归属关系就更加深刻了。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是在玻璃板上,塑料片或者铝箔覆盖有很薄的一层吸附剂的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的色谱法。
薄层板展开的方法是其中一端被溶剂浸润后,溶剂在吸附剂的间隙中扩散,溶剂往上方移动进行爬板(毛细管现象)。
如果在板子上点样混合物的话,那么化合物也会随着溶剂的移动而移动。
这个时候,由于化合物与固定相(吸附剂)的吸附度,移动相(溶剂)的亲和性的差异,混合物中各个化合物的移动速度与移动距离(Rf值)也不同。
也是利用这个原理,该方法可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特别是在有机合成中,作为吸附剂的有硅胶,矾土,纤维素等等,展开溶剂的话通常有乙酸乙酯/正己烷体系,二氯甲烷/甲醇体系等等,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到的体系也不同,这里就不多举例了。
TLC点板与跑板方法(出处:)TLC跑板法可以称为追踪一个反应的眼睛,是十分简便但又特别重要的分析手段。
往往不重视TLC或者对此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的人,做实验也是多少有点问题的。
而怎样点板比较好呢?通常如上图所示,左边是原料,右边是混合物,中间是原料与反应混合物,这样的一个点板方式小编认为是比较推荐的。
而中间的这个原料与反应混合物叠加的点有以下三点作用:由于展开的方法问题有可能造成爬板的时候不是直线爬,所以有时候原料与反应混合物的Rf值可能差距不大,会分不清楚避免由于反应混合物中溶剂残留的问题,影响到Rf值有时候反应混合物在点板的时候会分解,有可能观测不到。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我想这样点板还有很多好处,希望能够作为参考。
另外展开后,如何确认点的位置,一般我们用UV 或者显色剂的方法来观测,这在我们chem-station 以前的文章(各种TLC显色剂的调配方法)中有详细阐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作为参考。
简述薄层色谱操作步骤。
简述薄层色谱操作步骤
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以下是薄层色谱操作的简要步骤:
1. 制备薄层板:将硅胶、氧化铝等吸附剂与粘结剂混合均匀,涂布到玻璃、金属等基板上,制成薄层色谱板。
2. 点样: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中,用微量移液器将样品溶液滴在薄层板上,吹干后,重复点样 2-3 次。
3. 展开: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入密闭的层析槽中,下端浸入展开剂高度不超过 0.5cm。
展开距离一般为 10~15cm。
根据溶剂移动的方向,分为上行展开和下行展开。
4. 晾干:取出薄层板,晾干,使其易于显色。
5. 显色:用喷洒显色试剂或紫外光线照射的方法使被分离的化合物显色。
常见的显色试剂有碘蒸气、磷钼酸、紫外灯等。
6. 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显色后的薄层板,可以分析化合物的分离情况。
根据 Rf 值(相对移动距离)比较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7. 收集和鉴定:将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收集,可以通过复溶、浓缩等方法纯化化合物。
然后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如质谱、红外、核磁共振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溶剂系统等,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薄层色谱法
制备薄层板
制成的浆料要求是均匀的,不带 团块,成胶状,粘稠适当。应将吸 附剂加入到溶剂中,要不断搅拌, 加完后,迅速搅动,盖好盖子,剧 烈摇动,保证充分混合。一般1g硅 胶G需要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2~3mL,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 增减。铺好的薄层板的厚度要尽量 的均匀,为0.25~1mm为宜。
监测分离情况:用柱色谱进行 分离时,每隔一定时间用薄层板进 行点样,然后展开,根据样点判断 所分离的物质是否是同一物质。
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
薄层色谱主要是根据吸附剂的 极性,洗脱剂的极性,待分离物 质本身的性质等进行分离。 吸附剂:固定在玻璃板上的对 化合物进行吸附的物质。常用的 吸附剂有硅胶和氧化铝。
点样
在距离薄层板底1cm处画好一 条直线作为起点线,用毛细管吸 取样品垂直轻轻地接触到起点线 上,点样的次数视溶液的浓度而 定,斑点的直径为1~2mm,若多 处点样,样点间距为1~1.5cm。
薄 层 色 谱 点 样
薄层色谱的展开
将选好的展开剂加入到展析缸 中与缸内的空气饱和5~10min,然 后将薄层板放入进行展开,样品点 必须在液面之上,当各组分已经明 显分离或者是展开剂的前沿已到达 薄层板的前沿时,迅速取出薄层板, 标出溶剂前沿的位置。
铺板
将调好的浆料倒在玻璃片上, 涂布开,使表面均匀,无水层, 无气泡。然后将薄层板放在已经 校正好的平面上晾干。除了直接 涂布外,还可以使用平铺法(涂 布器),浸渍法(注意涂层之前 剧烈摇晃)。
薄 层 色 谱 铺 板
薄层板的活化
薄层板的活化即为除水过 程,一般在烘箱内min。活 化好的薄层板放在干燥器内备 用。
薄 层 色 谱 进 行 展 开
薄 层 色 谱 展 开 图
薄层色谱三种展开方式
总的来讲平面色谱的展开有三种几何形式即线性、环形及向心,见图7-3-12。
此外,为提高分离效率及检测灵敏度进行的展开方式的改进,设计了多种相应的展开室,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线性展开1.上行展开将点样后的纸或薄层的底边置于盛有展开剂的直立型的多种规格的平底或双槽展开室中,展开剂由纸或薄层下端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前沿。
这种展开方式适合于含粘合剂的硬板展开,是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展开方式。
平底及双槽展开室均有三种规格,即带不锈钢或玻璃盖的20cm×20cm,20cm×10cm及10cm×10cm三种。
见图7-3-13。
在使用平底展开室时,可将展开室一端垫高,使展开剂集中在薄层板点有样品的一端,这样可以节省展开剂;如果薄层板需用展开剂饱和,可以将薄层板放在垫高的一端,饱和后展开时可将另一端垫高,薄层板就可以接触展开剂进行展开,见图7-3-14。
如果需要用与展开剂不同的溶剂蒸气(如挥发性酸或碱等)饱和薄层板时,可在平底展开室中放置盛有某种挥发性溶剂的小杯,效果也非常理想。
双底展开室的优点是节省展开剂,便于预饱和以及放置展开剂于一侧槽中,另一侧槽可放置另一种饱和蒸气用的溶剂,特别是代替在展开剂中互溶程度低,容易分层的混合展开剂。
另一种上行展开方式是夹心式展开,由于展开室的体积大小及饱和程度影响薄层分离而设计的,见图7-3-15。
将点样后的薄层板的两边垫以玻璃窄条,上面覆盖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盖板,并使其稍短于薄层板2cm,以便使展开剂浸到薄层的边缘,两片玻璃板用不锈钢夹子固定,放入展开剂中展开,这种方式不需饱和。
小孔线形薄层技术,即将部分硅胶从薄层上除去,形成线性小孔以控制展开速度,从而增加塔板数,改善分离状况,提高呈色灵敏度。
具体作法是在距离薄层底边1cm处,用一头接水泵的玻璃吸管将硅胶一点一点地吸去,使呈一排圆形小孔或长圆形小孔(径约2mm,孔间距离约1mm),见图7-3-16。
薄层色谱
色谱分离法(Chromatorgraphy)色谱分离法是目前有机分析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分离方法,•许多化学物理性质相似的异构体,同系物以及多组分混合物的样品往往难以用简单的蒸馏、精馏、萃取、重结晶、升华等简单手段分开,而用色谱方法却能得到快速、准确的分离及测定。
什么是色谱方法(Chtomatography)?最初,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C.Цвег(茨维特)把干燥的叶子用石油醚萃取后,将小量的萃取液倾入充填有沉降碳酸钙的玻璃柱子的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叶中的色素在碳酸钙柱上互相分离,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带,分列在柱上;•随着淋洗液的流动,色带的分离越加明显。
他把这种方法叫做“色谱法”,色谱的英文名称是chromatograph,它是由希腊文chromos(色彩)和grapho(记录)两字并合而成,字面上意义是颜色的记录。
可以说茨维特在色谱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但以后的二十几年并未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直到1931年有人用充填氧化铝粉末的柱管将性质非常相似的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分离成功(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为胡萝卜素是一种纯物质),并且得到的纯物质可做C、H元素定量分析用,这才引起了许多有机化学工作者的注意,认识到色谱法在分离混合物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并且研究出许多新技术,例如分配色谱法、纸上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
现在,人们所说的“色谱”一词的含义已经远不是Цвег所发现的那种色带,而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它亲合能力的差异而设计的分离分析方法,它集分离与分析于一体,快速、简便、微量,成为分离分析复杂混合物的理想方法之一。
现在,色谱法所涉及到的领域不仅限于分析化学,而且涉及到许多其它领域如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近代电子技术、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临床分析、考古学、甚至兴奋剂检测等。
虽然目前在各种色谱法中茨维特所发现的那种色带已经没有普遍性,但由于这种名称在中外已沿用很久,众所周知,不宜更改。
薄层色谱三种展开方式
总的来讲平面色谱的展开有三种几何形式即线性、环形及向心,见图7-3-12。
此外,为提高分离效率及检测灵敏度进行的展开方式的改进,设计了多种相应的展开室,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线性展开1.上行展开将点样后的纸或薄层的底边置于盛有展开剂的直立型的多种规格的平底或双槽展开室中,展开剂由纸或薄层下端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前沿。
这种展开方式适合于含粘合剂的硬板展开,是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展开方式。
平底及双槽展开室均有三种规格,即带不锈钢或玻璃盖的20cm×20cm,20cm×10cm及10cm×10cm三种。
见图7-3-13。
在使用平底展开室时,可将展开室一端垫高,使展开剂集中在薄层板点有样品的一端,这样可以节省展开剂;如果薄层板需用展开剂饱和,可以将薄层板放在垫高的一端,饱和后展开时可将另一端垫高,薄层板就可以接触展开剂进行展开,见图7-3-14。
如果需要用与展开剂不同的溶剂蒸气(如挥发性酸或碱等)饱和薄层板时,可在平底展开室中放置盛有某种挥发性溶剂的小杯,效果也非常理想。
双底展开室的优点是节省展开剂,便于预饱和以及放置展开剂于一侧槽中,另一侧槽内可放置另一种饱和蒸气用的溶剂,特别是代替在展开剂中互溶程度低,容易分层的混合展开剂。
另一种上行展开方式是夹心式展开,由于展开室的体积大小及饱和程度影响薄层分离而设计的,见图7-3-15。
将点样后的薄层板的两边垫以玻璃窄条,上面覆盖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盖板,并使其稍短于薄层板2cm,以便使展开剂浸到薄层的边缘,两片玻璃板用不锈钢夹子固定,放入展开剂中展开,这种方式不需饱和。
小孔线形薄层技术,即将部分硅胶从薄层上除去,形成线性小孔以控制展开速度,从而增加塔板数,改善分离状况,提高呈色灵敏度。
具体作法是在距离薄层底边1cm处,用一头接水泵的玻璃吸管将硅胶一点一点地吸去,使呈一排圆形小孔或长圆形小孔(内径约2mm,孔间距离约1mm),见图7-3-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的来讲平面色谱的展开有三种几何形式即线性、环形及向心,见图7-3-12。
此外,为提高分离效率及检测灵敏度进行的展开方式的改进,设计了多种相应的展开室,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线性展开1.上行展开将点样后的纸或薄层的底边置于盛有展开剂的直立型的多种规格的平底或双槽展开室中,展开剂由纸或薄层下端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前沿。
这种展开方式适合于含粘合剂的硬板展开,是薄层色谱中最常用的展开方式。
平底及双槽展开室均有三种规格,即带不锈钢或玻璃盖的20cm×20cm,20cm×10cm及10cm×10cm三种。
见图7-3-13。
在使用平底展开室时,可将展开室一端垫高,使展开剂集中在薄层板点有样品的一端,这样可以节省展开剂;如果薄层板需用展开剂饱和,可以将薄层板放在垫高的一端,饱和后展开时可将另一端垫高,薄层板就可以接触展开剂进行展开,见图7-3-14。
如果需要用与展开剂不同的溶剂蒸气(如挥发性酸或碱等)饱和薄层板时,可在平底展开室中放置盛有某种挥发性溶剂的小杯,效果也非常理想。
双底展开室的优点是节省展开剂,便于预饱和以及放置展开剂于一侧槽中,另一侧槽内可放置另一种饱和蒸气用的溶剂,特别是代替在展开剂中互溶程度低,容易分层的混合展开剂。
另一种上行展开方式是夹心式展开,由于展开室的体积大小及饱和程度影响薄层分离而设计的,见图7-3-15。
将点样后的薄层板的两边垫以玻璃窄条,上面覆盖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盖板,并使其稍短于薄层板2cm,以便使展开剂浸到薄层的边缘,两片玻璃板用不锈钢夹子固定,放入展开剂中展开,这种方式不需饱和。
小孔线形薄层技术,即将部分硅胶从薄层上除去,形成线性小孔以控制展开速度,从而增加塔板数,改善分离状况,提高呈色灵敏度。
具体作法是在距离薄层底边1cm处,用一头接水泵的玻璃吸管将硅胶一点一点地吸去,使呈一排圆形小孔或长圆形小孔(内径约2mm,孔间距离约1mm),见图7-3-16。
用此法成功地分离了高三尖杉酯碱差向异构体。
上行展开是薄层色谱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展开方式,但在纸色谱法中因为需将滤纸吊起固定,或将滤纸卷成筒状才能进行,操作比较复杂,故在纸色谱法中上行法较少使用。
2.下行展开平面色谱法中的下行展开,多用于纸色谱法,图7-3-17为纸色谱法下行展开装置的示意图,将点样后的滤纸悬放在展开剂槽中,用粗玻棒压纸以固定,展开室底部可放饱和滤纸用的溶剂,展开剂从上而下流动,下行法中展开剂除毛细管作用外还有重力作用,因此展速比上行法相对较快。
3.双向展开在正方形纸或薄层上,将样品点在一角,如图7-3-18的a处,先将纸或薄层板的AB 一边浸入展开剂,使它沿方向Ⅰ展开一次,取出纸或薄层板,挥去展开剂,转90°后再将纸或薄层的BC一边浸入另一种展开剂,沿方向Ⅱ作第二次展开,第一次及第二次展开时的对照品分别点在b及b'处。
这种方法常用于成分较多、性质比较接近的难分离物质的分离,如氨基酸的纸色谱常用双向展开,实际上此法是为了增加展距,调节展开剂的极性,从而提高分离能力的展开方式。
此法仅适用于定性。
4.近水平展开将适量展开剂倾入长方形的玻璃展开室中,见图7-3-19,将点样后的薄层板下端浸入展开剂0.5cm,薄层上端垫高使薄层与水平成5°-10°的角度,这样展开剂就由下而上进行展开。
这种展开方法适用于不含粘合剂的软板的展开。
5.水平展开属于水平展开的设备有下列几种(1)CAMAG水平展开室样品点在高效薄层板的两边,展开剂从两边向中心展开,因而分离的样品数可以增加一倍。
展开室见图7-3-20,,此设备有20cm×10cm及10cm×10cm 两种规格。
(2)CAMAG HPTLC VARIO系统将10cm×10cm的高效薄层板用刮板设备分割成6条,在设备的一端有6个溶剂槽,可以分别放置6种不同的展开剂;在设备的另一端有一个展开剂槽,但有6条相应于薄层的凹槽,可以设计6种不同的预平衡条件,包括不同的溶剂蒸气和相对湿度,这样可以同时选择最佳的展开剂和预平衡条件。
(3)GAMAG VARIO KS Chamber为20cm×20cm的普通薄层设计的水平展开室,见图7-3-21,这种展开室节约展开剂,对同一块板上的几条样品带可用几种流动相同时展开,便于选择最佳展开剂;可在展开时用适当的溶剂蒸气或水蒸气对薄层进行饱和,也可进行夹心展开。
(二)环形展开展开剂自圆心向四周展开,U型展开室是为高效薄层环形展开专用的设备,见图7-3-22。
这种展开方式展距短、展速快、节约展开剂、分离效率高,圆心式展开时斑点的比移值(Rfe)与线性展开的比移值(Rf)间的关系为:(Rfc)2=Rf,因此适用于Rf值较小的组分的分离。
(三)反圆心式展开反圆心式展开是样品点在薄层的周围,展开剂自四周向圆心展开,展速快,可提高Rf值较大组分的检测灵敏度和定量准确性;反圆心式展开的专用反) 型展开室见图7-3-23。
用于高效薄层的展开方式的比较见表7-3-3。
表7-3-3 HPTLC不同展开方式的比较(/books/C/1238/0.html)(四)多次展开1.单向多次展开(UMD)这是多次展开中最简单的一种,当一次展开后化合物得不到很好的分离时,可将展开后的薄层除去展开剂,再用相同展开剂沿同一方向进行相同距离重复展开,这种操作可以反复进行直至分离满意为止。
此法在纸色谱中曾被研究应用过。
经过几次展开,斑点的比移值(nRf)可用下式表示:此处n为展开次数,用斑点间距离(△X)对展开次数n作图,可获得最佳间距的展开次数。
一般二次展开即可,能得到最佳的分离,但还不能使斑点十分浓集。
这种技术在薄层色谱中也得到广泛应用,Picman在硅胶板上用此法从银胶菊中分离了倍半萜内酯异构体;从苍耳中分离了苍耳素和苍耳明。
2.增量多次展开(IMD)此法是指在同一块薄层上,用同一种展开剂,沿同一方向,展距递增的重复展开。
增量多次展开常采取增加薄层长度的分数展开方式(如展开至1/4,1/2,3/4 长度),以至最后为整个薄层长度。
增量多次展开能提供比一般薄层色谱好得多的分离度,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次展开,有利于斑点的浓集及Rf值较小的组分的分离。
在固定条件下,狭窄的斑点意味着分离效率及灵敏度的增加。
Szabady等人对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学论证,并将实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3.阶式展开阶式展开也叫分级展开,也是多次展开的一种,当样品中存在的各成分的极性相差很大时,很难用一种展开剂在同一块薄层上得到分离。
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极性不同的展开剂分别展开几次,则可以将极性相差很大的组分在一块薄层板上分离。
利用此法进行分离的例子很多,其中以朱敏在高效薄层板上分离定量元胡中11种异喹啉生物碱的例子最为成功,作者第一次用乙醚-环己烷-甲醇(5:3:0.5)展开,除去展开剂后,用碘蒸气薰0.5min,在波长280nm处测定四氢黄连碱、紫堇碱、延胡索乙素、毕扣扣灵及海罂粟碱等5种生物碱,扫描后将薄层放入氨气中薰10min,取出后稍挥一下表面蒸气;第二次用乙醚-环己烷-甲醇(5:3:0.5)展开,挥去展开剂后于波长280nm处测定原阿片碱、隐品碱及!( 别隐品碱等) 种生物碱;第三次用甲苯-氯仿-甲醇-二乙胺(7:2:1:0.3)展开,挥去展开剂后于350nm处测定黄连碱、小蘖碱及巴马亭3种生物碱。
图7-3-24为不同品种元胡及11种异喹啉生物碱的薄层色谱图。
结果表明,不同种元胡中所含生物碱的种类及含量均有明显差异,从而造成质量上的差别,故所得结果对资源利用很有意义,也证明阶式展开是解决复杂多组分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Matysik等报道的用阶式梯度薄层色谱分离洋地黄提取物中的地高辛等C 种洋地黄甙,Markowski等用两步增量梯度展开分离上述化合物。
Matysik在高效硅胶薄层板上,在水平展开室中用多次梯度展开分离了13种氨基酸的DABS(4,4N-二甲基氨基苯-4'-磺酰氯)衍生物,并与常规梯度展开进行比较,结果见图7-3-25、7-3-26,表7-3-4、7-3-5。
表7-3-4 常规4步梯度展开,每步板不干燥(/books/C/1239/0.html) 表7-3-5 多次梯度4步展开(MGD),每步后板干燥(/books/C/1240/0.html)4.程序多次展开(PMD)Perry等在总结多种展开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程序多次展开的方法。
此法由n次单向展开所组成,每次展开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按常法展开,当达到规定的展开时间后,停止展开,随即开始第二步干燥过程。
与普通多次展开不同,每次展开之间不用取出薄层板,仍与溶剂贮存器接触,而是通过在薄层板背部辐射加热蒸发溶剂或在板的正面通过惰性气流使之干燥,见图7-3-27及图7-3-28。
用氮气流除去溶剂是为避免一些不稳定化合物受热氧化或分解。
PMD技术是利用在固定相上溶剂前沿界面变化提高分离度的技术。
在薄层板上斑点的宽度远比固定相的颗粒直径大,以致斑点的后缘由溶剂带动向前移动时,斑点的前沿还处于干燥状态(斑点的前沿与后缘之间的距离为斑点宽度)。
由于样品分子的平均移动速率等于Rf值乘以溶剂的展速,在斑点的前沿开始移动时,其后缘已移动了Rf值乘上斑点的起始宽度距离,因此斑点的最后宽度相当于(1-Rf)×起始宽度。
见图7-3-29。
在常规薄层色谱中,仅在展开时出现一次斑点浓集。
如重复展开" 次,则最后的斑点宽度降低到(1-Rf)n× 起始宽度,但实际上没有(1-Rf)n那么明显,主要是展开时又扩散增宽,所以多次展开的优点不是在斑点的宽度上,而是增加相邻斑点的距离,并经过一个最大值后再随着继续展开而降低。
在PMD法中则在溶剂自薄层板上除去时尚能出现额外的斑点浓集,斑点浓集的程度随溶剂前沿退缩的速率及Rf值而不同,溶剂前沿退缩使斑点大致如同溶剂前进时一样再一次浓集。
对Rf值低的斑点这种浓集更有效,这意味着分离效率及灵敏度的提高。
PMD仪器带有程序器,可将一个给定的分离程序参数送入程序器使之自动完成。
5.CAMAG自动展开室(ADC)这种展开室是CAMAG公司生产的程序多次展开设备,内存10个预编程序,可按需要设置,展开结束时自动停止,自动干燥薄层板,保证每次色谱展开保持相同条件,提高了色谱分离的重现性,减少人为误差及展开剂的损失。
6.CAMAG全自动多次展开系统(AMD)Burger在Perry等的程序多次展开的基础上设计AMD全自动多次展开系统,其特点是以微机预编程序,设计了一个展开剂极性很宽的梯度程序,展开剂极性由高到低,每一次展距都比前一次增加,每次展开前溶剂按要求混合后由泵送至展开室,展开后自动吹干,并开始下一个程序,这样不仅每次展开后斑点得到浓集,从而增加了分离容量及改善了分离效果,而且可以用给定程序在同一薄层上分离极性相差极大的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