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多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多边形的规律和画法》教学反思
《多边形的规律和画法》教学反思《多边形的规律和画法》教学反思1在四年级进行集备时,有老师说,画平行线比较花时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情况也不是很好,特别当已知直线换了方向,尺在学生的手中要转好几次,才好不容易放对了位置,有的学生放了三角板,直尺又不知道该放哪儿了。
过去,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我也感到很不理解,特别是用尺子移来移去,实在太麻烦,对于平行线的理解,学生只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而不相交的实质是“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学生并没有直观感受。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画平行线的教学只能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他们也只能是机械的模仿,也就是简单的完成操作工的活动,没有任何思维的含量,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脑力劳动,充其量只能算是体力劳动。
但是如果把握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学习起点,平行线的画法就不在是模仿了,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方法画:比如,如果只是单纯的画平行线,没有其它的要求,学生可以随意采用身边现成的学具,利用学具中的平行现象画平行线,这种方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它却是既快又好的方法。
至于书上介绍的方法,说实话用起来确实很麻烦,特别是如果在操作中稍微有点移动,画出来的平行线就会有误差,麻烦很多,但无疑是最适用的方法,这一点只能让学生自己体会,体会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每个细节处都是学生对平行线认识的又一次深化。
画平行线是教学难点,我们不仅要立足于让学生学会怎样画平行线,更着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画,注重对知识本源的探究。
为了把书上简洁的访求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我认识到必须在书上的方法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方法之间搭一个台阶,使书上的方法“下得来”,学生的能力“上得去”才行。
于是,我想到了平移,让学生重温平移的方法,把他们已有的知识迁移到画平行线中来。
我先要学生拿工具在桌上做平移的动作训练,用直尺做固定“旗杆”,三角板做“国旗”,学生自由“升旗”,做平移训练;接着,画一条平直线,要学生跟着这条直线平移;当学生非常熟练以后,在让学生试移“斜线”、“竖线”,发现有困难,就引导他们适当地移动作业本,让“斜线”、“竖线”与自己身体平行,都变成“平直线”,他们很快就掌握了。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学习怎么画正多边形啦,是不是超期待?咱们先来说说啥是正多边形哈。
比如说正三角形,就是三条边都一样长,三个角也都一样大的三角形;正四边形呢,就是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也相等。
那怎么画它们呢?咱们就拿正三角形来试试手。
先准备好纸和笔哦!画一条线段当作三角形的一条边,然后呀,把这条边的两端点分别作为圆心,以这条边的长度为半径画弧,这两条弧的交点就是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啦。
连接起来,正三角形就画好咯!那正四边形呢?其实也不难啦。
先画一条水平的线段,然后同样的方法,在这条线段的两端点画弧,找到另外两个点,连接起来,正方形就出来啦。
再试试正五边形咋样?这个稍微有点复杂哦,不过别担心。
咱们先画一个圆,然后把圆周五等分,连接这五个等分点,正五边形就有啦。
小伙伴们,自己动手多试试,画得越多就越熟练哟!加油加油!教学设计二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探索画正多边形的奇妙世界咯!咱们先想一想,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正多边形呀?是不是有教室里的正方形窗户,还有操场上的正六边形花坛?那怎么把它们画出来呢?比如说正六边形,咱们可以先画一个点,然后以这个点为中心,画一个圆。
接着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六份,就像切蛋糕一样。
然后把这六个点依次连接起来,正六边形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啦!那正八边形呢?同样的方法,先画圆,再把圆分成八等份,连接这些点,正八边形就搞定啦!画正多边形的时候,要仔细、耐心哦。
有时候可能第一次画得不太好,没关系,多练几次就会越来越棒的!还有哦,咱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正多边形来创作一幅美丽的画。
比如说用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拼一个小房子,是不是很有趣?好啦,小伙伴们,赶紧拿起笔,开始我们的正多边形绘画之旅吧!不知道这两篇教学设计是否让您满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要求或者想法,随时可以和我交流。
小学信息技术《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对于logo语言有一定的认识,会利用logo语言画出简单的图形。
学生对于logo语言还处于一个比较低层次的认识。
本课正是一个转折点,即要让学生从低层次的认识到高层次转变,让学生真正地认识logo语言的价值,即图形构想-程序设计-图形反馈,其过程是一个程序控制过程。
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教师应当注重两部分,在学习repeat命令基本格式的时候,教师应当讲解透彻,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于利用repeat命令画更为复杂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在对整组LOGO命令寻找规律时,可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另外,在课堂上设计趣味比赛或自由创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教师要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随机抽取学生座谈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节课上课学生。
此次调研活动为参与课堂的40名学生,主要从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评价展开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二)调查分析第3、项是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程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十分之二的学生未能很好发挥主体能动性,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课堂投入不够。
2、学习效果评价第5项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调查,通过与学生交流,80%的学生目标达成度高,认为可以很好的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但仍有少数学生反映听课紧张,影响发挥。
(三)结果分析1.打造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
认真备课,把知识输入设计的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自我预习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利用已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简单指令,让学生理解教师教学意图,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教师做到少说不说,学生才能多说多练,简化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学习。
画正多边形(二)数学教案
画正多边形(二)数学教案
标题:画正多边形(二)数学教案
一、课程目标
1. 学习并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用直尺和圆规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正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正多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2. 新知识讲解:
a. 正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义、内角和、外角和等。
b. 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正多边形,可以通过演示或让学生自己尝试的方式进行。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绘制不同数量边的正多边形,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复习: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反馈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自己尝试绘制更多的正多边形。
五、教学反思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资源
提供一些相关的教具和参考资料,如直尺、圆规、正多边形的实物模型等。
七、拓展阅读
提供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或网站,供学生进一步了解正多边形的知识。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3《画多边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3《画多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画多边形》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多边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多边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绘图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绘制多边形时,可能还不太会灵活运用绘图工具,对多边形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多边形的绘制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多边形的概念,认识多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2.学会利用计算机绘制多边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多边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绘图工具,创作出有创意的多边形作品。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多边形的绘制方法。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多边形的绘制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作品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和改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2.准备绘图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
3.准备教学素材,如多边形的图片、视频等。
4.准备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如班级微信群、学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形状和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多边形的概念,讲解多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多边形。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动手绘制多边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绘制多边形,教师随机选取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1]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盐城市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徐俐 224100一、[课题(学科和年级)] 《画正多边形》(信息技术五年级)二、[教材简解]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5年级)“Scratch”模块的第5课,前几节课的知识点包括认识Scratch界面、舞台的创建、角色与造型的添加等。
本课要让学生了解“画笔”模块中的一些简单命令,如:粗细、颜色、落笔;并能用重复执行命令编写脚本,绘制出正多边形。
本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重复执行命令来画正多边形,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重复执行命令的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是利用已掌握的重复执行命令来画出其他规则的多边形图形。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部分则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中让学生理解画正多边形的方法相对较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去尝试、观察、归纳。
三、[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认识“正多边形”;了解“画笔”模块的相关命令;掌握用“重复执行”命令画正多边形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重复执行”命令画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归纳出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勇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喜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创新意识。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画笔”模块的相关命令;用“重复执行”命令画正多边形。
难点:归纳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五、[设计理念]通过观察图形、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更多的是体会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总结。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设计思路]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探索操作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广播技术演示操作方法并与全班同学共同探索研究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更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及操作。
苏科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画正多边形》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几何画板绘制正多边形,并了解正多边形的性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正多边形的对称性和边长与内角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正多边形的性质可能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正多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学会使用几何画板绘制正多边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正多边形的性质。
•使用几何画板绘制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边长与内角的关系。
•运用几何画板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正多边形的性质。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何画板软件。
2.准备与正多边形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正多边形图片,如足球、桌布等,引导学生关注正多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正多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如正多边形的对称性、边长与内角的关系等。
同时,演示如何使用几何画板绘制正多边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运用几何画板绘制正多边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正多边形的问题,如“正五边形的内角是多少度?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05-05《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第5课画正多边形【教学目标与要求】1. 认识“画笔”模块的相关控件。
掌握画正多边形的方法与技巧。
2. 形成观察与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3. 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勇于实践、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喜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创新意识。
4.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实践,并应用本课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画笔”模块功能画正多边形。
难点:理解画正多边形的方法及拓展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广播系统,Scratch2.0编程环境,案例脚本。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尝试画一画然后谈一下体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Scratch画正多边形。
二、新授知识认识“画笔”模块的常用功能。
任务1:自学教材开头画线段部分,尝试用Scratch在屏幕上画一条线段。
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完成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
请说出用到了哪些控件,各有什么功能。
学生交流。
师总结在角色上运用“落笔”控件和“移动10步”控件可以让角色画线。
任务2:你能用“画笔”工具画出不一样的线条吗?学生初步尝试并交流各自脚本中关于“画笔”模块各控件的功能。
教师总结“画笔”模块各控件的基本功能,通过颜色设定、粗细设定、亮度设定可以画出不同效果的线条。
通过“旋转”、“抬笔”、“落笔”与“移动”控件的组合应用可以画出不同形状样式的线条。
任务3:画这样渐变的线。
教师总结:通过对角色重复移动同时增加画笔颜色值和粗细值来实现过渡变化的效果。
三、新授知识:掌握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任务4:尝试用Scratch的画图功能,画一个正方形,颜色、大小自定。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Scratch的“画笔”模块已有了一定了解,请分析一下这两段脚本(一段用重复执行,一段不用重复执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第3课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
2. 学会应用正多边形绘制图形。
3.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画笔工具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边数和角度,正确绘制出正多边形。
3.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教师指导。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PPT,演示绘制正多边形的步骤。
2. 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准备彩色画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4. 设计练习题目,供学生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作品:展示用PPT或黑板上的已画好的正多边形,请学生观察。
2. 提出问题:如何用计算机软件画出正多边形呢?(二)新知讲解1. 讲解新知识点:绘制正多边形。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绘制正多边形”对话框。
介绍各个选项的含义。
a) 边数:输入正多边形的边数。
b) 中心点:输入图形所在的中心点。
c) 半径:输入绘制图形的大小。
d) 旋转角度:输入绘制正多边形时,各个边旋转的角度。
2.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画一个正五边形的全过程,强调在各个步骤中鼠标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教师安置的任务,学生可自己尝试在“绘制正多边形”对话框中输入不同的参数来画不同的正多边形。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画正多边形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稳固提高1.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画不同的正多边形,并与其他同砚交流自己的作品。
2.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给予评判和指导。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画正多边形的方法和技巧。
2.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其他软件(如PS等)来画正多边形,并分享给家长和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应用画笔工具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2. 能正确应用画笔工具画出正多边形。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教学设计
识,运用知识,但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的地位和作 为学习求多边形内角和垫基础
用
重点 教
理解多边形的相 关概念
材]
掌握正多边形的定义及判定及多边形对角线总
分
难点
数的探究
析
易混
多边形的对角线总数与从多边形一个顶点画对角
(错)点
线条数
考点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学科特性
探究、归纳
知识与技能
理解多边形的相关概念;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3
对角线总共条数
2 5 9 ……
n(n − 3) 2
过一个顶点 成三角形个 2 3 4 …… n-2
1、下列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
A、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2、过 n 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 ,把多边形分成 8 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 形的边数是 。
3、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等于它的边数的 4 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二、自主合作 彰显自信
自学 1:自学课本 P19-页,掌握多边形的相关由一些线段
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
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
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自学 2:自学教材 P3 例 1,动手操作 下列问题,总结出 对顶角性质。5 分钟
总结归纳:①
八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教学设计
探究时间: 年 9 月 13 日 课题名称 授课对象
多边形 八(4)班
学时分配: 1 学时
课型
新课
任课教师
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上学期的 努力,.在学生 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
画多边形教学设计
陕科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五课《画多边形》教学设计上课年级:西大街小学四年级(1)班授课人:刘军(城关镇高堎小学)课题画多边形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陕科版信息技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多边形的工具使用方法,并能通过以画屋子提高学生使用多边形工具的操作能力。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3、使学生通过实践辨析“多边形”工具和“长方形”工具使用的异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触、分析、尝试、操作的自主探究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反思、改进的合作体验过程,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故事激趣,培养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命的良好人生观和爱护小动物的品质;2、通过问题分析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学习方法和求知精神;3、通过小组互动合作体验,培养学生团合作精神;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电脑绘画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2、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学习方法和求知精神;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电脑绘画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小屋结构”课件;教学“画屋子”PPT课件;教学卡片2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激趣导入: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师讲述:亲爱的小朋友们,冬天已经来临了,我们在有空调的教室里过冬很暖和,可是有一只小白兔,他的小屋被大灰狼给毁掉了,你们想不想帮助小白兔重建一座漂亮的小屋呢?如何重建小屋呢?2、出示课件“小屋结构”;学生仔细倾听、思考、讨论、作答、感悟、产生疑惑。
学生分析,小屋是通过故事导入,“为小兔子画一所房子,让小兔子有个温暖的家”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内心产生二、新授(师:这是小兔子原来的小屋,它既温暖又漂亮,小兔子可喜欢了,同学们,我们有没有决心把小白兔的小屋建的和原来一模一样呢?)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座小屋由哪些图形组成呢?(梯形、长方形、椭圆)今天我们来学习多边形的画法。
数学教案-画正多边形-教学教案
数学教案-画正多边形-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1教学目标:(1)了解用量角器等分圆心角来等分圆;掌握用尺规作圆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能作圆内接正八边形、正三角形、正十二边形;(2)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3)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几何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1)量角器等分圆心角来等分圆;(2)尺规作圆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教学难点:准确作图.教学活动设计:(一)提出问题:由于正多边形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性,所以会画正多边形应是学生必备能力之一.问题1:已知⊙O的半径为2cm,求作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方法不限.目的:充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二)解决问题:以下为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案:(上课时教师归纳学生的方法)(1)度量法:①用量角器或30°角的三角板度量,使∠BAO=∠CAO=30°.②用量角器度量,使∠AOB=∠BOC=∠COA=120°.(2)尺规法:(如上右图)用圆规在⊙O上截取长度等于半径(2cm)的弦,连结AB、BC、CA即可.(3)计算与尺规结合法:由正三角形的半径与边长的关系可得,正三角形的边长= R=2(cm),用圆规在⊙O上截取长度为2(cm)的弦AB、AC,连结AB、BC、CA即可.(三)研究、归纳1、用量角器等分圆:依据: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相等.操作:两种情况:其一是依次画出相等的圆心角来等分圆,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是麻烦;其二是先用量角器画一个圆心角,然后在圆上依次截取等于该圆心角所对弧的等弧,于是得到圆的等分点,这种方法比较方便,但画图的误差积累到最后一个等分点,使画出的正多边形的边长误差较大.问题2:把半径为2cm⊙O九等份.(先画半径2cm的圆,然后把360°的圆心角9等份,每一份40°)归纳:用量角器等分圆,方法简便,可以把圆任意n等分,但有误差.2、用尺规等分圆:(1)问题3:作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教师组织学生,分析、作图.归纳:只要作出已知⊙O的互相垂直的直径即得圆内接正方形,再过圆心作各边的垂线与⊙O相交,或作各中心角的角平分线与⊙O相交,即得圆接正八边形,照此方法依次可作正十六边形、正三十二边形、正六十四边形……(2)问题4:作正六、三、十二边形.教师组织学生,分析、作图.归纳:先作出正六边形,则可作正三角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理论上我们可以一直画下去,但大家不难发现,随着边数的增加,正多边形越来越接近于圆,正多边形将越来越难画.(四)总结(1)用量角器等分圆周作正n边形;(2)用尺规作正方形及由此扩展作正八边形、用尺规作正六边形及由此扩展作正12边形、正三角形.(五)作业教材P173中13.教学设计示例2教学目标:1、能应用画正多边形解决实际问题;会画正五边形的近似图;了解等分圆的美丽图形;2、通过运用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和画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4、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教学重点:应用正多边形的计算与画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教学活动设计:(一)知识回顾:分别画半径2cm的圆内接正六边形、内接正三角形、内接正十二边形、内接正方形、内接正八边形.要求①尺规作图;②说明画法;③指出作图依据;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于表扬,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于指导.(二)画图应用:例1、有一个亭子,它的地基是半径为4m的正八边形,(1)用1∶200的比例尺画出地基平面图;(2)求地基的边长a8(精确到0.01m)和面积S8(精确到0.1m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①比例尺= ;②正八边形的半径R=2cm;③如何解正八边形和近似计算.(1)画法:1.以任意一点O为圆心,以4m的,即2cm为半径画⊙O(如图).2.作⊙O的直径AC、BD,使AC⊥BD.3.作平分、的直径EG、FH.4.顺次连结AE、EB、BF、FC、CG、GD、DH、HA.八边形AEBFCGDH就是亭子地基的正八边形.(2)解(学生分析解题方法):(m)(m)(m²)答:(略)我国民间相传有五边形的近似画法,画法口诀是:“九五顶五九,八五两边分”,它的意义如图:如果正五边形的边长为10,作它的中垂线AF,取AF=15.4,在AF上取FM=9.5,则AM=5.9,过点M作BE⊥AF,在BE上取BM=ME=8.连结AB、BC、DE、EA即可.例2、用民间相传画法口诀,画边长为20mm的正五边形.分析:要画边长20mm的正五边形,关键在于计算出口诀中各部分的尺寸,由于要画的正五边形与口诀正五边形相似,所以要画的正五边形的各部分应与口诀正五边形各部分对应成比例.由已知知道要画正五边形的边CD=20mm.请同学们算出各部分的尺寸,并按口诀画出正五边形ABCDE.(画法:略.参看教材P170)说明:虽然这种画法是近似画法,但是这种画法的精确度却是很高的.有能力的学生课下可以探究和计算.通过正五边形的民间近似画法的教学弘扬民族文化,揭示其科学性,渗透实践出真知的观点.(三)优美图案欣赏和画法:请学生欣赏下列图案,分析图案结构,画出图案.组织学生进行,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协作完成,对画的较好的同学给予表彰.(四)总结1、运用正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习了民间画正五边形的近似画法;3、学习了分解与组合有关正多边形的几何图案.(五)作业教材P171中练习1;P173中12;P173中14.探究活动图案设计某学校在教学楼前的圆形广场中,准备建造一个花园,并在花园内分别种植牡丹、月季和杜鹃三种花卉。
第九课《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画直线、画圆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基本操作来画正多边形。学生需要先了解正多边形的定义和特征,然后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坐标,最后利用画图软件绘制出正多边形。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之前学过的坐标知识,将多边形的顶点坐标与画图软件的操作相结合,从而实现画正多边形的目的。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多边形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正多边形的定义、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正多边形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正多边形。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正多边形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第九课《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九课《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分析
2.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兴趣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课堂组织不够灵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灵活地组织教学,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改进措施
徒手画十边形教案反思
徒手画十边形教案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十边形的特点和性质,掌握画十边形的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内容。
1. 十边形的定义和特点。
2. 十边形的性质。
3. 画十边形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十边形的定义和特点。
2. 十边形的性质。
3. 画十边形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十边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十边形的存在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
首先,向学生介绍十边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十边形是指具有十条边的多边形,并且了解十边形的性质,如内角和为(10-2)×180°=1440°等。
3. 画十边形。
接下来,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尺规作图工具来画十边形,讲解具体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画十边形的方法。
4. 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画十边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十边形的定义、特点、性质和画图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十边形的概念理解并不深刻,对于十边形的性质和画图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经过反思,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导入环节设计不够生动,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有趣的实物等方式来引入十边形的概念,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了解和学习。
2. 概念讲解部分内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图片展示等方式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十边形的定义和特点,帮助他们建立概念。
3. 画十边形的方法和技巧讲解不够清晰。
可以通过分步骤演示、实地操作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画十边形的方法和技巧,确保他们能够在课后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另外,我还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课堂氛围有些单调。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活跃性。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多边形》教学案例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潘淑婷■教材分析
《画多边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3课的内容,主要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是画图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画圆、画线、填充颜色等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学习创作组合图形等内容起辅垫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画图软件已经会进行一些基本操作,对相应工具的使用有着好奇心,虽然在操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三年级学生的想像力比较丰富,有着较强烈的求知欲与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决心,因此如何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使每个同学各尽其能就成了本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运用“多边形”工具画多边形。
过程与方法:在画多边形的过程中领会操作方法,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赏识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行为与创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多边形工具的灵活使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情景法、任务驱动法
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讲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
■课前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抓住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我们所传授的知识。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当时上本节课时,正逢天气大降温,所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寒冷的冬天来了,帮助小猪盖房子的教学情景,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暗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读活教材、备足学生才能灵活驾驭课堂
本课教材中的提示牌为:如果在使用“多边形”工具画图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可以在双击前
右击取消本次操作。
实质上“提示牌”是一个不明确的“提示”。
出现多边形消失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几种:当画布颜色和画笔背景颜色一致时,在双击前右击两次取消本次操作看上去多边形消失了实质是用背景色画了多边形;右击一次虽然看上去是取消了多边形,实际上是瞬间用背景色代替了线条,如果重新定位画多边形时前面未完成的多边形轨迹又将出现;而如果是左右键同时按下则真正是取消了本次画多边形的操作,以上不同点可以将背景色和画布颜色设置不一致后进行比较。
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非都能预设的,这是一节借班上课,课堂出现导致多边形消失的错误双击操作(左右键同时按下)并非是我预料中的,当时也着实紧张了一把。
所以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多积累经验,课上才能驾驭教材,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应对自如。
■教学点评
本案例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甚至还结合了当时教学本课时正值天气较冷、寒风凌厉的现实情境,设计了“帮助小猪盖房子——设计窗户、铺石块路——为门修饰——设计一幅漂亮的装饰画”等一系列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故事情节,这样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活”了起来,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创意真不少!纵观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组织合理,评价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