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流出额所占比 发达国家 85.3 84.2 85.6 91.6 发展中国 14.5 15.5 13.7 8.1
中国连续6年(1993—1998)利用外资世界第二位,1999年位于第 三位(英国第二),到2000年又位于第二位。目前全球500强已有300多 家在华投资。
3.FDI 的重点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表2-1-3
90年代以来的历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FDI)总额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单位:亿美元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值得注意的是: l 1999 年 英 国 成 为 FDI 最 大 国 , 投 资 额 达 1990亿美元。 l 美国仍是FDI最大东道国,吸引投资几近全 球FDI 1/3。 l 1999年位于欧盟的跨国公司FDI总额51美元, 占全球的2/3。 l 2001年,在全球FDI 下降51%的情况下,中 国吸引外资468亿,比上年增长15%。
2.新古典经济理论对跨国行为的最初解释
H—O学说: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各国间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比例的差异引起要素价格的差异,进而发 生要素分布均衡化的过程,即要素的跨国移动。 俄林从资源配置理论的结论出发,得出的一个推论---要素价格 均等化定理。其含义有二: (1),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即两个原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的国 家,通过自由贸易使要素价格比例趋于一致; (2),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即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 国家不相等,通过自由贸易使不同国家同一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 要素的价格均等途径有二: (1),间接均等。即通过商品的国际移动实现。 (2) ,直接均等。即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实现。 如资本丰缺程度的差异促使资本从底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 的国家。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课本精炼知识点含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课本精炼知识点含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市场不完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4.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1.信誉与商标优势2.资金优势3.技术优势4.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和外部)5.信息与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垄断优势认为不完全市场竞争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

(三)内部化理论: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

(纵向一体化,目的在于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

)(1)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1.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3.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

(2)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1.产业因素(最重要)2.国家因素 3.地区因素4.企业因素(最重要)(3)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市场内部化的成本:1.资源成本(企业可能在低于最优化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当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三优势范式”。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递减状态,EC是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OF是乙 国的资本边际产值。资本价格等于资本边际产值。
二、新古典理论
评价:

1、新古典理论引入了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概念,
认为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差异才是决定资本国
际流动的因素,较好地解释了资本流动多发生
在发达国家之间的现象。

2、古典理论只从流通领域考察资本的国际
流动,而新古典理论则从资本的流通对生 产领域的影响来考察资本的国际流动,这 是新古典理论的一个进步。
相同收益的资产或有价证券的价格就会发生变化。 利率高的国家,资产和有价证券的价格低,而利 率低的国家资产和有价证券的价格高。这样就会 发生从利率高的国家向利率低的国家进行投资。
一、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理论公式:C=I/R

C是资产和有价证券的价格; I是该项资产和有价证券的常年收益,即年均收益;



第一节 早期国际投资理论


一、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二、新古典理论
一、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时间:产生在国际直接投资大发展前

理论的核心: 各国存在的利率差别是国际资本流 动的主要原因。

理论的主要内容: 假定存在A,B二国,资本在两国间可以自由流动。
如果两国间利率存在差别,那么两国的能够带来

3、虽然假设条件,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
多,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是值得称道的, 即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入国和输 出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节、西方主流国际投资理论


(一) 垄断优势论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 内部化理论
(四)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早期国际投资理论1、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

他认为,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是国家间的利息率的差别。

纳克斯把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来研究,而没有明确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但其分析的实际对象是国际直接投资。

2、麦克道格尔和肯普根据资本收益率差别引起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及其福利效果。

该理论将国际投资按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框架一般化,没有明确区分间接投资还是直接投资。

二、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采用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假定,市场的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关系、厂商垄断优势1、厂商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的。

●海默摒弃长期以来流行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所惯用的完全竞争假定,根据厂商垄断优势和寡占市场组织结构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

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

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因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案例分析——电信业的垄断优势2、内部化理论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引言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企业将资本投资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并且通过投资控制或拥有该企业的至少10%以上的股权。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投资者通过跨国投资,将资金和技术引进到目标国家,从而促进了该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国际直接投资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工人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了国际直接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2.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因为市场存在失灵而产生的。

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法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合理的收益。

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投资者可以绕过市场的限制,直接控制和管理资源,并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市场失灵理论对于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3.资本国际化理论资本国际化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而进行的策略决策。

通过跨国投资,企业可以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资本国际化理论强调了企业竞争力对于国际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1.促进经济增长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促进目标国家的经济增长。

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使得目标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2.促进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有助于扩大目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规模。

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在目标国家设立生产基地,提高本国产品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并促进双边贸易的增长。

3.促进技术进步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可以促进目标国家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外国投资者通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可以改善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第二章

交易性所有权优势

福是搞区别对待,“如果小品牌占据的货架越 来越少,那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众所周 知的是,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卖场一向是宝洁 良好的合作伙伴,宝洁和沃尔玛开创的销售模 式甚至被命名“宝玛模式”。由此可见,宝洁 公司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与卖场达成 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卖场给予其他的竞争 对手施压,从而达到其垄断行业的目的,其野 心可见一斑。
规模经济优势

2012年是宝洁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4年,这一年 内在中国建设了两个目前宝洁在亚洲最大的两个 生产基地,这在宝洁全球175年的历史上还是第 一次;同时,宝洁成功举办推出贴近中国消费者 需求的产品,作为宝洁在全球第二大市场,宝洁 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亲近和美化超过10亿的 大中华区消费者的生活,年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 。继续践行对中国市场和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承诺 ,推进宝洁在2010年至2015年在华新增10亿美 元投资计划的重要步伐。

二、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三)垄断优势的形式与来源
图2-2 市场不完善与垄断优势

海默提出的理论经过金德尔伯格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后, 成为含义比较完整的垄断优势论,这一理论通常亦被称 为“海—金传统”(Hymer-Kindleberger Tradition)。
对垄断优势论的评价
垄断优势论在理论分析上仍具有局限性和缺陷,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垄断优势论对跨国公司 行为的分析在于解释企业跨国经营的初始行为, 而不能解释跨国公司的扩大。


第二,美国的海外企业在海外融资。 海默通过比较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 公司海外投资的地区分布,分析这两家公司1958 年的财务年报,从资产负债表中发现这些从事对 外直接投资的公司在海外借钱。其他公司的典型 数据也表现出这一特征。当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的美国企业通常也从海外获得大量融资,而海外 利率高于美国。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跨国公司实行市场内部化也需要支付成本, 具体包括:
资源成本 通信联络成本 国家风险成本 管理成本
只有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外部市场交易 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 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
评价
标志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 探讨的是中间产品市场,而非最终产品市场; 探讨的市场上扩大FDI的动机,而非如何利用外
阅读材料——约翰·邓宁简介
邓宁教授是瑞典的阿普萨拉大学、马德里自主大学和安特卫 普大学的荣誉博士,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荣誉教授。 曾任国际贸易与金融协会主席和国际经营学会主席。由彼 德.巴克利和马克·卡森编辑的纪念邓宁教授的文集于1992 年出版。由彼德.格雷编辑的收录了邓宁教授在罗杰斯大学 成果的第二本纪念文集于2003年出版,同年还出版了由约 翰·坎特威尔和拉吉尼什·纳鲁拉编辑的《国际经营与折衷理 论》,以纪念他对国际经营研究的理论贡献。2002年,邓
(2)决定市场内部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产业因素(Industry-Specific Factor)主要是指产品性质、外部市场 结构以及规模经济; 2)国家因素(Country-Specific Factor)包括东道国政府政治、法律、 经济等方面政策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3)地区因素(Region-Specific Factor)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差别以及社 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 4)企业因素(Firm-Specific Factor)主要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协调功能 、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2)+ 3)= 投资的地理分布 1)+ 4)= 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影响内部化行为的关键因素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资产选择理论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基本假设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事各种贸易活 动存在各种障碍,其内部化经营的目的是 利润最大化 ●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 时,企业可以以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 ●在不完全市场上实施内部化来到降低生产 成本,当这种内部化跨越国界时就产生了 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创新阶段
(New Product Stage) 产品成熟阶段 (Mature Product Stage) 产品标准化阶段 (Standardized Product St 将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和区位因素结合起
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的选 择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并增添了时 间因素 把国际直接投资同国际贸易和产品的生命周期 结合起来解释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 区位的选择 使国际投资理论既可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也 可用来解释新产品的国际贸易。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 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背景
(六)内部化理论的局限性
• 与其它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 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同时,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 理论。
• 未考虑非生产要素的影响,只考虑自 身成本与利润之间关系 • 忽略了外部不完全市场对投资的积极 作用
第三节 考虑区位因素的国际直接投 资理论
• 一、国际产品周期理 论 •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 论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一、国际投资环境
二、国际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一、国际投资环境
(一) 国际投资环境的概念 国际投资环境包括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法律、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差异。环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二)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
(二)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
1.从可变性的角度,可以将它分为三类: (1)相对稳定类:主要是自然因素,比如: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生产 或者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它有三种表现形式: (1)投资者在东道国境内单独出资或者与其它投资者 共同投资创建新的企业; (2)投资者增加投资扩展自己在境外的原有企业; (3)投资者收购或者兼并东道国的现成企业。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
第三节 国际企业创建
一、国际独资企业
二、国际合资企业
三、独资与合资的选择策略
一、国际独资企业
(一)国际独资企业的概念 国际独资企业:是指某一外国投资者依据东 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 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二)国际独资企业的优势 (三)国际独资企业的不利因素 (四)境外分公司和境外子公司
• 事情并未结束。1998年,宝洁公司开始了独资化之路。 1998年12月,广州轻工集团下属子公司广州浪奇实业 股份公司将所持有的广州宝洁下属子公司广州宝洁洗 涤用品有限公司的12%的股份和360万美元的债权,全 部转让给宝洁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 2000年9月,北京日化二厂向外界正式宣布:已经与 宝洁(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熊猫”商 标的合同。此前的6月份,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已提前 终止与北京日化二厂的合资合作,将合资企业北京熊 猫宝洁公司转化为外商独资企业。 • 2001年10月,广州浪奇发布公告,将公司持有的广 州浪奇宝洁有限公司22%的股份分别转让,使公司持 股降至18%。 • 2002年以后,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逐步过渡 为外方持股99%,中方象征性持股1%的公司。

《国际投资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投资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投资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1. 垄断优势论——海默P31该理论是以结构性市场不完全性和企业的特定优势两个基本概念为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从而标志着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开端。

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的根源。

所谓市场不完全性,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①产品市场不完全;②要素市场不完全;③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④政府干预程度、税收、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一般而言,敢于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跨国公司多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垄断优势:①资金优势;②技术优势;③信息与管理优势;④信誉与商标优势;⑤规模经济优势;跨国公司通过水平一体化经营,可以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增加边际收益,即获得内部经济优势。

同时,跨国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经营,利用上、下游专业化服务,实现技术劳动市场的共享和知识外溢带来的利益,即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论的发展和完善①海默、金德尔伯格等研究显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来自于其独有的核心资产;②约翰逊——研究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③凯夫斯——认为,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产品发生异质的能力是其所拥有的重要优势之一。

④尼克博客——指出,寡占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跟从(即寡占反应)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评价:(1)垄断优势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首次提出不完全市场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2)垄断优势论是以战后美国制造业等少数部门的境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是基于美国知识和技术密集部门境外直接投资而得到的结论。

因此,该理论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难以解释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更不能解释不具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境外投资行为。

2. 产品生命周期论——雷蒙德·弗农P33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

第二章_国际投资理论1

第二章_国际投资理论1

完全。
垄断优势:指大企业特有的优势,如专有 技术、管理经验、融资渠道和销售能力等。 (1)跨国公司可凭借其特有优势排斥东道 国企业的竞争 。 (2)垄断优势还可获得规模经济优势。 市场不完全:指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 存在着垄断因素或市场存在着某些障碍和 干扰,从而引起不完全竞争。
2、海默把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区别开来是第二大 突破。
基本理论在研究国际直接投资问题时, 偏重于强调竞争优势的绝对化、静态化。
应用理论更重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相 对性和动态性 。
(一)考查国际资本流动情况,国际直接 投资有四个主要特点:
• • •

第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互相投资。 第二,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第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周边发展水 平相近的国家投资。 第四,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投资 。
• • • • •
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指跨国公司能够且愿意建立公司内部市场,以 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以实现最大的利润。 3、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区位特定优势制约着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的选址及其生产布局。
• • • •
(1)劳动力成本 (2)市场需求 (3)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第三,由于市场的多元化,多层次,即 便技术不先进,生产经营不大的企业,由 于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仍然会有很强 的国际竞争力。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代表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
观点: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的原创性研究可以使 企业具有优势,而且根据企业本身具有的生产环 境对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也可以使企业具有竞争 优势。
(一)资本化率理论 1970年,阿利伯提出用不同国家资本化率差异来 解释国际投资活动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四、折衷理论 折衷理论是运用折衷主义的方法对跨国
公司理论进行了概括性和总结性分析,是一 种综合性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折衷理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吸收各家之长, 二是适合于解释不同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 三是能够解释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活动的三
种主要形式。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简言之,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同时具有 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生 产国际化的优势。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将直接影响企 业的经营活动决策,见表5.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表5.1 企业优势和国际经营方案选择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 许可证安排
所有权优势 1 1 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用企业内部过程转换替代市场交易,还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于是跨越国 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就形成了跨国公司和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生产内部化过程带来的收益包括缩短交 易时间,避免市场的不准确性,跨越贸易壁 垒和外汇管制。 生产内部化过程形成的成本主要是跨国 经营管理不便,以及通讯联系方面的费用增 加。
国际金融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在 国际联系的。一些学者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相关链接
一般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①它是一个工商企业,包括设在两国或两个以上 国家的实体;②这种企业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 系,有共同政策;③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通过股 权或其他形式形成联系,各个实体之间分享资源、 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内部化优势 1 1 0
区位优势 1 0 0
注:表中“1”表示具备该种优势;“0”表示不具备该种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
*
*
知识产品、交易费用、转移价格、内部化
知识产品的交易费用高
转移价格 Transfer Price
手段和途径
将生产建立在公司内部。 以公司内部市场取代 外部市场。 内部化
-为什么? -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在市场上转让相当于扶持了竞争对手,削弱了自身竞争力; 价格不易确定(保密需要,收益只有在投入生产过程后才能确定)。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 不同类型国家生产和出口产品的更替
0
t
0
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发生了变化,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发生了变化,导致进出口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t0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 t1 -t2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 t4为美国开始进口时间,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
1
2
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
什么叫市场完全?
政府政策的不完全性 关税、进口限额等 政府其他管制,如价格管制、利润管制等 自然的不完全性:产品与要素市场、规模经济
市场不完全的表现:
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市场的不完全性
对外投资的可行性——企业的垄断优势
(1)技术优势:拥有先进的技术并且内部化使用 (2)对某些原材料的垄断。“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3)先进的管理经验。 (4)雄厚的资金实力:金融和货币方面;内部融资 (5)信息优势。 (6)国际声望。信誉和商标优势 (7)有独立的销售网络
技术内部化——防止技术优势的丧失。
微软通过建立自己拥有控制权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使得许多交易都在内部进行,所有利润的归微软,这样就获得了最大利润。因为交易价格由微软自己制定,不存在竞争。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形式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1)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指的是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

(2)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对外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这种控制是指投资者拥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因而能行使表决权并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4)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是海外企业的设立。

很多海外企业都是股份制的,一般认为拥有一家海外企业10%以上股份的投资就属于对外直接投资。

✧扩展内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表述✧FDI本身并未指明投资方向,既可以是对外直接投资也可理解为外国直接投资,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编写的《世界投资报告》将FDI具体区分为外向FDI(Outward FDI)和内向FDI(Inward FDI)。

✧在中国,FDI通常理解为内向FDI。

其正式名称为“外商直接投资”,而不是“外国直接投资”,原因在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属于外商直接投资,但并不是外国直接投资。

✧外向FDI通常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等。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1.国际合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为了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联合出资,按东道国有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

特点是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

2.国际合作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依照东道国法律共同设立的企业。

特点是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均由各方通过磋商在合作合同中约定,是典型的契约式合营企业。

3.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特点是作为单独的出资者,外国投资者独立承担风险,单独经营、管理独资企业,独享利润。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案例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案例

四、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பைடு நூலகம்
(一)国际合资企业 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企业和其他经济组 织或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共同商定 各自的投资股份,举办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 担风险、共负盈亏的独立企业。 特点: 任何一个合资企业都至少涉及两个投资者,在所 有权分享的基础上共同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 主要采用公司形式,大致分为:(1)有限责任 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3)股权分额有限公司 (4)股份两合公司
(二)国际合作企业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投资者,根据 东道国(一般东道国至少有一投资方)的政策 法令组建起来的、以合同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 盈亏分配比例:可由合作各方商定并在合同中 规定,无须按股权比例分配,具有偿付投资项 目价值的性质;而债务与亏损的分担实行有限 责任制。
国际股权合资企业与国际契约合作企业的区别 国际股权合资是以货币计算各方投资的股权与比 例,并按股权比例分担盈亏,而国际契约合作则 是根据共同签订的契约来决定合作各方的权利与 义务;前者一定要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 而后者不一定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可 以以各自法人身份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优惠待遇与监督: 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境内投资后获得的利润和其 他合法权益,受东道国法律保护,并且独资企业 的合法利润、其他合法收入可汇往国外。 独资企业依照东道国有关税收的规定纳税,并可 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待遇。东道国对独资企业 的经营管理一般不予干涉,依法保障独资企业在 经营管理上的充分自主权。 但东道国为维护国家主权与利益,要对独资企业 实行法律、行政、税收等方面的监督。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产品周期论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不仅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找到 一种独特的视角,而且也是战后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一种总结。但是, 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这一理论不能很好 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可 以用来解释公司初始的对外投资行为,但对于解释已经成为国际生产 与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却是无能为力的。
从应用范围来讲,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能解释非代替 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比例增加的现象,也不能说 明今后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该理论没能解释清楚发 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此外,该理论对于初 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司的投资,它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
(一)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 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 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市场不完全竞争表现为四个方面: (1) 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2)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3) 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4) 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二)产品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性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 接投资经历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1.产品的创新阶段。
具有影响的是高知识的研究与开发技能和潜在高收入的市场条件。维农认 为美国最具有这些条件。 2.产品的成熟阶段。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但产品尚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因而追求 产品的异质化仍然是投资者避免直接价格竞争的一个途径。 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进入标准化阶段,意味着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期已经期满,企业拥有的技 术诀窍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进入标准化阶段,市场上充斥着类似的替代产品, 竞争加剧,而竞争的核心是成本问题。
二、产品周期论
图中纵轴正方向表示出口量,负方向表示进口量;横轴T表示时间。 to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为发 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 t4为美国开始进口 时间, 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
(一)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
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知识资产优势
(1) 技术优势。
(2) 资金优势。
(3) 组织管理优势。
(4) 原材料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1.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 (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
(二)产品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在维农的产品周期三阶段模型基础上,美国学者约 翰逊则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了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区 位因素,认为它们是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这 些因素主要包括:
1.劳动成本。 2.市场需求。 3.贸易壁垒 4.政府政策。
(二)产品周期论
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2.理论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
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 (3)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
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 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 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4)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
• 纳克斯的理论 • 基本观点
– 资本跨国流动最直接的动机是利润,而且是 产业资本的利润
– 引起跨国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产业资本 • 局限性
– 只解释为通过借贷进行跨国资本流动的 – 没有把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区分开来
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的理论
• 局限性 – 仍然没有区分; – 没有阐明资本流动的方式; – 没有谈及投资者 – 没有提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二)产品周期论
产品周期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 家、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维农(Raymond Vernon)。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原先是个市场营销学的概念,是指产品象任何事物一 样,有一个诞生、发展、衰退的过程。维农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把 这一概念用于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现象。1966年他在美国《经济学家》 季刊上发表了名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学术论文, 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 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投资。
二、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 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教授海默(Stephan Hymer)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的。
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 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 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 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 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 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纳克斯的理论、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的理论 • 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垄断优势论、产品周期论、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
论、比较优势论 • 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理论、投资周期论
一、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