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精选课件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名句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算子•咏梅》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冬夜读书示子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请选择其一;运用一定的手法;揭示对象 的一些特征。
温馨提示:以情驭景,把握典型特征。

1. 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 ,零乱 的落花 已经飘 飞过秋 千去。

2.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 住的春 寒,特 别在杜 鹃悲啼 不停夕 阳将暮 之时。

3. 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的悠 闲自得 ,忘却 了荣辱 得失, 尽享田 园生活 之恬淡 。

4.惜别之情不是很浓烈,更没有悲伤 ,竟被 眼前美 丽的景 观吸引 了,若 非急着 去赴任 ,诗人 定会继 续欣赏 下去, 与大自 然共享 闲暇。

5.文本解读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 行为的 文章。 作者选 取了独 特的视 角,将 一些群 居性生 物的行 为与人 类进行 比较, 描述了 它们在 集体行 动中所 表现出 的高度 组织性 、协调 性.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写作背景
元丰元年(1078年)冬,诗人在徐 州看到李思训画的《长江绝岛图》 这幅杰作,作了这首诗。诗中附会 画意,融合世俗的传说,运用拟人 手法,描写了长江中小孤山、大孤 山、澎浪矶以及客舟往来等景象。
对比阅读: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区分 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小孤山
原文赏析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 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 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 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 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 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 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 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 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 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 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 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 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 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 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 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 写的两则日记。
关注字音 疏通文意
矶 jī
•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
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 想象飞得更高。
• 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
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诗文有别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清 吴 乔
诗写意,文写实
牛刀小试
请以我们和县的天门山、鸡笼山、西梁 山、香泉湖等其中之一为对象,按下面要 求写一段话,描绘一些形象,传达一定的 情感。

8.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 动物本 能的观 点进行 了反思 ,也对 人类盲 目自大 、不能 充分认 识自身 生存危 机作出 了警示 。

9. 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 个世界 ,但人 类的行 为方式 还具有 和其他 社会性 生物相 类似的 特点, 还需要 联合, 需要团 结,才 能源源 不断地 产生智 慧,克 服自身 发展面 临的种 种困境 ,推动 社会进 步。
情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段:写烽火矶所见。
第二段:写从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重点写小孤山、澎浪矶。
第三段:第二天从彭蠡口至盆浦口沿途 所见的大孤山的景象。
文学思维揭示
文学欣赏: 形象 特征 感情
文学创作: 感情特征 形象
由景寻情 以情驭景
诗文有别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zhào)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huán),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大孤山: 在鄱pó阳湖上,其状 如鞋,俗称鞋山。民间 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 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 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大孤山 特征:
类西梁、孤立江中
方法:
类比、对比
总结
对象:烽火矶、一石、小孤山、大孤山、长江 特征:孤绝、峭拔、奇美、人文历史浑厚 手法:大笔勾勒、对比衬托、工笔描绘、修辞
手法、角度变化、绘声绘色、移步换景、点 面结合
鹘 hú
燧 suì
抟 tuán
窦 dòu
蠡 lǐ
潦 lǎo
葭 jiā
巉 chán
赪 chēng
上干云霄 gān 湓 pén
榭 xiè
汲 jí
第一天主要景特物征:形突象兀、分奇美析
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
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
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
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长江之畔阅孤山
——描绘形象 把握特征
母亲形象
主要特征:慈爱 使用方法:细节 表达感情:感恩
细节刻画 慈母形象 感恩之情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 放翁,越州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南宋诗人、 词人。陆游是现留诗作 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 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 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 石、苏轼、黄庭坚并称 “宋代四大诗人”,又 与杨万里、范成大、尤 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大笔勾勒

点面结合
对比
由远至近 视角变化
石的特征:孤高、俊美
一 石:
大笔勾勒
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
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
大笔勾勒
小孤山介绍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六十公里 的长江中的独立山峰。周围1里,海拔78米。形态 特异,孤峰耸立。以奇、险、独、孤而著称。"东 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 龙"为其最形象的描写。山上有启秀寺、梳妆亭等 古迹。因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 地。南宋后,曾在此设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 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清朝彭玉麟 的湘军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以争成败,故 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说。也流传有小姑 娘娘、小姑嫁彭郎等民间传说。
小孤山
特征:江中孤立、峭拔秀美、姿态万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人
文丰厚
方法:对比衬托、大笔勾勒、修辞手法、
渲染烘托、 由远及近
大孤山
原文赏析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 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 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 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 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 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 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 (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 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 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 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 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 “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 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 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 航行了七百里。

6.以及作为群体出现时所表现的巨大 力量和 智慧, 从而得 出这样 的结论 :人类 的社会 行为与 生物的 社会行 为有极 大的共 性,并 非水火 不容, 而是可 以互为 比照的 。

7.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 其他生 物比人 类更高 明,也 不只是 为我们 提供生 物交流 技术方 面的有 趣知识 ,更是 以一个 医学家 、生物 学家的 睿智和 敏锐的 洞察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