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高考语文每年必考古诗词或者名句默写,这些题虽然没难度,但是如果遗忘了,就得不到这些分数。
店铺考试网小编汇总了高中语文三年常考古诗词及名句给大家,大家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复习一下。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1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骥一跃,;,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5、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6、令初下,群臣进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屈原列传》〕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人之滋垢,。
推此志者,。
〔司马迁《屈原列传》〕9、落霞与孤鹜齐飞,。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10、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王勃〕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荀子《劝学》〕1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王勃《滕王阁序》〕1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15、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16、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韩愈《师》〕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韩愈《师说》〕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19、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杜牧《阿房宫赋》〕20、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2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22、,;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23、鼎铛玉石,,,秦人观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24、嗟夫!,;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2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2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苏洵《六国论》〕27、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100句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100句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8.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泉涌出而声清,崖露而花鲜。
——欧阳修《醉翁亭记》9.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逍遥游》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6.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17.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1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19.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2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25.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汇总(助记版)(共60篇)

高考语文必背名篇名句默写助记一、文言文必修(10篇)01.《论语》十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助记】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助记】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助记】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助记】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助记】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助记】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助记】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助记】“智”“仁”“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助记】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饮食与居处。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助记】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强加给别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助记】孔子在这里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兴、观、群、怨”。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一、名篇名句默写1.(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就是如此。
2.(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嘛!”3.(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4.(2023·北京·高考真题)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
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
“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 ,”。
(3)古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高度审美化的境界。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宋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赠刘景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归纳_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归纳_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汇总1、爱国: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
2、立志:①有志者事竟成。
3、学习:①活到老,学到老。
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惜时: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气象:①朝虹雨,夕虹晴。
②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农业:①水是命,肥是劲。
7、意志: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8、诚信: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9、节俭:①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②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10、理想追求:①一个人没有理想,等于鸟没有翅膀。
11、待人宽容:①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3、团结互助:①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4、工作精神的:功夫不负有心人.1.人生最富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差耻。
(奥斯特洛夫斯基)2.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清某蒲松龄)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某王勃)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6.鸟最要紧的是翅膀,人最要紧的是理想。
(谚语)6.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人挖土时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整整四年,不惜牺牲,做了几百次实验。
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崇高精神,发明了炸药。
7.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年轻时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宏愿。
后来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给人留下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8.周恩来上小学时回答校长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9.明代李时珍,发现以前药物书中有很多错误,立志要编写一部药物书籍。
走了上万里,用了三十多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10.陈涉年轻时,曾经给人作雇工。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篇目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篇目]名句默写在高考中是笔记按常见的考查形式,也比较简洁,所以肯定要把握。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篇目的具体资料,供您阅读。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篇目一《卫风氓》《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秦风无衣》《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邶风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令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玩耍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名句默写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2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22.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2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2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询》) 2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 2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曷冠子·天则》) 2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29.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 30.兼听则明,倔信则暗。
(《汉·王符》) 3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3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 3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3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释道原》) 3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3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3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3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3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4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 4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 4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文赋》) 4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元·程端礼) 4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45.不愧于天,不畏于人。
(《诗经》) 4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 47.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画旨》) 4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 5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古语)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5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古语) 5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 5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55.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 56.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陆机) 57.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 58.言者谆谆,听者藐藐、59.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6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6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62.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6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6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6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6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67.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69.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三国志) 7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 71.貂不足,狗尾续。
(晋书) 7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 7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 7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75.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 76.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 7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 78.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7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8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8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8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8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 8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 8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 8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 8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88.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孔子) 89.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9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91.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9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94.朝闻道,夕可死矣。
(孔子) 9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 9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9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 98.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99.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100.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01.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 10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103.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论语) 104.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0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106.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0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10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10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10.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老子)111.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1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孙子)113.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1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1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6.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左传) 117.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118.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 11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120.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121.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左传) 122.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12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2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12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12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1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1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2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宴子春秋》)13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13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13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13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13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13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13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13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3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13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14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14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1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14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14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记》)14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14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记》)14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14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14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chá,苛刻)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15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5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15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冯异传》)15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4。
盛名之下,其为难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15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15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15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15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15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1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西晋·陈寿《三国志》)16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陈寿《三国志·吴书》)16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163.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64.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1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16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新五代史·晋书》)16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168.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6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17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
(《南阳萧绎》)17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7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17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174.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唐书) 17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路史)176.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17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 17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 179.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18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181.举大事者,不忌小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