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控制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原因及控制重点

混凝土广泛应用与建筑行业,已成为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但这些都是以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为前提的,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建筑整体的外观、强度都有关系。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对混凝土浇灌实施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已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混凝土浇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1、出现麻面现象。麻面就是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麻点或者凹坑的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非常粗糙,看起来就像长了“麻子”一样。这种现象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没有将模板湿润,也有可能是湿润程度不够,混凝土在浇筑后会大量吸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被吸收,与模板接触的混凝土由于缺水出现马面现象。

2)模板的隔离层涂刷不符合要求,出现不均匀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连,取下模板后造成麻面现象。

3)混凝土振捣不充分、不均匀,未快插慢拔,混凝土中包含的气泡没有完全排出,最终聚集在混凝土表面,这是形成麻点的原因。而出现孔洞、露筋现象则出现漏振。

2、出现蜂窝现象。蜂窝是指由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符合要求,石子过多,砂浆过少,使得石子之间出现窟窿,就像蜂窝一样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砂、石子的量不合理,石子的量过多,砂和水泥用量不够,导致出现蜂窝现象。

2)混凝土搅拌、振捣不均匀。混凝土搅拌不充分,时间太短,使得大量石子聚集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现象。

3)下料不当。混凝土没有分层下料或者下料过高,也有可能没有设串通,导致石子与砂浆离析,大量的石子聚集在一起。

3、出现漏筋现象。漏筋是一种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部分裸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现象,出现漏筋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位移。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护层垫块来稳定钢筋,防止钢筋紧贴模板。但是有时候保护层垫块护发生位移,或者是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够导致钢筋与模板接触,出现漏筋现象。

2)钢筋过密。钢筋排列过密,截面太小,石子不能进入到钢筋内部,卡在钢筋上面,使得混凝土不能充分填充到钢筋四周,出现漏筋现象。

3)模板漏浆。模板固定不到位,有缝隙,使得砂浆漏出,钢筋没有被砂浆包裹,裸露在混凝土表面。

4、混凝土均质性差。混凝土均质性差的意思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均质性差主要是因为:

1)使用的水泥不符合要求。有的建筑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过期的或者质量差的水泥,或者水泥由于管理不当而受潮,使得水泥的活性降低,导致混泥土的均质性差。

2)混凝土配合比不恰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量过多,使得水灰比太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3)拆模过早。很多建筑工程都在冬季施工,冬季施工如果拆模过早会使混凝土受冻,受冻后的混凝土均质性会降低。

二、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上面介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结合引起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可以提出以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

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这一点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那后面的质量控制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水泥的质量控制、骨料的质量控制和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水泥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要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泥,严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并对水泥的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指标进行检验,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为了降低水化热,应选取热量较低的水泥。

骨料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要控制砂中有机质的含量,天然砂是建筑中最常使用的砂。碎石和卵石不要太大,粒径要在三十毫米以内。另外还要对石子进行多项质量试验,括:压碎值试验、含泥量试验、筛分试验等。外加剂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调节混凝土凝结的时间,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外加剂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气候条件、原材料的性能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且要适量添加。

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有密切的关系,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工程设计中对混凝土强度的等级、坍落度、耐久性的要求,调整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且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混凝土配合比来施工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施工单位要及时调整混泥土配合比。

3、混凝土拌合的控制

混凝土拌合的控制主要是对混凝土中原材料的配合量进行检查。首先要对拌合的时间进行检查,拌合的时间一定要符合规定时长的要求。拌合完成后要对混凝土进行检验,包括砂浆容量和粗骨料的百分比,对于砂浆容量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不同样品的砂浆容量差量应控制在每立方米30千克之内。对于粗骨料百分比的测定可采取洗分析法,差值应控制在10%以内。

4、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首先施工人员要根据随车出料单对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级等指标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预拌混凝土中一定不要随意加水,要严格遵循混凝土浇筑流程,采用分层、分块的浇筑方法进行浇筑。在混凝土终凝前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动,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粘结力。二次振动还能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5、混凝土振捣要求

①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浇筑高度如超过 3m 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②、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③、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 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④、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 2h 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凝结时间小于 2h 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⑤、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休整完好。

6、混凝土养护要求

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花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