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docx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合作互助案例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合作互助案例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合作互助案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合作互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合作互助,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合作互助案例。

案例一:小明和小红一起解决难题小明和小红是同班同学,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互相帮助。

有一次,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自己解决。

这道题目涉及到了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小明和小红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决定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他们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了问题的要求。

然后,他们一起分析题目的关键点,找出了解题的思路。

小明提出了一种解题方法,而小红则提出了另一种解题方法。

他们互相交流,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共同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解题方法。

接下来,他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

小明负责计算,小红负责核对。

他们相互配合,互相提醒,共同完成了这道难题。

最后,他们将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展示给了全班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鼓励。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合作互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合作互助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

同时,合作互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案例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实际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合作互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某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合理分配班级的文具。

老师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两到三个学生。

每个小组都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文具。

在合作互助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了分组讨论。

他们首先了解了班级的文具情况,然后根据每个小组的人数和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分配方案。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一、案例《圆柱体侧面积》教学观察:场景观察一个能容纳四五十人的小学教室,正前方是三尺讲台,讲台上放着一个圆柱体模型;学生每两个人一张课桌,分成四组,每组有六到七张课桌,学生都面朝黑板坐,每人桌上有一个自制的圆柱体,剪刀,数学书和笔等学习用品,学生的座位间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教室后大概有七张椅子,供听课老师坐。

教学行为(第一次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导入部分老师复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在新授部分拿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那要多大?提完问题后,学生前面两人转身和后面的两人组成四人小组,有的学生很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让学生都停止,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

师生对话师:怎么办?生:剪曲面师:怎么剪?生:剪高;垂直剪……师:为什么剪高展开就是包装纸的面积?生:因为底面周长乘高师追问:底面周长乘高是求的什么呢?生:是曲面的面积师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底面周长乘高就是曲面的面积?生:剪开是长方形。

场景观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动手剪开曲面,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问学生是怎么剪的,生有讲沿高剪;有的说用尺子找,师追问怎么找?生回答垂直,沿着高剪,师用模型边剪边示范。

教学行为(第二次四人小组讨论)师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一下四个问题: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2、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3、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四人小组很热烈的讨论着,大概5分钟后师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对话师:第一个问题答案是什么?生: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师:你能演示给大家看吗?(师指名一生演示)师:谁再来一边演示一边说呢?一生先指了指长方形的长,再指着圆柱的底面绕了一圈。

(师再次演示)师: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什么?生: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师:为什么是高呢?生:因为是沿着高剪的。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教学文稿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教学文稿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镇城中心校李晓艳2016.1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所接受。

这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合作学习时机,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这有待于我们教师认真思考。

案例一:《5的加减法》教学片段师:算出一共有5只松鼠,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生:我是用加法算的。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生:这是把3只松鼠和5只松鼠合起来,要用加法。

师:那算式中的3+2=5中的3、2、5分别表示什么呢?生:3表示有3只松鼠,2表示有2只松鼠,5表示合起来一共有5只松鼠。

师:你是怎么知道3+2=5的?生1:心里想出来的。

生2:我是算出来的。

师继续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2:伸手指,3个再加上2个就是5个,所以3+2=5。

生3:我是想分成组成。

师评价并总结,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算法。

小组汇报:①想分成组成②数数③从3接着数,4、5,一共有5只此环节的教学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但前提是当学生已经知道不用的算法的基础上运用此数学学习的方法,也许是为了得到教材给定的方法多样化,为了讨论而讨论,即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又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如若在给出问题之后让学生主动地合作交流,再根据不同的结论汇报结果,这样才能使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非重复已解决的问题,它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

因此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想到与别人交流合作,而非在已解决问题以后进行所谓形式主义的合作交流。

案例二:《5的加减法》教学片段小组合作中,不少是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研究案例小组合作研究是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接受。

这是因为小组合作研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研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合作研究的时机,使小组合作研究不流于形式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这需要教师认真思考。

案例:《10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片段在小组合作研究中,很多时候是研究好、能力强的学生没有等其他学生发言,就很快把自己的想法、意见喊出来、说出来。

这样一来,很多比较懒散的中等生、后进生就会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基本上不再思考。

在小组合作研究中,这些没有认真思考的学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问题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

结果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因此,教师需要安排分工,讲清合作规则、流程、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

在教学《100以内退位减法》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研究方式,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发言,主动思考,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课堂交流量,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分析讨论45-7的计算方法时,组长提出了“大家先想一想,然后一个一个发言”的建议,其他三个组员也表示赞同。

组长问:“谁想好了?”两个同学举手直喊,很显然,他们两个已经理解并学会了。

其中一个同学不等组长点名,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另一个同学也是如此。

而剩下的___同学却一言不发。

组长问:“___,你是怎么想的?”___伸出了手指,进行手指算,说:“我用手指算,在幼儿园就是这样学的。

”组长和其他两位成员点头表示肯定。

讨论结束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将三种算法说了一遍,算是整理了。

在全班汇报时,组长很流利地说出了他们组的算法。

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教师需要讲清合作规则、流程、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篇一: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一)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阶段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探索,认为在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包括以下五个重要的阶段:知识准备阶段:教师给全班同学布置合作学习的内容,通常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作前置小研究,不仅包括合作研究的内容(把要学习的内容先抛给学生),而且要使学习者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的充分的准备,才能为同伴带来自己的知识,这也是进一步进行合作学习的必经阶段。

知识探讨阶段:强调学生要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加工、收集资料、整理分类等。

教师首先决定给学生多少问题和要求,而将哪些结论、规律、方法留给学生去发现、总结并鼓励学生通过联系旧知(我已经知道的知识)——我想学到的新知识——我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得到研究的结论(如:提供信息、与他人分享、并相互比较)——我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何评价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以及将怎样运用——分享(我怎样把自己的知识与其他成员分享或者我将怎样从他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知识转化阶段:合作学习中的学生通过组织、解释、阐述、倾听、加工和综合分析来重新组合知识。

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全组学生齐心合力的参与,教师应该避免完全由小组内能力强的学生独立承担阐明和加工学习的过程,这样不仅会剥夺其他成员表达和学习的机会,也会挫伤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应该让每个成员都发言,让每个成员都尽情表达。

知识的呈现、完善阶段:教师应该给各个小组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然后集思广益,将各个小组有代表性的学习结果进行汇总,使知识更加完善。

这一阶段必须注意鼓励每个小组积极发言,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倾听的同学安静、认真地倾听,并对汇报的同学进行提问、补充和评价。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以及提出反馈。

反思、总结阶段:学生通过分析和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反思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并进一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提高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能力;3. 培养小组成员的互助精神和共同进步的意识。

教学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数学解题中运用合作学习。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好处,解释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 讲解(10分钟):以解决数学问题为例,讲解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如:讨论问题的意义、确定合作小组、分工合作、讨论解题方法、互相帮助等。

3. 演示(10分钟):在教室里组织一个数学问题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合作、讨论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分享解题思路。

4. 练习(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解决数学题目,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5.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和心得,回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拓展练习(10分钟):鼓励学生选择其他数学题目,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题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互相帮助、解题思路的交流等。

2. 看学生在练习阶段的解题情况,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馈,评估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解题能力。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多次练习和反思,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共同进步的意识。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2)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猜想”的研究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例如,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样计算。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

学生会自觉地投入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去,主动验证猜测的过程,从而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回忆预内容,完成相关空表格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研究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例如,通过讨论两家父母种地经常来往往跑着干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减轻他们的负担。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研究的实用性。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研究效果。

老师引导学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首先,学生们数了数课本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几个小方格,发现不足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然后,他们讨论了如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高和宽相等,因此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最后,学生们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高。

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2)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研究案例分析(2)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猜想”的研究情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猜测,学生肯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但猜想的结果怎样,这就又激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

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样计算?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

学生会自觉的投入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去,主动验证猜测的过程,从而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应用自己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快乐的研究行为,学生会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动力。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1.激发研究兴趣教师将画好的两张图片(XXX的果园、XXX的菜园)分别用橡皮泥粘贴在黑板的最左边和最右边。

同时教师说明: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地点。

比XXX住在小明菜园→(平行四边形)的周围(黑板左边),XXX住在小东果园→(长方形)的周围(黑板右边)。

两家父母种地经常来来每每跑着干活。

同学们思考:他们如许干活累不累?如何减轻他们的负担?1组:如许很累,我建议他们交换土地。

如许就能够省去良多时间,节约劳动成本。

2组:我觉得他们应该好好商量一下,算出各自土地的面积,然后进行交换。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对,这两家家长也是这么想的。

今天我们就来匡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生:好!3组问:老师:我们只学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没学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怎么办?师:这位同学说得对。

我们先回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4组:边长×边长5组:(长+宽)×26组:长×宽师:他们谁说得对?精确的是什么?全部学生答:长方形面积=长×宽师: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录《时分的认识》教学观察:场景观察一个能容纳五六十人的大教室,正前方是多媒体讲台,讲台上放着钟面、节目单。

学生每两个人一张课桌,分成四组,每组有六到七张课桌,学生都面朝黑板坐,每人桌上有一个小钟表,一张口算题,数学书和笔等学习用品,学生的座位间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教室后大概有七张椅子,供听课老师坐。

教学行为(第一次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导入部分老师由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导入,复习一年级学习的时间的知识(整时和整时半的认识),在新授部分拿出小钟表,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钟面上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指针和数字外,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学生谈发现)。

提完问题后,学生前面两人转身和后面的两人组成四人小组,有的学生很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让学生都停止,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

师生对话利用学具。

师:我们把相邻两个大刻度之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钟面上有多少大格?生:12大格。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生: 5小格。

师追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呢?生:60小格。

师再次追问:你是怎样数的?师:在钟面上,分针走多少是一分钟?时针走多少是1时?场景观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用多媒体出示节目时刻,媒体出示8:31的钟面,请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读的。

教学行为学生交流读时刻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引导:你是怎样一眼就看出是31分的?师:那其它节目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呢?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互相合作,做“我拨你说”的小游戏,一生拨钟,一生认读时刻。

四人小组很热烈的讨论着,大概5分钟后师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场景观察通过上述观察和认识,师提出质疑:转动分针,分针走的时候时针动不动?进而讨论两者的变化关系。

教学行为师:刚才我们快速地转动分针,当分针走动的时候,时针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那时和分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现在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动手研究这个问题,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多媒体出示):组长在钟面上先任意拨出一个整时,然后让分针轻轻地、慢慢地走一圈,全体组员都要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到投影仪上展示、交流。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圆柱体侧面积》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圆柱体侧面积》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圆柱体侧面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大夫营子小学孟宪明一、案例《圆柱体侧面积》教学观察:场景观察一个能容纳四五十人的小学教室,正前方是三尺讲台,讲台上放着一个圆柱体模型;学生每两个人一张课桌,分成四组,每组有六到七张课桌,学生都面朝黑板坐,每人桌上有一个自制的圆柱体,剪刀,数学书和笔等学习用品,学生的座位间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教室后大概有七张椅子,供听课老师坐。

教学行为(第一次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导入部分老师复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在新授部分拿出圆柱体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那要多大?提完问题后,学生前面两人转身和后面的两人组成四人小组,有的学生很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让学生都停止,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

师生对话师:怎么办?生:剪曲面师:怎么剪?生:剪高;垂直剪……师:为什么剪高展开就是包装纸的面积?生:因为底面周长乘高师追问:底面周长乘高是求的什么呢?生:是曲面的面积师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底面周长乘高就是曲面的面积?生:剪开是长方形。

场景观察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动手剪开曲面,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问学生是怎么剪的,生有讲沿高剪;有的说用尺子找,师追问怎么找?生回答垂直,沿着高剪,师用模型边剪边示范。

教学行为(第二次四人小组讨论)师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一下四个问题: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2、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3、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四人小组很热烈的讨论着,大概5分钟后师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对话师:第一个问题答案是什么?生: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师:你能演示给大家看吗?(师指名一生演示)师:谁再来一边演示一边说呢?一生先指了指长方形的长,再指着圆柱的底面绕了一圈。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教学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案例名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解决几何问题1.课程背景这是一节关于几何的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包括点、线、面、直线、曲线、多边形等。

2.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学习任务学生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

老师发放一份几何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并填写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答案。

问题内容:现有一张正方形纸,边长为12cm。

请你们设计一个方法,利用这张纸和一个直尺,精确构建一条边长为3cm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

4.学习活动-第一步: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发问题。

-第二步:学生在小组中商讨和设计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注意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第三步:每个小组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写在一张纸上,并准备进行口头汇报。

-第四步: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口头汇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其他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法。

-第五步: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并提醒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他几何问题。

5.学习评价-口头汇报:学生的汇报内容和表达是否清晰准确,解决问题的步骤是否完整。

-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否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构建正三角形的三条边。

-合作与交流:学生在小组中是否合作融洽、互相交流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6.学习心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和创造力,而且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合作、交流和互助,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一所小学的四年级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教授有关分数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老师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活动。

首先,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四到五名学生组成。

然后,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组分数卡片,卡片上分别写着不同的分数,如1/2、1/4、3/4等。

每个小组成员都得到了一张卡片。

接下来,老师给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们根据手中的分数卡片,将自己的分数与其他小组成员的分数相加,然后将结果写在白板上。

”学生们开始在小组内合作,相互交流和讨论,计算出了各自的分数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任务。

他们需要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他们可以互相纠正错误,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

接着,老师让学生们将自己小组的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学生们发现,不同小组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异,这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结果不同,是因为分数的不同,还是因为计算方法的不同。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最后,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个小组展示。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计算结果和思考过程。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评论。

通过这个展示环节,学生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还可以从其他小组的展示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这个合作学习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互助,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合作学习活动。

小学合作学习教案

小学合作学习教案

小学合作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合作学习,学生能够:1. 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2. 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3.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次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小学数学》第一章“整数”的学习。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整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4.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本次合作学习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组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有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提高合作效果。

2. 分工: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和学习的兴趣,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

3. 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指导的学习任务,独立进行学习。

学习任务可以是完成一道习题,阅读教材某一部分内容,或者查找相关资料等。

4. 合作讨论:小组成员在完成学习任务后,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相互补充和纠正错误,达成共识。

5. 学习总结:每个小组根据合作讨论的结果,总结本次学习的重点和困惑,并记录在学习笔记中。

6.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呈现本次学习的成果,可以是口头汇报、展示学习笔记等形式。

7.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的成果展示、学习笔记,以及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积极性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发言、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2. 学生能够彼此帮助、互相促进,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3.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能够体现在成果展示和学习笔记中。

4.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提高,积极性增强。

五、教学反思本次合作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学生们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也更加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然而在一些小组中,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案例某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小组成员由六位学生组成,他们是小明、小亮、小红、小丽、小华和小杰。

这六位小组成员决定合作完成一道数学难题,并决定在周一上午课间时间集中在教室里讨论解题思路。

周一上午的时候,小明、小亮、小红、小丽、小华和小杰都准时来到了教室。

小明带来了一张A4纸和一支笔,准备用来做记录。

小亮带来了一本古诗词选读,他说可以用里面的古诗来激发大家的思维。

小红带来了一些彩色小贴纸,她说可以用来标记关键的解题步骤。

小丽带来了一个计时器,她说可以把讨论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小华带来了一本数学参考书,他说可以用来查找解题方法。

小杰带来了一些小点心,他说可以补充大家的能量。

小组成员坐在一张圆桌旁,小明将问题展示给大家看。

“我们的题目是:某班级有40个人,其中男生有32个,女生有8个。

男生占总人数的多少?女生占总人数的多少?”小明解释道。

大家都在思考中,没有说话。

小亮拿出一本古诗词选读,读起来:“春无踪,秋无迹,百岁成空。

”他说这是一首出自唐代的古诗,它稍有香火旺盛,稍有清淡。

这让大家产生了一些思考。

小华翻开数学参考书,找到了有关百分比的解题方法,并给大家进行了讲解。

他说:“我们可以先计算男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再计算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将两个百分比相加,就可以得到总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小华的解释让大家有了思路。

小丽拿出计时器,设置了一个20分钟的时间限制。

小组成员开始讨论解题思路,每个人都贡献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小明把大家的想法都记录在纸上,然后整理成了一个解题步骤。

小红用彩色小贴纸标记了关键的解题步骤,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识别。

小杰分发了小点心给大家,大家在思考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能量补充。

20分钟过去了,小丽的计时器响起来。

小组成员停止了讨论,小明拿起纸,宣布了解题结果:“男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80%,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20%。

”大家对自己的合作成果感到非常满意,觉得合作讨论解题思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互动学习数学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案

互动学习数学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案

互动学习数学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以互动学习为主题,将合作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旨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课程教材:小学数学教材、习题集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3. 学具:计算器、尺子、几何模型等。

4. 小组活动资源:分组标志、合作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通过举例、配图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互动学习数学合作学习。

2. 小组分组(5分钟)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有相对均衡的水平。

3. 合作学习活动(30分钟)3.1 阐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5分钟)通过讲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3.2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小组成员带入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设立适当的小组活动任务,例如解决一个数学难题、创设数学情境等。

3.3 回顾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总结和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

4. 个人巩固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小组活动的内容和总结,完成教师布置的个人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课堂互动和解惑(10分钟)学生可以就个人习题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课堂总结(5分钟)审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个人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所接受。

这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回顾旧知:三个角组成一个平角,已知角1和角2,求角3,为下面撕角拼成平角作了铺垫。

二、展示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图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三、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第一次小组合作:1.同桌为一个小组,一个人量,一个人监督。

2.四人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同桌选择一种三角形,测量三个角的度数。

3.三个角量完后,算一算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四、汇报操作验证结果生1:∠1+∠2+∠3=180°生2:∠1+∠2+∠3=181°生3:∠1+∠2+∠3=179°生4:∠1+∠2+∠3=182°师: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大约在多少度?师: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只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存在一些误差,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不准确。

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再次验证一下呢?生: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

第二次小组合作:1. 四人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组员一人选择一种三角形动手拼,组长监督。

2.拼完后,看一看,拼成了一个什么角?汇报结果:生:我是用撕的方法,把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是180°。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呢?为了让孩子们再次回顾三角形内角和的形成过程,多媒体演示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的过程总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未来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隆德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张广胜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与设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所谓合作学习,即根据班内学生的成绩、兴趣、能力、性别与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编成异质小组,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

特别在当今社会,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很多工作需要有团队协作才能完成。

因此,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更为重要。

合作学习的设计必须遵循如下原则:①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学会、会学、成功、择优的动力,从而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各方面的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②师生平等原则。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自主探索、操作实验、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科学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感受教师是自己平等的伙伴。

③激励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坚持以鼓励为主,引导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发展的乐趣、创新的渴望。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树立自信心、自强心和进取心,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

根据以上原则,合作学习的设计一般采取如下策略:①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比例恰当;兴趣、爱好、搭配、定时重新分组;组长实行轮换”以便确保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word

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word

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案例背景: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气氛活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已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法宝。

几乎所有的公开课,小组学生讨论就像火锅的调味品一样不可缺少。

本节教材是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后七年级下册的一堂课,本节课的内容就是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下面两个教学片断分别是在不同的两个班级上的。

在这两个班级中合作学习的重心:一节是定义的得出,另一节是性质的探讨。

【第一次教学片断】上课铃声响了,首先,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每个小组打开桌子上的信封,信封内的材料有所区别,一张小组学习单以及橡皮筋、小木棒、吸管、大头针等中的一样。

每组先做好具体分工,安排好记录员、监督员、发言人,具体的任务是在5分钟内用信封内的材料制作平行四边形,并且在学习单里画出所制作的图形(尽可能地多)。

学生在积极用材料制作图形的同时,我也在学生之间巡视,希望能解决他们的困惑。

因为学生刚刚学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因此在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难度不大,但是在对多样性上却有不同的认识,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一组都是匆匆收场,并且时间已经过了8分钟。

小组学习单如下:小组学习单组员: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任务:1、利用信封内的材料制作平行四边形。

2、画出你们所制作的图形的草图(尽可能地多)。

接着我请了几组的发言人对本组的制作过程以及理由做阐述,其中有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也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但是因为不能很明显的体现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我接着请四根吸管用大头针连接而成的这一组演示他们的制作结果。

在四条边不能改变的前提下,他们只能通过角度的改变来获得不同的图形,当一个内角为直角的时候我马上问学生此时是什么图形,学生由小学的知识知道这会是长方形,于是我顺势引出课题:长方形在初中数学里我们把它叫做矩形,然后我马上请学生根据刚才图形的演示尝试给矩形下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一、案例
《柱体面》
教学察:
景察
一个能容四五十人的小学教室,正前方是三尺台,台上放着一个柱体模型;学
生每两个人一桌,分成四,每有六到七桌,学生都面朝黑板坐,每人桌上有一个自
制的柱体,剪刀,数学和笔等学用品,学生的座位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教室后大概
有七椅子,供听老坐。

教学行
(第一次前后四人小)入部分老复了柱的相关知,在新授部分拿出柱体模型,学生察并提出:要个柱体的面包上包装那要多大提完后,学生前面两人身和后面的两人成四人小,有的学生很真地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学生都停止,开
始学生交流和。


:怎么生:剪曲面
:怎么剪生:剪高;垂直剪⋯⋯
:什么剪高展开就是包装的面生:因底面周乘高
追:底面周乘高是求的什么呢生:是曲面的面
追:你是怎么知道底面周乘高就是曲面的面生:剪开是
方形。

景察
在才的基上,学生开始手剪开曲面,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学生是怎么剪的,生有沿高剪;有的用尺子找,追怎么找生回答垂直,沿着高剪,用模型剪示范。

教学行
(第二次四人小)拿着剪好的柱体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柱
体,先学生察剪开的柱体面与未剪开的,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一下四个:1、方形的等于柱的什么 2、方形的等于柱的什么 3、展开后方形的面就是柱体
的什么面四人小很烈的着,大概 5 分后学生行全班交流。

:第一个答案是什么生:方形的等于柱的周
师:你能演示给大家看吗(师指名一生演示)
师:谁再来一边演示一边说呢一生先指了指长方形的长,再指着圆柱的底面绕了一圈。

(师再次演示)
师: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什么生: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师:为什么是高呢生:因为是沿着高剪的。

师: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就要知道什么生: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师板书)
师:我们知道长是圆柱的周长,宽是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面积,那公式可以怎么写呢生:圆柱侧面积 =底面面积×高(师板书)师:是不是每次都要把侧面积展开生:不要,只要知道底面面积和高就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圆柱体的侧面积(板书)
教学行为
(第三次小组合作)教学了圆柱侧面积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同桌说说怎样求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

交流后请一女生说。

谈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有了一些认识和提高: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经常发现有些教师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

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处理好教学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
学组织形式来实现。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
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在小组
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4、加强教师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
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
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
要均衡。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问题要有一定
的开放性。

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
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这就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要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

(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
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
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
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