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分析
浅谈教育经费问题-我的南山
烛古鉴今,浅谈教育经费问题我的南山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
它是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无论是管理分配使用还是监督机制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办学的规模、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走向。
然而,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建国以来,教育经费的不足始终是困扰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从1985年至2007年的教育支出来看,始终低于4%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6年更是创下新低,只有2.26%。
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00.511.522.533.544.51985年1987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2003年2005年2007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看到这些数据,笔者不禁深深地位教育事业的发展深深忧虑。
从个人角度出发,教育经费问题有如下种种。
一、教育经费分配不公,大小城市的一般教室都会配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教师的待遇也十分的优厚,然而一些乡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室不仅没有多媒体设备,就连一些课桌等基本配置也很不到位,教师的工资拖欠更加剧了优秀教师的人才流失。
二、学校行政干预过大,可能导致教育经费的挪用。
三、政府没能引起足够重视。
被派往负责文教工作的政府官员往往不是政要。
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笔者从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经费思想中得到了启示。
虽然民国时期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而且多为军费所挪用,作为当时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却是非常重视教育经费的问题——“国家无论如何支绌,教育经费万难减少”1。
他对于教育经费问题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条:一、教育独立,其中教育经费独立占很大一部分。
在“教育独立”思潮的背景下,蔡元培作为领袖与理论支柱,于1912年5月在《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中提出:“教育经费之规定。
(甲)专门教育经费,取给于国家税,或以国有财产为基本金。
(乙)普通教育经费,去给于地方税,或以地方共有财产为基本金。
《2024年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范文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篇一一、引言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位于中国北部,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汇点。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该地区的财政状况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时期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的演变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二、背景介绍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地处内蒙古,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这一时期的财政研究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政府收入、支出结构、税收制度以及经济活动等。
同时,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也对当地的财政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
三、财政收入分析(一)农业税收: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税收一直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农业税收的比重逐渐下降。
(二)商业税收:随着商业活动的繁荣,商业税收逐渐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兴起,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商业税收。
(三)其他收入来源:此外,政府还通过土地出让、租金收入等途径获取财政收入。
这些收入虽然占比较小,但在特定时期内对政府财政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财政支出分析(一)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等项目的建设与维护。
这些支出有助于提高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
(二)军事支出:在动荡的时期,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
这包括军事人员工资、武器采购、战争费用等。
(三)教育文化支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政府开始重视教育文化事业。
通过投入资金支持学校建设、文化活动等,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
五、财政演变与影响因素(一)政治变革: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对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府为了应对内外压力,不断调整财政政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经济发展: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起,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经济活动日益活跃。
这为政府带来了更多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对政府的财政支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教育研究
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教育的三 个阶段
1、清代土默特旗教育
在清代,土默特旗属于内蒙古地区的教育欠发达区域。然而,随着清朝对蒙古 地区的重视,土默特旗的教育开始逐步发展。清代土默特旗教育主要以官办学 校为主,如土默特左旗的“蒙古官学”和土默特右旗的“右翼官学”。这些学 校主要教授蒙古语言、文学、历史、宗教等科目,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人才。
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教育研究
目录
01 土默特旗教育:从清 至民国的发展与影响
03
土默特旗教育的发展 历程
02 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 旗教育的三个阶段
04 各类资料对土默特旗 教育的分析与总结
土默特旗教育:从清至民国的发 展与影响
土默特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在 教育方面,土默特旗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对于当地社会、文化、政治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教育的发展历程 及其对当地社会的作用。
3、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进入当代,土默特旗的教育体系已经逐渐完善,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教育在 土默特旗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教育的推广,土默特旗培养了大 量的人才,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土默特旗教育的发展历程
1、教育机构的设立
在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的教育机构逐渐增多。清代时,土默特旗已有官办 学校和私塾等教育机构。进入民国后,随着新式教育的推广和民族教育的兴起, 土默特旗陆续开设了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等新式教育机构。这些机构主要分 布在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等地区。
3、教育内容的发展
在教育内容方面,清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的教育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过程。在清代,教育主要注重经书和文学科目的学习,同时也有一定的算术和 宗教教育内容。进入民国后,随着新式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兴起,土默特旗开始 逐渐引入现代化的学科教育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此外,土默 特旗还结合了本地区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将蒙古语文、历史、文化等科目纳入 教育内容中,使教育更具地方特色。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范文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篇一一、引言归化城土默特位于中国内蒙古地区,是清朝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自18世纪至20世纪初,该地区的财政状况对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时期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的演变、特点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的演变(一)财政体制的变革在清朝时期,归化城土默特的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起初,该地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税和商业税。
随着清朝政府的统一和地方行政管理的加强,财政体制逐渐向中央集权化发展。
同时,随着清朝的衰落和民国的兴起,该地区的财政体制也逐渐向现代化转型。
(二)财政收入的增加在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的财政收入逐渐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此外,政府还通过征收各种税费、发行公债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措施为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的特点(一)农业税占据主导地位在归化城土默特的财政收入中,农业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来获取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二)商业贸易的贡献除了农业税外,商业贸易也为归化城土默特的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地区的商业贸易以畜牧业产品、农产品等为主,商业活动的繁荣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祥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三)公债发行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在归化城土默特发行了公债。
公债的发行为政府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然而,公债的发行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负担,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管。
四、归化城土默特财政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归化城土默特的财政收入为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祥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财政的稳定也为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条件。
清末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研究
清末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研究清末土默特地区学堂教育经费是财政支出大项,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新政时期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筹款措施如煤税、土药亩捐、六成地租以及从巡警盘费和补修军器项、学校房租、地方就地筹款项下支出。
清末学堂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呈现两大特点,从使用的角度研究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人员经费,从学校类型角度看,注重对中学教育和军事教育的投入。
标签:清末;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教育经费是办学不可缺少的财力条件,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从古至今学界对教育经费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清末时期正是社会转型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是当时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这与大量教育经费的投入有直接关系。
虽然前人对清末教育经费的研究做了大量扎实工作,但是由于研究重点和关注视角的不同,以土默特档案为资料对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的研究是欠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清末时期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以丰富土默特教育史的内容。
一、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划分教育经费是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是办学不可缺少的财力条件,并且关系到教学绩效。
不同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对教学质量、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有很大影响。
在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和教育事业性经费两部分。
教育基建支出主要是为期一年以上的资产性支出和用于建筑的开支、建筑物的更新和大修开支。
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教师工资、补助和福利保障以及学生的补贴、奖励,是为保证教师及其他人员劳动报酬的。
公用费用主要包括公务费、设备费、业务费、维修费。
公用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1]。
从土默特档案馆藏档案内容来看,清末教育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建筑物更新费、教育人员和学生经费、公用经费支出。
因此,文中对清末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划分依据当前我国对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划分理论。
二、清末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来源清末新政时期,在王朝统治走向没落,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朝廷采取一系列筹款措施,如提高煤税税率、六成地租及新增捐税(窑厘税、洋药税、烟厘、买契税、印花税等),使土默特地区财政收入迅速增长。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民国时期是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教育经费管理也处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
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在民国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的背景、特点以及变革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的背景民国时期的中国处在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时期,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学质量,政府和社会深刻地意识到必须建立稳定有效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在这一大背景下,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在民国时期初期,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沿袭了清朝时期的制度,各级政府对于教育经费的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
据统计,当时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10%左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因此,确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的特点1. 中央与地方教育经费的分配在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了教育经费的分配和管理责任。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教育经费预算和规划,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保障各级学校的基本运转和教学设施的建设。
地方政府则根据实际情况管理和分配教育经费,根据地方的经济状况和教育需求,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推动地方教育的发展。
2. 教育经费的来源多元化在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拨款;二是社会捐款。
政府拨款主要用于保障学校的基本运转和教学设施的建设,社会捐款主要用于奖励教育工作者和扩大教育资源。
这种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来源保障了教育资源的丰富多样化,有利于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
3. 教育经费的监管和审计在民国时期,政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经费监管和审计制度,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监督和审计。
1927年—1937年间江苏省教育经费研究综述
1927年—1937年间江苏省教育经费研究综述作者:钱凯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52期摘要:1927到1937年间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愈加突出。
本文梳理了民国时期全国教育经费的研究动态,着重论述了江苏教育经费的研究情况,从而为江苏教育经费的相关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江苏;教育经费;民国;一、关于民国教育经费的研究(一)关于教育经费的整体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王玲的硕士学位论文《民国教育经费制度探究》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研究,将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制度分阶段进行了剖析,揭示了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演变规律与特征。
[1]贾祥瑞的《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研究》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五部分通过对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发展概况、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经费概观、经费筹措原则及特征、经费筹措经验及对当今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启示进行全面、深刻、细致地梳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其对当今义务教育开展和改进的现实意义。
[2]熊贤君《论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困扰与对策》该文揭示了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教育发展艰难的状况及原因。
通过对蔡元培等教育家敦促国民政府对教育经费实行立法、实行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对策分析,以大量的史实说明教育经费充足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但其对于经费来源及具体的分配情况几乎没有涉及。
[3]高耀丽《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策及其启示》该文分析了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低下巨额的军费开支中央政府的言行不一以及各级政府的侵吞挪用。
该文只是从总体上论述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对于具体的经费运用情况没有论述。
[4](二)关于地方教育经费的研究孙魁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地方教育经费筹措与管理的制度转型——以江西省为例》以江西省为例,论述了近代以来由于国家将教育经费筹措压力下放到地方,导致地方教育经费的筹集困难,并认为随着国民政府的成立以及教育经费制度的完善,江西省的教育经费筹集开始逐步走向正轨。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变与趋势分析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变与趋势分析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培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在过去几十年中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本文将对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变过程和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变中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从上世纪80年代的初步投入到21世纪的大幅增长,展现了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
1. 初期投入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逐步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开始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当时的教育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
2. 高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教育经费投入的领域逐渐扩大,从基础教育延伸到了高等教育,并逐步提高了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3. 持续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全部教育阶段。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二、教育经费投入的趋势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趋势显示了一个稳步扩大和持续增长的态势,并且未来仍将保持这一趋势。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趋势。
1. 继续增加投入规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未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教育经费投入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加。
2. 加大对质量和公平的支持未来的教育经费投入将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中国的教育发展仍存在着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和不公平现象,未来的投入将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建设,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 引导教育投资多元化未来的教育经费投入将更加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投资,推动教育集团、社会企业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进入教育领域。
读书笔记:中国教育经费论纲 (2)
读书笔记:中国教育经费论纲●陈鸣/朱自锋编著●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十六届全会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
●在教育强国方面,本书认为还有三个方面应该做:第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第二,弥补义务教育的欠账,将义务教育真正落实为政府的义务第三,重新审视和调整教育经费的来源和结构,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尽可能实现作用最大化●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教育经费与中国教育发展第二节教育经费研究范围界定及研究方法第三节国内外教育经费研究概述第四节研究教育经费的意义第二章教育经费的理论基础第一节教育产品的性质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本理论第三节教育组织运作方式理论第三章教育与经济的相关性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的相关性研究第二节中国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相关性第四章影响教育经费的因素第一节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教育供给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教育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及解决办法第五章我国教育经费的历史沿革第一节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情况分析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教育经费情况分析第三节“文革“时期的教育经费情况分析第四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经费的增长状况及其趋势第六章教育经费总量第一节教育经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节财政教育经费及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预算内教育经费与财政支出第七章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第一节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总体变动第二节各级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分析第三节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地区差异第八章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第一节教育经费的层级分配结构第二节教育经费的内部支出结构第三节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地区差异第九章教育经费管理第一节教育经费管理概述第二节我国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我国教育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各章节内容概述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教育经费与中国教育发展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1、义务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2、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快、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发展有上升趋势。
民国前期省级教育行政与省教育经费独立
民国前期省级教育行政与省教育经费独立作者:张寅来源:《高教探索》2018年第06期摘要:1920年,鉴于军阀混战导致中高等教育经费无着的局面,地方教育界发出了省教育经费独立的呼声。
许多省份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积极响应呼声,通过领导协调、互动沟通、厘定规章、设立机构、监察督促等手段与方式参与到省教育经费独立运动中,在争取与保障独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因军阀混战、教育厅长和财政厅长频更、缺乏全国统一的省经费保障制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各省难以实现或保障省教育经费独立。
在教育史研究中,应正视并加强研究政府这一主体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关键词:省级教育行政;省教育经费独立;省教育经费;省域教育事业省教育经费是一省教育事业发展之命脉。
民国成立初期,一省教育经费来源大致有省级财政拨款、教育行政收入两种。
其中,教育行政收入主要为省立中高等学校收取的学费,但其数额在一省教育经费中所占比重极少。
如江苏省,1913年省教育行政收入为省立各校之学费,共计银元89140元,而1913年江苏省教育经费预算数为银元1018206元,省立各校学费收入仅占省教育费预算数的8.7%。
[1]因此,一省教育经费主要靠省级财政拨款,而省级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地方税收,故省教育经费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税收,由省级财政机构统一负责征收、保管与分配,主要用来发展需费较多的省域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但问题在于,地方税收中,“由于省教育经费与军政经费未明确划分,因此省教育经费时常被各省军政部门挪用”[2]。
这严重威胁着省域中等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生存与发展。
面对如此窘境,1920年10月,第六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教育经费独立案》,提请教育部“实行裁减军费将所余之款专充教育经费”,“筹拨专款作学校基金,并划拨管产作学校产业”,“商请退回庚子赔款专充教育基金”。
[3]该案一经提出,便获得了各省教育界的广泛响应。
这一点,可以从此后历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相关议决案中得知。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范文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篇一一、引言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地区,自明清以来便是一个经济繁荣的重要区域。
而其中财政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这一时期当地社会经济情况、政策制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以18至20世纪初为背景,通过对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财政制度的变迁。
二、背景概述在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属于清朝统治范围,财政体系受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此时期的财政管理涉及到税收、财政支出、土地制度、贸易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财政税收制度研究1. 税收制度: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税收制度以农业税为主,同时还有商业税、地租等。
农业税的征收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而商业税的征收则反映了当时商业活动的活跃程度。
此外,税收的征收方式、税率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2.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军事、行政、教育、文化等方面。
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由于地处边疆,军事支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此外,随着清朝的衰落,财政支出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四、土地制度与财政关系土地制度是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以地主阶级占有土地为主,土地的分配、流转、税收等都与财政密切相关。
在18至20世纪初,土地制度的变革对财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土地的逐渐私有化、土地税制的调整等。
五、贸易与财政互动关系贸易是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贸易活动促进了商品流通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为当地财政提供了重要的税收来源。
同时,政府的财政政策也影响着贸易的发展。
在18至20世纪初,随着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设立贸易机构等方式来促进贸易的发展,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六、财政制度的变迁与影响在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制度经历了诸多变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封建财政制度逐渐向近代化转型。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范文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18至20世纪初的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财政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察,探讨了该时期土默特地区的财政收支、财政管理、财政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旨在揭示该地区财政状况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是内蒙古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明清以来,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逐渐活跃,特别是在财政方面,历经多个朝代的变革和调整。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18至20世纪初的财政状况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发展变迁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二、财政收支概况1. 农业税收该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农业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发,农业税收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税收也存在波动。
此外,政府还通过征收田赋、地租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
2. 商业税收随着商业活动的繁荣,商业税收逐渐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征收关税、商税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政府还通过发行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
3. 支出情况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政府机构的运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赈灾救济等方面。
在战争时期,军事支出也成为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
此外,政府还通过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投入,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财政管理1. 财政机构与官员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设立了专门的财政机构,负责管理财政收支。
同时,政府还任命了专门的财政官员,负责执行财政政策、监督财政收支等任务。
这些官员的任免、升迁等均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
2. 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政府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包括预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财政制度与政策1. 土地制度与政策政府通过实施土地制度改革,调整土地关系,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4年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范文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篇一一、引言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位于中国北部,自古以来便有着丰富的经济和政治活动。
特别是在18至20世纪初,随着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加速,该地区的财政状况与治理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状况、财政制度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背景概述在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处于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其财政状况与国家财政紧密相连。
这一时期,随着清朝的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的财政状况与治理模式亦经历了较大的调整和变革。
三、财政制度及运行机制1. 税收制度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税收制度以农业税为主,同时还有商税、地租等多种税收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税收制度逐渐完善,为地方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2. 支出结构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维持地方政府的运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赈灾救荒等方面。
在18至20世纪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支出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
3. 财政管理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管理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制度。
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财政收支管理和决策。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财政管理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财政状况分析1. 收入状况在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收入主要以农业税为主,商税和地租等收入为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收入逐渐增加,为地方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2. 支出状况在支出方面,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主要用于维持地方政府的运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赈灾救荒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支出结构逐渐优化,更加注重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3. 财政状况的影响因素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策因素等。
其中,政策因素对财政状况的影响尤为显著。
《2024年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范文
《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财政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清代及近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其财政状况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状况,分析其发展变迁的历程和特点,以期为该地区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二、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概述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位于中国内蒙古地区,是清朝时期重要的边疆地区之一。
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经济活动丰富。
在清朝时期,该地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其财政状况对维护边疆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18至20世纪初的财政背景在这一时期,随着清朝的逐渐衰落和外来侵略的加剧,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财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外部经济力量的进入促进了贸易活动的增加,也为当地财政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
然而,地方经济基础的脆弱性以及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也在这一时期不断显现。
四、财政特点与变迁(一)农业税收与贸易税在18至20世纪初的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农业税收和贸易税是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开发,农业税收逐渐增加。
同时,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贸易税也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二)金融业的兴起在这一时期,随着商业活动的繁荣,金融业也逐渐兴起。
包括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开始出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同时,这些金融机构也为政府提供了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三)政府财政支出与投资政府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行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在对外战争中,军事支出成为重要的财政支出项目。
同时,政府也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筑道路、桥梁等,以促进经济发展。
(四)财政政策与制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进行财政政策与制度改革。
例如,实行货币化改革、推行新的税收制度等,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些改革对当地财政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结论通过对18至20世纪初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财政状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政府省级教育经费规范化管理的经验探析
Research on Experience of Provincial Education Fund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between 1920s
and 1930s
作者: 张寅[1]
作者机构: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
出版物刊名: 职业技术教育
页码: 74-8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2期
主题词: 省级教育经费;规范化管理;民国时期
摘要:省级教育经费是一省教育发展的物质前提。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政府各省教育厅积极履行职责,在省级教育经费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注重探索多元经费筹措机制;重视经费管理机构组织建设;注重经费征收、保管、支付、会计和稽核监督等环节的制度建设;重视按一定标准分配经费。
由此,民国政府省级教育经费管理呈现出筹措渠道多元化、经费管理组织化、经费管理法制化、经费分配标准化等特征。
这一时期,各省教育厅为保障省级教育经费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对完善当前各省教育经费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民国的教育经费
民国的教育经费在民国的宪法草案以及正式通过的宪法文本中,常有教育经费占每年预算总额比例的规定。
1936年5月5日,经过长达三年的反复讨论、修订,由吴经熊等法学家参与起草的《宪法草案》终于正式公布,被称为“五五宪草”。
1937年5月18日又作了一次修正。
在这个宪法草案中,对教育经费的规定在第137条:“教育经费之最低限度,在为其预算总额百分之十五,在省区及县市为其预算总额百分之三十……”在此之前,1931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训政时期约法》有一章是关于国民教育的,第52条规定:“及地方应宽筹教育上必需之经费,其依法之经费并予以保障。
”1930年10月27日汪精卫、阎锡山等在太原议决的《约法草案》,有关教育这一章则规定:“国家以法律指定全国固有之大宗税收为基本教育经费;其不足时,并得征收教育税补充之。
”虽未明确教育经费占预算总额的比例,却明显放在优先地位。
更早一些,在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浪潮中,许多省份制定的省宪法,都有关于教育经费的明确规定。
1921年9月9日颁布的《浙江省宪法》第110条:“每年省教育经费至少须占全省预算案岁出之百分之二十。
”12月19日通过的《广东省宪法草案》第108条的规定与此完全相同。
1922年元旦通过的《湖南省宪法》第76条:“每年教育经费至少须占全省预算案岁出之百分之三十。
”《河南省宪法草案》第124条则规定:“每年教育经费至少须占全省预算案岁出总额百分之二十五。
”当年在上海国是会议期间,由章太炎、张君劢分别起草的两份宪法草案都有“国民之教育与生计”一章,对教育经费的规定完全相同:“各省教育经费由各省调查财政情形后,以省宪法或省法律明确规定其成数,但最低限度不得少于每省岁出百分之三十。
”十几年后“五五宪草”关于教育经费“在省区及县市为其预算总额百分之三十”,大致上可以在这里找到渊源。
然而直到1936年,教育文化经费实际上只占到全国预算总额的4.28%,胡适禁不住怀疑:难道宪法颁布之后每年就能增加一万万元的教育经费吗?1937年7月4日,他在《大公报》发表《我们能行的宪政与宪法》,指出“五五宪草”第137条规定的“教育经费之最低限度”,与其写在那里却做不到,还不如删去,他主张干脆把教育这一章完全删去。
民国教育经费制度探究的开题报告
民国教育经费制度探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老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教育经费的支出及其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本文选取了“民国教育经费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制度的组成和运作机制,并通过分析其特点和局限性,对今天的教育经费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制度的历史背景:在介绍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制度的前提下,本文将叙述当时教育经费面临的问题、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及社会的需求,分析这些因素对教育经费制度的形成和实施产生的影响。
二、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组成:本文将探讨当时教育经费的来源及其组成部分,包括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的支持以及维护教育经费的机制,以及这些经费用于不同层次教育的比例和应用情况。
三、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的运作机制:本文将深入研究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包括财政收支平衡、教育经费开支的程序和标准、教育经费的监督和检查等方面。
四、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制度的特点和局限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度特点和历史前提,本文将分析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制度的特点和局限性。
在总结历史借鉴意义的前提下,提出改善现有教育经费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就以上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预计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产出:1.明确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制度的特点和运作机制,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脉络和政策导向。
2.通过对比当时制度的荣辱得失,为现代教育经费制度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对策。
3.拓展目前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筛选出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档案,增强历史研究实践的技巧和能力。
以上是本人开题报告的内容,希望在评委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此项研究,谢谢您的耐心听取。
从档案史料看清代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军费支出
从档案史料看清代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军费支出
包银山
【期刊名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44)001
【摘要】根据现存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馆历史档案史料记载,到民国时期军费支出变为土默特旗财政支出中的固定项目,这主要是因为土默特地区社会动荡、兵荒马乱、驻军繁杂等外来社会因素,其中驻军的侵扰成为土默特旗财政尤为沉重的负担.清代至民国时期土默特旗军费支出项目在内蒙古近代蒙旗变迁中极具代表性.
【总页数】5页(P107-111)
【作者】包银山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
【相关文献】
1.从清代归化城副都统衙门与民国档案为主看土默特文庙及其祭祀制度
2.民国时期土默特旗教育事业
3.清代土默特旗与达拉特旗的“滩地旗界”纠纷始末
4.民国时期土默特旗视学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5.从档案史料看民国时期土默特旗财政收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初期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分析
民国初期,在旗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却比较发达,这与教育经费合理分配关系密切,因此,深入研究土默特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有助于丰富民国时期土默特教育史的内容。
本文以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的内部使用结构和支出层次结构的视角,借助原始档案材料分析民国初期(1912-1922年)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特点,为当前教育支出提供借鉴。
标签:民国初期;土默特;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民国初期,文中界定为1912年至1922年间,土默特地区财务状况举步维艰,但土默特旗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从未消减。
土默特旗青少年的入学率在绥远蒙旗中是最高的,学校的数量也从清末8所增加到14所,国内外留学者日益增多,本省较有成绩者属土默特最多。
可见,民国时期从教育规模、教育质量等方面衡量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相对比较发达,这与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关系密切。
一、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分析指标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指标划分为教育经费内部使用结构和支出层次结构。
在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和教育事业性经费两部分。
教育基建支出主要是为期一年以上的资产性支出和用于建筑的开支、建筑物的更新和大修开支。
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教师工资、补助和福利保障以及学生的补贴、奖励,是保证教师及其他人员的劳动报酬。
公用费用主要包括公务费、设备费、业务费、维修费。
民国初期,教育经费的支出层次结构指教育经费在初级小学、高等小学两级教育层次的比例关系。
二、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分析
民国初期,土默特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包括各类学校经费和国内外旅外学生津贴两部分。
1912-1922年间,土默特地区学校包括初级小学校5所和高级小学校1所,分别为第一小学校、第二小学校、第三小学校、第七小学校、蒙文学校和土默特高等小学校。
(一)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费中人员经费所占比重
由于原始档案对第一小学校、第二小学校、第三小学校、第七小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记载缺失,故文中只对蒙文学校和土默特高等小学校两所具有特色的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1.土默特高等小学校。
民国三年(1914年),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常年经费预算3 568元,其中教员薪资、学生补贴及其他人员酬金共2 760元,①高等小学校教育事业性经费中人员费占教育事业经费的比例达77%。
据原始档案材料记
载,1915年土默特高等小学教育经费支出项包括校长、教习、庶务兼会计、录事兼印刷、校役、学生等人员薪金及津贴;纸笔茶水煤炭;操衣操鞋费;书本费;校舍工料费。
民国四年土默特高等小學堂常年教育经费2 798.734元,其中校长、教习、庶务兼会计、录事兼印刷、校役薪资和学生津贴费为2 189.6元,②占常年教育经费总额的78.24%。
通过对土默特高等小学校1914、1915两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发现高等小学校两年教育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额均达到70%。
2.蒙文学校。
蒙文学校是土默特旗唯一一所由旗署全额拨付经费的学校。
借助档案材料对蒙文学校1914年全年教育经费进行统计,教员十二个月薪金银84两,学生十二个月津贴钱60 800文,齐夫十二个月工食制钱36 000文,十二个月公费制钱36 000文,十二个月烧燃银54两。
③根据档案记载18两5钱按新规折合大洋25.7元,④由此推算银1两折合大洋1.389元。
据记载,民国初期闽省市通用银元一元换铜钱一千零二十二文。
蒙文学校全年教育经费折合大洋约321.62元,其中教员、学生及齐夫经费约211.39元,占事业性教育经费比例为65.7%。
1915年,蒙文学校教育经费花在校长、录事、教员、夫役薪资及学生津贴和煤炭费、军衣操鞋费。
蒙文学校常年教育经费支出额折合大洋为564.407元,教育经费中人员经费支出额折合大洋382.093元,①蒙文学校教育事业型经费中人员经费比例达67.7%。
蒙文学校在1914年、1915年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均超过65%。
经过对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和蒙文学校1914、1915年两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两所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教育事业性经费,两所学校均由清末学堂改称而来,教育基建费支出花费较少。
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比例较高,说明民国时期非常重视教员及学生方面的待遇。
(二)土默特地区各级学校间教育经费比较
民国初期,蒙文学校是初级小学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以培养旗署翻译人才为目的学校,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具有民族特色,是革命人士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两所学校都具有建立时间久,教育目的比较鲜明的特点。
因此文中主要选取以上两所学校作为初级小学校和高级小学校的代表进行讨论。
1914-1916年,高等小学校常年教育经费逐年降低,蒙文学校常年教育经费逐年提高,特别是1916年,蒙文小学校增设了插班官生,每月需支经费包括教员津贴月支大洋十元;纸笔书籍费月支洋八元;官生津贴月支洋共四十六元;夫役工食月支洋三元;煤炭费冬季月支洋六元、夏季月支洋三元,杂费月支洋三元,茶水费月支洋二元。
以上七项冬季每月支洋共七十八元、夏季每月支洋七十五元。
②
1914年,高等小学校常年教育经费3 568元,蒙文学校常年教育经费321.62元,高等小学校与蒙文学校常年教育经费比例为11.09:1。
1915年高等小学校
和蒙文学校常年教育经费比例是4.96:1。
根据原始档案材料统计,1916年,高等小学校常年教育经费2 328.95元,③蒙文学校常年教育经费1 532.954元,两所学校常年教育经费比例1.52:1。
具体见下表。
数据分析显示,1914-1916年,虽然高等小学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减少,但土默特旗署还是非常重视对高等小学校教育的投入,对其教育经费投入是所有学校中最高的,这与高等小学校在土默特旗的突出地位相关,但在社会动荡时期,教育经费避免不了移做军费,以保障军事力量。
蒙文学校随着插班官生的增设,对其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度提高,说明民初时期,土默特地区重视蒙汉翻译人才的培养。
(三)旅外学生津贴支出
民国初期,土默特旗署重视保送学生深造,陆续保送本旗学生到蒙藏学校、政法学校等国内外学府学习深造。
档案记载“本旗保送京师学校肄业生十名下学期补助学费川资共计大洋四百一十六元一分八厘四毫,京师蒙藏学校肄业生孟学礼等七名学生每名每月应支学费川资大洋各六元,本年六月起至十二月止共计大洋二百九十四元;政法学校学生荣祥和中国公学学生赵瑞年,以上两名学生每人每月应支学费川资大洋各六元,七月起至十二月共计大洋七十二元;军官学校学生彦普肯额每月支学费川资四两,本年六月至十二月共计银三十六两按新定规章核大洋五十元一分八厘四毫。
以上共计大洋四百一十六元一分八厘四毫。
”④由此分析,土默特旗对家境贫寒的旅外学生发放津贴以保障学生完成学业,鼓励越来越多有志求学的优秀旗籍子弟通过保送或自愿的方式考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三、民国时期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民國时期教育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对教育进行思考和借鉴。
(一)加强教育立法
关于教育经费问题,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教育经费所占国家总预算的比例还被写进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除此,民国时期政府及教育部门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多次颁发《捐资兴学褒奖条例》,鼓励私人及社会团体捐资兴学,这为当时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鉴古思今,当前我国应该在教育经费筹措、管理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立法,并监督各级政府严格执法。
(二)提高教师薪酬待遇
教师是教育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在民国时期,为了保障教师的生活质量,其薪资在教育人员经费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
[1]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让今人望尘莫及,汗颜不已。
当今教育,应该高度重视各级各类教师的薪酬待遇,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教师,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三)保障学生完成学业
土默特旗发给旅外学生津贴以及本旗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津贴,合起来是个不小的支出数目,尤其民国时期本旗财政状况特别艰难的情形下能够坚持做到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值得当代学习。
参考文献:
[1]纪昀,等.诗本义提要[M]//四库全书:第7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