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知识点及习题(详解)——精品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课《走近细胞》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④单细胞生物即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④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无细胞结构)。 知识点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使用显微镜的一般步骤:
①取镜、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 缘 7 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 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 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③压片。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④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 片标本)。 ⑤观察。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 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2)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要领: ①观察时应先使用低倍镜,然后换用高倍镜。 ②换用高倍镜前,应先把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③换用高倍镜时,可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 ④换用高倍镜后,直接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要点诠释: ⑴放大倍数 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并非体积或面积
“菌”的除酵母菌和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外,其余带“菌”的如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都是 原核生物变形虫、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病毒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性与相似性
①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上的相似性,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知识点三:细胞学说【高清课堂:走近细胞】00:34:13~00:42:40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 ⑴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发表论文“显微图谱”,描述自己利用显微镜第一 次观察到软木薄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cella)组成,命名为“细胞”。 ⑵1674 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Leeuwen Hooke)用自制较好的显微镜观察了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鱼 的红细胞等,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 ⑶与此同时,意大利的马尔比基(Malpighi)等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地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并注意到 了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区别。以后在长达 170 多年的历史中,人们不断积累和丰富着细胞观察的资料,但是一直没 有科学概括细胞的知识及其与机体的关系。 2、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⑴ 1838 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的论文《植物发生论》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 各种功能的基础” ⑵1839 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发表的论文《关于动植物在结构和生长中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一切植 物和动物都是细胞的集合体”。 ⑶1858 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菲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分裂”即“细胞通过分裂 产生新细胞”。
第一讲走进细胞(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因此,培养基中不可以直接培养病毒)(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生命系统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对于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各生命系统既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3)病毒不是(填“是”或“不是”)生命系统。
(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5)血液属于组织,皮肤属于器官,大肠杆菌既是细胞又是个体。
3、对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理解(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3)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的完整生命活动。
(4)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2)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叶片为例)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下叶片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缓慢盖上盖玻片。
(3)操作流程: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象→将要放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若物象位于视野的左下方,仍往左下方移动玻片)→转动转化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4)注意事项①低倍镜下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对焦→低倍镜下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左眼观察视野,双手向上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到物象,细准焦螺旋微调看清楚物象。
_第一章《走近细胞》知识总结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建立过程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比利时.维萨里、法国.毕夏从人体细胞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指出器官、组织。
英国.罗伯特.虎克发明细胞荷兰.列文•虎克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植物学家施莱登发现细胞有细胞核,首次提出植物细胞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细胞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4、细胞学说的修正德国.魏尔肖提出与,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①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②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6、科学方法:归纳法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各层次的相互关系①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在丙肝病毒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丙肝病毒所含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丙肝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B.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C.病毒在宿主细胞可以增殖,说明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系统D.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餐具煮沸处理可杀死病原体【答案】C【解析】病毒在宿主细胞可以增殖,但是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能独立的完成生命活动,A 正确;丙肝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引起了人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不属于生命系统,C错误;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病毒失去活性,餐具煮沸处理可杀死病原体,D正确。
2.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B.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C.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答案】B【解析】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A正确;大熊猫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C正确;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正确。
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多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答案】D【解析】种群是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这些杂菌不是同一种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才依靠多个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B错误;支原体是原核生物,自身含有核糖体,不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错误;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学习指导)第1讲 走近细胞含答案

第1单元细胞的概述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讲走近细胞素养导读必备知识固本夯基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2)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极大地推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1)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2)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3)病毒(填“有”或“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填“属于”或“不属于”)单细胞生物。
(4)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是由构成的统一的整体。
名师点睛(1)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等物质和细胞膜等结构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3)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个体层次以下的各个结构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3.病毒的相关知识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1)图1属于,图2属于。
(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2)写出图1大肠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①;③;⑤;⑥。
(3)图1蓝细菌细胞中无图2细胞中的⑥,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细胞中含有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4)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统一性表现(2)多样性原因①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不同。
高一生物《走近细胞》课堂精点练习及答案

《走近细胞》课堂精点练习1.“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下列有关布尼亚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遗传物质为DNA和RNAC.为非细胞生物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2.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比较,错误的是()A.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运动、分裂、反射等生命活动B.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多细胞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B.生物圈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层次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植物体4.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HIV ②桔子树③灵泉寺山上所有鸟④观音湖中所有鲫鱼⑤一大片桔子树树林⑥某池塘中所有生物⑦一个桔子⑧人体内的血液⑨传出神经元⑩细胞内的水、蛋白质等化合物A.⑨⑧⑦②④⑥⑤B.①⑩⑨⑧⑦②④③⑥⑤C.⑩⑨⑧⑦②④⑥⑤D.⑨⑧⑦②③⑥⑤5.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结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血液→运动系统→蜜蜂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草履虫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1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目为()A.1个B.2个C.4个D. 8个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了160000倍B.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模糊,轻轻地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再观察C.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8.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
第一章《走进细胞》背诵知识点

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__________水平,生物大分子_______(有或没有)生命。
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2、.举例说明哪些生命活动与细胞有关?3、多细胞生物依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4、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又各自有特定的、和。
5、说出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
6、植物无生命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无生命系统层次。
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为什么?最大的生命系统是?8、说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动植物细胞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2、科学家将细胞分为原核和真核细胞的依据是什么?、4、(1)蓝藻细胞内含有和,是能进行的生物。
(2)细菌中绝大多数是营的生物。
5、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如何体现?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相似的和,没有,也没有,但有一个环状的分子。
这个区域叫。
7、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和。
8、细胞学说(1)建立者是德国和。
(2)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
②细胞是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的统一性和的统一性。
(4)细胞学说的哪个观点是不科学的?9、原核生物所具有的唯一细胞器是?10、标注图示名称。
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菌紫质由染色质上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B.嗜盐菌的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嗜盐菌的细胞膜外侧具有由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D.嗜盐菌和蓝藻细胞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的结构答案:D分析:1 、由“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可知,该菌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其他的细胞器。
2 、叶绿体色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嗜盐菌是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A错误;B、嗜盐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B错误;C、嗜盐菌为原核生物,细胞膜外侧具有由肽聚糖构成的细胞壁,C错误;D、嗜盐菌中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于蓝藻细胞光合膜的结构,都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正确。
故选D。
小提示:2、生命系统存在着从细胞到生物圈各个不同的结构层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草履虫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C.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答案:D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B、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C、动物体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体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正确;D、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层次的范畴,生态系统包括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和生物群落,说明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属于生命系统,D错误。
走进细胞教案+习题+答案

高中生物——走进细胞一、考点、热点回顾(一)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1 病毒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DNA和RNA 组成。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寄主细胞中,靠病毒自身(病毒自身还是寄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利用寄主细胞(病毒自身还是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可以得到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3)常见的病毒:①HIV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艾滋病;② SARS病毒侵害人体的上呼吸道、肺部细胞而引起非典型肺炎;③脊髓运动神经元受损,会导致导致小儿麻痹症等肢体障碍;胰岛B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会导致听觉发生障碍。
2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即一个细胞就是 1 个生物体,因此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就是细胞的运动和分裂。
(2)与草履虫结构相似的生物:变形虫、眼虫。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就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所以,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物体(如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聊,充当父母与子代遗传物质“桥梁”的细胞是精子和聊细胞。
(2)生物体(如人)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所以对于人(多细胞生物)等高等生物而言,其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4对于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通过以上的例子得出结论:①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②细胞室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③病毒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④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⑤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乌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特殊:植物玉米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梳理)(解析版)

第1章走近细胞知识梳理(1.1-1.2)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科学家和。
后人进行整理和修正,内容如下:①细胞是一个,一切 (生物、动植物、细菌、病毒)都是由发育而来,并由和所构成。
②细胞 (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产生的。
(2)细胞学说揭示了①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基础。
②细胞学说中关于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水平。
③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也为后来的确定埋下伏笔。
(3)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单细胞生物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判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均在细胞内完成()(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①植物没有,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结构层次:②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原因是。
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③单细胞生物没有结构层次。
一个细菌属于(结构层次)④病毒(参与/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⑤一个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结构层次);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物的物质和成分,(属于/不属于)生态系统⑥种群“三同”:、、群落“两要素”:、(5)根据部分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动物细胞,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
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归纳法。
(1)施莱登施旺①有机物动植物细胞细胞、细胞产物②是老细胞分裂(2)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①结构②细胞细胞③个体发育生物进化论(3)细胞病毒能够独立分化的细胞×(4)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①系统细胞、组织、器官、个体②细胞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生物圈③组织、器官、系统细胞、个体④不参与⑤种群属于⑥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一定区域、所有生物(5)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旁栏•课后习题】1.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不是)系统,(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其原因是2.①心肌、平滑肌、血液属于生命层次中的;心脏、皮肤、一块骨骼肌属于生命层次中的,它们是器官的原因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②草履虫是(单细胞/多细胞)生物,既是层次又是层次。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走进细胞》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走进细胞》【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细胞学说的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例1: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草履虫的增殖依靠细胞分裂D.熊猫身体所有细胞的活动共同体现了熊猫的生命活动【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B项错误。
故选B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科学家研究发展例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国的比夏通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提出器官由组织构成B.列文虎克观察到了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的微细结构C.施莱登的研究推倒了分割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D.魏尔肖首次观察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解析】法国的比夏通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提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A项正确;列文虎克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但并没有看到细胞的微细结构,B项错误;施旺在施莱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动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推倒了分割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C项错误;施莱登的朋友耐格里观察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项错误。
故选A3.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1)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遗传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例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唾液腺细胞的分泌功能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C.病毒只有寄生在寄主细胞内才能复制增殖D.细胞不是生物体新陈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专题01 走进细胞(解析版)

专题01 走进细胞一、高考常考易错知识点总结易错点1 误认为病毒不是生物点拨: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能进行新陈代谢,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主要原因是病毒能进行增殖。
易错点2 误认为病毒既含DNA又含RNA点拨:噬菌体的中心法则为→RNA→蛋白质,据此可能认为病毒同时含DNA和RNA,这是不对的。
该过程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的。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易错点3 某种生物不一定只有一个结构层次点拨:单细胞生物既是个体也是细胞层次,如大肠杆菌。
易错点4 带“菌”字的不一定是细菌点拨:霉菌、酵母菌、食用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菌主要指菌字前带有“球”、“杆”、“弧”、“螺旋”字样的菌为细菌,如乳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易错点一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点拨: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易错点5 原生生物不是原核生物点拨:原生生物是指低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易错点6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原核细胞点拨: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易错点7 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点拨:属于原核生物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其他藻类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生物。
易错点8 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壁点拨:如支原体。
易错点9 细胞分裂不一定都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点拨: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原核细胞的二分裂。
易错点10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点拨:如蓝藻。
蓝藻细胞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高考常见易错判断1.用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使其快速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不能用培养基培养2.单细胞生物以个体间的团结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知识点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1)①结构特点:②化学组成:③遗传物质:④生活方式:寄生在中⑤繁殖过程:在中,靠自身的遗传物质中储存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所以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艾滋病(AIDS)病原微生物:艾滋病病毒HIV攻击对象: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死亡原因: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
因此,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例1 能否用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来培养病毒?为什么?2.单细胞生物依靠__________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分裂、摄食、生长、应激性等。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就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因此说,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完整的细胞。
3.多细胞生物(1)依赖各种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分化的细胞(2)生命活动的基础。
①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__________。
②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______________。
③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女与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人的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遗传物质的“桥梁”: 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4.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例2 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需要多少种类和数量的细胞参与?知识点二生命系统的结构成次1.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___ __→个体→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种群和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个种群,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细胞》知识点及习题【知识梳理】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注意)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典型例题】考向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读下图并分析,既属细胞层次又属个体层次的一组是( B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解析读图知①为蓝藻,②为草履虫,③为噬菌体,④为艾滋病毒,⑤为大肠杆菌。
①②⑤为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既属细胞层次又属个体层次,而③④则为病毒,无细胞结构。
2.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层层相依。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B.细胞是能够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所有生物个体都具备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D.进行光合作用。
3、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孟德尔的遗传学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B.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通过分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解析病毒虽然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是它具有生命特征,如能增殖。
单细胞生物没有“系统”层次。
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考向二、真、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项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项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项正确。
5、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B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有拟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拟核;蓝藻细胞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所以二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细胞内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不含线粒体,酵母菌细胞内含有线粒体;蓝藻细胞不含叶绿体,但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酵母菌是异养生物,不能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6、研究发现,大象与小鼠相应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大小无关,这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下表A.B.细胞维持独立代谢活动需要空间,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小C.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解析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D考向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技巧7、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为显微镜的两种镜头,⑤⑥上的横线为载玻片,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回答:(1)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2)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组合是②③⑤。
(3)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被彼此相连的64个细胞所填充满。
若物镜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细胞的数目是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放大100倍时,视野被64个细胞填充满;放大400倍时,由于视野中物像变大,细胞数目会变少。
假设甲图中细胞平均面积为S,由于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所以乙图中细胞的平均面积为16S。
假设乙图中细胞数目是x,根据前后视野面积不变可知:64S=x·16S,则x=4。
答案4个(5)放大100倍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放大400倍时,在视野中可看到直径范围内的细胞有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假如甲图中的细胞直径平均值为m,设乙图中的细胞数目为y,根据前后视野直径不变建立等式:8m=y·4m,则y=2。
答案2个考向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数目、相关结构和物质变化情况8、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少,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解析A项中,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避免损坏物镜,故正确。
B项中,性母细胞较少,应该把视野调暗,增大反差以便找到物像,故错误。
C项中,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而应该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故错误。
D项中,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看到的细胞数应变少,故错误。
【课堂练习】1、下列生物中构成他们生命结构层次相同的是()①草履虫②小麦③麻雀④大肠杆菌⑤噬菌体⑥酵母菌A 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①②③④⑥2、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3、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4、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C.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D.具有细胞结构5、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6、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
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显微镜物镜损坏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7、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 ) 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8、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课后作业】10、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11、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D.变小、变多、变亮12、观察波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13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 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 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C. 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 转换高倍物镜之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14、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A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②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③转动转换器④调节细淮使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⑥③②④D、⑥③①④15、下面是5位同学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甲: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乙:用卫生纸擦目镜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丁: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戊: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若要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应将玻片移向右上角A、甲、乙、丙B、乙、丁、戊C、甲、丁D、甲、戊16、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是自学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17、下列有关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B、框图②内的生物除烟草花叶病毒外,都是原核生物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细胞壁D、框图④内都是原核生物18、若如图是在10*(目镜)和10*(物镜)下看到的视野,在目镜不变时右图视野所用物镜是( )A. 20B. 40C. 60D. 80[来源:学|科|网参考答案1-5AADDD 6-10CBBBB 11-15BCAAD 16-20DC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