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模板 (29)《唐诗二首》课文研读
唐诗二首PPT
陷贼和为官时期 (44-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把家 安置在鄜州,中途为安史 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写成《月夜》、《春望》、《哀江 头》等诗。
西南漂泊时期(4850岁)
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了一段比较安稳的生活。 《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
字· 词· 音
1.注音
鬓 bì n 辗
niǎn chì
jì
辙 zhé
骑 jì
敕
叱 chì
将 jiāng
系
新课· 讲解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 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烧炭——运炭——被夺炭
新课· 讲解
第三节赏析: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下雨)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夜雨湿屋)
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 的心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新课· 讲解
第四节赏析:
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
学习· 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所写内容。
2、了解诗歌意境。
3、品味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字· 词· 音
1.注音
三重茅 (chóng) 林梢 (shāo) 布衾 (qīn)
(cháng) 挂罥 (juàn) 长
塘坳 (ào)
(yǐ) 倚杖
(chè ) 大庇 (bì ) 何由彻
突兀 (wù)
见此屋 (xiàn)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唐诗二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古诗词鉴赏”,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
本课《唐诗二首》选取了唐代两位著名诗人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分别是《登高》和《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唐代的诗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社会背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两首诗的意义和思想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美,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思想感情,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学会欣赏古代诗歌的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杜甫和白居易的画像,播放相关的诗歌朗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杜甫和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赏析,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精选5篇(一)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唐诗二首》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会欣赏和鉴赏诗歌,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对《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2. 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3. 学会正确朗读和表达古诗。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唐诗二首》的课文及相关资料。
2. 画有相关插图的课堂展示。
3. 录制了《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插图,引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
2. 老师播放《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美感。
步骤二:探究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唐诗二首》,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江南春》和《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并展示讨论结果。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解释,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步骤三:学习诗文特点(20分钟)1.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江南春》和《静夜思》的诗句,分析句法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出唐诗的常见艺术特点。
3.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四:朗读表达(15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把握句子的意境和情感。
2.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评选优秀的朗诵者。
3. 选几位学生朗读《唐诗二首》,进行诗歌表达评价。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选取其他唐诗进行欣赏和鉴赏。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首唐诗,进行背诵和朗读表达。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唐诗二首》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发表对于古诗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并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唐诗二首》教学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语文古诗两首简析
语文古诗两首简析一、解读本单元编写意图。
《古诗两首》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共安排了《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等四篇课文。
围绕着“心中有祖国”这一主题,讲述了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誓死不忘祖国的感人事迹,那深切的爱国之情让人动容,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解读教材。
《古诗两首》分别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这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
(一)解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是作者流落到四川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
当他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这一喜讯时,大喜若狂,不能自抑,在极度兴奋中,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中,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细细品来,“忽传”表明捷报来得太突然,“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须用很多笔墨,而诗人巧妙地用“涕泪满衣裳”这五个字就形象地把诗人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内心逼真表现出来。
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
“却看”就是“回头看”,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此时不需要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大家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弹指一挥间,诗人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生动地再现了诗人的归心似箭。
经典模板 (118)《古诗二首》教材解析
经典知识,经典范文
《古诗二首》教材解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两首诗均配有插图。
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茫茫的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的情景。
2
经典模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4 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学问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4 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 课《唐诗二首》学问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 760 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最终得到一个安家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患病,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和蔼宏愿,于是写下流传长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经典模板 (200)《古诗二首》教材解析
《古诗二首》教材解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
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两首诗均配有插图。
第一幅配合《登鹳雀楼》的诗意,画的是在山上的古楼,诗人登上最高层,眺望黄河的情景。
第二幅画的是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情景。
以下为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
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
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
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两句诗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
“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
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2经典模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是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飞流” 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经典模板 (28)《唐诗二首》练习说明
《唐诗二首》练习说明思考探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为四节,试概括每节的内容,并说说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依照课文划分的诗节,概括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第一节,写秋风怒吼,吹飞屋上茅草,表现出痛惜之情;第二节,写村童偷茅而去,表现出焦灼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第三节,写秋雨漏屋,生活简陋,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第四节,写广厦存寒士的人生理想,坦露出不顾己身、“大庇天下”的广阔无私胸怀。
二《卖炭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主要故事情节,理解其批判社会现实的意义。
参考答案:卖炭翁》讲述了一个宦官及其爪牙强夺百姓财物的故事:卖炭老人含辛茹苦烧出来的一车炭,被宦官及其爪牙以极低的价钱夺走。
这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
三两首诗中都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
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本课诗歌精彩的描写语句,并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狂风威力之大。
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大雨迫至。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一个“寒”字,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
两鬓花白与“十指黑”的对比,见出年高与劳苦,让人为之心酸。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又使之完全可以理解,读之催人泪下。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新课导入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陶渊明、李白、杜甫是最耀眼的明星,他们的诗个性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吧!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词,并注音。
怒号(háo) 罥(juàn) 长(chánɡ)坳(ào) 顷(qǐnɡ) 衾(qīn)厦(shà) 庇(bì) 兀(wù)见(xiàn)2.作者链接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
3.背景链接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即成都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读准节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古诗两首》教材理解-精选文档
《古诗两首》教材理解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古诗两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教材理解,希望能帮到您!一、教材简说读了《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古诗,你会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
虽已荷尽菊残,然而“橙黄橘绿”;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擎雨盖”指荷叶。
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二、学习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三、教学建议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一)识字写字要求认的字可集中学习,为朗读感悟打好基础。
可采取多种方式认字,如,小老师教认字:认识某个字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认字。
比如,姓刘的同学,就可以教大家认识“刘”字,并把自己的名字写给大家看。
再如,小组合作识字:小组讨论怎样记这些生字。
比如,利用偏旁的表意功能识记,做动作识记等。
还可以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把认字与朗读感悟结合起来,把认字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另外,可用分析字形或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识记要求写的字,如“风吹树枝摇,折断小枝条——枫”;“自言自语——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课件(共80张PPT)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四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何能得到)
(全部遮盖) (贫寒的士人)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得像山一样)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
(草庐、小屋)
高耸的样子 (见xiàn:同”现”)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词名句
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堂检测
一、按原文填空
1、表明作者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
的情思,他发出了(
)的呼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
二、杜甫名句填空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 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 大雨迫至。
六.两首诗中都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
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题三)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 透出一个“寒”字,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 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睡得很少, (何由:即“由何”,怎能、如何。
指失眠)
由:凭。) (彻:到天明。作动词)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
入眠的痛苦。
翻译课文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 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
• 俄顷风定云墨色, 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秋天漠漠向昏黑。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
经典模板 (171)《古代诗歌四首》讲解
《古代诗歌四首》讲解这四首古代诗歌教学宜多用诵读法。
首先要读准古诗节奏,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断肠人—在—天涯”,不能读错,读错说明理解有误;其次诵读古代诗歌要缓慢,字字清晰,而且语音响亮,不能像朗读现代文一样的快节奏;最后要读出作者的情感,如《观沧海》要读出曹操热爱自然、胸怀大志的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要读出惜别的情感。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歌,并不是零起点,教学时要利用其小学的积累,顺其自然地进入初中古代诗歌的学习。
小学时可能多是读读背背,到初中了,既要巩固诵读能力,还要发展理解能力。
即使是诵读,也要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提升到美读的层次。
教学中还要切合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的实际能力,降低目标,以读懂诗歌语言、把握大意为基础,然后再作更高要求。
对于诗歌中的字词理解要一一落实,有些字词学生的理解可能是似懂非懂的,要明确,如《观沧海》“东临沧海”的“临”,“水何澹澹”的“何”,“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与”,可能学生自以为懂,其实是按现代汉语来理解的,肯定出错。
在读懂的基础上,再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情境中,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这些经典作品,每首都有一幅内容丰富的画面,这些画面又由一个个精致美妙的小画面构成。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将文字转换成文学意象,产生鲜明的画面感。
在画面感形成之后,学生就很容易明了作品中的意蕴,也会多多少少有个人情感体验。
初中生初次接受古代诗歌,不宜提过高要求,不让学生表达所谓深刻的创见。
关于本课练习,第一题的要点:四言诗,质朴率真,音调铿锵,壮美。
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体会,做到字字理解落实。
第二题的要点:景物,用意。
寓情于景,是古代诗歌常用手法,结合诗作主旨可以解理两样景物所含的寓意。
第三题的要点:想象,对偶。
激发学生的想象,体会诗人的胸怀。
对于对偶诗句要从不同层面进行理解:一是上下词与词对应,二是上下两联各有一幅鲜明的画面。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吸收精华版).doc
《古诗二首》课堂教学赏析(吸收精华版)-课前谈话:还记得王老师吗?给王老师打打招呼(学生有叫亲爱的王老师,尊敬的王老师等)师:能不能叫王叔叔?生:王叔叔(笑)上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拿出课文,读读这两首诗,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整体上感受两首古诗。
]生读课文,教师板书两首古诗的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师:谁来朗诵这两首古诗。
(大屏幕同时呈现两首古诗)一生读第一首,老师指导朗读熏;另一名同学读另一首。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思考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里是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中的细节。
]生齐读古诗。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南宋。
师: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
生:(介绍南宋的历史)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
生:(介绍搜集的资料)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
(老师介绍历史背景)。
[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到宋朝的一些情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老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介绍历史背景,给学生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师:谁来说说第二首诗题目的意思?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生:师:对这首诗的大意你能说说吗?生:(有点紧张)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到对诗句的理解,能够鼓励学生说完整,看出教师是还是有一定的尊重学生的意识的。
]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生:遗民(老师板书)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生答:是遗弃的人民。
[对遗民的理解教师采取了问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自我反思,把学生自己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从遗留上升到遗弃。
]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播放音乐,展示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音乐铿锵,确实把人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中,能激发学生的想像。
在读中感受古诗的美──《古诗两首》案例评析
在读中感受古诗的美──《古诗两首》案例评析中国是诗的国度,优秀的古代诗歌如耀眼的群星般璀璨夺目。
学习古代诗歌,既能丰富美化人的精神生活,给人以启迪,又能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面对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如何将它利用好,并使之代代相传,是当今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诗歌讲授课呢?我认为诵读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近日,范丽萍老师所上的一堂课──《古诗两首》,正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初读古诗,感受诗韵〖片段一〗(课件出示第一首古诗《咏柳》,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诗。
生1站起来清脆响亮地读了一遍。
师:你第一遍就读得这么口齿清楚,真不简单。
(学生们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看来大家都非常认同老师的评价。
)生2站起来很有感情地读了一遍。
师:你也读得很美,老师爱听。
〖评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炼,感情最为丰富。
而“每一首诗都离不开意念、意象和意境这三个层面”(张厚感)。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这三个“意”,品读好这三个“意”。
就一定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他们在反复吟诵中浮现出诗的意蕴。
在初步感知诗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读中初步把握诗中的“意”。
要读得字正腔圆,要掌握好诗的节奏韵调。
在读中初步感悟诗的意蕴,体味诗的意境。
在让学生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以后,范老师又分别指名两位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恰当、精要的点评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律,激起学生美美地诵读古诗的兴趣。
二、品读古诗,体味诗意〖片段二〗师:昨天,范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越读越觉得美。
你们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请大家自己试着读读看,把你认为写得美的词语读一读、圈一圈、划一划,也可以写写批语。
生各自读、圈、划。
师:来,谁愿意读给我们大家听?一位学生站起来,正欲读时,师:等等──吸口气──酝酿感情──把你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唐诗二首》PPT课件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 (2)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 塑造人物形象;
(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不幸遭遇, 宫使掠夺的残酷。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24
唐诗二首
1.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 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杜甫创作了“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 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 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 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 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
走 近 杜 甫 , 聆 听 杜 甫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导
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2、韵脚读出延长音; 3、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4、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整体感知
本诗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秋天! 发生在什么地方? 在四川成都,在杜甫住的茅草房里。 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忧国忧民的情感。
《唐诗二首》名师教案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唐诗二首》名师教案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唐诗二首》名师教案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唐诗二首》名师教案及教后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一直坚信“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指引者”。
因此,本着这一原则,我在备课时特意制定了一份《唐诗二首》名师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篇文章将就此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教案及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案设计: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领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春夜喜雨》,并将诗歌与历史背景相结合。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诗歌欣赏技巧,提高对古典文学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4.教学策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诗歌的内涵,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诗歌的感性领悟。
5.教学流程:(1)导入:利用图象、音效、情感引导让学生产生诗歌情感共鸣。
(2)阅读:先示范一遍,然后交给学生自读两遍。
(3)理解:让学生小组讨论,从字面和哲理两方面对诗歌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体验:让学生用心体会诗歌,感受情感意境,同时也激发他们对孔夫子文化的热爱。
(5)总结:复述诗歌,概括诗歌的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加深对诗歌的记忆。
二、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案设计有序地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能力和文化背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感辅导等等。
通过适应性教育,我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掌握了相关文学知识,同时对唐诗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互动也比较活跃,学生们在阅读、理解、体验过程中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实践,我发现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1.教学和教案的重视程度不足。
经典模板 (27)《唐诗二首》教学建议
《唐诗二首》教学建议一、整体建议1. 教学时间:2课时。
2. 要特别重视诵读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古体诗形式上的特点和两首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而不能脱离诗歌情境灌输知识。
3. 两首诗的叙事性较强,可以考虑采取改编故事或课本剧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导入。
回顾杜甫的生活经历和此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特别是写于安史之乱期间的诗歌(如《春望》),引出本诗的写作背景(包括对杜甫草堂的介绍)。
2. 诵读品析。
这首诗篇幅较长,至少要读10遍才能当堂成诵。
可以采取“整体朗读—分段细读—整体背诵”的方式进行教学。
(1)整体朗读。
整体朗读,一方面是正音,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整体感受古体诗的特点,特别是节奏、韵律方面的特点。
古体诗在节奏、韵律上虽然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要求。
节奏方面,也要讲究停顿,比如本诗以七言句为主,仍遵循“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而九言句可视为七言句的延长,按照“二/二/二/三”的节奏来读即可,有时根据意思的断续也可以做“四/二/三”或“二/四/三”的处理。
押韵方面,古体诗常常换韵,而换韵有时还标示着内容的转换,这一点在本诗中也有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的句子看起来并不押韵,其实在唐代是押韵的,比如“俄顷风定云墨色”和“秋天漠漠向昏黑”,“色”和“黑”均为入声“职”韵字,这一点向学生简要说明即可,朗读时仍要按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读(有的地区也可以尝试用方言来读),不要强行叶韵(如将“黑”读hè之类)。
(2)分段细读。
分段细读,要把想象、品析、朗读有机结合。
这首诗画面感、镜头感极强,可以首先让学生读一遍,通过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情景;再读一遍,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品析关键词句,理解诗人情感;最后带着感情反复朗读两到三遍,基本就可以背诵了。
第1段写狂风呼啸吹走茅草。
这一段句句押韵,本身就给人一种急促的压迫感,而且韵脚又都是开口呼的平声韵,仿佛令人听到阵阵狂风呼号咆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二首》课文研读
一、整体把握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
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
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
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的挂在了树梢,低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
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
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
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
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
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
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大风过后,黑云涌动,不用说,秋雨不请自来。
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
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新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旧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
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
这是怎样的生活啊!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
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何用呢?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
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
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出现这样高大坚实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
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 《卖炭翁》
这是一首叙事诗。
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
开头先概括交代人物的基本情况,继而对他的肖像做了精练传神的描绘,“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两鬓可见其苍老,写面庞、十指可见其生活之艰辛。
接着用一问一答,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炭是老翁的全部生活依托,但也不过是换取起码的温饱而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这一点与白居易《观刈麦》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心理如出一辙,而其根源都在于社会的不公平。
接下来写老翁赶车卖炭的情景。
诗人有意将他放在雪后这样一种极其寒冷的天气状况下(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天气已如他所愿,他强忍饥寒,满怀希望地“晓驾炭车辗冰辙”,挣扎着来到“市南门外”,“泥中歇”更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前四句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翩翩”写出其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手把” “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后四句写被掠夺的结果。
“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一切依凭,却只因为是“宫使驱将”,所以“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多少无奈,多少悲愤,多少绝望,尽在其中。
“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的反差,宫使竟将其“充炭直”,明明是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的抢劫,却要打着“宫市”的旗号,无耻的嘴脸更是暴露无遗。
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这是《卖炭翁》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
二、素养提升
比较阅读,体会作品的不同样式和风格。
比较,可以是形式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本课两首诗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与课外其他诗歌作品的比较。
可以通过与近体诗的比较体会古体诗形式上的特点: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二言、七言、九言句,《卖炭翁》有三言、七言句;用韵灵活,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以中途换韵;不讲究平仄、对仗;等等。
如果再细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属于歌行体,《卖炭翁》属于乐府体,但简要介绍即可,无须深究。
可以比较本课两首诗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而《卖炭翁》更多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可以比较本课两首诗写法上的异同。
两首诗都有较强的叙事性,也都有比较精彩的描写。
不同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节还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卖炭翁》则只是记叙和描写,并没有观点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三、问题探究
1. 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
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
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
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2. 同样是表现诗人现实关怀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有诗人的议论和直接抒情,而《卖炭翁》则全用记叙和描写,没有直接议论抒情的语句,两种写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这个事件本身可以生发出许多不同的主题,但诗人并未停留于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推己及人,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
不借助直抒性的表达,读者是无法感受到的。
而《卖炭翁》则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底层的劳动人民,卖炭翁就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卖炭翁的故事本身就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议论和直抒都是多余的。
诗人几乎不露声色地平静地讲述了整个故事,让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反而更含蓄,更有余味,更令人深思和感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