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高考真题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测试卷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于()A 二氧化碳B 水C 叶绿体D 葡萄糖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阶段B 暗反应阶段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 ATPC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有糖类D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绿叶中叶绿素含量约占 3/4C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D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A 光反应阶段B 暗反应阶段C 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D 光反应或暗反应阶段5、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 H和 ATPB H和 O₂C O₂和 ATPD CO₂和 H₂O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B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C 有氧呼吸产生的H来自于丙酮酸和水D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7、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第一、二、三阶段8、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错误的是()A 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彻底,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B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C 有氧呼吸产生水,无氧呼吸不产生水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9、细胞呼吸的实质是()A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10、储存粮食时,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应保持的条件是()A 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B 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C 低温、干燥、降低氧气浓度D 高温、干燥、降低氧气浓度1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B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12、绿色植物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细胞内会积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葡萄糖13、某植物在光照强度较强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 光照强度B 温度C 二氧化碳浓度D 水1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中耕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细胞的有氧呼吸B 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C 稻田定期排水是为了防止水稻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应始终保持无氧条件15、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时间,其原理是()A 降低了细胞呼吸强度B 降低了水分的散失C 促进了光合作用D 降低了光照强度16、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物质是()A 酒精B 二氧化碳和水C 乳酸D 丙酮酸17、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A 都需要氧气参与B 都产生二氧化碳C 都在线粒体中进行D 都能将有机物分解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B 大棚种植蔬菜时,夜间适当降温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 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导致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烂根D 连续阴雨天,温室大棚中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产量19、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能量较少,是因为()A 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B 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C 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D 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未释放2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B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细胞呼吸利用至少要穿过 4 层膜C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D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和消耗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10 分)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 A 表示_____,B 表示_____。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含答案) 考点5 光合作用
考点5 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新课标全国卷Ⅱ•T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三点:(1)两种叶绿素中都有镁元素。
(2)色素将吸收的光能通过传递、转化,储存到有机物中。
(3)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吸收光的峰值不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色素的元素组成和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A正确;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B正确;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植物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
2.(•重庆高考•T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解题指南】本题较难的是A、D选项。
A项,马铃薯块茎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另外还有蛋白质等其他成分。
D项中的无水Na2CO3可强烈吸水而使95%的乙醇接近无水状态。
【解析】选C。
本题综合考查所学实验。
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如过氧化氢酶以及其他蛋白质类的酶,A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即可观察到,B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不能以是否产生CO2来判断细胞呼吸类型,C项错误;无水Na2CO3可以与95%乙醇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Na2CO3•10H2O,使所用乙醇接近无水状态,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D项正确。
3.(•重庆高考•T6)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六光合作用-高考真题练习题(附答案)
专题六光合作用高考真题篇A组1.(2022全国乙,2,6分)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答案D2.(2022湖北,12,2分)某植物的2种黄叶突变体表现型相似,测定各类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单位:μg·g-1),结果如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植株类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野生型1235519419 4.19突变体151275370 1.59突变体2115203790.35A.两种突变体的出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B.突变体2比突变体1吸收红光的能力更强C.两种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是由不同基因的突变所致D.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大幅下降可导致突变体的叶片呈黄色答案D3.(2022海南,3,3分)某小组为了探究适宜温度下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四组等量菠菜叶圆片排气后,分别置于盛有等体积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烧杯中,从烧杯底部给予适宜光照,记录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结果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中,温度、NaHCO3浓度和光照都属于自变量B.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主要取决于叶圆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C.四组实验中,0.5%NaHCO3溶液中叶圆片光合速率最高D.若在4℃条件下进行本实验,则各组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均会缩短答案B4.(2022北京,2,2分)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车前草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图。
据图分析不能..得出()A.低于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在一定的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可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升高C.CO2浓度为200μL·L-1时,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小D.10℃条件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升高会持续提高答案D5.(2022全国甲,29,9分)根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等类型。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光合作用(全国通用)
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2023·湖北)高温是制约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高温往往使植物叶片变黄、变褐。
研究发现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小麦等作物减产约3%~8%。
关于高温下作物减产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变强,消耗大量养分B.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C.蒸腾作用增强,植物易失水发生萎蔫D.叶绿素降解,光反应生成的NADH和A TP减少2.(2023·天津)下图是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部分过程的图,关于此图说法错误的是()A.HCO3-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B.HCO3-通过通道蛋白进入叶绿体基质C.光反应生成的H+促进了HCO3-进入类囊体D.光反应生成的物质X保障了暗反应的CO2供应3.(2023·北京)在两种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对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如图。
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4.(2023·湖北)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依赖类囊体膜上PS℃和PS℃光复合体,PS℃光复合体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并分解水。
研究发现,PS℃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LHC℃,通过与PS℃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所示)。
LHC℃与PS℃的分离依赖LHC蛋白激酶的催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内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PSI℃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增强B.Mg2+含量减少会导致PS℃光复合体对光能的捕获减弱C.弱光下LHC℃与PS℃结合,不利于对光能的捕获D.PS℃光复合体分解水可以产生H+、电子和O25.(2023·新课标卷)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
【高考生物】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单选题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
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C.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D.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1.C【分析】1、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
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都有二氧化碳释放,图示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分析题意可知,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据此推知在时间a之前,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正确;B、a阶段无二氧化碳产生,b阶段二氧化碳释放较多,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呼吸途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的体现,B正确;C、无论是产生酒精还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故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和产生乳酸时相同,C错误;D、酒精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C。
2.(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
高考真题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018北京卷,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答案】D2.(2018海南卷,4)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D.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答案】A【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即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3.(2018江苏卷,18)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横坐标是CO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2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答案】D4.(2018全国Ⅲ卷,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C【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练习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练习20题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请根据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直接受光照强度影响,而温度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影响实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图中是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某种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
若在环境浓度CO2和高浓度CO2条件下,呼吸速率差异不明显;相同时刻中,与环境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较高/相同/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完整的线粒体、叶绿体制备成相应的的悬浮液,编号为甲组、乙组,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给予两组装置充足光照后均有气泡产生,请用文字或反应式描述甲、乙两组装置产生气泡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光反应 (2). 影响酶的活性 (3). 较高 (4). 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暗反应速率加快,需光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光反应增强 (5). 甲装置中的线粒体利用丙酮酸和水生成CO2并形成气泡 (6). 乙装置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并形成气泡(方程式略)【解析】【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
2、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下,一定的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光的饱和点以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详解】(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历年高考题
1.(2019·全国卷Ⅰ)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答案 A解析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空气中的CO2,另外植株增加的质量还来自对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光合作用过程中,光是光合作用进行的能量来源。
2.(2019·全国卷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 B解析马铃薯块茎细胞除了能进行有氧呼吸外,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产生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不产生ATP,B正确,C错误;储藏库中氧气浓度升高,会促进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乳酸产生量减少,D错误。
3.(2019·全国卷Ⅲ)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 A解析正常情况下,种子吸水萌发时,自由水含量不断增加,细胞代谢作用增强,呼吸强度增强,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有机物不断分解,根据题干中的提示“黑暗中”“黄化苗”可知,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
4.(2018·全国卷Ⅲ)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 C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无氧呼吸的产物因细胞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产生CO2和酒精,有的产生乳酸,C 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广东高考生物解说真题
广东高考生物解说真题近年来,广东高考生物试题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由于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在解答真题时,考生需要充分理解题意,准确把握知识点,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下面将针对广东高考生物真题进行解说,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选择题部分1. 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B. 光合作用只在植物根部进行C.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D. 光合作用是无氧代谢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是一种光合有氧代谢过程,需要光合色素的参与,因此选项C正确。
2. 对于细胞分裂的表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共有两个阶段B.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类型C. 线粒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 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在随机分离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类型,与普通的有丝分裂有所不同,因此选项B正确。
二、解答题部分1. 请结合生物知识,解释高温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增加的原因。
在高温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高温会促进酶活性的增加,使细胞呼吸中的酶分子更容易与底物结合,从而加快代谢反应的速率。
其次,高温会提高细胞内各项代谢反应的速率,包括有氧呼吸和乳酸发酵等,使细胞能够更快地进行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从而导致细胞呼吸速率的增加。
2. 请简要解释转录和翻译的区别。
转录是DNA分子按照一定规则合成RNA的过程,包括mRNA、rRNA和tRNA等。
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由RNA聚合酶将DNA模板转录成RNA分子。
而翻译是RNA分子将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内,要依靠mRNA、rRNA和tRNA等多种RNA的共同作用来完成。
简单来说,转录是DNA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RNA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通过以上解说,希望考生能更加深入理解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并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光合作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
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
气孔导度(mmol·m-2s-1)
85
65
196
叶绿素含量(mg·g-1)
9.8
11.8
12.63
RuBP羧化酶活性Leabharlann μmol·h-1g-1)316
640
716
光合速率(μmol·m-2s-1)
6.5
8.5
11.4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
A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强度,A点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光补偿点,C点表示光饱和点。
【详解】
A、图1可知,t1较多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t2较少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由此可推断,t2比t1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A正确;
B、图1可知,t1较多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t2较少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由此可推断,t1比t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CO2与呼吸释放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B正确;
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
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
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
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A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第9讲 光合作用
生理指标
对照组
施氮组
水+氮组
自由水/结合水
6.2
6.8
7.8
气孔导度
85
65
196
叶绿素含量
9.8
11.8
12.6
羧化酶活性
316
640
716
光合速率
6.5
8.5
11.4
注:气孔导度反映气孔开放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1) 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生理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点即可)。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_____________,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
[解析] 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能够参与生化反应,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还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根据题表分析,水+氮组的气孔导度大大增加,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并向上运输氮,所以补充水分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对氮的吸收和运输,提高植株氮供应水平。
(3) 施氮同时补充水分增加了光合速率,这需要足量的 供应。据实验结果分析,叶肉细胞 供应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光合作用 高考真题汇总
1.(11分)
(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26.5
(3)22
(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1)①甲②c ③甲(2)来自于H2O
分别将C 18O2和H2 18O 提供给两组植物,分析两组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仅在组植物中产生,即可证明上述结论。
3.(1)A;(2)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
浓度CO
2条件下,B植物利用CO
2
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
玻璃罩中CO
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影响;(3)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
量等
于呼吸释放CO
2
量
4..(I)C5;深(2)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ATP、NADPH([H]);氮(N);蛋白质;核酸(3)温度
5.大于,增加,减少,增加,光照,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呼吸速率明显下降,温度降低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6.(1)光反应暗反应
(2)1)L1光照强度2)见下图
(3)1)6 2)10.9 3)6。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高考真题
题组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2014·全国卷Ⅱ)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解析:选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有A 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和磷酸。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的过程与酶的催化作用无关。
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在人体内不能继续分解供能,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分解提供的。
病毒无独立的代谢系统,病毒核酸的复制所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2.(2011·浙江高考)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 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解析:选D破坏叶绿体外膜后,叶绿体内部结构完整,仍可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植物生长过程中,幼苗时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成体植株中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片脱落时,叶绿素的含量将下降。
与夏季相比,冬季的温度低,光照减弱,导致光合速率低。
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含有酶、C5等原料,若补充ATP、NADPH和CO2等原料,可以完成暗反应。
题组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3.(2013·海南高考)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
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 和d B.a、c 和e C.c、d 和e D.b、c 和e解析:选B光合作用需要光照,部位c、e 被锡箔纸遮盖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而a 部位为黄白色,没有叶绿素,故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a、c、e 处加碘液不会变蓝。
2022年高考生物真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022年高考生物真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2022新课标II卷,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答案】C(2022新课标II卷,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答案】D(2022安徽卷,3)右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于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答案】D(2022大纲卷,31)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答案】(1)固定的CO2总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释放CO2 自由扩散(2)A B 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2022新课标Ⅰ卷,29)(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历年高考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历年高考题1 (8分)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 CO 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 黑暗)后释放-CO 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 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 或释放CO 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 题:1 )在光照条件下,图形 A + B + C 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疋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 作用,其中图形B 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C 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 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2 )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图形■(填“A 或 “B ”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2. (2011) (9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灿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 到CO2浓度为(1)图中物质A 是 _________________ (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CO2 浓度为1%勺环境中,物质B 的浓度比A 的低,原因是(9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哪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 CO2浓度 为(1)图中物质A 是 _____________ (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勺环境中,物质B 的浓度比A 的低,原因是;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 浓 度升高的原因是Ar F — M VJl -/B时c K /咏收g連峯o ws g il車CO 2的量),回答下列问(填“A 或 “ B ”的面积变小,(3)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 C0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 到稳定时,物质A 的浓度将比B 的 (低、高). (4) 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 CO2浓度为1%寸 的 _____ (高、低),其原因是100 200 300 400时间(秒) 圈1第29题图3. [ 2011 H] (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 叶片中的淀粉。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6光合作用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专题6 光合作用考点一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提取与分离考向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提取与分离(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30)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中,选择不同处理的A、B两种沙枣,在不同盐浓度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如表:组别盐处理浓度(mmol/L)叶绿素a含量(mg/g鲜重)叶绿素b含量(mg/g鲜重)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0 1.790.720.16A100 1.710.680.17A200 1.300.430.21B0 1.600.580.15B100 1.210.400.19B2000.780.210.30(1)据表推知,此实验的自变量有。
在同一个盐浓度下,A种沙枣的叶绿素测量值均比B种。
随着盐浓度增加A 种沙枣总叶绿素含量呈趋势。
(2)表中类胡萝卜素是由组成的分子,在光合色素分离的实验中,主要位于滤纸条由上而下的第条色素带。
(3)实验结果推断,盐处理后,可能导致沙枣的叶绿素,从而导致叶绿素含量变化。
综合判断种沙枣耐盐性好。
答案(1)盐浓度、沙枣种类高下降(2)碳氢链一和第二(3)降(分)解A考点二光合作用原理及应用考向1 光合作用过程(2019浙江绿色评估联盟联考,30)如图为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为②中发生的卡尔文循环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2)CO2首先与结合生成三碳酸,然后被还原为三碳糖。
形成一分子三碳糖,需要进行次卡尔文循环,需要由光反应产生的提供氢。
(3)三碳糖在②中能够转化为淀粉、蛋白质、脂质,说明②中有许多起催化作用的。
X表示,能被植物体细胞利用。
答案(1)磷脂和蛋白质类囊体(基粒) (2)RuBP(核酮糖二磷酸) 3 NADPH (3)酶蔗糖考向2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020届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9月联考,26)如图是大棚番茄在24小时测得CO2含量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点CO2释放量减少可能是温度降低导致细胞呼吸减弱B.d点是温度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C.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D.番茄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是ce段答案D考点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考向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2020届浙江宁波十校9月联考,19)如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于ATP中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答案D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三碳酸、RuBP、方法一光照与CO2NADPH、ATP、三碳糖合成量的影响(2019浙江十校联考,26)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他条件,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暗条件下绿藻的呼吸速率为2μmol/minB.光照开始后溶解氧增加缓慢,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或温度C.第7分钟,3-磷酸甘油酸含量瞬间增加D.9~12分钟光反应产生O2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率答案C方法二光合速率及其测定方法(2020届浙江五校9月联考,30)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2022年高考全国卷生物真题专题0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含答案))
2 1 2 32022-2022 课标卷光合呼吸相关真题〔2022 课标 1〕30. 〔8 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争辩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供给低光照,其他培育条件一样。
培育较长一段时间 〔T 〕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取 CO 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答复以下问题:〔1〕据图推断,光照强度低于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
〔2〕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上升,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填“CO 2 浓度”或“O 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依据甲组的条件培育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一样。
依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2022 课标2〕29.〔10分〕为了争辩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试验组:A 组〔20℃〕、B 组〔40℃〕 和C 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响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一样〕,结果如图。
答复以下问题:(1)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
(2) 在时间t 之前,假设A 组温度提高10℃,那么A 组酶催化反响的速度会。
(3) 假设在时间t 时,向C 组反响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 时,C 组产物总量 ,缘由是 。
(4) 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
〔2022课标2〕31.〔8分〕BTB 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BTB 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 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争辩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展了如下试验:用少量的NaHCO 3和BTB 加水配制成 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肯定量的CO 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参加到7支试管中。
2022高考生物真题专题解析—光合作用
C、分析题图可知,当CO2浓度为200μL·L-1时,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程度不大,光合速率在温度的升高下,持续在数值为10处波动,而CO2浓度为其他数值时,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程度较大,曲线有较大的变化趋势,所以表明CO2浓度为200μL·L-1时,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小,C正确;
故选D。
2.(2022·海南高考)某小组为了探究适宜温度下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四组等量菠菜叶圆片排气后,分别置于盛有等体积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烧杯中,从烧杯底部给予适宜光照,记录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温度、NaHCO3浓度和光照都属于自变量
B.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主要取决于叶圆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
2022高考生物真题专题解析 — 光合作用
1.(2022·北京高考)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车前草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
A.低于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B.在一定的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可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升高
C. CO2浓度为200μL·L-1时,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小
A.两种突变体的出现增加物种多样性
B.突变体2比突变体1吸收红光的能力更强
C.两种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是由不同基因的突变所致
D.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大幅下降可导致突变体的叶片呈黄色
【答案】D
三年高考2024_2025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含解析
B.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D.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答案】D
【解析】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内膜上[H]的传递,A错误;ATP产生于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B错误;对比分析(W+H2O)与(T+H2O)的试验结果可知,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对比分析(W+寡霉素)与(T+寡霉素)的试验结果可知,转Z基因可以减缓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C错误;对比分析(W+H2O)、(W+寡霉素)与(W+NaHSO3)的试验结果可知,喷施NaHSO3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正确。
9.(2024北京卷·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相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须要ATP供应能量
B.DCIP被氧化C.不须要光来自色素参加D.会产生氧气
【答案】D
【解析】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薄膜上,有光时,产生氧气、NADPH和ATP,A错误;DCIP照光后由蓝色渐渐变为无色,是因为DCIP被[H]还原成无色,B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须要光合色素汲取光能,C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会产生氧气,D正确。
专题0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1.(2024全国卷Ⅰ·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相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 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 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 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100%。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的增 加,使光下产生的 ATP和[H]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 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
31.[2013· 全国理综](9分)某研 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 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 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 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 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 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 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 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__________________ , 固定CO2总量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 。从 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________ 的途径。CO2 释放 CO2 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自由扩散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_____( A 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______( B 填“A”或 “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29.[14年全国卷新课标]某植物 净光合速率变化趋 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9.[16年全国卷3](10分)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 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 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 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 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 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30.[16年全国新课标卷1](8分)为 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 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 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 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 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 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 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 (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 的量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 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31.[2013· 全国理综](9分)某研 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 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 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 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 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 或释放CO2的量)。 回答下列问题:
31.[16年全国新课标卷2](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 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 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 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 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 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31.[14年全国大纲卷](9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表示了 光照强度 对某种C3植物和某种C4植 物 光合作用强度 的影响。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C3植 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 C4 植物。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增加 光合作用 的面积,补充 CO2 ____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 光照强度 制因子是 。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措施是提高 CO2浓度(填“CO2浓度”或“ O2浓度”)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30.[16年全国新课标卷1](8分)为 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 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 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 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 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 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 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 (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 的量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 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 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 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 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 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29.[16年全国卷3](10分)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 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 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 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 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 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四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度能提 高小麦的光合率,其原因 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 是 。 温度在31℃左右,而第四组的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 ATP。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 相对湿度 ,其依据 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是 ;并 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 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增加 可推测, (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 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29.[14年全国卷新课标]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 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 大于 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___ (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 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光强 ___________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0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 A、B、C 为_______ 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 光强 率不在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
试管编号 水草 1 无 2 有 遮光* X 3 有 100 浅黄色 4 有 80 黄绿色 5 有 60 浅绿色 6 有 40 浅蓝色 7 有 20 蓝色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 的颜色 浅绿色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黄色(填“浅绿色”“黄色”或“ CO2 蓝色”判断依据是 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 。 浓度高于3号管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 CO2量相等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下水草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 。
31.[16年全国新课标卷2](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 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 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 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 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 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29.[15年全国卷新课标](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 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 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
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31.[14年全国大纲卷](9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4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 首先形成 四碳 化合物。 (3)C3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内形成的部位是 类囊体薄膜(或基粒) ________ 。NADPH的中文简称是还原型辅酶Ⅱ ,其在暗反应中作为 还原 剂,用于糖类等有机物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29.[15年全国卷新课标](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 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 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
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 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 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 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100%。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填“高 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 是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光合作用产物;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 的相对值却是D组的94% 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光照 ,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 是叶绿体的 基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