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词语的文化含义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及其教学探析
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及其教学探析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及其教学探析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词汇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又是十分独特的,尤其在汉语中,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使汉语具有众多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
本文谈谈词汇的文化义,以及中西词汇文化的对比。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文化义文化附加义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又是文化的反映。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特征不可避免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上反映出来。
作为语言大厦基石的词汇,突出地反映了文化的这种民族性、地域性。
尤其是在汉语中,由于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对汉语中的这部分具有特殊涵义的词汇没有掌握,那么在交际中,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语言教师挖掘、传授词汇文化义对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能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汉语中的词汇文化义关于词的文化义,有多种界定,吕必松先生认为:一个词语总会具有某种文化义。
词的文化义就是通过词的意义和词的形式所反映出来的汉民族文化的种种要素。
汲传波先生提出:词的文化义是词义中隐含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诸多文化因素的意义。
我认为这个定义充分挖掘了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文化义的内涵和特征,首先它是对词义从文化视角考察得出的结果,强调了文化的隐含性;其次强调了从文化的视角对词义的审视,而没有混淆语言与文化这两个层面,有利于我们判别一个词是否具有文化义和具有什么样的文化义。
二、汉语中特有的文化词语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使用的词语,同文化有着较其他语种更为密切的关系。
那些直接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的词语就是汉语中的文化词语。
它们是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的产物,也是记录中国文化的载体。
正是借这些词语之力,相当部分的中国文化才得以保存,流传。
这些文化词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现中国独有物质文化的词语。
如:华表,四合院,粽子,太师椅,花轿,旗袍,中山装,乌纱帽,等等。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1. 引言1.1 现状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汉语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成语的特殊性质,很多外国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他们往往只是从表面理解成语的意思,而无法深刻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交流中应用不当,甚至产生误解的情况。
成语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很多教材中对成语的教学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背诵和填空练习,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应用环节。
这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成语,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教育者和学者们共同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成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华,是汉语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成语,学生不仅能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深刻理解汉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成语作为汉语特有的表达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能够体现汉语的深厚底蕴。
通过成语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略古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成语在汉语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熟练掌握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地道、深刻,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和质量,增强交流的效果和感染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不仅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同的重要途径。
成语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和重视。
2. 正文2.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成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由四字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
它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不可随意拆分或更改顺序,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固定性:成语是由一定的词语组成的固定词组,不能随意更改或拆分,具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
论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一、文化词汇以及词的文化定义在汉语言结构内部的各要素中,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是语言中最乐观、最活跃的部分。
词汇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最为紧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进展,无不在词语中得到直接和快速的反映,是记录和承载大量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
人们各种独特的生活习俗、思维意识、行为方式等文化差异都可在词汇中得到充分而生动的呈现。
从应用语言学讨论的角度说,要想了解一个民族,从这个民族某一历史时期的分类词汇,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该民族当时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面貌。
例如成书于汉代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它解释造字的本义,按表意的部首编排,可以说是分类的字汇。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概貌。
因此词汇特殊是汉语词汇对于文化有特别的包涵性,这就打算了汉语中势必存在大量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
随着对外汉语教育及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究和进展,汉语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通过对近些年讨论成果的观看,学界对文化词汇的概念的界定和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主要代表性的观点有“文化意义说”、“文化内容说”和“文化附加义说”。
“文化意义说”认为,词语在理性意义之外的附加的感情颜色和语体风格颜色以及词汇的引申义、比方义、象征意义等是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无法与外族语对译,这样的词才是文化词汇。
这种文化词汇具有民族性和隐含性的特征,如“眼红”、“戴高帽”、“拍马屁”等等。
“文化内容说”是对“文化意义说”的扩大,认为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义以及能够反映民族特色的词语都是文化词汇,如中国独有的人名、地名、制度名称、民俗艺术等等。
“文化附加义说”认为,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同时蕴涵着特定民族文化信息。
也就是说,一个词首先有所指,在所指的基础上又负载肯定的文化信息,这种特定的文化信息就是这个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以上三种对于文化词汇的界定,其实质都是从汉语词汇与其他民族语词汇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意义和附加义的差异来定义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浅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汇教学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语言的四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文化词汇在外国留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活动中文化词汇的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词汇;教学活动一、文化词汇概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教与学是非常重要的。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
有的学者将词汇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指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文化词汇与其他一般词汇的界定有以下两点: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的含义。
文化词汇的另一特点,是它与民族文化,其中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各种关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凤、华表’等;有的则是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等。
”①二、英、汉文化词汇的简单比较(一)英、汉文化词汇中的对称现象在英、汉众多的文化词汇中,颜色词是比较突出的一类,它们承载的文化信息比较明显,下面就颜色词“white”与“白”进行比较说明。
在文化信息的层面上,“white”在西方总是代表着光明,在《圣经》中也一直是上帝,耶稣基督,真理和美德的化身。
在基督教中,“white”是最神圣的象征。
天堂里的天使和智者往往用插着“white wings”和身着“white gown”来展示着他们的纯真与智慧。
另外,在西方人的婚礼上,新娘的结婚礼服颜色为white,象征纯洁。
在词汇层面上,由“white”构成的单词或短语也都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方面。
例如:white hands单纯或诚实的人(an innocent or honest man)white hat好人(a good man,used to refer to the man wearing whit e hat in acowboy movie)与此相同,在汉语中由语素“白”构成的词往往也具有褒义色彩。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定义及教学研究。
在我们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指出了文化词语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即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文化词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我们从概念界定、分类、教学方法、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指导。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化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进一步完善文化词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文化词语,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词语、界定、分类、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词语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加深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实际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
学习者往往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难以理解和运用文化词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文化词语的概念界定、分类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文化词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2 研究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词语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汉语国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文化词语,学习者可以逐步融入中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与中国人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词语的教学也有助于拓展学习者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许多文化词语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和意义,掌握这些词语可以使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地道,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需求日益增长。
而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社会文化。
本文旨在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一、文化教学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不可忽视。
首先,文化教学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折射,文化是语言行为的载体。
通过文化教学,可以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文化内涵;其次,文化教学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了解中华文化除了能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更能增强学习者的文化自信心,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表达和沟通;最后,文化教学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和观念,进而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和互通。
二、文化教学的方法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本文作者总结的常见的文化教学方法:1.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毫无疑问,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不断延伸和加深。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比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讲解“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婚姻家庭文化”等话题内容。
2. 多媒体配合的教学法多媒体配合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图像、声音和其他视听资料的配合,能够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化知识。
例如,可以配合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3. 互动交流的教学法在文化教学中,进行互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得文化学习的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三、文化教学的实际操作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文化教学呢?本部分总结几个实际的操作策略:1. 老师的角色教师在文化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论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
浅论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及其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词义又关系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同等重要,词汇教学也因此受到文化的影响,本文以中医学术语为例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关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语言意义;文化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医学术语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一、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词汇本身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哲学、宗教信仰、艺术等,同一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别很大。
词义问题是整个词汇学里最重要的研究方面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指的是词的语言意义,“是词所指的客观事物或现象,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概括反映”。
它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
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也就是社会及文化赋予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色彩、比喻意义、借代意义、联想意义等,也称为附加义”,文化意义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上的主观意义,反映出交际者的文化心理、态度和感情色彩。
文化意义比语言意义更加的含蓄,需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过:“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
二、从中医学术语看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索绪尔把词义定义为“被命名的事物或概念与名称本身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无不渗透着人对现实的感受及经验,词的多义性,就在它是现实世界的象征符号,体现着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同认识。
”词汇意义是一种民族文化,其语言意义是基础,标记了客体的主要的语义信息,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是以语言意义为核心的,会随着语言意义的变化而变化。
(一)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以语言意义为基础——以中医学中的“舟”为例从整体上看,词语的语言意义是基础,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辨析思路及示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辨析思路及示例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辨析思路及示例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综合的和应用的学科。
它以对外汉语教学为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为任务,以求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而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率。
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有助于实现“汉语走强”的战略。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辨析思路及示例的知识,欢迎阅读。
词语辨析答题思路一、词的概念意义(理性意义)词义概括反映的侧面和表现重点不同;词义范围,词所联系的事物概括范围不同;词义程度,语意强度不同。
二、词的语法功能(语法特点)词性不同;充当的句子成分;搭配的词语(搭配对象)不同;形成的句法结构;要求的时体特征。
三、词的附加色彩意义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义);形象色彩(形态、动态、颜色、声音等);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时代色彩(如古语词);行业语色彩;地域方言色彩;外来色彩;禁忌语;委婉语等。
(其差别主要源于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和交际场合不同)四、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分析词义、辨析词语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对比,结合例句加以分析、简单明了。
近义词辨析130例1、关于、对于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
如: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对于主要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2、通过、经过通过是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是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3、尽管、不管不管后面是假设的情况,如:在党的领导下,不管前方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尽管后面是确定的事实,如: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向他提。
4、不免、难免“不免”和“难免”作为副词意思相近,都有“不容易射开”“免不了”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情况,往往产生后面不希望出现的结果。
词语文化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词语释义角度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我 们 提 倡 用 目的 语 进 行 释 义 。增 加 学 生 接 触 和感 受 汉 语 的机 会 .但 是 有 些 教 师 在 用 目的 语 释 词 的过 程 中往 往 又会 增 加 新 的生 词 , 来 是 让 学 生 明 白词 语 的 意 思 , 又 因此 而造 成 本 但 了更 多 的 障 碍 。 比如 给学 生 讲 解 “ 过 ” 词 , “ 过 ” 是 超 一 说 超 就 “ 越 ” 学 生 还 是 不 懂 , 继 续 说 “ 越 ” 是 “ 越 ” 这 样 的 超 . 便 超 就 逾 , 解 释 在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完 全 是 失 败 的 。“ 过 ” 全 可 以解 释 超 完 为 “ 某物 或 某 人 的后 面 赶 到 了前 面 ” 由 。因此 , 师 应 尽 量让 释 教 词 用 语 简 洁 通 俗 。 学 易 懂 。 解 释 词 语 时 特 别 要 注 意 自己 的 易 在 语言, 以学 生 的接 受 能 力 为 限 , 能 照 搬 词 典 上 的 释 义 , 要 不 而 注意变通和化简 , 求通俗易懂 , 力 以利 于 学 生 接 受 。
这个 词 语 :一 ” 示 房 子 , “ 表 “口” 示 人 , 田 ” 示 土 地 , 衣 ” 表 “ 表 “ 表 示 衣 服 , 谷 ” 示 粮 食 , 么 “ 裕 ” 是 有 房 子 , 人 , 土 “ 表 那 富 就 有 有 地 . 衣 服 , 吃 的 。简单 来 说 就 是 一 个 人 什 么都 有 , 有 有 同义 词 可 以是 “ 有 ” 富 。这 样 学 生 很 快 就 会 明 白 这个 词 语 的意 思 。 四 、 境 使 词 语 的 语 义 凸显 语 语 境 对 词 汇 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具 有 很 重要 的作 用 .典 型 例 句 释 义 法 是
课题研究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
学科教育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在现代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一部分教师对于文化词语的界定仍然不甚清晰,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弊端。
现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良策。
一、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的界定(一)文化空缺词语所谓文化空缺词语(cultural-gapped words),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在词汇语义上的呈现。
文化空缺词语几乎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当中,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包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就先拿我国的汉语词汇为例,很多词汇都是我国所特有的,比如“道”,“八卦”,“三纲五常”等等,在如特殊时期的“红卫兵”,“上山下乡”等等,以上词汇均为我国特有,在外语中没有对应概念的词汇,因此这些词汇就是文化空缺词语。
再举一些外语中的例子,俄语中的苏伯汤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空缺词语;再如英语中的hippies(嬉皮士),knightliness(骑士精神);日语中的刺身(生鱼片),西班牙语中的flamenco(弗拉门戈舞),gazpacho(西班牙冷汤),蒙语中的那达慕也是文化空缺词语。
(二)特殊文化含义词所谓特殊文化含义词,指特殊文化含义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主要指在不同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但是因文化差异而造成文化意义相反或有较大差异的词语。
1.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相反或有很大差异这类词汇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
然而就“狗”和“dog”的文化义来说,中国人倾向于因为狗“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的习性而产生排斥厌恶的心理,因而由狗构成的词汇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看门狗,狗胆包天,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但英国人却把“dog”看成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man best friend),又如中国人视黄色为尊贵之色。
皇帝穿的服饰颜色就是黄色,比如“黄袍加身”的典故。
但在英文词汇中,yellow含有胆小卑怯之意。
浅谈汉语词语文化附加义与对外汉语教学
、
汉语词语 文化附加义阐释
( 一) 汉语词语文化附加义 的内涵及特点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是指一个 词在 指称 实物 的同时所 蕴 含的特定 的民族文化信息 呤 ] 。也就是说 , 一个词语首先有所
因以及对对外 汉语教学 的一些启示 。
一
等等, 这些词语指称的只是体现中国文化的事物的客观实 体, 本身代表中国特有文化。词语的文化附加义反映的往往
是各民族 中一些共通 的客观 事物 。但不 同的 民族在 不 同的 文化传统作 用 下可能 会产 生不 同 的文化 附加义。例如 “ 喜 鹊” 在汉语中有“ 喜庆 、 吉利 ” 的意思 , 而在 俄语 中表示“ 饶舌
在 于更好地将词语的文化 附加 义融入对 外汉语教 学中, 在提高语 言能力的同时帮助 留学生理解 中国文化 , 克服跨 文 化 交际中出现的 障碍 。 关键词 : 词语 的文化 附加 义 ; 跨文化能力 ; 对 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 H1 9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3 ) 0 6- 0 0 5 6— 0 4
统上 , 中国人对狗有一种 贬斥 态度 , 赋予它 “ 仗势欺人 ” 等文
化色彩 , 所 以有 “ 狗 仗人势 ” 、 “ 狗腿 子” 等 词语。再 如 , 中 国 我们 知道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 , 它忠实记 载和表现一个 民 族的历史足迹 和文化 底蕴 , 学 习一 种语 言 , 也 是在学 习一种 文化 。由此我们想到 , 学 习第 二语 言 , 不仅要 了解语 言运用 中的文化背景 知识 , 而且还要了解语言本身所包含的文化 因 素 。而文化对语言 的影 响是不均等 的 , 邵敬敏先生曾有一个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在国际上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在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成语的特点、成语教学的意义以及成语教学的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成语的特点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词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成语凝练、简练、富有比喻意味,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中国独特的语言现象。
成语的特点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1. 凝练精炼: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表达的内容简练明了,语言质朴,却能言简意赅;2. 富有哲理:成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具有较强的比喻意味和隐喻含义;3. 地域性强:不同地区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个成语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4. 使用频繁:成语在中国的日常用语中被广泛应用,不仅是文字表达的工具,同时也是语言文化的载体。
二、成语教学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成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成语,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2. 丰富语言运用:成语是汉语的瑰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的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3. 培养思维能力: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学习成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加深语言理解:通过成语的教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方法既需要注重成语的传统文化内涵,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
成语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故事教学等方式,将成语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
首先分析了文化词语的特点与重要性,指出了其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强调了需结合语言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教学。
然后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方法,包括比较分析、实地体验等。
还探讨了文化词语教学的实践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文化词语的教学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并运用汉语语言和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词语、界定、研究、特点、重要性、教学方法、实践、挑战、未来发展、结论。
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教学研究文化词语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体现。
通过学习文化词语,学习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有助于增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界定文化词语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化词语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诸多方面,如中华传统节日、中国名人、历史事件等。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求,选取合适的文化词语进行教学,使学习者能够有所收获。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和理解文化背景。
面对文化词语教学的实践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文化词语教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推广。
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词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应该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2. 正文2.1 文化词语的特点与重要性文化词语是反映一定社会文化内容的词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渊源,是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的载体。
文化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摘要:言语行为表现出的文化多样性可能是跨文化交际所面临的最困难、最持久的问题之一。
而各种语言都充分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则是词汇。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文化词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词汇教学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
本文从文化词语的界定入手,然后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以具体的实例出发,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教授技巧。
关键词:文化词语;界定;对外汉语,教学技巧1 文化词语的界定汉语文化词语涉及面广,内涵丰富。
由于绝大多数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情录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文化涵义,所以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词语与非文化词语、词的文化意义与非文化意义的界定比较模糊,学者们对文化词语所作的界定也存在着一些分歧。
就目前“文化词语”论述的文章来看,主要包含了广义文化词语与狭义文化词语两种理解。
1.1 广义文化词语所谓广义文化词语,指特殊文化含义词,即主要指在不同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但因文化差异而造成文化意义相反或有较大差异的词语。
根据两种语言词语文化意义的对应情况,广义文化词语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第一种: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相反或有较大差异。
例如,对于古代和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黄色是尊贵之色。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两岸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这里土地是黄颜色,所以黄色是万世不易的大地自然之色,被尊为帝王之色。
在汉语中,皇帝的文告叫“黄榜”,皇帝穿的衣服叫"黄袍”,被部属拥立为皇帝叫“黄袍加身”。
而英语中yellow含有胆小卑怯之意。
例如:a yellow dog(美)意思是“可鄙的人、卑鄙的人”,a yellow livered(美)意思是“胆小鬼”。
第二种: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此有彼无(或彼有此无) 。
如下表所示,表1 汉英词语文化意义的对比概念义文化义松植物,常绿乔木长寿、骨气pine 同汉语无竹禾本科植物高雅、品德高尚不俗bamboo 同汉语无梅蔷薇科,落叶乔木寿、福、康宁、好德、善终等人生五福plum 同汉语无猫一种哺乳动物无cat 同汉语包藏祸心如汉语中的“松、竹、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斗霜傲雪”、“高风亮节”等文化意义,而英语中的Pine、bamboo、plum均没有这种含义;反过来,英语“she is a cat”就不是“她是一只猫”,而是“她是包藏祸心的女人”的含义,“cat”这种文化义在汉语中没有。
对外汉语中的词语文化义教学
对外汉语中的词语文化义教学
中国汉语中的词语文化义教学研究汉语的学生,经常在汉语词语中遇到文化义,这些文化义深深烙印在每个汉语词语之中。
为了更好地研究汉语,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文化义,因此汉语文化义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汉语文化义,首先要熟悉不同汉语词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汉语词语中的文化义,多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如《礼记》、《孟子》、《论语》等,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汉语词语的文化义,一般来讲,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俗惯、历史文化等。
其次,要学会运用汉语文化义,把它们融入到日常语言中,以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
比如,“黔驴技穷”,就是用来形容不计一切办法、拼命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精神;“故土难离”,就是用来表达一种朴实、淳朴的情愫;“见异思迁”,就是用来表达自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接受新事物的精神。
再比如,“自强不息”,就是用来表达一种勤奋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改过自新”,就是用来表达一种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精神;“持之以恒”,就是用来表达一种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此外,研究汉语文化义,也要注意语境的不同,会根据不同的语境,表达出不同的文化义。
比如,一句“急公好义”,在
一般情况下,表示要积极做好事,但如果出现在“贪官污吏”这样的语境中,就表示要反对贪官污吏,实行公正公义。
通过以上讲解,可以看出,汉语文化义教学,不仅要认识汉语词语中的文化义,还要正确理解汉语词语中文化义的深刻含义,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论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引言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作为一种富有文化底蕴的语言,汉语中涵盖了大量的文化词汇。
这些词汇不仅仅代表着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更是对中国人民历史、文化、传统和习俗的衍生和发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传授文化词汇,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定义文化词汇是指在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关联的词汇。
它具有显著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某一文化的特定思想、习俗、历史和传统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汇通常被定义为“汉语文化中的词汇”,用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
这些词汇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汉字、传统节日、各行各业、中国地理和历史等等。
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文化词汇处于语言和文化之间,是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习者掌握文化词汇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含义,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他们掌握语言的能力。
2.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文化词汇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教授文化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增进中外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教授文化词汇,可以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1.手头教学法“手头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育方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流行和简单的教学方法之一。
用这种方法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文化词汇并让学生试图猜测其含义,学生可以学习并掌握文化词汇而不需要背诵。
2.协作式学习法协作式学习法是指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词汇的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或合作活动,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互相学习。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运用的基本要素。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对外汉语学习者要想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流利表达的前提。
只有词汇掌握到位,学习者才能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游刃有余。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词汇也是语言的灵魂。
每个词汇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搭配,通过词汇的运用,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词汇教学不仅是学习外语的基础工作,而且也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词汇教学方法和技巧。
1. 词汇分类教学:根据词汇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
按词性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按语义分类(动物、植物、食物、交通工具等)等。
2. 词汇联想教学:通过联想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例如通过图片、故事、情景等手段帮助学习者联想词汇,加深记忆。
3. 词汇活学活用:在词汇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习者进行实际运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练习、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习者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词汇。
4. 词汇拓展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等方式拓展学习者的词汇量,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词汇。
5. 词汇评估与反馈:词汇教学不是一次性的任务,需要通过评估学习者的词汇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帮助学习者弥补不足,提高词汇水平。
三、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些学习者对词汇教学缺乏兴趣,容易出现记忆困难的情况。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记忆能力。
汉语中的国俗词语及其对外教学
汉语中的国俗词语及其对外教学国俗词语是指反映某一国家、地区独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词汇。
对外汉语教学中,了解和教授国俗词语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以及融入社交场合都具有积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俗词语及其可能的对外教学方式:过年好:含义:表示新年好,祝福他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对外教学:可以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介绍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庆祝方式,包括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放鞭炮等,然后教授这个表达祝福的国俗词语。
三生三世:含义:指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出生、结婚、去世。
也用来形容深厚的感情或轮回不断的命运。
对外教学:可以通过电视剧、小说等展示中国传统婚礼、家庭观念,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文化内涵。
白头偕老:含义:意味着夫妻白发苍苍,共度一生。
对外教学:可以通过讲述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尊老敬老的传统等,使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深刻内涵。
同甘共苦:含义:形容夫妻共同分享幸福和困苦,共同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
对外教学:可以通过故事、情景对话等方式展示这个词语的使用情境,同时讨论中国人重视家庭和情感交流的传统观念。
庆幸有你:含义:表达感激之情,庆幸有对方的陪伴。
对外教学:可以通过情景对话、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这个词语在中国人日常交往中的常用表达方式。
拜年:含义:在新年期间互相拜访,表示祝福和问候。
对外教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拜年场景等方式,教授这个词语并让学生体验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国俗词语时应注意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内涵和使用场景。
此外,通过多媒体、互动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这些词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词语的文化含义与对外汉语教学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运用和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词语的文化含义在教学和交际中是难点也是重点,本文通过对词语文化含义的阐释、汉英词语含义对应情况分类逐条地做出对比分析;透过含义阐释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以期为对外汉语课堂词汇教学环节之词汇的文化含义教学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词语的文化含义英汉词语对比分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通常能够反映该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本质以及思维方式。
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对该国家文化的了解程度较深对语言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汉语亦如此。
在汉语诸要素中,词汇直接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最基本、最活跃的成分。
语言的文化本质决定了词汇必然承载着丰富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对外汉语”英语翻译为”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o foreigner”,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也可被统称为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主要解决词语含义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以及词语含义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干扰这一问题,保证词语传递的信息畅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何为词语的文化含义?
一、词语的文化含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通常将词语的意义分为两类:语言概念意义(简称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意义(简称文化含义)。
语言意义指的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概括,
是词典义,是不受交际者的主观意志和感情的色彩左右的客观意义。
文化含义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之上的意义,表示的是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价值以及所传递信息的文化特征。
词语的语言意义体现的是语言的特点,受语言规则的制约,表达出的是词语的基本意义,比较固定,不会因人而异。
例如:表示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生活用品等客观物体与现象的词语就属于这一类。
文化含义却是超越语言意义的交际意义和心理意义,反映出的是词语使用者的主观态度、感情色彩和意欲传递的信息。
人们的主观态度和感情色彩受到母语文化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行为规范、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因素的制约。
所以,词语的文化含义最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不同,人们所赋予文化的背景意义、感情色彩和交际价值也不同,并且受到不同交际规则的制约。
在此,笔者选用最通俗常见的汉英词语来做对比分析,将对比的焦点集中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的词汇意义对应与否上,进而探求词语文化意义在交际过程中对使用该语言的人造成的“干扰”。
二、汉英词语含义的对应情况
1、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也对应
这类词语多出现在指称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方面。
例如:“太阳、月亮、空气”与“sun,moon,air”;“计算机、电视机、科学”与“computer,television,science”。
不过此处的“对应”还是主要指语言意义的对应,在一定的语境中用于隐喻义时就不能说不同文化之间也一定会完全或基本对应了。
2、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皆不对应
这类词产生于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反映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物质文化,称为“国俗词语”或“文化词语”,国俗词语在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也称为“非等值词语”。
如汉语中的“华表”、“太极拳”、“脱贫”、“下放”、“和谐社会”;英语里的“streak(裸跑)”、“hippie(嬉皮士)”、“punk”。
3、语言意义不对应,文化含义对应
在两种语言之间,有时对同一种事物或现象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例如,“三伏天”对应于“dog days”,都指的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中国文化中的“三伏天”是根据中国农历的季节变化确定的,一般指7月下旬至8月上旬。
英语中的“dog days”指“dog star”升起的时间。
这两个说法充分反映了中英文化的不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
4、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此有彼无
许多词语在双语词典中都可以找到语言意义对应的释义,但是词典义对应的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形象或文化概念不一定也对应,甚至将一种语言的说法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对应词时,对译入语国家的人提供不了任何信息或者提供错误信息。
例如:“单位”与“unit”,中国人常用“单位”表示自己或别人的工作机关、团体或部门,汉英词典将“单位”译成“unit”。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人却难以理解其含义。
其实,在中国,“单位”既是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各方面的需求,例如,可以享受廉价住房、医疗保险。
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的作用不断缩小,然而“单位”的许多功能仍然存在。
在可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单位”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作用仍然难以彻底消除。
5、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此无彼有
对于外语词语的语言意义,一般懂外语的人一看就懂了,即使不懂,通过查阅词典也可以知道。
然而对于词语的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不了解该国文化的人就真的难以理解了。
例如,英语的“tea break”“coffee break”这两个词的语言意义很清楚,但是不了解英语文化的人根本无法理解这些词的文化含义(a short pause from work in the middle of the morning or afternoon for a drink, a rest,something light to eat,ect)。
这里的“喝茶”也有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含义:一是时间在午餐和晚餐之间;二是内容不仅有茶,而且有咖啡、点心;三是这种饮茶方式是家庭主妇间社交的常用方式,所以,要了解这类词语的文化含义,不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使用者的习俗是不行的。
三、对外汉语词汇的文化意义教学
词语的文化意义的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得到重视。
首先,对外汉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词语文化背景意义的教学。
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几乎是随着语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了,不过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往往会对其采取宽容态度。
随着留学生语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求语言与交际并重,文化知识也逐渐渗入。
因
此,要引导学生学习词语的文化意义,防止产生交际误解。
教师在讲完该词的语言意义之后,可以通过使用环境来揭示词语蕴含的文化信息。
比如,在讲到“龙”的文化意义时,可以通过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古代帝王宫殿上大都刻有龙来说明:“(1)象征中华民族;(2)象征帝王”等。
与英语中的“龙”(dragon)区别,在西方世界龙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龙”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或武断的产生一些不合实际的联想。
因此通过具体使用环境,联系实际生活来揭示其文化意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避免发生交际冲突。
然后,对于此有彼无的词句教学时要进行慎重处理。
在具体教学与翻译中处理中国文化独有的说法需要区别对待:一要做到意义和信息的准确传递,二要避免在讲述时使非本国文化背景的人产生文化误解或者导致文化冲突。
对于那些当代社会流行但只反映中国文化,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化特征的说法,教授时要力避文化误解和冲突;对于那些中国社会流行但并不规范的说法,要酌情处理,能不译成外语时就不必翻译,如果是非译不可,需要加上背景说明和评论,以便排除文化误解;对于那些只针对中国人的标语、口号、公示和布告,可以不必翻译。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不仅因为作为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而且其基本单位词语中,沉淀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它反映了中国人
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什么是文化?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可是这些不同的解释都必然运用到语言。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要真正掌握汉语,应该而且必须了解汉语的文化意蕴,“纸上得来终觉浅”所以参与到目的语的生活环境中,有意识的把自己放置到目的语交流语境中,在与当地人的交流过程中,体会、体验并领悟隐含于词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者,适当的时机;习者,多次训练练习。
学好一门外语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繁复的过程,学习者将学习到的知识反复练习,学会在适当的环境下运用,是一件何其快乐的事情。
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帮助学习者梳理目的语的重难疑点,让学习过程有的放矢,深入、全面地掌握语义,特别是其中深层的文化意义,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外国留学生时进行必要地渐进式文化渗透便成为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