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实习护士岗前培训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02
01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的500mg/L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环境感染控制
紫外线灯消毒: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皮肤有一定伤害,使用时眼睛不能直视,也不能直接照射人的皮肤.
1
为病人作检查或治疗前,应戴工作帽、口罩,清洁洗手。
2
持续性治疗检查、护理病人时,每接触一位病人前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抗菌消毒剂揉搓手2分钟。
3
人员要求: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
凡进入治疗室、注射室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后方可进入;进入手术室新生儿室等按规定更衣。
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医院感染发展历程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院曾因此被称为“死亡场所”、“产妇死亡之门”
1
医院感染发展历程
2
由于做尸解的医生未经洗手就去处理了产科病人而导致的感染,就此他提出了漂白粉洗手措施,从而防止了产褥热的传播,使病死率下降到1%。 塞麦尔维斯 Semmel-Weiss (1818 -1865) “调查发现,产褥热是通过医生的手传播的,病死率高达10%”
02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灭菌是绝对的,是严格的消毒,就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现代手术场景
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实习护士岗前培训

医院感染实习护士岗前培训

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概念 2、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 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的芽胞
一、无菌技术概念 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 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 管理办法。
1、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未被污染的区域。 2、有菌区域:(非灭菌区)未经灭菌处理或经
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操作必须使用防护镜、面部 防护罩、口罩等
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 较高)
标准预防内容—隔离衣
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喷溅 物 等污染
必要时可在外加塑料围裙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免污染其他患者和
环境。
保证职业安全 防止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的类型
重点科室。 4.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服前后。 5.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或者被其污染
的物品后。 6.脱手套后。 7.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如何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至少15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 术刀……
➢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针刺伤的主要危害
主要是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病毒
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 一般是由医疗锐器引起
容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
操作中(掰安瓿、抽吸药液、各种注射时、拔针 时)
操作后整理用物时 丢弃过程中 不正确的废物处理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

案例分析:考 核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 力
模拟演练:考 核实际应用能 力和团队协作 能力
综合评价:综 合考核各方面 表现,给出综 合评价结果
谢谢
医院感染的危害
01
增加患者死亡率 和住院时间
03
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和康复速度
02
增加医疗费用和 医疗资源浪费
04
影响医院声誉和 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
加强手卫 生:勤洗 手,使用
消毒液
正确使用防 护设备:如 口罩、手套、
防护服等
保持环境 清洁:定 期消毒, 保持通风
加强患者管 理:监测体 温,观察病 情,及时报 告感染情况
01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包括医 院感染的定义、分类、传播 途径等
03
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包括 监测方法、报告流程、数据 分析等
05
医院感染案例分析:通过实 际案例,分析医院感染原因、 预防措施等
02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手卫生、环境消毒、隔 离措施等
04
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架 构、职责分工、制度建设等
01
02
03
04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01
02
03
04
培训可以提高 医务人员的感
染防控意识
培训可以提高 医务人员的感
染防控技能
培训可以提高 医务人员的感
染防控知识
培训可以提高 医务人员的感 染防控执行力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预防医院感染:通过 岗前培训,提高医务
1 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 岗前培训,提高医务
4
人员的感染防控能力,

医院院感管理岗前培训

医院院感管理岗前培训

医院院感管理岗前培训时间:2024年7月23日15时主持主讲:肖科长参加人员:新入职医务人员(共计20人)内容:院感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

预防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隔离感染患者等。

一、手卫生: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洗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30%左右。

手卫生分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所有医务人员要做好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外科洗手)、两前三后洗手(在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二、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医院废物(Hospitalwaste)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五大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3)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4)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5)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三、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1、无菌操作原则:(1)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2)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约20cm。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4)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5)防止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6)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新员工医院感染岗前培训

新员工医院感染岗前培训

新员工医院感染岗前培训一、前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或与医疗活动相关时发生的各种感染,它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死亡率。

此外,医护人员还有可能在医疗过程中感染病菌。

因此,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机构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档旨在为新员工提供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以便他们在就职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从未感染且在医院内发生的各种感染,它可能由患者自身携带的微生物感染,也可能由来自医护人员、环境和设备的病原菌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治疗方式以及医疗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医院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感染其他人,如结核、麻疹等。

2.飞沫传播:通过呼吸时形成的小水滴感染其他人,如流行性感冒、风疹等。

3.接触传播:通过患者的皮肤、黏膜、血液、呼吸道等直接接触感染其他人。

4.污染物传播:通过医疗器械、用具、药品、环境等污染物感染其他人。

四、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个人防护作为医护人员,我们需要穿戴好相关防护装备,在接触患者时要注意手卫生,如经常洗手、使用手消毒剂、使用手套等措施。

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如患有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接触患者。

2. 设备防护对于医疗设备、用具等物品,要定期进行检测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没有细菌滋生。

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具要在使用后及时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3. 环境防护医院的环境清洁十分重要,应定期清理消毒环境。

同时,医院还需按照相关要求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患者呼吸环境的质量。

4. 统一管理医院需要对所有患者进行隔离管理,并严格按照规定处理感染病人、接触者和无菌部位,以避免病原体传播。

五、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预防医院感染都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

实习生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ppt课件

实习生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ppt课件
21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 的背部擦干的!!!
白大褂是首选 甩手运动第二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22
手易被细菌污染
某位护士
的手印 培养24 小时后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23
个人防护措施
24
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 口罩 防护服与隔离衣 眼罩与面罩 帽子 长统胶靴/鞋套
❖ 最好使用能防水的隔离衣。 ❖ 选择隔离衣时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
的皮肤。 ❖ 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
部等。 ❖ 隔离衣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 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33
护目镜/面罩
❖护目镜:防护眼睛 ❖面 罩: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34
35
隔离措施
36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锐器伤后在4小时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53
步骤4、5:预防和随访
首先确定病人是否有传染病(HBV、HIV、HCV 等),如果病人的感染状况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查 明。
医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检查,疫苗接种, 并根据随访的流程完成监测随访。
54
暴露后治疗
HBV暴露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最好开始于24h内, 不超过7d。
58
医疗废物的收集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岗前培训是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能力而进行的一项培训。

通过系统的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院感知识,掌握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全。

一、院感知识的重要性1.1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院感知识的掌握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院内感染问题。

掌握院感知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1.2 保障患者的安全院感知识的掌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务人员通过了解院感知识,可以采取正确的感染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医疗机构通过进行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能力,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这不仅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

二、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的内容2.1 感染控制基本原则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的内容之一是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包括手卫生、消毒与消毒灭菌、医疗废物管理、环境清洁与消毒等方面的知识。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感染传播的途径,学习正确的手卫生方法,掌握消毒与消毒灭菌的技术,熟悉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理,以及清洁与消毒环境的方法。

2.2 感染控制的工作流程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的内容之二是感染控制的工作流程。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感染控制的工作流程,包括感染监测与报告、感染预防与控制、感染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工作流程,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感染事件,提高感染控制的效果。

2.3 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的内容之三是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预防与控制策略,医务人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三、培训方法与形式3.1 理论培训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可以通过理论培训的方式进行。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计划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计划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新员工了解医院感染知识,并掌握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1.1 什么是医院感染1.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1.3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1.4 医院感染对医护人员的危害2. 医院感染管理法规政策2.1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2.2 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和原则2.3 医院感染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3.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3.2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3.3 医院感染管理的流程和程序4.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4.1 洗手技术和消毒灭菌技术4.2 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4.3 空气和水质的净化4.4 医疗废物的处理5.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5.1 医院感染监测的指标和方法5.2 医院感染监测的报告和分析5.3 针对监测结果的改进措施6. 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和教育6.1 医院感染知识宣传的目的和方法6.2 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医院感染宣传教育三、培训方式1. 线下课堂培训:通过专业讲师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和互动交流,加强学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线上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3. 实地参观学习:安排学员到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操作和流程。

四、培训讲师本次培训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讲师,具有丰富的医院感染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全面、深入地讲解医院感染知识。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安排为一周的时间,包括线下课堂培训、线上网络培训和实地参观学习,保证学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全面掌握。

六、培训评估1. 学员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测试,检测学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员的满意度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等。

院感岗前培训医学

院感岗前培训医学

院感岗前培训医学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感染。

院感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后果,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痛苦甚至死亡。

因此,培训医学生关于院感防控的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院感的概念和危害院感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患者或访客由于接触环境、其他患者、医疗设备和人员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的传染病。

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患者的痛苦:患者被感染后,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患者痛苦增加。

2. 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院感的发生会导致患者需要继续进行治疗,住院时间变长,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便。

3. 增加医疗支出:院感的发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费用也相应增加。

4. 影响医疗机构声誉:如果医疗机构院感发生率高,会影响医院声誉,使患者对医疗机构失去信心。

二、院感的防控措施1. 手卫生手是最容易成为细菌和病毒携带者的部位,因此医务人员和患者在接触患者前后,以及进行操作前后,都需要进行手卫生。

手卫生的正确方法包括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

2. 病房环境清洁医院病房环境清洁是院感防控的重点环节之一。

清洁包括对病床、地面、墙壁、窗帘等各个部位的定期消毒和清洁。

同时,也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3. 医疗设备的消毒和灭菌医疗设备是院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采用不同的消毒和灭菌方法,确保设备的无菌状态。

同时要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其消毒灭菌效果。

4. 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患者也需要根据情况佩戴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他人。

5. 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医务人员是院感防控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不同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2024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内容(大全五篇)

2024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内容(大全五篇)

2024年医院感染培训方案内容(大全五篇)医院感染培训方案内容篇一第1篇:医院感染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为了不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及知识程度,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中,从而进步全体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进步医疗护理质量。

二、培训的对象、内容及时间1、培训的对象包括专职院感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技药剂人员及工勤保洁人员2、培训内容及时间〔1〕专职人员参加全国及区、市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2〕、医师、护理人员及医技药剂人员本重点配合三级医院评审,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依存性较低的特点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进展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重点进展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

〔3〕工勤保洁人员重点进展消毒液配置方法、保洁用具分区使用、分类放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方法;个人防护方法等的培训。

三、培训形式及考核方法1、每月由科室院感监控组长组织科室人员进展院感相关知识学习,月底质控考核时根据科室学习记录进展提问,将结果反响于质控简报并与科室效益挂钩。

2、由医院组织的培训邀请附院专家来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展三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迎评内容讲座一次;举行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一次。

每次以讲座形式培训完毕时以笔试测试卷当场考核,结果反响于质控简报。

3、工勤保洁人员培训2次。

4、选送人员参加区内的医院感染培训班。

第2篇:医院感染培训方案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进步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平安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康,充分发挥广阔医务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管理方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我院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方案:一、培训对象:1、全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工作人员2、新进人员3、实习人员二、培训内容与授课科室:根据培训对象选择以下相关内容进展培训。

新入职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新入职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3.打电话时,都会戴手套或用手套套住手机
4.喝水、上卫生间前都会洗手
5.脱手套后基本不洗手
6………
保护患者,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锐器误伤的预防3
• 减少对锐利器具的处理意味着减少误 刺机会
• 永远不要重新带帽、修整、或从注射 器上取下针头
• 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器具
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 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 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防护措施。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洗手注意事项
1、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 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 2、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 的部位。 3、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及方式 4、应使用清洁水清洗和冲洗双 手。
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 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 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务部、护理部等有 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 主任、护士长的职务;交大一附院补偿每位死 亡患儿家属18万元,并退已经缴纳的医疗费用。
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防护措施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 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 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 隔离衣等。
如何上好一堂培训课
成人学习的特点:
1.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2.遗忘速度快 3.目的性强 4.自我意识强
了解学员
自愿参加
合作、主动学习、意识强Fra bibliotek课堂的表现
非自愿参加
不合作、被动学习、意识弱

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院感知识培训

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院感知识培训

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院感知识培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数学教材的第五章《统计与概率》中的第二节《可能性》。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学会用概率的方法来描述和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

2. 学会用概率的方法来描述和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用概率的方法来描述和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骰子等。

学具:练习本、笔、教学卡片、骰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抽奖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中奖的可能性。

2. 讲解概念: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实例进行解释。

3. 概率的计算:讲解如何用概率的方法来描述和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掷骰子、抽卡片等实践活动,运用概率的方法来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必然事件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不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七、作业设计1. 判断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答案:(1)必然事件:太阳从东方升起。

(2)不可能事件:铅笔会飞。

(3)随机事件:明天会下雨。

2. 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并说明计算方法。

答案:(1)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

(2)掷一个骰子,出现偶数的概率是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了用概率的方法来描述和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标题: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引言概述:院感知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岗前培训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培训内容的重要性1.1 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院感知识的基本概念、感染传播途径、感染控制原则等。

1.2 感染预防与控制技能的培训:如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等。

1.3 应急处理和危机管理:应对院内感染事件的处理流程、报告机制、隔离措施等。

二、培训对象和范围2.1 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医院从业人员。

2.2 医院管理人员:包括院感科主任、感染控制专家等。

2.3 医院后勤保洁人员:负责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人员。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3.1 线下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培训。

3.2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

3.3 定期培训:每年定期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保持医务人员的知识更新。

四、培训效果评估和监测4.1 考核评估:通过考试、练习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4.2 监测机制:建立院感知识培训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3 反馈机制:收集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五、培训后的跟进和持续教育5.1 岗后辅导:对新员工进行岗后辅导,巩固培训内容。

5.2 持续教育:定期开展院感知识的持续教育,保持医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水平。

5.3 案例分享和交流:通过案例分享和交流会议,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结语: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能力至关重要,医院应该重视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水平,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期间因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岗前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院感基础知识培训1.1 院感概念和分类院感的定义和分类是岗前培训的基础。

培训内容包括对院感概念的介绍,如何根据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分类院感,以及院感的临床表现等。

1.2 院感防控原则培训还应包括院感防控原则的介绍。

这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培训还应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

1.3 院感监测和报告培训应包括院感监测和报告的方法和流程。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如何收集院感相关数据、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院感疫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院感病原体知识培训2.1 常见院感病原体培训应介绍常见的院感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对于每种病原体,应介绍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防控措施。

2.2 抗生素使用与耐药菌培训还应包括抗生素使用与耐药菌的相关知识。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2.3 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培训应介绍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设备消毒等方面的措施。

培训还应强调个人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院感监测与调查培训3.1 院感监测指标和方法培训应介绍院感监测的指标和方法,如感染率的计算、患者感染情况的调查方法等。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如何准确收集和分析院感相关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2 院感调查与分析培训还应包括院感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医护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院感调查,如何找出院感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3 院感报告与反馈培训应介绍院感报告与反馈的流程。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如何及时上报院感疫情,以及如何根据报告结果进行改进和反馈。

四、院感应急处理培训4.1 院感应急处理流程培训应介绍院感应急处理的流程。

新入职员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新入职员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新入职员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在医疗行业中,医院感染(简称院感)的控制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新入职员工作为医院的新鲜血液,他们的院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新入职员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方案至关重要。

一、培训目标新入职员工院感知识岗前培训的目标是使每位员工都能够:1. 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和控制的重要性。

2. 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防控措施和操作规程。

3. 熟悉医院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指南。

4.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介绍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特点等。

2.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概述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特点。

3. 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详细讲解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清洁与消毒、无菌技术等。

4. 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介绍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监测和反馈机制。

5. 法律法规与标准指南:解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

6.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讲解如何预防职业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实践操作1. 手卫生:演示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时机。

2. 个人防护:演示如何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3. 环境清洁与消毒:实操不同环境下的清洁消毒方法。

4. 无菌技术:模拟无菌操作的实际场景,进行实操训练。

三、培训方法1. 讲授法:通过专家讲解,系统传授院感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加深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理解。

3.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式学习:鼓励学员提问和讨论,增强培训的参与性和实效性。

四、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通常安排在新员工入职后的前两周,共计16课时。

2. 培训地点:医院会议室或指定的培训教室。

3. 培训师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和临床医护人员担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 洗黏膜。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 的局部挤压。
(六)一手指尖并排在另一手掌心来回搓,交换进行;
标准预防内容—手套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 时应戴手套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手部皮肤已有破损,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

标准预防内容——口罩
保护口和鼻的黏膜 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佩戴口罩:
置管和导管Leabharlann 护人员应经过培训。 置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无菌手套、口罩、
帽子、穿无菌手术衣。 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透析导管例外。 置管部位至少消毒3遍,每遍均要待其自然干燥。 尽早拔除导管。
遵守制度
遵守所在科室的相关制度 严格遵守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科、手术室、产科分娩室、ICU病房、隔离病 区、血透室、(口腔科)、内镜室等,进入这些区域时要 严格按照科室制度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方可进入。 重点部位:手术部位、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2021/2/22
Dr.HU Bijie
28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
若无禁忌证,患者床头应抬高30°~40°。 定时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 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
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 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院感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提高治疗与手术的成功率 减少病人痛苦,提高床位周转率 减轻医疗护理工作负担与国家和个人经济负担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锐器刺伤处理及报告程序
报告带教老师或科室负责人 填写锐器伤登记表报感染管理科 进行暴露评估 血清学检测:HBV、HCV、HIV 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注射疫苗、药物治疗、追踪随访
等 观察、监测、随访、备案
几种重要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
➢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 术刀……
➢ 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
针刺伤的主要危害
主要是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病毒
对受伤者的心理伤害 一般是由医疗锐器引起
容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
操作中(掰安瓿、抽吸药液、各种注射时、拔针 时)
操作后整理用物时 丢弃过程中 不正确的废物处理
医院感染实习护士岗前培训
为什么要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了解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意义 医疗诊疗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 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中医务人员职责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
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 戴手套; ➢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 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洗手
术语和定义
(一)什么是手卫生? 手卫生(hand hygiene): 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
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患者皮肤、黏膜和进行
侵入性操作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NICU、母婴室、新生儿科等
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操作必须使用防护镜、面部 防护罩、口罩等
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 较高)
标准预防内容—隔离衣
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喷溅 物 等污染
必要时可在外加塑料围裙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免污染其他患者和
环境。
保证职业安全 防止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的类型
标准预防
在20世纪 90年代中期提出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 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
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染病病人,或进行支气管镜、口腔诊疗操作 时(佩戴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口罩);
进行手术、无菌操作、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 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时。
正确的佩戴口罩
标准预防内容—面罩、护目镜
面罩和护目镜可防止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 等体液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 及鼻腔黏膜。
重点科室。 4.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服前后。 5.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或者被其污染
的物品后。 6.脱手套后。 7.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如何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至少15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