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告的哲学
广告是科学还是艺术

关于广告学科的科学与艺术之争1250622班刘亚茹 125062201在广告学理论研究中,关于广告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之争由来已久。
在我看来,广告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
广告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必然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广告学也成为一个热门的学科。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它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
它是建立在哲学、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文学艺术、传播学、新闻学等其相关科学的基础之上而独立存在的边缘学科。
广告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我国广告界的老前辈、原中国广告学会顾问徐百益先生。
他在1983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如下看法:“广告是有计划的通过各种媒介向消费者介绍商品和劳务的科学和艺术。
”(注:陈培爱:《广告原理与方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我国广告理论研究者持这种看法者居多,认为广告学不仅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而且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是一门科学。
广告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广告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特别是在广告创意和表现方面都离不开艺术的加工,是通过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产品或企业信息,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兴趣。
从广告的概念来讲在描述广告时,我们会提到四个主要的因素:战略、创意、创意执行和创意性地使用媒介。
何为战略?战略是隐藏在广告作品背后的意图与计划,它决定广告作品的方向和聚焦点。
每一个有效广告都有一个正确的战略,广告主创作这些广告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瞄准特定的受众,使创作出的讯息能反映受众最重要的关切点,并选择能有效到达受众的媒介(如印刷媒介、电波媒介或互联网)加以刊播。
可见,一则广告要想有效地传播信息到达广告主预期的效果必须经过严密的前期调查,以明确产品的目标受众、受众的关切点等。
前期的调研工作需要运用统计学、传播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的科学知识,因此,广告学科是一门科学。
哲学:广告美学题库考点(最新版)

哲学:广告美学题库考点(最新版)1、问答题分析艺术型和情趣型广告的异同。
正确答案:(1)共同点:①都可以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②艺术手段的采用和艺术形象的塑造可以引发受众美好的联想,赢得他们的好感③都诉诸于人的情(江南博哥)感,容易引起情感共鸣(2)区别①表现特征上②审美对象上③欣赏方式上2、判断题意境方法一般不包括制造艺术效果正确答案:对3、多选广告创作主要包括()等多方面的内容。
A、广告主题的确定B、广告表现形式的采用C、广告文稿的撰写D、广告的设计制作E、广告内容的设计正确答案:A, B, C, D4、单选哪种布局能使雕塑、建筑、绘画产生庄重、朴素的艺术效果()。
A、调和对比B、单纯齐一C、匀称比例D、对称均衡正确答案:D5、问答题多元化美学趋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正确答案:多元化美学趋势的突出特点有三个:A、不同审美文化的融合B、多种表现方法的融合C、各种不同媒体的融合6、问答题新的审美心理差异为广告准确把握受众心理提出了哪些难题?正确答案:(1).现代广告市场营销强调市场细分化,而且细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不同细分市场的受众已经无法接受一般性的广告审美心理,他们需要的是对他们这一细分群体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广告,能完全同其他细分群体相区别的广告。
(2).现代人的个性化心理需求越来越强烈,不愿追随大众潮流,热衷于表现自我,彰显个性。
(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化心理需求日趋明显。
很多时候,人们在获得实用功效的同时,还希望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或情感上的愉悦。
(4).日益受人瞩目的逆反心理需要特别注意。
7、单选人的形象是作为一种自由创造的主体而存在是在哪个时期()。
A、封建社会B、原始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奴隶社会正确答案:B8、单选研究(),探索产生美途径,是广告表现的关键。
A、美的本质B、美的规律C、美的范畴D、美的想象正确答案:A9、多选从提高广告创作艺术能力的角度,欣赏雕塑中的美,掌握雕塑的特点主要有()A、艺术形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B、雕塑的特点在于艺术形象的实体性C、艺术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D、雕塑艺术运用的材质的特性与艺术形象的审美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E、雕塑的特点在于艺术形象的思想性正确答案:B, C, D10、单选现代化的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为以什么需求为主()A、生理需求B、安全需求C、爱的需求D、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正确答案:D11、问答题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浅论广告与艺术的关系

浅论广告与艺术的关系广告与艺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常常被人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讨论。
广告是为了推销产品或服务而制作的一种营销手段,而艺术则是通过创作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尽管广告和艺术有着本质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首先,广告和艺术在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广告通常使用视觉、音频、文字和故事等元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样,艺术也以这些元素为表现手段,通过图画、音乐、文学等形式来进行创作。
在这种意义上,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应用型的艺术,因为它也在追求创意和表现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其次,广告和艺术都是传递信息和引起共鸣的有效方式。
广告通常通过刺激观众的情感、激发欲望和引发共鸣来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
同样,艺术创作也常常旨在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思考,引发共鸣和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广告和艺术都试图与观众建立联系,传递某种信息或理念。
然而,广告和艺术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目的和动机。
广告是商业宣传的手段,其核心目标是推销产品或服务,吸引消费者并增加销售额。
因此,广告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导向,侧重于传递功能和实用性的信息。
相比之下,艺术更加注重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追求艺术创作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哲学意义。
此外,广告往往处于商业市场的压力下,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以获得商业成功。
因此,广告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通常较为商业化和娱乐化。
而艺术则更加自由和独立,艺术家通常追求个人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并将艺术作品视为自我表达和探索的媒介。
综上所述,广告和艺术虽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广告更注重商业的目的和实用性,而艺术更强调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表达。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广告不能融入艺术元素,或者艺术不能用于广告创作。
当广告能够巧妙地将创意和艺术的元素结合,艺术也能够为广告注入更高的艺术含量时,广告和艺术之间的边界也将变得模糊,创造出更多有创意和有价值的作品。
高考议论文常考的的20种哲学思辨关系

高考议论文常考的的 20 种哲学思辨关系高考议论文中最常考哲学理论,考生要着重复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议论文常考的的 20 种哲学思辨关系,希望大家喜欢!过程与结果思想 1: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
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 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
如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
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
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
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
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 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
思想 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
但终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阐释: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伴随痛苦、失败、挫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苏轼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温室里培植不出栋梁之材,梦想风正一帆悬,则更是一厢情愿。
思想 5: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
没有一成不变的。
娃哈哈纯净水广告赏析

纯净水广告赏析
传播1034班第七小组
组织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 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资 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 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 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 业。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主要生 产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 饮料、保健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8大类 100多个品种的产品。
为什么选择景岗山? 为什么选择景岗山?
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是以对消费者调查的 为依据选择的。 景岗山形象健康、青春,略带成熟色彩, 充满活力,是产品形象代言人的候选人之一。 他虽不是大红大紫的一线歌手,但也同时具有 相应的优势。因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出镜率 相对较少,他的形象也没有特别的定型,可以 经由广告的再创作,以适应产品形象需要,同 时避免了对一线歌手固有的“反感人群”。
(二)策略制定
制订了 “明星歌曲路线”。
所谓 “明星歌曲路线”,即使用流行歌曲作为载体, 启用明星作为产品形象代言推广产品。为了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歌 曲推广、形象代言人推广、广告三管齐下,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娃哈哈”用别出新裁的“歌星+歌曲”的广告 运作模式,从景岗山的《我的眼里只有你》到毛宁、陈明 的《心中只有你》,再到现在王力宏的《爱的就是你》
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意稿也被一遍又 一遍地修改,直到2001年4月,创意被最终确 定为“表达篇”与“引力篇”两篇。创意的 主题都围绕城市男孩(王力宏)自信地对 “水”的控制而展开情节,在广告片中, “水”和代言人都给予了充分的展现和巧妙 的联系。
娃哈哈纯净水“坚持健康、青春”路线 纲领。广告创意中坚持未变的就是娃哈哈纯净 水广告中的“明星元素”、“歌曲元素”、 “产品”作为情节纽带的联系元素。因此,受 众可以从众多的广告中一眼认出那就是娃哈哈 纯净水的广告,同时,由于歌曲不同了,人物 的角色性格不同,情节不同,新鲜感和了解的 欲望仍然存在,品牌和广告的累积效应由此而 达成。
广告心理学之父-斯科特(转载)

⼴告⼼理学之⽗-斯科特(转载)作为⼈事管理的创始⼈之⼀,⼯商业活动的⼀位重要影响者,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1869~1955)⽆疑是那个时代的先驱性⼈物。
他是第⼀位将⼼理学应⽤于⼴告的学者,还是教育⾏政管理的专家,曾担任美国的西北⼤学校长达19年之久。
他的职业横跨学术、企业和军队服务各个领域。
在美国⼈事管理和销售业发展史上,斯科特提出的观点和⽅法⼀度成为时尚。
然⽽,由于时间的流逝,特别是由于他担任西北⼤学校长时期的成就,掩盖和淡化了他在⼼理学研究上的贡献。
斯科特出⽣于伊利诺斯州⼀位农场主的家庭,14岁时,由于他的哥哥去西北⼤学教书,他被安排独⾃管理整个农场。
但是,斯科特的梦想,不是做⼀名驰骋在马背上的⽜仔,⽽是做⼀名探究⼈类内⼼奥秘的教师。
为此,他进⼊伊利诺斯师范⼤学学习。
毕业后他以全奖进⼊西北⼤学,在乔治·A·科尔教授的领导下研究哲学。
这段经历,使斯科特对研究⼈的⼼灵形成了浓厚兴趣,于是,他⼜前往声名远扬的莱⽐锡,在那⼉师从冯特,获得⼼理学博⼠学位,成为继芒斯特伯格之后从莱⽐锡⾛出的⼜⼀位⼼理学⼤师。
斯科特回到西北⼤学后,开创了这⾥的实验⼼理学研究,并获得教授席位,接着⼜担任了西北⼤学校长。
离开西北⼤学后,他进⼊卡内基技术研究所,接着出版了他的⼏本商业⼼理学讲义,组建咨询性质的斯科特公司,并为45家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斯科特最初从事的是⼴告⼼理学的研究,这⼀研究开始于分析和设计⼴告⽂本。
1901年的芝加哥年会上,他提出,应当从理论上研究⼴告的⼯作实践,使⼴告研究成为⼀门科学,⽽⼼理学对此可以⼤有作为。
这⼀见解,得到了当时与会者的热烈⽀持。
在随后的两年间,斯科特连续发表了12篇有关⼴告⼼理学的⽂章,并汇集成⼀本书,书名叫《⼴告原理》,于1903年出版。
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告⼼理学的诞⽣。
1908年,斯科特进⼀步将⼴告⼼理学的知识系统化,写成《⼴告⼼理学》出版。
广告相关理论

➢2、注重各种传播方式的整合, 使受众获得更多的信息接触机会。
➢3、突出信息传播以“一个声音” 为主。
➢4、强调传播活动的系统性。
整合营销传播定义:
统筹运用各种传播方 式并加以最佳组合,以特 定的目标群体为传播对象, 传送基本一致的营销信息, 促进联系和沟通的系统传 播活动。
Bose音响品牌在新西兰的广告
5、广告品牌个性理论 BC
(Brand Character )
是品牌形象理论的延伸。首 先,是美国精信(Grey)广告公 司提出了“品牌性格哲学”,接 着日本小林太三郎教授提出了 “企业性格论”,继而在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这种后起的、 充满生命力的新理论流派。
“The coffee is good to the last drop”——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Theodore Roosevelt )
“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share”
雅客V9 (Vitamin)
雅客V9电视广告——跑步篇
雅客V9电视广告——助威篇
利用平面及网络软文
投放广告前,雅客V9利用大量的软文 对消费者进行了维生素糖果概念的 培养
营销 20世纪80年代,CIS时代;
传播
主义 20世纪90年代,整合营销时代(IMC)
时代 (不同广告时代,有不同创意运作核心理念)
1904年,约翰·肯尼迪提出广告是“印在纸上 的推销术”,在广告发展史上第一次对广告的 营销属性在理论上加以确认,标志着20世纪以 推销商品为特征的广告模式来临。
1923年,广告大师霍普金斯出版了《科学的广 告》一书,对“科学的”广告理论看法是“广 告是推销术的一种,它的基本理论就是推销术 的基本原则”。
尼采的经典哲学语录,尼采哲学名言

尼采的经典哲学语录,尼采哲学名言1 上帝死了PS:前段时间看见一个教会的广告,画面全黑,只有4个字:尼采死了……2 超人即是海洋,你们的伟大轻蔑会在海中沉没。
3 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上方。
4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
PS: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5 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就进疯人院。
PS:谁有自己的个性,谁就明白这句话6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
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7 人的生存是可怕的,且总无意义:一个搞恶作剧的人可能成为它的厄运。
我要向人们讲授生存的意义,这意义就是超人,是乌云里的闪电。
8 对于强大的,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而言,存在着许多沉重之物。
这精神包含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它的强大要求负载沉重,甚至最沉重之物。
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要驮载这一切最沉重之物,犹如满载重物而匆匆走向荒原的骆驼。
精神也正是这样匆匆走进荒原。
然而,在寂寥的荒原中发生了第二次变形:精神变成了狮子,它要为自己夺得自由,做自己沙漠的主人。
10 不要再把头埋进天堂这类东西的沙滩里,而要使头自由,使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11 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
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
12 人的情况和树相同。
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13 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
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
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14 即使你对他们温柔敦厚,但他们仍旧是觉得受到你的蔑视。
他们以隐秘的伤害行为报答你的善举。
你无言的骄傲总与他们的口味不合;倘若你某次谦虚到虚荣的地步,他们就喜不自胜了。
15 总有一天孤寂将会使你厌倦,你的骄傲将会扭曲,你的勇气将会咬牙切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广告的哲学
提要: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它不仅是商家用来销售产品的一个途径,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现象。
广告兜售的并非商品本身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它以幻梦的形态将判断事物吸引人与否的虚假标准强加于人。
关键词:广告;销售;生活方式;哲学
一、普天之下,莫非广告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居住的城市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吞没了。
仿佛一瞬间,广告悄然侵占了我们的日常。
无论你想不想看到,它总在某处存在着。
即使是擦肩而过的一辆汽车,不经意的一瞥,也会刺激着你的眼球,充斥在你的视线中。
没有任何征兆,却填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信息,我们也许记得,也许忘记了,却也不得不投以匆匆的一瞥,而广告正是在那一瞬间生成的。
但即使只有那一刹那,它的价值也是不容估量的。
1、瞬时性
我们都知道,广告业,尤其是黄金时段热播频道的广告时段,往往都是“寸时寸金”。
时间就是金钱,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要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用最有效的方法,将商品的信息深深地印在观看者的脑海中。
有时往往是一个瞬间的回顾,一个名字的熟悉感,就会给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
同时,广告业是走在时代最前端的一个产业,它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再好的广告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2、竞争性
商场如战场,商战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广告中也可窥见一斑。
短短的几分钟内,各个厂家,各个品牌的商品宣传片轮番上阵,以狂轰乱炸之势,将高密度的信息和具有冲击效果的视觉图像投向观看者。
谁的广告更新颖、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更能在人们的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象,便越能在同类产品的销售中占有绝对优势。
3、自由性
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概念。
购买者自由地选购商品,制造商自由的制造产品,这都体现出市场经济的自由,以及对于人的自由选择的尊重。
可以说,“资本主义城市中的巨型广告牌和霓虹灯广告是‘自由世界’近在咫尺的标记。
”(P141)。
在这里你拥有无限的选择和无限的机会去实现你的梦想,去创造你的未来。
二、被拿来兜售的生活方式
广告作为商家销售商品时一种不可或缺的竞争性媒介,对于商品的销售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影响着买主在购买商品时的选择,同时也为销售方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市场。
被塑造的品牌,成为商家竞争时一个重要的软实力。
广泛的知晓率和良好的公众形象,都会为商品加分不少。
事实上,广告兜售的并非商品本身,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广告在宣传商品性能和特质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宣扬:假如你购买了此种商品,就可以的得到这样便利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自我的形象得到改观,可以被更多的人喜爱,可以在职场上更加如鱼得水。
它的言下之意即在说,当你拥有了这件商品,就拥有了那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成为了那被羡慕的对象。
同时这来自他人的羡慕会让你更加喜爱你自己。
就像约翰·伯格所说的“广告影像偷取了她对真我的钟爱,再以商品为代价,把这爱回馈给她”(P144)
广告的目的并非单纯地介绍商品,而在于通过对广告中优雅、从容的生活方式的展示,使消费者对他目前的生活方式萌生不满。
当不满积聚,想要改变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时广告再适时地提供这样一个不错的选项。
这样,消费者就很容易“上钩”了,广告也同时实现了它的价值,完成了它的使命。
所以说,我们所购买的不是商品,而是通过商品购买了广告中所宣扬的生活方式。
审美的泛滥、过度的包装,我们在这长久的熏陶下,不也会无意识的倾向于那些包装精美,造型别致,牌子亮的商品吗?同时,生活中买椟还珠的现象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
三、排除现在,仰仗过去,许诺未来
我们不难发现,广告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
很浅显的道理,人们在接受新生的事物的时候多少都会存在一些抗拒心理,而若是经由熟悉的事物来认识这个新生事物,则要容易许多。
因此,广告常常会借助绘画、雕塑等经典艺术来增强它的吸引力和权威性。
而在所有的艺术形式里,油画最接近广告的特质,也最容易被广告泛用。
首先,油画和广告都是视觉的艺术形式,它们有着共同的特质,都是利用鲜艳的色彩,具有冲击性的视觉效果,和谐的构图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而且,油画这种与财富关联和富于优雅生活情调的灵性特质,既给人一种奢华的感觉,又体现了文化的价值。
这与广告想要传达和达成的非常契合。
其次,油画和广告又有所不同。
1)内涵不同。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的形式,是对私有财产的歌颂,是对收藏者自我价值观的确证和巩固。
而广告则是商品消费社会的一个文化产物,是在通过影像来表现、传播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2)针对的对象不同。
油画针对的是那些靠市场赚取了钱财的人,而广告针对的则是构成市场的人,即观赏者——买主。
也就是说,油画是借由市场实现其存在的,而广告的价值就在于市场本身。
3)表现方式不同。
油画是以事实为基点的,它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是对事实的记录,它的着眼点在现在。
而广告它本身并不提供商品或机会,而是暗示你选择了什么,又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4)油画是可以连接过去与未来,而已当做一种长存的记录,一直保留下去。
而广告则是转瞬即逝的,它只有在变化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存在。
所以说,广告没有现在,它依赖过去的权威赋予它值得信赖的品质,它许诺未来将实现怎样的美好,却从不提现在。
四、广告的哲学
约翰·伯格说“广告等于某种哲学体系。
它用自己的一套说法解释一切,它对大千世界作出诠释”(P164)是的,广告的世界可以说是现实中的另一个异时空,说它真实也好,虚幻也罢,却是确确实实在地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实。
首先,广告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的产物,它代表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
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商品,无数的制造商,才有抢占市场的必要性。
试想,若现在每个产业都由一个厂家垄断,那不就没有做广告的必要了吗?
其次,广告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生命,没有广告业的存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将寸步难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扩展海外市场则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针对不同地区人们的需求和生活习俗来进行不同的宣传策略也是势在必行的。
最后,广告也是资本主义的幻梦。
资本家则是利用广告的影响力,把自己想要人们拥有的、对自己有利的价值评判标准强行通过广告灌输给广大人们群众。
他们拼命宣扬着“金钱就是生命”,花费金钱的能力就是生命的能力。
这在很大的限度上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将产业工人从资本家那里拿来的薪水又送还给了资本家,成为其回笼资金的一环。
资本家就在这不断的压榨不断的循环中实现着自我的发展。
当然,这个实现的前提也在于广告的可信性。
广告虽然是虚幻的,但它却也凭借着真实性的支持。
毕竟,商品本身是真实存在的。
不过,奇怪的是广告对于未来的许诺可谓遥遥无期,但这却并没有影响广告的效用。
这是因为,广告实际上提供的东西虽然与它许诺的未来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不过相应的消费者自身与他理想中自己的形象也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这颇为一致的两道鸿沟共鸣着,却又相互抵消着。
从而使得,广告的欺骗也变得
合情合理。
可以说,广告正是钻了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无法抗拒的空子。
综上所述,广告就是这样的存在,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商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媒介,它强硬的闯进我们的生活,又强硬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它用完美的幻境,虚假的未来诱惑着我们的欲望,而我们对于这诱惑也不可抗拒、乐于接受,它组织着我们的现实存在,它是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典型表征。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戴行钺译.观看之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