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步操作 , 只需 1个护士 , 故 所用 时间较短 , 护理人员 自我感
觉较轻松 。 2组患者体位摆 放时机不 同 , 对照组患者 已进入全 身麻醉状态 , 知觉 丧失 , 肉松弛无力 , 护性反射作用减 弱 肌 保
人 工跖趾 关节置换 术的 围手术期 护理
崔伟 张竞
人T跖趾关节置换术( MP 是指手术切除晚期跖趾关节 T A)
维普资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 0 年 3 1日第 2 卷第 3 上旬版 07 月 3 期
C i J r N r, ac s 2 0 , o 2 , o A h Pa u M r t 0 7 V 1 3 N . n c s h1 .一般资料 。本组 3 . O例 4 7趾患者 中, 1 例 1 , 男 1 6趾 女
1例 3 趾, 9 1 年龄 3 7 3— 7岁 , 平均年龄 6 . 25岁。第一 、 、 、 二 三
四跖趾关 分别为 3 趾 、1 2 、趾。 3 1 趾、 趾 1 类风湿性关节炎 7
趾 , 僵硬 5 , 外翻畸形伴严重骨性关节 炎 2 趾 , 躅 趾 躅 1 第二跖 骨头坏死 6趾 , 陈旧性脱 位 6 , 趾 蹰外翻术后 2趾。 2 方法 。 . 采用腰麻 或硬 膜外 麻醉。患者仰 卧位 , 如置换 第
一
跖趾关节则取背内侧切 口, 其他跖趾关节采用背侧切 口。 切 跖趾关 节置换 时 , 松解并切断躅 内收肌及关节囊外侧部位 ,
疾 患, 通过人工跖趾关节置入 , 达到切除病灶 , 消除疼痛和恢 复
关节功能 目的的一种外科治疗方法。 目前 , 新一代 T P M A在 国 内才刚刚起 步 ,0 2年 3 一 0 5年 3 , 20 月 20 月 我科采用 T A治 MP 疗跖趾关节骨 胜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 节炎 、 僵硬 、 翻畸形 躅 蹲外 伴严重骨性关节炎以及跖骨头坏死 3 0例( 7趾)近期疗效满 4 , 意 l] 1 对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问题 , 国内尚无报道 , 。 目前 现 报道如下。
手术讲解模板: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注意事项:
4.在第2跖趾关节切取术中,若拟保留第2 足跖,必须保护好第2趾腓侧的趾固有动 脉,否则第2足趾可能发生坏死,继而使 植骨失败。手术的要领是,解剖第2跖趾 关节腓侧时,尽量靠近关节囊,做到既不 损伤关节周围血管网,又不切断趾固有动 脉。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步骤:
膜关节囊瓣的游离端缝合在对侧关节囊里 面,使关节面隔离,并起衬垫作用。盐水 冲洗切口,放入庆大霉霉素16万U,缝合 深筋膜和皮肤,用纱布条垫在 趾与第2足趾之间,小腿石膏将 趾固定在正常轴线上,并塑出脚的横弓和 纵弓(图3.14.1.1.2-7)。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并发症:
表直接了解移植体血循状况,对血管吻合 口 进行探查有时很难下决心,特别是血管蒂 位于下颌骨深面时。探查时机的掌握与术 者的经验有很大关系,但应遵循尽早探查 的原则。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并发症:
4.第2趾坏死 原因是术中切断了第2趾腓 侧趾固有动脉。第2趾坏死可继发感染, 导致植骨失败。术中发现损伤了第2趾腓 侧趾固有动脉,应放弃植骨,改行第2趾 切除、第2跖间隙关闭术。已发生第2趾坏 死,应清除坏死组织,摘除植骨块,控制 感染,择机行第2跖间隙关闭术。
术前准备: 7.备血600~900ml。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术前准备: 8.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第1跖趾关节内侧切口(图 3.14.1.1.2-4)。
手术资料:修整第1跖骨头跖趾关节成形术
手术讲解模板: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术后处理:
第1跖趾关节固定术术后用“人”字形弹 力绷带包扎固定,患肢抬高,术后3~4d 可下地行走,但不负重。6周后可负重行 走。关节融合牢固后将螺丝钉去除。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并发症:
第1跖趾关节固定术主要并发症是固定跖 趾关节的位置不合适,以致影响踇趾的外 形和功能。因骨端接触紧密,加上螺丝钉 固定牢固,关节不融合机会很少。
第一跖趾关节 融合术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科室:骨科 部位:足部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麻醉: 采用硬脊膜外麻醉或腰麻。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概述:
踇僵硬是指踇趾的跖趾关节活动受限,且 主要是背伸受限和疼痛,以至影响正常行 走。其发病原因可能为外伤,剥脱性软骨 炎或骨软骨炎,旋前足和第1跖骨过长等。 治疗方法较常用的有Keller手术、第1跖 趾关节固定术、第1跖骨头骨赘切除术和 近节趾骨背侧楔形截骨术等。Keller手术 能有效的矫正畸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术后护理: 清淡饮食。
谢谢!
手术步骤:
1.做第1跖趾关节内侧纵行皮肤切口,起 自踇趾近节中部,向后延伸,止于第1跖 骨干中远1/3交界处。切开关节囊和骨膜, 显露出近节趾骨近侧1/2和第1跖骨远侧 1/2。将近节趾骨近端和第1跖骨远端向内 侧脱位。用骨刀将跖骨远端修整成锥形, 骨端直径约为1cm。用手钻在近节趾骨基 底部钻孔,深约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手术步骤: 3.按层次缝合切口。
手术资料: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注意事项:
修整跖骨远端和近节趾骨基底的骨洞要互 相适应,使嵌入后能紧密接触。同时,必 须注意跖趾关节的固定位置,一般认为男 性固定在背伸15°~20°,女性固定在背 伸15°~25°比较适宜,并应用螺丝钉做 牢固固定。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

尿病伴神经关节病 。
疼痛消失 , V H A从术前 4 ̄ 4减少到术后 l。无假体断裂 以及假 l, 体周 围骨吸 收或 硬 化。G u [ 报道 2 ol 7 d] 0例 R A患 者行 4 0次 T A 随访 3 年疗效满意 , MP , ~5 未见 1 例并发症 , 与其他手术方 法比较 , 具有很好 的关 节稳定性 和动力性。Sbl 5认为 , eo d等l J TP M A可改善关节功能 , 保护屈拇 短肌 , 复籽骨的位置 , 恢 从而 降低了转移性跖痛 症的发生率。ca出 0 【 报道跖侧胼胝发 r c l3 03 生率从术前 5 %降低到术后 2% , 0 6 术后无一例转移性跖痛症。
母 外翻手术失败者 ;6 适用 于行跖 趾关 节融合 或关节 切除 ()
成形术的患者 ; ) ( 无感染及周 围神经血管病变 。 7
22 手术禁 忌证 () . 1 先天 性跖趾 关节脱 位 ;2 穿较 高高 () 跟鞋 ( 大于 5锄 ) 的患 者 ;3 严 重 的骨质疏 松症 ; 4 严 重糖 () ()
维普资讯
墨目囵
(ecJrl t Cneel mdoeoe V . . 0—0 版 M i uafehe oeA ePiFc)o1N 127 1出 daon h isPp r l r 1 关 节 置换 术
的疗效 , 但它对 手术技术 、 内固定类 型的要求极 高, 术后恢 复 时间较长 , 导致邻近关节应力增加并发疼痛 , 鞋类 型也 并且 穿 受 到很大限制 。因此 , 患者接受此手术相当困难。
1 人 工 跖 趾 关 节 置 换 术 的 现 状
第 1 趾关 节置 换术 的临床 研究 已有 5 年 的历史 。 跖 0多 15 ,w no 开始金属人工跖骨 头的研究 , 92年 S asn 假体 采用髓 内 柄固定 , 由 于假 体 周 围 的骨 吸 收 而放 弃。 16 但 97年 ,w n S a.
手术讲解模板: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术前准备: 2.向病儿及其家属谈清,术后有复发的可 能,可能要做多次手术或因畸形复发严重 而须做趾列切除术。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在拟要切除的趾列上,从趾端到跖骨基底 画出切除皮肤的轮廓,在跖趾关节表面做 背侧及跖侧切口,与相邻趾蹼切口相连。 向近端切开,包括向背侧及跖侧延长,直 到要切除的跖骨基底(图12.27.5.2-1)。
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趾关节置换术
科室:骨科 部位:趾 麻醉: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概述: 第二跖趾关节清理术用于第二跖骨头骨软 骨病的手术治疗。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 1.趾骨及软组织明显增大畸形严重者。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 2.巨趾行并趾成形或软组织切除后严重复 发病例。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2.趾列切除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切除跖骨及相连的趾骨,以及周围肥大软 组织。仔细保护供给邻趾的血管神经束。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3.关创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适当切除软组织后,分层间断缝合闭合切口(图12.27.5.2-2)。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伤口感染和部分缝线松脱,伤口裂开。
手术资料:趾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术后采用短腿管型石膏固定,2周拆换石 膏,拆除缝线。术后6周拆除石膏。
谢谢!手术ຫໍສະໝຸດ 料:趾关节置换术注意事项:
1、 术者必须熟悉第2跖趾关节及其血管的解 剖,切取时应尽可能完整地保留血管蒂与 关节囊的联系,勿使分离过多。应当知道, 吻合血管的关节游离移植术同时也 是一种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尽可能多地 保持血管蒂与第2跖骨的联系,不仅有利 于保持关节的正常结构,防止关节变性, 而且有利于骨愈合,防止感染和骨不连。
手外科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移植术技术操作规范

手外科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移植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因外伤致掌指及指间关节缺损,关节强直或关节成形、关节融合、关节置换失败而肌腱及皮肤基本完好者。
2.先天性关节缺如,难治的关节畸形者。
3.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肿瘤切除造成关节缺损者。
【禁忌证】1.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4.供受区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导致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者。
5.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发生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及体位同本章第一节“多指缺损再造术”。
6.受区准备受指关节侧方做纵形或弧形切口,切开皮肤松解远近端指伸肌腱及指深屈肌腱;近端找出损伤的指神经或指神经背侧支,于背侧找出较粗的浅静脉,掌侧找到指固有动脉或指总动脉,截断远近端相应铁度的指骨和掌骨,形成骨两端之间缺损。
7.供区(以切取第2跖趾关节为例)按第2趾带跖趾关节游离移植切取操作方法,分离解剖跖背静脉、足背静脉弓、足背动脉、足底动脉深支及第1跖背(底)动脉;分离两侧趾底神经,注意保留上述血管神经的跖趾关节支。
量取受指的骨两端之间的缺损距离,于跖趾关节两端在各保留相应骨长度后截断跖趾骨。
8.关节移植根据受区血管情况决定供区血管断蒂平面,跖趾关节移至受区。
根据跖趾关节整体长度及受区关节缺损间隙做骨修整,使跖趾关节恰好能纳人关节缺损间隙区,在认定移植关节的正确位置后,两端采用合适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手)指(足)趾及跖骨掌骨,。
依次修复骨膜,伸屈指肌腱,两侧或一侧(足)趾(手)指神经,最后修复静脉及动脉,重建移棺关节血液循环。
9.供区创面处理要求保留足趾者可将截除的掌指关节或切取骼骨植入跖趾关节间;切取的跖趾关节范围较大或远侧趾血液供应较差菩,可切除第2趾。
【注意事项】1.趾间关节移植的手术切取,基本与本节“跖趾关节移植术”,仅解剖分离以保留趾间关节为主的血管神经支。
2.关节移植后骨两端采用不贯穿关节的内固定方法,以便充分发挥移植关节的优点及术后功能恢复。
3.移檀关节的神经支应予以修复,以减少术后并发失神经Charcot关节病变。
临床锤状趾疾病发生机制高发年龄临床表现与评估及治疗措施技巧

临床锤状趾疾病发生机制、高发年龄、临床表现与评估及治疗措施技巧锤状趾(hammertoe)畸形主要发生在矢状面。
疾病早期表现为近侧趾间关节(P1P)异常屈曲,这种屈曲畸形可为僵硬性或柔韧性,疾病晚期畸形严重者可表现为近侧趾间关节屈曲和跖趾关节(MTP)背屈(过伸)。
锤状趾发生率在2%~20除且畸形的发生率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发病率的高峰在50~70岁。
锤状趾发病原因锤状趾发病原因较多,常见病因包括:①多数与穿鞋有关,特别尖头高跟鞋,使足趾紧紧挤在一起,致跖趾关节过伸;②神经肌肉性疾病③第2跖趾序列过长时,第2趾前端超出足尖平面,如此时穿着较小的鞋,则第2趾受到鞋前端的推挤导致趾间关节屈曲、跖趾关节背伸,形成锤状趾。
④蹲趾外翻畸形时,外翻的趾占据第2趾的位置,将第2趾向背侧顶起形成锤状趾;⑤有的与外伤有关;⑥结缔组织疾病;⑦先天性锤状趾等。
临床表现与评估1女性多见,可达患者群体的85队2•锤状趾畸形最常见于第2趾,其次是第3趾和第4趾,也可同时累及多个足趾。
3.局部疼痛:常见3个部位可出现疼痛。
最常见的部位是近端趾间关节背侧,该处可出现由鞋尖或鞋面压力引起的硬月并胭;远端趾间关节处于屈曲位置或趾尖负重位置时,则在足趾末端的跖侧面会出现痛性肌胀,即末梢月并服;如果近节趾骨向背侧半脱位,则最终会在跖骨头下方出现痛性脱4.可伴有胸外翻畸形。
锤状趾的临床评估比较简单,但有几点需要注意:①评估锤状趾畸形的僵硬程度。
为指导治疗应将锤壮趾畸形分为柔韧型与僵硬型两类。
柔韧型锤状趾是指畸形尚未固定,可以主动或被动矫正者;锤状趾僵硬型指畸形固定,不能被动矫正者。
检查锤状趾畸形的僵硬程度:A.僵硬性畸形;B.柔韧性畸形②评估跖趾关节(MTP)的位置和状态;MTP关节不稳的抽展试验:A,蹲趾和第2趾之间握住足趾;B.背向用力,尝试将MTP关节半脱位。
如MTP关节不稳定的,跖侧支撑结构引出疼痛;③评估跟腱的紧张程度;④评估所有足趾趾长屈肌腱的紧张程度;⑤评估整体足趾排布及畸形趾的复原空间;今井■外■"用,第缜无宣位空间.I1要同可新正牌外・•寿⑥如为术后患者,需评估早期手术的入路及疤痕情况;⑦对于神经病变导致的畸形,还应检查足趾的感觉状态。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进展性[足母]僵硬的meta分析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进展性[足母]僵硬的meta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7b79f602020740bf1e9b55.png)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进展性僵硬的Meta分析潘旭月1,王梅青2,陶经纬1,陈兆军1,马占华1,马玉峰1,张雪键1(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外科,北京 100029;2.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控科,北京 102218)[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僵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20年1月。
制作森林图对比术前和随访末期两种术式的AOFAS评分、VAS评分、患者满意率、返修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共纳入6篇RCT,结果显示关节融合组临床疗效评分(AOFAS、VAS)及随访末期患者满意率优于跖趾关节置换组,术后返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跖趾关节置换组。
结论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进展性僵硬比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更有优势。
[关键词]僵硬;跖趾关节置换术;跖趾关节融合术;Meta分析;对照研究[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AMeta-analysis of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rthrodesis and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hallux rigidusPan Xuyue1,Wang Meiqing2,Tao Jingwei1,Chen Zhaojun1,Ma Zhanhua1,Ma Yufeng1,Zhang Xuejian1(1.Hand foot surger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029;2.Sense control department,Tsinghua University Affiliated Beijing T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Beijing,102218)[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rthrodesis with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hallux rigidus by meta-analysis.Methods The databases of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and CNKI were systematically searched from January 2000 to January 2020. Forest map was made to compare the AOFAS score, VAS score,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repair rat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types of operation before and at the end of follow-up.Results A total of 6 controlled trial studies were inclu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OFAS and VAS scores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joint fus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replacement group,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pair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replacement group.Conclusion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arthrodesis is superior to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arthrod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hallux stiffness.[Key words]hallux rigidus;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rthrodesis;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replacement;Meta-analysis;controlled trial僵硬是足踝领域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以疼痛、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受限及关节退行性病变为主,发病原因有遗传、创伤及医源性第一跖骨抬高等[1]。
人工关节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人工关节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规范我院人工关节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依据《关于印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沪卫药监)及我院《医疗植入物监督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工关节植入技术限骨科、运动创伤外科使用。
二、人工关节器械包括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椎间盘及人工椎体。
所有手术用医疗器械必须统一使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我院医疗设备部采购的植入器材,并严格按照医疗设备部制定的《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申购、使用及追溯管理。
三、专科医师在使用人工关节植入技术时,应认真遵守有关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科学、严格掌握人工关节植入手术适应证。
四、行人工关节植入术前必须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进行术前讨论,针对手术适应症、禁忌症、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有明确的适应症,无禁忌症者,由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开展。
术前应制定严密的手术方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估计并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五、术者应当由本院具有人工关节植入技术资质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第一助手由高年资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术前术者及第一助手必须与患者及其委托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使患者及委托人能理解的方式向患者及委托人告知患者植入人工关节的目的、手术风险、可供选择的人工关节器械的种类、收费标准、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尊重病人及委托人的自主选择选权,并由病人或委托人签署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知情同意书及手术知情同意书。
六、术中由术者根据手术所见的实际情况决定该病例是否继续进行人工关节植入手术,对不能完成植入性的病例术前应有充分的估计,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带来的损伤。
七、术后应有术者或第一助手客观、完整记录手术过程,对手术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及时总结及改进。
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的现状及展望

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的现状及展望
金今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2(008)001
【摘要】第一跖趾关节是成人中常见的疼痛与畸形的部位,其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矫形支具、关节融合或成形术等,但这些方法的疗效均不甚理想.在过去的50年中,已研制了多种人工假体用于关节置换.本文就第一跖趾关节置换的历史、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走向.
【总页数】4页(P45-47,39)
【作者】金今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J], 马雷;张弢
2.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J], 吴亘彬;俞光荣
3.第一跖趾关节Swanson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僵直的临床研究 [J], 刘中砥; 芦浩; 袁玉松; 徐海林; 姜保国
4.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进展性僵硬的Meta分析 [J], 潘旭月; 王梅青; 陶经纬; 陈兆军; 马占华; 马玉峰; 张雪键
5.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与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进展性[足母]僵硬的Meta分析[J], 潘旭月; 王梅青; 陶经纬; 陈兆军; 马占华; 马玉峰; 张雪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讲解模板:跖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资料:跖趾关节置换术
跖趾关节置换术
科室:骨科 部位:脚趾
手术资料:跖趾关节置换术
麻醉: 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踝部神经阻滞麻 醉、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手术资料:跖趾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
1﹒僵硬伴严重的关节病。 2﹒外翻伴轻度或中重度的跖趾关节
炎。 3﹒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后
(Keller‐Brandes术式)。 4﹒处于稳定期的中度或重度跖趾
坏者。 8﹒穿较高高跟鞋(大于5cm)的患者。
手术资料:跖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第1跖趾关节背内侧6cm长纵形切口,
使切口在关节远侧1/3,在近侧2/3的长 度。
2﹒显露与松解外侧软组织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向两侧游离皮 瓣。若长伸肌肌腱过紧影响跖屈时,可做 Z形延长术。按切口方向切开骨膜、关节 囊,并进行骨膜下剥离,显露关节腔。
手术资料:跖趾关节置换术
手术步骤:
由于外翻患者均存在跖骨头内侧肥大增生, 故应先切除内侧骨赘,但注意不要切除过 多。继而切断外侧的收肌肌腱。
3﹒截骨与扩髓 切除约6mm厚的跖骨头远侧骨组织, 截骨面应有10°外翻以恢复正常的外翻角 度(其他跖骨截骨面则垂直于跖骨纵轴)。 切除近节趾骨基底及周围的骨赘,截骨
手术步骤: 织张力平衡,跖趾关节稳定。缝合各层, 关闭伤口,加压包扎。
手术资料:跖趾关节置换术
注意事项:
1﹒皮肤切口尽量避免误伤足背侧感觉神 经及血管。截骨时以骨的纵轴为参照,要 留出足够的矩形关节间隙,又不能过宽; 应保证被切除的骨端不与其他部位摩擦, 假体和垫圈应与截骨面匹配,不应有任何 方向的突出,必要时可使用比硅胶假体大 一号的金属锁环,但决不能使用小号的。 在用小磨头钻开髓腔时,要注意
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可行性报告

人工关节置换术临床可行性报告一、研究背景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Replacement, TJR)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关节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该手术通过移除受损关节,然后用人工关节组件进行置换,恢复关节功能。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关节疾病的增加,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可行性还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可行性研究目的本次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可行性,包括手术风险、效果和经济效益。
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期刊,收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包括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和系统综述等。
2.数据收集:收集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记录和术后随访数据,包括手术相关信息、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手术风险、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研究结果1.手术风险评估:根据文献综述和手术记录,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风险,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
结果显示,在熟练的医生操作下,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风险较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手术效果评估:通过术后随访数据,评估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包括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等。
结果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患者生活质量等指标,评估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经济效益。
结果显示,虽然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费用较高,但通过改善关节功能和减少患者疼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康复费用和二次手术的风险。
五、结论根据本次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人工关节置换术在熟练的医生操作下具有较低的手术风险和较好的手术效果。
2.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尽管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费用较高,但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达到经济效益。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S w a n s o 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 治疗 足
Th e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Ar t i i f c i a l Ta r s a l - ma t a t a r s l a J o i n t Ar t h r o p l a s t y MA Q i a n g , WE N X i a o — d o n g , S O N G T a o , e t a l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F o o t a n d A n k l e S u r g e r y , A f i f l i a t e d X i ’ a n R e d C r o s s H o s p i t a l , t h e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X i ’ 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 t y , X i ’ a n 7 1 0 0 5 4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s u m m a r i z e t h e c l i n i c l a e x p e i r e n c e o f t a r s a l — m a t a t a r s a l j o i n t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t r e a t m e n t o f f o o t d i s o r —
实用骨科 杂志
第1 9卷 , 第1 O期 , 2 0 1 3年 1 0月
・
8 85 ・
文章编 号 : 1 0 0 8— 5 5 7 2 ( 2 0 1 3 ) 1 0— 0 8 8 5—0 4
Ilizarov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Ilizarov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席跃,刘铭(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011) Ilizarov技术由苏联骨科医生Ilizarov研究设计,1989年正式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骨科和创伤学领域得到了广泛接受和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随着Ilizarov张力 应力法则、牵拉再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在中国的传播、本土化和逐步发展,Ilizarov技术临床应用现已扩展到骨感染、软组织缺损修复、退行性关节疾病和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等领域。
1 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的基本原理Ilizarov技术是应用外固定架产生的张力 应力刺激作用,通过给予活体组织持续而稳定的缓慢牵拉,激活骨骼与肌肉细胞的再生能力,促使组织细胞的分裂增生,并且通过不断地牵拉刺激维持组织细胞的再生和生长,从而实现骨与软组织的同步再生[1 2]。
Ilizarov技术是一种微创技术,治疗过程中可以调整肢体的力线畸形并且纠正肢体短缩[3],但同时治疗过程中产生疼痛、治疗周期较长和外固定架体积巨大被认为是该技术不可避免的缺点[4]。
2 Ilizarov技术在下肢骨关节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膝骨关节炎已成为老年人疼痛(女性为主)的主要原因。
目前而言,在膝骨关节炎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下,选择的治疗方法往往是全膝关节置换术,但存在费用高、并发症较多、患者恢复较慢和主观感觉不良等诸多问题。
Mastbergen等[5]认为,关节牵伸术是另一种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式。
Jansen等[6]通过使用关节牵伸术,即外固定架延长胫骨股骨关节6~8周,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结果表明,关节牵伸术能有效减缓骨关节炎的进展,有效减低患者膝关节置换的概率。
Wiegant等[7]通过犬动物实验证实了关节牵伸技术能减轻继发性炎症、软骨退化和软骨下骨重塑,从而减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这可能与直接释放膝关节的压力,促进了软骨生长和修复有关。
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进展

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进展殷方明;肖涟波;何勇【摘要】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适应证评估和人工关节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满意度、手术复杂性、疾病严重度、预后等因素.术后随访研究表明,硅胶类假体、金属类假体较之陶瓷类假体使用寿命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新的假体涂层及替代技术为人工跖趾关节带来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跖趾关节置换术疗效还取决于适应证评估、人工关节选择和手术技术是否熟练.【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35)004【总页数】3页(P235-237)【关键词】跖趾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假体【作者】殷方明;肖涟波;何勇【作者单位】200052,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矫形外科;200052,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矫形外科;200052,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矫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跖趾关节是人体行走、负重的支撑点,该部位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为足踝外科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法通常综合评估患者跖趾关节功能、疼痛感、步态、美观、满意度等因素。
除软组织松解平衡术等保留关节类手术方式外,目前常用的成熟跖趾关节手术(不保留关节)有跖趾关节周围截骨术、跖趾关节成形术、跖趾关节融合术、跖趾关节置换术(半、全跖趾关节置换)等。
跖趾关节周围截骨术和成形术因术后稳定性不可靠及近节趾骨缺少,已逐渐被跖趾关节置换术和融合术所取代。
陈刚等[1]经Meta分析提示,与跖趾关节成形术相比,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足畸形具有术后转移性病损发生率较低、足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Brewster[2]对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和置换术疗效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评分(AOFAS-HMI)评价术后功能疗效,结果显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患者术后AOFAS-HMI评分优于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患者,但认为随着假体材料的发展,第一跖趾关节置换术将有较好的功能结果。
张树明主任授课足部小关节移植重建手部小关节损伤

何尚宽(1988)、丁自海(1995)等报道了第 2、3足趾关节移植重建手指关节的应用解剖学 研究,为临床提高成功率提供了解剖学的保证。
大量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成功病例术后的关 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关节退行性变。由此 可见吻合血管的自体跖趾关节、趾间关节移植 重建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可以达到稳定、持久、 无痛及功能良好的效果。
在腓侧皮下解剖出腓浅神经至跖趾关节的分支。沿跖趾关节囊切断关节囊周围韧带, 在跖侧纵行切开屈肌腱鞘,保留跖板与关节相连,在腓侧将血管神经束与皮肤相连, 以保证足趾的血供。如受区与桡动脉吻合,需游离足背动脉,在跖骨基底部切断拇 趾短伸肌腱,在其下方找出足背动脉,沿血管两侧锐性切割,至所需长度,在跖骨 基底切开骨间肌,切断足底深支并结扎,使跖背动脉与足背动脉连续。如第一跖背 动脉为Ⅲ型,则游离跖底动脉为蒂。根据受区关节缺损的长度用骨刀或电锯截断跖 趾关节。放止血带观察血运。
关节囊跖侧有纤维软骨样的跖板加强,跖板 背面与关节囊融合,成为近节趾骨底关节面 的扩张部,伸趾时,跖板向远侧滑动,屈趾 时向近侧滑动。其跖面与趾屈肌腱纤维鞘融 合,共同围成骨纤维性管道,近端较薄,附 于跖骨颈,远端较厚,附于近节趾骨底跖侧 唇,两侧与侧副韧带及跖骨深横韧带相连。 由于跖板厚而坚韧及关节面本身的结构特点, 跖趾关节屈曲幅度较伸展幅度小得多。主动 背伸为50°~60° ,被动背伸85°~95° ,主动 跖屈为30° ~40° ,被动跖屈达45° ~55° 。
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掌指、指间关节
适应症
⒈各种原因导致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破坏或完全缺损。 ⒉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伴疼痛,影响功能者。 ⒊掌指关节、指间关节骨性强直而丧失关节功能者。 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成形术后关节不稳,功能不好者。 ⒌既往因技术原因行关节融和术,现要求改善关节功能者。 ⒍儿童指间关节损伤伴骨骺损伤影响关节功能及手指生长者。 ⒎先天性指间关节畸形功能欠佳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平均91(67~90)分
其中 优32足(86.5%),良3足 (8.1%)
中1足(2.7%),差1足(2.7%)
手术优良率 94.6%
并发症
伤口延迟愈合 2足 拇外翻畸形复发 反应性滑膜炎 1足 假体位置不良 1足
讨论
治疗跖趾关节疾患的手术方法:
1. 关节切除成形术 2. 关节融合术 3.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 李为、周一新、周乙雄、蒋毅
文献
1967年,首次用单柄硅胶假体置换术后 缺损的近节趾骨基底。
1979年,采用新型双柄铰链式硅胶假体 治疗跖趾关节疾患。
医院 优良率达87%
文献
1985年,带金属垫圈()的双柄铰链式 假体应用临床。
不适于
从事跑跳、慢跑、网球的职业患者 穿后跟高度>5的高跟鞋
结论
维持关节间隙及力线
防止关节间隙变窄 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改善步态
结论
改善足部外观 保持拇趾长度和拇趾力线 增加关节活动度
THANK YOU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3年3月 24例(38足)
(美国公司生产)
男 10例(15足)
女 14例(23足)
其中双侧13例(27足)
年龄 33~77岁,平均62.5岁
资料与方法
4足
第二跖骨头坏死
4足
5足
跖趾关节陈旧脱位
5足
伴严重
18足
拇外翻术后复发
2足
资料与方法
和患者
30.5º~68º,平均40.5º 19º~20º, 平均19.5º 第一跖趾关节28足 第二跖趾关节 7足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与术比较
保护屈拇短肌,恢复籽骨的位置 降低转移性跖痛症的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关节稳定性和动力 保持足趾的长度
讨论
本组: 术前平均40.5º
术后平均16.6º
术前平均19.5º
术后平均8º
术前平均35.5º
术后平均44.5º
未见一例转移性跖痛症
形术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
结果
23例(37足),门诊随访 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平均6.5个月 负重位X线片测量: 10º~33º 平均 16.5º 6.5º~10º 平均 8º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
术前
术后
结果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跖趾关节百分评分系 统
本组 术前平均72(55~82)分
手术
拇趾短缩 肌力减弱 推进动力降低 转移性跖痛症 跖间关节畸形
关节融合术
对手术技术、内固定类型的要求高 术后恢复时间长,下地活动晚 邻近关节应力增加,关节疼痛 穿鞋类型受到限制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
缓解疼痛 增加关节活动度 改善步态 改善足外观 术后恢复较快,下地活动早
第三跖趾关节 2足 第四跖趾关节 1足
手术适应症
类风湿前足畸形 拇僵症 严重老年性拇外翻畸形 跖骨头坏死 拇外翻手术失败者 适用于行跖趾关节融合或关节切除成形
术的患者
手术方法
松解挛缩的软组织 恢复足趾的力线 矫正其它足趾的畸形 若第一、第二跖间角>15º,可行第一跖
骨基底截骨术 若伴有其他足趾畸形,可行跖趾关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