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学生观解析
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
第一模块 职业理念
第二讲 学生观
大纲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及其内容 理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及学生的发展特点 教育公正与共同发展 教育公正与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和谐、
3.因材施教与教育分层
教育分层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不同的层 次,然后依据这种分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资源。
真题回顾 (2011,下)通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 调( ) A,因材施教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D,教育影响连贯性原则
真题回顾 (2015,上)汪老师在黑扳上贴了一个“坏学生”榜:那些爱打闹,不 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 A.不合理,没有认真备课上课 B.不合理,没有尊重学生人格 C.合理,体现了学生的严格要求 D.合理,有助于维护教师权威
真题回顾 (2012,下)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总与邻座讲 话。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 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真题回顾 (2013,下)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 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真题回顾
(2015,上)晓光多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但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方 老师全说道:“特长需要保持,可是只有打好文化基础,你才能在音乐 道路上走得更远。”方老师的做法( ) A.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 B.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C.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 D.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试中,职业理念一章涉及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一章的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是需要大家着重识记的一章。
现就“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备考指导。
一、知识链接“以人为本”学生观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安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成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备考之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识强加给学生。
(3)学生责权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因此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全国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学生观解析
真题示例
2.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 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生的品行发展 C.学生的知识习得 D.学生的身心健康
【答案】A
真题示例
3.对右图教师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注重教育公平 B.注重有教无类 C.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D.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聪明早慧、大器晚成)
知识点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②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 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 努力。 ③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 “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 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现他需 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 态……有老师建议她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 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 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 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 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 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当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 作业中另辟蹊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关“学生观”考点——万能模板
错误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 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 学生。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教资科一综合素质-学生观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动态变化)1.学生是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教育启示: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教育启示: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不能因为学生当下的表现不好而否定学生未来的发展。
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教育启示: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学生的独特的人(不同)1.学生是完整的人。
(与机器不同)学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教育启示: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与别人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
教育启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与成人不同)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教育启示:教师要做到换位思考,不能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1.学生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思想方面)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教育启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因势利导地施加教育。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方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教育启示:教师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资格面试备考:职业理念——“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之中。
在题中的具体表现一般是: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看到学生可以进步,能够改正错误;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培养前途,都能成长成才,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学生是不成熟的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
材料题中的关键词总结如下:正面表现:不抛弃、不放弃有缺点的学生;信任学生,放手学生;进行容错教育,允许学生犯错。
反面表现:定性学生未来;对学生简单粗暴、严肃指责、批评处分。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学生与成人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题中的具体表现一般是:教师要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优势,教育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做到扬长避短;对待不同学生,要在共性的基础性强调个性,在不同的情境下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材料题中的关键词总结如下:正面表现:重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学生有自身想法,存在差异;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反面表现:统一尺度衡量学生;用成人思维和角度思考和衡量问题。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即不要侵犯学生的权利。
在题中的具体表现一般是:教师不硬性要求,尊重学生想法,采纳学生提出的意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能做到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材料题中的关键词总结如下:正面表现:尊重学生的想法,因势利导;学生中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启发式教育反面表现:压抑学生想法;挫伤学生积极性;灌输式教学;侵犯学生权利【事例·习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
职业理念之学生观
职业理念之学生观职业理念在D类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中,属于常考的考点。
多以辨析题的形式考查,也会在综合性的案例分析题中出现,往往与职业理念的教育观和教师观共同考查。
今天,中公教育帮助大家梳理学生观的内容以及辨析题的解题思路。
一、知识回顾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新课改的学生观即“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学生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简称“两独一发”。
在考试中,每一方面都会考查教学启示。
而每个点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因此,学生观涉及到的考点,总共有9个。
为了提高做题效率,我们在考试中,看到学生观时,首先想到四个字“两独一发”。
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每个小点可能会涉及到的教学启示。
1.学生是发展的人——启示:促进学生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启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反例: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不符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水平。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启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详细学生能够成长。
反例:对待差学生缺乏耐心,否认学生的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启示: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因此,教育者应该包容学生的错误,容错教育。
反例:对学生的错误一味的批评和打压2.学生是独特的人——启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性,因此需要因材施教。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启示:将学生视为一个整体,一分为二看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启示: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启示: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师职业理念
.实用文档.
中小学教师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必然遵循如下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2〕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开展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开展。
〔4〕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
二、学生观
1.学生是开展中的人,要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独立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必须做到如下要求: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3〕尊重热爱学生;
〔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展;
〔5〕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开展效劳的意识。
三、教师观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学生观_中公教育网
学生观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主要以单选、材料分析和写作三种题型来考查,而材料分析又主要出现在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阅读能力这三部分。
根据历年试题来看,职业理念考查频率最高的莫属学生观,现就学生观的内容进行备考指导。
学生观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独一发”。
1.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就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发展。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很有趣味,是不是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 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所以,“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自己的视角和观念思考和评价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伤害学生的心灵。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职业理念: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职业理念: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一、教育观这部分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
素质教育指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它的内涵在于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的内涵是教师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教师观随着时代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而来发生着改变。
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2.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新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将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
3.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
当教师角色发生改变的时候,行为自然跟着也会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己,新课程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的是合作。
三、学生观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持有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并且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学生观
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我们需要具备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我们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它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个具有正确学生观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他们在性格、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我们不能将每个学生都归为一类,而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注重个性化教育。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它是我们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该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我们需要具备正确的学生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和学习情况,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 1 -。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之学生观解析
在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科目一)中学生观部分是每年的高频考点,经常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我们这里给大家重点介绍材料分析题,它基本上会在1道左右,分值高达14分,因此需要考生们着重备考。
一.知识点二.答题思路总体来说,材料分析题的答案结构要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呈现:第一段(总):点明材料中教师的做法好不好、对不对、合不合理,那么对的做法是因为他遵循了、体现了、符合,因此有利于对于不对或不合理的做法是因为违背了,所以就不利于。
第二段(分析):知识点+材料解析。
体现了几个知识点就分几个点回答。
既可以用材料中相关句子回答,又可以用自己的话对材料进行总结。
最后(总):简单用一两句话进行总结。
所以对于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我们应该。
三.真题演示【2017上中学】1.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
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
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
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的优秀范文。
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身深情并茂地大声朗读者,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
语文老师读完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
我在后排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全班的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
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
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里的第一篇范文。
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
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
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
现在我的日记本已多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14分)1.【参考答案】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充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教师职业理念系列— 学生观、儿童观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的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德智体美劳)(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①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小学考)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补充: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幼儿考)(1)幼儿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补充: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方向性、顺序性、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2)幼儿是独特的人;(3)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4)幼儿是权力的主体。
补充:在保教实践中如何运用儿童观?①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②公平公正地对待幼儿;③给幼儿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④设计丰富多样的保教活动;⑤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的意识。
4.教育公正与学生发展(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①包括入学机会均等;②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①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②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③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④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与共同发展;⑤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差异与共同发展;。
教师资格证学生观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规范一.爱国守法(基本要求)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本质要求)1对工作高度负责2认真备课上课3认真批改作业4不得敷衍赛色三.关爱学生(灵魂)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天职)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2循序善尽,诲人不倦,因材施教3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希望五.为人师表(内在要求)1坚守高尚情操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和同事5作风正派,奉公廉洁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研究(发展动力)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研究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学生是自力的个人。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因材施教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一。
现代教师角色转换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研究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和目的,而应当把激发学生研究的念头,指导学生的研究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研究过程,造就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 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 努力。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 “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 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 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 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 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答案】B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8: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老师总是主动为幼儿提供 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并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下列关于该行为的 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游戏能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 B.游戏是教师自发自主的行为 C.游戏需要教师的综合指导 D.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教师职业理念之“学生观”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 课程架构
职业理念
教育观 学生观
1、教育观概述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观
1、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学生观”材料分析题——万能模板 错误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 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材料中……,违背了学生 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 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 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违背了学生 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爱每个学生,做到 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答案】B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7:小丽的语文成绩很好,庄老师常常鼓励她多阅读、 勤写作,力争将来做一名优秀的作家;小刚学习基础较差,但篮球打的 很好,庄老师就股利他将来做一名职业运动员。对于庄老师的做法,下 列评价中不正确 的是( )。 A.善于因材施教 B.注重学生的全面性 C.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信 D.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D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10:在幼儿园阶段,下列不属于幼儿学习内容的是 ( )。 A.听故事 B.洗手入厕 C.与同伴一起游戏 D.学习10以上的加减法
【答案】D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材料分析题】例11.材料: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她大大 方方读起来,等她坐下,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 原因呢?
(用长远或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因材施教)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主要有以下五个特性: 顺序性: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应符合“最近发展区” 阶段性:注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禁止“一刀切”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 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在儿童的关键期或者最佳期进行教育; 互补性;盲人听力好---扬长避短进行教育 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顺阶不平衡 ,互补和差异
模块一:职业理念(三观)主要出题形式: 1、单选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分。 2、材料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14分。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第二讲:学生观 第三讲:教师观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一、全面发展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智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能;阅读、书写、表达、计算机基础 知识;自然社会生活常识。 体育:培养意志力。 美育: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文明素养。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习惯的 教育。
“学生观”材料分析题——万能模板 正确
答: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 展具有巨大的潜能,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材料中……,遵从了学生 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 己的特长,要注重因材施教。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 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 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遵从了学生 是独立意义的人的学生观。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爱每个学生,做到 因材施教,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材施教)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
【答案】D 【解析】曾老师通过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录学习过程,并指导学生不断优化 学习记录,这一教学行为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故本题答案选D。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第一讲:教 Nhomakorabea观【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 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平均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重点是“衡量的尺子”,这是在强调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 元化。正是因为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要进行多方面评价。故 本题选C。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6: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 班主任说:“你 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 以后学物理 、学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 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 ” 。班主任的说法( )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C 【解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长远或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2: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 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课后,我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总是先提 问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 让杨萌先回答已经成了习惯。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 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形式继 续提建议。
【答案】B 【解析】于老师的做法表明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这种做 法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 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答案】B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9: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 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B.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C.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
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 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 音小,我就到他身边听清楚后复述给大家……
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 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一潭死水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