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审判情况调研报告论文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审判疑难问题的调研及建议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审判疑难问题的调研及建议“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这十二个字是毒品危害的高度概括。
我国历来对打击毒品犯罪持高压态势,然而毒品犯罪属于高智能犯罪,嫌疑人总是千方百计掩盖、毁灭罪证,除现场抓获外,不少案件往往由于毒资不存在或被告人矢口否认,审查认定证据困难。
下面笔者就结合所在的基层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实际,对司法实践中处理该类案件存在的问题浅谈一二,并提出一点建议。
一、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所在基层法院近五年的毒品犯罪案件受理及审结情况表)从以上统计情况可以得出,虽慑于较为严厉的刑罚制裁,毒品犯罪案件的数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新情况的出现及法律规定的模糊,导致司法实务中存在对量刑具有重大影响的毒品归属难以确定和定罪等法律适用不一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1、对毒品归属的认定上,证据较为单一贩毒分子为逃避打击往往采取“人货分离”的方式藏匿毒品。
实践中对于一些贩毒人员在公安机关查获毒品后,都能如实承认其归属,然而对于一些毒品再犯,即使查获了毒品,因其矢口否认,很难认定其归属。
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的案例,公安机关在贩毒者登记的旅馆住处查获毒品后,该贩毒者在侦查阶段的九次供述很稳定,均说明毒品归其所有,公安机关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收集相关证据来佐证,导致案件在审理阶段,被告人当庭否认毒品系其所有,因不能排除他人所有的可能,导致承办人在认定毒品归属上陷入两难境地,最终依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对查获毒品的归属未做认定。
2、对持有毒品人“主观上明知”的尺度较难把握。
鉴于毒品犯罪是故意犯罪,根据犯罪构成理论,毒品犯罪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必须是主观上明知其行为违反我国《刑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才能构成相关的毒品犯罪。
然而,我国法律对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明知没有具体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主观上明知”的把握尺度不一致,给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明知留下了较大的争议空间,也给一些贩毒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法院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法院毒品犯罪调研报告标题:法院毒品犯罪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法院毒品犯罪进行调研分析,以了解我国毒品犯罪的形势、特点和趋势。
通过对多个法院的案件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毒品犯罪的重要发现。
一、形势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毒品犯罪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各级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涉及的毒品种类逐渐多样化,形势令人担忧。
二、毒品犯罪特点1. 毒品交易链条日益完善。
毒品犯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条,从生产、加工、走私到贩卖,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了庞大的黑市。
2. 涉案人员多样化。
毒品犯罪人员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各方面特征多样,包括吸毒者、贩毒者、制毒者等。
3. 毒品种类日益多样。
传统的海洛因、冰毒等仍然存在,同时新型合成毒品如摇头丸、K粉等也不断涌现。
4. 毒品犯罪手段多样。
犯罪手段包括偷运、藏匿、贩卖、传销等,手段不断变异,应对难度加大。
三、与国际毒品犯罪的对比与国际毒品犯罪相比,我国毒品犯罪存在以下特点:1. 毒品种类方面,国际上新型合成毒品流行较多,而我国仍以传统毒品为主。
2. 毒品价格方面,我国毒品价格较国际上普遍较低,这也是我国毒品犯罪活跃的一个原因。
3. 在毒品贩卖活动中,国内贩毒团伙数量庞大,组织结构更加严密。
四、应对策略1. 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预防毒品滥用。
2. 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警察和法院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坚决维护社会安全。
3. 强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遏制毒品的流通。
结论:毒品犯罪是一个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防范和打击。
必须加大对毒品犯罪的调查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这一问题。
只有通过各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实现对毒品犯罪形势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篇一:毒品犯罪调研成果合肥地区当前毒品犯罪特点及成因合肥,安徽省省会,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滨。
今天的合肥,处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最好的时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也急剧增加,由于毒品犯罪暴利的驱动,近年来,合肥地区两级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例呈不断上升之势。
为遏制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合肥市两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禁毒法律和政策,依法严惩了一大批毒品犯罪分子,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据统计,2005年至2008年,全市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07件,判处被告人419人,其中,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140人。
日前,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对毒品犯罪的特点和成因进行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合肥地区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被告人文化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34人,占总人数%)、无业者居多(337人,占总人数%)和涉案罪名单一等特点外,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合肥地区两级法院2005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4件、2006年审结39件、2007年审结68件、2008年审结76件。
其中,合肥中院2005年受理4件,占年受理一审刑事案件的%;2006年受理7件,占年受理一审刑事案件的7%;2007年受理10件,占年受理一审案件的8%;2008年受理26件,占年受理一审案件的23%。
(列表1、2)表1:2005年至2008年合肥市两级法院审结毒品案件情况(件)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表2:2005年至2008年合肥中院一审审结毒品案件情况(件)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毒品种类更新快,呈现多样化趋势,且毒品数量大传统毒品主要是鸦片、海洛因,近年来,在我们审理的毒品案件中又涉及到许多新类型的毒品,其特点是隐蔽性强、携带方便、易服食,如:冰毒(甲基苯丙胺)、K粉(氯胺酮)、麻古、摇头丸、大麻、三唑仑、尼美西泮等。
关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关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实习报告2013年1月23日至2013年2月20日,我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到榆树市公安局刑警队实习,在刑警队实习期间曾多次接触毒品犯罪,在备勤以及休息时间,我着重关注了一下关于毒品犯罪的一些相关知识,根据自身了解与感受,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其中,传统毒品是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已在全球滥用几十年的毒品;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用后会使人体产生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后人体会对之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如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毒品的危害一方面,吸食毒品后能使人产生依赖性,难以戒掉;同时吸毒还是严重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渠道,吸毒者常共用针头注射引起交叉感染,或是卖淫、嫖娼而传播艾滋病毒。
从某种意义上说,吸毒比战争、地震、水灾、瘟疫等灾害更可怕、更残酷、更具毁灭性。
另一方面,毒品犯罪耗费大量资财,诱发其它违法犯罪的产生。
另外,吸毒人员为维持吸毒需要,许多吸毒人员走上以贩养吸、抢劫、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道路,导致因毒品犯罪滋生了许多新的犯罪,给社会管理和安全稳定带来了更大的隐患和新的挑战。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涉毒品案件调研报告怎么写
涉毒品案件调研报告怎么写涉毒品案件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次涉毒品案件调研报告以向您汇报我所观察到的情况。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涉毒品案件的发展趋势、犯罪嫌疑人的特点,以及相关警务部门的反制措施。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毒品问题,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一、涉毒品案件发展趋势分析根据调研得知,涉毒品案件在过去的几年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中,毒品交易逐渐提升至网络平台,加大了打击的难度。
此外,涉毒品案件中的犯罪团伙越来越复杂,涉案人员年龄层次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这种变化给打击毒品犯罪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犯罪嫌疑人特点分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犯罪嫌疑人的共同特点。
首先,他们大多来自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由于生活压力大而选择了犯罪行为。
其次,犯罪嫌疑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毒品成瘾者,不法分子利用其受控制的状态进行协助贩卖。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年轻人涉毒案件的增加,他们对毒品的认知和危害意识普遍较低,容易被贩卖者进行利用。
三、相关警务部门反制措施为应对涉毒品案件的威胁,相关警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首先,加强警务力量的建设,提升打击毒品犯罪的能力和效果。
其次,警方与社会各界加强协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
同时,在教育领域加强对学生群体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毒品意识和预防意识。
最后,通过加强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全。
四、建议和对策1. 增加警务力量:加强对警务人员的培训和装备,提高他们面对涉毒品案件时的应对能力。
2. 加强教育宣传:从小学阶段开始,加强对学生的毒品教育,提高他们的反抗诱惑和预防知识。
3. 增强社会关怀: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关怀和帮助,降低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4. 提高刑罚力度:对于涉毒品犯罪者,加大刑罚力度,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5. 促进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涉毒品案件的发展趋势、犯罪嫌疑人的特点,以及相关警务部门的反制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于儋州市人民法院2010年-2013年毒品犯罪审判情况的调研报告
2 0 1 3 年 1 — 5月 ,审结刑事案件 1 8 8件 、判处案犯
一
增 多。2 0 1 0 年 以前儋 州市的毒 品犯罪案件 相对较
28一
/ / 2 0 1 3年第 1 2 期 总第 1 4 9期
区 法坛
・调 查 研 究 ・
∞ 。
少,自2 0 1 0年 以来 呈 明 显 上 升趋 势 。2 0 1 0年 审结
市 的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带来 了巨大威胁 。儋州 市人 民法 院高度重 视毒 品犯 罪案件 的审判工 作 , 依 法 审 结 了一 大 批 毒 品犯 罪 , ,为禁毒工作 的开展 和维护社会稳定 、保 障人 民安 居乐业 、促 进社会
以下 2人 ,十年 以上 2人 。
近四年毒品案件被告人的判处情况
■ 涉 雌 人 数
、
案 件 的 审理情 况 概 述
( 一) 案 件 的审理 情 况
2 0 1 0年 ,儋 州 法 院 共 审 结 刑 事 案 件 4 0 4件 、 判处 案犯 5 9 5人 ,其 中毒 品 案 件 3 O件 、案 犯 3 5
针对性地打击 毒 品犯罪 ,为儋 州建设成 为海南西
部 中心 城 市 营造 和谐 稳 定 的法 治 环境 和 投 资环 境 。
一
人 ,十年 以上 1 人 ;2 0 1 3 年1 —5月 ,判处毒品案 件案犯 4 3 人 ,其 中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 、拘 役3 1 人 ,三年以上七年 以下 9人 ,七年以上十年
和 谐 做 出 了 积极 贡献 。在 2 0 1 3年 “ 6 ・ 2 6 ” 国 际禁 毒 日来 临 之 际 ,笔 者 针 对 目前 儋 州 市 毒 品 犯 罪 案 件
( 二)毒品案件案犯 的处刑情况 2 0 1 0年 ,判处毒品案件案犯 3 5人 ,其 中 ,判 处 三 年 以下 有 期 徒 刑 、拘 役 l 9人 ,三年 以 上七 年
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调研报告
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调研报告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调研报告一、引言涉毒违法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犯罪活动。
为了了解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效果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分析国内涉毒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二、涉毒违法犯罪的现状1. 涉毒违法犯罪形势严峻,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涉毒违法犯罪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涉毒犯罪手段和组织方式越来越复杂。
2. 涉毒违法犯罪对社会的危害严重。
毒品的流通和滥用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风险。
同时,毒品滥用还导致家庭破裂、社会失调等问题。
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策略和措施1. 综合治理,打击源头。
加强边境管控,严厉打击毒品的生产和走私行为。
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毒品犯罪团伙。
2. 加大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和司法合作。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对涉毒罪犯依法追究刑责。
增加刑事处罚力度,严惩毒品犯罪分子,对毒贩实施重刑。
3. 综合治疗,帮助吸毒者戒毒。
加大戒毒力度,提供戒毒辅导和康复服务,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犯罪手段复杂,打击困难。
毒品犯罪分子不断创新手段,如网络走私、暗网交易等,这给打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社会关注度不够,缺乏宣传教育。
毒品问题关乎全社会的安全稳定,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毒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仍然不够,缺乏宣传和教育。
3. 戒毒康复工作亟待加强。
虽然有一些戒毒康复机构和项目,但整体上,戒毒康复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结论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是维护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任务。
在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国际合作和执法司法合作,加大对涉毒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以及加强戒毒康复工作,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
只有全面加强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工作,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关于赤峰市毒品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
黑龙江等地大量涌人 , 2 0 0 8 年全市二级法 院 受理毒品案件共 2件,涉案 1 2 人 ,冰毒数 量 1 1 1 . 6 7 克, 至2 0 1 3 年l O 月份全市二级法 院受理毒品案件 2 3 件, 涉案鸦 片 2 3 0 . 4 克、
冰毒 3 3 8 3 . 7 5克 ,案件数量 、涉案人数 、毒 品数量激增 , 现从毒品犯罪案件 的现状和特 毒品类 型 数量 冰毒 1 1 1 . 6 7克 冰毒 1 3 5 . 7克 杜冷丁 2 4支 鸦片 4 3克 安纳咖 1 0 . 1 0毫升 冰毒 1 7 3 3 . 7克 鸦片 冰毒
杜 冷 丁 冰毒
征、 诱发原因及对策以及法 院在审理毒 品犯
罪案件时法律适用 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
、
赤峰 市毒 品犯罪 案件的现状
对2 0 0 8 年至 2 0 1 3 年 l O 月间 , 赤峰市二 级法院毒品犯罪案件进行统计 , 制表如下 : 未成年人
1
女性
2 0 1 0
赤峰市位于 内蒙古 自 治 区东南部 ,蒙冀
辽三省 区接壤处 , 地处东北经济 区和环 渤海 经济 区的腹地 ,是内蒙古 东部中心城市 ,近 年来赤峰市经济发展迅速 , 人 民生 活水平 大 幅度提高 ,与之相伴毒品作 为新 型 “ 奢侈 消 费 品”从广东 、四川 、北京、天津 、辽宁 、 收案数 涉案 人数 2 0 0 8 2 1 2 2 0 0 9 8 1 5
5 2 1ຫໍສະໝຸດ 3 2 0 1 1
2 1
4 5
5 1 3 . 5 克 1 0 7 8 . 6克
5支 9 l 8 . 6 1
5
2 0 1 2 2 4 2 0 1 3年 l O月 2 6 合计 8 3
毒品犯罪研判报告范文
毒品犯罪研判报告范文毒品犯罪研判报告一、概述毒品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福祉的犯罪行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毒品犯罪仍然屡禁不止。
本报告主要对近期毒品犯罪情况进行研判,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依据与指导。
二、情况分析1. 涉毒人员增加近年来,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涉毒人员的逐年增加。
尤其是青少年人群中出现了涉毒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涉毒人员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恶化、贫困和失业等社会问题,还有毒品供应渠道的不断扩大等。
2. 毒品种类繁多传统的毒品种类如海洛因、冰毒等依然存在,而且数量不减反增。
近年来,一些新型毒品如合成大麻烟草、摇头丸等在一些地区开始流行,这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3. 贩毒手段变异毒品贩卖的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和隐蔽化。
网络贩毒是近年来的新兴形式,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虚拟交易平台进行毒品交易,难以被发现和打击。
有些贩毒人员还借助快递、邮政等渠道进行毒品的物流运输,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4. 毒品犯罪与其他犯罪勾结毒品犯罪与其他犯罪勾结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毒品经营者常常与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等勾结,形成一条庞大的犯罪链条,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应对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法律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严密性和权威性。
同时,加强对涉案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 加强合作与信息共享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要加强横向协作和纵向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毒品犯罪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毒品犯罪的最新动态,提高打击效果。
3.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毒品犯罪的危害性和防范知识,增强公众的抵制毒品犯罪的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毒品犯罪的合力。
4. 防范青少年涉毒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制毒品犯罪的能力。
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毒品犯罪调研报告毒品犯罪调研报告当前,毒品犯罪已经成为我国刑事犯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毒品犯罪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主要对毒品犯罪的成因、特点及治理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毒品犯罪的成因1.社会经济因素:毒品犯罪与人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一些经济困难的人在追求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选择成为毒品犯罪的从业者,以此来改善生活。
2.传统文化因素:部分地区存在传统的封建文化和习俗,对毒品犯罪的发生形成了一定的容忍态度,以及与毒品相关的谚语和歌曲,间接影响着人们对毒品的认知和态度。
3.国际因素:我国正处于全球毒品贸易的交汇地带,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犯罪因素相互交织,使得毒品走私交易更加普遍和便捷。
二、毒品犯罪的特点1.严重危害社会稳定:毒品的流动和滥用导致犯罪率上升,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威胁,尤其是在一些薄弱环节和边疆地区,毒品犯罪问题更加突出。
2.年龄低龄化:毒品犯罪的滋生和发展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很多涉毒犯罪分子已经蔓延至中小学生群体,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3.跨境走私问题:毒品犯罪不受地域限制,各地区流动着大量的毒品,涉及范围广泛,尤其是跨境走私,增加了打击犯罪的难度。
三、治理措施建议1.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更严厉地处罚毒品犯罪分子,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对毒品的监管和管制。
2.宣传教育防控:加强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毒品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引导,使广大群众自觉远离毒品。
3.加强国际协作: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对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构建起多边、全方位的毒品犯罪打击体系。
4.综合治理:建立一个多部门协作、多措并举的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家庭、学校等基层组织的管理和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合力。
结语:毒品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宣传教育防控、加强国际合作以及综合治理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面有效地治理毒品犯罪问题,建设一个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
毒品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甘肃省东乡县毒品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论文摘要】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对其作了艰苦而持久的斗争,而毒品犯罪并未就此消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本文结合东乡县近年来缉毒资料,结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毒品犯罪发展的规律,以犯罪学为基础,对该县毒品犯罪的现状、成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东乡县毒品犯罪高发的个体社会历史等原因,并对国家禁毒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该县毒品犯罪活动高发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毒品;毒品犯罪;原因;防治About Gansu province Dongxiang County drug crime case investigation report Abstract:Drug crime has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make a hard and enduring struggle, and drug-related crime did not die out, but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Dongxiang County in recent years, drug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drug crime in criminology, based on the county, drug crime pres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ongxiang County drug crime is a problem of individu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and the national drug policy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county drug crimes in a few countermeasure.Keywords:Drug; Drug crime; Ca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2011年10月,我前往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为期两个月的实践学习,在实习期间,我深入到该县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特别是深入到当地群众当中,对该县毒品犯罪高发的原因进行专项调查。
县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范文
县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范文毒品犯罪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在县城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毒品犯罪现象。
本报告通过对县城毒品犯罪的调研,旨在探讨毒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办法,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打击毒品犯罪的策略和措施。
一、毒品犯罪的现状1. 毒品种类丰富:调研发现,目前县城毒品市场上主要流行的毒品种类包括海洛因、冰毒、大麻等,其中冰毒的危害性较大。
2. 毒品渠道多样:毒品渠道主要包括跨省、跨国运输、网络购买等,其中网络购买成为年轻人购买毒品的主要途径。
3. 毒品犯罪普遍存在:调研显示,在县城中,毒品犯罪已经普遍存在,涉及各个社会层面,甚至包括一些未成年人。
二、毒品犯罪的原因分析1. 社会压力过大:部分犯罪分子由于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选择通过毒品来逃避现实。
2. 文化传统影响:一些地方存在着长期以来的吸毒文化传统,以及一些偏误区的价值观念,这也为毒品的传播和滋生提供了土壤。
3. 教育缺失:一些学校缺乏对毒品的预防教育,以及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加上家庭对孩子的监督不力,也容易导致青少年沉迷毒品。
三、应对毒品犯罪的措施1. 加强执法力度:针对毒品犯罪,应加强警方力量,开展专项行动,严查毒品销售渠道,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分子。
2. 宣传教育加强: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毒品危害性的普及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对毒品犯罪的警觉性。
3. 社区合力打击:建立起社区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信息通报和合作,形成社区共同参与打击毒品犯罪的氛围。
4. 教育改革:学校要加强对毒品的教育,重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家庭也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督,提高青少年的抵御诱惑能力。
综上所述,县城毒品犯罪虽然存在,但借助合理有效的措施和努力,是有可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
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家庭都需要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最终解决毒品犯罪问题,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缉毒破案调研报告
缉毒破案调研报告缉毒破案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毒品犯罪给社会安宁与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
为了应对毒品犯罪的威胁,各国纷纷加大了缉毒破案的力度。
本文基于一次缉毒破案调研所得出的结果,就缉毒破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缉毒破案的现状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缉毒破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警方根据情报,成功破获了大批涉毒案件,抓获了一大批贩毒分子,缴获了大量的毒品。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法律的执行力度,对毒品犯罪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加大了对毒品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
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毒品犯罪的蔓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
二、缉毒破案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在缉毒破案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要正视一些问题存在。
首先,毒品犯罪分子使用了新的手段和技术进行犯罪活动,给缉毒破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一些地区的警力不足,导致缉毒破案的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此外,由于毒品犯罪活动具有隐蔽性和流动性,使得缉毒破案工作更加困难。
最后,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缉毒破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缉毒破案的工作机制和体制建设还有待加强。
三、应对之策为了更好地应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
各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的机制,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提高对毒品犯罪分子的破案能力。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互通情报信息,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2. 提高专业化水平。
警方部门应对缉毒破案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提高其处理毒品犯罪案件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要加强技术装备的投入,提高缉毒破案的科技化水平,提高破案效果。
3. 建立完善的制度与机制。
政府要加强对缉毒破案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与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同合作,提高缉毒破案的工作效率与水平。
毒品犯罪 调研报告
毒品犯罪调研报告毒品犯罪调研报告引言毒品犯罪是指涉及非法生产、加工、购买、运输、贩卖、储藏、使用毒品的违法行为,并对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等方面造成危害的一类犯罪行为。
我分别从相关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对毒品犯罪的现象、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毒品犯罪的现象毒品犯罪在我国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的现象:1.增加的使用人数:近年来,我国毒品使用人数逐年增加。
不仅一些大中城市,而且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也不断出现了毒品使用人员。
2.多元化的毒品类型:目前,以冰毒、海洛因为主的毒品在我国同样存在用于吸食的新型合成毒品。
这些新型合成毒品在制备、贩卖和传播上更加隐秘,使打击和预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3.犯罪手段的变化:毒品犯罪分子通常会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贩卖,使得警方难以迅速发现和打击。
二、毒品犯罪的原因毒品犯罪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因素: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发展滞后、经济困难,使得一部分年轻人面临着就业困难和生活压力,容易被毒品贩卖者利用。
2.文化因素:一些音乐、电影等文化作品中渲染毒品使用的潮流和个人英雄主义,给年轻人灌输了错误的价值观,以及对毒品的神秘和迷幻感兴趣。
3.法律空白:一些地区对毒品的打击力度不够,使得毒品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毒品犯罪的对策针对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遏制: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毒品犯罪的打击机制,加大对毒品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2.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减少毒品使用人数。
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活动,尤其加强与亚洲地区国家的合作,打击毒品的源头和贩卖渠道。
结论毒品犯罪是对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产生巨大威胁的犯罪行为。
我们需要认清毒品犯罪的严重性,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遏制和打击。
禁毒调研报告+论文
禁毒调研报告+论文禁毒调研报告一、引言毒品问题不仅对个体造成严重伤害,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毒品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研对毒品使用的人群、使用方式、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在社区、学校和街头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1. 毒品使用人群及特征根据调查结果,毒品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中,占总人数的70%。
其中,男性占比更高,达到80%。
同时,调查还发现毒品使用人群往往有较低的教育水平和家庭背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
2. 毒品种类及使用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大麻和冰毒是最常见的毒品种类,分别占总使用人数的40%和30%。
而使用毒品的场所主要包括家庭、夜店和私人聚会等。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在街头、公园等公共场所使用毒品。
3. 影响因素分析调查发现,毒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环境中,毒品易获取、社交圈子中的诱惑等因素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而家庭因素中,家庭环境混乱、受到家庭成员影响等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个人因素中,好奇心、逃避现实等心理因素是导致毒品使用的重要原因。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加大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
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对毒品的抵制能力。
2. 完善法律和制度加强对毒品的打击力度,严惩毒品犯罪行为。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打击毒品犯罪的效果。
3. 提供帮助和康复机会对于已经使用毒品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康复机会,帮助其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
五、结论毒品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和制度、提供帮助和康复机会是解决毒品问题的关键途径。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发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论文(1000字以下)标题:禁毒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毒品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了毒品使用人群的特点、毒品种类及使用场所、影响因素等,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涉毒品案件调研报告
涉毒品案件调研报告涉毒品案件调研报告一、引言毒品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人类的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涉毒品案件的现状和特点,并为今后的打击毒品犯罪工作提供依据,本调研报告就涉毒品案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网上调查、实地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和实地观察,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了涉毒品案件的背景和影响。
三、调研结果1. 涉毒品案件的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涉毒品案件明显增加。
这部分原因是毒品的市场需求增加,社会的经济压力和物质诱惑导致一些人走上吸毒的道路。
2. 涉毒品案件的类型:涉毒品案件主要有贩卖、制造和吸食等,其中以贩卖毒品的案件居多。
贩卖毒品往往牵涉到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复杂的运输渠道,且利润巨大,因此成为毒品犯罪的主要形式。
3. 涉毒品案件的特点:涉毒品案件往往具有隐蔽性和犯罪链条长的特点。
毒品犯罪分工明确,从上游到下游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其背后还存在着巨大的非法利益驱动。
4. 涉毒品案件的影响:涉毒品案件对社会的影响较为复杂。
首先,对吸毒者个人而言,毒品的依赖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并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其次,对家庭和社区而言,毒品的滋生会破坏社会和谐,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最后,对国家而言,由于打击毒品犯罪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四、结论为了有效打击涉毒品案件,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切断毒品的供应链。
其次,要加强毒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识,增加对吸毒者的帮助和康复机构的支持。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五、建议1. 提高执法部门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
2.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知度,增强对毒品的警觉。
3. 加大对吸毒者的康复帮扶力度,提供多元化的康复机构和服务。
4. 建立健全国际合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涉毒案件调研报告
涉毒案件调研报告涉毒案件调研报告引言:涉毒案件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安宁,还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涉毒案件的情况,本次调研针对涉毒案件的类型、原因、挽救措施等方面展开调查,旨在为进一步预防和打击涉毒犯罪提供参考。
一、涉毒案件类型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涉毒案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毒品走私、贩卖毒品、利用毒品散布恐怖主义思想等。
毒品走私占据了涉毒案件的主要比例,其中尤以冰毒、海洛因等重要毒品的走私最为严重。
二、涉毒案件的原因回顾涉毒案件的起因,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二是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是诱使人们涉足毒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走私贩毒所获利润巨大,吸引了一些无业者或者失业者投身其中;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缺乏合法收入途径,只能选择参与毒品交易来获得生存资金。
社会因素也是涉毒案件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包括社会道德观念的淡化、家庭教育不善、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
三、涉毒案件的预防和挽救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涉毒犯罪,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毒品意识。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毒品危害,提高人们对毒品的警惕性,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加大监管力度,打击毒品走私和贩卖行为。
加强边境与海关的合作,加强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对涉毒案件的犯罪分子严惩不贷,并加大对毒品生产基地的打击和销毁力度。
3.加强社区康复和帮助。
对于已经涉毒的人员,应提供有效的康复和戒毒机构,加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4.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往往跨越国界,因此,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各国之间应加强情报交流和合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的源头。
结论:涉毒案件的危害不容忽视,给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陕西省高院关于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延伸审判职能加强综合治理——陕西省高院关于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一: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审理毒品犯罪案件情况统计表表二:毒品犯罪罪名对比当国际毒潮撞击国门,毒品问题侵袭大西南和东南沿海之时,西北地区也逐渐沦为毒品犯罪的重灾区。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毒品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依法审结了一大批毒品犯罪,并以审判工作为依托,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为禁毒工作的开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西北地区控制毒品犯罪的发展,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不仅对全国禁毒工作是有力支持和巨大贡献,而且为经济落后地区打击毒品犯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
为此,陕西高院通过统计分析、走访座谈、案卷调阅等方式对近三年来各级法院审理的毒品案件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了毒品案件的特征和成因,提出了遏制毒品犯罪的思路和对策。
审理情况概述及毒品犯罪基本特征2008年度,陕西省各级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13860件、判处案犯22261人,其中毒品案件770件、案犯1122人,占刑事案件总数的5.56%,占判处案犯总数的5.04%;2009年度,审结刑事案件14793件、判处案犯23609人,其中毒品案件1105件、案犯1641人,占刑事案件总数的7.47%,占判处案犯总数的6.95%;2010年上半年,审结刑事案件6145件、判处案犯9494人,其中毒品案件542件、案犯750人,占刑事案总数的8.82%,占判处案犯总数的7.9%。
(见表一)陕西高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主要呈以下特点:◎零星贩毒突出,大案要案增多,呈现双向增长之势毒品犯罪分子将购得的大宗毒品分成小包后再进行转手交易牟利的零星贩毒案件非常突出,特别是以贩养吸,坐地贩毒较多,占据毒品案件的绝大多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审判情况的调研报告摘要近年来,毒品犯罪已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走老路的局限性日益彰显,已难以适应目前及未来禁毒工作的需要。
为此,应勇于开拓进取,创新治理毒品犯罪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毒品犯罪成因分析禁毒对策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一、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1、毒品案件数量有所增长,呈现零星贩毒突出与涉毒总量增多并存的双向增长趋势。
一方面,由于毒品市场需求的增大和毒品贩卖的暴利驱动,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的案件数量和涉毒总量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零星贩毒目标小且便于携带,不易引起注意和怀疑,迅速交易后容易逃避罪责,这种贩毒方式越来越猖獗。
2、犯罪主体以青壮年为主,呈现年轻化、无业化、流动性、低学历特征。
毒品犯罪的犯罪主体绝大多数为18-45岁的青壮年,18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较少,具有年轻化特点。
人员构成多为农民、无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社会闲散人员,均无固定收入。
其中无业人员占绝大多数,具有无业化特征。
省内贩售毒品的犯罪分子多在省内几个城市间流动作案,人员流动性强。
此外,犯罪主体多为初中以下学历,普遍受教育程度低。
3、犯罪手法上更为隐蔽,网络化、组织化倾向明显。
一是毒贩身份隐蔽。
毒品犯罪骨干成员均有两部以上移动电话,往往使用多个、多种卡号交替使用,且不定期更换号码。
上游毒贩大多行踪诡秘,居无定所。
二是交易方法隐蔽。
近年来,毒品犯罪的主犯多利用现代通讯工具遥控指挥,作案时多以手机单线联系,相互间多以绰号相称,采取人货分离、临时改变交易地点等多种反侦查手段。
三是交易地点隐蔽。
由于公安机关加大了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力度,贩、吸毒人员开始将交易场所向茶社、私人会所、棋牌室、高档宾馆转移,并由主城区向郊区、郊县的偏僻地区转移,增加了查处的难度。
四是毒品犯罪案件呈现从个人犯罪向多人团伙犯罪方向发展的趋势。
毒品犯罪分子开始组建集购买、运输、保管、销售于一体的毒品网络,经过多个层面的发包,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固定的毒品组织,相互之间分工明确。
一些重大案件中犯罪分子之间形成严密的上下家关系,相互包庇,给案件的侦破、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4、毒品种类上日趋新型,软性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
2007年以前,某省涉案毒品基本上是“硬性毒品”海洛因,但近五年来“软性毒品”开始传入。
“软性毒品”属精神类毒品,主要是冰毒(甲基苯丙胺)、麻果、摇头丸、k粉(氯胺酮)等。
这类毒品生产技术相对简单,且制毒原料和制毒化学品较易获得,近年来在毒品案件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5、毒品犯罪引发次生犯罪情况较为突出。
高额的吸毒消费支出,使吸食者大多倾家荡产,道德、法制淡漠,最终为筹集毒资而滑向犯罪深渊,并引发多种类的次生犯罪,审判中最常见的是以娼养吸、以盗养吸、以抢养吸。
毒品犯罪如今常常与强迫卖淫、介绍卖淫、非法拘禁、抢劫、强奸、买卖枪支、盗窃等犯罪案件相伴出现,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二、毒品犯罪成因分析(一)人口因素。
首先,从年龄结构方面来看,18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不具备独立生活的条件,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能有效履行监护职责,减少了他们接触毒品的机会。
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生活状态基本稳定,人生观、价值观均已形成,也不易滑入毒品犯罪深渊。
而18-45岁的青壮年人群,在具备独立生活条件的同时,又处在生活状态动荡,人生观、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时期,一旦遭逢引诱或遭遇逆境,极易迷失自我,走向歧途,从而成为毒品犯罪的主要人群。
其次,从职业、收入方面来看,在某省近5年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中,无业人员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为了扩大毒品市场,牟取暴利,毒贩常常诱使无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低收入人群沾染毒品。
他们一旦沾染毒品,多采取“以贩养吸”的方式发展中、高收入者成为其下游吸食人员,前期多采用引诱、欺骗手段与人分食毒品;后期则以此为专门的谋生手段,并逐渐发展为生财之道。
(二)价值因素。
“价值”在经济学上被定义为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与产品价格的权衡结果。
对毒品这一特殊产品而言,由于其易成瘾和成瘾后难自控的特点,使吸毒者丧失了理性权衡其价值的可能性,这是毒品价格胜过黄金却供不应求的原因。
人吸毒成瘾后无一幸免地会对毒品产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依赖。
当停用毒品后,会表现撤药综合症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而吸食毒品能使吸毒者产生快感,能诱导其产生再次吸毒的强烈愿望。
吸毒者为满足其快感的享受欲望和避免停用毒品的极度痛苦,难以自控地扭曲了价值观。
(三)心理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易使人产生精神空虚、内心忧愁等消极的情绪反应,逐渐引发消极的生活态度,对生命、健康不再珍爱,为了追求一时刺激、寻求短暂慰藉而接触毒品,最终身陷泥潭不可自拔。
当发现成瘾后摆脱毒品已很困难,绝大多数吸食者索性破罐破摔,彻底丧失了追求健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或沦为毒品的受害者,或成为传播毒品的犯罪分子。
强制戒毒后的吸毒人员常受到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再次融入社会的难度大,从而意志消沉。
意志稍有薄弱者经原先的毒品犯罪分子教唆、引诱后,又极易走上复吸的道路,从而更难与毒品绝缘。
毒品犯罪分子则抱着“干一票就赚一生”的侥幸心理,游行于毒品犯罪领域。
在一个村,因某人或某家的“带领”,使许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全家总动员”。
(四)经济因素。
毒品交易的高额报酬是毒品买卖数量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以冰毒为例,广东地区冰毒的售价约为200元/克,贩运至临近省份后,每克就跃升近1000元/克。
从毒品犯罪的边际收益分析来看,其不变的成本是自由和生命,而收益却由毒品市场供需决定。
在上游毒品种植、制作数量越少,下游毒品吸食数量越多时,中游的贩运风险就越大,其犯罪的边际收益成本就越高。
上游的毒品生产供应了下游的毒品消费,下游的毒品消费强化了上游的毒品生产,毒品生产和消费又共同助长了中游的毒品贩卖。
但中游的毒品贩卖并不根本决定上游的毒品生产和下游的毒品销售,只是起到有限程度的影响作用。
(五)教育因素。
从事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大多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
知识水平不高、缺乏文化教育,一方面使得他们面临的社会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大于常人,心理承受能力更为脆弱;另一方面极有限的知识储备也让他们难以辨别不良事物,更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三、有效预防、遏制毒品犯罪的对策(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进禁毒工作方法。
首先,要从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政治高度出发,在禁毒工作中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依法惩治毒品犯罪。
其次,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深刻理解国家禁毒方针和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适当灵活地留出法官裁量的空间,避免因规定死板而难以适应案件审判工作的需要。
再次,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结合,既要注意吸收以往有关审理毒品犯罪的司法解释、会议纪要和有关会议精神,保持各类规范性文件和会议精神的协调统一,又要注意结合现实毒品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审判实践中的先进做法,切实改进禁毒工作方法。
(二)借鉴成功地区的先进做法,敢于开拓创新治理。
一是要打破固有模式,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破解治防难题。
我国香港地区的“无毒社区”的社会化工作模式已经成熟,并显现成功。
香港特区政府在禁毒工作中摒弃了一揽子包到底的做法,将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心理与行为的干预、禁毒教育等工作大胆放手让社会团体来做。
由政府出资招募专业的社工,明确目标责任,具体工作由专业社工来做。
政府在其中扮演指导者、协调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而非劳动者和领导者。
这种政府出资买服务的方式,我国上海地区已开始借鉴。
可在此基础上扩大试点城市范围,扩大试点工作领域,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共同破解治理和预防毒品犯罪的难题。
二是打破思维定势,从毒品犯罪两端入手,破解贩运难题。
针对毒品犯罪上、中、下游产业链特点和毒品市场取决于供需而非贩卖的实际,应打破以往的抓中游毒贩的思维定势,从毒品犯罪的两端入手,一手控毒品生产,一手防毒品吸食,从根本上瓦解庞大的毒品市场需求。
在具体工作方法上,应充分发动广大群众,重点落实在街道、社区、村委、工厂等社会基点,全民防范毒品犯罪。
尤其是社区,作为一个覆盖面广、人员众多的社会基点,要在社区中调动身边的人做身边的工作,讲身边的故事,做身边的宣传,举报身边的毒品犯罪。
这样无论是制毒还是吸毒的规模,都将迅速有效地消减。
并能通过抓到的毒品产业链的上、下游,切实打击到中游贩卖分子,使他们失去上家,没了下家,从根本上解决毒品的贩运问题。
三是建立纵横网络,上下齐心,齐抓共管,压缩毒品犯罪空间。
应以公、检、法部门为网络的纵线主体,以金融、城管等部门为横线主体,以社区、街道、工厂为工作背景,建立上下齐心、齐抓共管的纵横网络,从空间上压缩毒品犯罪的市场,有效遏制毒品犯罪。
(三)拓宽宣传渠道,更新宣传方式,改进宣传方法。
宣传工作不应流于表面,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宣传渠道、单调的宣传形式,也不应单单依靠集中时间、集中地点、不分人群的短暂、简单的宣传。
要保证宣传在禁毒工作中切实发挥实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宣传渠道要畅通持久,宣传平台要多样化。
可联系社区、学校,每季度或每月开展禁毒讲座,在各类社会基点长期放置宣传手册、宣传单、宣传画等宣传物品,供主动想了解毒品知识的广大百姓方便取得。
此外,宣传平台应多样化,不能仅依靠单一的平面媒体,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用网页、博客、微博等现代化的宣传媒介放大宣传效果,增强宣传实效。
二是宣传形式要跟上潮流,体现时代感、新鲜感和趣味感。
在外交部都用淘宝体招聘工作人员的时代,禁毒工作的宣传形式也应注重提升青少年、青壮年关注毒品犯罪的兴趣,锁定毒品犯罪显著人群的眼球,进而有针对性地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目前,某地警方的汤姆猫咆哮体劝大众防电话诈骗的官网视频爆红网络,广受网友的好评和肯定。
在禁毒的宣传形式方面,如能借鉴网络宣传的成功经验,定能事半功倍。
三是宣传方法要加以改进,体现针对性、实效性。
在“禁毒日”等大型宣传日或集中宣传期间,要区分宣传对象,分类宣传,发挥宣传实效。
对未接触毒品的人群,宣传重点应突出毒品的危害和如何抵制诱吸、防范被骗吸食的内容;对已经吸食毒品的人群,应在强制戒毒的同时,加强他们同亲属的联系,让其感受来自家庭、社会的温暖,宣传重点应突出美好生活、人间温情的内容;对曾经接触过毒品、现已成功回归社会的人群,宣传重点应突出复吸的危害、毒品的黑暗等方面。
(作者:孙玉婷,系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倪菁,现任职于江西省人事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