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__汽化和液化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郭)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 三、汽化和液化》优质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郭)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 三、汽化和液化》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四节气化和液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相关,蒸发过程中吸热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2.教学器材:一茶杯冷水、一茶杯开水、毛玻璃2个、一瓶酒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棉球、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针管、乙醚蒸汽.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在这节课中,将绝大部分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实验水平、及创新水平.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的精神.。

第3节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第3节 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 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师: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继续上升?水沸腾时 究竟有什么特征,最好通过什么来观察?
学生:实验。 2.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3.进行实验。 小组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一人观察现象,教师巡视 。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白纸上。 4.分析与论证。 (1)请小组代表总结在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生1:水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 生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度保持不变。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来自XX日1.蒸发。 (1)请学生比较“湿衣服慢慢变干了”与“水沸腾后一直加热,直到 把烧杯里的水烧干”,这两种汽化现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思路,分析出蒸发与沸腾 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晒衣服的? 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讨论出影响蒸 发快慢的三要素。 (3)学生分小组完成“想想做做”。 请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感觉,观察到的现象。小组讨论,教师 点拨,总结出:蒸发吸热、制冷。 (4)请学生解释图3.3-5。 (5)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蒸发的现象。
6.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 (我在处理这个探究实验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看起来并不 精彩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起了学 生在认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我在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坚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初步的提 出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评价、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发现 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又让学 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_3汽化和液化教案

3_3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总第___课时)年级:八年级;辅备:;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2.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道蒸发能够致冷。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教学难点】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教学准备】酒精、塑料袋、热水、铁架台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 物质从____变成____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和___。

由气态变成液态叫。

2.沸腾是______汽化现象;蒸发是______的汽化现象。

3.认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4.观察课本P61图3.3-5,解释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的原因;二、交流展示:活动1: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发生了_______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态变为____态叫做汽化。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态的酒精。

此过程酒精由_____态又变为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时的特征:水沸腾后假如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并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分析与总结: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

活动3:阅读书上相关蒸发的内容,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完成下表三、反馈达标:1、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 逐渐升高B. 不变C. 逐渐降低D. 忽高忽低2、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4.影响蒸发的因素有(1)(2) (3)5.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有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基训》1.2.3.4.二、交流展示:《基训》5.6.7.8.9.10.三、拓展应用: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现象,____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2课时)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2课时)
解析:水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知识点3 蒸发
思考 1.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 秋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 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 没干,为什么呢? 3.为什么晾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通风处?
猜想
1.这是由于水汽化,变成了气体. 2.这种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汽化现
想想做做
实验1: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 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讨论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塑料袋膨胀,酒精液体消失. 想想看,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 又有什么变化? 塑料袋变瘪了,内壁附着小液滴.
分析
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液体去哪了? 袋中的酒精受热变成了气体,所以塑料袋 膨胀. 最后塑料袋里的小液滴是什么?为什么? 是酒精,因为水没有进去.
象很缓慢. 3.这种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且与液体表面
流动的气流快慢有关.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 这种汽化现象越快.
小结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 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想想做做
将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 什么感觉?
感觉:
滴上、擦上酒精的地方有清凉的感觉,用手 扇时会感到更凉.
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
蒸发过程需要吸热,蒸发有制冷作用.
思考 你能总结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吗?
小结: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表面积
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想想做做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 温度计读数会有变化吗?
现象:
温度计读数先下降后上升.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原因: 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吸热使周围和它 接触的物体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示数先下降 后上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解析版)

3.3 汽化和液化知识梳理知识点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如湿衣服变干就是一种汽化现象。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如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得模糊一片,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了液化的缘故。

知识点2: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1)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设计①实验目的:观察沸腾现象和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②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水。

③实验步骤:a.把水倒进烧杯里,按下图安装实验仪器。

b.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c.当水温升到90 ℃左右时,每隔1 min记录1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 min为止,并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将所测数据记入下表中。

d.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时间/min01234567……温度/℃分析论证实验中根据所测数据,作出的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由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3:液化跟液体汽化吸收热量相反,气体液化则要放出热量。

寒冷的冬天,向手上哈气感觉温暖,就是水蒸气液化放热的缘故。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被液化。

二是压缩体积。

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的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保存的。

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才行。

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寒冷的冬天堆雪人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会凝固成小冰晶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B.气温低于0 ℃时,雪人仍会逐渐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凝华现象C.他们呼出的“白气”的形成过程属于汽化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熔化吸热【答案】D【详解】雪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故A错误;雪人之所以变小,是因为的雪由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的缘故,故B错误;小明和小华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下雪是凝华放热,使气温升高,化雪是熔化吸热,使气温降低,所以化雪冷,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态变化,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C.冬天湖水结成“冰”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答案】A【详解】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A符合题意;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湖水结成“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汽化和液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汽化和液化

3.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沸腾前液体内有少量气泡上升变 小,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不断上升变大, 到水面破裂开,释放出大量水蒸气。
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 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5 6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汽化和液化
熔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
实验1: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
请观察现象。
实验1: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 程叫汽化,需要 吸热。
实验2:把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请观察现象
。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
程叫液化,需要 放热。



阅读教材61页第4自然段,说出液化的两种方法,使
气体液化的好处。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小结:
1.汽化是 变为 的过程,汽化 热;
2.液化是 变为 的过程,液化 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有
作用;
4.液体沸腾时 热,温度

5.液化有两种方法:


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减小 ,便于 和 。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面空气流动速度
3. 液体蒸发需要吸 附的物体温度降低
热,会导致自己或所依
,致有冷
作用。
三、探究 水的沸腾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
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39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39张PPT)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 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 根据所观察的__甲___房间壶嘴的上方“_白_气__”较 多,判断出____乙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生活中的现象:
倒有水的容器, 下雨后的地面 时间长了会变干。 慢慢也会变干。
汽化
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想一想:
一杯水敞开口,过一段时间水面将有什 么变化?同样一杯水用酒精灯烧开,一 段时间后水面有没有变化?它们降低的 快慢一样吗?
二、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沸腾
蒸发: 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D、人体温度传给周围空气
3、打预防针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
C 消毒,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低
B、酒精会挥发
C、酒精蒸发从人皮肤上吸热而致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
是因为(D)
A、油比水散热慢
B、菜汤原来温度高
C、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
D、浮油阻碍了水分的蒸发
1、晾衣服时,为使湿衣服尽快变干,总 是把衣服放在向阳的地方,以提高
( 温度);把衣服摊开用衣架支起,是
为了(增大表面积),同时常放在通风
处,是为(加快空气流动),这样做都可
以(加快)蒸发。
2、夏天使用电扇,使人感觉凉爽,
这是因为(C)
A、电风扇吹得是凉风
B、电风扇吹风使空气温度降低
C、身上汗水蒸发加快,蒸发时吸热
4.打开电冰箱的门,可以看到冒出一些 “白气”,这是空_气__中__的__水__蒸__气__遇__冷__液__化__
形成的。
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液化过程的是( )
A.冰雪消融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与考点解析3-3汽化和液化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与考点解析3-3汽化和液化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与考点解析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精析一、汽化1.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第二、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第三、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第四、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快慢不同。

(5)汽化时能量的传递:汽化时要吸热。

二、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3.液化时能量的传递:物质液化时要放热。

考点概览1.汽化与液化物态变化包括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物态变化在中考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当然,汽化与液化与其他物态变化一样属于常考内容。

汽化与液化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秋后早晨露珠的形成、从冰箱拿出的物体冒白气、冬天浴室玻璃墙壁上出现的“雾”等均是液化现象;二、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环境、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并注意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汽化和液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做液体沸腾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无力道理,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是的特征;观察现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器材】烧杯、水、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盖、火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演示1] 老师用毛巾蘸些酒精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鸡腿”,不一会儿,咦!我的“鸡腿”不见了提问:我的“鸡腿”到底跑哪儿去呢?回顾:物质三种状态是什么?设计目的:通过一则物理幽默笑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又复习了物质三种状态的有关知识。

[演示2] 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后并扎紧塑料袋口,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生甲] 塑料袋鼓起来了[生乙] 酒精到哪里去了?[生丙] 凉一会儿又会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

[师] 在这些现象中,酒精发生了什么?[生丁]二、新课开始(类比联想形成概念)一、引入新课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汽化和液化想想做做: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液 汽化 气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两种。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 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 慢汽化现象。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比较这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第一幅图: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沸点与气压:
2、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 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三、蒸 发与沸 腾的比 较:
相同点: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缓慢。 沸腾 达到沸点时、表面和内部同时、剧烈。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 (任何气体) 2)压缩体积 (某些气体)
第二幅图: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第三幅图: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返回
结论: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方的 空气流动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小结: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 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 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3.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 _吸__收___热,所以蒸发有_致__冷___作用。 4.物质由液态变成__气____态的现象 叫做汽化,汽化有_蒸__发___和__沸_腾___ 两种形式。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课件
5.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 的是[ B ]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 快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注意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和要求2、蒸发和沸腾的对比3、液化方式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4、蒸发可以制冷难点: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过程2、蒸发制冷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向学生们展示水沸腾时、晾衣服等三幅图片师:这三幅图片所描述场景的共同点是什么?生:一段时间后水都边干,消失了师:水之所以会消失是因为水由液态变为了气态的水蒸气,我们将这种物态变化称为“汽化”,注意汽化的汽是有三点水的,而气体的气是没有三点水的。

新课讲授:一、汽化师:在物理学中将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师:我们回头再来看看这三幅图,虽然它们都是汽化现象,但他们汽化的过程中又有所不同,同学们思考下有什么不同?生:晾衣服和拖完地后水干得慢,而烧开水时水干得快。

(少数)师:晾衣服和拖完地后水是缓慢的发生汽化,我们将这种形式的汽化称为蒸发;而烧开水时水干是剧烈的发生汽化,我们将这种形式称为沸腾。

也就是说汽化有两种形式:沸腾和蒸发。

二、沸腾师:我们先来学习汽化的第一种形式:沸腾。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沸腾的定义。

教师通过展示水沸腾时的图片讲解水沸腾时气泡产生的原因。

1.沸腾:同时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的剧烈汽化现象【探究活动】: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师:同学们有没有烧过开水?怎样才能把水烧开?生:烧过,烧开水时需要对水进行加热。

师:那水在沸腾时温度会怎么变化?请同学们提出猜想生:猜想一:因为烧开水要加热,所以水沸腾时温度逐渐升高(大多数)猜想二:结合前一节所学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可能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极少数)师;那就让我们通过实验去验证吧!播放: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为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观察,可以在实验前提出几个问题和要求①(从90 ℃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②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③水沸腾前后声音的变化④水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一段时间,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 ( B ) A.凉水的温度低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D.是人的心理作用
12
2.蒸发 蒸发
日光下的湿衣服, 日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 的沸点也会变干。 的沸点也会变干。 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的 缓慢的 缓慢的 汽化现象。 汽化现象。 现象
13
⑵、影响蒸发的因素 ①提高液体自身的温度 ②增加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表面积越大 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6
设计实验
温度/℃ 温度 ℃
105
100
95
用酒精灯给水 加热至沸腾。 加热至沸腾。当水 温接近90℃ 温接近 ℃时,每 隔1min记录一次温 记录一次温 度。仿照晶体的熔 化曲线在左图上作 出水沸腾时温度和 时间关系的曲线。
5 15
90 0
时间/min 时间
7
进行实验
时间/min 时间 温度/℃ 温度 ℃ 0 1 2 3 4 5
19
沸腾
均是汽化 液体表面 在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在一定温度
发生部位
你对这些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了解多少? 你对这些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了解多少?
20
4.液化 液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17
实验表明: 实验表明: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 蒸发过程中吸热 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刚从水中出来,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天热时,
18
比较蒸发、 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蒸发 异同点 相同点 不 同 温度条件 点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21 Nhomakorabea22
小 结
固 态 液 态 汽化 液化 温度
影响因素 表面积 蒸发 汽化 方式 沸腾
气 态
空气流动
致冷) 蒸发吸热 (致冷)
23
1.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 ( B ) A.继续升高 A.继续升高 C.缓慢降低 C.缓慢降低 B.保持不变 B.保持不变 D.忽高忽低 D.忽高忽低
24
3、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c ) 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 正确的说法是(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4.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回到暖和 寒冷的冬天, 寒冷的冬天 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 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不清,但过一段时间又 会变清晰, 会变清晰,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先在镜片上遇冷 液化 __________成小水珠后又发生 汽化 成小水珠后又发生__________所导致的 成小水珠后又发生 所导致的 现象。 现象。

汽化和液化
1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是液化的逆过程。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是液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2
3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 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 液态 (水)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 液态的过程叫做 液化
9
温度
实验现象总结
时间
沸腾前气泡较小,沸腾时气泡变大。 沸腾前气泡较小,沸腾时气泡变大。 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声音变小。 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声音变小。 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 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达到一 定温度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 定温度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 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4
(水蒸气) 气态 水蒸气)
1.沸腾 沸腾
温度计 加盖烧杯
在一定温度下 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内部和表面 时发生的 剧烈的 剧烈的
石棉网
汽化现象。 汽化现象。 现象
铁架台
观察水沸腾的装置
酒精灯
5
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 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14
想一想:以下是从哪些角度加快或减慢蒸发? 想一想:以下是从哪些角度加快或减慢蒸发?
15
3.蒸发致冷 蒸发致冷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 手背上有凉的感觉。 手背上有凉的感觉。
酒精蒸发吸收手背以及周围的热量。 酒精蒸发吸收手背以及周围的热量。
16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 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 度计读数会变化吗? 度计读数会变化吗? ①温度计读数先下降后上升。 温度计读数先下降后上升。 ②温度计读数不变。 温度计读数不变。
10
实验结论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 个温度叫做沸点 沸点( 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 )。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11

纸锅烧水
锅 为 什 么 不 会 燃 烧 ?
因为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水 ℃ 因为纸的着火点大约是 烧开时的温度约为100℃,没有达到纸的 烧开时的温度约为 ℃ 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起来。 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起来。
6 100
7 100
90 93 97 99 100 100
温度/℃ 温度 ℃
105
… …
100
95
90 0 5 15
8
时间/min 时间
分析和论证 实验现象
沸腾前
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 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 变大,到水面破裂, 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