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研究
2009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

台缙高速公路西段工程施工图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郑束宁徐国锋金德均陈侃福彭丁茂徐建勇
7
君悦花园住宅小区
宁波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张永达袁安泰朱卫平董仙梁张世浩李永东
8
温州双屿公路枢纽站安置房
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楼建东叶康生严忠权黄韬龚敦红陈金双
9
杭州市下沙元成测区1:500数字地形图
附件1:2009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
(优秀勘察设计)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24项
㈠工程勘察(3)
序
号
项目名称
获奖单位
主要勘察设计人员
1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项目岙山基地地质勘察、边坡支护设计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何建友王志蒋建良朱根民张立勇那云龙裘荣
林相袖王厚宗
2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演播楼岩土工程勘察
方子晋姚之瑜陈志青冯永伟吴正平张力王连国
金涛崔彤
23
浙江凯喜雅商务中心大楼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姜维叶自傧杨学林曾杰王翔高嵩戈海燕
24
宁波市第六医院住院楼扩建工程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王芳赵得功杜晋萍陈杭生汪绪柏宋有龙吴军
童骁勇施春燕
25
杭州同人·春江时代小区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曹跃进王劼官霄龑沈炜菁陈冠尧陈劲沈汉洲
16
温州市车站大道站前1-2#地块(华盟商务广场)
温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吴然曾青龙陈岳林叶强赵东昕蔡丰华朱飞宇
虞胜权钱康
17
常熟理工学院逸夫图书馆
杭州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程泰宁徐东平吴妮娜朱善东陈敬潘军陈玮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抗震设计与安全性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抗震设计与安全性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
然而,在一些高地震频繁的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抗震设计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抗震设计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大坝的抗震设计大坝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设计大坝时,需要充分考虑地震对大坝的影响,从而降低地震发生时大坝的破坏风险。
在抗震设计中,大坝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响应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自振周期指的是大坝在震动作用下的几何体系与结构属性,决定了大坝特征振动的频率。
在设计中,应当将大坝自振周期与地震波的周期进行匹配,从而降低地震对大坝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大坝的抗震能力和制震设施,以及大坝的稳定性和破坏性。
二、大坝的安全性分析大坝的安全性是指大坝在各种自然、社会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能够持续保持有序、可控和稳定的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保大坝的安全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1. 强震动分析强震动是指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强度较大的分辨率范围内所产生的随机强震动。
在大坝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强震动分析,以减轻地震对大坝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级别地震时的破坏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大坝的安全等级。
2. 稳定性分析稳定性是指大坝在震动、沉降或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的能力。
在大坝的安全性分析中,需要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尤其是在一些高地震频繁的地区,大坝的稳定性更加重要。
因此,在设计大坝时,需要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充分考虑,以确保大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
3. 破坏性分析破坏性是指大坝在各种自然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丧失稳定性并引起破坏或灾害的程度。
在大坝的安全性分析中,需要对大坝的破坏性进行评估。
尤其是在一些高地震频繁的地区,大坝的破坏性更加重要。
因此,在设计大坝时,需要对大坝的破坏性进行充分考虑,以确保大坝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引起破坏或灾害。
绍兴市曹娥江水厂工程设计

绍兴市曹娥江水厂工程设计金晓云(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绍兴市曹娥江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20万m3/d,在感潮河道曹娥江以箱式混凝土头部分层取水,针对微污染水源和水厂在不同工况下的分质供水要求,采用以改良后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为核心的强化常规工艺。
水厂经调试运行,出水水质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厂水浊度控制在0.2NTU。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分质供水分层取水强化常规处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绍兴市曹娥江水厂位于绍兴市袍江开发区马山镇新海塘以外的滩涂地上,水厂以供应工业用水为主,当供应生活用水的宋六陵水厂发生供水事故时,应急供应绍兴主城区和袍江工业区生活用水。
水厂建成后使绍兴市、县由单源、单厂的供水系统变为多源、多厂的供水系统,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得到提高。
工程总规模60万m3/d,一期设计规模20万m3/d。
根据水厂的定位,出厂水水质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分质要求:①正常状态供工业用水时,浊度≤5NTU,铁<0.10mg/L,锰<0.10mg/L;②应急备用时,通过采用临时措施使出水常规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其中出水浊度≤1 NTU。
2009年12月绍兴市曹娥江水厂开工建设,2011年12月正式通水。
1原水水质本工程所在地绍虞平原地面水主要是曹娥江水系,曹娥江是钱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根据近几年水质数据,与本工程取水口最近的曹娥江桑盆殿断面,溶解氧、耗氧量、BOD5、氨氮、挥发酚、石油类、总氮、总磷均为劣Ⅲ类,属于微污染水体。
2008年,曹娥江下游钱塘江入口处开始建设大闸枢纽工程,建成后闸上原来92km河道形成闸上水库,为此曹娥江水质将发生变化。
《浙江省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根据大闸建成后的运行调度方式及区域环境特征,对闸上水库(即本工程取水水源地)水质进行了预测。
预测各典型年,本工程取水口上游桑盆殿水质在平水年和丰水年为Ⅲ类,在枯水年则为Ⅳ类(超标指标为氨氮),主要预测指标见表1预测桑盆殿断面水质情况(年均)典型年预测指标现状污染源情况下水质按GB3838—2002水质类别枯水BOD5/mg/L3.60ⅢCOD Mn/mg/L16.13ⅢDO/mg/L7.86Ⅰ氨氮/mg/L1.09Ⅳ平水BOD5/mg/L3.27ⅢCOD Mn/mg/L12.63ⅠDO/mg/L7.50Ⅰ氨氮/mg/L0.78Ⅲ丰水BOD5/mg/L2.89ⅠCOD Mn/mg/L10.10ⅠDO/mg/L7.63Ⅰ氨氮/mg/L0.79Ⅲ表1。
绍兴市曹娥江袍江大桥

施工期及运营期监测监控方案(绍兴市曹娥江袍江大桥)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O九年八月目录1 概述 (1)1.1 结构概况 (1)1.2 施工方法 (4)2 施工监控的意义、原则、目标及依据 (5)2.1 施工监控意义 (5)2.2 施工监控原则 (6)2.3 施工监控目标 (7)2.4 施工监控依据 (8)3 施工监控现场机构组织方案 (10)3.1 组织体系 (10)3.2 施工监控协作体系 (11)3.3 监控文件资料工作流程 (12)3.4 现场施工监控工作体系 (13)4 施工监控的重点和难点 (15)5 施工监控内容和方法 (17)5.1 监控工作内容 (17)5.2 施工监控计算 (18)5.2.1 计算软件 (18)5.2.2 分析方法 (19)5.2.3 计算内容 (20)5.2.4 计算模型 (21)5.3 施工监测 (22)5.3.1现场测试和收集的参数 (23)5.3.2 几何线形测量 (23)5.3.3 应力测量 (26)5.3.4 索力测量 (38)5.3.5 温度测量 (42)5.3.6 监控测点的保护 (45)6 营运期的定期监测 (47)6.1 几何线形测量 (47)6.2 索力测量 (47)6.3 关键部位应力测量 (47)6.4 梁板裂缝观测 (47)6.5 监测时间与次数 (48)6.6 培训常规监测人员 (48)7 施工监控及检测实施保证措施 (49)7.1 质量保证措施 (49)7.2 安全保证措施 (50)8.施工控制项目组人员安排 (51)9.施工控制用表 (52)1 概述1.1 结构概况绍兴市曹娥江袍江大桥工程,位于绍兴市袍江新区,南起袍江新区三江路同越兴路交叉口,往北跨越曹娥江中游,北至上虞市沥海镇南汇村。
本工程的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级,属于城市特大桥。
桥梁设计荷载:加载长度<150m,为城—A级;加载长度>150m,为汽超—20、挂—120;人群荷载为4kN/m2。
绍兴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建筑幕墙的设计和施工

玻 璃 幕 墙 采 用 隐 框 结 构 , 立 面 分 格 为 2 0  ̄1 6 mm , 面 板 为 6 . VB+ r n 40 0 5 +19 P 6m-
钢 化 热 弯 夹 胶 玻 璃 。 采 用 夹 胶 玻 璃 ,是 防 止 一 旦 玻 璃 损 坏 人 员 会 跌 落 江 里 ; 而 热 弯
金 板 屋 面 , 中 间 两 侧 采 光 部 分 为 玻 璃 幕 墙 ,设 置 平 推 开 启 窗 。 椭 圆 底 部 为 蜂 窝 铝 板
幕 墙 。单 元二 ( 交通 楼 两 侧 部 位 ,见 图4 和 单 元 三 ( 交 通 楼 重 合 部 分 ,见 图 5 ) 与 )
上部 由4 属 钛 锌 板 屋 面 、上 下 游 两 侧 玻 璃 幕 墙 和 底 部 蜂 窝 铝 板 组 成 。 -
关 键 词 :水 上 工 程 ;建 筑 幕墙 :设 计 和 施 工
[ 图 分 类 号 ]TU 2 8 中 2 [ 献 标 识 码】B 文 [ 章 编 号 】 1 71 3 2 ( o 1 0 文 6 —3 6 2 l ) 8—0 41 5 0 —0
图 1 幕 墙 工 程 效 果 圈
一
、
二 、幕 墙 系统 介 绍
1 .交 通 天 桥 交通天桥 的横截面 为椭圆 ( 图 2 ,纵 向 方 向 由 不 同 尺 寸 的 三 种 椭 圆 单 元 组 见 )
图 4 单 元 二 内 视 图
成 。 交 通 天 桥 大 部 分 的 结 构 为 单 元 ~ 形 式 ( 椭 圆 ,见 图 3 。 椭 圆 上 部 为 铝 镁 锰 合 小 )
技术论坛 _C MS C
技术 论 坛
绍 兴 曹 娥 江 大 闸 枢 纽 工 程 建 筑 幕 墙 的 设 计 和 要 是针 对 曹 娥 江 大 闸 水 上 建 筑 幕 墙 的特 色 ,介 绍 了 幕 墙 设 计 特 点 、施 工 中 的 重 点
曹娥江大闸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

一
1 预 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控制
11 打桩前质量控制 .
缓缓放下插 入土中 ,最后在桩顶扣好桩帽并除去索 具 。吊桩时要求位置准确, 严禁强行托桩 。
() 查管桩 出厂 合格 证及 生产 厂 家资质 证 明 , 1 2 4 插 桩 与 沉 桩 1检 .. 因为桩 打人 过程 中修 正 桩的 角度 较 困难 , 因此就 检查接 桩所 用焊 丝 、 腐材料 质保 书 和检验 报告 , 防 并
. . 我 国 第 一河 口大 闸— — 曹 娥 江大 闸位 于 浙 江省 1 2 1 打 桩顺序 打桩顺序主要按尽量减少挤土效应 、 降低打桩难 绍兴市钱塘江下游右岸支流曹娥江河 口, 是杭州湾绍
单幢建筑物宜从 中心向四周逐 兴工 业新 城 区开 发启 动性 重大基 础 没施 工程 , 浙东 度的原则考虑和控制 , 是 或从 场地 的一侧 向另一 侧 施压 ; 大直径 桩先 引水 工 程 的 枢 纽 。 曹 娥 江 大 闸 闸 址 距 绍 兴 市 区约 渐 施压 , 深桩先于浅桩施压。曹娥江大闸结 3 k 地层为三元结构的软土, 0 m, 其表层 1m为易冲易 于小直径桩施压 ; 2 确定 打桩 顺序 为沿 淤 的沙 质粉 土 , 中部 3 m为 淤泥质 土 , 8 下部 为密 实粉 合 工程 地质 情况 和基 础几 何 尺寸 , 按先长后短 , 先深 沙及沙层 ( V层土) 力学性质指标较好 , , 可作为持力 施工轴线中心向上下游两个方向,
曹娥江大闸建闸后闸上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第51卷增刊(2)2020年12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51,Supplement (Ⅱ)Dec.,2020收稿日期:2020-09-17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入海河口区流域洪水与风暴潮耦合实时预报技术与示范”(2015C0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涌潮水流及其引发的河床渗流对圆柱桥墩局部冲刷影响机理研究”(51609214)作者简介:郑国诞,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口海岸水动力泥沙方面的研究工作。
E -mail :12971414@qq.com文章编号:1001-4179(2020)S2-0020-04曹娥江大闸建闸后闸上河道冲淤变化分析郑国诞1,2,曹颖1,2,史英标1,2,唐子文1,2(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2.浙江省河口海岸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0)摘要:曹娥江大闸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河口闸。
大闸的建设阻挡了河口潮汐上溯,从2008年12月运行开始,闸上河道从“洪冲枯淤”转变为建闸后的“单向冲刷”,闸上河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此,采用建闸后至今10余年的地形资料进行闸上河道河床演变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①曹娥江上浦闸-滨海大桥河段全线冲刷,冲刷幅度自上而下减小,最上游冲刷幅度大于5m ;滨海大桥-曹娥江大闸河段较建闸前有小幅淤积,但其今后的趋势则为冲刷趋势。
②曹娥江大闸建成至今,闸上河道未经历过特大洪水冲刷,江道冲刷亦未见达到平衡状态,因此预测河道今后仍有进一步刷深的趋势,河势仍会发生变化。
关键词:洪水冲刷;河道冲淤;河道演变趋势;河势变化预测;曹娥江大闸中图法分类号:TV87;TV122文献标志码:A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20.S2.0051研究背景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位于钱塘江支流曹娥江口门处,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河口闸,于2008年12月投入试运行,至今已经运行了11余a 。
水闸闸室抗震动力及措施

。 在 工 程 设 计 中, 一般通过
结构截面上的弯矩和轴力等内力情况对结构进行 强度计算 。 鉴于目前常用的结构分析程序软件在 建立空间有限单元体系计算模型进行抗震动力计 算 后, 输 出 结 果 多 为 结 构 各 节 点 的 应 力 和 位 移。 为便于将结构节 点 应 力 转 化 为 截 面 弯 矩 和 轴 力 ,
2] : 方程 [
¨ ( ) M 1 α y+C y+K y= βM 式中 , 阻尼 、 刚度 M、 C、 K 分别为闸室结构的质量 、 ¨ 速度 和 位 移 ; 矩阵 ; α y、 y、 y 分别为质点的加速度 、
为地 震 加 速 度 代 表 值 ; β为相应振型下的地震动 可采用图1所示的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确定。 力系数,
1 烄 N = ∑( X σ σ i 1+ i) i - 2 i=1 ( ) 4 n 烅 1 M = ∑( X Yi σ σ i 1+ i) i - 2 i=1 烆 式中 , M 为 1m 单宽计算 截 面 的 弯 矩 , k N· m; N 为 1m 单宽 计 算 截 面 的 轴 力 , k N; n 为沿计算截 面高度方向 上 的 单 元 数 ; σ σ i -1 、 i均 为 计 算 截 面 上 ; 节点垂直于截面方向的 应 力 , k P a X i 为σ i -1 与 σ i ; 之间的距离 , 为 段 的 形 心 至 计 算 截 面 中 m Yi Xi 点的距离 , m。 再进行各阶振 型 的 效 应 组 合 , 然后对闸室结 构进行强度计算 。
表 1 闸室结构自振周期 T a b. 1 N a t u r a l o f s l u i c e c h a m b e r s t r u c t u r e e r i o d p
水闸抗震计算要求

水闸抗震计算要求一、引言水闸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水位和控制水流的重要功能。
然而,在地震发生时,水闸可能会受到较大的震动,给工程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进行水闸抗震计算是确保水闸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步骤。
二、水闸抗震计算要求1. 地震参数分析:在进行水闸抗震计算时,首先需要对地震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地震波的频谱特征、地震波的持续时间、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等。
这些参数将作为计算的基础,为后续的抗震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结构模型建立:在进行水闸抗震计算时,需要建立水闸的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应包括水闸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闸门、墩台等。
建立结构模型时,要考虑到水闸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确保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动力分析:水闸抗震计算需要进行动力分析,即对水闸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计算。
动力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应力和变形等。
在进行动力分析时,需要合理选择分析方法和计算参数,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抗震设计:根据水闸抗震计算的结果,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根据计算结果,对水闸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水闸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应考虑到水闸的功能要求、地震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5. 施工和监测:水闸抗震计算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和监测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水闸的抗震能力得到有效实施。
同时,还需要进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闸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三、结论水闸抗震计算是确保水闸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地震参数的分析、结构模型的建立、动力分析的计算、抗震设计的优化以及施工和监测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水闸的抗震能力,保障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
在进行抗震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水闸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和参数,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曹娥江大闸建成后的绍兴县一线海塘设防标准分析

曹娥 江 大 闸建 成后 的 绍兴 县 一 线 海塘 设 防标 准分析
陈国平 ,梁 国成
( 绍兴县 中源设 计 咨询有 l. ,浙江  ̄, t- 2
摘
绍兴
320 ) 100
要 :绍兴县的一线海塘位 于曹娥 江河 口段 ,处 于钱塘 江、曹娥江两 江 出口处。在曹娥 江大 闸建成前 ,
该河段受潮汐和洪水位共 同影 响 ,沿江堤顶高程 由设计 高潮位控 制 ;大闸建成 后 ,钱塘 江潮水被 挡在 了大 闸以 外 ,曹娥江河 口段由外江变成 了内河 ,堤顶高程改 由设 计洪水 位控 制。对 由设计 高潮位 控制和设 计洪水位控 制
维普资讯
第5 期 总第 19 5 期 20 08年 9 月
浙 江 水 利 科 技
Z eagH do er s hj n yrt h c i e f i
No T t o 1 9 .5 o lN . 5 a
S pe e 0 8 e tmb r2 0
图 1 海 堤 走 向 与设 计 波 浪 波 向关 系 图 九0 、九 一丘 东堤 分别 位 于 东 江 闸 和迎 阳 闸 附近 ,故 设
1 工 程 概 况
绍兴县海涂海塘 位 于曹娥江河 口段 ,南 接新三 江闸 左 盘头 ,北至曹娥 江大 闸 ,全 长约 1 m,包 括七 0丘东 堤 、 5k
~
~
.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
结 果表
…
…
—
一
I 馓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一
一一
一
…
一
缱■ 箭盘算断 面避 水位连蟪
曹娥江大闸闸下冲刷研究

韩海骞 , 俞月 阳
( 江 省 水 利 河 口研 究 院 , 江 杭 州 浙 浙 302 ) 100
摘
要 : 过整体模 型针 对 曹娥江 大闸可能 出现 的正常和 不利淤积面貌进行 闸下 冲刷研 究 , 通 曹娥江 大闸 因其规模 大、 工
程条件复杂 , 誉为“ 被 中国潮 汐河 口第一大闸”模 型分潮沟维护和 洪水前拓 宽潮沟两种 工况进 行试验 , , 得到 了不 同条件
源利 用 、 水环境 改 善等 多方 面 效 益¨, 曹 娥 江下 游 综 是
合 治理 和浙东 引水 工 程 的一 项 重 要 的枢 纽 工程 . 闸址 附近水域 潮差 大 ( 均潮 差 近 6m) 流速 急 . 平 , 曹娥 江 口
门外 江道 宽浅 , 宽率 大 , 、 放 涨 落潮 流 路分歧 , 在尖 山附
混凝土开裂原因

(1)构件断面突变过多,产生应力集中,若不采取措施,断面缩小处以及阴角部位容易出现裂缝;
(2)闸底板或闸墩太长,容易出现伸缩变形引起的裂缝;
(3)承重梁板尺寸太小,刚度不足,受拉部位易产生裂缝。
1.2混凝土材料原因产生的裂缝
(1)使用导致混凝土收缩性较高的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以及水泥标号过低或水灰比过大均易产生裂缝。此外,将不同厂家的水泥混用,也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
经现场实测,一般在外界气温为32~35℃,骨料仓面不采取任何措施时,骨料表面温度约比外界气温高6~8℃,当采用骨料仓顶面挂遮阳棚及喷洒冷水降温的措施后,基本可以使骨料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平衡。骨料经地垄口取料时,地垄口骨料温度约比骨料仓表面骨料温度低5~8℃。当外界气温为35℃时,地垄口骨料温度约为27~28℃,在对骨料采取进行水冷或风冷及地垄内进行冷风降温的措施后,基本可以保持地垄口骨料温度在24℃以下。当外界最高气温不超过38℃时,基本可以保持地垄口骨料温度在26~27℃,满足骨料温度控制要求。
(2)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用量大,针片状石子含量高,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孔隙增多,细骨料的粒径及含泥量超标等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易引起裂缝。
(3)选用碱活性骨料,使水泥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生成胶状物,因体积膨胀而产生裂缝。
(4)有些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等不良现象,造成混凝土各种组份分布不均匀,水化反应差异性大,容易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中大量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以减少水泥用量,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不足以抵抗早期的内部拉应力而出现裂缝。
(3)砼入仓后及时进行平仓振捣,加快覆盖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暴露时间。
(4)采用喷洒水雾的方法降低仓面气温。对闸墩大钢模,在其外表面铺设花管进行喷洒冷水降温,防止大钢模表面温度过高而对已入仓砼的温度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高性能砼的应用与研究

混 凝 土 工程 灾 害 趋 势 。 目前 ,我 国 发 生 的混 凝土碱 一骨料反应的情 况虽不十分突 出 ,但 应 给 予 足 够 的 重 视 。 43 2 氯 离子渗 透 . .抗 氯离子导 致对钢筋起保护作用的钝化 膜破坏 ,当钝化 膜破 坏后 ,钢 筋便 开始
锈 蚀 ,钢筋 锈蚀 必然导 致体 积膨 胀 ,从 而 使混 凝十 开裂 ,严 重时导 致 整个结 构
破坏 。 国 内外研 究表 明 ,矿渣 能大 大 降低 氯 离子 的渗透 性 ,是海 洋 工程 中取 代水 泥 的 理 想 材 料 。 经 现 场 试 验 ,普 通 砼 的 水 溶 性 氯 离 子 含 量 扩 散 深 度 到 了 3 m m 5 后 ,其浓 度含量 才趋 于平 衡 ,高 性能 砼 达 到 2 rm 深 度 后 即趋 于平 衡 , 明显 优 于 5 a 普通砼 。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 20 年第 1 期 0 C I CEC N  ̄ 07 7 H A S I EA O N N
Y I 固 A I S 20 ^TO 印. ≯ 0
:
土外 ,含气量 基本相 同 ( ) 2% ,和 易性
较好 。 4Biblioteka . 力学性 能 C n rt) o c ee ,是在大幅度提 高常规砼性能 的 基 础 上 ,采 用 现 代 砼 技 术 , 选 用 优 质
原 材料 ,在 妥善 的 质 量控 制 下制 成 的 , 除 采 用 优 质 水 泥 、 水 和 集 料 以 外 , 必 须 采 用 低 水 胶 比 、 掺 加 足 够 数 量 的 矿 物 细 掺 料和 高效 外加 剂 。
通砼 所具 有 的优势作 简要 阐述 。 戈闸枢纽; 高性能砼 ; 用; 应 优势
某燃气工程定向钻穿越施工方案(完整版)

1/0版本日期状态编制审核批准修改要点某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某段BB93-BB94虾塘定向钻穿越施工方案编码—————浙江XX管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工程范围⋯⋯⋯⋯⋯⋯⋯⋯⋯⋯⋯⋯⋯⋯⋯⋯⋯⋯⋯⋯⋯⋯⋯⋯4、施工进度计划⋯⋯⋯⋯⋯⋯⋯⋯⋯⋯⋯⋯⋯⋯⋯⋯⋯⋯⋯⋯⋯⋯5、施工技术方案⋯⋯⋯⋯⋯⋯⋯⋯⋯⋯⋯⋯⋯⋯⋯⋯⋯⋯⋯⋯⋯⋯5.1施工程序⋯⋯⋯⋯⋯⋯⋯⋯⋯⋯⋯⋯⋯⋯⋯⋯⋯⋯⋯⋯⋯⋯⋯2 2 5 6 6 65.2测量放线⋯⋯⋯⋯⋯⋯⋯⋯⋯⋯⋯⋯⋯⋯⋯⋯⋯⋯⋯⋯⋯⋯⋯5.3管道预制⋯⋯⋯⋯⋯⋯⋯⋯⋯⋯⋯⋯⋯⋯⋯⋯⋯⋯⋯⋯⋯⋯⋯5.4定向穿越施工⋯⋯⋯⋯⋯⋯⋯⋯⋯⋯⋯⋯⋯⋯⋯⋯⋯⋯⋯⋯⋯6、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点⋯⋯⋯⋯⋯⋯⋯⋯⋯⋯⋯⋯⋯⋯⋯⋯⋯⋯7、劳动力配置计划⋯⋯⋯⋯⋯⋯⋯⋯⋯⋯⋯⋯⋯⋯⋯⋯⋯⋯⋯⋯⋯8 7 8 182627 7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0、技术记录表格29 01编制依据1.1验收标准、规范SY/T4079—9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1—98《输油输气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4071—91《管道下向焊工艺规程》SY/T4103—95《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规范》SY/T0407—97《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4013—95《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1.2设计图纸、资料储—5638《某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某段线路》储—5757《BB93-BB94虾塘穿越》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1.3公司内部文件、资料ZHDB902000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手册施工程序文件质量控制程序文件质检计划1.4现场调查现场调查记录、照片、录象以及所在地的地形原始记录和地下建筑的档案文件等。
2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BB93-BB94段管线拟在XX市孙端镇境内杭-甬高速公路北侧绿化带边缘,镇海炼化成品油管线南侧,穿越成片鱼塘,穿越段地貌类型为滨海淤积、冲海积平原过渡地貌,地形平坦开阔,地表标高一般在 4.7m-5.4m。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03-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pecificatins for seismic desig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1997-08-04发布1997-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199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通知水科技[1997]439号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SL203-97.原《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DJ10-78同时废止. 本标准自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本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七年八月四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91)水规设便字第35号文的通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研究院和高等院校对原水利电力部于1978年发布试行的SDJ10-7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修订而成.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会同各协编单位开展了广泛的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吸收采用了地震工程新的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际,提出修订稿后,在全国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科研,教学单位及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由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局会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组织审查定稿.本规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替代SDJ10-78.本规范共分11章和1个标准的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明确了规范适用的烈度范围,水工建筑物等级和类型,并扩大了建筑物类型和坝高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对重要水工建筑物进行专门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以确定地震动参数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设防概率水准;增加了场地分类标准,并相应修改了设计反应谱;改进了地基中可液化土的判别方法和抗液化措施;根据1994年国家批准发布的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和要求,在保持规范连续性的条件下,区别不同情况,把各类主要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计算从定值安全系数法向分项系数概率极限状态的体系"转轨,套改",并给出了各类水工建筑物相应的结构系数;采用了对混凝土水工建筑物以计入结构,地基和库水相互作用的动力法为主和拟静力法为辅的抗震计算方法,对土石坝采用按设计烈度取相应动态分布系数的拟静力抗震计算方法;在编写的格局上改为按水工建筑物类型分章,各章分别给出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并补充了内容.希望有关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归口管理单位,以便今后再次修订时考虑.本规范由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提出修订.本规范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归口.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本规范修订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规范修订协编单位:电力工业部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电力工业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厚群,侯顺载,郭锡荣,苏克忠,王钟宁,杨佳梅,卫明,林皋,方大凤,黄家森,李瓒,梁爱虎,武清玺,王锡忠,师接劳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基本符号3场地和地基3.1场地3.2地基4地震作用和抗震计算4.1地震动分量及其组合4.2地震作用的类别4.3设计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反应谱4.4地震作用和其它作用的组合4.5结构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4.6水工混凝土材料动态性能4.7承载能力分项系数极限状态抗震设计4.8附属结构的抗震计算4.9地震动土压力5土石坝5.1抗震计算5.2抗震措施6重力坝6.1抗震计算6.2抗震措施7拱坝7.1抗震计算7.2抗震措施8水闸8.1抗震计算8.2抗震措施9水工地下结构9.1抗震计算9.2抗震措施10进水塔10.1抗震计算10.2抗震措施11水电站压力钢管和地面厂房11.1压力钢管11.2地面厂房附录A土石坝的抗震计算1总则1.0.1为做好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减轻地震破坏及防止次生灾害,特制定本规范.1.0.2适用范围:1主要适用于设计烈度为6,7,8,9度的1,2,3级的碾压式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拱坝,平原地区水闸,溢洪道,地下结构,进水塔,水电站压力钢管和地面厂房等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2设计烈度为6度时,可不进行抗震计算,但对1级水工建筑物仍应按本规范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3设计烈度高于9度的水工建筑物或高度大于250m的壅水建筑物,其抗震安全性应进行专门研究论证后,报主管部门审查,批准.1.0.3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水工建筑物能抗御设计烈度地震;如有局部损坏,经一般处理后仍可正常运行.1.0.4水工建筑物工程场地地震烈度或基岩峰值加速度,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区域地震地质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1一般情况下,应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确定的基本烈度.2基本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坝高超过200m或库容大于100亿m3的大型工程,以及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坝高超过150m的大(1)型工程,应根据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的基岩峰值加速度超越概率成果,按本规范1.0.6的规定取值.1.0.5水工建筑物的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应根据其重要性和工程场地基本烈度按表1.0.5的规定确定.表1.0.5工程抗震设防类别1.0.6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设计烈度或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2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可根据其遭受强震影响的危害性,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作为设计烈度.3凡按本规范1.0.4作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程,其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概率水准,对壅水建筑物应取基准期100年内超越概率P100为0.02,对非壅水建筑物应取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P50为0.05.4其它特殊情况需要采用高于基本烈度的设计烈度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5施工期的短暂状况,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空库时,如需要考虑地震作用时,可将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减半进行抗震设计.坝高大于100m,库容大于5亿m3的水库,如有可能发生高于6度的水库诱发地震时,应在水库蓄水前就进行地震前期监测.1.0.8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宜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结合抗震要求选择有利的工程地段和场地.2避免地基和邻近建筑物的岸坡失稳.3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抗震结构方案和抗震措施.4在设计中从抗震角度提出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措施.5便于震后对遭受震害的建筑物进行检修.重要水库宜设置泄水建筑物,隧洞等,保证必要时能适当地降低库水位.1.0.9设计烈度为8,9度时,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应进行动力试验验证,并提出强震观测设计,必要时,在施工期宜设场地效应台阵,以监测可能发生的强震;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水工建筑物,宜满足类似要求.1.0.10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应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SL/T191-96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21-7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D133-84 水闸设计规范SD134-8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D144-8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D145-85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DJ217-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海滨部分)SDJ218-8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303-88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SD335-89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按本规范进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同级行业标准规范中,有关水工建筑物抗震方面的规定不符合本规范的,应以本规范为准.2术语,符号2.1术语2.1.1抗震设计:地震区的工程结构所进行的一种专项设计.一般包括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两个方面.2.1.2基本烈度: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P50为0.10的地震烈度.一般为《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上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对重大工程应通过专门的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确定.设计烈度:在基本烈度基础上确定的作为工程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2.1.4水库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大量泄水而引起库区及附近发生的地震.2.1.5地震动:由地震引起的岩土运动.2.1.6地震作用:地震动施加于结构上的动态作用.2.1.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过程中,地表质点运动加速度的最大绝对值.2.1.8设计地震加速度:由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按规定的设防概率水准所确定的,或一般情况下与设计烈度相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2.1.9地震作用效应:地震作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裂缝开展等动态效应.2.1.10地震液化:地震动引起的饱和砂土,粉土和少粘性土颗粒趋于紧密,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趋近于零的现象.2.1.11设计反应谱:抗震设计中所采用的一定阻尼比的单质点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加速度反应随体系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一般以其与地震动最大峰值加速度的比值表示.2.1.12动力法:按结构动力学理论求解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2.1.13时程分析法:由结构基本运动方程输入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积分,求得整个时间历程内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2.1.14振型分解法:先求解结构对应其各阶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后,再组合成结构总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各阶振型效应用时程分析法求得后直接叠加的称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法,用反应谱法求得后再组合的称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1.15平方和方根(SRSS)法:取各阶振型地震作用效应的平方总和的方根作为总地震作用效应的振型组合方法.2.1.16完全二次型方根(CQC)法:取各阶振型地震作用效应的平方项和不同振型耦联项的总和的方根作为总地震作用效应的振型组合方法.2.1.17地震动水压力:地震作用引起的水体对结构产生的动态压力.2.1.18地震动土压力:地震作用引起的土体对结构产生的动态压力.2.1.19拟静力法:将重力作用,设计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给定的动态分布系数三者乘积作为设计地震力的静力分析方法.2.1.20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由于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方法的简化而引入的对地震作用效应进行折减的系数.2.1.21自振周期: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对应于第-振型的自振周期称基本自振周期.2.2基本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ah---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a v---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g---重力加速度;Pw(h)---水深h处的地震动水压力代表值;F 0---建筑物单位宽度迎水面的总地震动水压力代表值;Fi---作用在质点i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的代表值;F E---地震主动动土压力代表值;G E---产生地震惯性力的建筑物总重力作用的标准值;T i---质点i的动态分布系数;β---设计反应谱;ζ---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2.2.2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a 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f k---材料性能的标准值;N63.5---标准贯入锤击数;N cr---临界锤击数;ρw---水体质量密度的标准值.2.2.3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E k---地震作用的代表值;G k---永久作用的标准值;Q k---可变作用的标准值;R---结构的抗力;S---结构的作用效应;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结构系数;γm---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γG ---永久作用的分项系数;γQ---可变作用的分项系数;ψ---设计状况系数.2.2.4其他:T---结构自振周期;T g---特征周期;λf ---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的基本频率比值;λm---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质量比值.3场地和地基3.1场地3.1.1水工建筑物的场地选择,应在工程地质勘察和专门工程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按构造活动性,边坡稳定性和场地地基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可按表3.1.1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未经充分论证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建设.表3.1.1各类地段的划分水工建筑物开挖后的场地土类型,宜根据土层剪切波速,按表3.1.2划分.3.1.3场地类别应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并宜符合表3.1.3的规定.s sm盖层厚度的各土层剪切波速,按土层厚度加权的平均值.表3.1.3场地类别的划分3.1.4在水工建筑物场地范围内,岩体结构复杂,有软弱结构面或夹泥层不利组合,边坡稳定条件较差时,应查明在设计烈度的地震作用下不稳定边坡的分布,估计可能的危害程度,提出处理措施.3.2地基3.2.1水工建筑物地基的抗震设计,应综合考虑上部建筑物的型式,荷载,水力,运行条件,以及地基和岸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坝,闸等壅水建筑物的地基和岸坡,应要求在设计烈度的地震作用下不发生失稳破坏和渗透破坏,避免产生影响建筑物使用的有害变形.3.2.2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和岸坡中的断裂,破碎带及层间错动等软弱结构面,特别是缓倾角夹泥层和可能发生泥化的岩层,应根据其产状,埋藏深度,边界条件,渗流情况,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建筑物的设计烈度,论证其在设计烈度的地震作用下不致发生失隐和超过允许的变形,必要时应采取抗震措施.3.2.3地基中液化土层的判别,可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3.2.4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可根据工程的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以下抗震措施:1挖除可液化土层并用非液化土置换;2振冲加密,重夯击实等人工加密的方法;3填土压重;4桩体穿过可液化土层进入非液化土层的桩基;5混凝土连续墙或其它方法围封可液化地基.3.2.5重要工程地基中的软弱粘土层,应进行专门的抗震试验研究和分析.一般情况下,地基中的软弱粘土层的评价可采用以下标准:1液性指数I L≥0.75;2无侧限抗压强度q u≤50kPa;3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4;4灵敏度S t≥4.3.2.6地基中的软弱粘土层,可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以下抗震措施:1挖除或置换地基中的软弱粘土;2预压加固;3压重和砂井排水;4桩基或复合地基.3.2.7水工建筑物地基和岸坡的防渗结构及其连接部位以及排水反滤结构等,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时产生危害性裂缝引起渗流量增大,或发生管涌,流土等险情.3.2.8岩土性质,厚度等在水平方向变化很大的不均匀地基,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时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陷,滑移和集中渗漏,并采取提高上部建筑物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陷能力的措施.4地震作用和抗震计算4.1地震动分量及其组合4.1.1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4.1.2设计烈度为8,9度的1,2级下列水工建筑物:土石坝,重力坝等壅水建筑物,长悬臂,大跨度或高耸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应同时计入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4.1.3严重不对称,空腹等特殊型式的拱坝,以及设计烈度为8,9度的1,2级双曲拱坝,宜对其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作专门研究.4.1.4一般情况下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在抗震设计中可只计入顺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两岸陡坡上的重力坝段,宜计入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4.1.5重要的土石坝,宜专门研究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4.1.6混凝土拱坝应同时考虑顺河流方向和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4.1.7闸墩,进水塔,闸顶机架和其它两个主轴方向刚度接近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应考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4.1.8当同时计算互相正交方向地震的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各方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当同时计算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也可将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的遇合系数后与水平向地震作用效应直接相加.4.2地震作用的类别4.2.1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应考虑的地震作用为:建筑物自重和其上的荷重所产生的地震惯性力,地震动土压力,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动水压力.4.2.2除面板堆石坝外,土石坝的地震动水压力可以不计.4.2.3地震浪压力和地震对渗透压力,浮托力的影响可以不计.4.2.4地震对淤沙压力的影响,一般可以不计,此时计算地震动水压力的建筑物前水深应包括淤沙深度;当高坝的淤沙厚度特别大时,地震对淤沙压力的影响应作专门研究.4.3设计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反应谱4.3.1除按1.0.6规定的概率水准由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a h 外,其余应根据设计烈度按表4.3.1的规定取值.表4.3.1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a h设计烈度7 8 9a h0.1g 0.2g 0.4g注:g=9.81m/s24.3.2竖向设计地震加速度的代表值a v应取水平向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2/3.4.3.3设计反应谱应根据场地类别和结构自振周期T按图4.3.3采用.4.3.4各类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应按表4.3.4的规定取值.图4.3.3设计反应谱表4.3.4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建筑物类型重力坝拱坝水闸,进水塔及其他混凝土建筑物βmax 2.00 2.50 2.254.3.5设计反应谱下限值的代表值βmin应不小于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代表值的20%.4.3.6不同类别场地的特征周期T g应按表4.3.6的规定取值.表4.3.6特征周期T g场地类别ⅠⅡⅢⅣT g (s) 0.20 0.30 0.40 0.654.3.7设计烈度不大于8度且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0s的结构,特征周期宜延长0.05s.4.4地震作用和其他作用的组合4.4.1一般情况下,作抗震计算时的上游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4.4.2土石坝的上游坝坡抗震稳定计算,应根据运用条件选用对坝坡抗震稳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进行抗震计算.4.4.3土石坝的上游坝坡抗震稳定计算,需要时,应将地震作用和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4.4.4重要的拱坝及水闸的抗震强度计算,宜补充地震作用和常遇低水位组合的验算.4.5结构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4.5.1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中,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模式应与相应设计规范规定的计算模式相同.4.5.2除了窄河谷中的土石坝和横缝经过灌浆的重力坝外,重力坝,水闸,土石坝均可取单位宽度或单个坝(闸)段进行抗震计算. 4.5.3各类工程抗震设防类别的水工建筑物,除土石坝,水闸应分别按第5,8章规定外,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方法应按表4.5.3的规定采用.其中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乙,丙类的水工建筑物,其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应按本规范各类水工建筑物章节中的有关条文规定采用. 4.5.4采用动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应考虑结构和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与水体接触的建筑物,还应考虑结构和水体的动力相互作用,但可不计库水可压缩性及地震动输入的不均匀性. 表4.5.3 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4.5.5作为线弹性结构的混凝土建筑物,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法,此时,拱坝的阻尼比可在3%~5%范围内选取,重力坝的阻尼比可在5%~10%范围内选取,其他建筑物可取5%. 4.5.6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可由各阶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按平方和方根法组合.当两个振型的频率差的绝对值与其中一个较小的频率之比小于0.1时,地震作用效应宜采用完全二次型方根法组合:∑∑=mjjim iE SS S ρ (4.5.6-1)()()()()222222/341418ωωωωωωγζζγγζζγγζγζζζρj i j ij i j i ij ++++-+=(4.5.6-2)式中:S E ---地震作用效应;S i ,S j ---分别为第i 阶,第j 阶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 m---计算采用的振型数;ρij ---第i 阶和第j 阶的振型相关系数;ζi ,ζj ---分别为第i 阶,第j 阶振型的阻尼比; γω---圆频率比, γω=ωj /ωi ;ωi , ωj ---分别为第i 阶,第j 阶振型的圆频率. 4.5.7地震作用效应影响不超过5%的高阶振型可略去不计.采用集中质量模型时,集中质量的个数不宜少于地震作用效应计算中采用的振型数的4倍. 4.5.8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 应至少选择类似场地地震地质条件的2条实测加速度记录和1条以设计反应谱为目标谱的人工生成模拟地震加速度时程;2 设计地震加速度时程的峰值应按4.3.1或1.0.6的规定采用;3 不同地震加速度时程计算的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设计验算采用的地震作用效应. 4.5.9当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沿建筑物高度作用于质点i 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应按下式计算:F i =a h ζG Ei a i /g (4.5.9)式中 F i ---作用在质点i 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 a---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取0.25; G Ei ---集中在质点i 的重力作用标准值;T i ---质点i 的动态分布系数,应按本规范各类水工建筑物章节中的有关条文规定采用; g---重力加速度.4.6 水工混凝土材料动态性能 4.6.1除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的混凝土水工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计算中,混凝土动态强度和动态弹性模量的标准值可较其静态标准值提高30%;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可取为动态抗压强度标准值的8%. 4.6.2在混凝土水工建筑物的抗震稳定计算中,动态抗剪强度参数的标准值可取静态标准值,当采用拟静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应取静态均值. 4.6.3各类极限状态下的材料动态性能的分项系数可取静态作用下的值. 4.7 承载能力分项系数极限状态抗震设计 4.7.1各类水工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和稳定应满足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式()⎪⎪⎭⎫⎝⎛≤k m k d k k E k Q k G a f R a E Q G S ,1,,,,0γγγγγψγ (4.7.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GB50199-94的规定取值; j---设计状况系数,可取0.85; S(·)---结构的作用效应函数; γG ---永久作用的分项系数; G k ---永久作用的标准值; γQ ---可变作用的分项系数; Q k ---可变作用的标准值;γE ---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取1.0; E k ---地震作用的代表值; a k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γ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结构系数; R(·)---结构的抗力函数; f k---材料性能的标准值; γm ---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 4.7.2各类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应验算的极限状态及其相应的结构系数,均应按本规范相应建筑物章节中的有关规定采用.。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针对 以上工程 施工 中存 在 的管理 问题 .我们 可 采 取 以下措 施 : ( )完善政 府监督 下 的责任 制度 。 1 加 强水 利工程 施 工人员 法制 建设 ,认 真贯 彻 施 工过程 中有关 法规 法律 。 以提高其法 制意识 。通过 严
工 程 ( 班奖 )刘 家道 口枢纽 等 6 鲁 ; 3项工 程荣 获 中 国 格 执行参 建 单位 工程 质量领 导人 责任 制 以及责 任 追 优 质水 利工程 ( 禹 ) 。黄河 小浪 底等 6项 工程 荣 究 , 一步强化 水利建设 市场 质量责任 。并 在施工 队 大 奖 进
项 目负 责人对 于工 程合 同的重要 性 和必要 性认
题时 , 由于合 同漏 洞 而制约 项 目进展 : 或者 由于项 目
使得 合 同管理 流于 形式 , 导致 在工 程 出现 问 ( ) 已建 成 的水 利 工 程 经 受住 了 自然 灾 害 的 识 不足 , 2 我 国属于 自然 灾害频 发 的国家 ,特 别是在 2 0 负 责人 对 工 程合 同认 识 不 足 , 致 风 险分 配 和 变 更 08 导 年 的汶 川大 地震 中 .一 些水 利工程 建 设只是 在地 震 索赔 等不合 理现象 的出现等 . 造成项 目经济损 失 。 中受损 , 未出现垮 坝和堤 防决 口等质 量问题 。 并 ( )水 利部 加 强 政府 监 管作 用 , 证 了水 利 工 3 保 程 质量 。 ( )工作人 员施工 不规 范 . 响工程质量 。 4 影
法规 法律 了解 不是很 深入 .使 得 工程施 工过 程 中出 不拖 欠工 程 款项 , 保证建 筑 材料 、 施工 设备 以及 施 工 现一 些违 法建设 程序 。这 些都 造成 了水利 工 程施工 人员按 照正 常的施工进 度进行施 工 。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创优探索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创优探索
石郦均;张仲放
【期刊名称】《水利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本文对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特别是双拱网架结构钢闸门的拼装、翻身、防腐涂层的保护和焊接变形控制等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实现工程创优的目标。
【总页数】2页(P8-9)
【作者】石郦均;张仲放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能建设有限公司,杭州310020;浙江省江能建设有限公司,杭州31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4
【相关文献】
1.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及质量控制
2.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鱼道设计与实践
3.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研究
4.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多元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5.我国强涌潮河口地区第一大闸——浙东引水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于2005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 )型 水 闸 ,I 工 程 ,防 洪 挡 潮 设 计 标 准 为 1 等
1 0 年 一 遇 , 设计 泄洪 流 量 为 l0 0 /。工 程 0 1 3 m s
建 设 任 务 为 防潮 ( ) 洪 、治 涝 、水 资源 开 发 利 用 , 兼 顾 改善 水 环 境 和 航运 等 综 合 利 用 。 工 程 为 必 本 须 进 行 专 门 地 震 安 全 性 评 价 的重 大 工 程 。 本 工程 地 震 安 全 性 评 价 主 要 工 作 内容 包 括 :
裂差异活动不强 的弱活动 区 。 大致 以溧 阳一湖 州 杭 州 一镇 海 一 线 为界 ,其 以北 地 区构 造 活 动 较
一
o .≤ M L 30 O . ̄ M L 4 0 0 40 M L 50 25 ( . 30 ( . . ̄ ( .
【O D I编码 】 1 . 9 9 j i s . 6 2 2 6 . 0 2 0 . 0 0 36 /. sn 17- 4 92 1.30 9
1 工 程 概 述
曹 娥 江 大 闸枢 纽 工程 位 于 浙江 省 绍 兴 市 , 钱
塘 江 下 游 右 岸 主 要 支 流 曹娥 江 河 口,距 绍 兴 市 约
的发 震 断 裂 有 :
本 区新 构 造 运 动 主 要 表 现 为 差 异 升 降 运 动 。 以桐 柏 山 、大 别 山 北缘 到杭 州湾 南岸 一 线 为 界 , 南 侧 是 上 升 山地 , 侧 为沉 降平 原 、 地 和 海 湾 。 北 盆 在 大 地 貌 上 ,从 闽北一 浙 南一 浙 北 形 成 明显为 一 系 列 盆 地 和 大 型 沉 积 平 原 ,第 四纪 河 湖 相 沉 积 达 20 30 0  ̄ 0 m,南 北 形 成 鲜 明 的地 貌 对 比 。
分 为 两 个 部 分 ,断 裂 带 东 南 为 华 夏 古 陆 ;断 裂 带 西北为扬子准地 台 ( 图 I。 见 ) 2 2 区域 新 构 造 运 动 .
2 3 区域 主 要 断 裂 构 造 . 区域 主 要 有 1 7条 断裂 ,走 向分 为北 东 、 北 西 和 近 东 西 向三 组 。其 中 1 1条 为活 动 断 裂 ,其 活 动 时 代 多为 晚 更 新 世 ,无 全 新 世 活 动 断 裂 。区 域 内发 生 的 中等 地 震 大 多 受 这 些 断 裂 控 制 。 要 主
域 和近 场 区断 裂构 造及 其地 震 活动 性研 究 、现 场试 验 等手段 ,确 定 了本工 程场 地地 震动 参数 ,为工程 抗 震
设计 提供 了依 据 。 【 键 词 】 区域 构造 关 地震 活 动性 研究
【中图分 类 号 】
P 1 . 【 献标 识码 】 A 【 35 5 文 文章 编 号 】 1 7 - 4 9 ( 0 2 0 - 0 8 0 6 22 6 2 1) 3 02 - 3
・2 ・ 8
F :茅 山活 动 断裂 ,N2 ~ 3 。 1 0 0E,Nw 6 ~ 0 7。 0 ,正断层 ,长度大于 2 0 m,该 断裂 为晚更 0k 新 世 ( ) 以 来 活 动 断 裂 ,沿 断 裂 发 生 1 7 、 Q3 9 4
17 9 9年 的 ML .、ML . 地 震 。 55 60级
F : 湖 州 一 临 安 活 动 断 裂 , N2 ~ 3 。 5 0E,
作者简 介 :李 健 民 ( 9 3 ) 男 , 高 级 工 程 师 。 17 一 ,
科 研 与管 理
水 利规 划与 设计
21年第 3 02 期
S 8o E 0 ,逆 冲 断层 , 长 度 大 于 10 m,在 晚 更 7k 新 世 中晚 期 有 过 较 强烈 活 动 。 断 裂 带 有 ML 沿 4
区域 构 造 和 地 震 活 动 性 研 究 、 场 区 断裂 和 地 震 近
活 动 性 研 究 、 场 地 地 震 动 参 数 的确 定 等 。
图 1 研 究 区大地 构造 位 置
2 区域 构 造地 质和 地 震活 动性研 究
2 1 大 地 构 造 背 景 . 本 区 大 地 构 造 格 局 以 江 山 一 绍 兴 断 裂 为 界
45级 地 震 发 生 。 .
ML 6级 地 震 均 发 生 在 3 。 以北 地 区 。 线 1
F : 马 金 一 乌 镇 活 动 断 裂 ,N4 ~ 4 。 4 0 5E, S EL7 o 0 ,逆 断 层 ,长 度 大 于 1 0m, 为前 第 四 5k 纪 断裂 , 沿 断 裂 有 ML 5级左 右 地 震 发 生 。 F : 山一 球 川 活动 断 裂 , 0E, 5萧 N5 。 NW 6 。 5, 正断层 ,长度大于 2 0 m,断裂最新活动年代 为 0k 晚 更 新 世 。沿 断裂 有 ML .~48级 地 震 发 生 。 4O . F : 镇 海 一 温 州 活 动 断 裂 ,N2 ~ 3 。 R 0 0 E,
科研 与 管理
水利 规划 与设 计
2 1 年第 3 02 期
曹娥江大 闸枢纽工程场地地 震安全性研 究
李健 民
( 浙江省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 院 杭州 3 0 0 ) 10 2
【 摘 要 】 场 地地 震安 全性 关 系到 工程 上部 结构 抗震 设 防的 安全 与经 济 ,对 工 程建 设意 义重 大 。通过 区
N WL8 o 长 度大于 4 0m,属晚更新世活动 断 0, 5k
裂 ,沿 断 裂 有 晚 第 三 纪 玄武 岩 喷 发 , 有 ML .、 并 40
MI . 地 震 发 生 。 , 5级 5
研 究 区位 于 下 扬 子一 南 黄 海 地 震 带 的 南 部 、
东 南 沿 海 地 震 带 的北 部 ,属 于地 壳 相 对 稳 定 、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