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试行案)

合集下载

西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西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时 , 生态环 境需 水 量是 其 中 的一 个 主 要 因素 。然 而 , 方 河 北
流 有一个 共 同 的特 点 , 是 冬 季 结 冰 。结 冰期 生 就 态 需水量 与 畅 流期 有 很 大 的不 同 , 般 的河 流 结 一
汛期 难 于控 制 利 用 的洪 水 量 , 最后 用 多 年 平 均 地 表 水资 源量 减 去 以上 两 项 , 出 多年 平 均 情 况 下 得 的地表 水 资源 可利 用量 。 1 1 河道 内生 态环 境 需水量 计算 . 河 道 内生态 环境 需 水量 主要 为维 持河 道基 本 功 能 的生态 环 境需 水 , 在维 持河 道 基 本 功 能 的需
水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其它河道内用水也能满足。 采用 下 列几 种方 法计 算 :
() 1多年 平 均年 径流 量百 分数 法 。 以多年 平均 径 流量 的百分 数 作为 河流 最小 生 态 环境 需水 量 。西 辽 河 郑 家 屯 站 1 5 ~ 20 9 6 00年
1 计算方法 的探讨
作者简介 : 来 (96 )男 , 郭恩 15 一 , 高级 工程 师. 现从事 水文测验工作.

9 ・ 4 a 年径 流量 的 1 ) 0
气 象 水 文 海 洋 仪 器
12 汛期难于控制利用的洪水量计算 .
汛期 难于 控制利 用洪 水量 是指在 可预期 的时 间 内 , 能 被 工 程 措 施 控 制 利 用 的汛 期 洪 水 量 。 不 汛期 水量 中除 一部 分 可 供 当时利 用 , 有 一部 分 还
第 4期
20 0 8年 1 月 2
气 象 水 文 海 洋 仪 器
M e e r l g c l Hy r l g c la d M a i e I s r me t to o o ia , d o o ia n rn n tu n s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计算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计算
Q总=Q地表+Q地下-Q重 Q重=ρ(Q渠+Q田) 可利用总量;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Q总-可利用总量;Q地表-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Q 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重复计算量; 地下-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Q重-重复计算量;Q渠 -渠系渗漏补给量;Q田-田间地表水灌溉入渗补 渠系渗漏补给量; 给量; 给量;ρ-可开采系数(可开采量与地下水资源 可开采系数( 量的比值) 量的比值)
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可供水量与可利用量的区别
—可供水量:从供需分析的角度出发,根据需 可供水量:从供需分析的角度出发, 可供水量 水要求, 水要求,既考虑通过工程措施所能提供的河道 外用水量,也考虑回归水的重复利用和非常规 外用水量, 水源的利用, 水源的利用,水量平衡的对象是用水量 —可利用量: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可能被开发利 可利用量: 可利用量 用的量, 用的量,不考虑回归水和非常规水源的重复利 用量, 用量,水量平衡的对象是耗水量
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应按流域水系进 行分析计算, 以反映流域上下游、 行分析计算 , 以反映流域上下游 、 干 支流、左右岸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体性 支流、 • 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 按独立流域或 自治区、 直辖市) 控制节点进行计算 • 流域机构按一级区协调汇总
三、水资源可利用量总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总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总量:水资源可 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在统筹考虑生活、 ,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 环境用水的基础上, 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 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 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水资源量 、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可供水量的涵义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

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

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

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摘要:水是维持生命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准确估计水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定量评估水资源量的一般方法,即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资源量的定义、分类和计算方法。

随后,介绍了构建水资源量的基本理论: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潜在可利用水资源量,并结合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水动力学和水利工程技术来估算和分析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

最后,本文介绍了评估水资源量的具体步骤,包括地理信息采集、水文数据分析、水资源可利用性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数量估算和水资源量评估等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潜在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管理文章正文:第一章论1.1述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对于维持生命和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量是真正衡量地球水资源数量和分布的一个标志。

准确估计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状况,有助于揭示地区可利用水资源的剩余潜力,以及制定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规划,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定量评估水资源量主要可以分为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法、水资源量估计法和水资源控制法。

本文重点介绍可利用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具体程序。

1.2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可利用水资源量,是指经过开发以后,可以实际利用的水资源量,是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潜在可利用水资源量之和。

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是指已投入使用的水资源量,比如消灭洪涝灾害、供应生活用水、发电和农业生产等的季节性循环。

潜在可利用水资源量是指暂时受阻碍而未利用的水资源量,一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潜在可利用水资源量迅速变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

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是指在确定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基础理论框架下,结合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水动力学和水利工程技术,综合考虑植被、径流特征和水库、渠道等水资源建设设施的因素,估算和分析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方法。

第二章建可利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2.1本理论根据《水资源量定量评估技术规范(SL/T 233-2013)》,可利用水资源量是指经过开发以后,可以实际利用的水资源量,是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潜在可利用水资源量之和。

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

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

平顶山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计算摘要以往将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都是将它作为一个固定值,文中将生态环境状况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相结合,以平顶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分析。

采用倒算法,即采用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维护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的方法,计算了平顶山地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为平顶山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地表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平顶山市Analy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Availabl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Pingdingshan RegionAbstractThe amount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is always used as a fixed value. However,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to consider the amount of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l availabl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with the Pingdingshan Reg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 By using the reverse calculation method that the minimum water demand to mainta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educted from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the availabl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Pingdingshan Region is proposed.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of pingdingshan city, scientific configuration, efficient utilizatio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Key Words: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water available quantity; Pingdingshan City1 前言........................................................ - 1 -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2 -2.1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定义.................................. - 2 -2.2 国内外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综述 ...................... - 3 -3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 -4 -3.1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4 -3.2不可利用水量........................................... - 5 -3.2.1 河道内总需水量.................................. - 5 -3.2.2 洪水弃水........................................ - 6 -4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 ............................ - 6 -4.1可利用量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 6 -4.2 估算方法——扣损法.................................... - 6 -4.3 河道内总需水量计算.................................... - 7 -4.4洪水弃水............................................... - 7 -4.5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 8 -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8 -6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 ............................... - 11 -6.1 确定河道内生态基础流量 ............................... - 11 -6.2 汛期下泄洪水量....................................... - 11 -6.3 地表水可利用量....................................... - 12 -7 结论....................................................... - 13 -8 参考文献................................................... - 16 -9 致谢....................................................... -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开发利用不平衡、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异大、水资源过量开采、严重浪费、利用效率较低等矛盾突显出来[1]。

敦化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敦化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敦化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朴哲洙【摘要】本文根据牡丹江干流大山嘴子控制站年径流资料,对牡丹江上游河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为牡丹江区域的敦化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1页(P75-75)【关键词】敦化市;地表水;可利用量【作者】朴哲洙【作者单位】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延边分局,吉林延吉13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牡丹江上游是吉林省敦化市所在地,敦化市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保障作用考量,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多少,是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各项用水又是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环境最基本要求。

因此,本文根据牡丹江大山嘴子水文站年径流资料,对牡丹江上游河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为牡丹江区域的敦化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

本次计算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中,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

2.1 概况。

牡丹江是松花江下游右岸一大支流,发源于敦化市江源镇马家店屯西南寒葱岭北,流向东北,于雁鸣湖镇小山咀子屯东入镜泊湖,出湖后于黑龙江省依兰附近注入松花江。

在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属于牡丹江上游段,干流河长231.5km,流域面积8603km2,河道平均坡降0.9‰。

牡丹江上游主要支流有黄泥河、沙河、珠尔多河。

本流域暴雨类型主有台风雨和地形雨,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变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8.5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0.0%左右。

牡丹江属于山溪性河流,洪水多发生在7~9月份,由于形成本流域的天气系统多为台风,降雨量集中、强度大,易形成陡涨陡落的洪水过程。

珠江片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初步估算

珠江片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初步估算
调生 活 、 生产和生态等各项用水 。同时为 了保持人 与自然 的
考虑生活 、 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的基 础上 , 过经济合 理 、 通 技 术可行 的措施 , 在流域水资源 总量 中可以一次性利 用 的最 大 水量。水资源可利 用量 分为地 表水 可利用 量 和地下水 可利
用量 ( 浅层地下水 可开采量 ) 。具体 到珠 江流域片 , 大部 因绝
分 为山丘区 , F 绝大部 分 与地表 水重 复 , 重复 量仅 约 地 水 不 1 m, 4亿 地下水 可开采量 与地表水 可利 用量 的不重 复量 更
小, 可忽略不 汁。因此本文仅分析 珠江片地表水 资源可利 用
量。
和谐 相处 , 保护生态环境 , 促进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 必须
相处 的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 。既 注重水 资源 的开发 利 用又重视维护水 生态平 衡 , 重视 大 自然 的 自我 修复 , 从对 大 自然 的无序开发 、 无限索取 , 向注重 合理开发 、 节约保护 的方 向转变 , 有利于科学发展观在治水 中的落实 。
13 珠 江片水资源可利用研究现状 . 水资源 可利用量是较新 的概 念 , 目前对 珠江片水资 源可
1 概 述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 2 5 2 0 ) 6 0 70 10 — 3 (0 7 0 - 2 —3 9 0
开发利用率控 制在一定 范 畴之 内。水 资源 可利用 量 的概 念
1 1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重要性 .
优先考虑 了最小生 态环境 的需水要求 , 体现 了人与 自 和谐 然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6期 ・ E R I E P A LRV R 人 民珠 江
珠 江片 水 资源 可利用量 的初步 估 算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试行)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试行)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试行)一、基本要求1.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求进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分析估算。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估算应与地表水资源量及水资源总量评价成果以及相关成果等相互协调。

在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阶段,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进行初步估算。

2.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

本次规划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流域(或水系)地表水资源量中,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流域水资源总量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3.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以流域或独立水系为计算单元,以保持成果的独立性、完整性。

在进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时,全国初步划分为90个水系,然后对全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进行汇总。

各水资源一级区水系划分见附件2。

具体控制节点由流域机构商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在估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计算区(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的区域),估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在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用于对流域开发利用的总量控制。

4. 各水系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及协调与汇总工作要以流域机构为主进行。

对于全部或绝大部分在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水系,可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进行估算,流域机构进行协调平衡与合理性分析;对于涉及省际之间上下游关系的水系,分析计算工作应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助下以流域机构为主进行。

5.本规划仅要求估算多年平均情况下的地表水资源量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二、技术路线(一)计算原则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遵循以下原则: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和保障作用,且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宁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探讨

宁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探讨
3) 河道 内用水 。包括生产 ( 如航运 、 力发 电等 ) 生 水 和
态用水 。
关于水 资源可利用 量 的定义 , 国内外在水 资源 可利 用
量定 义的 区别主要 表现在 国 内不考 虑回 归水 的利 用 , 国外 则往往 考虑 了回归 水的 利用 , 国外往 往不 考虑无 法 控制 的 洪水 , 在水权 方面 的考 虑较 国内全 面 。水资 源可 利用 量 而
工程措 施 有所 不 同 , 管 理水 平 、 其 调度 运行 方 案也 会有 差 异 ,因而 在 相 同的 区域 自产水 量和 区 外流 入 水量 的条 件 下 , 表水 资 源的可 利 用 量也 是不 同 的 。此外 , 道 内用 地 河 水、 下游地 区 用水 以及 地 表水 水质 污 染程 度 等因 素 , 其 在 它 条件相 同的情 况下 , 也将影 响地表水 资源的可利用 量 。
水量, 可以 “ 水多用 ”但 要通 过在河 道中预 留一定 的水量 一 ( 给 予保证) 。
的 出境 水量” 。
2 地 表 水 资 源可 利 用 量 的 主 要特 点
由地表水 资源可利 用量 的定义 可知 , 地表 水资 源可利 用量与 下列因素有关 :
1 具有频 率概念 。 ) 区域地表 水资源可 利用量是 在区域

自产水 量和区外 流入 水量 的基 础上分 析计 算 的 , 而不 同频
2 3 ・

量 。通常按 以下方 法估 算 :
水利水电
21年第 1期 00 2
小流 量 , 维系 河流 的最 基本环 境功能 不受破 坏的 最小水 是
① 以多年 平均径流 量的百分数 ( 北方地 区一 般取 1% 0一
[ 关键词 ]地表水 资源 ; 可利 用量 ; 估算 ; 宁夏 [ 中图分类号 ]T 1. 1 V2 11 [ 文献标识码 ] A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计算课件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计算课件
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水量计算公式:Q3=Q×γ
其中:Q3为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水量;Q为工业废水总 量;γ为工业废水回收率。
计算实例及分析
01
02
03
04
以某地区为例,根据其水源工 程设计来水量和水质情况,计 算出该地区的地表水可用资源
量。
根据灌排工程设计情况,计算 出该地区的灌溉和排水工程可
供水量。
根据工业废水排放情况,计算 出该地区的工业废水可回收利
用量。
分析该地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情况,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
建议。
0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概念及重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概念
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一定区域内的水资源总需求与总供 给的平衡状况。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性
水资源供需平衡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对于保障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02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及计算范围
水资源可利用量
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某一时间段内某区域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数量。它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等。
计算范围
应考虑自然条件、工程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具体包括水源工程可供水 量、灌排工程可供水量、污水处理再利用水量、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水量等。
01
水资源总量 = 降水量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土壤水 + 生物水等
02
具体计算方法:将各个来源的水 量加总,得到水资源总量。
计算实例及分析
以某地区为例,根据收集整理的降水 量数据、地表水数据、地下水数据等 ,计算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分析计算结果:分析水资源总量的变 化趋势、影响因素等,为水资源管理 和保护提供参考。

东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东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东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王明宝;郭恩来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10(0)3X
【摘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总页数】2页(P180-181)
【关键词】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东辽河流域
【作者】王明宝;郭恩来
【作者单位】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四平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
【相关文献】
1.东辽河流域可利用地表水资源的计算方法 [J], 赵启;郭海滨
2.对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中2个观点的评价--谈辽宁省地表水资源量的确定 [J], 孙玉华;孙宝杰;梁振海
3.玛纳斯河地表水资源量与可利用量分析评价 [J], 程同福
4.西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 [J], 郭恩来;刘淑清
5.玛纳斯河地表水资源量与可利用量分析评价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试行)一、基本要求1.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求进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分析估算。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估算应与地表水资源量及水资源总量评价成果以及相关成果等相互协调。

在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阶段,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进行初步估算。

2.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

本次规划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流域(或水系)地表水资源量中,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流域水资源总量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3.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以流域或独立水系为计算单元,以保持成果的独立性、完整性。

在进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时,全国初步划分为90个水系,然后对全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进行汇总。

各水资源一级区水系划分见附件2。

具体控制节点由流域机构商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在估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计算区(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的区域),估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在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用于对流域开发利用的总量控制。

4. 各水系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及协调与汇总工作要以流域机构为主进行。

对于全部或绝大部分在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水系,可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进行估算,流域机构进行协调平衡与合理性分析;对于涉及省际之间上下游关系的水系,分析计算工作应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助下以流域机构为主进行。

5.本规划仅要求估算多年平均情况下的地表水资源量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二、技术路线(一)计算原则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遵循以下原则: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和保障作用,且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限度和潜力,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和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统筹兼顾及优先保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的原则水资源开发利用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各项用水。

同时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生态环境最基本的需水要求。

因此,在统筹河道内与河道外各项用水中,应优先保证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要求。

3.以流域水系为系统的原则水资源的分布以流域水系为特征。

流域内的水资源是具有水力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系统。

水资源量是按流域和水系独立计算的,同样,水资源可利用量也应按流域和水系进行分析,以保持计算成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4.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各地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也不同。

因此,不同类型、不同流域水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的重点与计算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要根据资料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宜的计算方法,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

(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1.不可以被利用水量与不可能被利用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包括不可以被利用水量和不可能被利用的水量。

不可以被利用水量是指不允许利用的水量,以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及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即必须满足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

不可能被利用水量是指受种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无法被利用的水量。

主要包括:超出工程最大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的洪水量;在可预见时期内受工程经济技术性影响不可能被利用的水量;以及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超出最大用水需求的水量等。

2.倒算法与正算法(倒扣计算法与直接计算法)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可采用倒算的方法或正算的方法。

所谓倒算法是用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减去不可以被利用水量和不可能被利用水量中的汛期下泄洪水量的多年平均值,得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

可用(2—1)式表示:W地表水可利用量=W地表水资源量-W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W洪水弃水 (2-1)倒算法一般用于北方水资源紧缺地区所谓正算法是根据工程最大供水能力或最大用水需求的分析成果,以用水消耗系数(耗水率)折算出相应的可供河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水量。

可用(2-2)式或(2-3)表示:W地表水可利用量=k用水消耗系数×W最大供水能力 (2-2)或W地表水可利用量=k用水消耗系数×W最大用水需求 (2-3)正算法用于南方水资源较丰沛的地区及沿海独流入海河流,其中(2-2)式一般用于大江大河上游或支流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的山区,以及沿海独流入海河流,(2-3)式一般用于大江大河下游地区。

(三)类型划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要分类型进行,根据水系的特征划分为:大江大河、沿海独流入海诸河、内陆河及国际河流等4种类型。

根据各类型水系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确定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估算方法。

1. 大江大河及其支流采用倒扣计算法,从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非汛期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用水和生产用水,以及汛期难于控制利用的洪水量,剩余的水量可供河道外用水户利用,该部分水量即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图一、图二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示意图。

Q (m 3/s )月份123456789101112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Q (m 3/s )月份2. 独流入海诸河及长江、珠江上游部 分支流,由于建设控制工程的难度较大,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受制于供水工程的建设及其供水能力的大小。

可利用量计算一般采用正算的方法,通过对现有工程和规划工程供水能力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分析,估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3. 内陆河上游出山口以上为产水区,其所产水量经过中下游河道外用水消耗及河道内水量消耗,全部被消耗掉。

内陆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复杂,宜直接进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分析估算。

内陆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估算,采用水资源总量扣除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主要为维护天然生态保护目标所需的水量。

4. 国际河流分为出境河流、入境河流和国际界河。

国际河流涉及面广,情况特殊,宜作为个例,单独进行分析估算。

(四)技术途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应采用以下技术途径:1. 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宏观层次的估算成果,在定性分析方面要进行全面和综合的分析,以求定性准确;在定量计算方面计算方法不宜过于繁琐,力求计算的内容简单明了,计算方法简捷、可操作性强。

2.以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分析为基础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分析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至关重要。

现状(近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分析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程度、模式、存在问题及潜力分析等。

3.计算成果要进行合理性分析与协调平衡对于各水系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成果要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在流域和全国的层面上进行反复协调平衡,最终确定成果。

要进行现状开发利用及开发利用潜力综合分析与比较;水资源利用率及水资源消耗利用率综合分析与比较;未来发展趋势,生产布局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配置格局分析等。

4.选择典型水系进行实例估算各流域选择若干典型水系进行估算,典型的选择要有足够的数量和代表性。

通过实例估算取得经验,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估算方法,推广到其他水系进行分析估算。

三、河道内需水量估算河道内需水量包括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内生产需水量。

由于河道内需水具有基本不消耗水量、可满足多项功能以及水量重复利用等特点,因此应在河道内各项需水量中,选择最大的,作为河道内需水量。

(一)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分类及其估算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有:1)维持河道基本功能的需水量(包括防止河道断流、保持水体一定的自净能力、河道冲沙输沙以及维持河湖水生生物生存的水量等);2)通河湖泊湿地需水量(包括湖泊、沼泽地需水);3)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冲淤保港、防潮压咸及河口生物保护需水等)。

1.维持河道基本功能需要的水量(1) 河道基流量河道基流量是指维持河床基本形态,保障河道输水能力,防止河道断流、保持水体一定的自净能力的最小流量,是维系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着的最小水量阈值。

通常可供选用的估算方法:a. 以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数(北方地区一般取10~20%,南方地区一般取20~30%)作为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计算公式为:K W n W ni i r ⨯=∑=)(11(3-1) 式中,W r 为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W i 表示第i 年的地表水资源量;K 为选取的百分数;n 为统计年数。

b. 根据近10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小月平均流量,计算多年平均最小生态需水量。

计算公式为:W r =12×Min (W ij ) (3-2)或 W r =12×Min (W ij )P =90% (3-3) 式中,W r 为河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Min (W ij ) 表示近10年最小的平均月径流量;Min(W ij )P =90%表示90%保证率最小月径流量。

c. 典型年法选择满足河道基本功能、未断流,又未出现较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某一年作为典型年,将典型年最小月平均流量或月径流量,作为满足年生态环境需水的平均流量或月平均的径流量。

公式为:W r =12×W 最小月径流量 (3-4) 或 W r = 365×24×3600×Q最小月平均流量 (3-5)(2) 冲沙输沙水量冲沙输沙水量是为了维持河流中下游侵蚀与淤积的动态平衡,必须在河道内保持的水量。

输沙需水量主要与输沙总量和水流的含沙量的大小有关。

水流的含沙量则取决于流域产沙量的多少、流量的大小以及水沙动力条件。

一般情况下,根据来水来沙条件,可将全年冲沙输沙需水分为汛期和非汛期输沙需水。

对于北方河流而言,汛期的输沙量约占全年输沙总量的80%左右。

但汛期含沙量大,输送单位泥沙的用水量比非汛期小得多。

根据对黄河的分析,汛期输送单位泥沙的用水量为30~40m 3/t ,非汛期为100m 3/t 。

汛期输沙需水量计算公式为:max 11/C S W m = (3-6)或 111ws m C S W ⨯= (3-7) 式中,W m1为汛期输沙需水量,S 1为多年平均汛期输沙量,C WS1为多年平均汛期输送单位泥沙用水量,C max 为多年最大月平均含沙量的平均值,可用下式计算:()∑===n i ij j C n C Max 1121max 1 (3-8) 式中,C ij 为第i 年j 月的平均含沙量,N 为统计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