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教案概述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b27728770bf78a6429546c.png)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考勤,强调课堂纪律等。
二、复习旧课:提问“什么是疫源地消毒?”三、明确目标:讲清本次教学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方法:本次课所讲授内容属理论知识,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发热病人如何护理?(二)教授内容一、传染病的工作特点1.执行严格的传染病隔离、消毒制度和管理方法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传染病流行前应做好准备工作4.护理工作范围广泛5.护士是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之一二、传染病常见症状及护理程序发热发热(一)护理评估:1.倾听患者主诉,询问发热开始时间、程度,持续时间及其规律性,评估热型。
2.发热的临床表现:⑴.发热的一般伴随症状,如不适的皮肤温度、头痛、抽搐、全身肌肉酸痛、昏睡、虚弱、食欲不振、口渴、口唇干裂、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出汗增加或冒汗、寒颤、皮肤起鸡皮疙瘩、尿量减少且色浓、脉搏快、呼吸急促等。
⑵.生命体征,包括目前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⑶.精神状态如躁动不安、教学过程性、皮肤有无疹子、皮肤的弹性、湿度、温度、颜色等。
3.实验室及其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X线、B超等(二)护理计划1.护理诊断:发热:与病原体感染有关2.护理目标(1)体温下降,最终维持正常体温。
(2)高热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病人舒适感增加。
(3)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热的基本知识,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3.护理措施1.饮食与液体的摄取⑴.向病人解释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一方面代谢增加,使各种营养素大量消耗,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另一方面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因此,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注意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⑵.病人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故应依其饮食爱好,提供美味可口的饮食,并嘱其少量多餐,以增进食欲。
⑶.指导患者了解摄取充足液体的重要性。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2858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5.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传染病护理学》教案课时安排:本章共计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3. 学会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评估4. 培养护理人员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与分类2. 传染病的基本特点3.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4. 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5.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分类、特点及护理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染病患者的病例,讨论护理措施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介绍传染病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好奇心。
2. 讲解(15分钟)讲解传染病的分类、特点及基本护理措施。
3. 案例分析(20分钟)分析传染病患者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15分钟)讲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方法。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传染病患者护理操作演练,提高护理技能。
4. 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概念、分类、特点、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认识。
4.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操作演练中的表现,提高护理技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传染病护理学》2. 案例素材:传染病患者病例3. 教学课件:传染病护理相关知识4. 实践操作视频:传染病患者护理操作流程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传染病医院,深入了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2. 邀请传染病护理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传染病护理经验。
《传染病护理》教学教案01总论1
![《传染病护理》教学教案01总论1](https://img.taocdn.com/s3/m/3890b422a1c7aa00b42acbd8.png)
数小时(细菌性食物中毒)
数日(白喉、猩红热、菌痢)
数月(狂犬病)
数年(麻风病)
蠕虫病潜伏期计算应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至虫卵和幼虫出现以前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往往较稳定,对确定传染病的检疫期提供重要依据。
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后遗症(sequela):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
传染病发展阶段的特点
阶段
特点
潜伏期
病原体已侵入,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前驱期
已发病,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
症状明显期
病情逐渐加重而达到高峰,出现了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体征
恢复期
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体征逐渐消失
讲授内容
旁批
第一章总论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我国历史古代称:疫、瘟疫、瘟病、疫疾、疫疠、天行、时气、伤寒等
常见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
由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又称寄生虫病。
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并非所有感染性疾病都具有传染性。
为什么要学习传染病学?
它是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某些老的传染病或消灭,如:天花(smallpox)、人间鼠疫(plague)、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等;或得到控制,如: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流行性脑膜炎(epidemic meningitis)等。但某些老的传染病却变得突出,如:结核病(tuberculosis)等。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2024)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101934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3.png)
国际合作与全球卫生治理
分析国际合作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性,探讨全 球卫生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方向。
Hale Waihona Puke 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3
探讨护理教育在应对传染病挑战中的改革方向, 如课程设置的优化、实践教学的加强和国际交流 合作的拓展等。
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 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5
传染病护理学重要性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对疫源 地进行消毒和处理。
2024/1/30
切断传播途径
采取有效措施,如消毒、杀虫 、灭鼠等,切断病原体的传播 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如接种疫 苗、加强锻炼等。
护理实践
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护理人 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病 情观察、治疗护理、预防保健
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4
新型传染病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冠病毒等新型传染病的挑战
了解新冠病毒等新型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控难 点。
2024/1/30
应对策略及实践
探讨针对新型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如快速检测、有效治疗、 疫苗接种和社区防控等方面的实践。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传染病防控技术的创新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特征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分类方法,熟悉流行病学的特征和应用
。
02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
2024版年度(可编辑)《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精华版
![2024版年度(可编辑)《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c29d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1.png)
01课程概述与目标Chapter传染病护理学定义与重要性传染病护理学定义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课程目标与学习要求课程目标学习要求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评估方式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VS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参考资料国内外相关的传染病护理学专著、期刊、网站等,以及教师推荐的其他参考资料。
02传染病基础知识Chapter传染病分类与传播途径分类传播途径传染病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病原体扩散。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毒灭菌,做好个人防护。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接种疫苗,加强锻炼和营养。
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与护理要点治疗原则护理要点03传染病患者护理技能Chapter隔离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隔离区域设置操作流程规范隔离技术选择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及应用场景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如紫外线、高温等)和化学消毒(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根据病原体特点和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化学灭菌剂等,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应用场景明确各种消毒灭菌方法适用的场景和条件,如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等不同区域的消毒需求。
注意事项消毒灭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要确保消毒灭菌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01020304防护用品选择脱卸流程讲解穿戴方法示范个人卫生习惯个人防护措施示范与讲解废弃物处理流程和要求废弃物分类收集与运送处理方法注意事项04特殊传染病患者护理策略Chapter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疏导鼓励社会参与家庭支持与关怀艾滋病患者心理关怀及支持治疗策略结核病患者营养支持方案制定全面了解患者饮食习惯、体重变化等,评估其营养状况。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谱。
2024年《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2024年《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0a8a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7.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
3.细菌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破伤风等。
4.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5.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6.传染病护理技术:隔离技术、消毒技术、防护技术等。
7.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疫情报告、现场处置、个人防护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操作演示法:演示传染病护理技术,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防治和护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0学时。
2.理论教学:40学时。
3.实践教学:20学时。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2.实践成绩:40%,包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等。
3.期末理论考试:30%。
七、教学资源1.教材:《传染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书籍:《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3.网络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传染病护理学相关教学视频等。
八、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92638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b.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第一章:传染病护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重要性和护理原则1.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重要性和护理原则的应用能力第二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2.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常见传染病2.2 教学内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特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特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常见传染病2.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传播途径及其特点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三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3.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了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传染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3.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方法和内容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病情观察的应用能力第四章: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4.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了解传染病患者的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传染病患者的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4.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和方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病情管理和康复护理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护理措施和病情管理的应用能力第五章:传染病护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5.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掌握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5.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案例5.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应用能力第六章:呼吸道传染病的护理6.1 教学目标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6.2 教学内容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6.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七章:消化道传染病的护理7.1 教学目标掌握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7.2 教学内容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7.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消化道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八章:血液系统传染病的护理8.1 教学目标掌握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8.2 教学内容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血液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8.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血液系统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血液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血液系统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九章:神经系统传染病的护理9.1 教学目标掌握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9.2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神经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9.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神经系统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常见神经系统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神经系统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十章:特殊人群传染病的护理10.1 教学目标掌握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了解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10.2 教学内容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特殊人群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措施10.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特殊人群传染病特点和分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特殊人群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特殊人群传染病患者护理评估和措施的应用能力第十一章:传染病的心理护理11.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掌握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2 教学内容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点,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演示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11.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状态特点的理解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力第十二章:传染病的社区护理12.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掌握传染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12.2 教学内容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传染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在社区中的传播特点,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社区护理12.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在社区中传播特点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社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社区护理的应用能力第十三章:传染病护理的科学研究13.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掌握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选题和方法13.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选题和方法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重要性,选题和方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护理研究的实施过程13.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重要性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选题和方法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研究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14.1 教学目标理解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掌握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4.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传染病护理的未来趋势和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传染病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未来趋势和挑战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护理的未来发展14.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染病护理领域最新发展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未来趋势和挑战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未来发展的应用能力第十五章:传染病护理案例分析15.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传染病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分析传染病护理的实际案例讨论案例中的护理问题和解决方案1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提供传染病护理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案例中的护理问题和解决方案15.4 教学评估提问:检查学生对案例中传染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特点和分类。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doc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0cb4d533687e21af45a9d0.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传染病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是研究在传染病的领域里如何实行责任制护理和执行护理程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门科学。
传染病护理学分总论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等。
各论部分重点介绍我国当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诊断、预防和护理。
教学中,不仅加强防冶, 护理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还注意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领域的迅速发展, 结合学生实际, 介绍新进展, 新技能, 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知识更新, 拓宽和加深。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 自学, 讨论, 作业, 幻灯, 录像、网络等多种形式, 课程内容安排,依深度的不同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要求。
二、学时分配共32学时总论4学时病毒性肝炎4学时流行性乙型脑炎2学时肾综合征出血热2学时狂犬病2学时艾滋病2学时伤寒2学时细菌性痢疾2学时霍乱2学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学时白喉2学时钩端螺旋体病2学时疟疾2学时血吸虫病2学时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掌握传染病、传染源、消毒、隔离的概念。
传染病的诊治、预防特点。
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过程、流行过程、传染病的诊治、预防。
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传染病、传染病学、传染病护理字的基本概念传染与免疫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病的诊治、预防传染病的护理第二章病毒性疾病第一节第一节病毒性肝炎目的要求掌握肝炎的临床特点,乙型病毒的三种抗原抗体系统及临床意义。
肝炎的护理要点熟悉各型肝炎病毒的特性,病毒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防治。
了解肝炎的流行现状。
教学内容介绍甲、乙、丙、丁、戊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
肝炎的临床特点和类型。
病毒性肝炎的诊治、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第二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目的要求、掌握乙脑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预防和护理要点熟悉乙脑的流行环节。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设计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eb04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7.png)
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防控形势日 益严峻。传染病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对于保障人类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01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分类、流行过程及防控策略;熟悉常
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原则。
能力目标
0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具备
临床护理技能与操作
学生应熟练掌握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技能,包括病情观察、症状管理、用药指导等,同时 能够正确执行相关护理操作,如防护措施、标本采集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应对自己在传染病护理学课 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 技能的熟练度等。
学习态度与方法
学生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 方法,是否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 论、及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等 。
团队协作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跨学科团队协作
强调传染病护理中跨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如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的紧密合作,共 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护理团队内部协作
探讨护理团队内部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提 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合作
强调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患者对治疗和 护理的依从性,促进康复。
疑难案例剖析及解决方案
案例一
重症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处理。针对重症流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讨论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 计划,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案例二
耐药结核病的挑战与应对。探讨耐药结核病的治疗难点和护理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加强患者教育、提高 用药依从性等。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6975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7.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教案:传染病护理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原理。
2、掌握传染病护理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护理传染病患者。
3、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够向公众提供正确的传染病防控知识。
二、教学内容1、传染病的基本知识1、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2、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
3、传染病的社会影响和公共卫生问题。
2、传染病预防和控制1、疫苗接种的概念和原理,疫苗接种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传染病预防的公共卫生措施,如卫生检疫、隔离、消毒等。
3、传染病护理1、传染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2、传染病患者的症状护理和生活护理。
3、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
4、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1、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2、传染病个人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3、传染病的报告和监测体系。
三、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传染病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2、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形象地展示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3、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模拟接种疫苗、模拟护理传染病患者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1、教学教材:《传染病护理学》。
2、教学PPT、视频、图片等多种教学资源。
3、教学器材:模拟疫苗、模拟患者等。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传染病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六、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对于学生学习难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3、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9c9d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b.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三、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基本理论: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学特征和传播途径。
2. 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各种传染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以及常见并发症。
3. 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各种传染病的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4.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原则、控制措施和疫苗接种。
5. 传染病的护理:传染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临床案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室和临床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 6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0 学时,实践教学 20 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 理论教学:每周 2 学时,共计 20 周。
2. 实践教学:每周 1 学时,共计 20 周。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占 40%。
2.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 60%。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传染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 参考书目:(1)《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3)《传染病护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八、教学建议1. 强化基础知识:传染病护理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5c78d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3.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第一章:传染病护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意义和任务,掌握传染病的特点、分类和传播途径。
2. 教学内容:传染病护理学的定义、意义和任务,传染病的特点、分类和传播途径。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二、第二章: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1. 教学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灭菌、健康教育等。
2. 教学内容:传染病的基本护理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灭菌、健康教育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
4. 教学评估:操作考核、课后作业。
三、第三章:病毒性传染病护理1. 教学目标: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流感、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2. 教学内容:病毒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流感、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四、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护理1. 教学目标: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结核病、细菌性痢疾、布氏杆菌病等。
2. 教学内容:细菌性传染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结核病、细菌性痢疾、布氏杆菌病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五、第五章:寄生虫病护理1. 教学目标:掌握寄生虫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绦虫病等。
2. 教学内容:寄生虫病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绦虫病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六、第六章:消毒、灭菌与隔离1. 教学目标: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和原则,了解隔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熟悉隔离措施的实施。
2. 教学内容:消毒、灭菌的方法和原则,隔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隔离措施的实施。
3.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角色扮演。
4. 教学评估:操作考核、课后作业、课堂讨论。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6bf0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6.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第一篇: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能力分析1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1],包括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等)、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传染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
如要让学生掌握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好发的季节,冬春季则易发呼吸系统传染病,以便能针对不同传染病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让学生掌握心情开朗、情绪乐观、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的患者病情恢复的能更好,相反,如果患者情绪悲观、消极抑郁、没有足够的关爱,则容易使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病而不易治愈。
通过这类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为、心理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从而在使学生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健康。
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传染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
此外,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知识,如各种消毒隔离方法,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并根据病程阶段不同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措施。
2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
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去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
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所谓“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有聆听着,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
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均能影响到病情的预后。
在教学中,笔者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向学生说明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因素对病情预后的影响,如开朗乐观、家庭关系好、朋友多的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而悲观抑郁、单亲家庭、缺少朋友的患者病情恢复则较慢,尤其是大量酗酒、发怒、熬夜、劳累等不良行为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2024)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30f81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8.png)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面对全球性的传染病威胁,各 国之间的护理交流与合作将更 加紧密,共同应对挑战。
35
2024/1/29
谢谢聆听
36
11
03 常见传染病护理实践
2024/1/29
12
呼吸道传染病护理实践
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空 气中的病原体含量。
呼吸道隔离
对患者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如佩戴口罩 、安置在单人病房等,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
B
C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教育患者正确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 部遮掩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传染病护理学》教 案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传染病基础知识 • 常见传染病护理实践 • 特殊人群与场所传染病护理要点 • 传染病患者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2
目录
2024/1/29
• 实验室检测在传染病诊断中应用价 值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3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实验室检测在疫苗研发过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如疫苗效果评价、免疫应答 监测等。
31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9
32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024/1/29
传染病的概念、分类及流行病学原理
学生应掌握传染病的基本定义,理解其分类方法,以及熟悉流行病学 的基本原理,如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加强卫生、教育、交通等多部门间的 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护理学》课件
![《传染病护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9dee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b.png)
04
CATALOGUE
传染病护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传染病护理的挑战
传染病病种多样
患者心理压力大
传染病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每种传染病都 有其独特的传播途径和护理要求。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护理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能够及时应对疫情,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保障公众健康。
传染病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传染病就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传染病 的认识不断深化,护理手段也不断进步。
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传染病护理正朝着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 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传染病跨国传播的风险也在加大,传染病护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才培养与创新
重视传染病护理人才的培 养,鼓励护理人员在实践 中不断创新,提高护理质 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菌性传染病
总结词
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接触 传播的特点。
详细描述
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肺炎、伤寒 、痢疾、霍乱等。这些疾病通常通过 接触患者或污染的物品传播,需要采 取有效的消毒和清洁措施,如勤洗手 、消毒环境等。
其他传染病
总结词
由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详细描述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通过飞沫、尘埃等途径传播,如流感 、结核病等。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皮肤接 触、共用餐具等,如细菌性痢疾、手 足口病等。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e72d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d.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课程介绍《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传染病患者的护理、预防和管理。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传染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临床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分类、传播途径及流行病学特征。
2、理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诊断和治疗原则。
3、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护理和管理方法。
4、培养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技能。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传染病概述1、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病学特征。
3、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原则。
第二章:常见传染病护理1、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2、艾滋病的护理。
3、结核病的护理。
4、手足口病的护理。
5、流感的护理。
6、其他常见传染病的护理。
第三章: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传染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2、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第四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1、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3、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4、消毒和隔离技术。
第五章:护理在传染病控制中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传染病》活动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知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有关传染病的新闻视频(背景音乐:轻轻的钢琴音乐)2、幻灯片3、自制PPT4、一次性医用帽子、口罩、手套、脚套、白大褂等物品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并观看视频,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都有生病的时候,有时候会打针吃药,有时候医生会提醒我们要注意传染,那么什么是传染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2、提问:刚刚我们看到的新闻里面说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3、教师小结:原来,传染病就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直接侵入人体使人感染的一种疾病,它具有传染性。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b56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1.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为什么传染病护理学重要?传染病是指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包括病原体通过空气、水、食物、血液等途径传播给人体。
传染病的流行对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学科,能够帮助护士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和自己的安全。
二、传染病的分类传染病可以按照传播途径、病原体类型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
2.1 按照传播途径分类•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的传染病,如流感、麻风病。
•食物传播:通过食物或饮水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如肠道传染病、霍乱。
•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如结核、疥疮。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
2.2 按照病原体类型分类•病毒性传染病: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登革热。
•细菌性传染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肺结核、白喉。
•真菌性传染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念珠菌感染、肺曲霉病。
•寄生虫性传染病: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
2.3 按照临床表现分类•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症表现在呼吸道,如流感、肺结核。
•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症表现在消化道,如肠炎、霍乱。
•皮肤传染病:主要病症表现在皮肤、黏膜等部位,如炭疽病、梅毒。
三、传染病的护理原则传染病护理的目标是控制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和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预防措施•采取有效的手卫生措施,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保护自己免受传染源的感染。
•定期接种疫苗,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符合传染病的隔离要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
3.2 病房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的通风良好,控制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传播。
•定期消毒病房和医疗器械,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1ea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5.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教学背景传染病是指能够传播和感染人或动物的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播性、高致病性和复发性。
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如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已成为护理行业中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传染病种类和传播途径。
2.掌握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护理方法。
3.提高学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意识,增强防范传染病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种类•病毒性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肝炎、艾滋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某些感染性腹泻、炭疽等。
•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等。
•寄生虫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和介质传播。
•物品传播:食物、饮料、药品等。
•虫媒传播:蚊虫、臭虫等。
•母婴传播:胎盘母血、母乳等。
2.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护理方法防控措施•空气传播:强制隔离、集中管理。
•接触传播:杀灭病原体、消毒、隔离、用具消毒。
•物品传播:检查、消毒、隔离。
•母婴传播:加强对孕妇、产妇和婴儿的检查监管。
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建立一个合理的防护体系。
•建立患者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测和诊断。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生活上的照料,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及时的诊治和护理。
四、教学方式本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员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他们的防范传染病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考核评价方式:闭卷考试。
评价内容:传染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护理方法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首页﹚
授课 时间
授课 章节
授课 方式
2015 年 10 月 21 星期 三 1.2 节 学时数 2 学时 第二章 第三节 麻疹 第四节 水痘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它□
教学 目的
1.掌握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目标) 2.熟悉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预防
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其它症状,并有眼结膜充血、
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90%以上的病人,在病程的第 2~
3d,出现于双侧近第一臼齿颊黏膜上,为 0.5~1mm 针尖大 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称麻疹黏膜斑(Koplik 斑),
5 分钟 最初可仅有数个,在 1~2d 内迅速增多,有时融合扩大成片,
全身斑丘疹为特征。麻疹传染性强,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无亚型,在电镜下病毒呈球形 或丝状,中心为单股负链 RNA,外有脂蛋白包膜,膜内有血 凝素,能凝集猴红细胞。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日
5 分钟
狂犬病的 概念
临床特点
光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在空气飞
充血,全身膝关节以上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
间皮肤正常,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及少许
干啰音,心率 108 次/分,律齐,其余检查正常。问题:
1.该病人主要的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2.应采取哪些主要的护理措施?
一、定义: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
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
行细胞浸润。
四、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 2d 至出疹 5 分钟
后 5d 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均含有
病毒,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患者后 90%
以上发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流行特征 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都可发生。
发急性心衰、心肌炎、脓胸等。
(2)心肌炎:多见于 2 岁以下患重症麻疹或并发肺炎或
营养不良者,表现为烦躁、气促、发绀、面色苍白、心率快、
心音低钝、肝脏短期内增大等心持 16~18h,多于出疹后 1~2d 内消失。 麻疹黏膜斑 (koplik 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兴奋期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 3~4d 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
麻痹期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高至 40℃,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
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h 内向下发展,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教
学
内
容
第三节 麻疹
时间 分配
板书
病例:患者,男,10 个月,于 2008 年 12 月 26 日入
院。患者 5 日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咳嗽,3 日前皮肤又出现 5 分钟 红色斑丘疹,曾在当地诊所治疗,效果差。入院检查:
病例
T39.5 ℃ ,P108 次/分,R25 次/分, BP 未测。口颊黏膜
好发年龄为 6 个月至 5 岁小儿,自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发病
率已显著下降,但青少年和成人发病率上升。
五、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发病机制
(1)潜伏期:约 10d(6~18d),曾接触过被动或主动免
疫者,可延至 3~4 周。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 3~4d。这一期的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 方法
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用病例导入教学内容 采用精讲、启发、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材 参考 文献
1.朱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2.朱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习题集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3. 吴光煜 传染病护理学 第二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 王明琼 传染病学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王明琼 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沙介荣 传染病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麻疹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当麻疹病变遍及全身淋巴组织,
可引起扁桃体、淋巴结、脾、阑尾等处淋巴组织增生和多核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巨细胞形成。皮疹有真皮层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
管腔扩张充血,以及血管周围言行细胞浸润和血浆渗出所组
成,覆盖于皮疹上的表皮细胞发生继发性退行性变,角化后
脱屑。口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充血、渗出、局灶性坏死及言
沫中保持传染性不超过 2h,在流通空气或日光下半 h 及失去
活力,但耐寒、耐干燥,在-70 ~15℃可保存数月至数年。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麻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并复制,
病原学
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液,形成第 1 次病毒血症。病毒被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后在内繁殖并释放,大量病毒再次
侵入血流,形成第 2 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和皮疹。
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 3d 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
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
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
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
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
肺部有湿性罗音,X 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 出疹 3~4d 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
实验室检 查
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 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 5 分钟
沉着,7~10d 痊愈。
2.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支气管肺 炎多不严重,继发细菌感染病情加重,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
治疗
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易并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6)
2015 至 2016 学年 第一 学期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 编写日期
护理系 儿传护理教研室 传染病护理学 2012 级五年制 3 班 刘莉 助教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5 年 10 月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