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合集下载

简析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

简析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

简析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以主动型死亡为例具体分析根据陈建宪《神话解读》,我们知道母题有四大特征,根据它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来看“死亡”这一母题时,不得不承认神话中死亡母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民族神话中的死亡母题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解读文化差异性的一个独特视角。

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体现了责罚、抗争、爱情、荣耀等意义,成为西方文化中悲剧精神、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推崇个性与自由等文化基因的发展根基之一;与之相比较,中国神话中的死亡母题与创世、轮回、背叛、永生和精神升华等内涵紧密联系,是中国文化中崇尚道德、强调自然和谐、推崇旷达的生活态度等价值取向的重要形成因素。

希腊神话中的死亡与世俗生活中的死亡形无二致,正如希腊神话中神与人界限模糊。

在希腊神话中,神具有人所有的情感和弱点。

在希腊神话的死亡母题中,更多地体现了死亡源自人的命运。

天神权力及规范的约束,而非道德评判。

人们尽管对死亡充满了憎恶和畏惧,但在希腊神话中,不乏勇士不局限难,探索地府及死亡的神秘,向规则发起挑战,与亡者对话,与命运搏斗,在责罚、宿命、抗争与爱情之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死亡母题又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惩罚型死亡母题”是神话故事的主体部分。

这类故事中死亡主体之死源于神对人的惩罚,其中分为侵犯神祗、冒犯其亲属、侵犯其所属物、与神祗竞技以及男性人类对女神的侵犯五种类型。

第二种“复仇型死亡母题”主要论述神话故事中因被复仇而惨遭罹难的死亡主体,分为女性复仇性死亡和男性复仇性死亡两类。

第三种“主动型死亡母题”是指死亡主体为了特定的价值去向而放弃生的权利,为“道”而超越死亡的类型,具体分为荣誉而亡、爱情与死亡以两类。

第四种“无辜型死亡母题”,死亡主体本身并无致命的过错,但是由于其它原因而被剥夺生命的故事类型,又分为神神的矛盾和献祭两类。

说到主动型死亡,就不得不联系希腊神话诞生的地理背景和人文条件。

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南濒临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

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

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

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俗话说言必称希腊,自古以来,人们对希腊文化和文明极其推崇。

而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学的源头,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思维方式。

死而复生是一个古老的母题,汤普森的《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提到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

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

古希腊神话有着众多母题类型,死而复生就是其中一种。

古希腊神话以极其丰富的想象与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死而复生故事的讲述,超越阴阳阻隔,沟通生死两极,生动地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死亡的思考和复生的意义。

一、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母题分类死而复生神话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死亡之后灵魂或精神回归物质世界,并在新躯体中获得新生。

古希腊神话的死而复生大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因情复生、变形复生、游冥返阳、祭祀复生。

(一)因情复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古希腊神话上演了一幕幕悲喜交织的爱情故事。

因爱情复生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俄尔普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

欧律狄刻被毒蛇咬伤而死,俄尔普斯赴冥府寻妻,冥后怜悯允许其妻返回阳世,但是返回途中俄尔普斯回头观望妻子,从此两人阴阳两隔。

阿尔刻提斯代夫受死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亦为人熟知,阿波罗为报答阿德墨托斯之恩,许诺若有人代死,其可免地狱之苦,国王之妻阿尔刻提斯愿为夫替死。

赫拉克勒斯被其爱情所感动,下冥府救出阿尔刻提斯。

从地府复活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不只俄尔普斯和阿尔刻提斯两个。

阿多尼斯被野猪杀死,阿芙洛狄忒痛不欲生,直入地府要人,宙斯特准阿多尼斯每年返回阳世六个月。

除了因爱情复活的神话,不可不提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因亲情复活的神话,这类故事以得墨忒耳和珀尔塞福涅的故事最具代表性。

农业女神得墨忒尔之女珀尔塞福涅被冥王哈德斯掳走,得墨忒尔寻女致庄稼颗粒无收,宙斯同情母女,特允珀尔塞福涅半年人间,半年冥府。

在古希腊神话中,无论因为爱情还是亲情而复生的故事都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生的渴望、对死的厌弃。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希腊人对于宇宙、神明和人类生活的理解和想象。

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名为“弑亲”的母题,即子女杀死父母的情节。

这种母题在希腊神话中出现频繁,并且通常与复仇、宿命等元素相结合,呈现出深刻的人性和宿命的探讨。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希腊神话故事入手,探讨“弑亲”母题在希腊神话中的意义和内涵。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母题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便是奥德修斯的故事。

奥德修斯是古希腊英雄之一,他的传奇故事被收录在《荷马史诗》中。

在奥德修斯的传奇中,他的儿子泰勒玛科斯杀死了他的妻子潘多拉和情人以及潘多拉的情人的儿子,最终在奥德修斯回家之后被奥德修斯杀死。

这个故事中的“弑亲”母题并不是简单的杀人复仇,而是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嫉妒和愤怒,以及复仇的宿命和不可逃避的命运。

奥德修斯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内心的黑暗和复仇的宿命是无法逃避的,只有通过正义和宽恕才能抵消复仇的伤害。

另一个经典的“弑亲”母题故事是伊阿宋和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的故事。

伊阿宋是古希腊半神英雄,他因为妻子美狄亚的复仇而遭受了家庭悲剧的折磨。

美狄亚因为伊阿宋背叛了她而对他展开了复仇,她杀死了伊阿宋的两个儿子,并且割下了他们的头颅。

这个故事中展现了“弑亲”母题是如何与复仇和宿命相结合的。

美狄亚的复仇行为是出于对伊阿宋背叛和伤害的愤怒,她无法忍受自己的两个儿子遭受到伤害,于是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来报复。

这个故事反映了复仇和宿命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宽恕和理性对于化解复仇的重要性。

除了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希腊神话中还有许多其他“弑亲”母题的故事,如克利奥涅和她的儿子阿尔基斯特斯,以及俄狄浦斯和他的父母。

这些故事中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性和命运的思考,它们不仅是古希腊人对于世界、宇宙和神明的思考,也是对人类内心和生活命运的反思。

在当代社会,虽然我们已经摆脱了古代的宿命观念,但“弑亲”母题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作者:赵谦来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1期摘 ;要:在古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故事情节反复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

梳理这些弑亲事件不难发现,惨剧的酿成多数源自当事人在复仇、名利等外因诱导下所实施的主动性行为,也有少数是偶然的无心之失。

血浓于水,弑亲有违天道人伦,为世人所不齿。

无论是有心之行,还是无意之举,实施弑亲行为的当事人最终都受到严厉的惩罚。

透过这些弑亲故事的结局,可以管窥古希腊人惩恶的伦理取向。

这对处理现实社会中的类似案件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希腊神话;弑亲;母题;惩恶;伦理中图分类号:I546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671-9255(2019)01-0050-03“常言道,血浓于水,弑杀亲人有悖伦理道德,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不能容忍。

”[1]在古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情节屡见不鲜,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母题。

作为世界文学中极为重要的宝贵遗产,希腊神话故事汇聚了古希腊人民的集体智慧,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俄狄普斯弑父古语有云:“父爱如山”。

通常情况下,父亲是儿子心中的偶像与英雄,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希腊神话中,有些儿子却亲手杀死了父亲,其中以俄狄普斯的故事最具代表性。

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因年少时犯下的罪孽被复仇女神诅咒,注定日后会被儿子杀死。

为此,他寝食难安,不得不控制内心的情欲,与爱妻伊俄卡斯特分开居住。

“可是深厚的爱情又让他们难以抵挡,于是两人不顾命运的警告又同床合被,住在一起”。

[2]231伊俄卡斯特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儿子。

为了阻止可怕预言的发生,狠心的父母将婴儿的双脚用竹签刺穿,并用绳索将其捆绑,丢弃在喀泰戎山下。

幸亏执行任务的仆人心慈手软,将他偷偷交到科任托斯的一名牧人手中,可怜的孩子才死里逃生。

牧人给他取名为俄狄普斯,并将他送给国王波吕玻斯收养。

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

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

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
童真
【期刊名称】《外语与翻译》
【年(卷),期】2012(019)003
【摘要】在古希腊神话中,存在着“杀子”母题,它作为原型隐藏在后世的各类文本中。

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有四种类型:捍权型、牺牲型、复仇型和莫名型。

“杀子”母题,是原始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心理模式,是集体无意识对原始社会生活中的生活秩序和行为习惯的继承,其产生原因在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及对自我尊严的维护。

古希腊神话的“杀子”母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内涵的剖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和社会。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童真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7
【相关文献】
1.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情节分析 [J], 郑琚
2.古希腊神话的精髓——从古希腊神话的三大母题谈起 [J], 李娜
3.关于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驱魔母题探究 [J], 陈静
4.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驱魔母题的研究 [J], 陈静
5."杀子"与"弑父":哪吒故事的童话母题 [J], 李丽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中有很多“弑亲”(parricide)的故事,即子女杀死自己的父母的故事。

这些故事经常涉及到复杂的人类关系,充满了伦理和道德上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三个典型例子:俄狄浦斯、克洛伊斯特拉和厄勒克特拉,并探讨这些故事在古希腊文化和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俄狄浦斯在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神谕下,俄狄浦斯发现自己杀了他的父亲,并娶了他的母亲。

当真相浮出水面时,俄狄浦斯感到内心矛盾,最后自毁前行。

这个故事涉及到命运、自由意志和个人道德的问题。

俄狄浦斯无法控制他的命运,却又没有自由意志去改变它。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也会感到他们被命运、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所束缚。

这个故事是现代人们思考自由和道德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克洛伊斯特拉克洛伊斯特拉是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H. Lawrence)的小说《女人之爱》(Lady Chatterley's Lover)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贵族女性与一位人民阶级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克洛伊斯特拉杀死了她的丈夫,在这个故事中,她的爱与亲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这代表了一个典型的“弑亲”故事,其中涉及到个人权利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经常面临这样的冲突:他们追求自由和个人权利,但同时也需要承担道德责任和家庭责任。

厄勒克特拉厄勒克特拉是奥瑞斯忒斯(Orestes)的姐姐,后者杀死了他们的母亲和她的情人以复仇。

这个故事是关于復仇和正义的故事,同时也涉及到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在道德和利益之间进行选择。

总之,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是一种充满道德挑战、情感复杂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希腊人对人性、命运和道德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故事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关系和道德价值。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在其中流传,其中不乏暴力、悲剧和复仇。

而“弑亲”这一母题在希腊神话中却是比较常见的,代表着对权力、家庭和道德的挑战,也是古希腊文明中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在古希腊文明中,弑亲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本文将就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需要明确的是,“弑亲”并不仅仅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杀害,也包括配偶对配偶的杀害以及亲属之间的杀害。

在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关于“弑亲”母题的故事,比如克洛埃和卡拉姆用陷阱杀死了他们的父亲,伊阿宋因为不满继母的虐待,派人杀死了他的父亲,并且在复仇的过程中,也导致了亲属之间的相互杀戮。

那么,希腊神话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频繁的“弑亲”情节呢?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紧张性。

在古希腊社会中,家庭是整个社会组织的基础,但同时也是权力斗争和复仇的温床。

家庭成员之间的恩怨纠葛、争斗不断,这种紧张的家庭关系也在希腊神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而“弑亲”母题正是这种复杂家庭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了亲情与仇恨、信任与背叛之间的微妙平衡。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还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行为往往会导致复仇的惩罚,而这种惩罚又进一步印证了古希腊社会中对于家庭伦理和道德的看重。

古希腊社会高度重视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对于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忠诚、对于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保护都有着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而弑亲行为的出现,则被视为是对这种家庭伦理和道德的严重践踏,必然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也反映了古希腊文明中对于权力、复仇和正义的思考。

在古希腊社会中,权力斗争和复仇是常见的现象,而这种斗争和复仇又常常围绕家庭内部的权力和地位展开。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方面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激烈和残酷,另一方面也探讨了权力、复仇和正义之间的微妙关系。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是世界上最为悠久丰富的神话之一,其中涉及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和血腥性的故事和母题。

而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母题就是“弑亲”,即子女杀害自己的父母。

这一母题贯穿于希腊神话之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故事和人物。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母题展开讨论,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古希腊神话中,最为著名的“弑亲”故事之一便是奥德修斯(Odysseus)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提勒马克斯(Telemachus)的故事。

奥德修斯在归国的路上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回到家园。

由于他的长子提勒马克斯与一群傲慢的求婚者发生了冲突,奥德修斯在未完全辨认出自己儿子的情况下将其杀死。

这一故事展现了父子间的血腥冲突和相互误解,凸显了“弑亲”母题在希腊神话中的重要性。

还有许多其他的希腊神话故事也包含了弑亲的情节。

比如克罗诺斯(Cronus)吞噬自己的子女,乌拉诺斯(Uranus)被自己的儿子克罗诺斯阉割等等。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残酷和血腥,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那么,究竟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所蕴含的内涵是什么呢?从宗教和信仰的角度来看,这一母题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神灵、时间和命运的理解。

希腊神话中的神祇们常常处于相互的争斗和冲突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嫉妒、争斗和背叛。

而“弑亲”母题则表现了这种混乱和冲突的本质,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神灵世界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来看,“弑亲”母题也提醒着人们关注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古希腊社会中,家庭是至高无上的价值和意义,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是至关重要。

然而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却暴露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潜在冲突和恶念。

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弑亲”母题在希腊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都是以这一母题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比如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俄狄浦斯王》和《安蒂戈涅》,以及许多古希腊雕塑和壁画中也都包含了“弑亲”情节的元素。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在古希腊神话中,弑亲母题是一个极为常见的主题。

从克洛伊斯的屠杀到奥伯隆的儿子们的罪行再到荷美罗斯的复仇,神话故事中不乏这种恶性事件。

这种母题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是提醒人们不要伤害亲人的道德教育,还是揭示出一些文化或心理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一母题,同时试图寻找其中的象征和隐喻。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故事通常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节:一个儿子或女儿要么故意杀害自己的母亲,要么在无意中杀了她。

这种情节的普遍存在说明了一些事情:它既能够通过故事对道德进行教育,告诉人们不要伤害亲人,同时也说明了某些文化现象。

首先,弑亲母题表明了一种对母亲的态度。

在古希腊社会,母亲的地位并不高。

在家庭中,女性往往被视为低等的。

这种视角在希腊神话中也得到了反映。

神话中,母亲角色经常被描述成弱小无助,为了孩子们的生存而牺牲自己。

在许多情况下,母亲被绑架、杀害或背叛,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复仇心理。

虽然这种描述与历史事实可能有所不同,但提供的文化信息说明了母性在希腊文化中的困境。

弑亲母题也许可以被视为对于母亲角色的平衡和强化。

其次,弑亲母题也表明了关于个体心理的问题。

恶性的弑亲行为表明了某种程度的行为分裂,即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分离。

正如弑亲者通常都是激烈的激情表现者和极度情感化的人,他们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个性中把憎恨和爱合并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方式。

此外,弑亲母题还暴露出了希腊文化中一些关于权力和统治的问题。

在许多希腊神话中,君主或国王往往是主人公或反面人物。

这表明了文化中的权力分布是不平衡的。

弑亲行为可以被看作是对这种权力分配不满的一种表现。

特别是对于儿子而言,他们通常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和监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父亲或君主的反感。

最后,弑亲母题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和隐喻。

在希腊神话中,母亲经常被视为代表大地、丰收和无限的生殖能力。

弑亲者可能被视为对这种力量的反叛者,试图夺取大地的力量。

此外,在古希腊墓葬中,弑母者也被视为追求永生的人,他们希望通过杀妈妈获得自己的不朽之名。

对《哈姆雷特》中古希腊神话母题的解读

对《哈姆雷特》中古希腊神话母题的解读
第2 9卷第 1 1 期 2 0 1 3年 l 1月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Q I U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 9 No. 1 1 No v e mb e r . 2 01 3
关键词: 《 哈 姆 雷特 》 ; 希腊 神 话 ; 母题 ; 杀子 ; 复仇 ; 乱伦
中图分类号: 1 1 0 6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3 6 0 0 ( 2 0 1 3 ) 1 1 — 0 0 8 5— 0 4
希腊 作 为西方 文 明 的首要 源头 , 其神 话 体 系 中 所体 现 的精神 和包 含 的母 题 贯穿 于西 方文 学发 展 的
以分为 四类 : 捍权 型 、 献祭型、 仇 杀型 和无 知 型 。 ” _ 2
捍权 型是 父辈 为 了捍 卫 自己 的权 利 , 对 子 辈 实施 杀
《 哈姆雷特》 作 为莎士 比亚 四大悲剧成就最高
的一部 , 以l 2世纪 丹 麦 阿 姆利 特 ( A m l e t ) 的 历史 故 事 为基本 轮廓 , 以阿 姆 利 特王 子 杀 死 邪 恶 的 叔叔 成 功 继承 王位 为故 事 原 型 , 用 点石 成 金 的手 法 加 以发 展 和充 实 , 使 之成 为 百看不 厌 、 经久不 衰 的经典 。 西方谚 语 说 : “ 一 千 个 读 者 有 一 千 个 哈 姆 雷
西方 文 明生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与魅 力 的 强 大基 因。 而 莎剧 经 典之 经典 《 哈 姆 雷特 》 , 若 是从 原 型 分析 的视 角 来
看, 或也 可谓是 一 出“ 重 演神话 ” 的好戏 。该剧 再现 了古希 腊神 话 原 型 中的 杀子母 题 、 乱 伦母 题 、 复

犯罪的他必死亡——希腊神话“惩罚母题”浅析

犯罪的他必死亡——希腊神话“惩罚母题”浅析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7犯罪的他必死亡——希腊神话“惩罚母题”浅析陈 芳 张 凯【摘 要】希腊神话中诸神对神界和天界的统治非常残暴,违背神的意志的行为将会受到严酷的刑罚,因此希腊神话中存在很多惩罚母题。

希腊神话中的神祇来源复杂,希腊诸神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了暴力、血腥的战争史。

希腊神话中的惩罚母题高度体现了神的意志,通过对诸神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的讲述,揭示人神关系的本质。

【关键词】希腊神话 惩罚母题一、“惩罚母题”的界定惩罚是对犯错者的一种惩戒,是类对于自我行为的约束规范。

对“惩罚”的描述在中外神话中广泛存在。

根据谢六逸《神话ABC》书中所记载,L.斯彭斯在《神话学绪论》中对神话进行分类时,就将“惩罚神话”作为21种神话的一种。

其他对神话的分类未见将惩罚神话作为类型来考虑。

本人认为,“惩罚神话”之所以不能作为一种类型的神话来考虑,是因为它往往只是作为一个较小的“情节单元”在各类神话中反复出现,如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等,都有与惩罚相关的情节内容,但它不是作为一则神话的主要内容,因此,这类神话只能算作包含惩罚内容或具有惩罚意味的神话,而不能被划分为一种类型的神话。

“惩罚”作为情节单元在神话中的存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纳入母题的范围来进行讨论。

现代法制社会对公民所犯的一般性错误往往通过国家机器即法律来进行惩处。

在法律还没有产生的原始社会,先民们相信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神是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存在,他至高无上,主宰着人们的命运,拥有对于人类一切不良行为的惩戒的权力。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在创造神的同时便赋予神惩戒人类的权力,并创造出大量相关的神话故事,将内心对于恶的判断与惩戒融入到神话中并加以传播,给人们以警示,意在以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对人类进行告诫和劝阻。

二、希腊神话中惩罚母题的内容分析西方神话中,“惩罚母题”出现最多的是希腊神话。

因为希腊神来源相当复杂,各城邦信奉不同的神,经过漫长的融合渗透,最后才形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源远流长,其中许多故事涉及到家庭内部的争斗和重要人物之间的矛盾,而“弑亲”这一母题恰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该题材赋予了故事更多的戏剧性和紧张感,同时也反映了希腊神话的宗教和文化特征。

那么,本文将对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尝试,以揭示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最早源于基督耶和华和乌拉诺斯之间的冲突。

基督耶和华是天神,乌拉诺斯是天空之神,两者之间矛盾重重。

一度,乌拉诺斯的儿子,也就是克洛诺斯通过暗中阴谋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最后成为新的天空之神。

这个故事的背景中,反映出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根源就在于血统和权力的争夺。

在古代的希腊,血缘亲情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而权力的争斗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弑亲”这一母题就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和戏剧性。

其次,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也和希腊神话中的许多悲剧性事件有着紧密的关联。

例如,俄狄浦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罗马神话中的提奥斯塔斯则用藤蔓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这些故事中,人们都无法摆脱血缘的束缚,并且面临着自然现象的压迫。

这种事件往往会导致天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除此之外,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还与人性的弱点和缺陷息息相关。

在许多故事中,人们往往被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所驱使,从而导致了许多不幸的事件。

例如,在《奥德赛》中,吴劫后的奥德修斯杀死了自己的老师,赵武灵王在赵国内部分裂时,也不惜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并且抛弃了自己的父亲。

这些事件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而“弑亲”这一母题就是为了暴露这种弱点和缺陷,并以此来告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涉及到了血缘亲情、权力争斗、人性的弱点和缺陷等多个层面,因此其意义和内涵也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

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一母题中汲取教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希腊神话中“罪与罚”的母题解读

希腊神话中“罪与罚”的母题解读
与 罚 ,这 实 际上 反 映 了古 希 腊人 民对 于神 的敬 仰
在文 学 史上 曾以显 性 和 隐性 的方 式 被反 复演 绎 , 对 以 这个 母 题 为基 本 表 现 内容 的各 类 文 学 作 品
以及 在认 知 世界 中的无奈 。
( 一) 将 渎神 的人 类 变成 了可憎 的动物
可憎 的 动物 , 让 他们 从事 繁重 却徒 劳 的工作 , 摧毁 他们 的 意志 或者 直接 将其 杀死 。在 生产 力水 平 低
慧, 是世界文学中不可替代 的宝贵财富。在众多 精彩的希腊神话故事中, “ 罪与罚” 这一主题以不
同 的形式 反 复地 出现 , 成 为 了我们 理 解希 腊 神话 故事 的一条 重要线 索 。 实 际上 , “ ‘ 罪 与罚 ’ 是 贯穿
几 千 年 欧洲 文学史 的一个 最基 本母 题 , 这 个母 题
下的远古时代 ,希腊人民在与外界抗争 的过程 中 遭遇 了各种挫折 ,他们折服于 自 然界中的神奇力
量, 加上 认 知能 力 的不 足 , 只能 寄希望 于神 灵 。 因
此 ,在希 腊神 话 中出现 了许 多 因渎神 而导 致 的罪
提供庇佑 , 但对亵渎他们的人类则施 以严厉的惩 罚 。诸 神 将蔑 视他 们 、 挑 战他 们权 威 的人 类 变成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3—3 1
作者简 介: 赵谦( 1 9 8 2一 ) , 男, 安徽 芜湖人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语 系讲师 , 硕士。
残暴成性 , 目中无神 。一次 , 万神之主宙斯到访 , 众人皆虔诚跪拜 , 唯独 吕卡翁不以为然 , 竟然打 算在其酣睡之际将他杀死。在此之前 , 他先杀死 了一名人质 , 剁下 了他的四肢做成了菜肴 , 送给 宙斯品尝 。洞悉一切 的宙斯勃然大怒 , 将 吕卡翁 变 成 了一 只恶 狼 。 同样 , 阿 克 特翁 因在 森林 中打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2000字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2000字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2000字
希腊神话中,“弑亲”母题是指一种典型的女性形象,代表了一种在家庭和社会结构中的特殊作用。

这种典型的女性形象,以及其特殊作用,可以从希腊神话中几位三层级的女神身上看出其结构性的表现。

相传,最上层的女神是无所不能的天堂冥王涅斯洛特(NessusLotte),她是最高的神,拥有最大的权力,也是希腊神话中最有力量的女神,也是对无边无际的母性象征。

她是最高层级的母亲形象,象征着父母的友爱,相容和慈爱,能够把子女当作自己的孩子,无论他们受苦或者成功都是母亲们深深的关注和牵挂。

中层的女神是众神之母·赫拉(Hera),她代表了皇室的母爱和尊严,也是古希腊家庭中最受尊敬的人物。

赫拉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家庭作用,她也是要求家人尊重和信守婚姻誓言的女神,她是一种仁慈的母亲形象,但也有时会以严厉的态度管理家庭成员。

最底层的女神是阿奎琉斯(Aqualus),她是一种半妖怪半女神的形象,主要负责家政和家务事,是古希腊家庭中家庭之母的象征,对一家老小都具有护佑和照料的功能。

她也是一个现实的应用,能够帮助解决家庭内的争端,让家庭的和睦得到彻底的解决。

从上面看出,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不仅仅是一种女性形象,还代表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社会结构下特殊的作用。

它不仅
仅是一种母爱的体现,更是古希腊家庭里许多角色所扮演的作用。

在古希腊家庭体系中,“弑亲母题”是一种特定的家庭作用,不仅能让家庭拥有友爱和相容,也具有引导家庭成员遵守规则,维护家庭和睦的重要功能,因此它在古希腊而言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女性形象。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弑亲母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许多著名的传说中都涉及到了这个题材。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母往往是由某个神明或英雄所完成的,这些神明或英雄往往都有着特殊的身份和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弑亲母英雄:奥德修斯。

奥德修斯是希腊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伊斯特洛斯(伊底克索斯)王国的国王,同时也是一个英勇的战士和智慧的贤者。

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成功地杀死了自己的亲妈安提吉娜。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奥德修斯的妻子佩内罗普被许多追求者困扰,为了保护自己的王国和妻子,奥德修斯需要杀掉佩内罗普的母亲安提吉娜。

这个故事中,奥德修斯的行动被视为英雄行为,是为了保护家族荣誉和王国利益而不得已而为之。

和奥德修斯类似的,还有许多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和神明,他们都曾经杀过自己的亲生母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洛伊丝特,他是神话中最著名的弑亲母者之一。

据说,克洛伊丝特之所以要杀死自己的母亲侯涅米斯是因为他的母亲曾经欺骗了他,让他以为自己是她的弟弟而不是儿子。

在克洛伊丝特杀死自己母亲之后,他也因为自己的行为被天神宙斯所惩罚。

除了奥德修斯和克洛伊丝特之外,希腊神话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弑亲母者。

比如,还有伊阿宋、俄狄浦斯、泰阿肯、伊弗阿伦斯等等。

这些英雄和神明的故事都具有相似的主题和情节,他们之所以要杀死自己的亲亲之母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家族荣誉。

但是,在希腊神话中,弑亲母者的行为并不被社会所接受,他们往往会遭到神明的惩罚和社会的谴责。

总的来说,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主题揭示了古代希腊族的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

在古代希腊文化中,家庭和族群的荣誉和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而个人和家庭的利益往往是相互排斥的。

因此,当英雄和神明被迫面临自己的亲人和家族利益时,他们往往会做出牺牲自己个人利益的选择。

但是,这种行为也同时暴露了古希腊社会的道德缺陷,弑亲母的行为被视为严重的罪行,往往会受到惩罚和谴责。

希腊神话论文题目(精选100个最新)

希腊神话论文题目(精选100个最新)

希腊神话论文题目(精选100个最新)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

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它在古希腊原住民长期口头相传并借鉴了流传到希腊和其它各国的神话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的《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着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下面是整理的希腊神话论文题目,欢迎借鉴参考。

希腊神话论文题目一:[1]“字母哥”能否续写“希腊神话”[2]希腊神话资源的产业化探究[3]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比较[4]论《战国策》派对希腊神话的重述、仿写与阐释[5]文学叙事视角下古希腊神话人物的解析视角研究[6]浅析希腊神话的特点[7]日本神话与艺术精神——大西克礼东方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8]读别人的故事写自己的人生[9]探索拉丁语、希腊语对英语商标命名的影响[10]《希腊罗马神话》(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11]为什么医生能从人体中读出一部希腊神话?[12]传说与童话中人鱼的两性关系窥视[13]哈姆莱特与安泰俄斯:谁杀死了“巨灵”——关于哈姆莱特的神话猜想之五[14]论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的神话原型[15]从天后赫拉出发重新定义女性美——解读希腊神话中的“第一夫人”[16]中西比较视域下的汉民族神话缺类研究[17]历史与神话的交融[18]医学英语词汇中的希腊文化研究[19]文艺复兴时期赫尔墨斯形象的图像学研究[20]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理念的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教学策略——以希腊罗马神话课程为例[21]隐性暴力的心理源:同一性及其物化总趋势[22]波斯人的希腊祖先:跨越族群边界的名祖神话[23]古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研究[24]“吞”字隐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解析古希腊神话[25]当代希腊剧作法:现代剧场寻根与古代神话新生希腊神话论文题目二:[26]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27]原型批评视野下的美狄娅和索尼娅[28]中国现代作家希腊神话重写小说研究[29]《女勇士》中无名女人的神话原型探析[30]小学语文中的神话类文本教学谈[31]希腊神话的民族特质分析[32]希腊神话中的“精神生态失衡”现象及其当代意义[33]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34]《西西弗的神话》教学设计[35]国内希腊神话研究评述[36]“爱美”与“野蛮”——论周作人神话观的一体两面[37]希腊神话观照下的《夺取银羊毛》[38]告别克里特岛,重温希腊神话[39]《奥林匹斯星传》对古希腊神话的改编和再现[40]剑桥仪式学派与百年戏剧史研究述评[41]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分析[42]希腊罗马神话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43]中西神话中文化价值取向的对比研究[44]《千年狐》中的互文性解读[45]浅论古希腊神话的文学文化特征[46]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学中希腊神话的导入[47]古希腊神话故事悲剧色彩分析[48]浅论古希腊神话的文学文化特征[49]“赫拉克勒斯选择”与“帕里斯选择”原型在西方文学史中糅合流变的简略谱系[50]浅谈希腊神话教学中的赫拉形象希腊神话论文题目三:[51]邮票上的蝴蝶学名赏析[52]帕提亚与希腊化文化的东渐[53]美术学视野下的品牌传播研究[54]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引用”[55]古希腊历史叙述中的农事与神话[56]浅谈古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57]从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中窥探其“教育性”[58]希腊神话中人本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59]神话的跨域性与地方性——以观察新疆洛浦博物馆氍毹为基础[60]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漫谈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语词汇及其典故[61]试论现代西方文学对希腊神话的继承和发展[62]古希腊文化如何孕育古竞技运动[63]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比中国与希腊神话[64]语言疾病与太阳学说遮蔽下的缪勒神话研究[65]神话价值论[66]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神话谱系及叙事研究[67]原型批评视角下的《奥瑟罗》人物形象解读[68]复仇与公义——古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与古希腊的理性观[69]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探讨[70]银腰带嵌饰牌上的西方神邸人物图像[71]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及所折射的西方文化精神[72]释迦牟尼佛神话研究[73]中国神话碎片化特征研究[74]论米·布尔加科夫小说中的女性命运主题书写[75]希腊罗马神话通识教育功能教学探讨希腊神话论文题目四:[76]本期语萃[77]中西方神话中女性原型比较及文化解析[78]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浅议[79]《绿野仙踪》人物的神话原型解读[80]《希腊神话的性质》[81]百科知识查证在历史类文本翻译中的作用[82]雅典:从政治到文化何以可能[83]美杜莎神话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84]《哈利波特》的神话原型分析[85]黑暗中的光明—作为“持火炬者”形象的赫卡特研究[86]天文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研究[87]骑游希腊神话世界[88]“女神-女人-女奴”的转变:希腊神话传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化研究[89]巫术转化路径与中希神话差异性叙事传统的生成[90]论古希腊音乐与希腊神话的关系[91]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92]谈民国时期出版资源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从《星座佳话》到《星座神话》[93]《希腊神话:从奥林匹斯山到特洛伊的旅行者指南》(第十一章)翻译实践报告[94]希腊神话中的数理[95]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96]论希腊神话里的海洋文明认知[97]论美杜莎形象的历史演变[98]从文化认知的视角看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美”[99]如何在当下重塑中华神话英雄形象[100]论中希神话故事的美与德以上就是希腊神话论文题目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希腊神话中“罪与罚”的母题解读

希腊神话中“罪与罚”的母题解读

希腊神话中“罪与罚”的母题解读
赵谦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4)003
【摘要】作为欧洲文学的重要源头,希腊古典神话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在精彩纷呈的希腊神话故事中,隐含着一个“罪与罚”的母题,它以不同的形式在多个悲剧故事中反复出现.究其内在成因与表现方式,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罪与罚”母题可以分为渎神的罪与罚、弑亲的罪与罚、情爱背叛的罪与罚以及心灵之恶的罪与罚四个类型.解析希腊神话中“罪与罚”的母题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哲学内涵,能为当下正确伦理价值观的建构提供启示.
【总页数】5页(P90-94)
【作者】赵谦
【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安徽芜湖24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对《哈姆雷特》中古希腊神话母题的解读
2.古希腊神话的精髓——从古希腊神话的三大母题谈起
3.希腊神话中“罪与罚”的母题解读
4.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母题比较
5.历史迷魅中的“罪与罚”——论苏童小说的母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希腊神话中的复仇母题

论希腊神话中的复仇母题

论希腊神话中的复仇母题
桂萍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0)007
【摘要】复仇是人类社会实践历程中都盛行过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复仇母题在希腊神话中得到了最丰富而生动的体现.我们根据复仇行为的动机、复仇主体和其中所表现的法律伦理价值,可以将希腊神话中的复仇母题归纳为血亲复仇、荣誉复仇、情爱复仇这三类形态.
【总页数】4页(P129-131,134)
【作者】桂萍
【作者单位】江苏警官学院,南京,2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99
【相关文献】
1.复仇母题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对话"与嬗变--解读《铸剑》、《伍子胥》、《复仇》 [J], 袁筱芬
2.《聊斋志异》中的反暴复仇母题——蒲松龄互文性意识和古代中国向猛兽复仇故事 [J], 王立
3.美狄亚复仇--论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J], 付馨慧
4.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母题比较 [J], 邱鹄; 刘浩; 蔡宁
5.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母题比较 [J], 邱鹄;刘浩;蔡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是指一系列与亲属关系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涉及到了家族冲突、亲情与权力之争等主题。

在这些故事中,主要角色往往与他们的亲人展开残酷的斗争,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叙述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命题,更像是在探讨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其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奥德修斯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特雷马科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奥德修斯回到故乡以后,发现儿子特雷马科斯与一群反对者勾结,企图篡夺他的王位。

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和权力,奥德修斯毫不犹豫地杀害了特雷马科斯。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次父子间的冲突,更反映了权力与权威的冲突,以及家族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

类似的故事还有俄狄浦斯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拉伊奥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害了拉伊奥斯,然后又娶了他的母亲约卡斯蒂,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这个故事中的“弑亲”母题不仅仅是一次杀人的故事,更揭示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和人性的复杂。

在希腊神话中,这样的“弑亲”母题是非常普遍的。

泰百什特斯为了夺取权力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梅涅拉奥斯为了报复自己的母亲勾结的情夫,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克洛普斯为了继承王位,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都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权力和利益,他们甚至抛弃了亲情和道德。

这些“弑亲”母题反映了希腊人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思辨。

这些故事并非仅仅是为了娱乐而存在,更是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和冲突。

在这些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悲剧的发展和命运的捉弄。

这些故事也揭示了权力和利益对人性的腐蚀和摧毁。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是对人性复杂性和社会冲突的一种思辨和反思。

这些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被权力和利益所蒙蔽,要珍视亲情和道德。

也提醒了人们权力和利益对人性的摧毁。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古代的神话,更是对现代社会的警醒和思考。

人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些故事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并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