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审美教育书简》:审美与人的自由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目的:和谐自由——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席勒在美学史上的定位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康德和黑格尔之间的桥梁,但实际情况并不仅如此。
自康德以他先验的逻辑思维方式对美作了本质上的探索后,人对美的本质认识已逐渐澄清,但康德对审美的定位并不是很明确。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着重探讨了审美的作用,认为审美是人达到和谐自由本质状态的关键。
美是什么?美的目的是什么?读完《审美教育书简》,席勒并没有说明美是什么,但可以从文章中看出席勒对于美的观念是建立在康德的基础上的。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着重对审美何为即审美的目的这一问题作了解答。
以美育为手段,把分裂的人重新恢复到完整和谐自由的人。
一、人的分裂: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基点我觉得:席勒对人的分裂的论述是他强调审美教育的逻辑起点。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启蒙运动在欧洲发生重大影响的时代,特别是发生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给席勒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对人的个性的觉悟,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强烈追求成为那一代先哲们关注的首要问题。
但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人的分裂的这一问题。
他以诗人敏感及哲学家的敏锐,在对法国大革命失望的心态中,看出了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十八世纪的德国仍然是上层腐朽、下层粗野,并指出腐朽比粗野对于人类进步有更多的危害性。
当时代的人的这种分裂,使他向往古希腊的人。
认为古希腊人是完整的人,在希腊的城邦中,人们既能过着个体的独立的生活,又能在必要时结合成为整体,个体不因为独立的欲求而忽视整体的存在,整体也不因整合要求而忽略个体的独立。
总之个体是社会的成员, 社会是许多个体组成的社会。
以上的这两种和谐,才真正构成了古希腊社会的素朴与和谐。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希腊的国家里,每个个体都享有独立的生活,必要时又能成为整体;希腊国家的这种水蛭性如今已被一架精巧的钟表所代替,在那里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
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彼此脱节了。
从《审美教育书简》浅谈席勒的美育观念
从《审美教育书简》浅谈席勒的美育观念1. 引言1.1 了解席勒的背景和影响约为2000字。
席勒,全名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是德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美育家,他生于1759年,逝世于1805年。
席勒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小酷爱文学和艺术,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席勒关于美的理论和对美学的探讨,影响深远,被视为后世美育理论的重要基石。
席勒的主要作品包括《威廉·泰尔》、《艾伯特·维斯曼》等,其中《威廉·泰尔》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席勒探讨了人的道德、自由和内在美的价值,提出了他独特的美学观念。
他认为,人类的审美情感和美的追求是人类精神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个体的内在美和文化修养。
席勒的美育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被认为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引领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认识,为当代审美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席勒的背景和影响广泛而深远,他被视为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美育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席勒的背景和他的美育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2 审美教育书简的主要内容《审美教育书简》主要内容包括席勒对美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以及他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的阐述。
在书中,席勒深入探讨了美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审美能力对于个体创造力、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的促进作用。
席勒还倡导了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个体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的作品。
通过细致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原理,席勒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体验和心灵启迪。
《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关于美育观念的重要著作,对于理解席勒的美育理论和对美育的价值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卢梭
席勒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最多的原理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感性冲动来自人的物质存在或人的感性天性,把人当作个人放在时间之中,要求变化和实在性。
感性冲动不能离开精神,他需要存在与具有媒介物的事物中,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物质冲动,需要依托时间,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以人作为基本的寄托,要求不断的变化。
形式冲动来自人的绝对存在或人的理性天性,把人当作类属,超越一切感性世界的限制而达到人格的自由,在认识中要求真理,在行为中要求合理,他扬弃时间和变化,把个别时间当作永恒,存在可以得到最大的限度的扩展。
形式冲动不需要依托物质而存在。
形式冲动独立与时间,是一个横向面的发展,是客观的法则。
感性冲动可以看作一种“变”,而形式冲动可以看作为一种“不变”。
变与不变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在一种对比与冲突中产生一种“和谐之美”,这也是席勒美学的核心。
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的概念,极力追求一种平等与和谐。
由此席勒提出的一个概念“游戏冲动”。
实质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交集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等的统一。
是一个平衡点存在与对立与统一之中,即一种“完美”和谐的状态。
这样的平衡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美。
从《审美教育书简》浅谈席勒的美育观念
从《审美教育书简》浅谈席勒的美育观念《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作品,该书是对审美教育的系统论述,是席勒对美育观念的深入探讨和阐释。
席勒的美育观念对后世的美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从《审美教育书简》中深入探讨。
席勒的美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他对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
他认为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以实现人的完善和自由的教育过程。
他认为,美感是一种自由而自主的心境,只有真正具备了这种心境的人,才能在理性支配下的社会中获得自身的完善和自由。
审美教育在他看来,不只是培养对美的欣赏,更是培养人的个性完善和自由发展。
席勒认为,美感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他指出,通过艺术的美感可以使人超越感性的欲望和理性的规范,达到一种完全自由和自主的状态。
在审美教育中,个体通过对美的感受和创造,不仅可以超越自我的局限,也可以获得对人生、对世界的更深刻的理解。
席勒强调了审美教育对于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处于这种审美的境界中,人才能够真正体验到自由和完善,才能够被真正地教育。
席勒的美育观念与当今的教育理念相比,有着一定的先进性和启发性。
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我们应该重视艺术教育,注重音乐、美术、戏剧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通过这些课程来启发学生的感性、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空间,让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美的熏陶,更要去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席勒的美育观念也对我们思考当代教育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
席勒的审美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上,更应该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是一本关于审美教育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教育观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审美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审美教育对个人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美好。
通过审美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到美的力量,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操,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审美素养的人。
其次,作者还强调了审美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审美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更在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感,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审美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使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另外,作者还对审美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他认为,要加强对审美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加强对审美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加强对审美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审美教育体系和机制,确保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
通过阅读《审美教育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关注审美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努力将美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传递给他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审美教育,重视审美教育,共同努力,让审美教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美好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思想世界,被席勒对于审美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所折服。
席勒在书中强调了审美教育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他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功利和实用所驱使,心灵逐渐变得麻木和荒芜。
而审美教育则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这让我不禁反思起我们当下的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总是匆匆忙忙,为了工作、为了生计而奔波,很少有时间停下脚步,去欣赏一朵花的绽放,去聆听一首乐曲的悠扬。
我们的生活似乎被各种琐事和压力填满,心灵也因此变得疲惫和干涸。
而审美教育,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席勒认为,审美状态是一种自由的状态。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超越功利的考虑,纯粹地感受和体验美。
这种自由的状态能够让我们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成为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人。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感受。
当我们站在一幅精美的画作前,或者聆听一场动人的音乐会时,我们会被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所打动,仿佛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能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感受,这种自由是如此珍贵,它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同时,席勒还指出,审美教育能够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具有良好审美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一个充满美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社会的氛围会更加温馨。
而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就需要我们重视审美教育,培养每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席勒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审美教育书简》
由于这个原因,席勒把理性的实现想象成为遭到破坏的同感的复兴;它不能单独从自然和自 由任意一个中形成,而只应出现在教化过程中。为了终止立法机构的斗争,教化过程必须一 方面使物质性格摆脱外部自然的任意性,另一方面使道德性格摆脱自由意志⑨。教化过程 的中介是艺术,因为艺术产生一种“中和心境”(einemittere Stimmung),“在这种中和心 境中,心绪既不受物质的也不受道德的强制,但却以这两种方式进行活动”10。随 着理性的进步,现代性越来越卷入到强大的需求系统和抽象的道德准则中;然而,艺术却能 赋予这种分裂的整体性以“一种社会特征”,因为艺术参与了这两项立法:“在力的可怕王 国和法则的神圣王国之间,审美的创造活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假象的 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审美的创造冲动给人卸去了一切关系的枷锁,使人摆脱了一切称之为 强制的东西,不论这些东西是物质的,还是道德的”11。
发生关系”14。
接着,席勒在主体间性的两种对立的变形,即个人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确立主体间性的理想 形式。离群索居者,其私人生活方式失去了与稍以“一种社会特征”,因为艺术参与了这两项立法:“在力的可怕王 国和法则的神圣王国之间,审美的创造活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假象的 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审美的创造冲动给人卸去了一切关系的枷锁,使人摆脱了一切称之为 强制的东西,不论这些东西是物质的,还是道德的”11。
席勒在第二封信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一步,是否不合时宜,“因为, 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 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①。
席勒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暗含着这样的答案,即艺术本身就是通过教化使人达到真正 的政治自由的中介。教化过程与个体无关,涉及到的是民族的集体生活语境:“只有在有能 力和有资格把强制国家变换成自由国家的民族那里才能找到性格的整体性”②。艺术要想 能够完成使分析的现代性统一起来的历史使命,就不应死抓住个体不放,而必须对个体参与 其中的生活形式加以转化。所以,席勒强调艺术应发挥交往、建立同感和团结的力量,即强 调艺术的“公共特征”(der Offentliche Charakter)。席勒对现实的分析结果是,在现代 生活关系中,个别的力要想彼此分离和得到发展,就必定会以牺牲它们的整体性为代价。这样一来,古今之争又成了现代性进行批判性自我确证的出发点。古希腊的诗歌和艺术“虽 然也分解人的天性,把它放大以后再分散到壮丽的诸神身上,但是。它不把人的天性撕裂成 碎片,而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混合,因为每个单独的神都不缺少完整的人性。这同我们 现代人完全不同!在我们这里,类属的图像也是放大以后分散在个体身上——但是,是分成 了碎片,而不是千变万化的混合体因而要想汇集出类属的整体性就不得不一个挨一个地去询 问 个体”③。席勒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是“利己主义的制度”。他的措辞使人想到青年马克思 。席勒认为,不仅物化的经济过程像一架精巧的钟表,使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彼此脱节④;独立的国家机器也是像钟表一样机械的运转,它使公民成为异己,并通 过“划分等级”把公民视为统治对象而纳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所著的一本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
该书主要探讨了审美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审美教育体系。
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通过艺术和文学作品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通过欣赏和体验艺术,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从中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而这种审美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将对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以及社会交往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提出了一种名为“形而上学的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形而上学的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和文学作品,引导人们超越感性的经验,进入理性的境界,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们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和思考,使人们能够超越个人的欲望和利益,追求真理、美和善的境界。
席勒在书中还详细阐述了艺术的三种形式:史诗、戏剧和音乐。
他认为,史诗是通过故事和情节来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思考;戏剧是通过人物和冲突来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音乐则是一种直接触动人们内心的艺术形式。
他认为,这三种艺术形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
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总的来说,《席勒审美教育书简》通过对艺术和文学的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了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这一理念在后世对美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当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审美教育书简》笔记
《审美教育书简》笔记1、第⼀封信席勒申明,他研究美与艺术虽以康德的原则为根据,但不拘于门户之见。
他研究美的⽅法论基础是,美虽然与感官即感觉有密切关系,但严格的科学研究必须使对象接近知性,因⽽有时不得不使对象避开感官和感觉,脱离它的直接表现形式。
2、第⼆封信艺术是⼈类理想的表现,它是由精神的必然⽽产⽣的,不是为了满⾜物质⽅⾯的需求。
但是,现今需要⽀配了⼀切,功利盛⾏,科学发达,艺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意义。
另外,政治不再是少数强者的事,每个⼈都觉得政治问题的解决与他有或深或浅的关系,因⽽⼈们普遍地注⽬政治舞台,研究艺术和美似乎成了⼀件不合时宜的事。
不过,席勒认为,政治问题的解决必须假道美学问题,⼈们只有通过美才能⾛向⾃由。
因此,他要顶住时代的需要和风尚,让美在⾃由之前先⾏。
3、第三封信⾃然国家是历史地⾃然形成的,它源于⼒,受盲⽬的物质必然的⽀配,⼀切都是靠强制⽽产⽣的,故亦称强制国家。
当⼈度过童年期进⼊成年期,就不再满⾜这种强制国家,要求建⽴伦理国家,它源于法则,受道德必然的⽀配,⼀切都是⼈的⾃由选择。
但是,这个伦理国家只是通过理性假设的,是在观念中形成的⼀种理想的⾃然状态,因⽽道德的⼈也是推论的,⽽物质的⼈才是现实的。
理性要建⽴⾃⼰的国家就得废弃⾃然国家,这样,为了推论的道德的⼈就得牺牲现实的物质的⼈。
⼈固然因此有了原来缺乏的⼈性和尊严,但他的⽣存陷⼊险境。
因此,为了保证道德社会在观念中形成的同时,物质社会也能继续运⾏,就必须找到⼀根⽀柱。
这根⽀柱既不在⼈的⾃然性格之中,也不在⼈的道德性格之中,它同两者都有关系,⼜不同于它们,是第三种性格,它为从⾃然国家到伦理国家的过渡开辟了道路。
4、第四封信理性要求⼀体性,⾃然要求多样性。
观念的⼈,即纯粹的、理想的⼈,客观的⼈,体现了这种永不改变的⼀体性时代的⼈,即经验的⼈,主观的⼈,则表现出始终变换的多样性因此,每个⼈都有两种性格,即客观的、类属的性格和主观的、特殊的性格,这两种性格各有其⽚⾯性。
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P4席勒不朽的理论贡献在于为审美教育提供了现代性的“理念”,第一次使审美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在逻辑上区别开。
席勒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
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在人类思想史上,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有一种“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在席勒以前,往往是把感性需要的满足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会给审美教育以独立的本体论地位,它的核心就是康德所说的“美是道德的象征”。
正如劳承万先生所指出的:“只要终极目标是道德的人,而非审美的人,那就不可能超越康德体系”。
而席勒美学的核心命题“美是自由的象征”,及在审美实践中提出的“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对于康德美学与古典审美教育形态,都是革命性的。
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逻辑上真正完成了“审美教育”同“智育”、“德育”的“区分”;二是在历史上真正终结了“与伦理教育不分”的古典审美教育模式,开辟了以“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审美教育模式。
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应当承认,从美育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席勒对于美育的认识,确实突破了古希腊时期单纯把美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的狭隘观点,把美育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认识,对后来世界各国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P6(一)艺术美问题首先本文探讨了艺术美的特性。
“当艺术作品自由地表现自然产品时,艺术作品就是美的。
”――德国古典美学的“美在自由”命题。
将艺术美归结为对自然的“自由地表现”。
“自由地表现”第一个含义是把对象的特征“提供给直接的直观”,即使对象的特征与直观、内容与形象处于直接的统一之中。
第二个含义是从审美主体来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凭借直观的想象能力而不是理性的概括能力。
其次论述了艺术形象与物质媒介及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席勒的《审美教育书》是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文艺理论著作,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19世纪德国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
本书是席勒在其关于文艺哲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席勒对德国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独特贡献。
书中核心思想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个体的内部自由和完善,实现美好社会的建立。
在他看来,美是真、善、美的统一,艺术唯一任务是展示这种统一。
艺术家就像是成为通往上帝的引路人一样,能够将人通过欣赏美的形式最终体验到上帝的存在。
书中提到的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欣赏的教育,重点强调了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在他看来,艺术世界是一个自由的、不受束缚的领域,是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内心需求与追求的天堂。
通过美之欣赏、对美的探究,人们可以达到目的,即实现自身的极致完美。
席勒的审美教育,更强调了重视个体,就像他在书中所说的:所谓审美,就是让人变得更加人性化,成为最高形态的个体。
这也是他所追求的人的最终价值。
席勒的美学理论,强调个体的情感反应,即影响美感的因素是客观的,但个体的情感反应与主观理解与解释是必要的。
他认为艺术是可以被欣赏和理解的。
即使是主观的,它也可以被人们理解为正确的。
他的审美教育,更强调了个体的情感反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理解方式。
除了强调个体发展和完善外,席勒的审美教育也倡导了成为理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这涉及到了艺术家的个人背景和意图的理解,以及识别艺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总而言之,席勒的《审美教育书》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文艺哲学著作,它通过审美教育的思想,鼓励每个人从内心出发,发掘个体能力和自我完善的潜力,以及欣赏艺术作品的技巧和理解,实现自身的愿望和社会价值的发挥。
它鼓励每个人拥有对自己的思考和审美理解的独立能力,以及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广泛理解和欣赏。
审美教育书简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席勒
探讨
审美
道德
可以
实践
通过
书简
教育
审美 认为
促进
教育
能够
全面
人们
束缚
游戏
摆脱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美学家席勒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探讨了审美教育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 意义。在这本书中,席勒提出了许多有关审美教育的深刻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席勒强调了审美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情感、想象力 和创造力,使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同时,审美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物质主义和功利 主义的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席勒提出了“审美游戏”的概念。他认为,审美游戏是一种自由、无目的、无利害关系的活动, 它能够让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束缚,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种审美游戏不仅是一种 精神上的享受,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席勒还探讨了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他认为,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的。
目录分析
通过对《审美教育书简》的目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席勒对审美教育的重要 性和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审美教育是人类追求自由和解放的重要 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席勒也提出了通过多种途径 实施审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方案。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审美教育 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目录分析
在结论部分,席勒总结了自己的审美教育思想。他认为,审美教育是人类追 求自由和解放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该重 视审美教育在人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具 有审美能力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席勒还强调了审美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方面 的重要作用。
美学
谈谈席勒的美育思想——读《审美教育书简》摘要:《审美教育书简》一书是席勒美学思想的一部分体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育思想。
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分裂的人性的弥合,个体的人成为人性完整的个体,造就人格高尚的理想公民,从而发展国家。
这样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人性审美教育国家《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哲学思辩时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集中体现了席勒的人性观、美育思想以及游戏说等理论。
席勒在1791年生活困苦受到丹麦奥古斯腾堡公爵和史梅尔曼伯公爵的帮助,为报答奥古斯腾堡公爵的帮助,于是把近年来对于美学的探讨用书信的方式报告给奥古斯腾堡公爵,共写了二十七封信,这些信集结成了《审美教育书简》一书。
席勒在信中对美育思想的阐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席勒思想体系中关于美的看法,第二是审美教育的表现,第三是美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对美的看法对于席勒关于美的看法,在《审美教育书简》这本书中有零散的表现。
“美是两个冲动的共同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
”①“美是从两个对立冲动的互相作用中,从两个对立原则的结合中产生的,因而美的最高理想就是实在与形式尽可能最完美的结合和平衡。
”②“美在现实中处处都表现为只是一种特殊的、受到限制的变体,而永远不会是纯粹的主体。
”③“人性观念的圆满实现就是美”④“美是一种手段,它把人从感觉引向思维,从物质引向形式,并不是说它帮助了思维,而是说它为思维创造了按其自身规律活动的自由。
”⑤“美是我们的第二创造者。
”⑥“美是自由观赏的作品,……美固然是形式,因为我们观赏它;但它同时又是生活,因为我们感觉它。
总之,一句话,美既是我们的状态又是我们的行为。
”⑦由此可见,席勒对美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概念,他只是借助一些事物和现象将美呈现出来。
从他所描述的这些话语来看,“游戏冲动”和“人性、自由”可以帮助我们对他关于美的看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席勒所谓的“游戏”并不是指物质游戏,而是更高层次的审美游戏。
浅析席勒的美育思想
“美育”,在理论上明确了美育的重要作 用。蔡元培在 1912年提出要把美育列 入教育方针,这一主张表明他也深刻认 识到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 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席勒 的“美育说”更有值得借鉴之处。
从社会文 化 大 环 境 来 看,当 代 经 济 的发展也 对 人 才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 行 素 质 教 育 的 决 定》中 就 提 出 “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共同发展, 将美育 在 法 律 上 纳 入 教 育 体 系。 此 外 还有一些 中 学 定 期 举 办 艺 术 展 览 或 是 组织学 生 去 美 术 馆 等。 从 个 人 的 角 度 来看,这一点也正是席勒“美育说”所根 本的出发点,美育可以实现人的精神自 由与解放,可以完满人的个性,使 人收 获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
席勒认为艺术家是与政治完全独立的他们虽处于时代来净化他们使他们在娱乐中排除人性和粗野达到人性的完满与解放
《长江丛刊 》2018.09
浅析席勒的美育思想
■曹鑫源 /郑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作为西方重要美学家,席 勒 的 突出贡献之一是明确提出了“美育说”。 《审美教 育 书 简 》是 席 勒 美 学 思 想 的 集 中体现,也正是在此书中席勒首次提出 “美育”的 概 念。 《审 美 教 育 书 简 》核 心 思想是“人们通过美走向自由”,将人的 自由与美育紧密联系。 关键词: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美育
当代社 会 进 步 的 同 时 也 存 在 着 一 些问题,例如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的失 衡,人 与 自 然 关 系 的 破 裂 等 等,这 都使人们 感 觉 到 像 是 卡 夫 卡 笔 下 异 化 了的“甲 虫 ”。 人 们 现 在 享 受 快 节 奏 经 济发展的 同 时 忽 略 了 对 精 神 世 界 的 建 设。同时 一 味 追 求 经 济 的 进 步 也 使 我 们与自然之间不再融洽,我们不再拥有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心境,也 没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 天”的美景。面对这 样一 种 情景,审美 教育的紧 迫 性 与 重 要 性 就 显 得 十 分 突 出。席勒 “美 育 说 ”中 所 提 到 的 感 性 与 理性相融 洽 的 状 态 是 我 们 所 共 同 追 求 的目的。
席勒的人性论和美育思想——读《审美教育书简》
席勒的人性论和美育思想——读《审美教育书简》德国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美学家,沿着西方传统的人性论以及美育理论的道路,席勒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思想,通过对人性进行抽象的分析,从“自我”的概念中寻找到人性完整的能动力,发展地运用“游戏”的概念,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美育理论。
席勒以古希腊文明为榜样,找到了美和审美为工具来恢复在现代文明中破裂的人性,他试图以艺术家的力量在更高的文明中通过艺术品,审美教育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审美教育书简》这一著作较完整地阐述了席勒的美学思想。
奠定他在西方美学史上重要地位:正是席勒首次把美育的理念提高到了哲学的层面,为美育开创了新局面,并影响到一批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席勒的人性论不仅构成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重要一环,还是其整个美学思想的基础。
从西方传统来看,在古希腊,理性被看作人性的基础,是决定人性的基本要素。
到了中世纪,人的理性被上帝的神性所取代。
直到近代以来,人的主体性才得到了高扬。
事实上,席勒正是在康德哲学、美学的引导下,重视人性,从审美的角度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
在对人性最基本的、概念化的阐述中,席勒使用了康德分析人性的观点:从高度抽象的形式中得出了两个终极概念,即在人身上有一种持久的东西(人格)和--种经常变动的东西(状态)。
而他所提出的“人格”与“状态”在经验生活的实际需要中,脱离了康德所有经验的普遍前提是知觉的先验统一的观点。
也就是说,人即使只能有限地把握无限的事物,但在时间中,人一方面逐渐地把这种无限性转化成自身人格显现的需要。
另一方面,让持久的人格赋予了无限的事物以形式,最终使两者达到感性的统一。
尽管如此,这一目的的达到离不开康德有关“自我”的概念,正是这个“自我”引出了人性的核心——“自由”。
在意志自由原则的支配下,人格使无限的事物形式化,进而保持了它的永久性。
这种来自人格本性的一种需要,就构成了人性两种基本法则中的一种。
但是席勒并没有继续沿着康德先验道路走下去,而是把自我的存在规则转换成一种心理的冲动。
《审美教育书简》的美育思想
《审美教育书简》的美育思想廖小玲 安思余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根据康德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抽象人性论提出了一系列美育思想主张,书中对美育的性质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满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因此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一、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一)社会背景席勒生活的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代,此时的法国是欧洲甚至世界的文化中心,但是18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在经历了影响深远的30年战争之后,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统一,政治、经济、文化都较落后,因此反抗封建专制,统一国家的呼声日益高涨。
外来文化特别是法国文化大量入侵德国,掀起了德国境内“法国化”之风包括席勒在内的一批启蒙知识分子积极反对对法国文化的拙劣模仿,旨在发展本国民族特质的优良文化。
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腥风血雨和失败也使得席勒看到仅仅依靠暴力是不能取得革命成功的,要达到自由王国,他认为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教育,至少先有审美教育才有政治的条件,因此必须经由审美教育这一环节才能进入自由,“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
”席勒发觉他所处的时代现实的需要支配了思维,功利主义大为流行,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建立国家政治自由。
所以今天的时代,无论是需要或风尚,都是对艺术不利的,天才们正在远离真正的艺术。
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森严的国家等级制度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席勒把指责的矛头指向现代文明,他认为,“文明远没有给我们带来自由,它在我们身上培植起来的每一种力都只是出一种新的需要。
物质枷锁的束缚使人越来越胆颤心惊”,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森严的国家等级制度也割裂了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他谴责现代社会是一个畸形的社会,“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控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
审美与人的自由
审美与人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时代的烙印。
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信号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社会一直在改变,尤其是文化环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姑娘的气质,与现在的女孩很不一样,这都是整个时代造就的。
现在很多人都活在美图时代,我不能理解。
现在的审美尺度变得越来越宽。
过去的审美都是被人家设定的,是后天学成的。
人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你不停地给他一个提示,比如说网红脸,他就觉得这个很漂亮。
现在的瓜子脸是过去文学描写中很漂亮的一种脸,但那时的瓜子脸是指西瓜子脸,现在都是葵花籽,就不好看了,因为过去葵花籽叫老玉米脸。
如果年轻人认为这个很美,那他就已经被训练成功了。
你没有思考,就会顺着别人的思路去看。
审美不是天生的,都要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但创造美可以是先天的,有很多人天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
所以需要社会起一个导向作用。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大众审美分成非常通俗的四个层次,而非谈论中国美学论。
你要是清楚了,就会知道自己站在哪个位置上,然后你的要求就会不一样。
你在四层审美之中,但不能跨界要求别人。
这事儿就是我彻底自个儿分的。
第一层是艳俗,即广泛的审美,这个广泛的审美不仅仅适用于东方,西方也一样。
比如好莱坞大片就归为艳俗的审美,因为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不仅如此,从中国民间的社火,到贴门神和年画,艳俗这一审美标准都能在民俗上体现出来。
再如农村婚礼中的吹拉弹唱,过去农民的那种大红被面和鸳鸯戏水,都是艳俗。
每年春节的时候,万众瞩目的春晚也是个艳俗的大晚会。
只有做到艳俗才有人去欣赏,因为这是大众最容易接受的事。
第二层是含蓄,简单来说,就是最多让你看见七分,有三分藏着。
中国人对含蓄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唐诗宋词这种表达,李清照、李白、苏轼的诗词都具有含蓄的力量,他们的表达技巧都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且不受时空的局限。
比如说苏轼的《江城子》,开篇就是一大白话“十年生死两茫茫”,单刀直入,直接把主题告诉你;然后他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一个不可能发生,但又充满无限可能的假设句,只能让我们望洋兴叹;下半阕,他由动态写到静态,在结尾时将所有的思念变成一个黑白照片──“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有感[小编整理]
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有感[小编整理]第一篇: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有感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有感【摘要】本文通过对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于当代中国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来进行阐述,企图通过这样的论述能使社会重新审视这部经典著作,使人们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再度受到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审美教育人格和谐引言:当代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经济一日千里,伴随着这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人们的素质却没有得到对等的提升。
笔者通过叙述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于当代中国的意义,试图唤起社会对此部经典著作的重视。
一、当代中国与《审美教育书简》“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分离了。
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由于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发动起来的齿轮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就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压在他的自然本性上,而是仅仅把人形变成了他的职业和他的知识的一种印迹。
”这是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对现实进行批判的一段论述,从中可以看到:在席勒看来,伴随着近代文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飞快的潮流下,人们想象力的日渐衰退,艺术正从这个喧嚣的时代慢慢消失。
近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丧失了,需要支配着一切的人成了孤零零的碎片。
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分工更加精确,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国家机器造成职业和等级的划分更加严格,所以人们只能发展他们天赋的一部分,其余部分被压抑着,因而人的性格及发展都只是片面的。
这不难令我们联想到当代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经济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社会呈现出只需要专业型人才的态势,这使得人们在发展上更加偏重于发展他们天赋中的一部分即他们认为社会多需要的那一部分,而非发展其全部的天赋既发展一个全面的人格,更加偏重于发展“专才”而非“通才”。
《审美教育书简》的美育思想
《审美教育书简》的美育思想《审美教育书简》的美育思想廖⼩玲 安思余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第⼀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这⼀概念,根据康德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抽象⼈性论提出了⼀系列美育思想主张,书中对美育的性质和社会作⽤作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的感性与理性的统⼀造就完满⼈性使⼈进⼊⾃由王国,因此审美教育是实现⼈的⾃由的唯⼀途径。
⼀、席勒美育思想产⽣的社会背景(⼀)社会背景席勒⽣活的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代,此时的法国是欧洲甚⾄世界的⽂化中⼼,但是18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在经历了影响深远的30年战争之后,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统⼀,政治、经济、⽂化都较落后,因此反抗封建专制,统⼀国家的呼声⽇益⾼涨。
外来⽂化特别是法国⽂化⼤量⼊侵德国,掀起了德国境内“法国化”之风包括席勒在内的⼀批启蒙知识分⼦积极反对对法国⽂化的拙劣模仿,旨在发展本国民族特质的优良⽂化。
法国⼤⾰命带来的腥风⾎⾬和失败也使得席勒看到仅仅依靠暴⼒是不能取得⾰命成功的,要达到⾃由王国,他认为不是政治经济的⾰命,⽽是审美教育,⾄少先有审美教育才有政治的条件,因此必须经由审美教育这⼀环节才能进⼊⾃由,“⼈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们才可以⾛向⾃由。
”席勒发觉他所处的时代现实的需要⽀配了思维,功利主义⼤为流⾏,⼈们普遍关注的是建⽴国家政治⾃由。
所以今天的时代,⽆论是需要或风尚,都是对艺术不利的,天才们正在远离真正的艺术。
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和森严的国家等级制度使得⼈与⼈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席勒把指责的⽭头指向现代⽂明,他认为,“⽂明远没有给我们带来⾃由,它在我们⾝上培植起来的每⼀种⼒都只是出⼀种新的需要。
物质枷锁的束缚使⼈越来越胆颤⼼惊”,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和森严的国家等级制度也割裂了⼈的天性的内在联系,他谴责现代社会是⼀个畸形的社会,“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然与纯⾃然,迷信与道德的⽆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控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席勒美学思想发展的逻辑 席勒的思想发展逻辑是:他要实现人类自由这 一理想,但又不满意于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暴力革 命方式,他从他所处的时代和落后畸形的德国现实 出发,通过对抽象人性的先验分析,从而把实现自 由理想的使命交给了艺术和美,把维护和争取人的 尊严的职责托付给了艺术家们,就形成了他的人道 主义美学体系。这个人道主义美学体系,最早在他 的哲理诗《希腊诸神》(1788)和《艺术家们》 (1789)之中以诗的形象显现蓝图,而在《审美教 育书简》之中得到了最完整、最系统和最充分的表 现。 张玉能:《席勒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通 史· 德国古典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 392页。
1793年2月,他开始研究康德的《判 断力批判》,此间,他完成了给友人 克尔纳(K orner)的七封信,这些书 信同时寄给了克里斯谦公爵。1794年, 因火灾,书信手稿被焚,幸好保存了 复印件。随后,席勒重写了书简,篇 幅加长,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审 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共有27封信,每一封信都有一个 具体的主题,全部27封书简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 系。他对审美的自由进行了完整的解释,正如朱光 潜所言:自由不是政治经济权利的自由行使和享受, 而是精神上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因此,达致 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的教育, 至少须是先有审美的教育,才有政治经济改革的条 件。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主导思想。席勒的审美教育 集中论述了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和游戏冲动三者的 关系,通过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论述,突出了审美与 自由的关系。
7. 审美与人的完善 正是这种哲学的构架和方法的人道主义,使得席勒美学思想体系的人道主义显示出 了它的特点,即围绕着“人性完整”这一人道主义中心议题进行分析论证。具体地说就 是:从对近代社会破坏“人性完整”的愤怒谴责出发,运用先验抽象的方法分析人性, 从而寻求到美和艺术并使它们具有拯救人类,恢复“人性完整”的崇高使命,使“自然 向人(人类社会)的生成”的人道主义理想得以实现,而这“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第二封信)。这些都最集中、最完整地反映 在《审美教育书简》之中。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对近代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对古希 腊罗马社会表示了憧憬。席勒从康德哲学关于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和“自然向人的生成” 的理想出发来谈美学问题。他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人(感性的人),但 是,人还有能力通过理性把必然的产品改造成为自由选择的产品,即人也能成为理性的 人(道德的人)。当人意识到自己是人的时候,就处在国家之中。很显然,席勒这里是 脱离了社会的经济关系作纯粹的人性分析,因而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他是从 人性的抽象分析的角度切入“异化”问题的,而不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中从社会经济基础入手分析“异化劳动”,并规定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1. 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2.劳动者对劳动的异化;3.劳动者对人的族类本质的异化;4. 人对人的异化,即阶级的产生),而且进一步追溯到“异化劳动”的根源——私有制, 并把社会改造规定为对“异化劳动”的克服和对私有制的扬弃,最终为人类设定了共产 主义的美好远景。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力量,而席勒的历史唯心主义只使他在 人道主义的抽象人性论的范围内揭露了近代社会产生“异化”的现象,而且只能把社会 改造寄托在恢复古代希腊罗马社会的“人性完整”的乌托邦之上。 张玉能:《西方美学通史· 德国古典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94——396 页。
第四讲:《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与人的自由
一、背景叙述:以书信的方式论美 二、研究综述 三、审美与人的式论美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生于1759年11月10日, 死于1805年5月9日。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与美 学家。13岁强制送入军事学校,开始接触莎士比亚、 卢梭的文学作品,1780年从军事学校毕业后,在德 国一步兵旅当军医。1781年完成剧作《强盗》 , 1781年完成《阴谋与爱情》,1785年完成《欢乐 颂》,1789年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1794年至 1805年间,与歌德并肩创作和战斗,创造了德国文 学史上的“光辉十年”。1799年完成《华伦斯坦》, 1801年完成《奥尔良的姑娘》,1803年,完成《威 廉 退尔》。值得注意的是,席勒自1791年开始研究 康德哲学之后,便开始写作诗学与美学论文,发表 个人对艺术的审美见解。
二、研究综述
1. 康德思想对席勒的影响 2. 席勒美学思想发展的逻辑 3. 席勒美学与康德之关系 4. 席勒美学与活的形象 5. 审美乌托邦与审美教育 6. 《审美教育书简》的写作动机 7. 审美与人的完善
1. 康德思想对席勒的影响 《审美教育书简》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它形成了由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转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之 间的桥梁。黑格尔在《美学》序论第三部分里对德国古典美学 的发展作了一个简要的评述。在叙述康德之后,他紧接着就讨 论席勒,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 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 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康德还只能 把统一作为抽象概念来了解,而且作为主观思想活动的结果来 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提到《审美教 育书简》时,黑格尔特别赞扬席勒把美看作“理性与感性的统 一”。康德本来也曾企图进到这两对立面的统一,却没有真正 地达到,据黑格尔看,其原因在于康德所理解的统一是主观的 和抽象的,而席勒则克服了这些毛病,所以比康德前进了一大 步。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条基本思想实际上就 是席勒观点的进一步的发展。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第446—447页。
《审美教育书简》由于把诗情与哲思融合在一起, 因而,全书写得大气非凡,思想本身充满着伟大的 精神力量,给予人以自由的美的启示。目前,国内 已有三个《审美教育书简》的译本,我们采用的是 冯至和范大灿合译的《审美教育书简》,这是一个 直接从德文原文直接完成的译本,译文本身,不仅 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诗情与思想,而且语言也显得 清晰明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译本。多年来,我一 直将《审美教育书简》视作文艺理论的圣经式作品, 反复诵读,得益匪浅。我欣赏席勒优美而深邃的论 述,更欣赏席勒绵密的诗情与思致。惟有既是诗人 又是哲学家,才能将审美与自由的关系论述得这样 富有激情。所以,这一名作理应成为大学中文系学 生的必读书。
3. 席勒美学与康德之关系 席勒美学是自觉从康德出发的,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坦率地承认他的基本观 点“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各项原则的”。但是,可贵的是,席勒从康德出发而没有拘 守康德的主观性立场,而是力图超越之。在《论美书简》中,席勒鲜明地提出与康德主 观性原则相反的先验客观性原则,即“客观地提出美的概念和从理性的本性出发完全先 验地证明它”的原则。同时,他在分析了理性派、经验浪漫派美学的几种理论思维模式 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自己奉行“客观——感性”的模式。席勒美学在基本框架上对康 德美学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把美既不划在纯粹理性(知性认识) 领域,又不划在实践理性(道德意志)领域,而是放在作为主观合目的性的判断力的情 感(快与不快)领域,作为沟通、调和前两个领域的中介。席勒则不然,他一方面继承 康德,把理性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大部分;但另一方面又不同于康德,他把理论 理性进一步区分为合乎理性的概念(逻辑判断)、归于“真”,和类似理性的直观(目 的论判断)、归于“完善”两小部分,又把实践理性也区分为意志自由活动(道德判 断)、归于“善”,和类似自由的不自由活动(审美判断)、归于“美”两小部分。这 里他把康德的知、情、意三分法改为用四种判断(逻辑、目的论、道德、审美)贯穿的 四分法,并且明确把美和审美归入“实践理性”范畴,这就使美学不仅跳出传统的认识 论范围,也跳出了“主观合目的性”的主体心意状态的范围(康德),而进入了实践行 为的范围,即客观现实的范围。 朱立元:《黑格尔对席勒、谢林美学思想的批判》,《外国美学》 (18),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78—379页。
关于席勒的总的观点,《审美教育书简》提供了最完备的成果。他一下就点明了他的见 解同康德的关系的实质。他认为,他的见解符合于康德的学说的精神,而不是符合于康 德的学说的字面。他说,一个哲学家,作为一个运用智力工作的人,看起来好象把感觉 当作纯粹是理性的障碍,那是很自然的。在字面上,康德似乎就是这样主张的。但是, 就他的学说的精神来说,亦即就我们对他的学说的不可避免的理解来说,情况并不是这 样,因为感官冲动必须看做是同理性冲动并列的,而不是从属于理性冲动的。客观性是 他(席勒)认为艺术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个根源。但是,我们又可以看出,它必须是同在 心灵中、知觉中、感受中和表现中的存在可以相容的客观性。只不过,值得指出的是, 席勒在领会综合的性质时具有极端的逻辑清晰性,这却并不是他通常的特色。他说,要 在美中统一起来的因素,起先若不是可以明白无误地区别开来的话,是不可能真正结合 起来的,而且在这样统一起来之后,每个因素也就完全消失在两者结合起来所得到的产 物中。它们若不消失在产物中,是不可真正统一起来的,因为,在它们看起来是分开来 的时候,它们就是互相对立的。歌德偶尔也在类似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表示在更高的意义 中的消失的术语,不过,这段文字特殊的逻辑脉络说明,黑格尔采用这个字眼作为他的 辩证法的一个术语,可能是由于《审美教育书简》的缘故。“康德派的席勒”凭着他的 天才,也凭着他的热情,不但肯定了美的客观性,而且证明了它在文明人的演进中的地 位和价值。这样,它就遵从并推动了当时日益增长的倾向,那就是,按照客观性和真实 性来了解某种不单单是事实和正确的东西,并且从那种在人类生活领域中具有意义并产 生了因果性影响的事物中去寻找最真实的实在。 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74——383页。
6. 《审美教育书简》的写作动机 席勒十分典型地代表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 们一方面非常关心由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所引起的一系列的 现实问题,另方面却又以十分抽象的形式把这些问题引导到纯 粹思辨的领域中去。《审美教育书简》,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促使席勒写这本书的动机,主要是法国革命以及由于革命所引 起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这本书的内容是十分具体而又现实的。 我们不能说席勒不关心现实。事实上,他非常关心现实。但是, 他不是从对当时阶级斗争和历史发展的具体分析,来对待法国 革命,而是从抽象的人性分析出发,把当时十分具体的现实问 题变成了十分抽象的理论问题。这样,他这本书就具有十分抽 象的思辨性质了。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 1980年第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