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关系的演变

合集下载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时事与政治课论文)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时事与政治课论文)

浅谈中韩关系现状及发展障碍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 ,两国由破冰之旅发展到现在密不可分的政治、经贸、文化等政府和民间合作关系 ,仅仅用了21年的时间。

21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中韩关系却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治方面 , 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1992年 9月 , 即中韩建交仅一个月 , 韩国总统卢泰愚访问中国 , 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等协定,启动了中韩关系发展的进程。

建立外交关系后 ,双方历届领导人频繁互访 ,坦诚地讨论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确立了双方进行各领域合作的基础。

2003年韩国现任总统卢武铉应胡锦涛主席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推动了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方面 ,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成果显著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1992年两国建交时 ,贸易额仅为 50亿美元 , 2004年达到 900亿美元 ,增长了 17倍。

而且两国经济合作并没有饱和 ,正处于发育阶段 ,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性高速增长 ,成为韩国提高产业结构的契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 ,在市政、场地等建设方面为包括韩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了众多的机遇 ,而韩国家电和汽车等产品在中国热销显示了韩国企业的竞争力 ,也是近几年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各界交往活跃中韩两国一衣带水 ,是隔海相望的近邻 ,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两国民众的天然亲近感和相近的文化传统使两国国民比其它国家的国民之间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 ,更容易“寻求友谊、繁荣文化” ,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间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

随着双方交往的日益紧密 ,“韩流”和“汉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以韩国电影、流行音乐、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正以强劲的势头在中国掀起了韩国大众文化的热潮。

中韩关系的演变

中韩关系的演变

浅论中韩贸易关系论文关键词:中国;韩国;贸易;合作论文提要:中韩建交十几年来,积极开展经贸合作,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两国贸易突飞猛进,国家间越来越相互认同,相互依赖,共同利益增多,经济互补性渐强。

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明确并解决问题,推进两国贸易发展。

一、中韩贸易现状(一)中韩贸易现状。

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提出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是由于三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使得这一构想迟迟未付诸行动。

在此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与韩国友好的政治关系,提前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主动,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

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之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从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20%以上。

1992~1998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75.7亿美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在所有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也占据了第七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

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当代韩国》杂志中的“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一文指出,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韩两国有着加强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和有利条件,已成为推动东亚合作进程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发展,东亚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纽带,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可能。

中日韩的外交关系

中日韩的外交关系

• 两国协调和合作愈益密切。在对日本右翼势力否
定侵略历史、复活军国主义问题上两国观点一致、
步子协调。
• 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互相协商和支持。
• 在联合国舞台上中国支持潘基文任秘书长,潘基
文任沙祖康为副秘书长,在索马里达尔富尔地区
问题上潘基文肯定中国的积极作用。
• 回顾过去,中韩关系的发展令人满意,然而, 展望未来,前景将更加可观.
• 中韩两国共同参与了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亚欧会议(ASEM)、 东盟10+3、 中韩日合作等地区和跨地区合作机制
在联合国改革等许多国际重大 问题上有一致或相似立场,并一 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和配合,在 推动区域合作进程、解决地区热 点问题、应对共同挑战方面也发 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 双方对两国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均能从大局出发, 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妥善处理, 这表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中韩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共同利益越来越多。
•文化关系
---------你刮”韩”流
《夜宴》韩国上映 票房获季军
热播韩剧《大长今》中 国独家版权落户湖南卫 视.
K-POP STAR
• 友好交往持续扩大,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相互理解与日俱增,中韩友好深入人心 。 • 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在华韩国留学生人数 约5万名,中国在韩留学生近万名 。 • 据统计,平均每天有1亿名以上的中国观众 观看韩国电视剧,中国国内外国留学生中 三分之一是韩国人,能说汉语的外国人中 有三分之二是韩国人。
“中韩关系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研讨会举行

/news/world/201201/f4ba 887c-a1f1-4e0e-b2df-7ccd36f10447.shtml
• 中国外交部2012年5月9日发表了《中日韩 合作(1999-2012)》白皮书, 回顾三国友好交流历程,展现务实合作成 果,展望未来广阔前景。

中韩关系现状

中韩关系现状
• 两国在文化方面的深化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理 解。
• 两国在教育方面的深化合作,有助于提高两国教育的水平。 • 两国在科技方面的深化合作,有助于推动两国科技的发展。
05
中韩民间友好的基础与传承
中韩民间友好交往的传统与基础
中韩民间友好交往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 当时的韩国三国与中国南朝有着密切的民间交往。
• 两国在友谊方面的加深,显示出两国 民间友好交流的成果。 • 两国在理解方面的提高,显示出两国 民间友好交流的重要性。 • 两国在合作方面的成果,显示出两国 民间友好交流的潜力。
中韩民间友好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中韩民间友好关系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国在 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
面的成果。
• 两国在教育水平方面的提高,显示出 两国教育合作的成果。 • 两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显示出 两国教育合作的重要性。 • 两国在教育合作方面的成果,显示出 两国教育合作的潜力。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的未来展望
• 中韩文化教育交流的未来展望,主要表现在两国在文化、教育、 科技等方面的深化合作。
中韩关系在冷战时期的特点与影响
冷战时期,中韩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的对 立和军事上的紧张。
• 政治上的对立,使得中韩两国在意识 形态上的分歧加剧。 • 军事上的紧张,使得中韩两国在安全 上的威胁加大。
冷战时期,中韩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与斗争。
• 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使得 朝鲜半岛的局势得到了相对稳定。 • 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斗争,使得 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02
中韩政治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中韩政治互信的建立与维护
中韩政治互信的建立,得益于两国在共同应对国际 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

中韩关系的历史发展

中韩关系的历史发展

中韩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中韩关系史,是一部充满悲壮和曲折的历史。

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使中韩两国在长时期内出现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文化上割裂的局面。

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韩国推行“北方外交”,两国关系才逐步发生变化。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的新时期。

两国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正视,但是近些年来发生的文化侵蚀却又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捍卫中华传统文化,将华夏五千年文明发扬光大。

正文:今年是中韩两国建交18周年。

18年前,中韩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交决策,开启了中韩关系史的新篇章。

8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迅速发展,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甚至都超过了许多建交多年的国家。

中韩关系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首先根基于两国关系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但是正是因为这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成了今日两国之间的文化矛盾,韩国的文化侵略情况越加肆无忌惮。

2005年10月:韩国申报「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006年7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2006年10月: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宣称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建议政府恢复汉字并申遗2006年10月:韩国在德国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不止如此,其他三大发明他们也说是他们的!!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甚至有韩国学者「考证」认为,神农氏(炎帝)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都是高丽人2006年10月:韩国欲将「祭孔大典」申遗,并宣称考证孔子为韩国人2007年6月:某韩企声称豆浆是韩国人所发明,更引韩剧《大长今》画面将之称为「韩国国饮」2007年8月:一部名为《蚩尤天皇》的韩国历史小说将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溯为韩国祖先2007年10月:韩国学者称中国神话大多源自韩国炎帝、黄帝的神话源自韩国——韩国学者抛出了这个说法后,中国网友大为不满,认为“中国神话起源于韩国,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韩国‘神话’!”此前韩国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也同样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国的交流起源,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中韩关系也经历了波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两国的交流起源、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现代中韩关系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流起源中韩两国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古代王国已经开始交往。

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中国的汉朝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王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且进行了贸易往来。

这些历史传承至今,仍然对中韩关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历史遗留问题然而,中韩关系也曾经历过波折和挑战,其中历史遗留问题是其中一大重要因素。

特别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半岛遭受了严重的侵略与压迫。

这段历史给中韩关系带来了许多矛盾和困扰。

同时,在二战期间,中国和韩国也分别成为了盟友和敌对国家,这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三、现代中韩关系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转变,中韩关系逐渐走向了正常化和改善。

1972年,中韩两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了广泛而紧密的互利共赢关系。

在经济方面,中国和韩国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投资合作也提升到了更高水平。

韩国企业纷纷投资中国市场,而中国企业也在韩国寻找商机。

此外,两国还在科技、环保、旅游等领域开展着广泛的合作。

在文化方面,中韩交流也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两国之间的旅游往来日益增多,中韩文化交流活动频繁。

例如,韩剧和韩流文化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中韩电影合拍项目也不断涌现。

这些文化交流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尽管中韩关系曾经历波折和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两国政府和人民都愿意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努力将中韩关系发展成为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2010-12-7-13组-中韩关系

2010-12-7-13组-中韩关系

• 3. 经济上,两国贸易往来和投资发展迅速。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经济上,两国贸易往来和投资发展迅速。 从建交时的50亿美元飞跃地发展到2006年的1343亿美元,增长近26 倍,据说每10名韩国人中就有一人从事与中国的商业活动。2006年 的中韩贸易额已超过了韩日贸易额和韩美贸易额,并接近两者之和。 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发展也很迅速,截至2006年底韩国对华投资总额为 350亿美元,在华的韩资企业达四万家,而中国对韩国的投资总额到 2005年底为11.5亿美元。目前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 出口市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而韩国是中国的 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四大出口对象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 外资来源国。中韩两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
• 8. 社会上,人员交流频繁,人数迅速增加。2006年两国人员交流合 社会上,人员交流频繁,人数迅速增加。 计530万人,其中韩国人为440万人,仅去年到海南省旅游、度假、结 婚、打高尔夫的有13万人。在中国常住的韩国人为50多万人,这一人 数在不断地增加。 • 9 国际上,两国协调和合作愈益密切。在对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 9. 国际上,两国协调和合作愈益密切。 历史、复活军国主义问题上两国观点一致、步子协调,在朝鲜半岛无 核化问题上互相协商和支持,在联合国舞台上中国支持潘基文任秘书 长,潘基文任沙祖康为副秘书长,在索马里达尔富尔地区问题上潘基 文肯定中国的积极作用。
• 柳明桓说,韩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支持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为此将与中 国进行全面的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他期待两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时加强合作。 • 柳明桓说,他每次访问中国,都为中国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惊叹, 中国的迅速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今年将举 办上海世博会,向世界介绍中国发展面貌、增进中国与世界交流与合作。 通过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中国将进一步提高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形象。 希望上海世博会能成为世界经济恢复活力、增进韩中友好关系的契机。

中国、韩国、朝鲜三方关系的演变

中国、韩国、朝鲜三方关系的演变

中国、韩国、朝鲜三方关系的演变
中国、韩国与朝鲜三国之间的关系演变虽说早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近些年二十一世纪起则有着重大的变化。

2010年,韩国元首李明博、朝鲜元首李日石的会面,标志着两国关系取得了突破,从此日本朝间的合作活动(包括多项二次世界大战抚慰金等议题)也开始有了很可观的进展。

熬经时代考验,中国、韩国与朝鲜三国进一步加强了彼此合作,尤其是2015年中朝韩三国领导人峰会,点燃了朝半岛和平及实现统一的丝绸之路。

中朝韩三国在会议上协议决定,发起一个实现朝鲜半岛和平与安全的朝鲜和平安排,并与他们一起实施一项以经济发展支持和平的计划。

今时今日,三国之间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2018年9月,中国、韩国、朝鲜三国领导人韩中朝经济合作特别协议以及发展韩中朝三边全面朝统一和平的联合发言隆重发布。

中朝韩三国还发表了《朝鲜半岛宣告》,正式宣布永久废除半岛实施严格双边协议的局势。

三国领导人之间有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改善三边关系,推进文化交流、MICE塑造、旅游发展等各项合作的共识达成,为复杂多变的中韩朝关系做出重要贡献。

此次版本发布,标志着中国、韩国与朝鲜三国之间的关系演变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双边关系已经从藩篱守关阶级的观点走出冰山,随着双方面接纳民主政治、经济改革等发展,依旧潜力巨大。

未来,希望这一改变能够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以促进朝鲜半岛地区稳定、合作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

中韩关系浅析ppt课件

中韩关系浅析ppt课件
7
二、中韩历史矛盾
“间岛” 争端的由来,是日本和朝鲜“李朝高宗傀儡政权”一手炮制的。 实质源于甲午战争后日本对中朝两国的侵略,属于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争 端主要是中朝国界即图们江是否中朝两国界河、图们江北岸是否中国领土; 国境内朝鲜恳民“保护权”问题。
部分学者和议员翻旧帐,以不合法的、来历不明的地图为依据,提出 “间岛”在朝鲜独立前(脱离中国藩属,成为日本保护国)属于韩国是不值 得一驳的。而目前韩国建设交通部下属机构,国土地里研究院委托明知大学 国际韩国学研究所搜集出的古代地图研究,而得出如此结论是值得警惕的。 毕竟“间岛”争端的背后韩国政府已经在逐渐寻找“证据”,从幕后走向前 台了。
与此同时,由于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成为中国 东北朝鲜族社会中最主要的成员。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以及来自韩 国现代社会文化源源不断的输入,东北朝鲜族的社群关系与身份认同正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21
二、中韩历史矛盾
3. 韩国对中国朝鲜族地位问题
这几年很多中国的朝鲜族移民或者偷渡韩国,由于韩国一直生育率很低, 劳动力缺乏,再加上要体现自己是“大韩民族的共同家园”的国际形象,也一 直鼓励从中国吸收移民。但据说在民间,韩国人根本不把中国、俄罗斯的朝鲜 族移民当做韩民族的一员,至多只是“会说韩语的中国人”,这些朝鲜族往往 还是居住在华人社区与汉族华裔生活在一起,或者有华裔朝鲜族专门的社群。
28
三、中韩关系现状
2. 萨德系统
• 朝鲜在试验核武器、导弹武器,让韩国方面感觉受到安全威胁。 • 韩国觉得中国因东海问题、特别是南海问题的牵制自顾不暇,特别是所谓
“南海仲裁案”前后,自认为现在是部署的好时机。 • 韩国想借此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关系。 • 韩国低估了部署“萨德”萨德给中韩关系带来的重大冲击。

打破坚冰:中韩建交的背景、历程与启示

打破坚冰:中韩建交的背景、历程与启示

打破坚冰:中韩建交的背景、历程与启示-学校党建论文打破坚冰:中韩建交的背景、历程与启示董洁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结束了两国间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长期对立与隔绝,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中韩建交决策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成功案例。

一、中韩建交背景:国家发展所需、国际大势所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中国对外政策也相应地进行了重大调整。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苏关系趋于缓和,中国逐步放弃了关于大规模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

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认为,从政治角度看,在目前形势下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制约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

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尼克松时又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

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这样,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

”这些思想成为当时中国对外战略的总原则。

在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外交由过去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外交”,转向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实利外交。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任务,中国外交开始致力于建立更为均衡的对外关系。

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中国不断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在力争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使中苏关系朝着正常化方向前进;同时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战略的需要,形成有利于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外交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立足周边。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摘要关键词正文:中朝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5世纪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周秦时期与箕氏朝鲜的交往,两汉时期与卫氏朝鲜的交往和“汉四郡”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朝鲜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间的交往。

其中箕氏入朝鲜的传说,“汉四郡”时期创立的光辉灿烂的乐浪汉文化及其对“三韩”的影响,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展开的政治外交,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交往的重要事件。

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后,朝鲜半岛人民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独立复国运动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韩国独立运动。

“朝鲜”与“韩国”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称谓,在二战结束前并无特别政治意义。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半岛的爱国者们纷纷组成政党和武装团体进行反日斗争。

他们的名称有的冠以“大韩”,有的称为“朝鲜”。

所以,在1910年至1945年8月,“朝鲜”与“韩国”的两种称谓是混用的。

朝鲜半岛分裂后,朝鲜、韩国分别与北方、南方两个政权相对应,具有特定意义。

由于日本殖民统治者防范严密,以及地理上和中国邻近等原因,朝鲜民族主义者和爱国志士长期把中国作为独立复国运动的基地。

1919年4月10日,朝鲜独立党人在上海建立韩国临时政府,领导国内及海外的独立运动。

上海在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5年9月,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在即将凯旋归国之际把上海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的海外发祥地”。

参见石源华:《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1919~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590页。

当时的中国也是遭受列强侵略奴役的国家,中国人民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在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进行奋斗。

共同的命运遭遇把中朝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支援,除对朝鲜国内人民反日斗争的积极声援外,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境内朝鲜革命者反日独立运动的支持。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

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状总结随着中国的崛起和韩国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多。

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充满了历史渊源和政治敏感性。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文化、人民交流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韩关系。

历史渊源中韩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

尽管当时的朝鲜半岛是由三个国家划分的,但由于汉朝的对朝政策,朝鲜半岛长期处于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影响之下。

明朝时期,朝鲜向明朝称臣,成为中国在东亚的一个附庸国家。

但是,这种关系一直都是不平等的,朝鲜不得不向中国贡献并接受中国的决定。

在19世纪末,中韩关系开始走向危机。

当时,中国和日本进行了一次战争(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得韩国感到危机感,于是他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现代化和改革。

然而,在1895年,朝鲜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国王李垠被中国王朝杀害,而后清王朝就接手了朝鲜半岛,并把它归为其领土。

这次事件严重影响了中韩关系,中国和韩国的互信失去了基础,中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经济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韩国GDP不断增长,中韩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不到5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3000亿美元。

现在两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

然而,中韩贸易中有一些敏感问题。

例如,韩国的三星、LG等电子产品巨头与中国企业遭遇了激烈的竞争。

此外,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韩国的反垄断法导致了一些贸易争端。

例如,在2017年,韩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同意在部署美国反导系统“萨德”后,中国对韩国发起贸易报复行动,导致两国之间的关系降温。

文化交流随着K、J流行(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或发展),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

从2019年起,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超过了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在中国,部分中青年已经被韩国的K流行所吸引。

对于许多中国年轻人来说,韩国的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凭借者。

中国、韩国、朝鲜三方关系的演变

中国、韩国、朝鲜三方关系的演变

中国、韩国、朝鲜三方关系的演变
中国、韩国、朝鲜三方的关系始终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他们之间的关系演变发生了很多变化。

首先,中国和韩国的关系非常密切。

自1992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建立了深入友好的关系,为此,这两个国家也签署了许多双边贸易协定。

此外,双方也组织了许多文化和教育的交流活动,促进彼此的文化名声。

其次,中国、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随着朝鲜对韩国的和解和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进展,三方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18年4月,朝韩领导人在板门店重新签署和平协议并携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推动半岛关系向着朝鲜无核化前进。

最后,随着朝鲜无核化进步,三方之间的关系正在显示出良好的趋势,特别是中韩关系,也正在向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韩国和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经历了诸多变化,特别是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推进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又会推动它们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中韩关系发展演讲稿范文

中韩关系发展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中韩关系的发展。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友谊深厚,合作共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韩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中韩关系的发展。

一、中韩关系的历史渊源中韩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早在公元前3世纪,两国就开始了交流。

在古代,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特别是唐朝时期,中韩两国关系达到了鼎盛。

唐朝的繁荣昌盛,吸引了众多韩国人前来学习、交流。

这种交流,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1. 建国初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建国初期,中韩两国关系发展迅速,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中韩两国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两国合作不断深化。

特别是21世纪初,中韩两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中韩两国关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双方在“一带一路”倡议、地区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中韩关系的发展现状1. 经济合作:中韩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往来密切。

近年来,两国贸易额持续增长,相互投资不断扩大。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韩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2. 文化交流:中韩两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两国在电影、电视剧、音乐、体育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3. 教育合作:中韩两国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两国高校、研究机构相互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

同时,两国政府积极推动青少年交流,为两国未来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4. 安全合作:中韩两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双方共同应对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中韩关系

中韩关系
中韩关系
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 政治关系 双边贸易 双边协议 中韩矛盾
中与朝半岛关系史
19世纪中: 朝贡国 唐前: 附属国
曲折,但不断进展
马关条约: 日俄战争: 解除关系 中日关系 1948: 中韩建交 (国民政府)
关系发展
1949: 中朝建交
至今
1992: 中韩建交 (共和国)
政治关系

贸易 逆差
2,000
中出口
1,500
韩出口
韩对外出口各国所占比例
日本, 9% 美国, 13% 中国, 27%
1,000
0
687.7 75.0 112.9 278.2
其他, 51%
24.1
1992
1996 2000
2004 2010
双边协议
文化 《中韩政府文化合作协定》
中韩更深一步交往的保证
中韩高层历年重要互访一览
18 16
人数
17 14 中 9 6 6 韩
国际多边 活动会晤
多方会谈
14 12 10 8 6 4 2 0 5 5
13
1992-1996 1997-2001 2002-2006 2007-2010 年份
双边贸易
投 资
进 出 口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韩国第一 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
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引渡条约》
贸易
《中韩政府贸易协定》 法律 《中韩民商事司法协助条约》 养殖 《中韩渔业协定》
中韩矛盾
主权之争 政府政策
文化争议与谣言 矛盾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中韩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创新思考

中韩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创新思考

中韩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创新思考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交往历史悠久。

但是,自19世纪末以来中韩两国之间的交往发生了许多波折和变化,有过战争、冷淡、友好等多种不同的状态。

本文将回顾中韩关系的历史,并从现实出发,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

一、近代史上的中韩关系中韩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当时朝鲜半岛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而且中韩之间的贸易和文化往来非常频繁。

但是,近代以来中韩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起伏和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韩战。

韩战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中国是朝鲜的盟友之一,遂出兵干涉,直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作战,即所谓“朝鲜战争”。

这场战争结束于1953年,虽然并不是中韩直接对抗,但是却深刻影响着两国关系。

在此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韩关系比较冷淡。

文革时期,由于中方对“走资派”之类的韩国著名人士的批判,中韩关系更为紧张。

直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韩关系才开始有所改善。

1992年,两国建交,这一事件是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近年来中韩关系的发展及现状21世纪以来,中韩关系经历了快速发展,双方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

在经贸方面,中韩贸易额不断攀升,在2019年达到3121亿美元,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此外,中韩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正式生效,这对于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上,两国在朝鲜核问题和东北亚安全等问题上有着较为紧密的合作。

同时,中国和韩国两国还在联合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机构中联手合作。

文化和教育合作不断加强,教育交流与人员互相往来也得到了广泛发展,中韩两国在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上颇有成果。

三、中韩关系的创新思考可以发现,近年来中韩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水平已经较为高。

然而,中韩关系作为两个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创新思考和长期规划,以促进更广泛深入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虽然中韩的贸易规模巨大,但是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产业重合、过度依赖某些领域等。

中韩关系_精品文档

中韩关系_精品文档

中韩关系中韩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韩国)之间的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自建交以来,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阶段。

历史悠久,文化相通是中韩关系的重要基础。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韩国半岛就有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汉唐时期,中国与新罗和高句丽均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此后的几个世纪中,两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不仅有君臣之间的互动,也有学者、商人、僧侣等人士的交往。

这种历史性的联系奠定了中韩关系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

然而,中韩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在现代历史中,中韩两国曾经历了不少曲折和挫折。

在冷战时期,中韩两国处于不同的阵营,分别与苏联和美国结盟。

这导致了中韩关系长期处于冷淡状态,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韩关系才得以全面恢复。

进入21世纪,中韩关系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2008年,中韩两国签署了《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韩国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协定的签署进一步加深了中韩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

此后,中韩贸易额持续增长,韩国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此外,中韩两国在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也逐渐深化。

两国之间的高层交往频繁,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中韩两国还共同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中韩关系的发展还受到地区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朝鲜半岛的形势对中韩关系具有特殊的影响。

韩国是朝鲜半岛的邻国,而中国又是韩国和朝鲜的重要邻国之一。

因此,中韩两国在解决朝鲜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关切。

尽管双方在对待朝鲜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但两国均致力于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和和平稳定。

中韩之间的合作对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韩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经济竞争、贸易争端、历史认识等问题成为中韩关系发展中的障碍。

特别是近年来,中韩之间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

当时,韩国政府决定在萨德入韩的问题上与美国合作,这引发了中国方面的强烈不满。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

中韩关系历程发展历程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末,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下面将从三个阶段进行概述。

第一阶段是古代交往时期。

早在公元4世纪末,中国与朝鲜半岛就开始了交流,当时朝鲜半岛受到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影响。

在隋唐时期,朝鲜半岛沿袭了中国的皇位系统,并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因此,中韩关系在这一时期保持了相对友好的状态。

第二阶段是近现代时期。

19世纪末,中国与朝鲜半岛都受到了外国列强的侵略与干涉,这对中韩关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中国也处于国内动荡不安的境地。

中韩两国进行了长时间的独立斗争,并在二战结束后都取得了独立。

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乱与积贫积弱,中韩两国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工作。

第三阶段是现代合作时期。

197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始了友好接触与合作。

从那时起,中韩两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展开。

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与韩国的经济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也不断增加。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韩两国举办了许多文化节、电影节、音乐会等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然而,中韩关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历史问题的处理。

韩国民众普遍对日本殖民统治期间的侵略感到愤怒,一些人认为中国处于被日本侵略的保护国地位,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这导致了中韩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纷争与不和。

此外,两国在一些地缘政治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例如对朝鲜核问题的态度不同。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中韩关系近年来仍然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人文交流也更加频繁。

中国和韩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对于地区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随着双方的努力与合作,中韩关系将迈上更高的台阶,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韩贸易关系论文关键词:中国;韩国;贸易;合作论文提要:中韩建交十几年来,积极开展经贸合作,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两国贸易突飞猛进,国家间越来越相互认同,相互依赖,共同利益增多,经济互补性渐强。

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明确并解决问题,推进两国贸易发展。

一、中韩贸易现状(一)中韩贸易现状。

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提出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是由于三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使得这一构想迟迟未付诸行动。

在此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与韩国友好的政治关系,提前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主动,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益。

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之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从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20%以上。

1992~1998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75.7亿美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在所有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也占据了第七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

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当代韩国》杂志中的“韩中经济交流的现状及前景”一文指出,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韩两国有着加强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和有利条件,已成为推动东亚合作进程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10+3”、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发展,东亚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自由贸易协定为纽带,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可能。

作为东亚合作的重要内容,中韩合作以“10+3”为舞台,已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与交流机制。

更重要的是,中韩两国经济合作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已开始从战略高度来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和档次,这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将为东亚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根据韩国统计厅公布的主要国家进出口现状,2005年韩国的外贸总额5,000亿美元当中,对中国的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胡锦涛出访首尔期间,曾与韩国总统卢武铉商定,双方将共同努力,争取于2012年(中韩建交20周年)使两国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

显然,这是一个深具挑战性的目标。

卢武铉总统也利用胡锦涛到访机会宣布,韩国决定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并将以此为契机来推动韩中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也回应指出,此举有助2012年实现中韩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1,343亿美元,远高于同期韩日之间的贸易768亿美元的贸易额。

2006年中韩贸易额是建交当年的26倍,15年来双边贸易平均年增长为26%。

韩国企业已开展所谓“KOINA”(KOREA+CHINA)战略,强调不再把中国看成外国市场,而是与本国形成单一经济圈;也不再把中国当成赚取低廉工资成本的生产基地,而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建立“第二集团”,作第二次创业,在中国当地进行生产、研发、行销等所有领域的活动,如SK、LG、三星都采取这种战略。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成长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消费方式逐渐以高价产品为主,韩国企业把中国视为最终商品的消费市场,并建立“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战略,将把韩中两国的经贸关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原因分析。

中韩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是诸多有利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总体来说国家间存在共同利益,在经济贸易上存在互补性。

1、政治上,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联系的加强、东北亚局势的缓和为中韩经济关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韩国北方外交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启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

中韩建交以及建交后两国高层领导人对中韩经济关系的高度重视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经济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韩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外在机遇和内在动力。

中韩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促进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中韩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

中韩经济关系已有的成就为进一步扩大中韩经济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韩经济较强的互补性是中韩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2、历史、地理、文化上。

中韩具有地理上的临近性、文化上的同质性和历史上的渊源性的特点,中国与邻国关系友好,加强贸易合作,可减少成本,互通有无,这也有利于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

3、区域优势导致贸易发展。

如中国纺织业优势明显,成为纺织品主要出口国,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中国市场;同时,由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互补,韩国对中国投资步伐加快,投资地区从沿海向内地延伸,也加速了双边贸易发展。

中韩两国经济正处于全面合作中,显现出深厚的合作潜力,两国寻求机制性经济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

二、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

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不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高额的贸易逆差、贸易争端等诸多问题日益显现。

(一)问题综述。

中国对韩国投资项目数量多,贸易不平衡持续扩大,中韩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越来越大;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严重;贸易结构不合理;双方贸易存在摩擦和纠纷。

(二)原因分析。

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这种不平衡持续存在并一味地扩大下去,终将会影响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在发展中韩经济关系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政治上,东北亚地区存在安全隐患,这对中韩经济关系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构成威胁。

美国因素和朝鲜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对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经济上,中韩经济关系中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

韩国金融危机对中韩经济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历史、思想文化上,中韩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历史隔阂成为两国经济关系顺利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中韩在文化上的某些差异也对中韩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尤其是在近期整个国际经济走软的形势下,大量韩企的驻华分支机构、商社等纷纷撤离。

由于中韩双边贸易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在华的韩资企业承担的,投资的大规模“缩水”势必会影响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双边贸易的发展。

此外,中韩两国的贸易依赖度及竞争度急剧深化,这将成为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极大障碍,进而对两国产业及经济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三、问题的解决要长期、稳定地发展中韩贸易,关键还是要扩大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市场,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中韩两国政府应加强经济合作和经济交流。

中韩两国政府应加强经济合作和交流,目前存在的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多是以经济领域为主、自发地或者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仅仅依靠协商,没有强制性规则难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冲突,而这些问题只有在制度性安排或者约束机制下才可能解决。

因此,中、韩两国可建立政府级的合作组织,设立政府间的常设机构,对中、韩两国现实可行的自由贸易领域和项目进行规划协商,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共同的可遵循的法律和法令,为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建设创造条件。

2、采取措施,缩减贸易逆差。

针对我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情况,韩国应积极寻求合作点,减少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调节关税品目,消减高峰关税。

同时,韩国也应该逐步开放市场,客观公正地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尽早给予中国出口产品以公平待遇。

中国在增加进口的同时,也应积极开拓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扩大对韩国的出口。

韩国也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中国积极开展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以推动韩方减少对进口农产品设置的重重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检验检疫部门间的合作,便利货物流动。

3、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大合作。

在近几年,全球兴起一股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风潮。

各国之所以如此积极促成、签署区域贸易协定,其原因包括经济与政治双重目的。

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如果一国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对象是它的主要贸易伙伴,则可以促进贸易扩张,有助于该国经济福祉的提升。

其次,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有助于参与国扩大市场腹地与整合生产要素,形成经济规模效应,将有助于该国企业发展与吸引更多外商投资。

第三,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有助于推动参与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与落实制度化建设。

第四,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也是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整合外的必要途径,避免本国经济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政治角度而言,区域贸易协定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平与安全。

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有助于区域贸易协定参与国家之间建立彼此的互信与发展共同的经济利益,使各国倾向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的争端。

另外,区域贸易协定将强化参与国整体的协商力量,以便在双边或多边的协商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区域贸易协定签订可以达成两项目标:发展与安全。

这便是各国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着巨大差异,自由贸易协定不可能在全产业一步实现。

应该根据两国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优先展开合作的领域。

中、韩两国可以在比较利益明显和技术水平相近的相对成熟产业领域首先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先限定在特定产业,不急于扩展。

这样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避免大规模自由贸易对弱势产业的冲击。

从自由贸易区角度看,目前中、韩两国若直接建立起全国性的自由贸易区可能会较困难,次区域性合作可以先行一步,促使局部领域或相近城市的合作。

4、加强两国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

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单靠政府的力量推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大企业、跨国公司的参与、推动与合作。

两国企业应加强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跨越一些障碍和突破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在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寻求更为基本的共性,求同存异。

在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信任和理解,为解决两国的纷争和分歧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2]廉小梅.《中韩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4.[3]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M].西北大学.2008.中韩经贸关系及对策研究【摘要】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在文化、经济上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具有几千年的睦邻友好的历史。

1992年中韩建交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环境。

贸易规模迅速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