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重点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重点能量代谢和细胞分裂。
细胞膜由磷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具有半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参与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等生命活动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密切相关。
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于细菌的生存和抵御外界环境的压力至关重要。
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DNA位于核质中,没有真核细胞的核膜和染色体。
细菌的DNA呈环状,位于细菌细胞的核区。
细菌的基因组相对较小,但具有高度的复制和变异能力。
细菌的遗传物质对于细菌的生长、代谢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指细菌从单个细胞到形成成熟的细菌群体的过程。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环境因素、营养物质、温度、氧气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对数期、平稳期和死亡期。
在不同的阶段,细菌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都有所不同。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二分裂和芽孢形成。
二分裂是指细菌通过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的过程。
芽孢形成是指细菌在面对恶劣环境时,通过形成芽孢来保护自己的生存。
芽孢是一种具有极强耐受性的细胞形态,可以在极端的条件下存活数年甚至几十年。
细菌的繁殖方式对于细菌的生长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对于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物体造成疾病的能力。
细菌的致病性是由细菌的生长、代谢和分泌产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细菌对于不同的生物体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常见的致病细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细菌的致病性主要是通过细菌的产生毒素和细菌的组织侵袭来实现的。
细菌的毒素可以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
内毒素是指细菌在死亡或分裂时释放出来的,对于宿主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具有毒性作用。
外毒素是指细菌通过分泌到宿主生物体中的毒素,对于宿主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具有毒性作用。
细菌的组织侵袭是指细菌通过产生外酶、内酶和毒素等方式,破坏宿主生物体的细胞和组织,从而引发疾病。
寄生的名词解释
寄生的名词解释
寄生是一种生物学上的关系,其中一个生物体(称为寄生体)寄生在另一个生物体(称为寄主)上,从寄主中获取所需的养分和资源,而不给寄主带来任何益处或甚至造成伤害。
寄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间相互作用形式,存在于各个生物界和各个生态系统中。
在寄生关系中,寄生体依赖于寄主的生存,并通过吸收寄主的养分、能量和水分来获得营养。
寄生体通常会适应寄主的生活环境,并利用寄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然而,与此同时,寄生体也可能对寄主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寄生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内寄生和外寄生。
内寄生是指寄生体寄生在寄主体内,如寄生虫寄生在动物的消化道或循环系统中。
外寄生是指寄生体寄生在寄主体表面或附近,如寄生蜂寄生在其他昆虫身上。
寄生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复杂的。
寄生体可以对寄主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有时,寄生可以控制寄主种群的数量,起到一定的生物防治作用。
然而,过度寄生也可能对寄主种群造成威胁,甚至导致寄主种群的衰退或灭绝。
总而言之,寄生是一种生物学上的相互作用形式,其中一个生物体寄
生在另一个生物体上,从中获取所需的养分和资源。
寄生关系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寄生、共生、腐生附生
一、寄生、共生、腐生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
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
根据寄生的场所可把寄生物分为两类:一是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物。
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病毒等。
二是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物。
如虱、蚤、疥螨等。
根据寄生的久暂,可分为永久寄生和暂时寄生两种。
根据寄生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专性寄生,是指寄生物必需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生活,一旦脱离寄主就不能生存;二是兼性寄生,腐生为主,兼营寄生;三是兼性腐生,寄生为主,兼营腐生。
大多数寄生物在其生活史中只寄生在一定的寄主中,但也有寄生物需要有两个或更多个寄主,称为转主寄生。
许多寄生者都有非常大的繁殖力或较强的生命力。
寄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寄主有多种危害,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寄生物的数目多少、毒性大小以及被寄生者的抗性强弱。
寄生的特点是一般不把寄主杀死,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某些造成寄生死亡的寄生关系称为类寄生。
例如赤眼蜂把卵产在螟虫的卵内,孵化出的幼虫以螟虫的卵为食,而导致螟虫死亡。
寄生现象在动物界非常普遍,在植物界也很多,如寄生在豆科植物中的菟丝子、檞寄生等。
几乎所有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没有一种是不受寄生物侵害的,就连小小的细菌也受到噬菌体的寄生。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种间关系。
按照双方的利害关系,可分为三类:一是偏利共生关系,又称共栖。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利但也无害的一种关系。
如藤壶可以固着在鲸或一些软体动物的贝壳上,既得到了栖息地又得到了“宿主”的保护,还可以摄取“宿主”的一些残食,但对“宿主”没有危害。
人体寄生虫学 重点 总结
第一章: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
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再现寄生虫病:指那些早已熟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水平,不再被视为公共卫生问题,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
1、新现寄生虫病的第一类:疾病和综合征已被认知,但未被确认或病原体未被确认;第二类:疾病早已存在,但病原体重新鉴定或分类;第三类:自由生活寄生虫,新发现可偶然寄生于人体;第四类是那些过去可能并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
新现寄生虫病:是指新识别的和未确认的寄生虫病。
第二章:寄生虫的生物学1、共栖( 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
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
2、互利共生( mutualism )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河马与小鸟。
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寄生虫(parasites):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一、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
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
(1)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土源性蠕虫)——蛔虫和钩虫(2)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生物源性蠕虫)——疟原虫和血吸虫、丝虫二、寄生虫的类别1、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
寄生的名词解释
寄生的名词解释寄生是一种生物学概念,指的是一种生物体(称为寄生者)依赖另一种生物体(称为宿主)的生存和繁殖。
寄生者从宿主身上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资源,而不给予宿主任何有利的回报。
寄生行为通常对宿主体力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宿主的死亡。
寄生行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各个生物界中,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
在动物界中,寄生行为可以表现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种形式。
内寄生是指寄生者生活在宿主的体内。
例如,寄生虫如鹦鹉热和疟原虫都是通过入侵人类的红血球来进行寄生,从而引起相应的疾病。
这些寄生虫从宿主身上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繁殖并释放新的寄生体。
外寄生是指寄生者附着在宿主的体表上,通常通过宿主的血液、组织液或皮肤委身子体为生。
例如,蜱虫寄生在动物的皮肤上,吸取宿主的血液。
蜱虫在进食过程中分泌唾液,其中可能含有病毒或细菌,从而会导致宿主感染疾病。
在植物界中,寄生行为也相当常见。
一些寄生植物,如常见的瘤根植物,通过将根系附着在宿主植物的根上来获取营养和水分。
这样的寄生行为通常对宿主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宿主植物的死亡。
微生物界中也存在许多寄生现象。
例如,病毒是最典型的寄生微生物,它们通过侵入宿主细胞来完成其寄生生活。
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来进行自身复制和传播,从而导致宿主细胞受损或死亡。
寄生现象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寄生现象可能导致宿主的疾病和死亡,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寄生者可以作为宿主的天敌来控制宿主数量,从而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总而言之,寄生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指的是一种生物体依赖另一种生物体来获取所需营养和资源的行为。
寄生行为广泛存在于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中,对宿主产生负面影响,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全球人体发现的寄生虫虫种及其生物学分类
全球人体发现的寄生虫虫种及其生物学分类张进顺1,张颖骞21.河北北方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2.中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07届毕业生[摘要]本文汇集整理了世界各地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608种(不含节肢动物,后者将另行整理),包括原虫116种(含原生动物103种,色虫1种,微孢子虫12种),黏体虫3种,水螅1种,线虫176种,铁线虫23种,环节动物10种(水蛭6种、蚯蚓4种),蛞蝓5种,棘头虫12种,吸虫183种,绦虫76种,涡虫3种。
文中尽量采用最新、有效的生物分类系统给出虫种的分类阶元,并且尽可能列出中文译名,以其为基础和临床寄生虫学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虫种,分类学Species and Biological Taxonomy of Human Parasites in the WorldZHANG Jin-Shun , Zhang Ying-Qian(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29, China)[Abstract]Understanding systematically the parasites in human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s for prophylaxis and therapy of parasitc diseases. This article collectes the parasites discovered in persons in 608 species (arthropods were not included)including 116 protozoan(including 103 in Kindom Protozoa, 1 in Kindom Chromista, 12 in Phylum Microspora), 3 myxosoma, 1 hydra, 176 nematodes, 23 horsehair worms,10 annelida(4 earthworms, 6 leeches),5 slugs,12 thorny -headed worms, 183 trematodes, 76 cestodes, 3 turbellaria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 valid ranks of taxonomy were used. The Chinese translated terms were gaven as possible as we can for convenience use for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ers.[Key Words] Human,Parasite,Species,Taxonomy人体感染的寄生虫包括寄生的原生动物和蠕虫(线虫、绦虫、吸虫和棘头虫),也包括一些节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1]。
寄生虫学第三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寄⽣⾍的⽣活史及其类型 寄⽣⾍的⽣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完成⼀代的⽣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寄⽣⾍的种类繁多,⽣活史有多种多样,繁简不⼀,⼤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型 完成⽣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卵或幼⾍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
如⼈体肠道寄⽣的蛔⾍、蛲⾍、鞭⾍、钩⾍等。
2.间接型 完成⽣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
如丝⾍、旋⽑⾍、⾎吸⾍、华⽀睾吸⾍、猪带绦⾍等。
在流⾏病学上,常将直接型⽣活史的蠕⾍称为⼟源性蠕⾍,将间接型⽣活史的蠕⾍称为⽣物源性蠕⾍。
有些寄⽣⾍⽣活史中仅有⽆性⽣殖。
如阿⽶巴、阴道⽑滴⾍、蓝⽒贾第鞭⽑⾍、利什曼原⾍等。
有些寄⽣⾍仅有有性⽣殖、如蛔⾍、蛲⾍、丝⾍等。
有些寄⽣⾍有以上两种⽣殖⽅式才完成⼀代的发育,即⽆性⽣殖世代与有性⽣殖世代交替进⾏,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如疟原⾍、⼸形⾍以及吸⾍类。
有的寄⽣⾍⽣活史整个过程都营寄⽣⽣活,如猪带绦⾍、疟原⾍。
有的只有某些发育阶段营寄⽣⽣活,如钩⾍。
有的寄⽣⾍只需⼀个宿主,如蛔⾍,蛲⾍;有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宿主,如布⽒姜⽚⾍、卫⽒并殖吸⾍。
寄⽣⾍完成⽣活史除需要有适宜的宿主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
寄⽣⾍的整个⽣活史过程实际包括寄⽣⾍的感染阶段侵⼊宿主的⽅式和途径、在宿主体内移⾏或达到寄⽣部位的途径、正常的寄⽣部位、离开宿主机体的⽅式以及所需要的终宿主(及保⾍宿主)、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种类等等。
因此,掌握寄⽣⾍⽣活史的规律,是了解寄⽣⾍的致病性及寄⽣⾍病的诊断、流⾏及防治的必要基础知识。
⼆、寄⽣⾍与宿主的类别 (⼀)寄⽣⾍的类别 根据寄⽣⾍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寄⽣⾍分为: 1.专性寄⽣⾍(obligatory parasite)⽣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活,如丝⾍;或⽣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活,如钩⾍,其幼⾍在⼟壤中营⾃⽣⽣活,但发育⾄丝状蚴后,必须侵⼊宿主体内营寄⽣⽣活,才能继续发育⾄成⾍。
全球人体发现的寄生虫虫种及其生物学分类
全球人体发现的寄生虫虫种及其生物学分类张进顺1,张颖骞21.河北北方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2.中南大学制药工程专业07届毕业生[摘要]本文汇集整理了世界各地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608种(不含节肢动物,后者将另行整理),包括原虫116种(含原生动物103种,色虫1种,微孢子虫12种),黏体虫3种,水螅1种,线虫176种,铁线虫23种,环节动物10种(水蛭6种、蚯蚓4种),蛞蝓5种,棘头虫12种,吸虫183种,绦虫76种,涡虫3种。
文中尽量采用最新、有效的生物分类系统给出虫种的分类阶元,并且尽可能列出中文译名,以其为基础和临床寄生虫学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虫种,分类学Species and Biological Taxonomy of Human Parasites in the WorldZHANG Jin-Shun , Zhang Ying-Qian(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29, China)[Abstract]Understanding systematically the parasites in human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s for prophylaxis and therapy of parasitc diseases. This article collectes the parasites discovered in persons in 608 species (arthropods were not included)including 116 protozoan(including 103 in Kindom Protozoa, 1 in Kindom Chromista, 12 in Phylum Microspora), 3 myxosoma, 1 hydra, 176 nematodes, 23 horsehair worms,10 annelida(4 earthworms, 6 leeches),5 slugs,12 thorny -headed worms, 183 trematodes, 76 cestodes, 3 turbellaria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 valid ranks of taxonomy were used. The Chinese translated terms were gaven as possible as we can for convenience use for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ers.[Key Words] Human,Parasite,Species,Taxonomy人体感染的寄生虫包括寄生的原生动物和蠕虫(线虫、绦虫、吸虫和棘头虫),也包括一些节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1]。
寄生虫生物学分类
寄生虫生物学分类
1. 嘿,你知道吗,寄生虫生物学分类里有一种叫吸虫的家伙!就像那血吸虫,在人体内那可是会搞出大事情的哟!想想看,它在你的身体里悄悄吸食你的营养,多可怕呀!这不是跟小偷一样吗,偷偷摸摸地把你的好东西给拿走了!
2. 哎呀呀,还有绦虫呢!像猪肉绦虫,要是不小心吃到有它的肉,那可就糟糕啦!它就像个长长的带子一样在你身体里安营扎寨,这多让人头疼啊!那场景,谁敢去想呢?
3. 线虫也是寄生虫生物学分类里的一类呢!蛔虫就是很常见的线虫呀!它在肚子里扭来扭去,真的好烦人啊!这就好比在你家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到处捣乱一样,让你不得安宁!
4. 原虫也不能忽视呀!像疟原虫引发的疟疾,那可是让很多人遭罪呢!它就像个隐藏的小恶魔,时不时就出来作妖,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麻烦,这可太气人啦!
5. 还有孢子虫呢!弓形虫知道吧,孕妇如果感染了那可是很危险的哟!它就像是一个看不见的威胁,随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想想就觉得可怕!
6. 最后说说体表寄生虫,像跳蚤、虱子之类的!哎呀,它们在你身上咬来咬去,痒痒的,多让人抓狂啊!这就像有一群小虫子在你身上开派对,真的受不了!总之,寄生虫的世界真是复杂又让人害怕呀!
我的观点结论:寄生虫的生物学分类多样,每一种都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和避免感染呀!。
人体寄生虫学 (3)
共同生活 symb主(host)
寄生虫--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 一方,可寄居体内或体表,并获取营养、 造成损害,多指营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 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 宿主--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害的一 方,为寄生虫提供居住场所和营养物质。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有些寄生幼虫侵入非 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 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是某些寄生虫在 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 位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血吸虫虫卵主 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 位。
寄生虫的分类
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 兼性~ (facultative ~ )、偶然~(accidental ~ )、体 内~(endoparasite)、体外~ (ectoparasite)、长 期~(permanent ~)、暂时性~(temporary ~ )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常处于 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或缺陷时,可 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急性发作,甚 至死亡。如弓形虫、隐孢子虫等。
唇足纲(Class Chilopoda)
蜈蚣(百脚)centipede
倍足纲(Diplopoda)
马陆(千足虫)millipede
寄生虫病的危害性
UNDP/World bank/TDR倡议十大热带病:疟疾 (malaria)、血吸虫病(shistosomaiasis)、丝虫病 (filariasis,包括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利什 曼病(leishman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麻风(leprosy)、 结核和登革热 。
寄生虫学从古至今的科学发展与成就
寄生虫学从古至今的科学发展与成就寄生虫学,是一门研究寄生生物与宿主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生物学、医学、兽医学等多个领域。
自古以来,人类对寄生虫的认识与研究从未停止,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寄生虫学取得了巨大的科学发展与成就。
本文将从古至今,通过回顾寄生虫学的历史和阐述其科学发展与成就,展现寄生虫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古代寄生虫学的雏形可追溯至早期文明时期。
人们在亲身经历中发现,某些疾病与身体内外的寄生虫密切相关,这促使他们开始对寄生虫进行研究。
早期的古代医书中,就包含了关于寄生虫的描述,比如《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古埃及文献也记载了有关寄生虫病的信息,例如蛔虫感染的治疗方法。
然而,直到现代的寄生虫学才真正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由于光学显微镜的普及和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寄生虫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1898年,罗斯·罗斯韦尔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疟疾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
这一发现开创了现代疟疾防治的大门。
20世纪以来,寄生虫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人们对寄生虫的分类、解剖、生活史和毒力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在实践方面,寄生虫防治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话题。
例如,在疟疾防治方面,通过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昆虫生物学、遗传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成功地开发了杀虫剂和疫苗,有效地控制了疟疾的传播。
此外,人们还致力于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发,为疟疾、疥疮、蠕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寄生虫学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医学方面,寄生虫病是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寄生虫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还可以开发针对寄生虫的特异性药物。
在兽医学方面,寄生虫病同样对畜牧业和家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寄生虫学的研究为保护动物健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寄生虫学仍将继续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种植
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种植作者:江翠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06期槲寄生是产于东北、华北、华中地区阔叶林的寄生植物。
是一种野生药材。
为植物桑寄生科槲寄生白果槲寄生的带枝茎叶。
多寄生于槲、柳、桑、榆、柿、枫、杨、白果、刺桐、黄皮、苦楝等树上。
近年来槲寄生受到林木减少,毁灭性的采收等因素影响而数量大减。
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急需人工种植。
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1.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成片的树林里,经常看到一种寄生在榆树、杨树上的常绿半寄生植物——槲寄生,槲寄生隶属于槲寄生科槲寄生属,又称榆树寄生、白杨寄生。
常绿半寄生小灌木,高30~60cm。
花单性,雌雄同株,叶肥厚,单叶对生,生于枝端或分叉处,无柄,近肉质,椭圆状,全缘,两面无毛,主脉五出,中间三条显著,果圆形,橙红色,富有黏液质。
花期4—5月,果期9月。
茎枝圆柱形,黄绿色或绿色,节明显,节上2~3叉状分枝,有光泽。
雄花花被4裂,雄蕊4,无花丝,花药多室;雌花1~3朵生于粗短的总花梗上,花被钟状,4裂,子房下位。
2.槲寄生与宿生的关系,槲寄生其实是一种半寄生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根特化为寄生根,其导管直接与寄生植物相连,主要从宿主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
但它的寄生也绝不是简单地吸收一点营养,它还通过自己的一些分泌物抑制榆、杨的生长。
引起树叶早落,次年发芽迟缓。
寄生的多了,它会引起顶枝枯死,叶片缩小,这会对宿主造成伤害,但对槲寄生是有利的,使它有机会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它自己的生长发育。
3,主要寄生于榆、桦、枫、梨、麻栎等树上。
吸取树上的汁液成长,夏秋开花,冬季果实成熟。
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
冬季至次春采收,也可全年采收。
把槲寄生从树上割下,除去最下部粗大的枝梗,切段,晒干,或蒸后干燥。
化学成分:含齐墩果酸、鼠李素、高圣草素、内消旋肌醇及槲寄生新苷。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内寄生虫的一门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人体寄生虫常常是引起疾病的因素之一,因此对其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重点总结了人体寄生虫学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人体寄生虫的分类在人体寄生虫学中,人体寄生虫主要被分为原生动物和线虫。
原生动物包括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而线虫包括蛔虫、钩虫、血吸虫等。
每种寄生虫都有其生命史和寄生习性,这些对于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人体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人体寄生虫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
其中最常见的途径是食物和水源的污染,包括排泄物、污染的土壤和河流。
此外,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皮肤上的螨虫和虱子。
人与动物也可能互相传播某些寄生虫,如毛细血管回虫和真菌性疣。
三、人体寄生虫的临床表现人体寄生虫病症状可以有多种,且症状并不明显。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呼吸系统表现,如呼吸困难和咳嗽;皮肤症状,如瘙痒、皮肤炎症和疣等;并伴有贫血和营养不良等。
四、人体寄生虫的诊断方法诊断人体寄生虫病需要通过临床病史、病症的体征和各种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血液检测、粪便检测、尿液检测、组织检测、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五、人体寄生虫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人体寄生虫,治疗方案会不同,因此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抗寄生虫药和抗生素,如吡喹酮、苄哒嗪等。
此外,需要配合病人的营养支持和生活习惯的管理。
六、人体寄生虫的预防方法防止人体寄生虫病必须依靠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健康饮食等方面。
特别是对于野外生活和旅游的人群应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喝未经消毒的水和没有煮熟的食品。
同时,避免与寄生虫病患者接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病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人体寄生虫学对于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预防和治疗人体寄生虫相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人体寄生虫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寄生的概念生物
寄生的概念生物寄生是生物学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一种物种(寄生者)依附于另一种物种(寄主)生活,从寄主身上获得营养、栖息地和繁殖等资源,而对寄主产生有害甚至致命的影响。
寄生可以发生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之间。
在动物界中,寄生现象非常普遍。
这些动物被称为寄生虫,如口蹄疫病毒、疟原虫和血吸虫等。
寄生虫可以分为外寄生和内寄生两种类型。
外寄生指的是寄生者附着在寄主的外部,例如跳蚤、虱子和气管螨等。
内寄生则是寄生者生活在寄主的体内,如绦虫、钩虫和艾滋病毒等。
寄生虫通过吸食寄主组织或体液中的养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并利用寄主提供的生存条件进行繁殖。
植物寄生是指一种植物物种依附于另一种植物物种生活的现象。
植物寄生通常发生在两种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
一种被称为寄主植物,被寄生物种使用作为营养来源,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系、茎或叶片上。
寄生物种通过吸取寄主植物的养分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植物寄生物种可以对寄主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有些甚至会导致寄主植物的死亡。
微生物寄生是指微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体而进行寄生生活,从中获取营养和生存条件。
微生物寄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例如,大肠杆菌可以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引起胃肠炎等病症。
霉菌可以寄生在植物上,引起疾病如腐烂和霉变。
病毒寄生在其他细胞内,利用寄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自身复制和繁殖。
寄生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且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的进化具有重要影响。
寄生的存在可能对寄主造成伤害和死亡,但也可以通过减少寄主的数量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有些寄生现象可能会引起疾病传播,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寄生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对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寄生是一种生物学上的生活方式,描述了一种物种依附于另一种物种生活并从中获得营养和生存条件的现象。
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寄生现象在自然界中都非常普遍。
寄生对寄主可能产生有害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总结
寄生虫总论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共同生活,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互利共生:两种生活在一起的生物均获得益处。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寄生虫的生活史:指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条件。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即储存宿主,寄生虫既可以寄生于人也可以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传给人。
转续宿主: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在这类宿主体内不能继续发育,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才可以发育为成虫。
带虫免疫:属适应性免疫,某些血液内寄生原虫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使体内寄生虫增殖减慢,虫体数量降低维持在低密度水平,导致临床痊愈,对再感染也具有一定抵抗力,但宿主体内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
伴随免疫:属适应性免疫,某些蠕虫感染后,体内的活成虫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不发生影响。
超敏反应实例:①Ⅰ型超敏反应:钩蚴性皮炎、包生绦虫囊壁破裂所致过敏性休克②Ⅱ超敏反应:黑热病——贫血③Ⅲ超敏反应:疟疾——肾小球肾炎④Ⅳ超敏反应: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线虫一、形态1.成虫:多呈圆柱形,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
(1)体壁﹕自外向内由角质层(保护层)、皮质层(分泌形成角质层)及纵肌层(控制虫体运动)组成。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故称为原体腔或假体腔。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与腺体。
线虫的消化管由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
(3)生殖系统﹕雄虫为单管型。
尾端多有1个或1对角质的交合刺。
雌虫多为2套生殖系统,称为双管型。
其中鞭虫雌虫为单管型。
(4)神经系统:咽部神经环是神经系统中枢。
(5)排泄系统:分为管型和腺型。
2.卵(1)线虫卵无卵盖,一般为椭圆形,卵壳多为淡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有的线虫卵在排出体外时含有一个为分裂的卵细胞,如蛔虫卵;有的卵细胞正在分裂中,形成桑葚胚,如钩虫;有的已经发育成蝌蚪期胚胎,如蛲虫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实行轮作。 (3)、增施有机肥。 (4)、旱育秧铲秧移植 (5)、药剂防治。用10%克线磷颗粒剂每667m2 施3kg或5%呋喃丹颗粒剂1-2kg或92%巴丹药液 6000-8000倍浸种48小时。 (6)冬季翻耕晒田减少虫量。
Hale Waihona Puke 玉米线虫• 一、病原病原为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scribneris Steiner.),属 植物寄生线虫。
一、症状
根尖受害,扭曲变粗,膨大形成根 瘤,根瘤初卵圆形,白色,后发展为长 椭圆形,两端稍尖,色棕黄至棕褐以至 黑色,大小3×7(mm),渐变软,腐烂, 外皮易破裂。不同时期表现症状不同。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侵染幼虫寄生于根皮和中柱间,经4次脱皮 变为成虫。雌虫产卵,在卵内形成一龄幼虫,经 一次脱皮,以二龄幼虫破壳而出,离开根瘤,活 动于土壤和水中,侵入新根。线虫可借水流、肥 料、农具及农事活动传播。 酸性、增施有机肥的土壤发病重;连作病重, 水旱轮作病轻;水田发病重,旱地轻;冬季浸水 病重,翻耕晾晒田病轻;旱田铲秧比拔秧病轻; 病田增施石灰发病明显减少。
二、红薯病态
造成红薯“糠心”的叫红薯茎线虫病,我 们又称“糠心病”,或“空梆子病”。由红薯茎 线虫引起,它的头部有铁钉状的口针,可以穿透 红薯的幼根或者表皮,钻到红薯块内部,吸取营 养,使红薯肉形成灰、白、褐相间的空洞,变成 “糠心”。它对红薯可周年危害:储藏期造成烂 窖;育苗期造成烂种、死苗;大田期可造成死苗, 尤其是造成红薯糠心腐烂,失去使用价值。
一、病原
由一种粒线虫侵染引起的。线粒虫卵粒长圆 形,外被透明、具有韧性的卵壳;一龄幼虫先盘 于卵壳内,后破卵壳而出,随机脱皮成二龄幼虫。 在幼嫩的虫瘿内可挑出成虫。雌虫体大且弯曲, 头部有矛状吻针,后连食道。食道上有食道球和3 个唾液腺;雄虫体小、卷曲不显著,尾部有膨大 的翅状抱片。
二、症状
小麦受害后,从苗期稻成熟均能表现出症状。 受害幼苗主要表现分蘗粗肿,叶片皱褶卷曲;抽 穗前后的病株,除叶片皱褶卷曲外,还表现叶鞘 松弛,茎秆肥肿弯曲,有时呈“Z”字形,在叶片 上偶尔可见圆形突起的瘿瘤。线虫破坏子房,可 形成虫瘿。虫瘿较麦粒粗短,因而致使病穗的颖 壳及芒外张。虫瘿逐由绿色变为油绿色,最后呈 栗褐色,且坚硬,内部充满白色絮状的休眠线虫。
三、传播途径
借助多种途径广泛传播扩散能力,红薯的 种、苗可以携带大量的茎线虫向无病区传播; 另外,还可以借助土壤、粪肥、病薯块,病薯 蔓、红薯粉渣、粉浆水流、农具和牲畜等传带 扩散。
四、防治
1.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 2.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壮苗。繁殖无病种 薯、培育无 病壮苗是防治红薯茎线虫病的根本措施。 3.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线虫。 4.实行轮作或改制。 5.药物防治:红薯宝微胶囊剂,又称“红薯宝”。
三、发生规律
四、防治方法
1.实行植物检疫:无病区调进种子时, 应严格检验;病区要建立无病种子田。 2.汰选麦种:利用虫瘿比重轻的特点, 进行清水选种,或用30-40%的粘土泥水选种, 也用20%盐水或26%磷酸铵水选种。还可利用 种子和虫瘿形状、大小上的差异,进行机械 汏除。
红薯线虫
一、症状
红薯茎线虫病是红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 性病害,它危害性强,传播速度快。它在 苗床期,大田期和贮藏期都能侵染危害, 但主要侵染薯块。受害的红薯外皮褐色, 发青,有龟裂纹,块轻,有的薯块外表无 异样,只是内部糠心。
粮食作物寄生线虫及其病害
资料收集:彭凯、李世兰 PPT制作:陈大维、李益洪 讲课:谢晓红、刘念
四种粮食作物寄生线虫:
1.水稻根结线虫 2.玉米线虫 3.小麦线虫 4.红薯线虫
水稻根结线虫 一、病原
称稻根结线虫,属线形动物门。雌虫卵圆 形至肾形,雄虫线形。成熟雌虫乳白色,头颈 部细长,其它部分膨大为圆梨状,体部呈锥形。 雌虫尾端卵囊,会阴花纹椭圆形,弓形高度中 等。其形态与禾谷根结线虫(M.graminicola)相 似。
二、症状
玉米根部受外寄生线虫为害后,根群发 育受抑,根的数量减少,地上部生长不良, 发生严重的植株矮小、黄化,对产量影响很 大。根结线虫能引起肿瘤,根腐线虫引起褐 色病斑,严重的烂腐。
玉米线虫
二、传播
玉米收获后,线虫的幼虫和卵散落在土壤或 粪肥里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也可通过人、 畜和农具携带进行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和 雨水传播。
三、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残体。 2、棚室栽培玉米前可用液氨熏 3、轮作 4、选用3%米乐尔颗粒,及其他药剂防治。
小麦线虫
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 (Phasmida)或胞管 肾纲(Secernentea) 垫刃线虫目 (Tylenchida) 寄生在小麦上的一种 植物线虫,成虫体小 仅3-4mm,雌性向腹 侧弯曲盘旋,较雄性 粗大,寄生在小麦子 房上,使麦粒形成虫 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