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的分析测试方法只是课件
GM4测试矿物的方法、技术简介
• CL图像显示的则是锆石表面部分微量元素 (如: U, Y, REE等)的含量和/或晶格缺陷的 差异,一般锆石中U, REE 和 Th 等微量元素 含量越高,锆石阴极发光的强度越弱。 • 锆石的CL图像和BSE图像的明暗程度往往 具有相反的对应关系。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CL图像反映锆石的内部 结构最清楚,也是锆石内部结构研究中最 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
• 20000元/ 24小时 约60-70个点
• 激光探针技术 (LAM-ICPMS ):
• 在原位测定含U、Th副矿物的U-Pb、Pb-Pb年龄或Th-Pb年龄方面进 展极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获得与SHRIMP技术相媲美的准确度和精 确度,而且经济、快速(每个分析点<4分钟); • 待测样品既可以先用环氧树脂固定、包埋再抛光制成靶,也可以直接 在电子探针片内进行分析,这样保留了岩石的原始结构关系,便于实 现原地原位分析。 • 缺点是由于U、Pb原子量差异较大,在激光打点取样过程中,U-Pb 之间容易出现较大分馏,导致U/Pb比值发生明显改变,使U/Pb年龄 精度降低 ,在年轻锆石的U-Pb 测年中, 常常因U / Pb值在样品熔融 过程中产生大的分馏作用而不能准确测定。 • 与SHRIMP相比,对样品破坏大(分析束斑大小一般为30-60μm,剥 蚀深度为10-20μm),不适于晶域结构复杂的单晶 。
• Eudialytes(异性石) are a group of complex Na–Ca zirconosilicate minerals that generally occur in peralkaline(过碱性) agpaitic syenites. • This mineral typically has high contents of U, Pb, Nb, Ta, Zr, Hf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矿物力学性质介绍课件
04
拉伸试验:测量 矿物的抗拉强度 和弹性模量
05
冲击试验:测量 矿物的抗冲击强 度和弹性模量
06
疲劳试验:测量 矿物的疲劳强度 和弹性模量
间接测试方法
弹性模量测试: 通过测量应力与 应变的关系来计
算弹性模量
硬度测试:通过 测量压痕深度来
计算硬度
断裂韧性测试: 通过测量断裂过 程中的能量消耗 来计算断裂韧性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演讲人
目录
01. 矿物力学性质概述 02. 矿物力学性质测试方法 03. 矿物力学性质应用 04. 矿物力学性质发展趋势
矿物力学性质定义
矿物力学性质是
1 指矿物在外力作 用下的变形和破 坏特性。
这些性质对于矿
3 物的加工、利用 和工程应用具有 重要意义。
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矿物力学性质有助于评估地质灾 害风险,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矿物力学性质有助于探索地球内 部结构,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直接测试方法
01
单轴压缩试验: 测量矿物的抗压 强度和弹性模量
02
双轴压缩试验: 测量矿物的抗剪 强度和弹性模量
03
扭转试验:测量 矿物的抗扭强度 和弹性模量
原位测试技术: 利用原位测试技 术,实时监测矿 物力学性质的变 化
智能测试技术: 利用智能测试技 术,实现测试过 程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
理论研究深入
1
矿物力学性质的研 究方法不断改进, 提高了研究精度和
效率
2
矿物力学性质的理 论研究不断深入, 揭示了矿物力学性
质的本质和规律
3
矿物力学性质的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 涉及到地质、材料、
矿产勘查地质学6课件.ppt
二、样品分析误差的检查与处理 1、样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样品分析误差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
有些矿产的 质量是由物理性质组成,就需要技 术取样来确定。 目的:了解矿石、围岩的技术性质,确定矿产 的质量和开采条件 任务:测定矿石及近矿围岩的物理性质,如湿 度、孔隙度、松散系数、抗压强度等
xi 外检分析样品的平均品 位
nx
My
yi 基本分析样品的平均品 位
ny
② 求均方差
mx x 检查分析结果样品平均 品位的均方差
nx
my
y 基本分析结果样品平均 品位的均方差
ny
③求平均值品位的均方差
x
( xi M x ) 2 外检分析结果的均方差 nx
y
( xi M y ) 2 基本分析结果的均方差 ny
当N>30%,则需要外检或内部检查,若结果不变,需返工或仲裁
超差率N
超差样品数 检查样品数
100%
●据总体相对误差处理 计算总体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的平均值 总体相对误差 M= 原分析值平均品位 100%
M值大于矿石品位的 允许误差,需复检,然后再决定是否返工或 仲裁。
3、检查结果的处理
2)系统误差的处理
2)样品长度(采样长度)(sample length) 一个样槽具有三大要素即断面规格,断面形态、样品长度。 ★概念:单个样品沿着采样线刻取的长度(即单个样槽的长度) ★影响样长的因素 ●矿体厚度●矿石类型●矿化均匀程度●最 小可采厚度,一般小于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一般小于 夹石剔除厚度 3)确定样长的方法 ●类比法 ●试验法
矿物的分析测试方法
X射线衍射(XRD)图
一.经典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分析方法是以化学反应定律为基础,对样品 的化学组成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常称“湿 法分析”。它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
➢前两者是经典的分析方法,检测下限较高,只适用
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比色法由于应用了分离、富集技术及高灵敏显色液,
可用于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 特点:该方法分析灵敏度不很高,但准确度高。
电子探针分析是微束分析中的常规技术之一,它几乎能应 用在所有涉及固体材料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在地学、冶金、材料、 陶瓷、电子、国防、机械、化工、法医、生物工程、环境工程、 刑事侦破、宝石和古董鉴定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地学方 面已成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及有关学科的重要研究工具, 为地质研究和矿产综合评价与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和 资料。同时在研究新材料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X射线荧光光谱(XRF)
原理 :X射线荧光光谱法根据分析样品被激发 源激发发出的特征X射线判定物质成分。
其分析方法是具有一定能量分辨率的X射线探测 器同时探测样品所发出的各种能量特征X射线。探 测器输出信号幅度与接收到的X射线能量成正比。 利用能谱仪分析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能量大小及强度, 对样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2. 可测试固体(块状)、粉末、薄膜、泥浆、液体等 各种形态的样品;
3. 灵敏度高,可测量含量从10-6至100%的元素; 4. 自动快速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和无标样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2X射线分析5课件.ppt
石墨(graphite): H63/mmc—对于的点群 6/mmm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2X射线分析 (5)课件
24
第二章. 晶体结构概述
6 晶体结构描述 (2)
2) 晶体化学式(分子式):
理论化学式:最简化的化学式,如NaCl,MgAl2O4 实际化学式: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计算出的化学式
如 Mg0.99Al2.01O4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2X射线分析 (5)课件
16
第二章. 晶体结构概述
4 面网间距 (distance of nets) (2)
2) 计算: 面网间距与晶胞参数之间有一定的对 应关系。如,很显然地,当 α=β==90度时,d010=b; d020=b/2; d030=b/3。下面根据晶系的不同分别列出其 面网间距的计算公式。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2X射线分析 (5)课件
9
第二章. 晶体结构概述
2 空间格子 (5)
自然界的物质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只要属于晶体,则必然可以归为14种 Bravais空间格子中的一种。
关于准晶体(semi-crystal):介于 晶体和非晶体之间,具有短程有序而无长 程有序。
超导材料(super-conductor)即具有准 晶体结构。
面心格子(Face-Centered) (F)
每一个晶系都应该有四种类型的空间格子,但由于有 的格子类型不符合所在晶系的对称要求,有的格子类型可 以转化成另一种类型,因此总共只有14种空间格子,称之 为14种布拉维空间格子(Bravais Lattices)。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2X射线分析 (5)课件
5
第二章. 晶体结构概述
2 空间格子 (2)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2X射线分析 (5)课件
矿石成分分析矿物检测矿物检验
矿石成分分析矿物检测矿物检验矿石是指可从中提取有用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种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矿物集合体。
可分为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或矿物)的单位含量称为矿石品位,金、铂等贵金属矿石用克/吨表示,其他矿石常用百分数表示。
常用矿石品位来衡量矿石的价值,但同样有效成分矿石中脉石(矿石中的无用矿物或有用成分含量甚微而不能利用的矿物)的成分和有害杂质的多少也影响矿石价值。
矿石组成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矿石矿物是指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如铬矿石中的铬铁矿,铜矿石中的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和孔雀石,石棉矿石中的石棉等。
脉石矿物是指那些与矿石矿物相伴生的、暂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如铬矿石中的橄榄石、辉石,铜矿石中的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石棉矿石中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等。
脉石矿物主要是非金属矿物,但也包括一些金属矿物,如铜矿石中含极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因无综合利用价值,也称脉石矿物。
矿石中所含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份量比,随不同金属矿石而异。
科标能源实验室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仪器,对各类矿石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服务。
具体项目包括:物相定量分析(成分分析)、元素分析、化学分析、岩矿鉴定、矿石品位鉴定(单元素定量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在同一种矿石中亦随矿石贫富品级不同而有差别。
在许多金属矿石中,脉石矿物的份量往往远远超过矿石矿物的份量。
因此,矿石在冶炼之前,须经选矿,弃去大部分无用物质后才能冶炼。
矿石矿物按矿物含量的多寡可分为:①主要矿物,指在矿石中含量较多、且在某一矿种中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②次要矿物,指矿石中含量较少、对矿石品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矿物。
③微量矿物,指矿石中一般含量很少,对矿石不起大作用的矿物。
如镍矿石中微量铂族元素矿物,虽其含量甚微,但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这类微量矿物仍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在研究矿石的矿物组成时,还应区分矿物的成因(原生的、次生的、变质的)和矿物的工艺特征(易选冶的、难选冶的)等。
矿物含量的测定
适量性原则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 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以 满足分析和测试的需求。
样品处理与保存
样品破碎与缩分
将采集的大块样品破碎至 适当粒度,并进行缩分, 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小部 分样品。
样品干燥
去除样品中的水分,以避 免对后续分析结果产生影 响。可采用自然风干、烘 干等方法。
样品保存
将处理后的样品妥善保存, 避免污染和变质。一般采 用密封包装、低温保存等 措施。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为地质、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进一步完善矿物含量测定方法,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样品处理效率,以 满足大规模样品分析的需求。
拓展该方法在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等领域的应用,探究不同环境中矿物 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
环保意识培养
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了解环保法规及实验室环保要求,积极参与环 保活动,推动实验室的绿色化发展。
07 结论与展望实验结Fra bibliotek总结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准确、可靠的矿物含量测定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 持。
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测定结果,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 实际样品分析的需求。
03 矿物含量测定方法
重量法
直接称重法
间接称重法
通过精确天平直接称量矿物的质量, 适用于大颗粒、高密度的矿物。
利用已知质量的参照物与待测矿物进 行比较,从而推算出矿物的质量。
差减法
先称量矿物与容器的总质量,再称量 容器的质量,两者之差即为矿物的质 量。
容量法
间接容量法
通过测量矿物溶解或反应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来推 算矿物的含量。
矿相课件
矿相学绪论矿相学的概念、任务、目的矿相学:用矿相显微镜研究矿石的一门地质科学任务:研究矿石的矿物成分、组构特征,以及它们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目的:帮助研究与确定矿床成因,并为合理的地质找矿勘探和选择矿石的技术加工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一、矿相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鉴定不透明矿物(1)矿相显微镜下研究不透明矿物物理光学性质:磨光片的反射率、反射色、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均非性、内反射、硬度等特性,借此鉴定矿物(2)矿相显微镜下研究不透明矿物化学性质浸蚀反应,辅助鉴定矿物2、研究矿石(1)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和矿物组合特征(2)矿石形态特征,组构、结晶颗粒内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物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颗粒之间相互关系,确定矿化特征、过程;为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3、矿石技术评价(1)确定有益、有害物质成分,存在状态矿物颗粒大小,连晶特点和矿物及其金属含量测算(2)对矿石选冶、加工流程进行质量检查二、矿相学在矿床学、找矿勘探、矿石技术加工方面意义1、帮助确定矿床成因为矿床成因探讨、成矿条件提供实际资料帮助确定矿石物质成分、查明其在矿体中的分布规律矿化分带;矿石组构(共生、颗粒间关系)帮助分析含矿溶液的性质、成矿方式、温度、深度、矿化及其强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确定成矿期、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
(1)矿物间关系判定成矿热液变化规律汽水—热液型金属矿床锡石—硫化物硫化物-自然金矿床硫化物溶蚀交代脉石英——矿化晚期溶液碱质高硫化物矿床中富硫白铁矿交代贫硫磁黄铁矿——后期成矿溶液[ S2- ]增大(2)矿石构造确定成矿方式、深度梳状脉矿石充填作用形成晶簇状、胶状、角砾状、环状浅成(3)确定成矿温度固溶体分解、标型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熔点、转变点2、指导找矿勘探(1)矿石组构确定矿床成因指导找矿欲对矿床作出正确评价和选择最有效的找矿方法首先正确了解矿床成因和矿化规律,这与矿相学研究有密切联系。
如:闽西南铁矿原以为层控型后确定为沉积型(残余条带状、层纹状、胶状鲕状构造)(2)矿石中矿物组成帮助确定矿床类型如:铅锌矿床中多种含银矿物银矿床(价值高)3、指导矿石技术加工帮助确定选矿方法,避免盲目性根据矿石组成、有益有害组分含量、存在状态、有用矿物的粒度、嵌布状态决定选矿工艺(流程)方法、繁简、回收、加工经费等。
现在岩矿分析测试技术
高精度、高灵敏度分析技术
提高分析的精度和灵敏度,满足对痕量和超痕 量元素的分析需求。
快速分析技术
开发快速分析技术,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通量。
未来岩矿分析测试技术的展望
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 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多技术融合
岩矿分析是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为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等领 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岩矿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阶段
早期的岩矿分析主要依赖于简单 的化学试剂和定性分析方法,如
颜色反应、沉淀反应等。
近代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岩矿分析逐 渐引入了光谱、质谱等现代分析技 术,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
质谱分析法
质谱仪分析
通过质谱仪对岩矿样品进行质谱实验,获得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信息。
同位素质谱分析
利用同位素质谱仪对岩矿样品中的同位素进行测定和分析,确定其同位素组成 和比例。
其他分析方法
1 2 3
电子探针分析
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岩矿样品进行微区化 学成分分析,确定其元素分布和含量。
热分析法
发展趋势
未来,岩矿分析测试技术将继续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二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 化分析;三是拓展应用领域,如环境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岩矿分析测试技术 的全球化发展。
02
岩矿分析测试技术方法
光学分析法
01
02
03
显微镜观察
利用显微镜对岩矿样品进 行形态、结构、构造等特 征的观察和分析。
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矿物的鉴定和研究方法简介PPT精选文档
29
30
(3)X射线分析(XRD)
原理:以X射线照射后在晶体中产生衍射和散射现象 来研究物相结构。
S0
S
2dsinn
O
1
A B
2
E
3
——晶体衍射的电
磁波的波长 n——衍射级数
d
31
32
(4)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原理: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照射在样品上
18
4、举例 例1.手标本上,某一矿物,呈立方体晶形,
其晶面上具特征的三组互相垂直的聚形 条纹。浅铜黄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 不透明。无解理,硬度大于小刀。
黄铁矿
例2.某矿物呈粒状。颜色和条痕均为白色, 玻璃光泽,透明。具三组菱面体完全解 理,硬度大于指甲而小于小刀。块体加 冷稀 HCl剧烈起泡。 方解石
Ο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Ο
激光显微光谱
Ο
原子荧光光谱
Ο
23
续上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晶体形貌 物理性质
极谱分析
Ο
质谱分析
Ο
中子活化分析
Ο
电子探针分析
Ο
扫描电子显微镜
Ο
ΟΟ
Ο
X射线衍射分析
Ο
红外吸收光谱
Ο
Ο
激光拉曼光谱
Ο
Ο
24
续上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穆斯堡尔谱 可见光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 核磁共振 隧道显微镜 双目立体显微镜 测角法 微分干涉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手标本的大小规格和数量则主要视矿物的产出 特征和其在岩石或矿石中的分布情况及研究目的而 定。
矿物的鉴定(1)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20
续上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穆斯堡尔谱 可见光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 核磁共振 隧道显微镜 双目立体显微镜 测角法 微分干涉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晶体形貌 物理性质
ΟΟΟΟΟΟΟΟ
Ο
Ο
Ο
Ο
Ο
Ο
Ο
21
(形态及颜色、条痕、光泽、解理、
硬度等物性)进行归类编制而成。
6
• 一般鉴定表:
• 1)首先按条痕、光泽将矿物归类。
• 2) 再依次按硬度、解理及形态 等特征进行细分,按照这个体系 将常见矿物汇于索引表中。
• 3)各细分组建立分表,各分表中 按有关特征进一步区分相似矿物。
7
• 三、鉴定步骤
• 1.观察描述
4
§2 矿物的肉眼鉴定法
• 一、原理
•
依据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如颜色、条痕、光泽、解理、断口、
硬度等)等最直观的特征,或再辅以
很简单的化学试验,从而利用矿物
肉眼鉴定表,并参考矿物的成因产状,
以鉴别矿物。
• 工具:小刀、无釉瓷板、放大镜等。
5
• 二、肉眼鉴定表
•
肉眼鉴定表是肉眼鉴定矿物
的工具书,系依据矿物的外表特征
• 五、注意
•
1) 鉴定时,测试的性质越多,
所定矿物的正确性越高。
• 2) 有些矿物仅据一种性质即可 准确定名,但初学者仍应综合地
全面鉴定,掌握每一种矿物的总特征。
13
• 3)同一种矿物因成分、结构及集合 状态等因素,其物性(如颜色、光泽、
硬度和解理等)常变化不定,可在
矿物学专业知识课件
§3 矿物学与其他学科旳关系
§4 矿物和矿物学旳应用
一、矿物旳应用 1.矿物应用旳历史 1)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初
即已利用脉石英、水晶和燧石等制作 多种石器。
2)至中石器时代,已知用粘土矿物 烧制陶器。
玛瑙
下一页
下一页
天河石晶体
硬玉
下一页
返回
刚玉晶体
矿物学
Chap.1 绪 论
§1 矿物和矿物学旳概念
一、矿物旳概念(图片1) 图片(2)
矿物(mineral): 是由地质作用 或宇宙作用所形成旳、具有一定旳 化学成份和内部构造、在一定旳 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旳天然 结晶态旳单质或化合物,它们是 岩石和矿石旳基本构成单位。
阐明:
1)矿物系地球、月球及其他天体中 天然形成旳产物。
3) 经过漫长旳地质时代,准矿物有自
发地向结晶态旳矿物转变旳必然趋势。
二、矿物学旳概念 矿物学(mineralogy):是一门研究地球 及其他天体旳物质构成及演化规律旳地质 基础学科。是研究矿物(涉及准矿物)旳 成份、构造、形态、性质、成因、产状、 用途及其相互间旳内在联络,以及矿物 旳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和变化旳历史旳 科学。它为地质学旳其他分支学科及材料 科学等应用科学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提供了 必要旳基础和根据。
旳开发和应用。
当代矿物学旳发展,不断与有关 科学相互渗透,从而产生了某些 新兴旳边沿学科和新分支。
成因矿物学(genetic mineralogy)和 找矿矿物学(prospecting mineralogy), 揭示岩石和矿床旳成因及地质构造 变动条件,指导找矿勘探、矿床旳 工业评价和矿石旳加工利用等, 不断深化矿物结晶化学理论。
矿物研究方法——矿物微束分析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物研究方法——矿物微束分析法矿物微束分析是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聚焦微电子束对矿物样品进行激发,将入射束与样品交互作用产生的各种信号加以分离、收集和检测,从而获得矿物微区的化学成分和形貌特征的分析技术。
它是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之一。
按使用的仪器分类,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电子探针分析、透射电镜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
1 电子探针分新法电子探针分析法(EPMA)的全称是电子探针X 射线显微分析法。
电子探针是利用0. 5 ~1µm 的高能电子束激发样品,通过电子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X 射线、二次电子、吸收电子、背散射电子及阴极荧光等信息来分析样品的微区内(微米范围内)成分、形貌和化学结合状态等特征。
电子探针是几个微米范围内的微区分析.,微区分析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它能将微区化学成分与显微结构对应起来,是一种显微结构的分析。
电子探针是目前微区元素定量分析最准确的仪器。
电子探针的检测极限(能检测到的元素最低浓度) 一般为0.01% ~0.05%。
定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为1%-3%,对原子序数大于11、含量在10%以上的元素,其相对误差通常小于2% 。
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法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TEM) 。
它是利用高能电子束与试样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透射电子束,进行高倍图像观察或用电子衍射花样进行矿物组成、晶体结构分析的仪器。
透射电镜以电子束作为照明源,以电磁场作为电子透镜,使电子聚焦成像。
透射电镜可放大数十万倍直接分辨原子,分辨率达2 x10-10~3 x10-10m。
透射电镜适合对微细粒矿物、隐晶质矿物、黏土矿物的形貌及结构进行分析。
3 扫插电子显微镜分析法。
矿物的鉴定.ppt
三、鉴定步骤
1.观察描述
1)形态: 包括矿物的外表形态、 晶面花纹、晶体横断面形状等。
2)物理性质:
① 光学性质 ② 力学性质 ③ 其他物理性质
3)简易化学试验
2.查鉴定表
3.查书检查
4.验证
矿物肉眼鉴定可利用矿物的成因产状 及其共生组合规律进行验证,得出正确 可靠结论。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Ο
激光显微光谱
Ο
原子荧光光谱
Ο
续上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极谱分析 质谱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晶体形貌 物理性质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续上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穆斯堡尔谱 可见光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 核磁共振 隧道显微镜 双目立体显微镜 测角法 微分干涉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工具:小刀、无釉瓷板、放大镜等。
二、肉眼鉴定表
肉眼鉴定表是肉眼鉴定矿物 的工具书,系依据矿物的外表特征 (形态及颜色、条痕、光泽、解理、 硬度等物性)进行归类编制而成。
一般鉴定表:
1)首先按条痕、光泽将矿物归类。
2) 再依次按硬度、解理及形态 等特征进行细分,按照这个体系 将常见矿物汇于索引表中。
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晶体形貌 物理性质
Ο
Ο
Ο
Ο
Ο
ΟΟBiblioteka ΟΟΟΟ
Ο
Ο
Ο
Ο
续上表
非金属矿物学-矿物的分析测试方法ppt课件
矿物的化学式
矿物化学式的表示方法有:实验式和构造式。
实验式仅表示矿物中组成元素种类及其原子数之比,它 有两种表示方法。
用元素的形式表示 PbS(方铅矿)、BaSO4(重晶石)、Be3Al2Si6O18(绿柱石) 用元素的简单氧化物组合形式表示 绿柱石3BeO﹒Al2O3﹒6SiO2 、正长石K2O﹒Al2O3﹒6SiO2
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的一种测试技术。该法广泛应用于测定物 质在热反应时的特征温度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包括物质相变、 分解、化合、凝固、脱水、蒸发等物理或化学反应。
其他分析测试方法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电动电位计 电渗析 磁性测试仪 ……..
鉴定与研究矿物的主要方法一览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晶体形貌 物理性质
人工滴定法: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 自动电位滴定法:通过电位的变化,由仪器自动判断终点。
比色法: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 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比色分析对显色反应的基本要求是:反应应具有较高的 灵敏度和选择性,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组成恒定且较 稳定,它和显色剂的颜色差别较大。
按集合体组合形态 如:鳞片状集合体、放射状集合体、树枝状集合体、纤维 状集合体等以云母,石棉,石墨,石膏较为常见。
粒状集合体(石盐)
23
板状(石膏)
24
短柱状(正长石)
25
紫晶洞——晶簇
石棉
云母
云母类地壳含量约3.8%,是酸性岩浆岩、 变质岩的重要造岩矿物。
放射状集合体
28
树枝状集合体
目视比色法: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相同的一组 比色管中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试样溶液在相同 条件下显色,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由其中 所含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矿物成分的分析测试方法及应用
一.经典化学成分分析 二.发射光谱分析(AES) 三.原子吸收光谱(AAS) 四.X射线荧光光谱(XRF) 五.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 六.光电子能谱分析
一.经典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分析方法是以化学反应定律为基础,对样品 的化学组成进行定性的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常称“湿 法分析”。它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
在地质研究中 通常用于对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分析。 例:Ag As B Ba Be Bi (Cd) Ce Co Cr Cs Cu Ge In La (Li) Mn Mo Nb Ni (P) Pb (Sb) Sc Sn Sr (Th) Ti Tl V Y Yb Zn Zr
特点:该方法分析灵敏度高,但准确度较差,尤 其是对常量元素分析的准确度差。
四.X射线荧光光谱(XRF)
应用范围: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通过测量试样的X射 线荧光波长以强度来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的仪器。它有两 种类型,即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该方法适用于原 子序数Z≥9的元素。例:Ba Co Cu La Mn Nb Ni P Pb Rb Sr Th Ti Y Zn和Si Al Mg Ca Na K。 特点:1. 测试过程中不损坏样品,也不改变样品的性质
如果以初级X射线为光源去照射激发试样分子或原 子,也可以产生次级(二次)X射线,这种二次X射线称 作X射线荧光。显然,只有在初级X射线的能量大于 试样原子内层电子的激发能时,才能撞击出内层电子, 所以产生的X射线荧光的波长总比初级X射线的波长 要长。产生的X 射线荧光线也就是元素的特征线,这 就是X射线荧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的 基本原理。
五.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
应用范围:该方法可以分析试样表面微米级及微区内的物
质成分。结合显微图象分析,可找出微观性质对材料宏观性能的 影响因素。适用范围为5B~92U(波谱分析)或11Na~92U (能谱分析)。 宜于分析常量元素,对微量元素的分析误差较大。
优点:可以直接对岩石、矿物薄片或光片中选定的微区进行分析。 不破坏样品,电子探针可视为一种试样的无损分析法。
2. 可测试固体(块状)、粉末、薄膜、泥浆、液体等 各种形态的样品;
3. 灵敏度高,可测量含量从10-6至100%的元素; 4. 自动快速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和无标样
分析。
五.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
原理:电子探针分析是利用高能电子束作用于物质, 使其产生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等二次电子而进行的一种 表面、微区分析方法。一般它与扫描电镜组合成电子探 针分析仪。
➢前两者是经典的
➢比色法由于应用了分离、富集技术及高灵敏显色液,
可用于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 特点:该方法分析灵敏度不很高,但准确度高。
样品用量较多,分析周期长。不适合用于稀土元素的 分析。
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
原理:将试样在电弧、火花、等离子体等激发光 源的作用下转变为气态原子,并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 子从基态激发至高能级。当从较高能级跃迁回基态或 其他较低的能级时,原子将发射出特征谱线(在近紫 外和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然后经分光装置分离成线 光谱,并用照相或光电方法记录下来,即得光谱图。 根据各种元素具有的特征线光谱及谱线的强度进行定 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原子发射光谱法。
该方法可以测定大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 硅、砷、碳、硼等非金属元素) ,而且元素可同时测 定,取样量只需几毫克,灵敏度高,可测的含量范围 为0.0001%到10%左右。
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
应用范围: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常用于定性、半 定量和定量分析,特别适用于地质、环境保护和钢铁 合金等试样的分析。
四.X射线荧光光谱(XRF)
原理 :X射线荧光光谱法根据分析样品被激发 源激发发出的特征X射线判定物质成分。
其分析方法是具有一定能量分辨率的X射线探测 器同时探测样品所发出的各种能量特征X射线。探 测器输出信号幅度与接收到的X射线能量成正比。 利用能谱仪分析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能量大小及强度, 对样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三.原子吸收光谱(AAS)
是一种测量特定气态原子对光辐射的吸收的方法。
原理:该法是依椐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 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在 温度吸收光程,进样方式等实验条件固定时,样品产生 的待测元素相基态原子对作为锐线光源的该元素的空心 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其吸光度(A)与样 品中该元素的浓度(C)成正比。即 A=KC 式中,K为 常数。据此,通过测量标准溶液及未知溶液的吸光度, 又巳知标准溶液浓度,可作标准曲线,求得未知溶液中 待测元素浓度。
三.原子吸收光谱(AAS)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测定水溶液中金属离子及 部分非金属离子含量,应用较广。(只要固体能转 变成水溶液都可以做),
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份分析。例:Ag As Ba (Be) Bi Ca Cd Co Cr Cs Cu Fe Hg K Li Mg Mn Na Ni Pb Rb Sb Sr (Y) Zn。
特点:该法具有检出限低、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即 干扰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可达到10-6或10-9数量级, 也可以进行常量分析。适宜于测定沸点低、易原子化的 金属元素。但是,每次分析只能测定一种元素。
四.X射线荧光光谱(XRF)
原理:高能电子撞击原子时,激发原子内层电子 跃迁就会产生X射线,这称为初级(一次)X射线。
电子探针分析仪由电子枪、电子透镜、样品室、信号检测、显 示系统及真空系统组成。
扫描电镜(SEM)一般具有大约1μm的分辨本领。放大倍数可高 达15万倍(人眼的分辨本领是0.2mm),所观察试样的景深大,图像 富有立体感,可直接观察起伏较大的粗糙表面、金属断口、催化 剂等形貌。
若利用分光晶体来测定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波谱或者利用半导 体检测特征X射线能谱,即测得不同波长或者不同能量及与它们相 对的强度的信息,便可获取微区的成分的定性、定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