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合集下载

初级中学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初级中学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初级中学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初级中学健康教育手册目录第一篇人体健康1.什么是健康?2.什么是健康教育?3.身体健康的10项标志是什么?4.心理健康的10项标志是什么?5.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哪几个方面?6.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7.人体的正常脉搏是多少?8.人体的正常血压是多少?9.心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10.心脏有什么功能?11.怎样注意心脏保健?12.肺有什么功能?13.怎样注意肺的保健?14.肝脏有什么功能?15.怎样保护肝脏?16.胃的功能有哪些?17.怎样注意胃的保健?18.肾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19.肾有什么功能?20.怎样保护肾脏?21.如何保持口腔卫生?22.怎样精确刷牙?23.什么是用眼卫生的“二要二不要”?24.看电视怎样注意眼卫生?25.什么是亚健康?第二篇营养卫生26.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27.什么叫合理营养?28.合理营养的原则是什么?29.良好的饮食惯是什么?30.暴饮暴食有什么风险?31.营养过剩对健康有什么影响?32.为什么不能喝生水?33.饮水卫生要做到哪些?34.什么是烹调的八原则?35.蛋白质缺乏对人体会有哪些影响?36.进食脂肪过多容易患哪些疾病?37.吃糖过多有什么危害?38.我国“膳食指南”的膳食原则是什么?39.外出就餐应注意什么?40.为什么提倡多食蔬菜、水果?41.人体缺铁会引起什么病?42.哪些食物富含铁质?43.人体缺碘有什么危害?44.怎样预防碘缺乏?45.怎样防备食物中毒?46.剩饭菜为什么要热后再吃?47.发芽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吃?48.四季豆为什么会引起中毒?49.为什么不能吃霉变的甘蔗?50.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第三篇环境卫生51.居室卫生有哪些要求?52.居室内温度应保持在摄氏多少度?53.居室采光有哪些要求?54.居室照明的标准是多少?55.居室通风对人体有哪些好处?56.室内噪音应不超过多少分贝?57.绿化对环境有何感化?58.随地吐痰有什么危害?59.为什么不要随地大小便?60.豢养家禽六畜怎样才能吻合卫生要求?61.共用洗脸毛巾有什么坏处?62.为什么要勤晒被褥?63.什么是‘四害’?64.老鼠有哪些危害?65.灭鼠的方法有哪些?66.什么药物灭鼠好?67.蚊子能传播哪些疾病?68.蚊子生在哪里?69.灭蚊、防蚊的方法有哪些?70.苍蝇能传播哪些疾病?71.消灭苍蝇应采用哪些方法?72.蟑螂的风险是什么?73.灭蟑螂的方法有哪些?74.跳蚤有什么风险?75.怎样防治跳蚤?第四篇生活方式76.什么是生活方式病?77.常见的有损健康的行动和生活方式是什么?78.有害健康的八种行动是什么?79.吸烟对人体有什么风险?80.吸烟可引起哪十大癌症?81.吸烟可引起哪九种疾病?82.什么叫被动吸烟?83.“天下无烟日”是哪一天?84.“世界无烟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85.酗酒有什么害处?86.适量饮酒对身体有哪些好处?87.适量饮茶对身体有什么益处?88.吃盐过量对健康有什么影响?89.每天应吃多少盐?90.肥胖的标准是什么?91.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92.怎样注意体育锻炼卫生?93.怎样合理休息?94.为保证睡眠质量,睡前应注意什么?95.怎样的睡眠符合卫生要求?第五篇疾病防治96.什么是高血压?97.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98.怎样防备高血压?99.高血压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100.什么是冠心病?101.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是什么?102.如何预防冠心病?103.怎样防备肿瘤?10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105.怎样预防糖尿病?106.怎样防备感冒?107.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08.流行性感冒有哪些发病特点?109.禽流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预防禽流感?110.何谓空调病?怎样预防?111.肠道流行症主要有哪些?112.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113.甲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114.怎样预防甲肝?115.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16.怎样防备乙肝?117.细菌性痢疾是怎样传播的?119.什么是乙脑?120.怎样防备乙脑?121.什么是流脑?122.如何防备流脑?123.怎样预防结核病?124.怎样防备蛀牙?125.怎样预防近视?126.怎样防备沙眼?127.怎样预防红眼病?129.怎样预防蛲虫病?130.风行性出血热的典范症状是什么?131.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三早一就”原则是什么?132.被狂犬咬伤怎么办?133.目前最常见的性病有哪些?134.性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35.如何做好性病的小我防备?136.什么是艾滋病?137.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138.怎样预防艾滋病?139.怎样防备痔疮?140.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要注意什么?第六篇妇幼保健141.什么叫初潮?初潮的年龄一般为多大?142.妇女在月经期内应注意什么?143.婚前搜检有什么好处?144.什么样的人不能立室?145.远亲立室有哪些坏处?146.哪些人不能用口服避孕药?147.早孕反应一般有哪些症状?148.怎样计算预产期?149.孕期营养应注意哪些?150.为什么要作产前搜检?151.怀孕期危害征兆有哪些?152.产后保养有哪些误区?153.产后多长时间才能恢复一般劳动?154.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的目的是什么?155.妇女在哪几个时期应受到特殊保护?156.妇女更年期一般发生在多大年龄?157.更年期综合症"有哪些症状?158.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159.婴儿应在何时添加辅食?160.母乳不足的常见原因是什么?161.婴儿什么时继续奶符合?162.什么是儿童常见的"四病"?163.预防小儿肺炎的关键是什么?164.怎样防备佝偻病?165.如何预防小儿贫血?166.防备小儿消化不良应注意什么?167.儿童必须进行哪些计划免疫?168.五种疫苗防备哪七种疾病?169.2~12岁小儿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70.小儿一般在几个月开始出乳牙?多大年龄出齐?第七篇用药救护171.什么是非处方药?172.什么是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173.药品保存应注意什么?174.儿童用药应注意哪些问题?175.急性腹疼为什么戒用止疼药?176.高血压患者用药应注意什么?177.四环素药为何不宜饭后吃?178.小儿为何不宜服四环素?179.孕妇为何忌用阿斯匹林?180.中、西药什么情形下不能同时服用?181.为什么烫伤后不可以随便涂红药水?182.哪些抗菌类药物容易引起耳聋?183.用氯霉素眼药水应注意什么?184.老年人用药应注意什么?185.经常使用的抗生素有哪些?186.抗生素有哪些利用误区?187.什么是药品的有用期和药品的生效期?188.什么是药品?什么是保健食品?189.保健食品与药品有什么区分?190.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191.煤气中毒如何急救处理?192.如何做好中暑的急救处理了?193.外伤出血怎么办?194.怎样预防农药中毒?195.碰到铁钉、木刺扎等小而深的伤口应怎么办?196.如何抢救溺水者?197.被困火场怎么办?198.狗咬伤后怎么办?199.触电如何急救?200.如何防备触电?附录:1.养心八珍汤2.健康的四大基石XXX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是提升全校师生文明卫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增进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全校师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有效方式。

统编教材初中心理健康教案

统编教材初中心理健康教案

统编教材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学难点:1. 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情绪卡片、情绪表演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出示情绪卡片,让学生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情绪波动案例,引发学生对情绪的关注。

二、课堂探究(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调节情绪的方法。

3. 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三、情景剧表演(15分钟)1. 教师布置情景剧表演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扮演不同情绪角色。

2. 学生进行表演,展示情绪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3. 教师对表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情绪问题。

2. 学生讨论如何帮助案例中的人物解决情绪问题。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做情绪的主人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情绪调节方法。

3. 教师强调做情绪的主人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撰写心得体会。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绪表现,给予鼓励和支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情绪、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初中校本教材】2022-2023学年明理教育-心理健康校本教材

【初中校本教材】2022-2023学年明理教育-心理健康校本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2022-2023第一学期校本教材)七年级目录第一课:青春期的脚步成长的气息第二课:友谊之树常青第三课:走近我的老师第四课:团队的力量大无穷青春的脚步成长的气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在10-20岁。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女性青春期在10-18岁,个别也有提前到8岁或推迟到11、12岁开始的。

男性青春期在12-20岁,也有提前到10岁或推迟到14岁开始的。

不同人青春期开始的时间不同,持续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女孩比男孩提前开始,也提前终止两年左右时间。

两性在生殖器结构方面的差异是各自性别最根本的标志,称为“第一性征”又称主性征。

同样可显示两性差异的生殖器以外的男女身体的外形区别则称为“第二性征”又称副性征。

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基本完备了,第二性征却要在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

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是一个人进入青春期的主要特征。

第二性征出现,如女性乳房隆起、丰满,声音变高变细;男性长胡须,颈部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

性成熟包括生殖器官形态不断发育,生理功能趋于完善,男性出现首次遗精,女性出现月经初潮。

另外,人的体形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包括身高的快速增长、体重的快速增加,男女成人体态的逐渐形成等。

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日益关注探索自我,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设想,逐步跨入生活的各个领域。

存在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开放性与闭锁性等矛盾,内心经常出现喜悦与忧愁、开朗与沉默、自信与自卑、乐群与孤独、肯定与否定、屈从与反抗、大胆与怯懦等复杂的情绪体验,常陷于烦恼、困惑、焦虑、彷徨之中。

开始进入智力发展、探索和创造的高峰期。

男孩、女孩的性别意识日渐清晰,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特定的性别身份。

本节课堂活动/课堂作业:1、感受生理的变化。

男女生分别集中到活动室的两头,并且同学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填写“我的生理变化”表。

2、感受心理的变化。

各自填写“我的心理变化”表。

3、自我发现:悦纳自我以“我虽然……但是我……”的句式写10句话,例如:我虽然比较矮,但是我很坚强;我虽然遇到困难总爱着急,但是我不会放弃我的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前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春发育期,是个体生理、心理从未成熟向成熟的时期。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为:学习困难,难于应付挫折,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低,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定现象。

为了增加我校广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编写了这本校本教材。

主要介绍了初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涉及人际交往心理,如父母关系、同学交往、学会学习、树立自信、珍爱生命等专题。

每个专题都有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心理分析、指点迷津的建议。

本教材将心理学理论与本地生活相融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照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启示。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目录第一课健康人生美好未来第二课:新生同伴交往第三课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第四课如何与父母沟通第五节课我的情绪我做主第六节课让我们拥有自信第七节课让兴趣带领我第八节课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一课健康人生美好未来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理课的内容,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2.让学生了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3.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小故事大道理满足使穷人变成富翁,不满足使富翁变成穷人。

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心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举个例子,一名同学什么都挺好,就是有点懒惰,你如果专盯着他的缺点看,其它的优点视而不见,你就会对此同学产生偏见,很难友好相处,但是你如果懂得人人都有缺点,他这点小缺憾可以容忍,他其他的优点可贵而值得你学习或借鉴,那么你可能与他顺利交往甚至成为朋友,这前后两种态度相比,哪种心理更健康呢?哪种心理更可取呢?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事实上,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即使身体再健康都不能算作“健康的人”.心理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不仅影响你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你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渭南初级中学之阿布丰王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前言孩子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地生长,是天下父母的心愿.若能学业有成、建功立业、服务社会,更让父母无比欣慰,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在此.可是,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年夜年夜小小的心理困扰,如不及时给予帮手,不单会影响到孩子近期的正常发展,而且还有可能积累成比力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的幸福.未来社会肯定是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竭加快,生活方式不竭调整,新生信息应接不暇.面对未来的挑战,每个人城市有分歧水平的压力和困扰,随时都有可能呈现的心理危机将是人们面临的最年夜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许多人其实不是被他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击败的.事实上,能击垮人的不是生活自己,而是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幸和困难时所抱有的不健康的心态.新的时代,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肯定要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关注点.心理健康作为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单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份,而且也是学校教育自己的内涵.“提升国民幸福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为提升下一代公民的幸福感服务,帮手我们的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稳定的情绪状态,有效的自我调控能力,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能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波折,真正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课程性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可继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生长和幸福生活奠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接受波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时实施需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课程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旨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探索与发现、交流与分享、拓展与生成,可以很好地实现“发展性、预防性、教育性”功能.发展性功能体现在通过课程实施,使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获得全面发展.预防性功能体现在通过课程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心理成熟度,可以防患于未然,对罕见的一般心理问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或防止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教育功能体现在通过课堂实施,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学生能够在同学间的互动与互助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自觉进行修正与改善.课程设计思路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如下原则: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2、尊重与理解学生;3、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4、全体与个别相结合;5、助人自助,最终到达教育目的;6、从年龄特征动身,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人数、课时七年级20个班,八年级24个班,每班50人.目录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我6有缘来相聚6融入新集体12学习目标和计划14学习方法很重要18认识自我19青春的脚步生长的气息12友谊之树常青0走近我的老师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校本教材旨在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匡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难点。

二、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情感表达、学业压力与应对策略、青春期心理与性教育、网络安全与心理健康、心理问题与求助渠道。

三、教材内容1.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本模块旨在匡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优点和缺点,并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

教材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情绪的分类与表达、情绪管理的技巧等。

2. 人际交往与情感表达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积极的沟通技巧、解决冲突的方法等。

3. 学业压力与应对策略本模块旨在匡助学生认识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教材内容包括学业压力的来源、压力管理的技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4. 青春期心理与性教育本模块旨在匡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性教育知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性道德观。

教材内容包括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性传播疾病的预防等。

5. 网络安全与心理健康本模块旨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提供网络安全知识和心理健康保护方法。

教材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沉迷的危害、网络欺凌的应对策略等。

6. 心理问题与求助渠道本模块旨在匡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求助渠道。

教材内容包括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以及心理咨询的途径等。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参预。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采用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形式。

评估内容应密切结合教材内容,旨在检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枣园中学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枣园中学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枣园中学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在我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初中学校的开展状况和课程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现有课程在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有待规范。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材是必需的。

为此,我校就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的内容目标、形式、框架结构、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在教学中积极实施,及时修改修正,有力的促进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

一、心理健康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己成为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式之一。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初中学校的开展状况和课程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现有课程在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有待规范。

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为必需,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发适合具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也就显得日益重要。

开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是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开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是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生活化和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需要二、我校心理健康校本教材研究的历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08年,2011年开始全面展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鹿校长直接领导,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具体开展各项工作。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长、政教处、团委、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家长代表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设有两位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六年来特别是近3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以专职心理教师的系统的心理辅导课程为主渠道2008年起,全面排列学生课时,与学校的"活动课程"改革一起,将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正式课程。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本教材旨在介绍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它为中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知识和技能,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教授这些课程,我们致力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心理需求,并提供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有效方法。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同等。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旨在支持学生应对这些挑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本教材的编写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实用为原则。

它将涵盖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话题,包括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

通过积极的互动和参与,学生将研究到实用的心理技巧和策略,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

我们相信,通过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提升个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期待这份教材对于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旨在为中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主题情绪管理:帮助学生研究如何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压力应对:教授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技巧,包括放松技术和积极应对策略。

自尊与自信:培养学生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能力。

心理健康问题:介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帮助学生了解症状和寻求支持的方法。

人际关系:探讨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导学生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课堂讲述:教师通过讲解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相关内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锻炼应对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案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视听资料: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研究的趣味性。

校本课程标准四

校本课程标准四

校本课程标准四《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标准教学材料:《心灵教育读本》(泾川二中校本教材)课程类型:讲座类课时安排:32课时授课对象:初一年级一、课程背景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

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课程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1.积极进取乐观生活2.目标专注奋勇向前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4.直面困难勇于挑战5.控制自我,做情绪的主人6.以柔克刚,合理疏缓不良情绪7.创造契机把握机遇8.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二)学习目标1.让学生懂得心态决定命运,学会乐观地看待一切,积极进取,笑傲挫折,积极进取。

2. 让学生懂得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学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会放松,学会排除杂念,努力集中注意力,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3、让学生懂得具备毅力方能成事,学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让学生懂得只有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对家庭、事业和社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引导学生把培养责任感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与自己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直面困难勇于挑战。

5.让学生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6.让学生懂得理性生活,学会克制忍让,学会宽容,学会合理疏缓不良情绪。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第一课:心理健康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2、掌握达到心理健康的方法;教学过程: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自己身心的潜能。

这只是众多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之一,虽然各种概念在细节的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突出了“适应”和“潜能”这2个重要的地方:人是社会的动物,心理是否健康往往是通过社会性行为表现出来的,“适应”这个社会与否就成为心理机制是否正常运行的标准。

其次是“潜能”,之所以强调“潜能”是将人看成一个发展的个体,像同学门现在正接受教育,正不断的成长就是一种发展的体现。

有位同学对我说:“没有人是心理健康的,有的也只是把自己的脆弱掩盖起来而已!”其实,所谓的良好心理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只要人能在自身和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发挥最佳心理功能状态,就能称之为心理健康。

那天,我在教室外碰到几位男生在打打闹闹,其中一个开玩笑地指着另外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他的心理不正常!”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神经病”这样的口头禅,那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在哪里(学生讨论)2、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正常人的智商在90—110之间,同学们有测过自己的智商吗(学生回答)估计同学们的智力都很正常,有可能还高于一般人呢。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接受自我:在座的同学,谁能跟大家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呢(学生回答)说的不错,看来大家都能正确剖析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就代表你们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接受自己。

那么,你们对他人的优缺点又是怎么看的呢根据可靠的消息,我们班的班长是个大好人,你们说呢(学生笑)但是我还不是很了解他,能不能请哪位同学来拍拍班长的马屁说说他的优点(学生回答)恩,大家都说的很好,看来我们班还是很有前途的嘛,有这样的一位好班长。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1、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3、教学材料:自编教材4、授课时间:11课时5、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杨慧娟6、授课对象:七年级二、具体内容(一)、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

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

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我校“阳光”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

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而言,也与学业有着较多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学习辅导方面的权重,以培养“会学”的学生。

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第二课:《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第三课:《人生难免有挫折》第四课:《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第五课:《我很棒》第六课:《声声入耳》第七课:《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误》第八课:《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第九课:《控制情绪》第十课:《插上创造的翅膀》第十一课:《谈谈考试》(三)、课程实施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七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

课时量为每周一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以其他出版社教材为辅,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2、除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以外,我校具有比较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硬件上也有较大的投入。

心理健康 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   校本课程纲要

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1、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3、教学材料:自编教材4、授课时间:11课时5、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杨慧娟6、授课对象:七年级二、具体内容(一)、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

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

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我校“阳光”特色学校的创建,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学生。

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目前学生的不少烦恼,来自于学习方面的较多。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而言,也与学业有着较多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现在的一些心理健康教材中,对于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我们针对这一状况,适当突出了学习辅导方面的权重,以培养“会学”的学生。

这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①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③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发挥个人生活经历和自我调节的关键性作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第二课:《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第三课:《人生难免有挫折》第四课:《你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第五课:《我很棒》第六课:《声声入耳》第七课:《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误》第八课:《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第九课:《控制情绪》第十课:《插上创造的翅膀》第十一课:《谈谈考试》(三)、课程实施1、课时安排:我校目前七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

课时量为每周一课,以学校自编教材为主,以其他出版社教材为辅,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

2、除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以外,我校具有比较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硬件上也有较大的投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在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大。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

一份优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我,还能教会他们如何有效管理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下是一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范本,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2. 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其能够识别并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技巧,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包括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等。

2.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各种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学习情绪调节的策略。

3. 人际交往: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实践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4. 积极心态的培养: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互动讲座: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特定主题,如情绪管理的技巧,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技能。

4.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阶段: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话题的兴趣。

2. 知识传授:系统讲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对心理学术语有基本的了解。

3. 技能训练: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4. 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

5. 反思总结: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分享学习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前言这是一本写给我校学生使用的书,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因此,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春发育期,是个体生理、心理等从未成熟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急剧变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身心发育最终成熟化、定型化之前,都要经历一个所谓的"青春期危机"阶段。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生理成熟年龄明显提前,提前陷入了"青春期心理危机"。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性心理扭曲,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青春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时期,许多在童年生活中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会在青春期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青春期进行整合。

否则,这些问题会遗留到成年期。

同为青少年的初中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或者职中学生又有所区别,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为了增加我校广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提高他们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我们撰写了这本校本教材。

本书共分二十一课,主要介绍了初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各种心理问题,涉及成长与心理健康、学习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青春期早恋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及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心理等多方面,分别包括初中学生学习中的苦恼与迷惘,如学习困难、厌学、逃学等;初中学生情绪心理,如抑郁;初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如父母关系、异性交往的处理等专题。

每个专题都有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心理分析、初中学生心理缺陷的相关建议及心理测试题目等。

本教材将心理学理论与生活相融合,可以让读者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照和参考,既通俗易懂,又便于阅读理解。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全校教师的鼎力相助以及郫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积极支持。

心理健康指导(可用作校本教材)

心理健康指导(可用作校本教材)

宁乡县金洲镇金洲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张时平副组长:石普余王超成员:夏国文李灵芝余国强宁乡县金洲镇金洲中学心理咨询中心成员德育副校长:王超成员:各班班主任走向心理健康(成长导航)教材编委成员顾问:黎化文岳桂良龙小芳主编: 石普余副主编:张时平王超夏国文责任编辑:石普余校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心理健的标志。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心理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部分学生不同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目录第一课别人眼中的我 (4)第二课我能控制自己 (6)第三课如何与父母沟通 (9)第四课学习有苦也有乐 (12)第五课让兴趣带领我 (16)第六课做时间的主人 (19)第七课谁的方法好又多 (26)第八课我的喜怒哀乐 (29)第九课不做有嘴没脑的小喇叭 (31)第十课自私任性没人喜欢 (33)第十一课请让我来帮助你 (36)第十二课分享快乐 (38)第十三课困难我不怕 (40)第十四课坚持就是胜利 (42)第十五课不当“小皇帝” (44)第十六课“小鬼”当家 (47)第十七课校园碰碰车 (50)第十八课知已知彼进步快 (52)第十九课怎样才算是健康 (54)第二十课让快乐伴随你 (56)第二十一课不平坦的人生路 (59)第二十二课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64)第二十三课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66)第二十四课从小抵制不良诱惑 (68)第二十五课全面地认识自己 (70)第二十六课超越自卑,树立信心 (72)第二十七课克服嫉妒,共同进步 (74)第二十八课 坚持才能成功 ………………………………………………………………………………77 第第一一课课 别别人人眼眼中中的的我我 探探索索目目标标 11.. 发发现现““每每个个人人都都是是独独一一无无二二的的””。

22.. 尝尝试试客客观观的的认认识识自自我我。

33.. 了了解解认认识识自自我我的的途途径径。

暖暖身身操操看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在你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你可以告诉他们,也可以写一写或画一画。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追求与挫折一,教学目标: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1. 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过程一、导人1.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二、讲授新课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2.同学讨论一一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四)挫折的影响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消极的影响?3.配乐幻灯一一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五)总结升华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2.小结全课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课后作业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端正学习态度辅导目的1、了解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2、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2)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2)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目前,中国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为迅速,许多地方
都已经开始推行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根
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心理健康知识:包括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心理健康问题
的原因、心理健康问题的分类等。

2. 情绪管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管理,提高
情绪调节能力。

3. 压力管理: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
各种压力,帮助他们增强压力抵抗力。

4.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
优势和劣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5. 人际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技巧、合作意识、解决冲突能力等。

6. 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教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心理健
康问题,提供相应的预防与干预方法。

7. 积极心理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应变能力。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一般会结合学科课程和学生需求来制定,也会参考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需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或心理学专业教师参与,确保内容科学、实用、适合学生发展需求。

,还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

一、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材(一)课程概述中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从而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本课程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心理上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课程内容1、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它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还涉及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在情感、思维、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能够正常运作的能力。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发展。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与他人交往,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3、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包括个人的性格特点、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

4、心理健康的预防与治疗心理健康的预防与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积极的心理调节,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方式,促进心理健康;二是积极的社会交往,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与他人的交往,促进心理健康;三是适当的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三)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理健康;2、了解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3、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课程安排第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定义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外在因素2.内在因素第三部分:心理健康的预防与治疗1.积极的心理调节2.积极的社会交往3.适当的心理治疗第四部分:心理健康的实践1.自我调节2.自我激励3.自我控制4.参与社会活动5.心理治疗(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采用讲授法,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影响因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就心理健康的话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认识;3、案例分析法: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4、实践操作法:教师采用实践操作法,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生心理课教案

初中生心理课教案

初中生心理课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青春期心理变化3.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4. 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健康?”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二、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三、探讨青春期心理变化(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心理困惑和挑战。

四、学习自我心理调节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如:积极思考、情绪宣泄、心理放松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

五、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分析他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3.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生活中运用心理调节方法的情况。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心理健康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2、掌握达到心理健康的方法;教学过程: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自己身心的潜能。

这只是众多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之一,虽然各种概念在细节的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突出了“适应”和“潜能”这2个重要的地方:人是社会的动物,心理是否健康往往是通过社会性行为表现出来的,“适应”这个社会与否就成为心理机制是否正常运行的标准。

其次是“潜能”,之所以强调“潜能”是将人看成一个发展的个体,像同学门现在正接受教育,正不断的成长就是一种发展的体现。

有位同学对我说:“没有人是心理健康的,有的也只是把自己的脆弱掩盖起来而已!”其实,所谓的良好心理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只要人能在自身和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发挥最佳心理功能状态,就能称之为心理健康。

那天,我在教室外碰到几位男生在打打闹闹,其中一个开玩笑地指着另外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他的心理不正常!”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神经病”这样的口头禅,那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在哪里?(学生讨论)2、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正常人的智商在90—110之间,同学们有测过自己的智商吗?(学生回答)估计同学们的智力都很正常,有可能还高于一般人呢。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接受自我:在座的同学,谁能跟大家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呢?(学生回答)说的不错,看来大家都能正确剖析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就代表你们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接受自己。

那么,你们对他人的优缺点又是怎么看的呢?根据可靠的消息,我们班的班长是个大好人,你们说呢?(学生笑)但是我还不是很了解他,能不能请哪位同学来拍拍班长的马屁说说他的优点?(学生回答)恩,大家都说的很好,看来我们班还是很有前途的嘛,有这样的一位好班长。

从上述大家的发言,看的出你们都能公正的评价他人和接受他人,这正是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标准。

情绪乐观稳定,反应适当、正确:每个人都有郁闷的时候,郁闷时我们会绷着个脸,面无表情或者皱着眉头,但是你有可能把这样的表情持续一天、两天,你有可能连续一个月两个月都是一张苦瓜脸吗?(学生:几个小时就好了~~)还有,你们现在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在听我讲课,我突然把一位同学叫起来,劈头盖脸的把他骂一通,你们觉得,他这时候会有什么感觉?他会觉得神清气爽、心情愉快吗?(学生:不可能……)是啊,这时候他的心情一定是觉得非常的委屈,这就是情绪反应的适当与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请同学来谈谈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反过来促进心理健康。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有专题来介绍。

符合年龄特征:你们小时侯都玩些什么游戏啊?(学生讨论)那你们现在还会玩这些游戏吗?(学生:不会~~)如果有同学还在玩幼儿园时的游戏的话,请我单独面谈。

(学生笑~)心理健康的最后一条标准就是人的行为要符合自身所处的年龄发展阶段。

以上这些是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同学们看看板书对照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够健康。

我看,大多数同学的心理还是很健康的,偶尔有一些情绪低落,或者是自己认为很荒唐的想法,只要能自我调节过来就可以了。

如果还是无法排解,可以找朋友倾诉,宣泄一下,或者来学校咨询室,让老师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家。

3、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要有学校心理咨询室呢?下面,我们来说说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布雷迪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两只猴子绑在并排的椅子上,其中一只猴子称为“执行猴”,心理学家训练它每过20分钟按动杠杆一次,否则,它和另外一只猴子都会遭到电击。

在这种情况下,那只可怜的“执行猴”得了胃溃疡,而那只无所事事的猴子却什么事情也没有。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因为那只“执行猴”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心理上的不健康最终导致了生理问题的出现。

所以,心理健康的最基本作用在于,有利于生理的健康。

促进智力的发展,发挥潜能:同学们,试想一下,假设你们在考试之前已经做了完全的准备,可是一上考场你就两腿发软,头晕眼花,双手冒汗,脑袋一片空白,请问你又如何能取得好成绩呢?只有在良好心理状态下你才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健全人格的保证:同学们,你们希望和心理健康的人交往吗?(学生:是的。

)那你们为什么不太愿意和心理不健康的人交往呢?是的,因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不好相处,为什么呢?因为,心理健康的人格健全的保证,如果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格发展。

4、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既然心理健康那么重要,那我们应该采取那些办法来解决心理的问题,达到心理健康呢?下面我介绍几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当然具体的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的,如果这些方法对你无效,你来找我。

我们一起根据你的情况来解决问题。

学会自我调控,排除不良情绪:同学们,当你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们会做什么呢?(学生回答)找同学?找朋友?找家长老师?是的,找个听你倾诉的人,把你的不高兴对他说说,使这种不良情绪得到发泄,压抑的心情得到缓解,或者干脆痛哭一场来书房积聚的能量。

(举例)还可以参加体育锻炼,找个人跑步,或者打篮球,这种方法就叫宣泄。

当不良情绪发生后,还可以去听听音乐,或者制造音乐(唱歌)还可以看电影,电视,小说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开来,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转移。

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一批心理学专家到一所学校去考察,在巡视了一圈以后,专家们随便点了几名学生的名字告知校方,这些学生很有潜力,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

几年以后,心理学家进行了跟踪调查,这些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真的进步很大,最后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那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这些学生真的就是天才吗?(学生:不是~~)专家的话不但让学生有了信心,还让老师和学校对他们另眼相看,格外的帮助他们,使得他们不断按着自己和他人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这种来自于他人的暗示就叫——他人暗示。

那来自于自己的暗示叫什么呢?(学生:自我暗示)是的,无论是自我暗示还是他人暗示都可以分为两种: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

消极暗示: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们就能知道消极暗示会给我们造成多不好的影响。

有个人误被关进了冰柜无法出来,第二天被发现冻死在冰柜里,可是人们又发现冰柜的温度根本是冻不死人的。

原来,这个人一直以为冰柜的温度很底,当他不断地给自己这种暗示的时候,生理也随之产生变化,真的就冻死在“冻不死人”的冰柜里了!而积极暗示就正好相反,在上考场之前,同学会不会给自己打打气,告诉自己一定能行。

或者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静下心来深呼吸,对自己说,自己不会做也许别人也不会做吧,别紧张等等。

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

总结:今天我们讲了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以及维护它的方法:心理暗示法,合理宣泄,转移。

这些都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恰当的运用这些积极的方法来保持心理健康,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

第二课:让生命充满阳光——谈情绪教学目标:情绪在人的生活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通过与学生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情绪、控制情绪,调节情绪。

使学生学会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高效率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今天,我们首先和大家做一个测验大家一定都听过测谎器。

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器来测量你是否诚实。

今天我不用测谎器就能测试大家是否说谎。

实验开始。

(停顿——吸引注意力)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笑,什么是哭。

问:有没有哪个同学不会笑的,请举一下手。

看来大家都会笑。

有没有哪个同学从来没有哭过的,请举一下手。

大家知道,每个人都会哭,也都会笑,都曾哭过,也都曾笑过。

任何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标志了新生命的诞生。

所以,有人说:人生注定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是伴随着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又是在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的。

当然,这是一种悲观的说法。

其实我们的生活可以过的很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你保持微笑,生命可以是快乐的。

研究表明:当你让自己的面部肌肉神经做出笑的动作时,你会觉快乐。

不信,大家可以试试。

(做笑的动作)哭是悲伤,笑是快乐。

大家都知道,快乐等积极情绪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你是否幸福,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

而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害,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更可能罹患心脏病。

哈佛大学曾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中经常焦虑、抑郁和脾气暴躁者比普通人高三倍。

所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让自己的笑的更加幸福,更加灿烂美丽,让自己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

尽力让悲伤远离我们。

那么,什么是悲伤,什么是快乐呢?无论悲伤和快乐都是一种情绪。

(板书——情绪)问:大家说说看,情绪都有那些?归纳、总结。

看来,同学们对情绪都有了一些的了解。

那么我们就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情绪吧。

就像大自然的三种基本色调组成了美丽多彩的世界一样情绪同样也几有几个基本的元素。

通常认为:快乐、忿怒、悲哀和恐惧四种基本的情绪组成了我们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情绪表现。

比如,悔恨、羞耻包含着不愉快、痛苦、怨恨、悲伤等复杂因素。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情绪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

什么是心境呢?不是心静自然凉。

简单的说,心境就是一种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环境。

比如说同学们觉得平时在一些时间内总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情绪低落。

或者在一段时间中,心情愉快,做什么都有劲。

形象的说,心境就像画画的底色和背景色一样。

给画上的一切事物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色彩。

或者正如外面的天空一样。

当天空中阴霾密布,黑云笼罩的时候,地上的一切东西都变的暗淡无光,没有一丝色彩,死气沉沉。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切也似乎都染上了一层金色,一切都变的美丽,明亮,富有生气。

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

良好的心境使人在待人接物中发生兴趣,易于处理;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容易被发怒,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

同样,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心情不好,学习也一定没有效率心境可以由对人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各种不同情况所引起。

学习的的成败,与朋友,父母的关系,健康的情况,甚至天气的影响,都可以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所以,要想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就必须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尽力让自己远里不好的事情,不断的寻找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事情。

乐观思考。

接下来,我们说说激情我们平时常说,青春是充满激情的。

有部电视剧就叫《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么,激情到底是什么?问:同学们都有过激情状态吗?想想当你们看篮球的时候,看NBA,如果一个你喜欢的球队赢了,你们会有什么反应?会到操场上狂奔十几圈吗?问:如果输了,你们会怎么样?会不会破口大骂甚至几乎想把电视都给砸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