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1)
放射治疗技术大纲
《放射治疗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时数:64(其中理论52学时,实验12学时)前言【课程性质】放射治疗技术是放射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放射治疗学时利用射线束治疗肿瘤的一门学科。
放射治疗技术是在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放射治疗技术是否合理,实施过程是否准确直接会影响放射治疗效果。
自1899年开始使用射线治疗癌症以来,放射治疗学一直在飞速发展,并且相关学科的发展,放射治疗由原来的外照射为主改进成更精确的近距离治疗为主,形成了完整的治疗系统。
不但治疗定位、计划、摆位、照射更加精确,医护人员的防护也更加完善。
这种精确地放射治疗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放射治疗的主流。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教育目标:1、掌握放射治疗基础理论的同时,着重掌握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2、了解常见放射治疗的概念和用放射治疗设备治疗肿瘤的全过程。
能力培养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并能运用于临床。
2、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思想培养目标:1、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考核办法】按照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实践技能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10%、理论考试占60%。
,题型为1、选择题,2、填充题,3、简答题,4、问答题。
【教材】韩俊庆王力军《放射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⑴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⑵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天津、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⑶胡逸民《放射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⑷王瑞芝《放射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治疗技术的重要性,不同模式及放射治疗工作对放射治疗技术人员的要求2、熟悉放射治疗技术相关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及发展趋势3、了解放射治疗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一、放射治疗技术研究的范畴1、放射物理学的形成于发展;2、放射生物学的形成于发展;3、高能线密度计重粒子的应用二、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1、肿瘤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的重要性;2、常见肿瘤放射治疗效果;3、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三、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1、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展;2、非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3、靶向放射治疗技术的探讨;4、对个体化放射治疗的认识;5、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四、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知识1、放射物理学知识;2、放射生物学知识;3、放射治疗学知识;4、临床肿瘤学知识;5、医学影像学知识;6、医学心理学知识;7、医学伦理学知识第二章临床放射物理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2、掌握常用放射线和电子线的剂量学原则、影响高能放射线百分深度剂量及等剂量曲线、【教学内容】一、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1、高能X射线的物理特性;2、60钴γ射线的物理特性;3、高能电子线的物理特性;4、质子射线的物理特性;5、种子射线的物理特性;6、其他重粒子射线的物理特性二、放射线射野计量学1、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2、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3、60钴γ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计影响因素;4、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5、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6、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的修正;7、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第三章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线作用机体后产生的电离和激发的生物学效应2、熟悉传能线密度、自由基与活性氧、氧效应、靶学说等概念3、了解放射损伤的机制等【教学内容】一、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电离和激发;2、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能;3、自由基与活性氧;4、氧效应与氧增强剂;5、靶学说和靶分子;6、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二、临床放射生物学效应1、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2、肿瘤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三、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1、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2、非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3、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4、不同时间、剂量分割照射是应注意的事项四、提高放射生物学效应的方法1、增加氧在肿瘤细胞内的饱和度;2、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3、放射防护剂的临床应用五、加温治疗的原理及应用1、加温治疗的方法;2、加温治疗的作用机制第四章常用放射治疗设备【目的要求】1、掌握现代放射治疗设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功能3、了解放射治疗设备的原理【教学内容】一、远距离60钴治疗机1、60钴γ射线的特点;2、60钴治疗机的一般结构;3、60钴治疗机的半影4、60钴源的更换;5、60钴治疗机的种类二、医用直线加速器1、加速器的基本结构;2、电子的加速过程;3、加速管的结构;4、高频功率源;5、线束偏转系统;6、多叶准直器;7、加速器治疗机头三、近距离放射治疗机1、后装治疗机;2、近距离治疗常用核素;3、近距离治疗粒子源的特征;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1、立体定向装置;2、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放射治疗机五、模拟定位机1、普通模拟定位机;2、模拟CT机;3、CT模拟机第五章常用放射治疗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治疗中常用放射源的种类及区别、放射治疗方法及技术。
肿瘤放疗原则(详细)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大约60%~70%的肿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因不同的目的需要放射治疗,包括综合治疗和姑息治疗。
随着放射设备的增加和更新,如今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学科,称为肿瘤入射击治疗学。
自从X线和镭元素发现后,20世纪20年代,有了可靠的X线设备,Regard 和Cowtard等开始用深部X线治疗喉癌。
此后,由于放射设备的改进和对放射物理特性和了解,加上放射生物学、肿瘤学以及其他学科发展和促进,使放射肿瘤学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地位逐渐得到了提高。
现在最理想的放射治疗设备是光子能量为5~18MeV、电子能量为4~22MeV且能量可调的高能加速器,以及60Co、137Cs、125I或192Ir局部插植近距离治疗机,这些放射源的照射可以做到完全符合肿瘤体积的治疗需要,从而,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一)放射源的种类放射使用的放射源现共有三类:①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α、β、γ射线;②X 线治疗机和和各种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③各种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介子束及其他重粒子束等。
这些放射源以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基本照射方式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利用同位素治疗,既利用人体不同器官对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性吸收,将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体内进行治疗,如131I治疗甲状腺癌,32P治疗癌性腹水等。
(二)放射源设备1、X线治疗机临床治疗的X线机根据能量高低分为临界X线(6~10kv)、接触X线(10~60kv)、浅层X线(60~160kv)、高能X线(2~50MeV)。
除高能X线主要由加速器产生以外,其余普通X线机由于深度剂量低、能量低、易于散射、剂量分布差等缺点,目前已被60Co和加速器取代。
2、60Co治疗机60Co在衰变中释放的γ线平均能量为1.25MeV,和一般深部X线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穿透力强,深部剂量较高,适用深部肿瘤治疗;②最大剂量点在皮下5mm,所以皮肤反应轻;③在骨组织中的吸收量低,因而骨损伤轻;④旁向散射少,射野外组织量少,全身积分量低;⑤与加速器相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经济可靠。
肿瘤放射治疗
肿瘤放射治疗的目的:一、根治性放射治疗;二、姑息性放射治疗;三、综合治疗。
姑息性放疗分高度姑息和低度姑息两种。
前者是为了延长生命,经治疗后可能带瘤存活多年甚至正常工作。
后者主要是为了减轻痛苦,往往达不到延长生命的目的,用于消除或缓解压迫症状(如上腔静脉压迫症、脊髓压迫等)、梗阻(如食管癌)、出血(如宫颈癌出血)、骨转移性疼痛以及脑转移的定位症状等。
术前放疗:因此需掌握放疗与手术的间隔时间,一般以2---4周为宜。
辐射剂量以根治量的2/3左右(约40 ~50 Gy/ 4 ~5周)为好。
放射线的基本特性:一、物理效应:(一)穿透作用;(二)荧光作用;(三)电离作用;二、化学效应:(一)感光作用;(二)脱水作用;三、生物效应。
放射诊断学主要利用放射线的穿透性和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及使胶片感光的特性,而肿瘤放疗则主要利用放射线的穿透性和使生物细胞电离的特性。
X线是由特征辐射(作用于内层电子)和韧致辐射(作用于原子核)产生的。
光电效应:光子与被照射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相遇,并把能量全部传递给该电子,电子从轨道上飞出,外层电子向内补充,产生特征辐射。
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飞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而该原子本身变为正离子。
康普顿效应:光子将其部分能量转移给外层电子,电子被击出,击出的电子称反冲电子或康普顿电子,光子本身以其残余能量向另一个方向运动。
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当光子能量>1.02MeV,在其通过原子核附近是,收到原子核电场影响,突然消失而变成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组成的电子对。
这种现象称为电子对效应。
一般认为电离辐射对细胞杀伤的基本机制是破坏DNA,而细胞膜和微管等其他损伤是放射细胞毒作用的辅助机制。
(一)直接作用;(二)间接作用。
.低能时(单能50 kV以下——相当于X线管电压峰值150 keV)以光电效应为主,在单能10 kV时,骨吸收比肌肉吸收多6倍能量。
光子能量升高时,逐渐出现康普顿效应,在单能达60~90 kV(即管电压180 ~300 keV)时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同等重要。
放射治疗过程教程
计划确定与执行
治疗方针的确定
根治性放射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病人条
件是一般状况较好,肿瘤不能太大并无远处脏 器转移,病理类型属于对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 的肿瘤。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照射野要包括原发 灶和淋巴引流区,照射范围较大,剂量较高。 因此对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特别是一 些敏感的组织或器官的防护非常重要。
患者诊断与放疗适应征确定 靶区及放疗剂量确定 计划确定与执行
患者诊断与放疗适应征确定
诊断:病史、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 病理确诊。
一、二类肿瘤是根治性放射治疗
恶 性 肿 瘤 三、四类肿瘤应以手术为主,
酌情补充放射治疗
放射敏感的肿瘤
肿瘤给予较低的剂量即可达到临床治愈, 但是由于这类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容易 出现远距离转移,需要与化学疗法等方 法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远期疗效。
内照射技术
内照射又称近距离照射是将封装好的放射源, 通过施源器或输源导管直接植入患者的肿瘤部 位进行照射。其基本特征是放射源贴近肿瘤组 织,肿瘤组织可以得到有效的杀伤剂量,而邻 近的正常组织,由于辐射剂量随距离增加而迅 速跌落,受量较低。
内照射大致可分为腔内照射、组织间插植照射、 管内照射和表面施源器照射。
根据影像学检查确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
模拟定位机 :模拟放射治疗机的各种几何参
数、机械和光学特点,重复治疗机的所有自由 度,保证靶区定位时的一切条件与治疗时完全 一致,病人按照治疗时的体位在模拟机下通过 透视、拍片来确定病变的范围。
它能显示靶区及重要器官的位置、活动范 围,拍摄照射野定位片,多用于胸部肿瘤的定 位;食管和胃肠病变定位可通过喝钡来确定食 管病变的长度和胃肠肿瘤的位置。
放射治疗技术生物
(3)总治疗时间:因为晚反应组织更新慢,放疗期 间不发生代偿性增殖,所以对治疗时间变化不敏感 ,缩短治疗时间会增长对肿瘤细胞旳杀灭,但不会 增长晚期并发症。早反应组织对治疗时间反应敏感 ,缩短治疗时间早反应组织损伤加重。早反应组织 对射线旳反应类似于肿瘤组织。
二、非常规分割照射旳生物学基础
超分割:指在一样旳总治疗时间内用更多旳分次数。一天内多 于一种分次,但分次剂量降低。 1.2Gy/次,每天2次,间隔6 小时以上。总剂量与常规放疗相同,其目旳是保护正常组织。
细胞存活旳意义
细胞存活曲线
1、细胞存活曲线旳绘制
离体细胞培养 不同剂量照射 单细胞接种 细 胞培养 2周左右计算集落形成数目 计算存活率
绘制存活曲线
2、细胞存活曲线旳形状
1)指数性存活曲线 2)非指数性存活曲线
3、细胞存活曲线有关参数旳含义
D0 (平均致死剂量):是指细胞存活从0.1下降到0.037或从 0.01下降到0.0037所需旳剂量。表达受照射细胞在高剂量 区旳放射敏感性。D0值越大,细胞对放射越抗拒。
线性二次模式与α/β值
S =e -n (αd +βd2) 描述了组织生物效应与分次照射及剂量 之间旳关系 预测不同剂量分割方式旳生物效应 进行不同剂量分割方式旳等效转换
不同组织射线照射后反应不同。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 和α/β比值将正常组织提成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
早反应组织:指机体内分裂、增殖活跃并对放射线早期反 应强烈旳组织,如上皮、黏膜、造血组织、精原细胞等;( 涉及大多数肿瘤组织) 晚反应组织:指机体内无再增殖能力,损伤后仅以修复代 偿其功能旳细胞组织,如脊髓、肾、肺、肝、结缔组织等。
② 潜在倍增时间(potential doubling time ,T pot), 用来描述肿瘤生长速度旳理论参数,定义:假设在没有细胞 丢失 旳情况下,肿瘤细胞群体增长一倍所需要旳时间。这 取决于细胞周期时间和生长百分比。 潜在倍增时间能够经过测定胸腺嘧啶标识数(LI)或S期百 分比(S-Phase fraction)取得:T pot=λ×Ts/LI ③ 细胞丢失因子(cell loss factor),肿瘤细胞旳丢失 能够经过计算细胞丢失因子来体现。细胞丢失因子=1- T pot/Td
放射治疗学
1.放射治疗学: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专业学科。
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又称为放射肿瘤学。
放射肿瘤学与外科肿瘤学,内科肿瘤学共同组成了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2.放疗原则:最大限度的将射线集中到肿瘤靶区内,杀死肿瘤细胞,是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3.照射野:表示射线经准直器准直后,中心轴参考点处垂直的平面与射线锥的截面即为照射野的大小。
4.中心轴:表示射线束的中心对称线。
5.参考剂量点:剂量计算或测量的参考,一般情况下指体模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轴上的一个规定点即最大剂量点。
6.校准剂量点:在照射野中心轴上指定的剂量测量点。
7.源皮距(SSD):射线源下表面中心到模体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查PDD表8.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架旋转轴的距离。
查TMR表9.模体内的剂量分布行为:模体内任一点A的计量由原发射线的剂量与散射线的剂量的贡献之和组成,剂量最大点深度:能量6mv 深度1.5cm;能量15mv 水下深度3cm 10.中心轴百分深度量(PDD):模体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一深度的吸收剂量率Dd与该照射野中心轴上参考点吸收剂量Do的比的百分率:PDD=Dd/Do(100%)11.组织最大比(TMR):在射线束几何状态不变下,模体内照射野中心轴上任一点吸收剂量率Dd与空间同一点处于模体内最大剂量深度处吸收剂量率Dm之比12.直线加速器:利用微波电磁场加速电子,并使其具有直线轨道,直接输出电子或经转换为X射线,供放疗用。
按其能量范围分低,中,高三类13.肿瘤倍增时间(Td):肿瘤体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细胞周期时间,生长比例,细胞丢失速度。
14.潜在倍增时间:假设在没有细胞丢失的情况下,肿瘤体积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15.治疗比(治疗获得系数):TGF=某一措施对肿瘤的影响/某一措施对正常组织的影响,TGF>1时才有治疗效果16.多靶单击模型:假设一个细胞有N个靶,每个靶都相同,每个靶的失活只需要一次击中,只有当所有的靶都失活,细胞才死亡17.肿瘤致死量:使得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TCD95)18.平均致死剂量(Do):指照射后还剩余37%细胞存余所需要的放射计量19.准阈剂量(Dq):从开始照射到细胞呈指数性死亡所浪费的剂量,反应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的大小,Dq值越大,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越强,放射越抗拒20.氧增强比(OER):在乏氧条件下引起一定效应所需的放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引起同样效应所需放射剂量的比值称氧增强比,该比值较小好21.相对生物效应(RBE):指引起相同类型,相同水平的生物效应时,参考辐射的吸收剂量与所研究辐射的吸收剂量的比例,比值越大,射线类型越好22.致死性损伤(LD):不可修复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最终不可逆的导致死亡23.亚致死性损伤(SLD):在正常情况下可在几小时(4~8h)内修复的损伤,如果在未修复时给予另一亚致死性损伤,可形成致死性损伤24.潜在致死性损伤(PLD):一种受照射后环境条件影响的损伤,细胞照射后如遇到合适的环境或条件,这种损伤可以修复,如得不到适当环境或条件,则转化为不可逆的损伤,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25.常规分割:每天照射一次,每次D T量(肿瘤的吸收剂量)1.8~2.0Gy,每周照射5次26.最小耐受剂量(TD5/5):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后5年内小于或等于5%病例发生严重放射损伤的剂量27.Lhermitte’s征:放射性脊髓早期反应,一般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4个月,主要表现为下肢末端在低头曲颈时电击样刺痛和感觉异常28.治疗比:正常组织耐受量和肿瘤致死量之比,>1时有治疗效果29.正常组织耐受量:最小的器官损伤剂量(TD5/5):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病人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病人不超过5%,最大器官损伤剂量(TD50/5)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病人中,治疗后5年,因放射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病人不超过50% 30.肿瘤区(GTV):指肿瘤的临床灶,为一般诊断手段,能够诊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病变可认为第二肿瘤区31.临床靶区(GTV):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临床灶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32.计划靶区(PTV):计划靶区包括:临床靶区(CTV)、照射中患者器官的移动(ITV),由于摆位、治疗中患者体位的重复性误差,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以确保CTV得到规定的治疗剂量,计划靶区决定了照射野的大小33.治疗区(GTV):对一定的照射技术及射野安排,某一条等剂量线所包括的范围。
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
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针对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临床上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就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并介绍目前常用的一些方案。
一、放疗剂量的选择放疗剂量是指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所获得的辐射剂量。
在乳腺癌的放疗中,通常采用总剂量分为多个小剂量进行分割治疗,目的是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保证对癌细胞的有效杀伤。
1. 标准剂量分割方案常用的标准剂量分割方案是采用50 Gy的总剂量,分为25次,每次给予2 Gy。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案,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放疗中。
这种方案通过较小的剂量分次给药,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同时保证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
2. 加速放疗剂量分割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加速放疗方案在乳腺癌的治疗中逐渐被采用。
加速放疗方案采用较高的剂量,将总剂量分割为较少的次数给药,通常每次给予2.5 - 3 Gy。
这种方案可以减少放疗的总疗程,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个体化放疗剂量方案个体化放疗剂量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亚型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这种方案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来调整剂量和分割方案,旨在提高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分割方案的选择在乳腺癌的放疗中,分割方案是指将总剂量分为多个小剂量给药的方式和时间安排。
分割方案的选择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标准分割方案标准分割方案是指将总剂量平均分为多次给药。
常用的标准分割方案是每天给药一次,连续5天,然后休息2天,周一至周五进行5次,共计25次。
这种方案通过较长的治疗周期将剂量逐渐积累,既能保证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又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2. 加速分割方案加速分割方案是指通过缩短给药的间隔时间来加速治疗进程。
常用的加速分割方案是每天给药两次,中间间隔6小时。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三)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5d,总剂量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
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
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缘病理未净。
良性病放疗总剂量、单次量和时间剂量分割
此帖为 SCL0434 所发,因为帖子所发版块不符,特此转发至此![原创]良性病放疗总剂量、单次量和时间剂量分割良性病放疗总剂量、单次量和时间剂量分割良性病放疗要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证,多为无其它理想疗法或放疗公认为首选、只需很小放疗剂量、医院有合适种类和能量的射线源(电子线、低能X线、β放射性同位素、高能射线等)。
要保护好非病变组织,在足以控制病灶的前提下总剂量宁少勿多。
按治疗机理不同,一般认为:急性炎症:总量3 Gy ,每次0.5--1Gy ,每天或隔天1次。
慢性炎症:总量4--8 Gy ,每次1Gy ,每天1次或每周2次。
抑制腺体分泌性:总量6--20 Gy ,每次1Gy ,每周2--3次。
预防瘢痕生成:总量10--20 Gy ,分2--10次给予,每天1次。
术后立即开始。
血管瘤(荔枝型):总量10 Gy ,每次1Gy ,每周2次。
休息1—24月,视病灶好转情况,必要时可重复一个疗程。
皮肤草莓状血管瘤:总量6--8 Gy,每次1Gy ,每周2次。
良性病放疗总剂量、单次量和时间剂量分割参考表序号良性病种类总剂量Gy 分次量Gy 分割方式说明1 瘢痕瘤 10 -- 202 -- 10 2--10次,3--12天术后立即放疗2 寻常疣 6 -- 10 6 -- 10 单次接触机或电子线3 跖疣 6 -- 10 6 -- 10 单次接触机或电子线4 鸡眼 10 -- 20 10 1/日,共2次不愈者天后补放射源同上5 胼胝 10 -- 20 10 1/日,共2次6 骨关节炎、腱鞘炎、腱鞘囊肿 3--12 0.5--1 2—5/W 按深度选能量7 脾照射 13.5--15 1.6 5次/W 6—8 MV X 线8 良性前列腺增生 4.5 1.5 2次/W,共3次4×4双侧照垂体9 足底疣 10 10 共1次 100KV X线10 角化棘皮瘤小灶20--30大灶30--40 3--5 3—5/W 千伏级X线,90Sr11 皮肤、软组织血管瘤小灶5--10大灶15--40 1—2.5 5/W 按深、浅选能量12 中枢神经血管瘤AVM X、γ刀15--25 15--25 单次大剂量用X、γ刀分次40--60 2(SRT可大) 5/W(SRT可少分次)常规分次放疗13 眼眶血管瘤 12.5--20 1.25--2(SRT可大) 5/W(SRT可少分次) SRT或适形更好14 肝海绵状血管瘤成人15—30儿童10 1.3--2(SRT可大) 5/W(SRT可少分次) <6cm可不治,观察15 椎体血管瘤、骨血管瘤 30--40 2(SRT可大) 5/W(SRT可少分次) SRT或适形更好16 皮面、三叉神经血管瘤 7--20 2 5/W 同时可增血小板17 滑囊炎、腱鞘炎 6--10 1.5--2 1/d,连续3—5次对慢性1—2W后加1—2次18 纤维瘤 20--60 1.6--2(SRT可大) 5/W(SRT可少分次) SRT或适形更好,多术后19 阴茎海面体硬结症 10--18 2--3 3/W 只照病灶多法互补20 眼翼状胬肉 20—60(多为30) 8--10 1/W,术后当天开始术后用90S,严护晶体21 眼球突出 20 2 5/W SRT或适形,护晶体22 眼眶假瘤 20 2 5/W 同上,疗前用皮质激素23 黄斑变性 16--22 2 5/W 同21,但疗效有别24 口腔成釉细胞瘤 30--50 2--5 3—5/W 术放综合复发更少25 动脉瘤性骨囊肿 14—28,术后5 2 4—5/W 用高能X线26 异位骨化 7--8 7--8 术前或术后4h内单次高能X线27 男性乳腺女性化 12—15,疼时20 4--5 连续3—5次用雌激素前放疗28 卵巢去势 20 2--4 5/W 有争议29 腮腺炎 7.5--10 2.5 1/d 连续3—4次必要时,一侧野30 腮腺瘘 6 1.5 1/d 连续4次局部,一野31 心脏移植免疫抑制 8 0.8 2/W ,不照心脏斗篷倒Y脾+药物32 骨髓移植免疫抑制 7.5 单次7.5 T胞衰者TLI 1.5×5+TBI 2×6 全淋巴TLI,其中TBI:2/d33 风湿性关节炎 TLI,20 2 5/W,2周药物无效者,综合34 狼疮性肾病 TLI,20 2 保护肾 5/W,2周药物无效者,综合35 多发性硬化症 TLI,19.8 1.8先斗篷后倒Y 斗篷1.8×11+倒Y1.8×11 药物无效者,综合36 重症肌无力 30--50 1—2,渐增隔日1次药物无效者,综合37 鼻咽血管纤维瘤 30--45 2 5/W 单放或术放综合38 鼻硬结症 30--40 2 5/W 药放(或加术)综合39 内翻性乳头状瘤 55--65 2 5/W 有癌变或混合型40 分泌性中耳炎 8--9 1—1.5 5/W 由增生、肥大引起41 腺样体肥大、咽淋巴增生 6--8 1 2—3次/W 手术禁忌者42 颈静脉球体瘤 45--55 2 5/W 术、放或术放综合43 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 40--50 2 5/W 有蒂瘤可手术44 米库利奇病、腮泪腺肿大 20--25 1.5--3 3/W 必要时放药术综合45 淋巴管瘘 6--10 1 4—5/W 必要时放药术综合46 食管血管瘤 20--30 1.5--2 3—4/W 必要时放药术综合47 草莓状血管瘤 6—10浅照 1—1.5 2—3/W 7岁前多消退,多法优选48 海绵状血管瘤 6—10,浅照 1—1.5 2—3/W 同上,无效时月后再治1程49 鲜红斑痣 20—30,浅照 2--4 2—3/W, 32P,90Sr,5—20KV50 神经性皮炎 6—10,浅照 1 2—3/W,勿多疗程别法无效时才可用51 湿疹 6—8,浅照 0.5--1 2—3/W 别法无效时才可用52 外阴或肛周皮肤瘙痒 6—8,浅照 1 2—3/W 别法无效时才可用53 银屑病(牛皮癣) 15 3 5/W,50—100KV 别法无效,局限54 大汗腺性痒疹,汗腺毛囊角化 6—8,浅照 1 2—3/W,50—100KV 别法无效时才可用55 脂溢性皮炎 6—8,浅照 1 1—2/W,50—100KV 别法无效时才可用56 多汗色汗症,臭汗症, 8--10,浅照 1 2—3/W,50—100KV 剂量勿高,单疗程57 腋下、粗结节汗腺炎 3--8 1 3/W,50—100KV 必要时增1疗程58 化脓性汗腺炎 10--20 1.5--2 2—3/W,50—100KV 别法无效时才可用59 环形肉芽肿 6--8 1—1.5 2—3/W,50—100KV 别法无效,单发巨大60 扁平苔藓 4.5--6 1.5 1/W,50—100KV 别法无效顽固不愈者61 胰瘘 10—20(30) 1—1.5 5/W,别法无效顽固不愈者62 胆道瘘(加控染、支持治疗) 10--30 1--2 5/W,不能、拒绝手术者63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30--50 2 5/W 术放结合、拒绝手术者64 骨巨细胞瘤 50--60 2 5/W 术放结合、拒绝手术者65 戈勒姆病(消骨病) 40--50 2 5/W 病历少66 骨母细胞瘤 50 2 5/W 未全切、拒绝手术者67 疼痛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3--6 0.5 3/W 别法无效顽固不愈者68 慢性骨髓炎 10 2 5/W,配合抗炎治疗别法无效顽固不愈者6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15--20 0.5—1.5 3/W,3次后增0.5/次照脾,别法无效,拒术。
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方法
(七)基因靶向治疗
是放疗增敏的新途径
目前在临床应用的有:抑癌基因P53(注 射用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
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以死亡标准,细胞周期中最敏感的是M期;以分裂 延迟为标准,G2期敏感
放射后的总效应是倾向于细胞群体的同步化,留下来的 是处于相对放射耐受时相的细胞。
化疗药物增敏的理论基础
1、作用于不同的细胞周期时相:G2/M期对放射线最
敏感,S期则抗拒。阿糖胞苷、喜树碱类、羟基脲、健 择等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能杀伤S期细胞。
5. 对热疗敏感的细胞周期时相是 A. G0期 B. G1期 C. S期 D. G2期 E. M期
6. 热疗联合放疗时,每周最多可行几次热疗 A. 1次 B. 2次 C.3次 D. 4次 E. 5次
7. 哺乳动物细胞以分裂延迟为标准,细胞周期中最敏感的是: A . G1 后期 B.S期 C.M期 D . G2 期 E . G0 期
不同程度的放射效应,称为放射敏感性。肿
瘤对射线的反应称为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不 同的个体、不同来源的肿瘤放射敏感性不同, 表现为在一定的剂量、时间和照射野内,各 种肿瘤接受放射线的照射而产生程度不同的 反应,如肿瘤缩小的程度和速度。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性
放射治愈是指治愈的原发及区域内转移的肿瘤。
放射敏感性是指放射效应。按放射治疗肿瘤效应的不同
分成放射敏感、中等敏感及放射抗拒的肿瘤。
放射敏感的肿瘤常是分化程度差、恶性度高的肿瘤,易 转移,局部疗效好,但因远地转移,最终未能治愈。如 小细胞肺癌等 放射抗拒的肿瘤经过放射治疗难以治愈。 中等敏感的肿瘤由于它有一定敏感性且远处转移相对少, 放射治疗疗效好,如子宫颈癌、头颈部鳞癌等。
肿瘤放射治疗学笔记及重点
临床放射生物学第1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1)为放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2)治疗策略的实证研究;3)个体化放射治疗方案的研究和设计。
第2章/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1.电离辐射的时间标尺:物理阶段,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在于单个能量包的大小,而不是射线所含的总能量;化学阶段,该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清除反应之间的竞争;生物阶段,放射线早期反应时由于干细胞的杀灭,引起的干细胞的丢失所致。
2. X射线对哺乳动物细胞DNA的损伤,约三分之二是有氢氧自由基所致。
辐射损伤可以通过防护剂或增敏剂等化学途径来修饰,而直接作用是不能被修饰的。
3. 相对生物效应:以250KV X射线为参照,产生相等生物效应所需的X射线剂量与被测试射线的剂量之比。
4. LET与RBE的关系:在LET为100kev/um (中子能量均值)时,RBE最大,LET继续增高,RBE反而下降,这与高LET射线存在超杀效应有关。
5. 常规射线(低LET射线)时,氧增强比约2.5~3;治疗比=正常组织的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治疗增益因子(TGF)=肿瘤组织的RBE/正常组织的RBE。
第3章/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1. 辐射诱导的DNA损伤的几种主要形式:单链,双链断裂。
其中双链断裂被认为是电离辐射在染色体上所致的最关键损伤,双链断裂大约是单链断裂的0.04倍,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表明是由电离辐射的单击所致。
2. 增殖性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可发生在照射后的第一次或以后的几次分裂。
是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细胞死亡时放射线对细胞的遗传物质和DNA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所致。
3. 凋亡作为辐射所引起的细胞死亡形式,是高度细胞类型依赖性的。
细胞死亡与肿瘤细胞在繁殖完整性的丢失在概念上存在根本意义的不同,放射可治愈性结局的主要依据后者。
4. 鉴别细胞存活的唯一标准是,受照射后细胞是否保留无限增殖的能力,即是否具有再繁殖完整性。
在离体细胞培养实验体系中,细胞群受照射后,一个存活的细胞可以分裂繁殖成一个细胞群体(≥50个细胞),称为克隆,这种具有生成克隆能力的原始存活细胞, 称为克隆源性细胞。
放疗的时间
放疗的时间很多癌症患者比较关心放疗的时间。
放疗的时间一般是在化疗后2-3周开始,放疗数周。
基本每天都要进行放疗。
常见肿瘤放疗的时间安排是:每天照射1次,每周照射5天,周六、周日休息。
每次照射180~200cGy的肿瘤剂量,每周照射剂量为900~1000cGy。
根据具体病人及其肿瘤治疗的需要确定的总治疗剂量,按上述方法分割开来就是放疗全疗程的总时间。
如一位食管癌病人总的肿瘤治疗量为6000cGy,按上述常见时间安排,并用六周可完成全部放疗计划。
另外放疗化疗区间,饮食也很重要,一般建议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类的食物,比如海参。
海参中的海参毒素对某些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钼元素能防治食道癌,硒化合物对肺癌、乳腺癌及结肠瘤等都有效果,酸性粘多糖有明显的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增加抗癌活性,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上述说的时间、剂量、分割放疗方法,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被认为是标准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它是从几十年的放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被称为“常规分割放疗”。
常规分割放疗有时不一定就是最佳分割方法。
根据临床需要还有以下几种分割方法:1、分段治疗:是把一个疗程平均分为两段,中间休息2-3周,每次照的剂量同前。
适用于年老体弱耐受力差的患者,但疗效有所降低。
2、超分割治疗:是每天照射2次,两次间隔时间6-8小时,每次照射150cGY左右。
3、加速超分割治疗:是每天照2次以上,每次照射120cGY左右,两次间隔6-8小时。
后两种方法的急性反应常较重、较多,但多可需受。
全疗程所用时间缩短,疗效有所提高。
另外,常见的肿瘤内照射,即后装机放射治疗,多在外照射一定剂量后进行。
一般每周1次共2-3次。
在肿瘤骨转移的放疗止痛时,为了减少病人的搬动痛苦,加大姑息减速痛放疗的力度,可一次给较大放射剂量,每周3-4次,尽快减轻病人痛苦。
值得一提的是,如照射到周五后,还剩下最后一次照射量就能完成全部治疗计划时,可提到本周五加照一次,间隔时间为6-8小时,不必将这最后一次放疗拖到下一周去在放疗过程中,尽量不要中断治疗,以确保疗效。
基于TACE的肝癌介入综合治疗答案(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于TACE的肝癌介入综合治疗(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一、原发性肝癌CT及MRI影像征象及鉴别诊断1.肝细胞肝癌影像学的主要征象是()参考答案:快进快出强化2.肝内胆管细胞癌确定的危险因素是()参考答案:慢性胆道炎症3.关于肝腺瘤,下述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肝硬化及AFP升高4.HCC筛查首选影像方法是()参考答案:超声5.原发性肝癌需与以下哪种疾病鉴别()参考答案:以上都是二、《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解读1.油包水乳剂的配制中,碘化油与水溶液体积比为()参考答案:2比12.肝癌介入治疗间隔时间推荐至少()周以上参考答案:33.下列哪项不是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参考答案:肿瘤富血供4.以下哪个不是肝癌TACE的禁忌症()参考答案:肾功能障碍,血肌酐<176.8 μmol/L5.肝癌cTACE中与化疗药物混合的栓塞剂通常指()参考答案:碘化油三、HAIC在晚期肝癌的应用1.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查周期是()个月参考答案:62.肝癌HAIC术后出现手足麻木,多考虑哪种药物引起的()参考答案:奥沙利铂3.肝癌下列哪种情况()优先考虑HAIC参考答案:多发肝转移瘤4.FOLFOX-HAIC的中位显效时间为()个疗程参考答案:4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HAIC疗效的重要因素()参考答案:穿刺入路的选择四、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1.门静脉癌栓程氏分型的II型是指癌栓侵犯()参考答案:门静脉左支或右支2.与外放疗相比,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优点不包括()参考答案:微创3.肝癌病人一旦出现PVTT,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个月?参考答案:2.74.镜下癌栓形成在PVTT中国分型是()参考答案:I0型5.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机制不包括哪项()参考答案:定植五、原发性肝细胞癌局部消融治疗1.下列哪项不属于物理消融治疗()参考答案:PEI2.下列哪项不是肝癌消融治疗的禁忌症()参考答案:肝功能Child-Pugh C级,经护肝治疗可达Child-Pugh B 级者3.肝癌MDT诊疗模式不包括下列哪个临床科室()参考答案:临床药学4.下列哪项不是肝癌消融治疗的并发症()参考答案:胰腺炎5.下列关于经皮肝穿刺消融治疗术的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消融治疗完成后应立即复查B超或CT六、肝癌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1.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参考答案:不可预期性2.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超过()g时即建议停药参考答案:23.靶向治疗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不包括()参考答案:白细胞增多4.以下哪项属于系统治疗()参考答案:靶向治疗5.靶向药物治疗上,需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以下哪项不适合靶向治疗()参考答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3七、肝脏疾病介入诊断及肝癌综合介入治疗进展1.()是目前我国HCC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参考答案:介入治疗2.TACE术适应证不包括()参考答案: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3.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禁忌证不包括()参考答案:左侧胸腔感染4.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前准备事项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5.TACE术禁忌证是()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八、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1.如介入治疗后出现脓性或血性物质,需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参考答案:胃黏膜修补类2.呕吐1-2次/d为()参考答案:I度3.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干扰,属于按照VRS()级参考答案:24.预防介入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措施不包括()参考答案:联合应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5.因恶心而卧床为()参考答案:Ⅲ度九、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心理护理1.常规护理不包括()参考答案:药物治疗2.TACE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3.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不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4.TACE围手术期管理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认知护理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十、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1.以下对索拉非尼的认识,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是单一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以下哪项是肝癌的系统治疗手段()参考答案:分子靶向治疗3.()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可作为二线用药参考答案:瑞戈非尼4.在2018年ASCO中,首曝了一项()联合K药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患者(含初治及索拉菲尼耐药),有效率在35%以上,疾病控制率为100%参考答案:乐伐替尼5.以下哪项是索拉非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参考答案:皮肤病十一、肝癌肝切除技术的最新进展1.肝癌患者实施肝脏切除术,正常肝实质预留肝体积须大于标准肝体积()参考答案:30%-35%2.东亚地区肝细胞肝癌发病率的上升主要由()导致参考答案:肝炎病毒感染3.以下哪类人群不属于肝细胞肝癌的高危人群()参考答案:<35岁的女性4.大出血,即出血量≥()ml是导致肝切除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参考答案:10005.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是指采用药物或其他技术,使肝实质离断过程时中心静脉压低于()cmH2O,从而减少肝窦渗血及肝静脉出血参考答案:5十二、肝癌的放疗和介入进展1.以下哪项不是肝癌放疗的适应证()参考答案:肝癌伴黄疸或腹水2.以下哪项是肝癌的系统治疗手段()参考答案:分子靶向治疗3.肝癌放射治疗常规剂量分割模式为()参考答案:1.8-2.0Gy/次,5次/周,总剂量50-70Gy4.一般建议肝癌患者第一次介入治疗后()时复查CT和/或MRI、肿瘤相关标志物、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等参考答案:3-6周5.以下哪项不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如经过1-2次介入治疗后,肿瘤仍继续进展,应考虑换用或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局部消融和系统治疗以及放疗等十三、《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系统抗肿瘤治疗和介入治疗更新解读1.2022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提出,()是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参考答案:系统抗肿瘤治疗和介入治疗2.相较于2019年版,以下哪个方案()是2022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的一线治疗新增的1A类推荐方案参考答案: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3.2022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关于系统抗肿瘤治疗要点总结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治疗过程中,不可以应用中医中药4.在介入治疗方面,2022版指南强调了()策略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转化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病人获得根治性切除和长期生存的途径之一,属于肝癌转化治疗方式的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正确十四、肝癌的影像诊断1.肝癌在动态CT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参考答案:速升速降型2.关于肝内胆管癌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发病率居于各类肝癌的首位3.下列哪种改变符合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参考答案:病灶周边呈团块状强化并逐渐向中央扩展4.()又称肝硬化结节,内含位置异常的一个或多个门静脉分支的肝细胞结节,周围为纤维间隔或桥形纤维化参考答案:再生结节5.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的表现不包括()参考答案:供血动脉受压闭塞。
肿瘤放射治疗中剂量分割和分次治疗的技术要点
肿瘤放射治疗中剂量分割和分次治疗的技术要点肿瘤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其目标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剂量分割和分次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肿瘤放射治疗中剂量分割和分次治疗的技术要点。
剂量分割是指将治疗剂量分为多个小剂量,以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保证足够剂量用于杀灭肿瘤细胞。
剂量分割有助于减少功能组织器官(OAR)的风险和晚期放射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在剂量分割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肿瘤类型和位置进行剂量分割。
不同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敏感性,因此需要对每个肿瘤进行个性化的剂量分割方案。
例如,对于位于关键结构附近的肿瘤,可以使用更多的剂量分割来减小对关键结构的风险。
其次,剂量分割还需考虑肿瘤的体积和发展阶段。
较大体积的肿瘤可能需要更多的分割,以确保足够的剂量到达每个部分。
此外,尚未缩小或稳定的肿瘤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剂量分割,以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另外,剂量分割还需考虑到放射性治疗设备的限制。
放射治疗设备在给定时间内只能释放一定剂量的辐射,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能力和限制来确定剂量分割方案。
合理安排剂量分割有助于提高放疗效果并减少治疗的总体时间。
分次治疗是指将整体治疗剂量分为多个治疗分次进行,以提高肿瘤控制和减少副作用。
分次治疗可以有效分散对正常组织的剂量,让正常组织有时间修复和恢复。
在进行分次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肿瘤特点和患者的整体条件来制定分次治疗方案。
有些肿瘤可能需要更短的时间间隔和更多的分次,而对于一些较小或较慢生长的肿瘤,可以考虑减少分次或延长时间间隔。
其次,分次治疗方案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次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特别是长时间的分次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干扰。
因此,在制定分次治疗方案时,要充分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限制。
另外,分次治疗还需考虑到治疗设备的利用率和患者的治疗可接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或少受照射,至少不能使 它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剂量范围的照射,避免产生放射 损伤。
精品医学ppt
6
精品医学ppt
7
二、放射治疗计划中常用的概念
国际放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对光子束治疗的处方、记录和报 告规范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对三维治疗计划和放射肿瘤学适形放射治 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了具体规定。
GTV和CTV属于临床解剖学概念,能否正确定义GTV和 CTV依赖于影像学知识,肿瘤病理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它是根据患者的肿瘤分布情况、肿瘤生物学行为在静态影 像(如CT、MR、PET等)上确定的,没有考虑到器官的运 动并与所采用的放射治疗方式无关。
CTV=GTV+1.0cm
精品医学ppt
10
(八)剂量一体积直方图(DVH)
DVH是用于定量描述所定义的体积(如PTV、PORV)内吸 收剂量的三维分布信息。直方图的横轴为吸收剂量,可为 百分剂量或绝对剂量;纵轴为体积,可为百分体积或绝对 体积。DVH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分析一个治疗计划是否 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即确定你所关心的结构有多少体积 受到多大剂量的照射;另一个功能是进行治疗计划的比较 和优选,可同时对比两个计划中PTV和PORV所受照射剂 量,在PTV的照射剂量分布相似情况下,选择PORV受到 照射剂量较小的计划。
这种分割方式适用于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肺非小细胞癌 等。
超分割放疗能减轻晚反应组织的损伤,大分割放疗相反。 加速放疗则加重急性反应。
精品医学ppt
4
第八节
放射治疗实施过程
精品医学ppt
5
一、临床剂量学原则
1.靶区剂量要准确,照射野应对准所要治疗的肿瘤区即 靶区。
2.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梯度不 能超过±10%,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
感性(耐受剂量)将对治疗计划和靶区处方剂量有直接影响。 (七)计划危及器官(planning organ at risk volunm,
PORV) 与计划靶区PTV的定义一样,在确定危险器官范围时,也
应考虑器官本身运动和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其扩大后的 范围称计划危险器官。
精品医学ppt
13
常用概念
精品医学ppt
3
超分割放疗: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
剂量较常规剂量增加10%~20%。
优点是减轻晚反应组织的损伤,增加了总剂量,提高了局 部的控制率。缺点是急性反应较重,有时病人不能耐受, 影响治疗方案进行。
超分割放射治疗两次照射时间的间隔要超过6小时,因为 晚反应的正常组织亚致死损伤修复至少要用6小时,早反 应组织的修复也要3~4小时。
精品医学ppt
9
常用概念
(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
CTV是包括GTV、亚临床病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 对CTV的确定除要考虑原发灶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外,还要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肿瘤可能沿邻近血管、神经浸 润,向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考虑肿瘤可能侵犯和转移 的范围。
第七节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
精品医学ppt
1
一、常规分割放射治疗(CF)
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这是数十年来的经验方案,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放射治疗
方法。这种分割方法对肿瘤有较好的效果,对正常组织损
伤较少,但并不是最好的分割方案。
精品医学ppt
2
二、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加速放疗(AF):1.8~2.0Gy/次,2次/日, 5日/周,疗程缩 短,总剂量减少。
大分割(低分割)放疗:2.5Gy/次以上,1次/日,5日/周, 疗程缩短,总剂量减少。
超分割放疗(HF):1.1~1.2Gy/次,2次/日, 5日/周,疗程 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超分割放疗(AHF):1.2~1.5Gy/次,2次/日, 5日/周, 疗程缩短,总剂量不变。
CTV加上由于呼吸或器官运动引起的CTV外边界扩大照射 的组织范围叫内靶区(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
PTV=CTV+2cm
精品医学ppt
11
常用概念
(四)治疗区(treated volume,TV)
放疗医生根据治疗目标(根治或姑息性放射治疗)选定的可 达到治疗目的的剂量区域。通常选择90%等剂量面所包绕 区域为治疗区。
精品医学ppt
8
常概念
(一)肿瘤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
GTV是指通过临床或影像检查可发现(可测量)的肿瘤范围, 包括原发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灶。转移的淋巴 结或其他转移灶可认为是第二肿瘤区。临床肿瘤区确定一 定要准确,因为放射治疗要给予肿瘤区足够的照射剂量, 使肿瘤得到控制,通过观察肿瘤区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判断治疗疗效。
常用概念
(三)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PTV包括CTV本身、照射中患者器官运动和由于日常治疗 摆位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大照射的组织 范围。PTV与CTV之间宽度(PTV margin)的确定应以摆位 误差及由于器官移动导致的靶区移位的实际检测结果为依 据。
精品医学ppt
14
三、定位
1.模拟定位机(simulator) 模拟定位机能模拟放射治疗机的各种几 何参数、机械和光学特点,重复治疗机的所有运动自由度,保证 靶区定位时的一切条件与治疗时完全一致。病人按治疗时的体位 在模拟机下通过透视来确定病变的范围,决定照射的角度和野数, 拍摄定位片并记录下治疗时所需的各项参数,最后在病人身上画 好标记线。
(五)照射区(irradiated volume,Ⅳ)
50%等剂量线面所包绕的区域为照射区。其剂量受正常组 织特别是正常组织中的敏感器官如脑干、脊髓等耐受量的 限制。
精品医学ppt
12
常用概念
(六)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 指可能包括在照射野内的重要组织或器官,它们的放射敏
模拟机投射出的是用于诊断的千伏级X射线,它能显示靶区及重要 器官的位置、活动范围,拍摄照射野定位片,多用于胸部肿瘤的 定位,食管和胃肠病变定位可通过吞钡来显示食管病变的长度和 胃肠肿瘤的位置。由于在X射线透视下只能较好地显示对比度强的 肺和骨组织,而对占全身比例较大的软组织以及大部分肿瘤组织 都显示不清。因此,模拟机只能用于常规放射治疗的定位,不能 满足现代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定位要求和定 位精度。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也是放射治疗科不可缺少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