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总结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其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旨在促进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

二、教育学理论基础1.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2. 认知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强调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互动和经验构建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意义建构。

三、教育心理学1. 学习动机:影响个体学习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包括兴趣、目标和自我效能感等。

2.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技巧,如记忆术、元认知策略等。

3. 学习评价:对学习效果的测量和反馈,包括标准化测试、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四、教育方法与技术1. 直接教学法:教师通过讲授、示范和练习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提问、研究和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育组织与管理1.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旨在指导和规范教育活动。

2. 学校管理: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团队、资源配置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3. 教育评估:对教育活动和成果的评价和监控,包括学校评估、课程评估和教师评价等。

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教育现代化:通过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2. 教育公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减少教育不平等。

3. 终身教育: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断学习和成长。

七、教育伦理与法律1. 教育伦理:涉及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如尊重学生、公正评价等。

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点总结概述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旨在研究和探索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律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涉及广泛,包括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对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1.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价值观念等问题,对教育活动进行理论分析和指导。

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和学说,如实用主义、进化主义、个别主义、进步教育主义等,影响了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方向。

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化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的认识,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等心理过程。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观点,如感知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对于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3. 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教育社会学则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育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包括社会阶层与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教育流变现象等。

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背景和社会问题的理论认识,为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教育学派及其观点教育学派指的是教育学发展历程中产生的重要学派和他们的教育理论观点。

常见的教育学派有进化论派、实用主义派、进步教育主义派等。

这些学派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和认识。

了解各个教育学派的观点,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加深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论本文概述了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以及常见的教育学派及其观点。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教育概念: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教育”定义的理解: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形态(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撞门的教育人员、机构以及与性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一)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有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三)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合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

特点: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常用于培养和发展教育工作者。

本文将对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1. 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组织的影响行为,旨在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其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智力、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2. 教育的类型和层次2.1 教育的类型教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基础教育: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基本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通常包括小学和中学阶段。

•高等教育:指大学和研究生院提供的教育,旨在培养专业技能和高级知识。

•职业教育:为培养特定职业技能的教育,包括职业培训和技术学校等。

•成人教育:为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教育形式。

2.2 教育的层次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划分:•宏观层面:包括国家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等。

•微观层面:包括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的实际操作和管理。

3.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3.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原理、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

3.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评价与测量等方面的内容。

3.3 教育方法学教育方法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技术等。

4.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4.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改变过程,通过刺激-反应的机制,个体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4.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主动探索和思维过程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5. 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研究衡量和评估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领域。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2024)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2024)
2024/1/28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和认知结构,认为学习是 通过理解、领悟和思维活 动来实现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 我实现,认为学习是个人 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16
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任务。
2024/1/28
12
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实施
教育政策的内容
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 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 容等方面的规定。
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政策的实施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试验、全面实施等步骤。同时 ,还需要建立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以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施。
了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在内的多种方法体系。
2024/1/28
0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推动教育理论与实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
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
化。
26
定量研究方法
2024/1/28
定量研究方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数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 揭示教育现象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它 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教育学基础(完整版)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知识点总结教资

知识点总结教资

知识点总结教资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实,研究内容有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规律等。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2.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

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

3.教育原则常见的教育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巩固和应用、知识的结构化教学、个性化教育等。

二、教育思想及教育学说1.教育思想的历史古代教育思想包括儒、道、法、墨,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墨子。

现代教育思想包括启蒙运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实用主义等。

2.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罗塞福、弗洛贝尔、杜威、皮亚杰等,他们代表了不同阶段的教育学说。

三、心理学基本概念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分为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分支。

2.发展心理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儿童、青少年期等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

4.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帕维洛夫、沃森、斯金纳等,强调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以及环境塑造个体行为。

5.著名心理学家杜威、皮亚杰、弗洛伊德、阿德勒等。

四、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型1.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教学模型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型、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型、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模型等。

3.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策略。

五、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情感、学科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点总结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和理论体系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 现代教育学的新发展和新趋势
二、教育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 研究心理学和教学设计
- 教育评价和测量
-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育经济学
-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 教育资源配置和效益评估
- 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四、教育社会学
-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差异
- 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
- 学校文化和学生行为
- 教育社会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五、教育法学
- 教育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学校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责任
- 学校管理和教育法律保障
- 教育法学在教育监督和维权中的作用六、教育技术学
-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教育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 教育媒体与教学设计
- 远程教育和在线研究
- 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以上是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点总结,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改革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学基础知识讲解

教育学基础知识讲解

教育学基础知识讲解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教育学,则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了解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的定义与本质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它包括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

而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品格、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通过教育,我们希望培养出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二、教育的目的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的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

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这就要求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适应,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教育的要素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他们是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如教师、家长等。

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和思考。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

它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质量。

《教育学基本知识》课件

《教育学基本知识》课件

心理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详细描述
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微观的视角,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情感 、动机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促进有 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0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 治民主化进程;同时,政治决定教育 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 。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总结词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详细描述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等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从不同角度研究教育的各种 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创立 阶段和发展阶段。在萌芽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价 值和作用,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思想。在创立阶段, 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开始提出各自的教育理论,形成了不 同的教育学派别。在发展阶段,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 大,教育实践不断深入,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02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总结词
探讨教育本质和价值
详细描述
哲学为教育学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 以及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
社会学基础
总结词
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详细描述
社会学为教育学提供宏观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教育与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教 育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功能

教育学基础教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教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教学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是培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人才的重要学科。

教育学基础教学知识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观念、历史渊源、理论体系、教育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对教育学基础教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原则的学科,研究对人的思想、品德、心理、身体等各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的学科。

教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活动的系统性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

教育是一种专门目的的社会现象,是一种人为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形式,是一种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而教育学作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从19世纪开始的。

19世纪,欧洲发达国家逐渐建立了现代教育体制,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

20世纪,教育学在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不同学说和流派逐渐形成,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积累。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学正在不断丰富和深化。

二、教育学的理论体系1.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古典主义教育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柏拉图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精神教育,倡导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和公民,他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理论。

(2)新教育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教育学成为当时教育改革的先驱。

新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罗素、洛克等。

他们主张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关注儿童的自然成长和自由发展,提倡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倡导教育改革和革命。

(3)进化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化论对教育学的影响开始增强。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对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主张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注重教育和社会进化的关系,提倡个体适应社会的教育。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它是培养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学科之一。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是教育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它对于深入理解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它以科学的态度、系统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对教育活动进行研究和阐释。

教育学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科学性、实践性和反思性。

科学性是指教育学是一门基于实证研究的学科,它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

实践性是指教育学是与实际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教育实践的规律和方法。

反思性是指教育学是一门反思人类教育活动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教育目标、价值观和师生关系等问题。

二、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中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学科范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概念。

教育学的学科范畴包括教育学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者、被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等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

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是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的重要途径。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教育学阶段、实证教育学阶段和价值教育学阶段。

传统教育学阶段是教育学研究的起点,它主要关注教育的目的和方法等问题。

实证教育学阶段是教育学研究的突破口,它以科学的态度和实证的方法,研究和揭示教育的规律。

价值教育学阶段是教育学研究的新方向,它以教育的价值观和意义等问题为中心,研究和探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意义。

四、教育学的应用与实践教育学的应用与实践是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的重要内容。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教育学的性质:综合性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教育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学独立的标志主要有四方面,包括研究对象、概念范畴、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专门机构。

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

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教育史,以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任务是研究各历史时期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客观规律,为解决当代教育问题提供启示与借鉴,并预示其发展方向。

教师知识结构: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指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一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及形成或改变人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此外,教育学还包括诸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只是教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一门非常广泛而深入的学科,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点需要学习和掌握。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它涵盖了教育的理论、实践和政策等方面。

在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许多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到教育学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

本文将对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

1. 教育学的定义与范畴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包括了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和组织等问题。

教育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学生、教师、学校、教材、课程、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教育学主要是指教育的哲学性思考,如孔子的教育思想等。

18世纪开始,教育学逐渐成为正式的学科。

在19和20世纪,教育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教育学更加强调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教育研究。

3.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教育学的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

其中,教育哲学主要关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观念,心理学关注学习与教育的心理过程,社会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学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

这些理论构成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便深入理解教育现象。

定量研究则是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来获取数据,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

5. 教育学的实践教育学的实践包括了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管理实践和教育政策实践等方面。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目的,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领导和管理者需要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和规划。

在教育政策实践中,国家需要制定和实施各种教育政策来保障教育公平和质量。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公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公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中公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的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涉及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内容。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探讨如何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二、教育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统计等手段收集事实数据,分析教育现象和规律。

2. 文献研究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教育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报告等,探讨教育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3. 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质性研究手段,揭示个体的经验、观念和情感,了解教育问题的多元性。

4. 数量研究方法:采用量化的统计分析手段,研究教育问题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三、教育学的重要理论1. 教育目的理论:包括个体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化理论、技能培养理论等,围绕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展开探讨。

2. 教育内容理论:研究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如学科课程理论、文化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等。

3. 教育方法理论:探讨教育的传授和实施方式,包括启发式教学理论、社会互动教学理论等。

4. 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教育质量和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四、教育学的专业发展1. 教育学的学科分支: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不同,教育学分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分支。

2. 教育学的专业实践:教育学专业人才可以从事学校教育、教育管理、师范教育、教育研究、教育咨询等多种教育领域的工作。

3. 教育学的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包括学术研讨会、学者互访、国际合作项目等。

五、教育学的新发展1. 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革新。

2. 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教育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推动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科学化。

3. 教育创新实践:探讨新型教育模式和实践,如个性化教育、多元化评价、跨学科整合等教育形式。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科学。

它涵盖了教育的目的、过程、方法、内容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总结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点,为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

二、教育学的核心概念1. 教育定义: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过程。

2.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通常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培养等方面。

3. 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指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教学、评价、管理等环节。

4.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和策略。

5.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包括课程、教材、实践活动等,是教育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

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1.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强调外部行为的改变。

2. 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如信息加工、问题解决等。

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4.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人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注重学习者的主观体验和自我评价。

四、教育心理学1. 学习动机:指驱使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或外在因素。

2. 学习风格: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偏好使用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策略。

3.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

4. 学习成效评估:通过各种评价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测量和分析。

五、教育方法论1. 直接教学法:教师通过讲授、示范等方式直接传授知识。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提问、研究和实验来主动探索知识。

3.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六、教育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旨在提供及时反馈,促进学习。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感兴趣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教育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1. 教育的定义和目的: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旨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目的包括知识的传授、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等。

2. 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教育的原理包括个别差异原理、适应原理和激励原理等。

教育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和实践法等。

3. 教育的发展和历史: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对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有不同的影响。

现代教育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得到迅速发展,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4.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人们获取、内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5.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育的心理过程。

它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并提供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和方法。

6. 教育评估和测量:教育评估和测量是评价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

它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并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

7. 教育管理和领导:教育管理和领导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育机构,并培养优秀的教育领导者。

它涉及管理原理、组织行为和决策等方面的知识。

8. 教育政策和改革:教育政策和改革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并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它包括教育法律、政策制定过程和教育改革的影响等内容。

9. 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研究不同文化间的教育差异和交流。

它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合作。

10.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研究如何满足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教育需求。

它包括学习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身体障碍等方面的知识。

总之,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和理论。

了解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原理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学基础知识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总结

教育学基础知识总结1. 教育学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 教育的词源:我们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

《孟子·尽心上》、《劝学篇》、《学记》;《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

《论语》是教育史上最早论述教育思想的作品。

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核心,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4. 教育学的三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措施)。

5.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学习者得不到有效地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措施,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

7. 最早的教育机构:古埃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最早出现学校的朝代。

8.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各人种教育演化》;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最早把教育起源最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的。

9.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国的孟禄。

10.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金钥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苏联和我国。

11.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工业社会的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1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A 中国古代无名氏的《学记》是我国最早体现古代教育的作品。

B 英国1623年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C再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D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育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理论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教育学基础总结

教育学基础总结

教育学基础总结第一章【名词解释】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是耦合的过程;再次,这个定义情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最后,这个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简答】1.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答:第一、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例如:学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职业预备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人们人文感怀的需要。

)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将继教育的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积极:实用主义教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资本主义法杖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消极: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学校的特质。

第二章【名词解释】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呈现形式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简答】1、教育的个体正向功能有哪些体现?答: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1. 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1. 教育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 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的适应新环境。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广义的教育: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

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3.教育媒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前苏联】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形态:1.按教育系统自身标准分——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按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按教育系统发展历史进程分——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教育——特征: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有关;主要方式为言传身教和有意识模仿学习。

古代社会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古代中国:夏代——出现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儒墨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六学二馆”;宋代——“四书五经”,“学而仕则优”;明代——八股文;清代——清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被废.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佛脚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代希腊、罗马:欧洲奴隶社会——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总结第一章【名词解释】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是耦合的过程;再次,这个定义情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最后,这个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简答】1.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答:第一、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例如:学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职业预备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人们人文感怀的需要。

)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将继教育的生产性之后,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系统的深刻认识。

)第三、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国际化与本土化共同发展。

)第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贯穿一生,满足不同年龄,教育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

)2. 实用主义教育学答: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基本观点如下: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积极:实用主义教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资本主义法杖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消极: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学校的特质。

第二章【名词解释】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从作用的对象看,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呈现形式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简答】1、教育的个体正向功能有哪些体现?答: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1. 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1. 教育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 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的适应新环境。

另外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

教育必须教人“学会生存”,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还是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

四.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

从广义的教育来讲,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

对学校教育而言,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

2. 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一.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教育可以改善人口质量,提高全民族素质。

二.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1.教育是文化传递和保存的有效手段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选择文化不仅促进文化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促进人的发展)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最有效、最积极的方式)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两条途径:教育创作一种新的文化;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三.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当代教育的突出功能。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四.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第三章【名词解释】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造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题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分析题】阐述社会本位论和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并予以分析评价。

答:❖人本位论:基本观点: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主张:●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

❖社会本位论主要观点: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

主张:●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即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

❖评价:●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都含一定的合理性。

●缺陷: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都割裂了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否定了人与社会在教育目的中的合理性存在。

它必然会导致教育实践的片面性,导致教育功能的片面性,限制教育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科学价值取向——正确理解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对立统一起来,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来认识和看待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对人与社会的关系应给于动态的、发展性的把握——不应僵化地以个人或社会的价值作为基点,而是把人与社会发展的互依性、互动性、互利性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基点。

从实践层面看,教育目的最终要落在人的发展上。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含义的各种表述,有其丰富的内涵: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这种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既体现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全面发展。

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

“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均匀地发展全部的特性”。

4.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个性比较高度的自由发展”等。

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想把握。

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4.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第四章【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名词解释】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的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简答】1.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的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是:(1)专业理想的建立。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专业知识的拓展。

1、量的拓展;2、知识的质的深化;3、知识结构的优化(3)专业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

具体包括:1、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2、.积极的自我体验;3、.正确的职业动机;4、.对职业状况的满意;5、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6、对未来工作情景有较高的期望;7、具体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育模式。

2. 学生的本质特点:答:学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学生的特征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存在”的特征。

(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1.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对象主要是前人实践总结的认识成果——概括化的经验体系,它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体现出来。

2.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3.学生以系统学习知识经验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顺利一些。

具有主体性的人(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所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具体指: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

(二)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展上,更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不仅表现在发展的速度上,而且表现在发展的广度、深度上。

3. 学生的地位:答:学生的地位包括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

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需要,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