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PPT课件

合集下载

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其应用ppt课件

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其应用ppt课件

2024/3/30
25
应用举例:
部分做过的工作
2024/3/30
26
一、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构建一个半合成抗体库,不经免疫制备人源抗Tie2 Fab抗体。通过RT-PCR方法,从人脐带血淋巴细胞总 RNA 扩增轻链基因及重链VH段基因,将轻链基因插 入pCOMb3载体中,得人轻链质粒库;从乙肝表面抗 体(HBsAb)的Fd段基因制备含有不同长度随机化 CDR3的FR3-CDR3-J-CH1片段,然后将VH段基因与随 机化的CDR3融合,得到Fd基因片段,再将其插入轻链 质粒库中,得半合成人Fab质粒库。
成3节段
2024/3/30
17
M13噬菌体
丝 状 噬 菌 体
λ噬菌体、T4噬菌体、T7噬菌体
蝌 蚪 形 噬 菌 体
2024/3/30
18
T7与M13相比优势明显
T7Select的优势 解释
是在细胞质中表 达的裂解性噬菌 体
C-端融合
与M13不同,T7是裂解性的,其展示的蛋白无需分泌。
插入序列被克隆到T7Select载体基因10 的C-端,可以使带有终止密码子的 插入子得以表达和展示。
2024/3/30
34人源噬菌体Fab抗体半合成的构建将酶切纯化的重链重叠PCR产M13的超感染 下,繁殖出表算出κ+Fd(包括CDR3-5个菌落,涂格,过夜培养后菌落PCR: 其中6个克隆中有轻链也有重链。双链插入率 为60%左右。
κ 链 文 库 的 容 量 为 5.03×106,λ 链 文 库 的 容 量 为 6.8×106(多次建库混合后的库容量)。
从平板上随机挑取10个菌落,涂为70%。
载体克隆容量大 T7载体比M13克隆容量大,而任何克隆到M13上大于1 kbp的片段都不稳定。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ppt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ppt

Lytic phages specifically kill pathogenic bacteria as an 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s
Example of a successful phage therapy treatment.
接受过噬菌体治疗的病人对细菌和病 毒感染的抵抗力增强, 噬菌体能上调感染 病人的免疫应答。噬菌体治疗能改变血清 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水平, 体外加入 噬菌体能提高血细胞培养物中的TNF-α和 白细胞介素6水平。IL-6 涉及Th2 型应答, 对诱导B细胞分化成抗体形成细胞特别重要。 总之, 这些结果表明噬菌体能作为细胞和 体液免疫的天然佐剂。
In phage display, a heterologous peptide or protein is display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hage through transcriptional fusion with a coat-protein gene ,producing novel phage particles that have a variety of potential uses.
目前,能用于蛋白质/多肽展示的噬菌 体系统有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λ噬菌体展 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和T7噬菌体展示 系统。
T7 噬菌体基因组由39936bp双链线性DNA组成,有 160bp 的突出末端。T7噬菌体衣壳蛋白通常有2 种形式, 10A(344氨基酸)和10B(397氨基酸),10B是在10A的341 个氨基酸的翻译框中产生的(translational frameshift), 约占衣壳蛋白的10%,功能性衣壳或者由10A、或者由10B、 或者由10A和10B以一定比例构成,这说明T7衣壳蛋白能够 容纳变异体。独特的10B 衣壳蛋白区存在于噬菌体表面, 所以被用作噬菌体展示。不像丝状噬菌体系统,展示在T7 表面的多肽或蛋白质不需要通过细胞膜分泌出来,因而其 表面展示多肽和蛋白的范围广。T7展示系统可以高、中、 低拷贝地展示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展 示系统。

高中生物PPT课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高中生物PPT课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T2噬菌体、大肠杆菌、离心机、细菌培养液、试 管、搅拌器、培养瓶等。
【注】T2噬菌体模式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了解T2噬菌体: 1.T2噬菌体只由DNA和蛋白质两种化学成分组成 2.T2噬菌体能够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借助 大肠杆菌,完成增殖过程 3.组成T2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含有S元素,而P元 素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4.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于大肠杆菌体内的病 毒 5.T2噬茵体能够特异性地吸附在大肠杆菌的表面 6.相比较而言,T2噬菌体的密度小,大肠杆菌的 密度大 7.T2噬菌体借助于大肠杆菌增殖一代所用的时间 为20分钟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1.用35S标记T2噬菌体,沉淀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2.用32P标记T2噬菌体,悬浮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3.自主学习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3.如何进行两种物质的标记?
4.分别标记后如何进行检测呢? 5.实验结果推导。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实验检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目的与要求
材料与用具 方法与步骤 结果与结论 问题与讨论
实验结果:
大多数35S标记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 质附着在宿主细胞的外面;32P标记的噬菌体中检测到32P。 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PPT课件

噬菌体PPT课件

生物合成
细菌不再复制自身 DNA,而受噬 菌体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利用 细胞的合成机构,如核糖体、 tRNA、 酶、ATP等,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复 制子代噬菌体DNA,同时在不断合成子 代噬菌体的外壳Pr。
生物合成
RNA多聚酶的转录 胞浆内核Pr体转译Fra bibliotek亲代DNA
mRNA
早期Pr(功能Pr)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严格的寄生性(宿主特异性)
只寄生在易感宿主体内,即一种 噬菌体只能在相对应的细菌内增殖,如 伤寒沙门菌噬菌体只能感染伤寒沙门菌 ,而不能感染其它种的沙门菌(变形杆 菌)。 这种特异性的根据是细菌表面所 存在的噬菌体受体。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裂解作用
噬菌体感染宿主局后可出现两种 结果,其一是裂解细菌,完成溶菌周期 (裂解周期),这种噬菌体称毒性噬菌 体。 毒性噬菌体:就是能在宿主菌细 胞内复制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达到 一定数量后,使细菌裂解的噬菌体。
溶源作用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 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 DNA 能随细菌 DNA 复制,并随细菌分裂而传代。这种随 细菌分裂而传代的状态称为溶源状态。能 形成溶源状态的噬菌体称温和性噬菌体。 整合在 DNA 上的噬菌体基因称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溶源性细菌。
prophage: 整合在细菌基 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毒性噬菌体的溶菌现象
毒性噬菌体感染敏感菌后可出现溶菌 现象,如果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成半透明的菌悬液,感染后,便澄清。 在固体培养基中,若用适量噬菌体和宿主 菌液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有透 亮的溶菌空斑出现。一个空斑系由一个噬 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后形成的,称为 噬斑.
噬斑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04
噬菌体的检测与防治
噬菌体的检测方法
噬菌斑法
在细菌培养物上加病毒液,培养后观察透明圈, 透明圈越大表示病毒活性越强。
血清学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噬菌体抗原,以确定其存在 和种类。
分子生物学方法
如PCR、基因测序等,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 析,准确快速地检测噬菌体。
噬菌体的防治策略
加强卫生管理
分布
噬菌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水、土壤、动物肠道等,同时也在人类生产活 动中广泛存在,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
噬菌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致病性
某些噬菌体可导致人类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发热等症状;在医院环境中,噬菌体还 可导致医院感染。
治疗与预防
烈性噬菌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激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同时,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 械等的监管,可有效预防噬菌体感染。
为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可以包含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为医学生的研究提 供参考和借鉴,例如在研究新型病毒或者细菌时,可以通过课件学习相关的知识 和技术手段,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通过课件的学习,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治疗手段,例如在 面对新型病毒或细菌时,可以通过课件学习相关的防控和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 服务临床实践。
THANKS
生物技术应用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可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筛选 抗体药物等。
02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与感染机制
噬菌体的生命周期
吸附
噬菌体识别并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 。
侵入
通过酶解或融合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
增殖
在宿主细胞内进行核酸复制、蛋白 质合成及组装。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分子进化分析
研究噬菌体的分子进化,探讨其 进化和分类的关系。
生物信息学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噬菌体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进行分析,
揭示其结构和功能。
计算机模拟
利用计算机模拟噬菌体的感染和 复制过程,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机 制。
数据挖掘和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寻找噬菌体 感染和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和 基因,为药物设计和治疗提供参考 。
01
02
03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生素滥用,细菌耐 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而噬 菌体有望为解决这一问题 提供新思路。
生物安全性
噬菌体作为生物制剂,其 生物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评 估和研究。
法规与伦理问题
噬菌体疗法的相关法规和 伦理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探 讨。
对人类的贡献
疾病治疗
通过研究噬菌体,我们可 以发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 ,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感染症状
噬菌体感染可引起发热、咳嗽、 呕吐等症状。
传播途径
噬菌体可通过空气、水和食物等传 播。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噬菌体感染可导致细菌性疾病 ,如肺炎、肠道感染等。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样本,进行噬菌 体分离培养及鉴定,以确诊感
染。
治疗
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 需采用噬菌体疗法。
03
噬菌体基因组与复制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构成
噬菌体基因组为DNA双链,通常包含多个基因,其中包括复 制、转录、翻译等必要基因。
基因组功能
噬菌体基因组编码其生命周期所需的各类蛋白,包括外壳蛋 白、复制酶、转录酶、翻译器等。
复制与表达
复制过程
噬菌体通过吸附至敏感宿主细胞表面,注入自身DNA,利用宿主细胞代谢和 能量系统进行自身DNA的复制和表达。

噬菌体及其研究进展PPT课件

噬菌体及其研究进展PPT课件

大多数为线状双链
DNA噬菌体 RNA噬菌体
少数为环状单链 多数为线状单链
少数为线状双链
第5页,共31页。
第6页,共31页。
化学组成
❖ 核酸:DNA或RNA,基因组大小为2-200kb,某些噬菌体基因组中还 含有异常碱基。
大多数为线状双链
DNA噬菌体
RNA噬菌体
少数为环状单链
多数为线状单链
少数为线状双链
第29页,共31页。
❖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抗体、模拟抗原表位,不仅绕过了细胞融 合,而且可以以单克隆抗体(McAb) 或单链抗体( ScFv)为靶分 子筛选真菌毒素的模拟抗原表位,代替真菌毒素的标准品,建立无 毒ELISA检测方法,保证实验操作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人身安全。
❖ 熊啸(2007 年)等选用抗黄曲霉毒素M1(antiAFM1,Aflatoxin M1,AFM1)单克隆抗体为筛选配基,从噬菌 体表面展示的随机7 肽库中筛选出AFM1 抗原的模拟表位 LTSFPRH 和MAPSSWR,为研制出安全无毒的ELISA 试剂盒奠 定基础。
第9页,共31页。
烈性噬菌体的溶菌周期
生物合成 装配
释放
第10页,共31页。
2、噬菌体的应用技术
测定辐射剂量
鉴定细菌分型
预防和治疗
传染性疾病
应用
检测基因 产物的活性
检测病原菌
筛选目的基因
第11页,共31页。
3、噬菌体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 食源性疾病病原的检测技术
❖ 作为食品添加剂 ❖ 噬菌体展示技术检测真菌毒素
用噬菌体截获某种病原菌随后病原菌被噬菌体感染用杀毒剂将胞外的剩余噬菌体杀死然后将噬菌体与被感染细胞混合并在装有软琼脂的双层培养基上培养被感染的细胞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休在培养基中就会形16实验方法标本采集后臵于sc增菌管中37增菌18h左右ss平板分离培养37过夜然后挑出具有沙门氏菌特征的单个菌落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皿上每块平板划格后可接种8落左右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噬菌体可以用于治疗耐药性细菌感 染,通过噬菌体对细菌的裂解作用 ,破坏细菌的生存能力。
此外,噬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 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噬菌体可以作为生物农药,通过与病原菌结 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此外,噬菌体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具有潜在的 应用价值,例如用于净化污水和降解有机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蛋白质外壳决定噬 菌体的特异性,可 以识别、结合并侵 入宿主细胞。
尾部
由尾鞘、尾管和尾板组成。
尾鞘和尾管共同形成噬菌体的尾部,尾板则帮助噬菌体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
尾部与头部之间通过颈部相连。
噬菌体的基因组
噬菌体的基因组通常由DNA或 RNA组成,其大小和复杂性因
噬菌体种类而异。
噬菌体的基因组编码了其生命 周期和复制策略所需的所有基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噬菌体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噬菌体概述 • 噬菌体的结构与组成 • 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 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 噬菌体的应用与前景 • 相关词汇解释
01
噬菌体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只能感染细 菌和其它微生物。
结构简单,由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 组成。
装配与释放
装配
噬菌体使用宿主细胞的机制来装配其蛋白质外壳和基因组。
释放
一旦噬菌体组装完毕,它就会裂解宿主细胞并释放出新的噬 菌体颗粒。
04
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 作用
噬菌体对宿主的影响
01
02
03
裂解性感染
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增殖,最终导致宿主细胞 裂解死亡。
溶原性感染

第四章--噬菌体-PPT幻灯片

第四章--噬菌体-PPT幻灯片

溶原状态
l 十分稳定,能经历许多代 l 在某些条件如紫外线、X线、致癌剂、突变剂等作
用下,可中断溶原状态进入溶菌性状态,这称为前 噬菌体的诱导与切离,发生率为10-2-10-5。 l 极少数溶原性细菌中的前噬菌体离开细菌基因组后, 不进入溶菌性周期,这个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治 愈”。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
l 只要细菌有特异性受体,不论死活噬菌体都能吸附, 但噬菌体不能进入死亡的宿主菌。
穿入
l 有尾噬菌体吸附宿主后,借助尾部末端含有的 一种类似溶菌酶的物质,在细菌细胞壁上溶一 小孔,然后通过尾鞘的收缩,将头部DNA注入 细菌体内,而蛋白衣壳留在菌细胞外。
l 无尾噬菌体与丝形噬菌体可以脱壳的方式进入 细菌细胞内。
溶原周期
l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l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基因与 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 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T4 bacteriophages infecting E.coli.
噬菌体噬菌体的复制来自2.化学组成l 蛋白质
© 构成噬菌体的头部的衣壳及尾部,包括尾髓、尾鞘、尾板、 尾刺和尾丝,起着保护核酸的作用,并决定噬菌体外形和 表面特征。
l 核酸-遗传物质
© 基因组大小2-200Kb © 核酸为DNA或RNA,大多数噬菌体的DNA为双链DNA,但一些
微小DNA噬菌体的DNA为环状单链。多数RNA噬菌体的RNA为 线状单链,少数为线状双链,且分成几个节段。 © 某些噬菌体的基因组含有异常碱基,如大肠埃希菌T2噬菌 体无胞嘧啶,而代以5-羟甲基胞嘧啶与糖基化的5-羟甲基 胞嘧啶;某些枯草芽胞杆菌噬菌体无胸腺嘧啶,而代以尿 嘧啶、 5-羟甲基尿嘧啶。因宿主细胞内没有这些碱基,可 成为噬菌体DNA的天然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价指噬菌体悬液的浓度。即噬菌体数/ml样品。
斑点试验法 液体稀释管法 双层平板法 单层平板法 快速玻片法
涂布菌液液
45C培养
···
斑点试验法
噬菌斑
液体稀释管法
试样( 未知效价的噬菌体液)
计数管中完整宿主细胞数 (定时取样对活细胞计数)
培养液和宿主细胞
噬菌体数=原细胞数 — 活细胞数
双层平板法
4、糖浆剂(Syrupus, syr.):系 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 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制剂,其目 的在于掩盖某些药物的不良气味 。使药物易于服用,尤适于儿童
,如咳必清糖浆、急支糖浆。
5、注射剂(Injection, Amp·):
系指药物制成的无菌溶液, 无菌混悬液或供临用前配成液 体,无菌粉末,专供注射入体 内的制剂,前二者称液体注射 剂(注射液)后者包括注射用粉 剂(粉针剂,如青霉素等)。 大输液(>100ml)
噬菌体的应用
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
依据: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培 养方便,生长迅速,遗传和变异易于控制 和辨认。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若在某一标本中检出某种噬菌体数
量较多,表明有相应的细菌存在。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前噬菌 体、溶源性细菌
二、问题: 1、简述两种不同噬菌体的生活史。
法,第二卷(1981)和第三卷(1998)均收 载质量标准规格。
二、药物剂型
剂型:为了发挥药物最大的疗效,减少副作用及 毒性,便于应用及贮存运输,根据药物的性质, 用药目的及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宜的 给药形式。 制剂:根据药典、制剂规范或其它现成的处方,
常用剂型:按形态可分为液体剂型、半固体
溶源性细菌特征:
细菌染色体中整合的前噬菌体给细菌带来 新的性状,如白喉杆菌感染β‐棒状杆菌, 产生白喉毒素。
溶源性细菌中有个别细菌可中指溶源状态 (发生率10-5),即少数前噬菌体可从细菌 染色体上脱落,并在菌体内复制子代噬菌 体,最后导致细菌裂解,释放出成熟噬菌 体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溶源作用
生物合成
细菌不再复制自身DNA,而受噬 菌体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利用 细胞的合成机构,如核糖体、tRNA、 酶、ATP等,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复 制子代噬菌体DNA,同时在不断合成子 代噬菌体的外壳Pr。
生物合成
RNA多聚酶的转录 胞浆内核Pr体转译
亲代DNA mRNA
早期Pr(功能Pr)
这种特异性的根据是细菌表面所 存在的噬菌体受体。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裂解作用
噬菌体感染宿主局后可出现两种 结果,其一是裂解细菌,完成溶菌周期 (裂解周期),这种噬菌体称毒性噬菌 体。
毒性噬菌体:就是能在宿主菌细 胞内复制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达到 一定数量后,使细菌裂解的噬菌体。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Tail Fibers
衣壳:保护遗传物质和帮助侵染新的宿
主的作用
Base Plate
Infection of host cell by T2 phage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抗原性
噬菌体具有抗 原性,能刺激机体 产生抗体,抑制相 应噬菌体感染细菌 。但对已吸附或进 入宿主菌的噬菌体 不起作用。
抵抗力
1.1 注射剂特点
药物不经消化系统和肝脏代谢而直接 注入组织和血管内,因此剂量准确,作 用迅速,药效可靠,特别适用于急救和 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也适用于某些 口服无效(如青霉素钾和钠),胃肠道 刺激性大(如酒石酸锑钾)以及需要注 射局部发挥作用的药物(盐酸普鲁卡 因)。
1.2 注射剂剂型 溶液型的注射剂(也称注射液,如盐酸 普鲁卡因,复方黄体酮注射液)
凡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可将其干燥粉末 封装于安瓿或小瓶内,灭菌后供用。临用时, 加注射用水配成注射液。
gal
bio
gal bio
bio
Termination of Lysogeny
Induction gal – Adverse
conditions
gal
Role of proteases
– recA protein
– Destruction of repressor
• Gene expression
溶原性细菌
Events Leading to Lysogeny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 Phage coded
enzymegal• Repression of the phage genome
– Repressor protein
– Specific – Immunity to superinfection
➢溶源作用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 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 DNA复制,并随细菌分裂而传代。这种随 细菌分裂而传代的状态称为溶源状态。能 形成溶源状态的噬菌体称温和性噬菌体。 整合在DNA上的噬菌体基因称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溶源性细菌。
prophage: 整合在细菌基 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大于一般细菌
抵抗乙醚、氯仿和乙醇
75℃ 30min或更久才能 被灭活
耐受低温和冰冻
但对紫外和X射线敏感, 一般经紫外照射 10~15min即失去活性。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严格的寄生性(宿主特异性)
只寄生在易感宿主体内,即一种 噬菌体只能在相对应的细菌内增殖,如 伤寒沙门菌噬菌体只能感染伤寒沙门菌 ,而不能感染其它种的沙门菌(变形杆 菌)。
➢裂解作用
增殖方式:复制 增殖过程:
吸附 穿入 生物合成 成熟和释放
吸附和穿入
有尾噬菌体通过尾刺或尾丝特异地 吸附在敏感细菌表面的相应受体上(是Pr 或多糖),两者接触后,噬菌体尾板上 的少量水解酶溶解宿主细胞壁肽聚糖形 成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将头部中核酸 经尾鞘小孔注入细菌细胞内,Pr外壳留在 菌体外。
复 制
转录
转译
子代DNA
晚期mRNA 晚 期 Pr( 噬 菌 体 衣壳与其它结构Pr)
成熟和释放
子代DNA与子代外壳Pr在细菌细胞质 内装配成完整的子代噬菌体。
当子代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201000个)时(噬菌体晚期基因可编码合成 一种溶菌酶),使细菌裂解,噬菌体释放 游离,又可去感染另外的细菌。称溶菌周 期,约25min。
英国药典 (1998年版),British Pharmacopoeia, BP(1998)
可供参考的国外药典
日本药局方(第14改正本)JP(14) 欧洲药典(第3版)
(European Pharmacopoeia,Ph.Eup) 国际药典(第3版)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Ph.Int) ——分三卷:第一卷(1977)收载一般分析方
(4)来源或有机化合物 (12)类别;
的化学名称;
(13)规格;
(5)含量或效价规定; (14)贮藏;
(6)处方;
(15)制剂等。
(7)制法;
可供参考的国外药典
美国药典 (第24版,2000年)(The United
Pharmacopoeia,USP)
美国国家处方集 (19版)(the national Formulary,NF) USP(24)-NF(19)
毒性噬菌体的溶菌现象
毒性噬菌体感染敏感菌后可出现溶菌 现象,如果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成半透明的菌悬液,感染后,便澄清。 在固体培养基中,若用适量噬菌体和宿主 菌液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有透 亮的溶菌空斑出现。一个空斑系由一个噬 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后形成的,称为 噬斑.
噬斑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剂型、固体剂型和气体剂型四类以及新剂型。
(一)液体剂型 1、溶液剂(Liquied,Sol.)指非挥发性化学药 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水中,供内服或外用 的澄明溶液。特点是以量取代称取,服用准确方 便,特别是对小剂量的药物的量取更有意义。如 醋酸洗必泰溶液,新洁尔灭溶液、稀盐酸等。
2、酊剂(Tinctura,Tr.):系指药材或化学药物用不 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亦 可用流浸膏加适量乙醇稀释制成,多数酊剂供内服, 少数供外用。
• Excision
• Lytic growth
gal
bio bio gal
bio
bio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溶源性细菌特征:
照样能正常分裂,并将前噬菌体传至子代 细菌
溶源菌携带的前噬菌体编码的阻遏蛋白能 抑制后进入菌体的毒性(同种或有亲缘关 系)。噬菌体的生物合成,既产生了“免 疫力”。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蝌蚪形由20面体头部和连接螺旋 状尾部复合而成,尾部能收缩,有尾鞘 或没有尾鞘,可有尾板或尾丝相连。尾 部作用是帮助遗传物质注入细胞。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大小 Head/Capsid
3. 结构:
由核酸Pr组成。头部内含核酸,Pr构 成衣壳,包括尾部。
核酸:DNA或CRoSNnhtAeraatcht单ile 链或双链,线T性ail或 环状(多数线性双链)
可见温和噬菌体既有溶源周期,又 有溶菌周期,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如紫外 线、X线,可转变为毒性噬菌体,而毒性 噬菌体只有溶菌周期。
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
温和噬菌体可有三种存在状态:
游离的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溶 菌周期)
前噬菌体(溶源周期) 宿主菌细胞质内类似质粒的噬菌体核 酸(游离)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菌液+噬菌体试样+琼脂培养基
琼脂平板
培养10天 计数噬菌斑
噬菌斑数=试样中噬菌体数
快速玻片法
试样+宿主细胞 +琼脂培养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