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外敷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120例

合集下载

上病下治:妙用吴茱萸,敷足底涌泉穴治病大全!

上病下治:妙用吴茱萸,敷足底涌泉穴治病大全!

上病下治:妙用吴茱萸,敷足底涌泉穴治病大全!
中药吴茱萸始载于《本经》中品。

性热味苦寒;散热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肝胃虚寒,阴浊上逆的头痛或胃脘痛疼,寒疝腹痛,痛经,行经腹痛,呕吐吞酸,五更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关于吴茱萸有这样一个传说:
吴茱萸生吴国,吴国使臣献之于楚王,楚王不高兴,赶之。

楚国有位精通医术的朱大夫追上并且种植。

后来楚王受寒旧病复发,朱大夫熬汤给楚王治好。

楚王知情后马上给吴国道歉,且亲自命名该药为吴茱萸。

吴茱萸研末醋调外敷足底涌泉穴能治的病有好多。

计有急慢性结膜炎、头部一切炎症、鼻出血、口疮、咽喉口舌生疮、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口腔糜烂、小儿口疮、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腔炎、鹅口疮、一切虚火喉炎、新生儿面红啼哭不停、小儿夜啼、孕妇目鼻咽喉唇舌诸病、头部炎症、腮腺炎发热不退、小儿消化不良性呕吐、气膨胀等数几十种病。

另外吴茱萸外用涌泉穴还可以治神经衰弱的失眠;还可以治阴虚头痛(下午及夜间剧痛);高血压等。

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的适应性:凡身体上部有热者都可以使用。

外敷相对安全。

吴茱萸量成人五克,小孩一克左右。

好醋适量。

提示: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切勿私自试药。

吴茱萸治疗小儿鹅口疮,口腔溃疡等

吴茱萸治疗小儿鹅口疮,口腔溃疡等

吴茱萸治疗小儿鹅口疮,口腔溃疡等吴茱萸30g,烘干研成细末,加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于脚心处(涌泉穴),用纱布覆盖并包扎固定。

每1~2天换药1次。

用药一般2~3天治愈。

无毒副作用。

口舌溃疡可用吴茱萸10克,研成细末,以鸡蛋清调和,敷贴于双侧双足涌泉穴,每日换药一次,连用3~5天。

引热下行,主要用于治疗口舌生疮。

中医认为 ,鹅口疮发病原因是心肺积热、火性上炎所致。

吴茱萸辛开苦降 ,性善下行 ,故用之敷脚心 ,可引火下行。

本法效验而价廉 ,且患儿无痛苦 ,无毒副作用 ,易于被接受。

吴萸口服效果不错,但味道极苦,小儿难以接受,故对小儿患者可用此法治疗鹅口疮、口疮、口糜、呕吐、新生儿喉鸣、腮腺炎、小儿流涎、小儿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病症【处方】吴茱萸10克,附子10克。

【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鹅口疮170例,有效率达98%。

另据报道,单用吴茱萸粉和米醋调敷两脚心,连用3晚,治疗本病30例,也取得较好效果。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稀糊状,分摊于2块塑料薄膜上,每日晚上敷两脚心(涌泉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次晨去掉,连用2晚。

【摘录】《外治方》近日许是嗜辣过多,口舌生疮,疼痛难忍,吃饭囫囵吞枣,说话微言大义,刷牙亦草草了事.已绵延多日,目前没有自愈迹象.又无上医院的习惯,从前的西瓜霜多年不用恐怕也早已过期,懒得找了.无药,遂从网上查找偏方,今晚始用,看看有没有效果.口疮,医学叫口腔溃疡。

春季里阳气上升,人体这个系统也和大自然一样,阳气回转。

因此阳火滋生,侵袭口腔,使得一些人口舌出现圆形白泡,溃破后疼痛难忍。

笔者以前每到春季经常得此病,后在一刊物上看得一单方,使用后多年没再复发。

现推荐给各位同仁,以解口舌之痛。

吴茱萸(药店有售)60克,研末,分6份。

用醋(50°白酒也可以)和成饼状。

晚睡觉前贴敷与脚心涌泉穴。

每只脚个一份,用布或塑料包好,以免污染被褥,早晨撤掉,洗净脚。

连敷3晚。

如布见效,3天后再连敷3天。

吴茱萸治疗口腔溃疡

吴茱萸治疗口腔溃疡

吴茱萸治疗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虽然不是特别严重的口腔疾病,但是一旦患了也是疼痛难忍,尤其是吃了热的,冷的,稍微有点刺激性的食物,立马就受不了了,很容易疼痛难受,为了治疗口腔溃疡很多人寻找了一些方法,有的说吴茱萸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吴茱萸温中散寒,有止痛、止呕、消炎的作用,服用吴茱萸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口腔溃疡病痛,那么我们该怎么使用吴茱萸呢?
治疗口腔溃疡
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好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

用量:1岁以下用0.5~2钱,1~5岁用2~3钱,6~15岁用3~4钱,15岁以上用4~5钱。

治疗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备注】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

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

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用鸡蛋内膜贴口腔溃疡处,效果也不错,疼痛马上减轻,大蒜捣成泥敷于双侧涌泉穴,用塑料薄膜包裹或用止痛膏也可以,感觉灼痛去掉即可,一般5个小时左右吧,小孩注意时间不能长了,以免起泡)口舌溃疡可用吴茱萸10克,研成细末,取鸡蛋清调和,敷贴双足心,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本方若以米醋调敷,则可以治小儿支气管炎。

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120例

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120例

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120例
刘京祥;张爱峰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9(000)A12
【摘要】我院自1990~1999年间,应用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12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治疗方法吴茱萸10g研末,加蛋清蛋白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儿两足心(以涌泉穴为中心)后用纱布包扎,12小时后去除,视病情而定,可于次晚再用1次。

2治疗效果120例患儿年龄均为2个月~3岁。

1次用药治愈89例,2次用药治愈31例,全部病例治愈。

3体会该临床治疗剂型为纯中药制剂,中药吴茱萸成份含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多种生物碱以及吴茱萸苦素、吴茱萸内酯、挥发油、吴茱萸烯、罗勒烯。

能够抑制一些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如口腔念珠菌。

该方案用药简单,易操作,无痛苦,易于被广大患儿所接受,值得推广。

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120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刘京祥;张爱峰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人民医院!26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药汤剂配合蜂蜜含服吴茱萸粉外敷治疗复发性口疮34例 [J], 黄冬艳
2.吴茱萸小茴香外敷足心治疗小儿口疮120例 [J], 曹燕薇;王江
3.中药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口疮10例报道 [J], 姚良;姚远增;范艳慧
4.吴茱萸、小茴香外用治疗小儿口疮120例体会 [J], 欧翠敏;邵国兰
5.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 [J], 郭骞;王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茱萸外敷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120例

吴茱萸外敷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120例
实用 医学杂志 2 0 0 9年 第 2 5卷第 8期


中 医 中 药 ・
吴茱 萸 外 敷 治疗 婴 幼儿 口腔 溃 疡 10例 2
俞 梦瑾

宋 玉娟
余 秀梅
要 目的 : 绍 吴 茱 萸 外敷 足 底 涌 泉 穴 治 疗 婴 幼 儿 口腔 溃 疡 的 中 医理 论 、 介 I 操 作 以及 疗效 观 察 。方 法 : 临床
取住 院的 10例 口腔 溃疡 患儿 为观 察对 象 的基础上 , 用吴 莱萸 加 外敷足底 涌泉 穴治疗, 并与对照组 比较 。 结果 : 治疗组 总有 效率 9 %, 0 明显 高于对照组。结论 : 菜萸外敷足底 涌泉 吴
穴治 疗 婴 幼 儿 口腔 渍疡 是 一种 简便 无 创 、 全有 效 、 童 容 易接 受 配合 的 治 疗 方 法 。 安 儿 关键 词 吴 茱 萸 : 口腔 溃 疡
<00 ) .5 ,提 示 加 用吴 茱 萸 外 敷 组 疗效 优 于对 照 组 。 所 有 病 例 在 敷药 后 第 2天 即可 见 溃 疡 变 浅 .伪 膜 变
异无显著性。 1 治疗 方 法 将 吴 茱萸 3 . 2 0g坟火 培 干研 成 粉末 贮 瓶 备 用 。使 用 时 取 少 量药 粉 加 食 用 陈醋 适 量 调 成 糊 状 。 入 鸡 眼 膏 的垫 圈外 敷 于 患 儿 双 足心 涌泉 穴 ( 装 原 鸡 眼膏 药 饼弃 掉 , 圈直 径 le 大小 , 于 婴 幼儿 足 垫 m 用 底穴 位贴 敷 正合 适 ) 上下 各粘 创 可贴 加 固 。 套上 袜 。 再 子。 样 , 这 便可 更好 地 固定 药饼 , 防止 患儿 手撕 脚蹭 搞 脱药敷 ,也可在患儿下地行走时起到软垫保护作用。 治疗组在每晚睡觉前 由护士敷上药贴 ,次 日晨起撕 掉 。每 日外敷 1 , 1 右 , 照 组不 做此 项 处 次 8 0h左 对 理 。 部 病例在 适 当静 脉 营养 支持 治疗 基 础上 均 口服 全 维生素 B 及维生素 c 并积极处理发热 、 : , 咳嗽 、 皮疹 、 贫血 、 营养不 良等原 发病 。治疗 5d观 察疗 效 。 1 黏膜 炎分 级 采 用 WHO标 准分 为 0~I . 3 V度…: 0 度 :I V腔黏膜正常; 度 : I I V腔黏膜局部充血、 红肿 , 病

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口疮”

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口疮”

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口疮”爱上火的人,多由虚寒起,火在上,寒在下,今天分享一味药,外用,有奇效!中医认为,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能产生温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推动生命的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需的,但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了,就会表现出病症,统称“上火”。

中医讲火,要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是体内真正的火热较多。

而现代社会,实火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上火,都是虚火,而所谓的虚火,实际就是由于寒湿所引起的。

《黄帝内经》记载,热病者皆伤寒,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身体就会表现出热症。

就是说,体内寒气太重,就会把热排斥在外,而火性炎上,就会出现上火症状。

虚火的本质,说白了,就是寒!最根本原因就是火不归位!比如,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口腔内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它像伤风感冒一样多见。

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过溃疡的经历。

临床上说到的口腔溃疡,多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人给它总结了四大特点,即“红、黄、凹、痛”:溃疡周围会红肿,溃疡表面是黄色,中间凹陷,通常较痛。

它往往会反复发作,有时一次能长出十几个,火烧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时候会“不治而愈”。

中医认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患者多由于正气虚弱、阴阳失衡,导致虚火上炎所致。

一穴一药,引火下行很多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上火了,就该赶紧败火。

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方法恰恰适得其反。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很容易就解决了。

虚火,最好的方法就是引火下行。

也就是下面的水(阴分)足了,火(阳气)自然就会受到牵制,不会上升太过。

吴茱萸是一味闻起来有辛味儿,吃起来很苦,有热性的中药。

在这里,主要介绍它的外用方法。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具有“简、便、廉、验、疗效迅速、使用安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

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

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
临床上,小孩口腔溃疡,我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吴茱萸醋调,外敷涌泉穴,一般两次见效,三次愈者多矣。

方法:吴茱萸15克,研成细末,用醋调匀,贴敷于双侧涌泉穴,外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一天换一次,连用三天,一般即可痊愈。

治疗:鹅口疮,口腔溃疡。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濒湖集简方》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我的更多文章:
家传秘方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疗效神奇
来自呼伦**大草原的神奇玉乳丰胸
牛皮癣老中医祖传秘方有效率100%
发现一味肾炎草
神奇的风湿疼痛一喷灵
六代祖传秘方特效风湿王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方---逐瘀丸
肾囊肿、肝囊肿的中药治疗
神奇蒙药降压茶,三付治愈高血压
能代替胰岛素针剂的神奇中药秘方
本人有专治前列腺炎的祖传秘方!
能快速根治甲亢的中药《消甲汤》
一种专治乳腺癌的外用中药----乳岩消
患上癌症完全不用绝望,请您试试"神虫克癌丸"青春痘、痤疮:一款药水就搞定
神奇蒙药祛疣散,治一个好一个。

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

吴茱萸外敷治疗小儿口疮
体 会 口疮 多 因 火 热 所致 , 热 有 实 ^ 、 火 之 分 . 茱 火 虚 吴
从现 代 医学 分 析 , 阳痿 的病 因 主要 分 为心 理性 和器 质性 两 大类 , 绝 大 多数 器质 性 阳痿 患 者 伴有 但 不 同程 度 的心 理病 因 因 素 , 心理性 和器 质性 因素 常 互 为因果… 。故 在积极 治疗 器质 性病 变 的 同时也 应 积极进行 心理 治疗 笔者在 治疗 过程 中 , 嘱病 人进 除 行 坐浴及 提肛锻炼 . 加强 阴部肌 肉 的力 量 , 改善 田部 血液供 应 , 提高 神 经敏感 度外 , 嘱病 人 在施行 阴茎 还 刺激法 时 , 依据 条 件调 整 心情 , 置 适 当情 景 , 可 设 由
强 太 冲 、 泉 疏 调 肝 气 、 肾 固 本 的作 用 太 溪 为 足 涌 培 少 阴 肾 经 之 输 穴 、 穴 . 较 强 的 培 元 益 肾 健 腰 之 原 有

功 。三 穴 同用可使 肾气 克盛 , 肝气 疏 凋有 度 。 曲骨 穴 是 任 脉 与 足 厥 阴 肝 经 的 交 会 穴 . 根 阴 穴 位 于耻 骨 联 合 下 缘 约 2 5c 处 之 阴茎 根 部 , . m 是 阴茎 背 神 经 分布 的部 位 . 此处 既 为任 脉 所 经 部 位 , 又是 肝 经 左 右 经 脉 环 绕 明 器 的 交叉 点 . 利 用 曲 故 骨 透 阴根 穴 以疏 调 任 脉 经 气 , 强 总 督 阴经 之 作 加
窍 . 为 足 厥 阴肝 经 络 属 , 肾之 精 气 亏 虚 或 ( ) 又 故 和 气
机不 利 、 肝失疏 泄是 阳痿 的主要 病理 机制 疗 当 以 治 培 肾 固本 、 疏调 肝气 为主 。 太 冲为 足厥阴肝 经 的输 穴 、 原穴 , 涌泉 为 足少 阴 肾经 的井 穴 。太 冲透 涌 泉 , 能利 用 羊肠 线 的长 效 刺 激. 充分发 挥 透穴 法 平 衡 阴 阳 、 调脏 腑 的功 能 . 协 增

吴茱萸外用治疗小儿鹅口疮

吴茱萸外用治疗小儿鹅口疮

吴茱萸外用治疗小儿鹅口疮
王小玲;陈玉芹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4(012)009
【摘要】近年来,笔者运用吴茱萸治疗小儿鹅口疮多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王小玲;陈玉芹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卫生学校,264400;山东省威海卫生学校,2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71
【相关文献】
1.吴茱萸与冰硼散外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30例 [J], 陈晓红
2.吴茱萸外用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J], 任文里
3.自制鹅口疮散与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效果比较 [J], 张佩佩;刘燕芬
4.吴茱萸、小茴香外用治疗小儿口疮120例体会 [J], 欧翠敏;邵国兰
5.加减柳花散外用治疗小儿鹅口疮98例疗效观察 [J], 曹宁芳;秦中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茱萸蒜茸膏穴位贴敷手足口病发热患儿136例护理体会

吴茱萸蒜茸膏穴位贴敷手足口病发热患儿136例护理体会

吴茱萸蒜茸膏穴位贴敷手足口病发热患儿136例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吴茱萸蒜茸膏贴敷双侧涌泉穴及辨证调护对手足口病发热患儿退热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手足口病发热患儿退热效果良好,缩短了留观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吴茱萸蒜茸膏;穴位贴敷;手足口病;发热患儿;护理体会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全称属于“口疮”、“湿温”、“时疫”等范畴,是因时邪疫毒由口鼻而入,湿热疫毒内侵肺脾,热毒阻于肺脾二经,热蕴湿生,湿热蕴阻肌肤,症见发热、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疱疹甚或神昏、抽搐等。

以夏秋季节性发病多见,婴幼儿是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

患儿常因持续高热不退、口腔疱疹等而哭闹不安,少数患儿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患儿生命[1]。

我院自2014年5月以来,应用自制吴茱萸蒜茸膏贴敷双侧涌泉穴2h/d,配合使用常规抗病毒药物,及用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的中药外洗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36例HFMD患儿,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的诊断标准[2]。

排除水痘、风疹、口蹄疫等。

136例患儿中,男77例,女59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2岁。

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皮疹、口腔疱疹或溃疡、食欲差等症状;体温最高39.8℃,最低37.5℃;少数患儿C反应蛋白(CRP)﹥10mg/L,外周血白细胞N%﹥70%,心肌酶改变。

全部病例入院均常规给予吴茱萸蒜茸膏贴敷双侧涌泉穴2h;且用中药外洗,发挥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的功效;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CRP、外周血白细胞异常的患儿静脉加用抗生素。

1.2 方法1.2.1沟通治疗护理操作前首先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讲解吴茱萸蒜茸膏贴敷双侧涌泉穴的目的、步骤、贴敷时间、注意事项等,取得家长信任,并能协助及配合治疗,依从率100%。

1.2.2吴茱萸蒜茸膏方剂与贴敷步骤吴茱萸研制成细粉,过120目筛;大蒜反复舂至茸状。

吴茱萸贴敷可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吴茱萸贴敷可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吴茱萸贴敷可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写文章主要是出于中医爱好,其次是给我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不给陌生患者提供任何咨询与治疗意见。

欢迎一切提供建设性意见,及默默支持转发的朋友。

好多人受到口腔溃疡的困扰,特别是许多人有顽固的长期反复不愈的口腔溃疡,发起来痛苦难忍。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自然会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个茱萸,就是吴茱萸,气味芳香浓烈,古人认为在重阳节佩戴可以辟邪。

是一味传统的中药,用它来贴敷涌泉穴可以治疗口腔溃疡。

将50克的吴茱萸打成粉,把吴茱萸粉放进容器里面加适量米醋,然后将它慢慢的调和成泥状,然后捏成一个饼,就像一块钱的硬币那么大,和一块钱的硬币一样厚。

把吴茱萸的饼贴在脚底的涌泉穴,用大块胶布或膏药固定。

今天贴左脚,明天换起来贴右脚,晚上贴上早上揭去,两侧交替进行。

涌泉穴定位,看不明白可以在某度搜索。

吴茱萸贴敷涌泉具有引火下行的功效,所以针对虚火上亢类型口腔溃疡效果最好,其它类型最好不要贴敷,有可能还会加重。

如何用吴茱萸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如何用吴茱萸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如何用吴茱萸治疗小儿口腔溃疡
如何用吴茱萸治疗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腔溃疡临床多见。

近几年小儿手足口病较为流行,表现有发热、手足疱疹外,口腔还见溃疡,部分患儿口腔溃疡较为严重,患儿拒食、流涎、哭吵。

以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口服药物困难,用醋调吴茱萸贴敷患儿双侧涌泉穴,方法便捷,效果良好,见效迅速,贴敷后1~2天溃疡面明显缩小,3~5天基本痊愈。

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敷于相应的穴位,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的一种外治法。

据文献记载,吴茱萸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用于治疗相关疾病,到了汉朝更有了“辟邪翁”的美誉。

它属辛热之品,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温中止泻的功能,在外治法中亦被广泛应用。

不仅用于寒证,也用于某些热证。

《本草纲目》谓其可以治疗“喉舌口疮”。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滋阴降火、开窍宁神的作用,可以治疗头痛、失眠、昏厥、咽喉肿痛等多种病症,作用广泛,取穴
方便,易于操作,为穴位贴敷疗法常用穴位之一。

在外治法中可以起到滋阴补肾,引火下行,平肝潜阳,醒神开窍等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取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可引火归元而治疗一切虚火上炎之证。

随着对穴位贴敷疗法研究的开展,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证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另有研究报道,以醋调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对小儿消化不良、流涎、咳喘等疾病亦有满意疗效。

吴茱萸贴脚底解决口腔溃疡,别再用错了!方法不对就是白费力气

吴茱萸贴脚底解决口腔溃疡,别再用错了!方法不对就是白费力气

吴茱萸贴脚底解决口腔溃疡,别再用错了!方法不对就是白费力气从中医五行来看,我们身体里的心、肝、脾、肺、肾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它们有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和作用,时刻在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所运行着。

而中医认为,在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大家都看不到的“火”,也就象征着阳气,它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保持温度和力量,推动身体的健康运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气血对我们有多重要一样,生命是有火则生,无火则灭的。

火在我们身体里平稳发展的时候我们是健康的,但一旦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会表现为邪火,身体也会出现相应的一些变化,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上火”。

中医说到火呢,首先我们要分清楚实火和虚火,实火是身体里真的火热很足,是实证,而实际上我们平时绝大多数的上火,都是所谓的虚火上炎所导致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因为寒湿所导致。

《黄帝内经》曰:“热病者皆伤寒,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

”也就是说当身体内寒邪过于旺盛的时候,身体同样也会出现一些热性的表现体。

体内湿寒,热气浮于表面,就容易出现上火的表现,最常见的就是口腔溃疡。

几乎所有朋友都有过口腔溃疡的经历吧,红肿热痛,一次长好几个,疼到吃不下饭,过了好几天才慢慢恢复。

在中医看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大多都是因为身体正气虚弱、阴阳失衡,导致虚火上炎到口腔所出现的。

很多人在口腔溃疡的时候就想着,赶紧喝点菊花茶,喝点绿豆汤降降火就好了,但往往都是暂时缓解了一下疼痛,治标不治本。

对于实火来说,用清热降火的方面是更加合适的,而对于这种虚火上炎,最好的办法是引火下行,将虚火引而往下,下部阴水充足,自然就能牵制住体内的火气。

而对于引火下行非常合适的一味药,就是吴茱萸。

《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吴茱萸一药,它的性味辛、苦、热,有三大特点,它可以引火归元、止疼、降逆,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的功效。

著名古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口疮口疳,吴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一夕愈”。

将吴茱萸打成粉末,加入适量白醋揉成丸剂,睡前贴在双脚的脚心上,用医用胶布固定就可以了。

吴茱萸外治新用

吴茱萸外治新用

吴茱萸外治新用2007-06-25 09:51吴茱萸为芸香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秋季采收,除去枝梗,干贮存备用,经甘草水浸泡后名淡吴茱萸。

中医认为,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入肝、脾、胃经,有疏肝下气、降逆止呕、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之功,临床多用于内服。

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其外治亦显示了较好疗效,介绍如下,供选用。

--------------------------------一、传染科1、痄腮:吴茱萸15克,冰片少许,共捣匀加蛋清少许调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一日一换,连续3~4天即可肿消痛止。

吴茱萸20克,肉桂2克,或吴茱萸10克,大黄、胡黄连、胆南星各5克,研末醋调敷双足心亦可。

2、乙脑:吴茱萸、附片各9克,明矾6克,面粉30克,共研细末,米醋为糊,分贴双足心涌泉穴,每4一6小时换药1次,适用于乙脑身热头痛而下肢厌冷者。

3、流脑:吴茱萸15克,研为细末,兑酒少许调糊外敷双手足心,包扎固定,约敷1—2小时,适用于流脑高热、头痛、呕吐者。

4、痢疾:吴茱萸18克、或加附片5克,研为细末,米醋调匀外敷双足心涌泉穴,2小时后取下,适用于菌痢高热、肢冷、纳差者。

吴茱萸60克,巴豆30克,黄腊10克,丁香3克,共研细末,米醋调糊,外敷肚脐及双足心,1日1换,至全愈为止,适用于噤口痢疾口噤不能食、食则呕吐、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脐腹疼痛、脉沉者。

5、白喉:吴茱萸9克,制附片12克,共研细末,白酒调糊外敷双足心,适用于寒证白喉。

6、水痘:吴茱萸适量,研末热醋调糊外敷双足心,适用于狂热痘毒麻木致死。

7、瘟疫:吴茱萸适量,研末,米醋调为糊状,敷足心,24小时后取下,即消。

如未愈,续敷24小时,适用于大头瘟,头面肿大咽喉闭塞。

二、内科1、感冒:吴茱萸、明矾各3克,共研细末,蛋清调为稀物状外敷双足心、双手心,每6~8小时换药1次,连续2、3天。

2、中暑:吴茱萸、地龙各适量,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糊,外敷双足心,纱布包扎,每日1换,适用于中暑头痛头晕、恶热心烦、面红气粗、口燥渴饮、汗多等。

吴茱萸贴脚底,既治口腔溃疡、又降高血压

吴茱萸贴脚底,既治口腔溃疡、又降高血压

吴茱萸贴脚底,既治口腔溃疡、又降高血压
吴茱萸功效
吴茱萸具有止呕,抗溃疡,健胃作用,镇痛作用,抗血栓形成,抗菌,抗病毒,保肝作用。

用于厥阴头疼,寒疝腹疼,寒湿脚气,经行腹疼,脘肚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外治口疮,高血压。

提醒:吴茱萸有小毒,含有多种生物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量可致神经错觉、视力障碍。

所以,不可擅自服用。

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有一种家庭使用方法,比较安全有效,那就是吴茱萸贴脚底!
去药店买吴茱萸,打成粉状,每次取吴茱萸粉取3克,用好醋(白醋、陈醋都可)和成膏状。

分成两份贴到脚心(涌泉穴),用胶布粘上。

晚上贴,早上取,可三天换药一次。

到底有啥作用呢?可治疗口腔溃疡、可降血压、可打通经络引血下行使脚丫不再寒凉。

分享一个网友的经历
这个方法是我一个很好的中医朋友告诉我的,我本人的口腔溃疡很严重,一年四季从没有断过,好了又坏坏了又好,疼痛的时候说话都说不清楚,作为医生也试过很多方法,效果都不理想,不说这些痛苦了,方法直接告诉你。

吴茱萸掏碎,拌醋敷涌泉穴。

吴茱萸药店都有卖,也很便宜,买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直接打碎,睡觉之前取吴茱萸粉一小勺(用吃酸奶的小勺,尖尖一勺,大概三克),用陈醋调成糊状,用纱布包裹上,怕弄到被单上可以用熟料袋在裹上一层,睡觉去就可以了。

第二天早上取下来,明天还能用,我拌一回这个药用三回,干了就加点醋就可以了。

一般三天左右就有效果,这方法很好,从那以后很久都没再得过口腔溃疡。

这个方法还能治疗很多“上火”症状,道理就是引火下行,之后我还推荐过用这方法治疗脸上的痘痘,效果也很不错。

吴茱萸粉贴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

吴茱萸粉贴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

吴茱萸粉贴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易反复发作,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及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采用吴茱萸粉贴敷涌泉穴的方法治疗口腔溃疡患者32例,总有效率93.75%,疗效颇佳。

标签:口腔溃疡;涌泉穴;吴茱萸;穴位贴敷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是口腔黏膜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多与免疫力低下、微量元素缺乏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

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饮食和说话。

该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

临床治疗比较棘手,难治且易复发,尤其是儿童,对口腔外用药物不能很好配合,药物对溃疡面刺激引起的疼痛成人也难以忍受。

笔者近年来采用吴茱萸粉外敷涌泉穴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且方法简便,病人易接受。

现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2岁-65岁。

发病部位:唇粘膜8例,颊粘膜8例,舌背12例,上腭和咽部4例。

主要症状:口腔溃疡,黏膜溃烂和流涎。

2治疗方法吴茱萸研为细末,以食醋调成膏状备用。

治疗前先用温水浸泡双足10分钟左右,擦干后取膏药指腹大小,敷于双足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每天贴6小时,7天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3疗效标准及结果痊愈:溃疡全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共19例,占59.37%显效:溃疡面明显减小,疼痛消失,无口角流涎,共11例,占34.37%无效:溃疡面减小,疼痛不减,口角仍有流涎,仅2例,占6.25%。

有效率93.75%4讨论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

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瘡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

历代学者对口疮发病机理的认识不尽相同,总体上多以虚实论之,归于心脾积热和阴虚火旺二证[1]。

流传千年妙方:一味吴茱萸,打粉敷脚心,搞定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

流传千年妙方:一味吴茱萸,打粉敷脚心,搞定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

流传千年妙方:一味吴茱萸,打粉敷脚心,搞定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今天跟小伙伴们聊一聊单味药,方子讲的太多,今天换个口味。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今天文小叔要隆重介绍的神药就是吴茱萸。

为什么要介绍这个药呢?因为吴茱萸太神奇了,而且能够搞定很多小病小灾,你一定会用得着。

首先我们来看看吴茱萸的外用,吴茱萸的外用效果真的是杠杠的,很多小伙伴为之惊叹。

有一位朋友微信呼救,今早起来口腔溃疡犯了,吃点什么药好?我告诉他,先用吴茱萸打粉,用醋调匀然后敷在脚心看看。

这位小伙伴不信,这么神奇?敷脚心就能只能口腔溃疡?于是半信半疑去了药店。

第二天上午反馈,真是神奇啊,我用吴茱萸敷脚心第二天早上起来口腔溃疡就好了,太不可思议了。

又有一位小伙伴,是一位宝妈,说自己的3岁宝宝扁桃体发炎,吃点什么药好,最好不要是苦的,宝宝特别怕苦,吃到苦的马上吐出来,再喂他一定哭闹。

很自然地想到了吴茱萸,就说,用吴茱萸敷脚心试试吧,不用吃药,宝宝更喜欢。

她说好好好,于是买来吴茱萸,打粉敷脚心,敷了一天,扁桃体就没事了,把她乐得合不拢嘴,说终于找到一个适合宝宝用的调理方法了,因为宝宝经常扁桃体发炎。

还有一位干瘦干瘦的小伙子,说咽炎总是犯,吃点油炸的就犯,熬个夜也犯,躺下来总觉得咽喉痒痒的,需要咽口水或者咳嗽几下才缓解,不能总吃药啊,都把胃吃坏了,好吧,用吴茱萸打粉敷脚心吧。

小伙子马上去药店买了吴茱萸,才敷了一个下午就忍不住发来消息,我感觉我的咽炎好了耶,这比吃药还好使啊。

还有一位大叔,总是偏头痛,一生气就发作,太阳穴一跳一跳的,问吃点什么药好。

小编告诉他用吴茱萸打粉敷脚心吧。

还真神奇,刚敷上就不痛了。

敷了一天,第二天大叔更加喜出望外,说,这吴茱萸还能降血压啊,今早起来量血压比昨天低不少,而且昨晚睡得也好,敢情吴茱萸还能调理失眠?真是意外的收货,真是神药啊。

是啊,小编也被神奇的吴茱萸折服,看到这,很多小伙伴们惊讶并疑惑了,这吴茱萸到底怎么治病的?吴茱萸敷脚心,之所以能够搞定很多人的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甚至偏头痛、失眠、还能降血压,全靠吴茱萸一个神奇的功效,也是吴茱萸的杀手锏——引气下行,引火下行。

吴茱萸穴位贴敷

吴茱萸穴位贴敷

吴茱萸的临床应用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

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

其性温热,味苦、辛,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燥湿止泻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高血压或胃脘疼痛等症。

1.口腔疾病1.1口腔溃疡:吴茱萸贴敷涌泉及神阙俞梦瑾,宋玉娟,余秀梅。

吴茱萸外敷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120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324—1325.马贵廷,马平,刘志省,等。

复方吴茱萸脐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94—95.1.2鹅口疮:吴茱萸贴敷涌泉陈晓红。

吴茱萸与冰硼散外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30例【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2):42—43.1.3牙痛:吴茱萸贴敷涌泉金央,章勤,孙津津,等。

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早期妊娠牙痛39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796—797.2.呼吸系统疾病:2.1急性咽炎及急性扁桃体炎:吴茱萸贴敷涌泉葛善为。

吴茱萸肉桂涌泉穴贴敷配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赵长江。

生大黄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胃火炽盛证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3,9(5):48—50.2.2咳嗽:吴茱萸贴敷大椎、肺腧、天突、脾腧、膻中王晶。

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许坚,庚慧,许桂媚。

吴茱萸末穴位贴敷治疗咳嗽86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889.2.3排痰:吴茱萸贴敷天突、定喘、肺腧许媚媚,尹闺琛。

吴茱萸粉外敷穴位促进呼吸衰竭病人肺部排痰的效果观察【J】。

江西中医药,2014(7):40—42.2.4呼吸道感染性发热:吴茱萸贴敷涌泉、大椎韩选明,杨茹,郭建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 单 位 :518102 广 东 省 深 圳 市 宝 安 区 西 乡 人 民 医 院 康 复 科
变表浅;Ⅱ度:口腔黏膜有一个直径 ≤ 4 mm 的溃疡; Ⅲ度:单个溃疡直径 > 4 mm、≤ 8 mm,或 两 个 以 上 的 Ⅱ度 溃 疡 ;Ⅳ度 :单 个 溃 疡 直 径 ≥ 8 mm 或 两 个 以 上 Ⅲ度溃疡。 1.4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参 照 WHO 标 准 [1]:显 效 为 溃 疡 愈合,口腔黏膜色泽红润,溃疡分度减轻 2 个等级;有 效为溃疡分度减轻 1 个等级;无效为无变化(5 d 时间 溃疡可能会自愈)。 2 结果
1324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9 年 第 25 卷 第 8 期
·中 医 中 药·
吴茱萸外敷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 120 例
俞梦瑾 宋玉娟 余秀梅
摘 要 目的:介绍吴茱萸外敷足底涌泉穴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的中医理论、临床操作以及疗效观察。 方法: 取 住 院 的 120 例 口 腔 溃 疡 患 儿 为 观 察 对 象 ,分 为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组 在 常 规 西 医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加 用 吴 茱 萸 外 敷 足 底 涌 泉 穴 治 疗 ,并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结 果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90%,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吴 茱 萸 外 敷 足 底 涌 泉 穴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是一种简便无创、安全有效、儿童容易接受配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吴茱萸;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 口腔内舌、唇及颊部等处黏膜出现充血水肿,随后发 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散在或聚集,可融合成片, 上覆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边界清 楚,易于拭去。 患儿多因局部疼痛,拒食烦躁,痛苦不 堪。 从 2005 年我院开设小儿中医特色门诊以来,经中 医理论的指导,在常规抗炎、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的基 础上,加用了吴茱萸外敷足底涌泉穴治疗婴幼儿口腔 溃疡,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6-2008 年间我 院 经 临 床 确 诊口腔溃疡的 120 例住院患儿为 观 察 对 象 。 男 性 68 例 ,女 性 52 例 ,年 龄 为 2 个 月 ~ 3 岁 半 , 平 均 1 岁 2 个月。 其中Ⅰ、Ⅱ度口腔黏膜炎 65 例,Ⅲ度口腔黏膜 炎 46 例,Ⅳ度口腔黏膜炎 9 例。 伴发热者 72 例,咽痛 咳 嗽 者 85 例 ,出 皮 疹 者 13 例 (麻 疹 或 幼 儿 急 疹 ),腹 泻者 27 例,贫血 15 例,营养不良 9 例。 排除血液病、 恶性肿瘤、糖尿病及长期用药患者。 全部病例均有程 度不同的哭闹、口痛拒食表现。 以上病例分为两组,其 中治疗组 80 例,对照组 40 例。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 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将吴茱萸 30 g 炆火培干研成粉末贮 瓶备用。 使用时取少量药粉加食用陈醋适量调成糊 状,装入鸡眼膏的垫圈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原 鸡眼膏药饼弃掉,垫圈直径 1 cm 大小,用于婴幼儿足 底穴位贴敷正合适)。 上下各粘创可贴加固,再套上袜 子。 这样,便可更好地固定药饼,防止患儿手撕脚蹭搞 脱药敷, 也可在患儿下地行走时起到软垫保护作用。 治疗组在每晚睡觉前由护士敷上药贴, 次日晨起撕 掉。 每日外敷 1 次,8 ~ 10 h 左右,对照组不做此项处 理。 全部病例在适当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均口服 维生素 B2 及维生素 C,并积极处理发热、咳嗽、皮疹 、 贫血、营养不良等原发病。 治疗 5 d 观察疗效。 1.3 黏膜炎分级 采用 WHO 标准分为 0 ~ Ⅳ度[1]:0 度:口腔黏膜正常;Ⅰ度: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病
婴幼儿口腔溃疡多发生于急性感染, 长期腹泻, 营养不良和偏食后的维生素 B、C 缺乏等机体抵抗力 降低时,临床上多采用消炎、营养支持、增加免疫力等 对症治疗,即不能减轻疼痛,也不能使溃疡面缩小。 而 婴幼儿多用唇舌吸吮进食, 患病后因吸吮疼痛难忍, 直接妨碍进食,出现哭闹、烦躁、睡眠不安,更有甚者 出现脱水,营养不良和酸中毒。 医护人员在婴幼儿口 腔创敷药物难得保持, 吃下去对小儿有无特殊副作用尚不可知,影响其临床 运用 。 [2-4] 祖国医学认为 心 居 上 焦 属 阳 ,在 五 行 属 火 , 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居下焦属阴,在五 行属水,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5]。 现患儿大 多久病阳虚,且病时邪热亢盛已严重耗伤阴津,致使 肾阳不足以鼓动肾水上济心火, 致心火上炎灼伤口
治疗组,Ⅰ~Ⅱ度溃疡 45 例,显效 30 例,有效 12 例;Ⅲ度溃疡 30 例,显效 15 例,有效 10 例;Ⅳ度溃疡 6 例,显效 3 例,有效 2 例,总有效率 90%。对照组,Ⅰ ~ Ⅱ度 溃 疡 20 例 ,显 效 9 例 ,有 效 5 例 ;Ⅲ度 溃 疡 16 例,显效 7 例,有效 4 例;Ⅳ度溃疡 3 例,显效 1 例,有 效 1 例,总有效率 67.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提 示 加 用 吴 茱 萸 外 敷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所有病例在敷药后第 2 天即可见溃疡变浅, 伪膜变 薄,创底红润,患儿口痛减轻,开始自捧奶瓶进食。 但 有营养不良、 反复发热等原发病不能短期有效解除 者,虽敷药后溃疡亦有明显改善,但常病情反复,无效 的 21 例均在此列。 3 讨论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9 年 第 25 卷 第 8 期
舌。 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六气解》中说:“少阴以 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 而以君火统之,言火位于上而生于下,故坎中之阳,火 之根也。 ”心为阳中之阳,开窍于舌,肾为水火之官,发 源于“井穴”涌泉,少阴为三阴经的枢机,不仅在阴经 和阳经之间枢转,而且还在心肾、上下间枢转着水火、 阴阳。 以吴茱萸大辛大热之药,贴敷肾经“井”穴,激肾 水泉涌上承济于心, 同时引心舌虚火归诸于肾源,可 为正面擂鼓鏖战,背后釜底抽薪,自然诸症悉除。 其中 吴茱萸大辛大热,有温阳散寒,降逆下气止痛之功效, 归肝、脾、胃、肾经,不走心肺经,所以心火上炎、肺气 上逆均可以用吴茱萸扶阳降逆。 醋调敷贴药,有解毒、 化淤、敛疮的作用。 一般医用鸡眼膏,如创可贴大小, 中间有直径 1 cm 的软垫圈, 内置药饼, 两边有粘贴 膜。 我们弃去原药饼,用软垫圈盛放吴茱萸药糊,使药 糊不致散洒, 药糊大小与厚度对婴幼儿的小脚来说 也刚合适。 再以创口贴上下加固,穿上鞋袜即使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