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授课教师:辜玲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

同时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书育人的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开展科学教学工作,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而使我校的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

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

7.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措施: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科学学科存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难点,解决重点,结合现在三四年级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一)教学工作方面: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宇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银河系等,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单元共有5课,分别是《宇宙中的恒星》、《宇宙中的行星》、《宇宙中的星系》、《太阳系家族》和《探索宇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宇宙的概念和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恒星、行星、星系的基本概念,掌握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恒星、行星、星系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宇宙相关知识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宇宙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美丽的宇宙图片,如星空、行星等,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宇宙中都有哪些奥秘?”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恒星、行星、星系的概念,以及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宇宙中的各种天体。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总结恒星、行星、星系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沉和浮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沉和浮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

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

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

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5、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6、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具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学生说一说移动石头的方法。

引出本课课题,板书:1、什么叫机械。

2、新授局部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哪些?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3)教师出示书P2图片,请学生判别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区分简单和庞大机械(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1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些局部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庞大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的对比实验,总结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3)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匡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形?4、介绍古代机械(1)看书P3上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2023年新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9套)

2023年新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9套)

2023年新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9套)2023年新编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9套)第一套: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一单元中所学的知识点,包括生物的特征、分类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生物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如生物的特征、分类和关系。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分享: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提供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套: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二单元中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运动、天气和气候。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运动2. 天气和气候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地球运动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如地球的运动、天气和气候。

3. 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天气和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分享: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提供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下第一单元《2.我们的呼吸》科学教案

五下第一单元《2.我们的呼吸》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课时备课设计
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已知:
附实验备课:
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必做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分析:本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呼吸过程,人体吸收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氧气能支持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氧气含量越少,燃烧越微弱,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石灰水越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少,石灰水浑浊越少,然后通过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燃烧的不同现象而认识到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

正确地收集呼出气体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方案一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火柴、水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上贴上标签1号、2号
3.用1号集气瓶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移开玻璃片。

把玻璃管一端伸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玻璃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后,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4.把装有呼出气体的1号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伸入瓶内,观察现象(一)
5.把燃着的火柴伸入装有空气的2号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二)
6.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7.整理实验器材。

方案二
实验器材: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或吸管)、打气筒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打气简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3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4.记录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5.整理实验器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学生情况分析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

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共7课,是以风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

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子叶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植物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

二、教学要求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9.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过程与方法:1.种植和培育植物。

2.使用放大镜。

3.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4.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5.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6.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四季的形成》教案(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四季的形成》教案(2023春)

3.四季的形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现象,能将地球公转与一年当中气温变化、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等自然现象建立联系,解释四季的成因。

[科学探究]能利用地球仪和电灯或手电筒等模拟地球公转过程。

[科学态度]通过模拟实验开展四季形成原因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由于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四季现象,解释四季的成因。

【教学难点】能利用地球仪和电灯或手电筒等模拟地球公转过程,能将地球公转与一年当中气温变化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等自然现象建立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人相对坐,夕阳底下一对瓜。

(打四个字)春、夏、秋、冬。

2、春花秋实、夏雨冬雪……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二、讲授新课一、科学实践: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1)观察每幅图片是什么季节?人们的着装为什么不同?春秋——凉爽夏——炎热东——寒冷(2)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3)这是我们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做过的一个实验。

在相同条件下,哪一个热水器温度最高?为什么?中间的热水器温度最高,因为受到太阳直射。

(4)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

怎样知道一年四季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夏季影子短,冬季影子长。

根据一年四季中影子的长短变化就可以大致判断一年四季太阳的照射角度各不相同。

我们古人就发现同一个地点,同一根木棍在正午时间,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夏季太阳直射角度最大,气温最高;冬季太阳直射角度最小,气温最低;春秋季太阳直射角度适中,气温适中。

太阳直射的角度不同,使地球接受太阳的光和热总量也不同,因而造成四季的气温变化。

(5)四季气温变化与太阳的照射和影子长短的关系地球上同一地区四季的变化与太阳的直射和斜射有关。

2023年上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洋葱表皮的秘密》教案

2023年上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洋葱表皮的秘密》教案

第一单元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二课洋葱表皮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常见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知道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一个紧密挨着的“小格子”组成的。

初步了解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操作显微镜,并在观察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的活动中练习操作技能,同时观察到洋葱表皮的细胞结构。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能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观察。

3.科学态度、STSE积极参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探究活动,规范操作,严谨认真。

懂得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正确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对于科学观察都很重要。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刀片、碘酒、吸水纸;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洋葱、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说一说显微镜的组成部分及名称。

(2)引入:教师展示洋葱,并讲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想知道关于洋葱的秘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洋葱表皮的秘密吧!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

(二)新课学习1.学习使用显微镜(1)教师演示并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a.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平放在桌上。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b.对光: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反光镜,使目镜视场内亮度适宜。

c.调节:把所需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转动准焦螺旋,将镜筒尽量调低,注意不要让物镜压到标本上。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有时还需要移动观察的标本,才能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2)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说一说,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2. 观察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1)明确任务:正确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实验材料:洋葱表皮永久玻片标本、显微镜、放大镜、记录笔。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题1:我们身边的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够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 学会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亲近自然的情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 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3. 分享与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反思探究过程。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课堂内容。

课题2: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 学会通过比较,分析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 举例说明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比较,分析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物。

-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观察记录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引入生物和非生物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类,分析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3. 分享与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类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反思探究过程。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观察报告,总结课堂内容。

课题3: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够描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隐私1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材简析食物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本课是指导学生相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课以生活中学生感受真实的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试验等相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让学生及动手又动脑,起先对身体内部结构的相识活动,了解消化器官,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和过程。

课型:科学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说明;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育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情愿合作沟通的科学情感看法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洁器材作简洁的视察试验,学习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试验,提高学生动手试验实力,学会能利用简洁的器材做简洁的视察试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化,引导学生乐于用所学到的科学学问改善生活。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试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消化过程的相识学习活动。

教学打算老师打算:课前搜集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试验工具:烧杯、温水、试管、滴管、淀粉糊、碘酒、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等方面资料。

学生打算:课前调查了解家人的饮食状况和饮食习惯。

课时支配1课堂检测说一说为什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途。

课后反思2 我们的呼吸教材简析我们每时每刻都须要呼吸,课本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了解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同时通过猜想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进而探讨爱护呼吸器官的内容。

课型:科学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说明;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育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情愿合作沟通的科学情感看法价值观。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当环境改变了》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当环境改变了》教案

四、讨论交流 .回到教室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或宠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环境变化对生物影响的知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实地观察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同时,我也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 题,如部分学生对环境变化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当环境改变了 》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当环境改变了》教案 年级:五年级下册 科目:科学 单元: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环境变化后生物的适应性行为。 .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如迁移、适应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环境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难点:观察并描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环境改变前后的对比图片、视频环境变化及生物反应。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尺子等),供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环境变化(如气候变暖、水域污染等)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环境变化会对生物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二、新课讲解 .讲解环境改变的概念,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改变。 .分析环境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如食物来源减少、栖息地丧失等。 .介绍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如迁移、适应、进化等。 三、观察活动 .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观察,记录环境变化及生物反应。 .指导学生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种类、数量、行为等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如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改变栖息地等。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案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实验第1课《观察与实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讲述科学家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实验要遵循科学原理。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第2课《观察与实验的应用》教学过程:(1)讲解观察与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长度、温度等。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3课《认识植物》教学过程:(1)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植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4课《认识动物》教学过程:(1)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动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第5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过程:(1)讲解地球的形状:通过地球仪介绍地球的形状。

(2)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地球的形状对人类的影响。

第6课《太阳与月亮》教学过程:(1)讲解太阳与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光和热、月亮的相位变化等。

(2)观察太阳与月亮:让学生观察太阳和月亮,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太阳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

4.第四单元:环境保护第7课《环保意识》教学过程:(1)讲解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3新课标版)

1.种子发芽实验【教材简析】在“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观察过种子的结构,开展过风仙花的种植活动,他们对于种子的萌发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未曾进行过系统性思考与研究。

本课将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建立假设、开展方案设计、动手实践研究,最终找到“答案”并形成相关认识。

该研究过程属于控制变量实验,因此本课将承载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比照实验)设计的任务。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比照实验)设计的任务,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因此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本课以改变“土壤”这个条件的比照实验的设计进行精讲细讲,给学生一个好的例子,从而对他们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交流自己的实验设计,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缺乏,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同时要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每天去观察,看一看种子从种下去,到长出叶这段时间要经历哪些阶段。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探究,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认识到植物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思维]用比照实验对变量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能够使用比照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态度责任]在探索种子发芽实验中,能意识到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比照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滑轮分为几种;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
预习:自行车是怎样运动的
板书设计:国旗怎样升上去
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教学反思:


课堂达标率
92%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本课亮点
分组讨论、分组操作、汇报交流、
需改进措施
采用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使
板书设计:什么叫机械
机械名称
工作部分
带来的方便


课堂达标率
90%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多与人交流


本课亮点
课件、分组讨论、分组操作、汇报交流、
需改进措施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使学生懂得知识来源
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月28日
年级
五年级
教师
张剑威
课题
2.怎样移动重物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3、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4、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211教学模式
科目科学
年级五年级
教师张剑威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科学科)
2月27日
年级
五年级
教师
张剑威
课题
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知识与技能:
情感目标:
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3、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4、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5、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6、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 离。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什么是传动装置;自行车车轮是怎样转动起来的
2、教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等。
4、讨论:杠杆是否都省力?
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知道是怎么使用的吗?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


本课亮点
分组操作、汇报交流、
需改进措施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使学生懂得知识来源
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3月3日
年级
五年
教师
张剑威
课题
4.拧螺丝钉的学问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能力目标: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简单机械实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谈话:老师需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5、讨论实验。
6、交流、改善实验。
7、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
教学重点
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难点
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用具
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1、有谁做过升旗手。
2、能告诉我,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
3、为什么向下用里,国旗却会向上走呢?
4、讲解滑轮的概念。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能力目标: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教学难点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教学用具
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1、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2、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3、认识变形的斜面
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什么叫轮轴,举例说明
预习: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
板书设计:

拧螺丝钉的学问
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的作用:1、省力。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教学反思:


课堂达标率
85%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个别学生观察能力差,不能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本课亮点
课件、汇报交流、
3月7日
年级
五年
教师
张剑威
课题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能力目标: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目标:
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难点
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什么是杠杆,举例说明
预习: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
板书设计: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反思:


课堂达标率
90%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多与人交流,尝试在生活
中找问题的答案


本课亮点
课件、分组讨论、
需改进措施
多指导学生做实验。
3月1日
年级
五年
教师
张剑威
课题
3.斜坡的启示
第1课时
需改进措施
教师演示实验要直观、形象、富于童趣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月5日
年级
五年
教师
张剑威
课题
5、国旗怎样升上去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标: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能力目标:
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新知检测:机械的概念、种类
预习内容:罐头打不开怎么办?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什么是斜面
预习:了解汽车方向盘
板书设计:斜坡的启示
斜面的高度长度不变,坡度越大→拉力越大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 }
斜面的长度高度不变增加长度→拉力越小斜面省力
教学反思:


课堂达标率
95%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教学重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用具
演示器材: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